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原创)村殇 (1人在浏览)

艳珠边拿边说:“什么都有真假。现在连处女膜都可以做假。”艳珠瞟了一眼邹兴,脸色绯红,小声道:“可惜当年没有这种手术。”
邹兴不知她说什么,望着艳珠羞涩的神态。真是难于了解她,一会儿高兴,一会儿伤心。好像秋天的云,翻滚不定。
邹兴说:“真的假的一律要。”
突然,赵艳珍问:“兴哥,这次月娟妹跟李深去开商品交易会,几天几夜的,你不吃醋?”邹兴看了一眼艳珠:“吃什么醋,妻子都信不过,信谁。再说,李深对月娟像对小妹一样爱护呢。”邹兴突然想起:“艳珠,下个月是月娟的生日,要请你祝贺。”
“是她请还是你请。”
“是她说的,什么?我请你就不赏面?”“我俩有姐妹情,她请我,一定去。你嘛,请我,是上级收买下级,不去。”说完仰仰头,含情地看着邹兴。
这时沈有上来,两人忙转过话题。
邹兴不解问道:“为什么要做两种资料?”
赵艳珍说:“假的,是虚假数字。对付县、市、省级的检查。数据与镇计生办的一样。所以每次检查,都能过关。真的,就是本村计生的真实情况。每逢计生高潮,按图索骏,超生费罚款、结扎、上环、妇检,凡是符合对象的,一个都跑不掉。”
赵艳珍看看沈卫雄的办公室,知道沈卫雄不在,就说:“沈卫雄自称,六七十年代,搞阶级斗争最拿手,现在,计生罚款最拿手。”
邹兴静静听着,赵艳珍继续说:“假资料含有很多水份,出生率、超生费罚款少报,结扎、妇检、上环数字多报。真假资料各种指标的数字,恰恰相反。现在,村级、镇级都这样搞,为了达标,水分就越来越多了。”
赵艳珍的叙述,使邹兴回想到了六七十年代,当时的夸浮风,就失去了真实性。
六七十年代,农村农业生产的“放卫星”、“浮夸”风,虽然错误的,但却极大地鼓励全国人民群众的斗志。
而现在,计划生育的虚假和“浮夸”现象,使国家对农业基础建设、农村教育、卫生、医疗保健等行业的整体规划,客观调控,都失去了真实的依据。这种现象,有碍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赵艳珍说:“对于超生罚款,镇政府也有他们的说法。我国在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了分税制改革,国税归国家,地税归地方政府,实际是把财力向中央集中了。但是,地方政府却要继续承担农业基础建设,义务教育,卫生、医疗等开支。特别是基层乡镇政府,经费紧缺,入不敷出。基层政府经费紧缺,并达到‘吹糠见米’的程度。而基层政府为了运转,只有通过各种途经‘搭车收费’。”
邹兴说“但是,政府这样做,是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赵艳珍说:“其他收费,农民会向上级投诉反映。可是,计划生育是条既‘合法’又快速的‘赚钱’途径了,谁都不敢说个不字。计划外生育,罚;超生,罚;没上环、妇检,罚;没领计生证,罚。总之,罚、罚、罚。反正这是‘合法’的罚,农民告不倒。这些罚款很多是白条收据,很多罚款在各级中载留,最后上缴到上级政府也就廖廖无几了。”
邹兴说指着资料说:“这些罚款基数,已经远远超出了农村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这些农民,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维持,怎能交罚款呢?”
赵艳珍说:“这种现象,不是凤米村有,全镇全县都是,甚至全国都一样。现在,沈卫雄把计生罚款作为一种坎剖侄巍
 
邹兴说:“这样,凤米的村民,生活就雪上加霜。艳珠,要使村民避免受罚款之苦,要使村民生活富裕起来。必须要做到计生、经济一起抓。只要凤米的经济发达,村民富裕,安居乐业,解决了村民后顾之忧,计划生育工作就好做了。”
赵艳珍说:“计划生育工作要做到规范化。除了人力、物力、财力必需具备外,还要冲破世俗的阻力,传统的阻力,官场的阻力。这些,在港凤行得通吗?在凤米行得通吗?”赵艳珍不禁为邹兴担心。
经赵艳珍一说,邹兴也觉得工作阻力很大,担子更加沉重了。他想起村委会成立后,镇政府跟全镇各村委会签订了“计划生育责任书”、“殡葬改革责任书”。
当时,他看到计划生育及殡葬各种指标任务时,曾问镇长李光荣:“李镇长,村中没那么多孕妇,怎能完任流产任务。”
李光荣盯了一眼邹兴,毫无表情说:“凡是怀孕的都要流产,要确保完成任务。”
争兴问:“取到生育证的呢?”李光荣扫了一眼邹兴:“未完成任务,一律流产,安排她第二年再生。”
邹兴听,浑身不自在。这真是应了古语“半岁孩儿过剑门”之说。邹兴接着问:“全村的孕妇都流产,但还未到任务呢?”
李光荣说:“怎样能够完成任务,沈书记心中有数,你去问他。”
邹兴看着“殡葬改革责任书”,又问道:“那火化任务呢?村中没死人,去那里弄死尸来烧?”
“没有死人,也要想办法完成。”李光荣讽刺道:“农村工作不是儿玩,吃糖果。你以为村官那么容易当。”
现在,他才明白,计划生育责任书的指标了,这都是“水份”作怪。
但是,火化任务,这不是闹着玩的,没死人,到那里弄死尸。当天,问李光荣,他避而不答。于是,邹兴又问赵艳珍:“每年几个火化任务,是怎么完成的?”
赵艳珍说:“死者家属愿意火化就火化,不火化,可以。但要交几千元‘保险费’。邹兴问:“‘保险费’什么保险费?”赵艳珍说:“‘保险费’就是死者家属交了钱,保证死者可以土葬。如果不交保险费,就得火化。偷偷土葬的,起棺焚尸。反正,每年任务都要完成。村中没那么多死者,向外地买尸。”
邹兴听了,感到一阵恶心。说:“尸体都可以买,买卖尸体是犯罪的。”
赵艳珍说:“镇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只管完成任务,不管手段的。”
邹兴听了赵艳珍的话,终于明白了李光荣的意思。这个沈卫雄,真是坏透绝顶,吃了生人钱,就吃死人钱。

凤米村委会这次的人口调查表,面面俱到。内容涉及到每户的户主、家庭人口、多少个劳动力、学生人数、出外工作人员、全家年经济收入。还有所属计生对象的计划生育措施、已交超生费等等。如果每个家庭如实申报,村委会对每个家庭的情况就了如手掌,就能很好掌握全村的实际情况,对今后制订各种措施有了充分的依据。
沈卫雄拿着调查登记表时,如获至宝,嘿嘿,邹兴,你死定了。他暗幸自己没有把田册子交出,迫使他无法实现复耕计划,不能开展农业生产。他想在计生工作上寻找突破口?没那么容易。这天下第一难的事,几十年来,各级干部都无可奈何,你就有天大本事?村民最恼的就是计生,最反对的也是计生。计生,搞得他们家无宁日。沈卫雄从几十年的工作中得出经验。搞计生工作,手段就是要强硬。社员不得不按你的意思去做。结扎、罚款,一定听你的。有些刁蛮的社员,避过初一,却避不过十五。你平常出走,但你逢年过节,亲朋喜事,你不得不回。到时通知计生专业队一来,罚款快快捧上。
 
但是,如果你软弱,这些野蛮的社员就随心所欲地生育,超生费一份钱都收不了,你拿什么上缴镇政府。
做计划生育工作虽然有好处。但却是个热山芋,是个刺猬,拿不了,碰不得。
现在,邹兴接住了这热山芋,拿过了刺猬,一定把他刺得满身伤痕。
沈卫雄看着调查表,心中一想,又生毒计:嗯,得加加热,非把邹兴刺得全身血流不可。
于是,他分别给沈威,穿错屐、沈大炮等人拔了电话。

邹兴、赵艳珍、沈有三人,深入到农户进行调查登记。
很多村民认为,这是村情调查,有利于今后经济发展,所以十分配合。而一些钉子户,特别是受到沈威、穿错屐等人唆教的农户,就有意瞒报实情。
这天,邹兴跟赵艳珍来到沈平安家。沈平安一家人在吃饭。儿媳妇谢燕引产后,还在家中休息。
邹兴二人跟他们打过招呼,赵艳珍递给谢燕二条单据说:“谢燕,这是你的引产补助金,二百元钱,你签名。”
谢燕说:“引产补助,不是一百元吗?”
邹兴说:“村委会成立后,把计划生育补助金提高了。”
谢燕签了名,赵艳珍取回回单,递过二百元钱说:“买点东西吃,补补身体。”
谢燕点点头:“知道。多谢你们。”
邹兴对沈平安说:“平安叔,今天我们来调查核实你家人口、生产、经济等情况,你报报吧。”
沈平安说:“管理区不是有底册吗?”
邹兴说:“村委会有底册,但有些家庭的人口情况有些出入,我们这次对全村作一次彻底的调查核实。”
“你们这是放屁脱裤子,多此一举。从大队到管理区,几十年来,不见哪个做官的来查这些鸡毛蒜皮事。”
邹兴耐心解释说:“平安叔,这不是鸡毛蒜皮之事。没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个村的实际人口是多少,还有多少人口未入户。如果人员状况不知道,生产、经济等情况也没底。作为领导的,怎能带领村民去发展生产,发家致富,去搞好本村的工作呢?”
沈平安讽刺说:“说的比唱的好听。你连复耕那么简单的事都办不到,还谈什么发展生产?发家致富?”
邹兴耐心引导:“平安叔,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馅,一铲挖不成井’。有些事,不能过急。平安叔,请您相信我,我不会令村民失望的。”
谢燕见家翁不肯申报,怕阻碍邹兴他们的工作,劝家翁:“爸,你就报吧,全村都报了,又不是我们一家。”
无可奈何,沈平安只好同意申报。
赵艳珍拿出人口调查表,问一项,沈平安就报一项。全家劳动力、经济收入、学生人数等,都如实申报,只是人口瞒报。
艳艳珍登记好后,对沈平安说:“平安叔,你家人口漏报了吧?”
沈平安瞪了一眼赵艳珍,翁声翁气说:“我咋漏报?”
赵艳珍说:“谢燕的女儿未报呢。”
沈平安望了一眼儿媳妇,说:“她给别人拾养了。”说完,他拿出户口簿,递给邹兴:“不信,你们自己看。”
邹兴看看户口簿,没有谢燕女儿的。
邹兴对谢燕说:“你女儿是未入户,还真是送养了?”谢燕低着头,沉默着。
邹兴说:“以前,很多村民怕计生罚款,没有给小孩入户,这是不对的。孩子大了,读书、办身份证、找工作,很多方面需要户口的。小时不入户,年龄大了,去派出所补报入户,很麻烦的。如果你的女儿是未入户口,你们愿意,村委会可以帮你们补报入户。”
谢燕听了,心有所动,她问赵艳珍:“艳珠大姐,现在入户,要多少钱?入了户,计生又要罚多少钱?”
沈平安对儿媳妇吆喝:“你女儿都给别人养了,你还入什么户口?”
 
赵艳珍看看邹兴,邹兴递个眼色,赵艳珍领会,对谢燕说:“谢燕,你那个女孩子是属第一胎,未违反计生政策。只要你上了环,按期妇检,到了四年间隔期,你再生孩子,谁都没有权利罚你的钱。”
谢燕听了,看看邹兴:“村长,是这样吗?”
邹兴点点头说:“对。不过,你女儿超期入户,要经过县公安局批准,手续麻烦点。另个,派出所也要罚点钱。”
谢燕听了,看看沈平安,沈平安把脸转过去。
赵艳珍把一张新生婴儿入户表递给谢燕:“你填写好表,把你女儿的出生证明,你们夫妇的结婚证、身份证、你家户口簿交给我们,我们帮你办理入户。”
谢燕看看他俩,又看看沈平安,举棋不定说:“爸,给小妮入吧。”
穿错屐痛恨说道:“你真没出色,自己人的话不听,偏听信外人的。”
邹兴说:“你们考虑清楚,这次人口调查,是作为今后村委会集体福利分红的依据,入户口的,有分红,不入户口的,没有。如果你们经济困难,没钱办理入户,我先给你们垫付。但是,你们如果还是执迷不悟,到时,别后悔。”说完,跟赵艳珍走出去。
刚出到门口,谢燕从后面赶来:“村长,艳珍大姐,入,我们入。给我们小妮登记上。”

从沈平安家出来,赵艳珍对邹兴说:“兴哥,你很厉害,穿错屐一家都被你搞定。”
邹兴笑笑说:“不是我个人的功劳,是我俩合作的成果。”
两人一路说笑,来到了八伯家。八伯跟孙媳妇正在门口摘花生。门口已摘满了几箩。
邹兴老远就叫喊:“八伯,今年花生收成好吗?”
八伯见是邹兴,忙起来让座:“兴仔,来,座。今年春水早,花生种得及时,好收获。这得多谢你跟阿成。”
邹兴说:“八伯,只要收获好,我们就高兴了。”邹兴从一堆花生中拿了一株花生,只见豆苗绿中见黄,花生果子在根部分离出来,每棵果子都有一条根连着,一株花生有二三十棵果子,果子又大又坚实。
八伯说:“兴仔,我正想给你家送点花生,你来了,顺便拿回,不用我走一趟。”
邹兴婉然谢绝说:“八伯,我家有花生,你不用费心了。”
八伯假装生气道:“你长期帮助我们,一点花生算什么。你跟艳珠妹子,都带点回去。”说完就要用袋子装。
邹兴把袋子的花生倒出来,对八伯说:“八伯,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我们今天是来调查登记情况的,只要你如实申报,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了。”
赵艳珍帮着说:“八伯,你就别费心了,我们作干部的,不能乱要村民的东西。”
八伯望着邹兴说:“兴仔,你跟我们生疏啊。”
八伯孙媳妇对八伯说:“爷爷,别兴仔兴仔的叫,人家是村主任,叫邹主任。”说完,她转头对邹兴赵艳珍俩人道歉:“邹主任,赵主任,那天,我上了别人的当,误会你们,请你们原谅。”
邹兴说:“没事,别记在心里。”
赵艳珍说:“今后 ,一切证据都要保管好,别再给那些找茬子的人有机可寻。”
她点点头:“知道啦,多谢你们。”
跟着,八伯如实向邹兴俩人申报了家庭情况。
 


下班回家。赵艳珍到市场买晚上的菜,她挑了块靓猪骨,几棵红枣,又买扎菜,就骑车回家。
一路上,她嘴上哼着《纤夫的爱》。
这几天,赵艳珍心情愉快,象六月天吃冰棍,十分惬意。邹兴跟她一起调查,说明邹兴还是喜欢她。人就是这样,喜欢一个人,没机会都创造机会接近。如果讨厌一个人,用绳子都拉不近。
回到家,赵艳珍上楼房项,用木耙翻晒花生,她拿了一把,放在耳朵旁摇晃,花生果已干了,“啪啪”撞击豆壳。赵艳珍想,还晒一天,就可以收藏了。
赵艳珍有个良好的习惯,无论多忙,中午都要洗澡,冲掉全身的汗酸。
赵艳珍对保养十分讲究。她洗完澡,把一条胡萝卜,一个苹果切碎,用一个杯型碎果机捣成糊状,加水煮开,再加入少许蜂蜜,谅冻后饮食。
这种苹果汁有健脾润肺、润肤滑肤、美容的作用。空腹饮吃,效果比较好。
赵艳珍在八十年代,当过大队合作医疗站的护士,学过医疗保健知识。苹果汁这种保健品,经济实惠。她很喜欢饮食。长期以来,她保养着肌肤润滑,美丽异常。
除了饮果汁外,赵艳珍还经常煲茉莉花粥。用冬瓜、无花果、香榧子等研制成粉煲粥吃。这些东西,吃了令皮肤白皙,身体溢香。
十几年来,她坚持吃食,所以她皮肤象冰肌雪肤一样,四季也溢着一种自然的芬芳香。
邹兴闻到她身体的独特香味,就是这种自然的体香味。
她把苹果汁放进电冰箱后,拿来一只青木瓜,用刀削掉瓜皮。
她在自已的自留地上种有几棵木瓜树,每隔几天,她就用青木瓜、红枣煲猪骨汤。这种汤,养颜丰乳。青木瓜有丰乳作用,她经常饮食,双乳保养得很好,坚挺,富有弹性。
赵艳珍采用的美容保健物品,都是物美价廉,经济实惠。
赵艳珍饮了苹果汁,就午睡,起床后,再吃午餐。

经过调查、登记、统计,邹兴对全村计划生育情况及经济状况一清两楚,对全村的劳动力及在校学生也全盘了解,为今后做好计生工作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邹兴整理好调查表,复印了4份,交一份给党支部,自己存档一份,赵艳珍保管一份,另外一份,上报镇政府。
一天上午,邹兴对赵艳珍说:“艳珠,计生最难突破的是领‘独生子女证’,农民多子多福的封建思想已根深蒂固,一下子要他们只生一个孩子,思想很难过弯的。”赵艳珍说:“其实,每个家庭有两个孩子是比较适合的,好事丑事,都有个帮手。如果父母百年终寿,不要说送终,就是办事都方便的。一个孩子,碰上死人这种事,找谁帮手。农村人都封建,怕碰上这事的。”
邹兴说:“可是,国家规定头胎是男孩的,一定要领独生证,这是铁任务,必须要完成。”
赵艳珍说:“因为独生子女享受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所以这个任务从不敢‘加水份’虚报,至今,我们村领取‘独生证’为零。”
“我们要攻破这个堡垒,实现零的突破。艳珍,你要拿出在六叔家吃‘丁酒’时的勇气。”
“这还不是为了你。”赵艳珍瞅一眼邹兴。
“为了我?”邹兴不明白。
 
点击终于超过十万人次
今天凌晨,看到搜狐网站的点击超过十万人次,心情无比激动……特写下这篇文章,也是作为对网站、对读者朋友的感谢。
本人反映农村民主选举、反映农村现实生活、反映新农村建设的长篇小说《村殇》,自从2007年5月首次在红袖添香网站发表后,先后又在新浪、搜狐、据点中文、电白论坛连载发表。五个网站,从我的作品发表情况来看,各有千秋、各有特色。
因为本人是网络生手,不懂得聚人气的操作技巧,所以在网络发表作品,没有优先性可言。再说网络文学是以青年人为主要读者对象,以艳情、穿越、梦幻为主流的。拙作《村殇》是写农村现实生活的,所以就更难于吸引青年读者的眼球。
好在读者中,还有很多关注现实社会、关注现代农村、关注农民兄弟的朋友,虽然我们未曾谋面、虽然远在天南地北,但他们却对拙作《村殇》表现出了亲切的关注和深厚的爱意,对作品提出宝贵的意见。在此,对关心、支持作品的网友、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从目前几家网站的情况来看,红袖添香(http://novel.hongxiu.com/a/43297/)评论多,目前有126条评论;新浪(http://vip.book.sina.com.cn/book/?book=44262)收藏多,已有34人;搜狐(http://yc.book.sohu.com/series-22555.html)点击多,在本日(2008年2月21日)凌晨已超十万人次。值得一提的是,搜狐比其它网站发表迟几个月,就有这么多的点出率,而且近几天,每天有超万人次点击。而据点中文网(http://www.clbase.com/html/novel/65/1677/index.html),虽然读者少,但网站设计的电子版相当漂亮,读来心旷神怡。电白论坛(http://0668.cc/index.php?showtopic=79589&st=0)本地读者多,点评更加贴切、有力。
不管网站发表情况如何,我都要感谢各网站,使我的作品有个发表的平台。我更要感谢众多网友、感谢读者,给我的鼓励和支持。再次感谢!
 
“快嘴六那天虽然使个缓兵之计,但却为我们取独生子女证打开了缺口。”赵艳珍答所非问。
“最近,你跟他们谈过吗?”“找过他儿子儿媳。”
“他们怎说?”“青年人思想比较进步。他俩认为人口素质搞高,生活过得好,比多子好。”邹兴高兴问道:“他俩答应了。”
“没有。他俩说这事要通过老爷子。自己作主,要挨骂。”
邹兴沉思一会,对赵艳珍说:“老人思想顽固,加上全村没有先例,要六叔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必须要有勇气挑战旧传统,旧势俗。”
“我们应怎办?”赵艳珠问。
“你什么时候跟他们说的。”赵艳珍想了想:“我们去江苏参观回来后一天。”
邹兴说:“趁热打铁,现在我们就去找六叔。”
当却,邹兴、赵艳珍两人骑摩托车赶去快嘴六家。

一路上,村民的墙壁,用石灰写上计生标语:“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计划生育光荣,不计划生育可耻。”“一孩上环,二孩结扎。”有些标语却十分刺目:“超生罚款,无钱拉物。”“不上环者强制结扎。”
邹兴看着那些刺目标语,对赵艳珍说:“改天,把那些强硬的标语刷掉,换些人性化的标语,让村民减少心理压力,做到自愿落实措施。”
邹兴两人来到快嘴六家。
快嘴六门前的龙眼树下,围着一群村民。人们正在看沈成绑牛睾(阉牛)。
沈成把一头公(雄)牛牵到那棵分叉的龙眼树上,用牛绳绑着龙眼树。二个小伙子分别紧紧拿着黄牛两只后脚,沈成双手从牛后胯伸去,一前一后握着牛的阴囊,用力慢慢地往后抹扯。
绑牛睾跟阉鸡一样,目的就是使雄性动物失去生育功能。但是,阉鸡是破口割掉睾丸,使公鸡没有生精能力。而阉牛是用手钳制牛的睾丸,使其失去造精功能。公鸡公牛被阉后,虽然没有生育人力,但发育快速,身体特别强壮。
一群儿童围绕着大人看热闹,嘻嘻啦啦玩儿戏。
人群中,有人问沈成:“成叔,你为什么要绑牛睾?绑了牛睾还会生牛仔吗?”
沈成笑笑说:“牛到这个年龄,不绑睾丸,花心,见到母(雌)牛,乱奔,无心耕地。绑了睾丸,它不会跟母牛生仔,但它力气更大,更专心耕地了。”
“但是,人为什么结婚生孩子后还要结扎?”不知谁问。
赵艳珍正想回答,邹兴忙阻止她。
沈成笑笑说:“人怎跟牲畜相比。人,只是为了有计划生育,才结扎的。人结了扎,还能行夫妇之道,牲畜就不能了。有些人,不想结扎,就找借口,说结了扎,不能行夫妻之乐。这是破坏计划生育工作的谣言,你们别信。”
抹扯了几次,沈成忍住呼吸,用力紧紧钳住牛睾丸,脸色胀成腙红色。黄牛疼痛得“噢噢”直喊,用力挣扎,四蹄乱踢,泥烟滚滚,那只囊着牛睾丸的阴囊,开始有成年人拳头大小,渐渐缩小成儿童拳头一样后,沈成又用绳子绑着,才“呼”声松了口气。
邹兴看见黄牛痛苦的样子,跟赵艳珍小声说:“男人结扎只是剪断输精管,手术比阉牛轻松,要是结扎象阉牛那么痛苦,计划生育工作就更加难做。”
赵艳珍听了,脸有些绯红,侧面看他一眼,小声问道:“怎么,你结扎了?”
 
支持原创,楼主辛苦了!
建议版主考虑加精。
 
QUOTE(蜜蜂 @ 2008年02月23日 Saturday, 06:58 AM)
支持原创,楼主辛苦了!
建议版主考虑加精。
[snapback]2128048[/snapback]​


肥哥已失踪,谴责中
 
邹兴不明白她的意思,说:“我才一个孩子,怎用结扎。”
赵艳珍脸更红了,象熟透的苹果一样:“未结扎,你怎知道?”
邹兴明白她的意思,说:“教科书有的嘛。”
快嘴六对众人说:“其实,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对民众也是好的。男子汉结了扎,就老实了,对家庭也比较负责任。要不,这个包二奶,那个取小妾,子女众多,饿死爹娘。”
沈成接过话题说:“阿祥,你就给大家说一段驼背仔娶老婆的故事给大家听吧。”
大家听了沈成的话,都崔快嘴六快点讲故事。
快嘴六见大家那么热情,脸露喜色说:“好啊,我今天跟大家讲一个驼背仔娶妻,饿死老娘的故事。”
赵艳珍正想叫快嘴六,邹兴忙制止:“慢点,让他讲完故事,这个故事对我们今天的工作有帮助。”
赵艳珍半信半疑说:“真的?”邹兴笑着点点。

快嘴六眯着双眼,说一个遥远的故事:
从前,一个驼背青年男子,担了胭脂香粉、红头绳、针线之类的小百货到村中叫卖。驼背仔每到一处,手转着小铜鼓子,鼓子两边绳结击着鼓面,发出“叮当”声。村中女子听到“叮当”声,知道驼背来了。贫穷女子就来买些针、线、纽扣、红头绳之类家用小百货。而有钱人家的女子就买胭脂、香粉之类的美容品。
有一家大财产,娶了10个妻妾,每个妻妾都有一个丫环服侍。所以,这家财主就是驼背的大客户,每月都有因定的收入。虽然下村做卖买辛苦,但收入好,驼背仔跟家中老母生活过得很惬意。
这天,驼背仔又到这条村,首先到这家财主家。财主家的妻妾知道驼背子来了,忙叫丫环去买胭脂、香粉。往日,这些丫环是来买一个走一个。这天,十个丫环一齐来买,买了东西还在一起说笑。
财主大妾的丫环问:“驼背,你挣的钱够养家糊口吗?”
上个丫环笑大丫环:“傻大姐,他这个样子,谁肯嫁他。他可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另一个丫环说:“这辈子,驼背都是光杆司令。”说完大家哈哈大笑走了。
驼背子被这帮丫头取笑,无心情做买卖了。挑着担子早早回家。老母觉得奇怪,认为他生病,摸摸头额,正常,问他:“孩儿,今天干嘛那么早回家,不做买卖啦?”
驼背生气说道:“都是那帮死丫头,取笑我,说我这辈子都没老婆。”于是,把当天的经过说给老母听。
半个月,驼背仔没来卖小百货,一个月了,驼背还是没来这条村做买卖。这家财主的丫环都觉得奇怪,以前驼背仔隔三忿五就来,这次一个月都不来,主人的胭脂水粉都快用完了。再不来,就要进城买了。
这天,村中来了一老妪,背有些跎,她挑着一担小百货,一路打听财主的家。当这家财主的丫环听到“叮当”声后,认为是驼背仔来了,就蜂拥而至。谁知来的是一老妇人,她们争先恐后挑选了东西后,正准备离开时,突然发现老妇人裤脚下露出一丛黑毛,觉得奇怪,便取笑老妇人。
老妇人双眼流泪,对这帮丫环说:“你们现在取笑我,以后你们就知道痛苦了。”
 
多谢蜜蜂、蛙子大哥。
 
小说村殇这几天搜狐网的点击率都在一二万左右,开始我都不知是什么原因,使读者看上了村殇。后在搜狐原创首页浏览,最终发现村殇是被编辑看上了,2月18日上了编辑推荐的榜首。有链接可查http://yc.book.sohu.com/history.php。哈哈,编辑推荐的威力就是大。原来每天最多点击时只有二三千,经编辑另眼看待后,作品身价倍升,当然读者对作品的关注也是重要的。现在周点击率接近十万,月点击超十万(至2月24日早上9时30分止,周点击是99845,月点击是114658,总点击是145483)。真是多谢编辑的厚爱,多谢读者的关注!
 
大丫环问:“这些毛是那里生出来的。怎会痛苦?”
老妇人抹抹眼泪说:“青年不剃毛,老年留祸根。这毛如果生了三寸长,男人就嫌弃了,你想嫁都嫁不出去。嫁不出去,又没人帮你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毛就生那么长,现在走到那里,人家都取笑,你说痛苦吗?”
大丫环问:“人除了脑袋,那里的毛长得这长的?”
老妇脸露无奈之色,故作神秘,小声对大丫环说:“阴毛啊,你现在的都有一寸长了,对吗?如果不剃,再过几年,长到二三寸长,想剃剃不了,想嫁人都嫁不出。到时,只好象我一样,做个老处女。”
听了老妇人的人,大丫环花容失色,脸色青白,众丫环见大丫环的样子,忙问是什么事。当大丫环跟她们说完,众人听得惊慌失色。
这帮丫环从小就被财主买来,加上财主家规严格,从来没有接触过外人,因此,老妇人的话,她们信以为真。大丫环比其她丫环大一二岁,在丫环中是个领班人物,大家都要她拿主决。
大丫环问老妇人:“阿婆,你说我们应怎办好?”老妇人说:“你们要趁早剃掉。”
大丫环忧愁说:“我们不知人,到那里剃啊。”
老人见时机已到,慢悠悠说:“我知道一人会剃,但你们是大户人家,不知他肯不肯来。”
“你帮我们叫来,我们不让主人知道。”

过了几天,驼背仔又到这条村,当铜鼓“叮当”响时,众丫环争先恐后走出来,帮主人买东西。
这时,大丫环问:“驼背,干麻那么久才来?”驼背仔说:“邻村姑娘叫我去干活。”
大丫环问:“干活,你帮她们干什么活?”驼背仔漫不经心说:“剃毛。”
众丫环一听,心中一颤,异口同声问道:“剃什么毛?”“阴毛。”虽然声小如蚁,但对众丫环来说,不啻于一声惊雷。这次众丫环不是一拍而散,而是围在驼背子周围,但众人怕羞,不敢说话,只好捅着大丫环出面。
大丫环满脸绯红地对驼背仔说:“驼背,众姐妹有事请你帮忙。”
驼背不紧不慢说:“我一个驼背人,能帮你什么。”
“我们姐妹也请你剃毛。”大丫环说完,脸红得象块红纸。
驼背仔收好东西,对她们说::“这个活,要花大力气的,一天剃不了几个。”
驼背仔要走,众丫环也不怕羞了,忙围着他,要他剃毛。
在众丫环寝室。众丫环你推我我推你,都不敢第一个剃毛,大丫环心急:“众姐妹不要推让了,从大到小吧。”于是,大丫环领着驼背子到自己的卧室。
驼背子这辈子见的女子很多,但看到女人的奶子,除子老母外,还是第一次。
现在,大丫环全身冰清玉洁展在他面前,那对大奶子象一团面糕一样在他眼前晃动,看得驼背仔口水淫流。驼背叫大丫环躺在床上,手握剃面刀,左一刀,右一刀,就是剃不掉毛。
大丫环心中一惊,认为是阴毛长得太长了。忙问:“剃不掉?”
驼背仔望着大丫环美丽的胴体,欲火焚身,口吃说着:“毛太…太长了,皮肤也…也皱了,要用滚面棒滚平。”
大丫环心急道:“这里那有滚面棒?”
 
QUOTE(zhou @ 2008年02月24日 Sunday, 10:10 AM)
小说村殇这几天搜狐网的点击率都在一二万左右,开始我都不知是什么原因,使读者看上了村殇。后在搜狐原创首页浏览,最终发现村殇是被编辑看上了,2月18日上了编辑推荐的榜首。有链接可查http://yc.book.sohu.com/history.php。哈哈,编辑推荐的威力就是大。原来每天最多点击时只有二三千,经编辑另眼看待后,作品身价倍升,当然读者对作品的关注也是重要的。现在周点击率接近十万,月点击超十万(至2月24日早上9时30分止,周点击是99845,月点击是114658,总点击是145483)。真是多谢编辑的厚爱,多谢读者的关注!
[snapback]2130924[/snapback]​


我还没有闲心拜读大作,但听狼兄极力推荐周兄的作品,想必不是劣品。
祝更创辉煌
 
驼背仔说着:“姑娘,别急,我带着。”说完,驼背要大丫头用头巾遮着眼睛。并迅速脱掉裤了,全身压在大丫环身上。顿时,大丫环觉得下身好像有条铁棒一样的东西在滚动。随着驼背仔的运动,大丫环觉得下身一阵痉挛 ,她双手紧紧揪着床单,强忍着剧痛,不敢叫出声。
随着驼背仔的抽动,大丫环有种欲欲升天的感觉。一番翻云覆雨之欢后,驼背仔用剃头刀小心地剃掉了大丫环的阴毛。
驼背如法炮制,用了三天时间,把财主家十个丫环的阴毛全部剃光。但剃毛时男女之交的快乐吸引着丫环。
此后,每当驼背来财主家做买卖,众丫环就轮流跟驼背上床作欢。
二三个月后,十个丫环身体都有不妥的感觉。再过一个月,丫环个个肚子微凸。
当财主知道众丫环的行为后,怕她们财坏风水,忙把众丫环赶走。
这时,十个丫头都怀有驼背仔的骨肉。于是,大家只好去投靠跎背。驼背仔一下子娶了十个老婆,欢喜若狂。此后,驼背仔更勤快,早出晚归,想多赚钱养老婆。
十月怀胎,驼背仔十个老婆随续生下了十个子女。十个老婆、十个子女,加上自己及老姆,二十二张口吃饭,全靠驼背仔走村过圩,赚钱来维持生活。
真是子多饿死爹娘,驼背仔生活一月不如一月,生活都无法维持下去。
第二年,驼背老母饿死。十个老婆也带着自己的孩子,离开了驼背仔。
驼背仔孤身一人,连个伴都没有了。他不禁对天长叹:“自己真是花心啊,如果当日只对大丫环‘下种’,娶大丫环一人做老婆,生一个孩子,就不会落得今天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下场了。”

快嘴六说完故事,众人听得哈哈大笑:“精彩,精彩。听六叔讲故事真过瘾。”
这时,邹兴在后边笑着说:“六叔,现在的政策是一夫一妻制,你却教人重婚。”
赵艳珍脸色羞红说:“六叔,你真是狗嘴里吐不出像牙来。”
众人听了,才发现邹兴、赵艳珍,忙向他俩问好。
快嘴六不好意思:“大家闲着,说说笑,提提神。”
邹兴跟众村民打了招呼后,对快嘴六说:“六叔,我们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找你说说正经事。”
沈成知道邹兴两人来意,对大家说:“大伙回家吃午饭吧。”
邹兴两人进入快嘴六家后,邹兴开门见山说:“六叔,上次你答应领取‘独生子女证’一事,应该办了”。邹兴把话说绝,不想给快嘴六有任何借口。
快嘴六听邹兴旧话重提,忙把责任推给儿子:“‘领独生证’是儿子儿媳的事,要他们同意啊。”邹兴说:“你先答应,我们再找你儿子儿媳妇。”
快嘴六为难说:“阿兴,我都快入黄土的人了,我怎能管年青人的事?”说完双手一摇摆,脸露出无奈的神色。
邹兴说:“六叔,你刚才说的故事,你能总结出他的性质吗?”
赵艳珍见邹兴突然提到那下流故事,红着脸,不解地望着邹兴。
快嘴六也被邹兴问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那是茶余饭后的笑料,有什么实质?”
 
QUOTE(蛙子 @ 2008年02月25日 Monday, 02:15 PM)
我还没有闲心拜读大作,但听狼兄极力推荐周兄的作品,想必不是劣品。
祝更创辉煌
[snapback]2132417[/snapback]​


那是狼兄对拙作的抬高。
不管怎样,都要多谢狼兄及蛙子兄的厚爱。
对论坛众多贤才,本人十分佩服的,今后,请多点指教。再次感谢!
 
邹兴认真说着:“你想想,那十个丫环如果多长点知识,她们会受驼背母子的骗吗?驼背仔如果只娶一个老婆,生一二个子女,他会饿死老母吗?如果驼背仔那十个老婆,都是勤劳持家之人,她们会饿得夫妻别离吗?”
邹兴一连几个提问,使快嘴六哑口无言。一个茶余饭后的故事,却被演绎出深刻的哲理。他不得不佩服邹兴。
邹兴接着说:“现在虽然是新时代,但道理一样。现在学校,医院等部门都是产业化了,收费较高,子女众多的,上学难,看病难。生了子女,得不到很好的教育。生多了又有什么好处呢?现在社会主流家庭,都是注重生活质量,讲究享受。”快嘴六说:“但农村还是讲究传祖接代的。”
“政府也考虑到农村的风俗及农村的现状,才实行了一个男孩领‘独生证’,头胎是女的,间隔四年,可生第二胎。但杜绝生第三胎。”
快嘴六说:“农村不象城市,有医保、有退休金,晚年生活无忧无愁。但农村完全不同,全部是靠子女赡养父母。一个孩子,势单力薄啊!”
邹兴暗想,快嘴六真不筒单,他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新闻,分析问题十分深刻。不禁暗暗佩服他。但是,如果在他身上打开这个缺口,攻破这个堡垒,今后开展独生子女工作就比较顺利了。于是,他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劝说道:“六叔,我们村委会准备把计划生育跟发展生产、发展经济来全盘考虑的。我们准备搞土地整体开发、种植,组成粮油公司,农产品加工厂。这些企业办成功了,集体经济就壮大。”
快嘴六半信半疑:“不是说镇政府不批准我们复耕吗?”
邹兴信心百倍说:“镇政府不批准,我们找县政府。县政府再不批,我们找市政府,我不相信,上级政府不支持我们农民发展生产,发展经济。”
“你们这不是越级吗?就算县级同意,但镇级官爷没了面子,今后同样刁难我们。”
快嘴六看问题看得透彻,邹兴十分赞许他。于是给他交底说:“我也想过这点,但你不用担心。其实,土地承包改变年限过大,镇级也无权批准的,只有县级人民政府才能批准。”
快嘴六问:“你真有充分把握?”
邹兴满怀信心说:“成叔已联系一部分承包户,县政府一批,我们就可以开始复耕。还有,加工厂,粮油公司,我们也正在筹备。六叔,以后集体经济雄厚,我们办什么办不成?”
快嘴六看看邹兴,又望望艳珍,问道:“珍妹子,这是真的?”
赵艳珍很佩服邹兴的能力,一会儿就把快嘴六说服了,赵艳珍感到高兴,脸笑得像向日葵一样:“六叔,邹主任的话你都不信,信谁的。”
邹兴接道:“到时,我们象城市人,给55岁的村民买社会保险。到退休年龄的村民,一个月就可以领几百钱社保金,这样,生活就有了保证。”
快嘴六说:“这样,我们不是也象城市人一样生活了?”
 
“是啊,只要我们经济发展了,以后,还有季度分红,年终分红。那时,我们的日子更火红。”
邹兴话题一转,说到了计划生育:“到时,凡是符合计划生育指标的家庭,村委会给予重奖。一个男孩领‘独生证’的,除了国家奖励外,村委会加奖二个人口的分红。孩子上学,从一年级到高中,村委会全部负责学杂费。而对第一胎是女的,到达四年间隔期才生第二胎的夫妇,我们也给予一定的奖励。总之,执行计生条例的奖励。违反的,除按政策惩罚处,夫妇二人的年终分红将取消。”。
快嘴六被邹兴的鸿图大计吸引了:“村委会三年一届,你这届就是能实现一半目标,都是造福村民了。”
“六叔,你是个知书识礼之认,带个头,为搞好我们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做点贡献。”
“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但是,现在是年青人的事,我也不能代表他们。”
赵艳珍接着说:“六叔,你只要同意,你儿子儿媳妇的工作,我们来做。”
快嘴六说:“只要他们夫妻俩同意,我们老夫老妻,没问题。生子防老,养老问题都解决了,还有什么顾虑。”
邹兴给赵艳珍递个眼光,赵艳珍立即拔通了快嘴六小儿邹贵的电话:“邹贵吗?我是赵艳珍,你在那里。在码头,你有空回家吗?是领‘独生证’的事,邹兴主任跟你爸谈妥了,你爸同意你领‘独生证’啦。十分钟到家,好,我们等你。”说完朝邹兴点头微笑。
一会儿,邹贵骑着摩托回家,赵艳珍递给邹贵一张‘独生证’申请登记表,沈贵接过表问父亲:“爸,你同意啦?”
“嗯,你要跟你老婆商量好,大家同意了,才领。”
“爸,我们商量定啦,趁年轻多挣些钱,供孩子读大学,改善我们居住生活条件。多挣些钱,也好给你享度晚年。”
快嘴六听了说:“还是年轻人眼光独到,站得高,看得远。不过,我晚年的生活,邹兴主任给我安排好啦!”快嘴六的幽默感,使大家欢笑起来。



从快嘴六家出来,赵艳珍侧面瞟一眼邹兴:“哟,你怎知道快嘴六讲的故事,对做计生工作有帮助?”
邹兴不暇思索说:“少年时,听他说过。”
赵艳珍脸色红润说:“你们男人,就是好听风流故事。”
邹兴说:“这故事不但风流,还挺有哲理呢。哈哈”她看了一眼赵艳珍,大笑起来。
赵艳珠笑着称赞:“兴哥,你做计生工作真有一套,一个上午,就说服了快嘴六,而且是用他的故事,来说服他,更绝。”说到故事,想起那些内容,脸色不禁绯红。
邹兴谦虚说:“都是你前期工作做得好,今天才这么顺利。”
回到村委会,已经一点钟了,大家已下班,邹兴在邹贵的“独生证”申请表上签了名,盖上公章,交给赵艳珠:“下午,你就送到镇计生办,这事越快越好,免得夜长梦多。”
这时,邹兴手机响了,一看是沈月娟的:“娟,交易会开得怎样。”
手机传来沈月娟高兴的声音:“收获很大,有几家厂家要跟我们签订供销合同,你是法人代表,你下午带超市公章过来签订。”
邹兴听了满脸喜悦:“娟,辛苦你了。”
“你啊,真是嘴甜舌滑。哟,忘记告诉你更好的消息。湖北省有一家大型粮油有限公司,准备在湛港县找家合作伙伴,专职代销其公司的产品。村委会不是要成立粮油贸易公司吗?我推荐给他们,他们有志向。但他们老总说,要先试销二个月。这事,你过来再商定吧!”
 
赵艳珍听见邹兴两人的话,十分伤感。他们夫妻两人互相尊重,互相体贴,既合作又快乐。这种愉快的士生活,本来是属于自己的,但是,由于自己一时的软弱,把幸福双手送给了沈月娟。此时比刻,她心里十分悲伤。
邹兴打完电话说:“艳珍,我下午要赶去市交易会,签订几个合同。另外月娟帮村委会联系了家公司,我也要跟他们洽谈。”
“李深不是去开交易会吗?”赵艳珍表情冷漠问道。
邹兴不知道赵艳珍表情瞬间变化了,对他说:“艳珍,我告诉你,但你得保密。”
赵艳珍眼睛一瞪:“什么事?”
“李深不是去开交易会的,他去湖北A市调查沈大庆那笔货款的下落。”
赵艳珍听了,心中一颤,邹兴做事,真是越来越聪明了。
邹兴发现了赵艳珍的变化,认为赵艳珍误解了他,忙说:“现在,镇里有派驻计生干部,有些事,我们不能在公开场面说的。”
“那你现在为什么告诉我,你不怕我告密吗?”赵艳珍脸无表情。
“十几年的同学,我还不相信你吗?你的为人,我还不知道?”赵艳珍听了,更是悲喜交加,泪水象掉线珍珠,籁籁而下。
邹兴看了心中一惊:可能沈大庆那笔货款真的跟她有关,要不听说李深去调查,她心情突变了呢?他扯了块面巾纸递给他抹泪:“什么事啦。说出来好受些。”
赵艳珍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接过纸巾时,握着邹兴的手,情不自禁扑在邹兴身上,全身颤抖。邹兴觉得赵艳珍有些反常,怕有人进来看见,影响不好,但又不忍心推开她。赵艳珠抱着他哭泣,泪水湿了他的肩衣。他双手轻轻地在她背后抚摸:“别哭,有什么困难,说出来,看我能不能帮你。你这样,给人看见,会笑话的。”
赵艳珍听了不但不止哭,而且哭得更厉害:“我……我……。”说不出声来。那双圆浑大乳,在邹兴胸前震荡,邹兴一阵心麻,顿时心猿意马。
三十多年来,从读书,到学军学农,再到恋爱,两人从来没有这样肌肤接触。这时,赵艳珠又是穿着件超薄衣服,两人的体热冲击着对方,邹兴心头“砰砰”直。他双手不由自主地朝那双宝峰探去。
突然,他想起温柔似水的妻子,心情一下子从昏热中冷静过来。他徐徐推开赵艳珍:“艳珠,你冷静些,有什么事,等我去签约回来,告诉我,我说到做到,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我跟月娟会尽力帮你的,别哭。”
赵艳珍有点依依不舍地离开邹兴的胸怀,眼光含怨地看着邹兴走出去。



凤米村委会上报的下半年计划生育报表,象一颗炸弹一样,在镇政府引起不小的轰动。
镇政府会议室,镇四套班子正在研究部置下半年的计生工作。
会议讨论的焦点,又聚集在凤米村委会。
镇长李光荣举起凤米村委的计划生育报表说:“大家看看,凤米村委会在搞什么名堂。这样的报表,叫镇政府怎样给他们分配任务?”他环顾会场说:“这份报表各项指标的数字都跟以前的比例严重失调。他们村人口一下子多冒出30多人,上环指标超标,结扎、流产降低几倍,这种报表报上去,县政府、县计生局怎样看待,那不是全盘否定我镇的计生工作?”李光荣越说越气愤。
蔡伟东眼光看着报表,耳朵却一字不漏地听着李光荣的发言。
他看看人大主席朱森绿:“大家有什么意见,都发表出来,酝酿一下。计划是活的,人的思维更要灵活,我们不要让凤米村的事干扰了全镇的整体工作。”
朱森绿说:“凤米村的报表是通过调查核实后报的,是有真凭实据的。”朱森绿举起凤米村委会的人口调查表说:“这个调查表很详细,很翔实 。如果她们握把好上环、妇检关,怀孕少了,流产肯定少,出生率也少了,结扎也就更少了。一环扣一环,这是很科学的。”
朱森绿见了一眼李光荣:“凤米村委会计生报表还有一点值得我们关注,就是领取‘独生子女’证增加了。刚才,我听说有村民自动领取了‘独生证’,这是凤米村零的突破。”
蔡伟东听了,忙问陈虹:“陈副镇长,凤米村委有村民领了‘独生子女证’?”
 
陈虹说:“是,刚才赵艳珍来为村民办理的。”
李光荣听了,忙问道:“是谁?符合条件吗?”
陈虹说:“是邹家祥儿子邹贵。他们去年才生了第一胎。是符合条件。”
李光荣焦急问道:“是赵艳珍自己动员,还是跟沈卫雄去做工作的?”
陈虹说:“根据赵艳珍说,上午,她跟邹兴两人,到邹家祥家,做通了邹家祥的思想工作。”
李光荣听了,脸露不悦之色。
这时,镇纪委书记杨永来说:“计生难,领取‘独生证’难上难。如果凤米村有村民领了‘独生子女征’,这说明,邹兴上任后,带领村委会干部,在天下第一难工作中,确实做出了成绩,迈出了一大步。更重要的是,他们打开了凤米村委会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局面。”
朱森绿说:“在凤米,他们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梏锁,这需要胆识,也需要讲究工作方法的。”
李光荣看见朱森绿、杨永来大力表扬邹兴,脸都气得成猪肝色,但又不敢发作,压着怒火:“那他们的上服的指标跟以前的差别那么大,我们怎样向上级上报?”
朱森绿说:“村民有句顺口留:‘年年报表,年年新,村村来骗镇里信,村级骗镇镇骗县,级级上报级级好。’这道出了我们政府的夸浮风。这跟以前的大跃进时代,粮食大放‘卫星’有什么区别?凤米不随波逐浪,以实情相报,这是个好起点。”
李光荣气愤地说:“如果全镇都象凤米一样,那还得了。全镇的计生工作还做不做。”说完把眼光投向副镇长陈红。
陈虹说:“凤米村的人口申报,今年比前年多出30多人,这对今后征收超生费增加了难度,对超生的村民也增加了经济负担。”
朱森绿说:“这方面,凤米也考虑到了。从他们的人口经济调查表严寒看,经济收入比原来每年申报的人均年收入,减少了近2000多元,按五年农民收入计算,他们的超生费应比原来的定额减少百分之三十左右。这样,他们不是增加了村民的经济负担,而是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他们如实申报,今年工作虽然难度大点,但是,若打了局面,今后工作就好办了。”
陈红说:“但是,他们无形中影响了全镇的大局。”
杨永来说:“层层虚报,虽然是欺骗上级,但最后也是害了自己。上级分配任务,在虚报的基础上下达明年的指标任务,并且又要比前年增加任务。为了完成这些指标任务,下面又不得不虚报,加大水份。这样下去,对工作极其不利。”
大家都不可否定凤米的报表,但又提不出个两其全美的办法。不禁把眼光转向蔡伟东。
蔡伟东环视全场说:“各位领导各有己见,但总的目的,就是为了搞好全镇的计生工作,这种负责任的精神,应该发扬下去。
“报表虚报,一些部门、单位虽然存在,但也不能一叶障天,主流还是好的嘛!言归正传,凤米的报表我们要认真对待,既不能打击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又不能被他们的报表打乱全镇的阵脚。我看,凤米的报表我们如实上报,但全镇的任务也要按今年的指标上报。名种指标的平衡,我们可以在其它村委会协调好。李镇长,这样好吗?”
李光荣满腔怒气,如果肯定了邹兴的报表,就否定了沈卫雄这些年来的成果。这样邹兴就得寸入尺,对沈卫雄极大不利。但他又想不出一个好的理由来反驳,真是进退两难。他黑沉着脸说:“你是一把手,你说怎办就怎办。”
蔡伟东望望大家说:“大家都同意,就这样定。”最后,他一语双关说:“凤米的报表,在我们镇级,虽然划上句号。但是,好戏还在后头,大家不可掉以轻心啊!”
 
第十四章 失身归心



西南市是粤西接镶大西南、中原几省的商品中转基地和商品集散地。
西南市南有港口,北有火车站,西有空中运输,水陆空交通方便。商业、农业、农副产品、钢材等的交易幅射到全国。
每年7月份,西南市举办一年一次的商品交易会,全国各地商贾云集西南市,洽谈,签订供销协议。成品交易,每年成交额达几十亿元,为西南市经济建设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几天,沈月娟跟珠江三角洲的几家生产厂家进行了谈洽。争取到儿童妇女保健用品、营养品、化妆品、新型饮料等几个畅销产品的代销权。

下午,邹兴赶到西南市,马不停蹄地跟几个厂家签订了代销合同。
晚上,在一家好梦来酒巴,邹兴约见了湖北省A市的粮油有限公司的老总苏实。
这家好梦酒巴,布局有点西欧的风格。墙壁张帖着几张世界名画。与其它酒巴不同的是,它的中央有一个舞台,每晚都高薪聘请一个乐队来演出。酒巴的总台做成一个半环岛,酒橱里摆着名种名样的中洋名酒,如拿破仑、白兰地、茅台等等,全是正宗名牌。酒橱左侧是间鸡尾酒制作坊。
整个酒巴灯光相互交射,红、黄、绿、蓝,五光十色的荧光灯闪烁不断。整个酒巴,给人一种高雅、舒静、整洁的感觉,是西高市高级的娱乐场所。每晚来这里的,都是在商界有名望的商人。
邹兴沈月娟在一个偏角的地方坐下,等候湖北的客人。
沈月娟问:“兴,交易会就结束了,我们今晚就回港凤,不知李深那边调查得怎样了。如果他还未回,那不是露馅了。”
邹兴说:“前天,他给我电话,说找到了那家经销原料的公司,他说原料公司当年没有收到那笔贷款。但是,当时的供销部经理陈宝明几个月前就请病假,现在还找不到下落。如果找到陈宝明,就可发知道那笔货款的下落。”
“一百万元,沈大庆不可能自己一个人吞掉,肯定还有合伙人。”
沈月娟提到有合伙人,邹兴心中一动,说:“不知道赵艳珍有没有牵连。”
“你怎想到她的?”沈月娟有些愕然。
“今天中午,我跟她到快嘴六家做他们的工作,邹贵同意领取‘独生证’。当时她很高兴的。当我接了你的电话后,她的神情就变化了。”
邹兴把当时的情况告知月娟,当然,省略了两人拥抱的细节。
沈月娟听了,女人的敏感告诉她,赵艳珍的变化可能不只是李深去湖北一事。当时她跟邹兴在电话中说的甜言蜜语,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肯定是触动了她心底的痛楚。
沈月娟问:“我生日要请她,跟她说了吗?”
邹兴见沈月娟突然问起生日一事,不解说道:“跟她说了,这事跟她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你不明白的。她答应吗?”
“她说是你请,她去,我请,她就不去。”
沈月娟听了,更加证实了自己的预感。
这时,湖北A市粮油有限公司老总苏实来了,后面还跟着一个三十出头的青年男子。
邹兴夫妻俩站起来,谦让苏实二人就座。
沈月娟指着邹兴:“苏总,这是我爱人邹兴,现兼任凤米村委会主任。”说完指着苏实介绍。
跟来的青年男子听了沈月娟的介绍,心中一震,有些惊慌失色。
邹兴看在眼里,觉得奇怪。
 
多谢无双网友鼓励支持!
 
苏实指着青年男子说:“这是我表弟陈宝明。”
陈宝明?邹兴不禁向陈宝明望去,但陈宝明的脸却转向别处。
邹兴不禁自问:“是李深所说的陈宝明吗?嗯,得探听探听他的消息。”
这时,服务小姐见沈月娟招手,便过来:“请问,各位喝什么酒?”
邹兴要苏实点。苏实笑笑:“客随主便。”
邹兴给苏实二人叫了一杯红粉佳人鸡尾酒,给月娟要了一杯白雪公主。自己要了一杯保奇利。这时舞台上的乐队奏起了一首:“蓝色多脑河。”悦耳动听的音乐充满了酒巴!
苏实说:“邹主任真会选地方啊,这样环境,洽谈业务,真是一大举创。”
邹兴说:“现在社会节奏强烈,工作压力大,休闲放松一些,对消除烦躁,恢复精力有帮助。当然,如果生意伙伴选择这种地方,洽谈生意,如果成功,那就不只是散心了,而是一举两得。”
“邹主任,你真是个会享受的人,也是个闯事业的人。”
邹兴说:“什么事,各人都有各人的看法。”邹兴说:“比如说鸡尾酒。有的人说,红粉佳人跟白雪公主是一样的,只是红粉佳人用红樱桃等植物果挂下边装饰。其实完全不同的。”
邹兴指着两种酒说:“红粉佳人跟白雪公主调配方法相同,都是用摇酒器加入五粒冰块;毡酒/安士,君度橙酒0.3安士,柠檬汁0.5安士,鸡蛋清半只,摇匀,渗入鸡尾酒杯里。但是区别的是红粉佳人用红糖水0.3安士,白糖水0.2安士,还用红樱桃1料挂在杯边。而白雪公主就不用红糖,只用白糖水。其色泽,味道就完全不同的。”
陈实听了称赞道:“邹主任对调酒都很内行的。”
邹兴笑容可掬:“我是跟一个朋友学的。苏总。有的人说:会挣钱不如会花钱。但也有人说,不会花钱,也等于是挣钱我这样认为。但我却认为,钱要赚得合情合理,更要合法。钱也要花,但不是乱花,要花在刀刃上,花在点子上。既要努力赚钱,又要学会花钱的人,才是事业型的人。很快,我国将加入世贸。商业界竞争激烈,败家仔跟守财奴型的人,都会令社会抛弃。苏总,你说对吗?”
邹兴曾参加过“经济学”函授,他学有所用,是个经济谈判高手。谈洽前,先想方设法借题发挥,征服对手,为自己打上高分。
苏实很佩服邹兴的诚实,更赞成他的见解:“邹主任,你不只是个商人,还是个经济学家,佩服佩服。”苏实夸起母指。
邹兴见预期效果达到,不失时机说:“贵公司在这次交易会上,收获不错吧。你们在西南市的整体销售计划怎样?”
苏实说:“我们同西南市的几个县都有业务来往,每月大米、麦糠、面粉等农副产品销售几千吨。我们有的货有的在货台批发,有的给一些公司代销,代销的价格比批发高几分钱。”
“那你在湛海县,准备怎样开拓市场。”
“在湛海,我们准备寻找一家代理商。会上认识了沈女士,她推荐了你们村委会。”
邹兴看着苏实说:“村委会只是有计划筹办粮油公司,日前还没有注册成立。”
陈实说:“这事,沈女士跟我说了,你跟沈女士都是个诚实的人。现在商场,是以诚实、以信誉取信于人。不象八、九十年代靠诈骗,靠皮包公司赚钱。”
 
“苏总,你看这样行吗?我们超市先代销你们产品,当作前期试销期。如果成功了,村委会公司也成立了,你们就跟村委会的公司签约。如果销路不好,你们另寻发展。前期货款,我一分钱不少,支付给你们。”
苏实望着邹兴:“邹主任,试销期间,销路好,已打开市场,你们肯把热馅捧给别人?”
“苏总,实不相瞒,我们超市跟村委会的公司是不同性质的。从运作来说,还是公司的发展平台较广,与你们公司联营运作,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我们公司以后还要办食品加工厂,要扩大业务的。条件成熟,我们的产品要你们代销呢?象东欧国家石油换粮食一样,这样,我们就可以互相供给。但我们超市就不具备有这种条件。”
现在的商界,象邹兴这样诚实的人,确实难得。苏实被邹兴的设想吸引着,他问道:“贵村委会的公司要多久才能成立?”
“我们正在筹备中,多则半年,少则一二个月。”
苏实一鼓定音说:“好,公司成立前,我们就把农副产品的代销权给你的超市。”
最后,邹兴苏实两人商定了商品运输、价格等主要问题。
这时,陈宝明不知到那里了。邹兴跟沈月娟举起酒杯说:“苏总,预祝我们合作成功。”
苏实说:“祝大家生意兴隆。”“干杯。”
一杯后,邹兴漫不经心地说:“你表弟陈宝明也是在贵公司工作吧?”
“不是,他在B市一家香精原料公司工作,最近请假在家。”
邹兴听了,心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苏实觉得邹兴的脸色有异,问道:“怎么,你认识他吗?”“不,我们村委会原来的村办工厂跟B市有业务。”邹兴未摸清陈宝明的底细,只好模糊回答他。
这时,乐队奏起了“早春二月。”悦声悠美的乐音在上空回响。

沈卫雄坐立不定,心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昨三天,儿子说湖北省A市来电,说港凤镇有个自称是李深的人,去湖北调查当年那笔货款的下落。
操他老母,邹兴这小子,咬住管理区干部的经济问题不松手。并使用声东击西之计,表面上派李深去西南市开交易会,暗中却是去湖北调查。
今天,更令他心惊胆颤,镇纪律请他去,说市纪委转回了凤米村委会的投诉材料,要求镇纪委进行调查处理,并把处理意见呈报给他们。
邹兴这小子,越级告状,真是胆大包天。操他老母,他真是个软硬不吃的东西,比他老子更难对付。
沈卫雄象有块骨头,哽在喉咙,吐不出,吞不下。
只要邹兴不再向上级反映,镇纪委这关,容易过的。但是,用什么方法使邹兴放手呢?
突然,他想起了李光荣的话,在事业成功的男人面前,金钱是打不动的,但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凡人都是肚饱思淫乐的。嗯,看来得在赵艳珍身上打主意,用她牵制着邹兴。
这几个月来,沈卫雄暗中观察邹兴跟赵艳珍两人的动静,但他俩从没有亲昵,没有出格的动作。查赵艳珍的电话,也没有两人通话的记录。难道两人真是恋爱不成,现在变成了仇人?象年轻人说的“爱有多深恨有多深?”
但是,两人在工作上又十分默契。
今天,要探探赵艳珍的口气,并说服她,利用她把邹兴争取过来。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