•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俄罗斯:解放军外购导弹已交货 数量巨大 (2人在浏览)

QUOTE(歌功颂德 @ 2010年04月01日 Thursday, 01:06 AM)
本来是讨论导弹技术的问题,而你却扯到瓦良格故弄玄虚吓唬人。(转贴瓦良格的来历:)1985年12月4日,“瓦良格”号(当时的名字为“里加”号)航母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开建。1988年11月25日,“里加”号下水。1990年6月19日,“里加”号航母被改名为“瓦良格”号。
  
    1995年,建造率68%的“瓦良格”号正式退出俄海军的编制,并以偿还债务为由送给了乌克兰。1999年,乌克兰与澳门“创律旅游与娱乐公司”签订协议,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将“瓦良格”号出售。该公司当时购买航母的理由是,将其改造成一个大型海上综合旅游设施,号称是要把它改成一个大型海上赌场。1999年,在下水11年和停建8年之后,"瓦良格"号航母准备移居中国。启航前根据买方要求,在舰首的明显位置标明即将落户的新港名称。因此,在"瓦良格"的名字旁边,出现了英文"圣文"字样(圣文是位于加勒比海圣文森特岛和格林纳丁斯群岛的首府)。同时,乌克兰与中国方面为其拟定了穿越黑海、博斯普鲁斯海峡、地中海和达达尼尔海峡的航线。然而,当准备启航时,从土耳其传来了禁止"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电报。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俄罗斯海军在黑海作战力量的削弱,土耳其不顾国际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开始强化了对过往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国外船只的限制,尤其是对俄罗斯海军舰艇的限制。
  
  土耳其以船体过大、影响博斯普鲁斯海峡其它船只正常航行为理由,拒绝"瓦良格"通过。明眼人很清楚真实背景:土耳其受到了来自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的政治压力。于是,中国与土耳其开始了长达一年半之久的谈判。
  
  在谈判过程中,土耳其认为即使中国答应遵守事先规定的20条海上防范措施,"瓦良格"号对海峡内的其它船只的威胁程度只能减少60%-70%。为确保该航母顺利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土耳其海事部门将命令所有船只停航,使用7艘拖船和消防救生船为其提供保障。土耳其还要求所有保障船只,必须安装由土耳其提供的通信设备,航行时打开船上所有的照明设备,对所有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担保。对于土耳其的苛刻要求,中国答应每年为土耳其安排200万名旅游者,作为补偿。但这一条件遭到土耳其的拒绝。在中国答应交付10亿美元保证金的前提下,才允许"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2001年11月1日,"瓦良格"号航母/顷利通过了长32千米、宽650-3300米、深30-120米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在穿越连接欧亚长达2800米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时,16名领航员和250名水手(专家)参加了"瓦良格"号航母的护航工作。在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后,"瓦良格"号航母顺利地穿越了达达尼尔海峡,11月3日进入爱琴海。在爱琴海,"瓦良格"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风暴。由于风暴很大,它与3艘拖船连接的拖缆相继被刮断。"瓦良格"号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海上失去了控制,横冲直撞。当时,"瓦良格"号航母上有3名俄罗斯籍水手、3名乌克兰籍水手和1名菲律宾籍水手。水手们竭尽全力拯救"瓦良格"号航母。由于人手少,加上海风过大,"瓦良格"号航母在希腊埃维拉岛浅滩搁浅。
  
  希腊海事救护直升机迅速赶来,将7名水手救走。这时,"瓦良格"号航母实际上已经变成无人看守的"空巢"。最后3艘拖船和1艘希腊船只用拖缆固定住"瓦良格"号,终于控制住了航母。

7名水手重新回到"瓦良格"航母上,于是它继续向东航行。从地中海穿越直布罗陀,进入大西洋,再从西环绕非洲大陆。2001年12月11日,"瓦良格"号航母驶过非洲的好望角,穿越整个印度洋。2002年2月5日,"瓦良格"号航母驶入马六甲海峡,随后进入中国的南海。经过627个昼夜,2002年3月4日,"瓦良格"号航母终于抵达航行的终点――中国大连港口。为使"瓦良格"号航母完成这次不平凡的航程,中国共计大约花费了3000万美元。

 就这样,锈迹斑驳的“瓦良格”号航母孤独地停泊在大连港51区码头,整整三年 。2005年4月26日早上,在大批拖轮的护航下,被缓缓地拖进了大连造船厂的干船坞,整个过程约3个小时。
  
2005年8月初,瓦良格以标准的PLA海军灰的涂装出现。这意味着瓦良格的身份不再是秘密,她真正的主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我们确实很想知道,老瓦还能承担什么样的任务。展览?研究?还是训练?作战任务是不指望了。
 展览功能100%具有。 研究功能70%? 不是说购买了设计图纸,并且建成完成度68%么。但最关键的电子系统和动力系统没有啊。
  训练舰任务达到率能多少?这个才是最关心的啊。。能不能全速/高速外海顶风起降固定翼作战飞机是关键啊。要可以,哪怕老瓦自身没有任何防空反潜反导弹功能也值了啊。
  作战任务…… 算了,战时的护航任务估计都不行。。。。
  而对于乌克兰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他们早想把老瓦这个包袱甩出去了,老早就和俄罗斯商量作价卖给他们,但当时俄海军穷的都快当裤子了,没钱买。后来联系中国让中国人出钱买下来续建,美国人又不干给压力,最后没办法老瓦在自己手里烂了10年。最后当废铁卖是乌克兰人最后的赚钱机会了,搞好了可以象卖芭比娃娃一样,靠配件赚很多的钱。
  
  中国人的工作做的也很到位,给乌克兰的采购单子那是少不了的,能不买的也买一点,不用多买的买多一点,如果老瓦能修复,那乌克兰得到的订单更多了,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我们找乌克兰人培训航母飞行员,买了4套航母降落系统,又买了T10原型机。(未完待续)
  

 
  
[snapback]2946890[/snapback]​



终于看到你这个无知无耻的玩意儿露面了?

前面是哪个SB说瓦良格是俄罗斯的淘汰航母?你是在抽他的脸吧?哈哈。
 
而对于乌克兰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他们早想把老瓦这个包袱甩出去了,老早就和俄罗斯商量作价卖给他们,但当时俄海军穷的都快当裤子了,没钱买。

==================================

俄罗斯海军是不想买,所以淘汰了吗?SB知道1143.5和1143.6两个编号不?
 
歌功颂德,你来说说,HQ-9 和48N6E分别是什么导引头?哪个更加先进?

一般军品订购从商谈意向到订立合同,再到下单生产部件,再到组装成品,再到测试打靶,再到成批交付,这需要多少年,你清楚不 ?
 
基本的常识没有,除了丢人现眼以外还能干啥?哦,知道了,多增加一些“东郭先生滥竽充数”“美国失业人口囊括农民”的笑料。
 
QUOTE(prototype @ 2010年04月01日 Thursday, 01:03 AM)
拉倒吧,又是个小学语文不及格的。就业人口的压力是指就业压力较大的人口总数。

前面给的文章看得懂不?文盲!
[snapback]2946885[/snapback]​


我就看到是2009年7月的文章,谁统计的啊!玩文字游戏呢,就业人口压力既包括失业人口,还包括隐性失业人口,包括打零工短工的,以及虽然有工作但因为企业经营状况恶化或产业升级而面临失业威胁的人口。
 
QUOTE(歌功颂德 @ 2010年04月01日 Thursday, 01:06 AM)
本来是讨论导弹技术的问题,而你却扯到瓦良格故弄玄虚吓唬人。(转贴瓦良格的来历:)1985年12月4日,“瓦良格”号(当时的名字为“里加”号)航母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开建。1988年11月25日,“里加”号下水。1990年6月19日,“里加”号航母被改名为“瓦良格”号。
  
    1995年,建造率68%的“瓦良格”号正式退出俄海军的编制,并以偿还债务为由送给了乌克兰。1999年,乌克兰与澳门“创律旅游与娱乐公司”签订协议,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将“瓦良格”号出售。该公司当时购买航母的理由是,将其改造成一个大型海上综合旅游设施,号称是要把它改成一个大型海上赌场。1999年,在下水11年和停建8年之后,"瓦良格"号航母准备移居中国。启航前根据买方要求,在舰首的明显位置标明即将落户的新港名称。因此,在"瓦良格"的名字旁边,出现了英文"圣文"字样(圣文是位于加勒比海圣文森特岛和格林纳丁斯群岛的首府)。同时,乌克兰与中国方面为其拟定了穿越黑海、博斯普鲁斯海峡、地中海和达达尼尔海峡的航线。然而,当准备启航时,从土耳其传来了禁止"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电报。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俄罗斯海军在黑海作战力量的削弱,土耳其不顾国际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开始强化了对过往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国外船只的限制,尤其是对俄罗斯海军舰艇的限制。
  
  土耳其以船体过大、影响博斯普鲁斯海峡其它船只正常航行为理由,拒绝"瓦良格"通过。明眼人很清楚真实背景:土耳其受到了来自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的政治压力。于是,中国与土耳其开始了长达一年半之久的谈判。
  
  在谈判过程中,土耳其认为即使中国答应遵守事先规定的20条海上防范措施,"瓦良格"号对海峡内的其它船只的威胁程度只能减少60%-70%。为确保该航母顺利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土耳其海事部门将命令所有船只停航,使用7艘拖船和消防救生船为其提供保障。土耳其还要求所有保障船只,必须安装由土耳其提供的通信设备,航行时打开船上所有的照明设备,对所有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担保。对于土耳其的苛刻要求,中国答应每年为土耳其安排200万名旅游者,作为补偿。但这一条件遭到土耳其的拒绝。在中国答应交付10亿美元保证金的前提下,才允许"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2001年11月1日,"瓦良格"号航母/顷利通过了长32千米、宽650-3300米、深30-120米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在穿越连接欧亚长达2800米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时,16名领航员和250名水手(专家)参加了"瓦良格"号航母的护航工作。在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后,"瓦良格"号航母顺利地穿越了达达尼尔海峡,11月3日进入爱琴海。在爱琴海,"瓦良格"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风暴。由于风暴很大,它与3艘拖船连接的拖缆相继被刮断。"瓦良格"号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海上失去了控制,横冲直撞。当时,"瓦良格"号航母上有3名俄罗斯籍水手、3名乌克兰籍水手和1名菲律宾籍水手。水手们竭尽全力拯救"瓦良格"号航母。由于人手少,加上海风过大,"瓦良格"号航母在希腊埃维拉岛浅滩搁浅。
  
  希腊海事救护直升机迅速赶来,将7名水手救走。这时,"瓦良格"号航母实际上已经变成无人看守的"空巢"。最后3艘拖船和1艘希腊船只用拖缆固定住"瓦良格"号,终于控制住了航母。

7名水手重新回到"瓦良格"航母上,于是它继续向东航行。从地中海穿越直布罗陀,进入大西洋,再从西环绕非洲大陆。2001年12月11日,"瓦良格"号航母驶过非洲的好望角,穿越整个印度洋。2002年2月5日,"瓦良格"号航母驶入马六甲海峡,随后进入中国的南海。经过627个昼夜,2002年3月4日,"瓦良格"号航母终于抵达航行的终点――中国大连港口。为使"瓦良格"号航母完成这次不平凡的航程,中国共计大约花费了3000万美元。

 就这样,锈迹斑驳的“瓦良格”号航母孤独地停泊在大连港51区码头,整整三年 。2005年4月26日早上,在大批拖轮的护航下,被缓缓地拖进了大连造船厂的干船坞,整个过程约3个小时。
  
2005年8月初,瓦良格以标准的PLA海军灰的涂装出现。这意味着瓦良格的身份不再是秘密,她真正的主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我们确实很想知道,老瓦还能承担什么样的任务。展览?研究?还是训练?作战任务是不指望了。
 展览功能100%具有。 研究功能70%? 不是说购买了设计图纸,并且建成完成度68%么。但最关键的电子系统和动力系统没有啊。
  训练舰任务达到率能多少?这个才是最关心的啊。。能不能全速/高速外海顶风起降固定翼作战飞机是关键啊。要可以,哪怕老瓦自身没有任何防空反潜反导弹功能也值了啊。
  作战任务…… 算了,战时的护航任务估计都不行。。。。
  而对于乌克兰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他们早想把老瓦这个包袱甩出去了,老早就和俄罗斯商量作价卖给他们,但当时俄海军穷的都快当裤子了,没钱买。后来联系中国让中国人出钱买下来续建,美国人又不干给压力,最后没办法老瓦在自己手里烂了10年。最后当废铁卖是乌克兰人最后的赚钱机会了,搞好了可以象卖芭比娃娃一样,靠配件赚很多的钱。
  
  中国人的工作做的也很到位,给乌克兰的采购单子那是少不了的,能不买的也买一点,不用多买的买多一点,如果老瓦能修复,那乌克兰得到的订单更多了,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我们找乌克兰人培训航母飞行员,买了4套航母降落系统,又买了T10原型机。(未完待续)
  

 
  
[snapback]2946890[/snapback]​

你要谈导弹技术,倒说出个所以然啊,帖一大堆老瓦做什么
 
尊没想到,还有人能用自己的无知,丢人丢得这么开心。还有人能帮着对方打前面自己战友的脸。哈哈哈哈。
 
QUOTE(小鱼梦 @ 2010年04月01日 Thursday, 01:11 AM)
你要谈导弹技术,倒说出个所以然啊,帖一大堆老瓦做什么
[snapback]2946901[/snapback]​




他贴老瓦是帮我们打了前面那个说老瓦“是俄罗斯海军淘汰航母”的SB的脸,虽然他是帮那SB的,哈哈哈哈。
cx.gif
 
LZ出手打脸,不慎误伤队友…
 
要说导弹,那好啊,HQ-9 的ACTIVE+Inertial导引,和48N6E的TVM+Inertial谁更先进啊?
 
算了,反正这帮美分也没脸,根本就不怕被打。不存在的东西,谁能打到?
 
QUOTE(牛甲 @ 2010年04月01日 Thursday, 01:11 AM)
我就看到是2009年7月的文章,谁统计的啊!玩文字游戏呢,就业人口压力既包括失业人口,还包括隐性失业人口,包括打零工短工的,以及虽然有工作但因为企业经营状况恶化或产业升级而面临失业威胁的人口。
[snapback]2946900[/snapback]​




你懂不懂我发那篇Effective Unemployment rate in the US文章?

大家都是这个统计口径,CIA统计出9.7%就是不包括隐性失业人口和打短工的。既然如此,中国的4%对应那个9.7%很公平。
 
这不是国外的服务器么?怎么连美分干爹的英文原文都看不懂了?
 
However, this figure does not include the combined 15,443,000 workers either (1) in the "labor force reserve" because they have abandoned their job searches (i.e., 4,278,000) or (2) underemployed because they are "part-time of necessity" (i.e., 8,989,000) or "otherwise marginally attached" (i.e., 2,176,000).


不认识就回去查字典去。你米国干爹把打短工的人口统计进入unemployment rate了?继续丢人现眼吧你。
 
QUOTE(prototype @ 2010年04月01日 Thursday, 01:13 AM)
他贴老瓦是帮我们打了前面那个说老瓦“是俄罗斯海军淘汰航母”的SB的脸,虽然他是帮那SB的,哈哈哈哈。
cx.gif

[snapback]2946903[/snapback]​


老瓦在别人的眼里就当是一堆废铁,只有你这废物才当是宝…
 
CIA figures for the latest world unemployment rates Unemployment occurs when a person is available and willing to work but currently without work

CIA对unemployment下的定义,看得明白否?打短工的不在此列。要是他们都算的话,那么Effective Unemployment Rate起码要飙升到18.7%。
 
QUOTE(歌功颂德 @ 2010年04月01日 Thursday, 01:18 AM)
老瓦在别人的眼里就当是一堆废铁,只有你这废物才当是宝…
[snapback]2946911[/snapback]​




SB啊你?老瓦在别人那里只能当废铁卖,因为乌克兰不具备经济和技术实力把航母坯子搞完整。俄罗斯海军,注意,是海军而不是俄罗斯赌业公司,是苦于没钱买。

俄罗斯海军唯一的CV宝贝是1143.5库兹涅佐夫,老瓦的姐妹舰,比老瓦的性能逊色一点。

按照你这SB的理论,F-22到非洲黑蜀黍那里就是废铁,所以F-22是垃圾。
cx.gif
 
废物歌功颂德,你家二毛子乌克兰没技术,自己是个废料国家,俄罗斯毛子没钱,是个穷光蛋国家。放着成型90%缺乏动力的老瓦能看不能用,放那里自然是废铁一块了。只有在中国手里,有需要,有钱,有技术,才能让老瓦恢复新生。
 
QUOTE(歌功颂德 @ 2010年04月01日 Thursday, 01:18 AM)
老瓦在别人的眼里就当是一堆废铁,只有你这废物才当是宝…
[snapback]2946911[/snapback]​


确实有些人你给他钻石他也当是玻璃球扔了…哈哈
 
QUOTE(歌功颂德 @ 2010年04月01日 Thursday, 01:18 AM)
老瓦在别人的眼里就当是一堆废铁,只有你这废物才当是宝…
[snapback]2946911[/snapback]​




你这种水平,除了打你那边阵营的SB的脸,并且丢你自己的丑,看不到你对我有任何威胁。因为你实在太次了,你这样的残次品怎么好意思在人间不自我销毁呢?
 
歌功颂德你这个废物,你不是要谈导弹吗?我提问你HQ-9和48N6的技术问题,你怎么怂包了呢?龟儿子才躲我的提问呢。
 
QUOTE(prototype @ 2010年04月01日 Thursday, 12:55 AM)
那位说“美国失业人口是包括了农民(是不是指所有的农民?)”的请给证据。不管你是马甲还是牛甲,总得为自己说的话负责吧?

There are currently 14,729,000 officially unemployed workers, as just announced. However, this figure does not include the combined 15,443,000 workers either (1) in the "labor force reserve" because they have abandoned their job searches (i.e., 4,278,000) or (2) underemployed because they are "part-time of necessity" (i.e., 8,989,000) or "otherwise marginally attached" (i.e., 2,176,000).
凡是放弃工作的,都视为“劳动力储备”,认为是自愿不工作;凡是打零工短工的,都认为是有工作的;有一定其他收入来源的,都不算失业。
就这样,加上CIA对unemployment 的定义: Unemployment occurs when a person is available and willing to work but currently without work

什么时候美国农民被一锅端了?
[snapback]2946873[/snapback]​


prototype先生,当然不把那些有事做的农民也算进去。你看看我回复你的语境,参照我举例广东的事例。我有说"凡是放弃工作的,都视为“劳动力储备”,认为是自愿不工作;凡是打零工短工的,都认为是有工作的;有一定其他收入来源的,都不算失业。"这些人是失业人口。
 
老瓦是废铁,怎么印度巴西的航母在你战友口中又成了神器?你倒是对此一下我看看?怕是你连他们舰载机是什么都不知道吧…
 
你来比较下HQ-9和48N6的体积吧,看看几乎接近的射击包线,采用的导引仪器与推进剂体积到底有什么差异。

然后看看HQ-9 和48N6的导引体制分别如何。
 
QUOTE(prototype @ 2010年04月01日 Thursday, 12:55 AM)
那位说“美国失业人口是包括了农民(是不是指所有的农民?)”的请给证据。不管你是马甲还是牛甲,总得为自己说的话负责吧?

There are currently 14,729,000 officially unemployed workers, as just announced. However, this figure does not include the combined 15,443,000 workers either (1) in the "labor force reserve" because they have abandoned their job searches (i.e., 4,278,000) or (2) underemployed because they are "part-time of necessity" (i.e., 8,989,000) or "otherwise marginally attached" (i.e., 2,176,000).
凡是放弃工作的,都视为“劳动力储备”,认为是自愿不工作;凡是打零工短工的,都认为是有工作的;有一定其他收入来源的,都不算失业。
就这样,加上CIA对unemployment 的定义: Unemployment occurs when a person is available and willing to work but currently without work

什么时候美国农民被一锅端了?
[snapback]2946873[/snapback]​


prototype先生,当然不把那些有事做的农民也算进去。你看看我回复你的语境,参照我举例广东的事例。我有说"凡是放弃工作的,都视为“劳动力储备”,认为是自愿不工作;凡是打零工短工的,都认为是有工作的;有一定其他收入来源的,都不算失业。"这些人是失业人口。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