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乐民,男,1935年12月出生于广东电白林头大衙铺贝村,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理学部和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黎乐民教授早年从事核燃料配位化学和萃取化学研究,用正规溶液理论解释了萃取过程中惰性稀释剂的溶剂效应;把两相滴定法推广应用到生成复杂萃合物的情况。1977年以后主要从事量子化学和物理无机化学研究。研究成果“应用量子化学-成键规律和稀土化合物的电子结构”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还获得过部委省级科技成果奖多项。
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58年转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59年在该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5年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研究生毕业。1977年起回到北京大学化学系工作至今。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化学学部常务委员会委员。
2006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化学学部常务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黎乐民的主要研究包括密度泛函理论及相关计算方法、大体系的理论计算方法、含重元素化合物的理论研究:相对论效应的化学效果、镧系化合物的电子结构与稳定性规律。
科研成就
黎乐民早年从事核燃料配位化学和萃取化学研究,用正规溶液理论解释了萃取过程中惰性稀释剂的溶剂效应;把两相滴定法推广应用到生成复杂萃合物的情况。
1977年以后主要从事量子化学和物理无机化学研究。在同系线性规律、双层点电荷配位场模型、分子中的原子与原子轨道、某些麻醉镇痛剂的构效关系等的研究中取得有特色的成果;系统研究镧系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成键特征以及相对论效应产生的影响,阐明了这类化合物稳定性变化规律的微观机制;发展了四分量、两分量和标量相对论以及非相对论的高精度密度泛函计算方法和程序;提出新的大体系分区计算和局部高精度计算或相对论计算的方法以及接合相对论-非相对论密度泛函计算方法等。
研究成果“应用量子化学-成键规律和稀土化合物的电子结构”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还获得过部委省级科技成果奖多项。
合作编著有《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上、中、下三册)、《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题解》,《分子对称性群》等研究生教材;其中《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一书得到读者的好评。
早年主要从事核燃料络合物化学和萃取化学研究,开展溶液中络合物的化学平衡、平衡常数测定方法、平衡常数与络合物组成及结构的关系等方面的实验与理论研究,以及核分析化学、同位素化学分离和核废液处理等方面的工作。1977年以后主要从事量子化学和理论无机化学研究。与他人合作,在同系线性规律、双层点电荷配位场模型、分子中的原子与原子轨道、振动力常数计算方法、某些麻醉镇痛剂的构效关系等方面得到有特色的成果;系统研究稀土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成键特征以及相对论效应产生的影响,阐明了这类化合物稳定性变化规律的微观机制;发展了四分量、两分量和标量相对论以及非相对论的高精度密度泛函计算方法和程序;提出新的大体系分区计算和局部高精度计算或相对论计算的方法以及接合的相对论-非相对论密度泛函计算方法等,迄今发表学术论文近二百篇;研究成果“应用量子化学-成键规律和稀土化合物的电子结构”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还获得过部委省级科技成果奖多项。在教学方面,与徐光宪等合作,出版教材多本,其中《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上、中、下三册,得到读者的好评。
社会任职
1993年至1997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98年至2002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2003年至今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
北京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和理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主任。
兼任《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理论与计算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B辑:化学)执行副主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中国化学快报》副主编等学术职务。
黎乐民还兼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化学学部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理论与计算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材料研究会计算材料学分会副主任;《中国科学》(B辑:化学)执行副主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国化学快报》和《分子科学学报》副主编。
黎乐民教授早年从事核燃料配位化学和萃取化学研究,用正规溶液理论解释了萃取过程中惰性稀释剂的溶剂效应;把两相滴定法推广应用到生成复杂萃合物的情况。1977年以后主要从事量子化学和物理无机化学研究。研究成果“应用量子化学-成键规律和稀土化合物的电子结构”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还获得过部委省级科技成果奖多项。
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58年转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59年在该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5年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研究生毕业。1977年起回到北京大学化学系工作至今。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化学学部常务委员会委员。
2006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化学学部常务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黎乐民的主要研究包括密度泛函理论及相关计算方法、大体系的理论计算方法、含重元素化合物的理论研究:相对论效应的化学效果、镧系化合物的电子结构与稳定性规律。
科研成就
黎乐民早年从事核燃料配位化学和萃取化学研究,用正规溶液理论解释了萃取过程中惰性稀释剂的溶剂效应;把两相滴定法推广应用到生成复杂萃合物的情况。
1977年以后主要从事量子化学和物理无机化学研究。在同系线性规律、双层点电荷配位场模型、分子中的原子与原子轨道、某些麻醉镇痛剂的构效关系等的研究中取得有特色的成果;系统研究镧系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成键特征以及相对论效应产生的影响,阐明了这类化合物稳定性变化规律的微观机制;发展了四分量、两分量和标量相对论以及非相对论的高精度密度泛函计算方法和程序;提出新的大体系分区计算和局部高精度计算或相对论计算的方法以及接合相对论-非相对论密度泛函计算方法等。
研究成果“应用量子化学-成键规律和稀土化合物的电子结构”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还获得过部委省级科技成果奖多项。
合作编著有《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上、中、下三册)、《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题解》,《分子对称性群》等研究生教材;其中《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一书得到读者的好评。
早年主要从事核燃料络合物化学和萃取化学研究,开展溶液中络合物的化学平衡、平衡常数测定方法、平衡常数与络合物组成及结构的关系等方面的实验与理论研究,以及核分析化学、同位素化学分离和核废液处理等方面的工作。1977年以后主要从事量子化学和理论无机化学研究。与他人合作,在同系线性规律、双层点电荷配位场模型、分子中的原子与原子轨道、振动力常数计算方法、某些麻醉镇痛剂的构效关系等方面得到有特色的成果;系统研究稀土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成键特征以及相对论效应产生的影响,阐明了这类化合物稳定性变化规律的微观机制;发展了四分量、两分量和标量相对论以及非相对论的高精度密度泛函计算方法和程序;提出新的大体系分区计算和局部高精度计算或相对论计算的方法以及接合的相对论-非相对论密度泛函计算方法等,迄今发表学术论文近二百篇;研究成果“应用量子化学-成键规律和稀土化合物的电子结构”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还获得过部委省级科技成果奖多项。在教学方面,与徐光宪等合作,出版教材多本,其中《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上、中、下三册,得到读者的好评。
社会任职
1993年至1997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98年至2002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2003年至今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
北京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和理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主任。
兼任《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理论与计算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B辑:化学)执行副主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中国化学快报》副主编等学术职务。
黎乐民还兼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化学学部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理论与计算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材料研究会计算材料学分会副主任;《中国科学》(B辑:化学)执行副主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国化学快报》和《分子科学学报》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