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163.us(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分享 记忆-水东(必定能唤起你们的记忆) (52人在浏览)

我怀念小学时代的“机巷” 哈哈!
 
上世纪80年代,在人民路目睹超仔执法经过。超仔手臂戴一“交通管理”红袖章,扣留了一手扶机的搞手铁(起动棍)和证件,那司机向超仔求情,超仔不肯,并厉声斥责:你知道政府要我们是做什么的吗?是管你们的!那司机突然伸手向超仔胸前的衫袋,欲夺回证件,超仔大喝一声:你敢抢?于是迅速扯下交通管理袖章,从裤袋掏出另一“治安管理”袖章戴上,伸手顶住那司机:去派出所!。。。。。。
虽然超仔不是国家公务员身份,但觉得他当时权力很大。与当时大头林、进财几个并列为水东的强人。
 
几经风雨,必然变迁。有多少逝去,还有多少依在?岁月真不饶人!
曾经让人难忘,曾经...曾经....,许许多多......实在难忘!

向天国的楼主致敬!
 
几经风雨,必然变迁。有多少逝去,还有多少依在?岁月真不饶人!
曾经让人难忘,曾经...曾经....,许许多多......实在难忘!

向天国的楼主致敬!
楼主去世了吗?
 
楼主去世了吗?

请看本版27页。

777Z.png
 
不是水东人,小时候也没有去过水东玩,只是跟大人乘车经过车站,已经数十年前的事,模糊不清了。只是楼主的回忆让我想起儿时在家乡时趣事,我们乡下地方可没城区那么多建筑哦,乡下走出去就是田野河流树木,没有玩具都是自己制造,那时也没有通电,点的是火水灯子,晚上有点月光时,我们小孩子几个人就出来做警察捉流氓的游戏,或者躲猫猫,三五岁时日子就是这样过的,现在看来,我们那代人儿时生活要比现在的小孩快乐得多。
 
一直很想跟水东人谈谈一些关于水东的一些的记忆,生于60至80年期间的人应都清楚记得水东的一些地方吧."椰林馆","杏花村","星河","陶然酒家","冰室","海月楼","水东湾"......,读书的小学生还流行着说一小怎么样,二小怎么样,三小又怎么样......还有在水东中心台上卖螺阿蟹阿等海鲜的那个女人.她卖螺是先让大家吃了她再按螺壳算钱的(这种卖东西算钱的方式现在想起来让人觉得好傻,但也反映了当时她对客人的信任和她的大方).还有在水东的人民电影院,影剧院和影剧院后面的球场.球场上当年还常有比赛呢,都是演出或县的机关单位请人来代表单位比赛的.很怀念水东的那个年代.那时的人质朴,但很快乐.当时在水东的人还很少,大家都生活得很和谐幸福.
流金的岁月,让我们这年代的水东人倍感珍惜水东曾经的这一切,一个小镇的安宁,平静,和睦和幸福.我爱我的家乡,一辈子记得以往水东的这些美好记忆.
8.8万起即可拥有约32-69平方公寓,酒店式商业公寓,看房热线:13413301267
 
8.8万起即可拥有约32-69平方公寓,酒店式商业公寓,看房热线:13413301267
 
8.8万起即可拥有约32-69平方公寓,酒店式商业公寓,看房热线:13413301267
978创意公寓在哪呀?在水东吗?卖楼花还是现楼?会不会成为水东湾2号?
 
谨录小学生范文:

注水的虾蛄

今天中午,爸爸买了一些虾蛄,但吃的时候,却发现买来的虾蛄全是注水的。
发现注水
我刚准备吃虾蛄时,用力挤了一下它的腹部,没想到一大堆水从虾蛄身上流下来,而把虾蛄的壳一拨开,一看,肉少得可怜。我跟爸爸说:“你这次买的虾蛄肉怎么这么少呀?”“可能是因为太小了吧?”爸爸说:“不会呀,我买的都是很大的。”这时,妈妈发话了:“我觉得是注水了。我刚才也吃了一只,全是水,基本上没肉。”爸爸又说:“不会吧,我买的时候都摸过,分量很足,我来试试。”于是,爸爸就用手,紧紧地捏了一下,“哗”,一下子大概有10毫升呢!就这样,他把还剩下的虾蛄一个一个地捏过去,发现每只虾蛄都被注水了。这时,我问爸爸:“你一共花了多少钱?”“好像是20元钱。”“还好,还好,损失还不算大。”我说。
觉悟
这时,爸爸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说:“看来我以后要多留心一点,不要再让那些奸商给骗钱了。
经过了这次事件,我意识到了:做人,就不应该像那些奸商一样。而且以后做事都要处处留心。
 
有一种像东螺但比东螺小很多又是黑色的那种叫什么螺?好多年没见有卖过了。以前是两毛钱一小杯的。每个学校门口都有卖的。好怀念呀!
田螺吧
 
    Android Chrome Mobile 115.0.5790.168
  • #875
以前无非是上来看看论坛,看看家乡的人,家乡的事。
这个贴子遇上了很多同时代的人,只能说那个时间很纯,那个时代的影子挥之不去。

很久以前:机关幼儿园
89年 二小
89-92 东城
92-95 一中

校园回顾:
以前的二小,做早操是在校门口的路上。
以前的预备班,是在二小对面的一个老师的房子里面读的。
以前的体育课,是去东湖或者文化宫上的,排着队,一列列的同学并着走。还规定必须穿球鞋,拖鞋的上体育课必须赤脚。
以前的校服是白衫衣和黑裤,没带红领巾不得进入校门。二小的门口有张乒乓球台,每逢下午上课前,一堆堆的同学在那里切磋球艺。几颗砖头就可以当球台的隔网了,输了就换人,很自觉,当然也会有一些高年级的师兄会抢球台。
最高兴的事情无非就是学校组织看电影了,在人民电影院(现为超市,名字貌似叫七星),每个同学发一张电影票,很差的纸质,如果是现在的话,估计山寨版何其多),发完票之后,就忙着互相换位了,要换到自己最好的同学坐在一起,还有二楼的座位,俗称楼座。),电影院门口有两个铁栏的检票门,里面还有两边排队买票的窗口,窗口的中间是就是两排栏杆防止买票占队的。无数的买开胃野和卖瓜子的,一角钱就可交易,用报纸折成的角形装着。花生也是这样。以前二小的老师宿舍就在二小对面的巷子里走进去就是,论坛里面说的老师名字都非常熟悉,很多年都没有去看过儿时的老师了,估计老师们也不一定认得俺了。
东城中学以前是第二级的中学,一中是老大,水东中学是老三(最差的一家)。每天晚上自习课的时候,就踩着自行车上学,校园里面密密麻麻的摆放着同学们的自行车。中学的时候还有学雷锋日,人民路一带,全是我们的同学们在学雷锋,洗车(当然是自行车了),修电器(录音机最多),剪头发,扫街(最懒的行为,在家里拿个扫把就搞定,没得扫就到处去玩了)。
到了一中读书,劳动课每周都有的,洗校园,挑土,洗厕所(最不想干的)。还得起饭堂就在教学楼对面,很羡慕那些住校生,每天下课后,都能马上回宿舍拿起饭盆吃上饭堂的菜。

记得的商场名称就是:东阳商场,百货商店(东阳对面),东皇商场,海滨商场,百货商店(正街),新华书店(正街),图书馆(东湖烈士碑后面),体校游泳池,剥削店(很多人不知道吧,水东老市场街口)。水东湾(是后来居上的。),糖果厂,瓷厂,708厂,新村化粪池(哈哈,现为幼儿园),工艺厂(西湖路口),西湖桥和亭,海堤,足球场(以前有个打靶台,还有几个沙池,可以玩骑马对战),(桥头,兵房,上排三个是比较荒的地方),东湖亭。

吃的地方大家都说过了,呵呵,再说也是重复。随着时间的逝去,很多儿时的建筑已经模糊且不复存在了,但我们的童年,我们的欢乐,我们的母校,我们的老师,看得出来都依然存在同学们的心中。一方水养一方人,不管在哪里,我相信我们都会记住,我们是水东人,有时间我们都会回去看看我们的家。(虽然听说现在很乱)。

关于小斌同学,很多人支持,也看了一些人在喷,个人觉得作为开贴人,点到即可,过火就变成宣耀了。也对一些喷的老乡说声,不管是同年代还是不同时期的,咱们都是水东人,听听以前的故事,看看老人们是怎么过来的,不受益也不会受损。最后祝大家万事如意。!
我们应是一中同学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