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悟人生
大学三年级
- 注册
- 2010-07-13
- 帖子
- 858
- 反馈评分
- 0
- 点数
- 0
[attachmentid=336200]
自从2014年4月25日的第6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颁发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后,全国上下三千多万的事业单位人员一片哗然,鄙人由于同属事业单位人员,自然有必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于是乎,“敲打《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正确性、科学性与公平性”(http://bbs.tiexue.net/post_7936476_1.html)也就问世了。尽管此文言辞尖刻,可是从维护中国平稳发展的角度来说,其还不失为善意的劝说。从后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媒体的表现来说,执政党的国务院还是能听取下面有理有据的意见的,尤其是马凯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与企业相同”的发言更是说明了执政党的国务院听取了下面“为什么国家公务员没有参与退休保险?”的责问,这次的涉及范围已经扩展到了“国家机关”的行列了(http://news.sina.com.cn/c/2014-12-24/005931319349.shtml)。国务院此举也可以称得是历史的进步,毕竟一个国家的决策不能仅仅依靠几个公务员,因为公务员尚未能代表整个社会的聪明才智。虽然马凯的讲话代表着国务院“深水区改革”的意向,可是马凯的讲话并未代表着当代中国分配制度的正确性与科学性。下面让我们剖开国务院“退休并轨制”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吧!
一、敲打“退休并轨制”的正确性
如果从“人人平等”的角度来分析,当代的中国政府能有如此的“公平观”确实属于社会的进步,可惜问题是,当代的中国政府仅仅盯住了一个“退休的平等”问题,而忽略了另一个更加巨大更加深刻的问题DD“退休前的平等”问题(在职期间的分配问题)。纵观当今中国的现实,究竟是“退休的不平等”还是“退休前(在职)的不平等”在制约着中国的发展,在影响着中国的贫富悬殊,在制造着中国社会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且不说“中集集团”老总870万的年薪与月俸仅有三四千的“老九”们的差异,请问国务院已经解决了行业中巨大的收入差别了么?我们可以将习总把国企老总的年薪限定在60万作为一个信号DD中国的执政党有进一步平衡社会分配的意向,可惜执政党的国务院却没有按照这个思路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进行进一步的落实,反而还是停留在“退休的平等性”问题上纠缠,这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难道能说明国务院的行为与ZG中央的决策保持高度的一致?如果国务院认为“退休的平等性”是多么的重要,“退休的不平等”可能造成中国社会新的“贫富悬殊”,那么请允许鄙人给国务院的“精英”们上一节算术课吧。
假设一个退休的职工能活二十年,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每月的养老金是四千元,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两千元,那么事业单位退休人员20年时间可以拿到养老金960,000元 ,而企业退休人员只有 480,000元。显然,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要比企业退休人员的多出了一半,共480,000元;从这种差异中不难发现,这种“退休的双轨制”确实是制造了中国社会的新的不平衡。可问题是,我们的国务院仅仅看见了“退休的不平等”,却忽视了“退休前(在职)的不平等”。假如一个职工的工作年限是三十年,一个事业单位人员每月的平均工资是4,000元,一个企业职工每月的平均工资是10,000元(如电力系统职工),那么,一个事业单位人员30年的总收入是1,440,000元,而一个企业职工30年的总收入是3,600,000元。那么事业单位人员30年在职期间的总收入就比企业职工30年的总收入少了2,160,000元。这是个非常浅显的算术问题,怎么我们的国务院仅仅看见企业职工退休后比事业单位人员少了480,000元,而没有看见企业职工(如电力系统职工)在职期间的30年的收入比事业单位人员多出了2,160,000元?如果这种“睁眼瞎”的现象不属于国务院总理的算术能力问题,那么请问国务院的“总理令”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究竟我们的国务院是在维护“退休的公平性”还是在制造中国社会更大的“不公平性”,还是希望以此阻挠或者遏制“中集集团老总年薪的削减”的决策?
二、敲打“退休并轨制”的科学性
如果“退休并轨制”能解决中国社会的“公平性”问题,如果“退休并轨制”能解决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贫富悬殊”问题,作为事业单位或者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没有理由不支持政府的科学决策,可惜的是,执政党的国务院的智慧尚未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水准,因此其“退休并轨制”的力作并没有解决这些确实需要解决的“公平性”与“贫富悬殊”的问题,而是仅仅在做着一些“隔靴挠痒”甚至适得其反的愚昧举动。
现在且不论国务院的“退休并轨制”能否解决整个社会的“养老基金”所需的数量问题,仅就“退休并轨制”所产生的副作用就完全可以看出国务院这个“退休并轨制”并非为社会的“公平性”在做着什么有益的工作,而是千方百计为当下严重的“贪腐”问题保驾护航。“铁血”网友“gwb555”说得好,“并轨前,公务员们如果不小心丢掉了饭碗,那么他就彻底‘洗白’了,几十年的辛苦变得一无所有,形同净身出户。而改制后,公务员们都在社保有了自己的账户,将来你就算……有这样的好事,公务员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说每个公务员都能透彻地理解“退休并轨制”的优越性,其还会担忧“在职”期间的“贪腐”问题会影响到其“老来无养”的吃饭问题么?如此的“退休并轨制”会不会更加加剧了“公务员”“在职”期间的“侥幸心理”?如此的“退休并轨制”会不会使得“老虎苍蝇一起打”的难度有如“火上浇油”?从这个角度分析,与其说国务院的“退休并轨制”在消灭中国目前存在的退休制度的“不公不平”,倒不如说我们的国务院的思维更具“人性化”,因为这一伟大决策乃为犯罪人员以及将要犯罪人员的“老有所养”牟取必要的生活所需。
如果说国务院就像个“只会算小帐的小媳妇”,这并非对我们的国务院有什么的不敬,因为国务院仅仅看到了将“国家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管理推出“午门”后,国家就不仅可以不用负担这笔可怕的“养老费用”了,而且还可以赢得“深水区改革”的光荣称号,DD在当下政府的英明领导下,中国终于消灭了“不公不平”的“退休双轨制”,“中国的退休制度终于人人可以平等了”!现在且不论中国这个“小聪明的媳妇”DD国务院的“退休并轨制”在指导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性上能打多少分(第一点已经论述了),让我们看看“国家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人员”的“社保金”从何而来吧。众所周知,“国家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人员”所处的单位不像企业那样具有生产的能力,所有需要缴交的“社保费用”均必须从财政中支出,也就是说,施行了这个“小聪明的媳妇”的“退休并轨制”后,国家财政每月就必须负担这些人员从一开始参加工作到30年退休后才开支的费用。按照企业对员工的“社保”负担(20%)来计算,请问国家财政每月必须为“国家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人员”缴交多少的“社保金”?鄙人不明白,国务院这样的小聪明究竟目的何在?究竟是在千方百计为国家财政增加负担还是为“社保局”入不敷出的总帐头疼?至于什么时候开支这些人员的“退休金”更合算?如果国务院总理的算术没有太大的困难,或者国务院总理的金融管理方面不存在过多的常识欠缺,也许中国“消灭了‘不公不平’的‘退休并轨制’决无生存的可能。
如果说国务院的“退休并轨制”乃出于“深水区改革”的必要,乃出于消灭中国社会的“不公不平”现象,作为中国社会的一员没有理由不支持总理先生的这一伟大创举。可是国务院这个“退休并轨制”能消灭得了中国的“不公不平”么?世界上早已存在的“不公不平”会在这届政府的领导下烟消云散?相信这届政府的智慧与能力尚未达到此境界,因此这一伟大的构想也只能像“提前了三百年的大同世界”那样虚无飘渺,那样的“可望而不可及”。为什么“中集集团”老总的年薪仅仅是从870万降到60万?为什么习总不敢将“中集集团”老总的月俸降到跟鄙人一样的三四千RMB?这就是目前社会存在的“不公不平”,而这种“不公不平”也是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社会公民对社会的认知尚未升华到“大同世界”公民本应具有的“责任”层次,中国社会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分配制度只能“逐步完善”,而不能“一蹴而就”。因此,与其说国务院的“退休并轨制”像个“只会算小帐的小媳妇”,倒不如说国务院像个“急躁的管家婆”,因为这种过早的“大同世界”思维不仅不会给中华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积极的因素,反而会给这些国家工作人员另一种观念的养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DD自己就是自己,跟这个国家没有多少的关系。也许有人说鄙人这种说辞有点危言耸听,或者还有人会说这属于“张冠李戴”的强词夺理,不过西方世界人们的行为已经说明了这一切,更无需鄙人为此而“强词夺理”。为什么西方世界的国民在国家经济危难之际要求国民延长退休年限时群起而攻之?因为这些民众已经将自己跟这个政府对立了起来,将自己看作了政府的“打工者”,政府拯救国家经济的策略与自己毫无关系。如果中国国务院的“退休并轨制”对广大国家工作人员产生了像西方的“退休制度”对民众所产生的那样的效果,请问,这是属于国务院对中国社会引导的功绩还是罪过?如果中国在必要的情况下要求广大国家工作人员为拯救国家的经济而牺牲本身的某些利益的时候,你说会出现怎么样的结果?
三.中国“退休社保制”的出路何在?
纵观当下形形式式的“养老社保制”,世界上尚未存在“人人平等”的模式,就算美国设置的“贫困线”可以当作中国的“退休并轨制”的借鉴,其同样没有解决退休“人人平等”的问题。不过从西方世界的“贫困线”中我们应该得到这样的启示,“社保”应该属于国家层次必须慎重考虑并认真对待的问题,而不应该持将其推出“午门”,推出社会这样轻率的态度。从国务院将“退休养老”问题推到社会的本质来论,政府已经把自己跟这个社会隔离甚至对立了起来,认为如此的“推出午门”举措属于解决“社保经费”或者消灭“不公不平”的高明之举。殊不知,这样的思维与行为不仅难以解决中国人口的 “不公不平”的养老问题,而且还会导致整个民族与执政当局的感情割裂。此外,从整个社会财富的创造与消费来说,养老所需的费用不可能横空出世,其必须来源于整个社会的财富创造,政府作为社会活动的指导与统帅,怎么有理由将这个全人类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推出午门”?显然,国务院这样的思维已经将自己自绝于中华民族了。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迫近,中国政府要妥善处理“人人平等”的养老问题,其智慧与能力确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时空的制约与社会公民认识的差异,依鄙人愚见,中国政府尚未有能力解决“退休”或者“在职”的“绝对公平”问题,只能“退而求其次”DD尽可能地解决“贫富悬殊”的问题。在处理这个棘手问题的同时,如果能做到对国民的国家意识进行积极的引导,不至于出现国民与政府在意识形态或者行为方面的对抗,那已经算得非常成功了。如果国务院希望在这方面有所发展,并且做些力所能及的的贡献,不妨考虑一下鄙人如下的意见。
1.彻底改革当下中国存在的“社保制度”,取缔向公民个人征收“社保基金”费用的做法,“社保基金”所需交纳的费用(22%)全部由企业(包括个体的商店、作坊等)负担。
2.整个社会的“社保”制度必须向所有参加劳动的人群开放,“社保卡”与公民的“身份证”同步,也就是每个公民都有一个“社保帐号”,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劳动者工资额的高低依时向员工的“社保帐号”打进所需的“社保基金”(今后根据“社保帐号”的资金额计算个人“养老金”的数量)。
3.由于“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人员”的用人单位是政府,而政府这个用人单位所需缴交的“社保基金”只能来源于财政,是故从国家财政管理的科学性来考虑,政府没有必要从一开始就对这些人员的“社保基金”支付这笔开支,因此,“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人员”的“社保帐号”应该是“空头帐号”。不过如果这些人员离开了这些行业,譬如“下海经商”,其用人单位也必须向这些帐号打进“社保基金”。即使“下海经商”者自己当老板,其也必须根据“工资额”大小向自己这个帐号按规定打进所需的款项。(如此方可保证“老板”在意外的情况下同样获得“退休养老金”,真正实现“人人平等”的“退休养老保险”。)
4.设立了每个公民的“社保帐号”后,当下的“社保”管理部门的存在就属于多余,其职能应该改由政府的职能部门“劳动保障局”代替。
自从2014年4月25日的第6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颁发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后,全国上下三千多万的事业单位人员一片哗然,鄙人由于同属事业单位人员,自然有必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于是乎,“敲打《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正确性、科学性与公平性”(http://bbs.tiexue.net/post_7936476_1.html)也就问世了。尽管此文言辞尖刻,可是从维护中国平稳发展的角度来说,其还不失为善意的劝说。从后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媒体的表现来说,执政党的国务院还是能听取下面有理有据的意见的,尤其是马凯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与企业相同”的发言更是说明了执政党的国务院听取了下面“为什么国家公务员没有参与退休保险?”的责问,这次的涉及范围已经扩展到了“国家机关”的行列了(http://news.sina.com.cn/c/2014-12-24/005931319349.shtml)。国务院此举也可以称得是历史的进步,毕竟一个国家的决策不能仅仅依靠几个公务员,因为公务员尚未能代表整个社会的聪明才智。虽然马凯的讲话代表着国务院“深水区改革”的意向,可是马凯的讲话并未代表着当代中国分配制度的正确性与科学性。下面让我们剖开国务院“退休并轨制”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吧!
一、敲打“退休并轨制”的正确性
如果从“人人平等”的角度来分析,当代的中国政府能有如此的“公平观”确实属于社会的进步,可惜问题是,当代的中国政府仅仅盯住了一个“退休的平等”问题,而忽略了另一个更加巨大更加深刻的问题DD“退休前的平等”问题(在职期间的分配问题)。纵观当今中国的现实,究竟是“退休的不平等”还是“退休前(在职)的不平等”在制约着中国的发展,在影响着中国的贫富悬殊,在制造着中国社会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且不说“中集集团”老总870万的年薪与月俸仅有三四千的“老九”们的差异,请问国务院已经解决了行业中巨大的收入差别了么?我们可以将习总把国企老总的年薪限定在60万作为一个信号DD中国的执政党有进一步平衡社会分配的意向,可惜执政党的国务院却没有按照这个思路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进行进一步的落实,反而还是停留在“退休的平等性”问题上纠缠,这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难道能说明国务院的行为与ZG中央的决策保持高度的一致?如果国务院认为“退休的平等性”是多么的重要,“退休的不平等”可能造成中国社会新的“贫富悬殊”,那么请允许鄙人给国务院的“精英”们上一节算术课吧。
假设一个退休的职工能活二十年,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每月的养老金是四千元,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两千元,那么事业单位退休人员20年时间可以拿到养老金960,000元 ,而企业退休人员只有 480,000元。显然,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要比企业退休人员的多出了一半,共480,000元;从这种差异中不难发现,这种“退休的双轨制”确实是制造了中国社会的新的不平衡。可问题是,我们的国务院仅仅看见了“退休的不平等”,却忽视了“退休前(在职)的不平等”。假如一个职工的工作年限是三十年,一个事业单位人员每月的平均工资是4,000元,一个企业职工每月的平均工资是10,000元(如电力系统职工),那么,一个事业单位人员30年的总收入是1,440,000元,而一个企业职工30年的总收入是3,600,000元。那么事业单位人员30年在职期间的总收入就比企业职工30年的总收入少了2,160,000元。这是个非常浅显的算术问题,怎么我们的国务院仅仅看见企业职工退休后比事业单位人员少了480,000元,而没有看见企业职工(如电力系统职工)在职期间的30年的收入比事业单位人员多出了2,160,000元?如果这种“睁眼瞎”的现象不属于国务院总理的算术能力问题,那么请问国务院的“总理令”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究竟我们的国务院是在维护“退休的公平性”还是在制造中国社会更大的“不公平性”,还是希望以此阻挠或者遏制“中集集团老总年薪的削减”的决策?
二、敲打“退休并轨制”的科学性
如果“退休并轨制”能解决中国社会的“公平性”问题,如果“退休并轨制”能解决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贫富悬殊”问题,作为事业单位或者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没有理由不支持政府的科学决策,可惜的是,执政党的国务院的智慧尚未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水准,因此其“退休并轨制”的力作并没有解决这些确实需要解决的“公平性”与“贫富悬殊”的问题,而是仅仅在做着一些“隔靴挠痒”甚至适得其反的愚昧举动。
现在且不论国务院的“退休并轨制”能否解决整个社会的“养老基金”所需的数量问题,仅就“退休并轨制”所产生的副作用就完全可以看出国务院这个“退休并轨制”并非为社会的“公平性”在做着什么有益的工作,而是千方百计为当下严重的“贪腐”问题保驾护航。“铁血”网友“gwb555”说得好,“并轨前,公务员们如果不小心丢掉了饭碗,那么他就彻底‘洗白’了,几十年的辛苦变得一无所有,形同净身出户。而改制后,公务员们都在社保有了自己的账户,将来你就算……有这样的好事,公务员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说每个公务员都能透彻地理解“退休并轨制”的优越性,其还会担忧“在职”期间的“贪腐”问题会影响到其“老来无养”的吃饭问题么?如此的“退休并轨制”会不会更加加剧了“公务员”“在职”期间的“侥幸心理”?如此的“退休并轨制”会不会使得“老虎苍蝇一起打”的难度有如“火上浇油”?从这个角度分析,与其说国务院的“退休并轨制”在消灭中国目前存在的退休制度的“不公不平”,倒不如说我们的国务院的思维更具“人性化”,因为这一伟大决策乃为犯罪人员以及将要犯罪人员的“老有所养”牟取必要的生活所需。
如果说国务院就像个“只会算小帐的小媳妇”,这并非对我们的国务院有什么的不敬,因为国务院仅仅看到了将“国家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管理推出“午门”后,国家就不仅可以不用负担这笔可怕的“养老费用”了,而且还可以赢得“深水区改革”的光荣称号,DD在当下政府的英明领导下,中国终于消灭了“不公不平”的“退休双轨制”,“中国的退休制度终于人人可以平等了”!现在且不论中国这个“小聪明的媳妇”DD国务院的“退休并轨制”在指导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性上能打多少分(第一点已经论述了),让我们看看“国家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人员”的“社保金”从何而来吧。众所周知,“国家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人员”所处的单位不像企业那样具有生产的能力,所有需要缴交的“社保费用”均必须从财政中支出,也就是说,施行了这个“小聪明的媳妇”的“退休并轨制”后,国家财政每月就必须负担这些人员从一开始参加工作到30年退休后才开支的费用。按照企业对员工的“社保”负担(20%)来计算,请问国家财政每月必须为“国家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人员”缴交多少的“社保金”?鄙人不明白,国务院这样的小聪明究竟目的何在?究竟是在千方百计为国家财政增加负担还是为“社保局”入不敷出的总帐头疼?至于什么时候开支这些人员的“退休金”更合算?如果国务院总理的算术没有太大的困难,或者国务院总理的金融管理方面不存在过多的常识欠缺,也许中国“消灭了‘不公不平’的‘退休并轨制’决无生存的可能。
如果说国务院的“退休并轨制”乃出于“深水区改革”的必要,乃出于消灭中国社会的“不公不平”现象,作为中国社会的一员没有理由不支持总理先生的这一伟大创举。可是国务院这个“退休并轨制”能消灭得了中国的“不公不平”么?世界上早已存在的“不公不平”会在这届政府的领导下烟消云散?相信这届政府的智慧与能力尚未达到此境界,因此这一伟大的构想也只能像“提前了三百年的大同世界”那样虚无飘渺,那样的“可望而不可及”。为什么“中集集团”老总的年薪仅仅是从870万降到60万?为什么习总不敢将“中集集团”老总的月俸降到跟鄙人一样的三四千RMB?这就是目前社会存在的“不公不平”,而这种“不公不平”也是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社会公民对社会的认知尚未升华到“大同世界”公民本应具有的“责任”层次,中国社会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分配制度只能“逐步完善”,而不能“一蹴而就”。因此,与其说国务院的“退休并轨制”像个“只会算小帐的小媳妇”,倒不如说国务院像个“急躁的管家婆”,因为这种过早的“大同世界”思维不仅不会给中华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积极的因素,反而会给这些国家工作人员另一种观念的养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DD自己就是自己,跟这个国家没有多少的关系。也许有人说鄙人这种说辞有点危言耸听,或者还有人会说这属于“张冠李戴”的强词夺理,不过西方世界人们的行为已经说明了这一切,更无需鄙人为此而“强词夺理”。为什么西方世界的国民在国家经济危难之际要求国民延长退休年限时群起而攻之?因为这些民众已经将自己跟这个政府对立了起来,将自己看作了政府的“打工者”,政府拯救国家经济的策略与自己毫无关系。如果中国国务院的“退休并轨制”对广大国家工作人员产生了像西方的“退休制度”对民众所产生的那样的效果,请问,这是属于国务院对中国社会引导的功绩还是罪过?如果中国在必要的情况下要求广大国家工作人员为拯救国家的经济而牺牲本身的某些利益的时候,你说会出现怎么样的结果?
三.中国“退休社保制”的出路何在?
纵观当下形形式式的“养老社保制”,世界上尚未存在“人人平等”的模式,就算美国设置的“贫困线”可以当作中国的“退休并轨制”的借鉴,其同样没有解决退休“人人平等”的问题。不过从西方世界的“贫困线”中我们应该得到这样的启示,“社保”应该属于国家层次必须慎重考虑并认真对待的问题,而不应该持将其推出“午门”,推出社会这样轻率的态度。从国务院将“退休养老”问题推到社会的本质来论,政府已经把自己跟这个社会隔离甚至对立了起来,认为如此的“推出午门”举措属于解决“社保经费”或者消灭“不公不平”的高明之举。殊不知,这样的思维与行为不仅难以解决中国人口的 “不公不平”的养老问题,而且还会导致整个民族与执政当局的感情割裂。此外,从整个社会财富的创造与消费来说,养老所需的费用不可能横空出世,其必须来源于整个社会的财富创造,政府作为社会活动的指导与统帅,怎么有理由将这个全人类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推出午门”?显然,国务院这样的思维已经将自己自绝于中华民族了。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迫近,中国政府要妥善处理“人人平等”的养老问题,其智慧与能力确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时空的制约与社会公民认识的差异,依鄙人愚见,中国政府尚未有能力解决“退休”或者“在职”的“绝对公平”问题,只能“退而求其次”DD尽可能地解决“贫富悬殊”的问题。在处理这个棘手问题的同时,如果能做到对国民的国家意识进行积极的引导,不至于出现国民与政府在意识形态或者行为方面的对抗,那已经算得非常成功了。如果国务院希望在这方面有所发展,并且做些力所能及的的贡献,不妨考虑一下鄙人如下的意见。
1.彻底改革当下中国存在的“社保制度”,取缔向公民个人征收“社保基金”费用的做法,“社保基金”所需交纳的费用(22%)全部由企业(包括个体的商店、作坊等)负担。
2.整个社会的“社保”制度必须向所有参加劳动的人群开放,“社保卡”与公民的“身份证”同步,也就是每个公民都有一个“社保帐号”,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劳动者工资额的高低依时向员工的“社保帐号”打进所需的“社保基金”(今后根据“社保帐号”的资金额计算个人“养老金”的数量)。
3.由于“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人员”的用人单位是政府,而政府这个用人单位所需缴交的“社保基金”只能来源于财政,是故从国家财政管理的科学性来考虑,政府没有必要从一开始就对这些人员的“社保基金”支付这笔开支,因此,“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人员”的“社保帐号”应该是“空头帐号”。不过如果这些人员离开了这些行业,譬如“下海经商”,其用人单位也必须向这些帐号打进“社保基金”。即使“下海经商”者自己当老板,其也必须根据“工资额”大小向自己这个帐号按规定打进所需的款项。(如此方可保证“老板”在意外的情况下同样获得“退休养老金”,真正实现“人人平等”的“退休养老保险”。)
4.设立了每个公民的“社保帐号”后,当下的“社保”管理部门的存在就属于多余,其职能应该改由政府的职能部门“劳动保障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