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没有毛泽东时代强大的公有制经济基础,邓小平改革去吃西北风 ? (1人在浏览)

那时的口号是“高中不出公社,初中不出大队”,那又能说明什么问题,那时小学是五年制,初中是二年制,高中也是二年制。同理还可以加上大学不出县城的,那样,七十年代时中国就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大学生了。总体师资教学水平,你觉得40年前会比现在更好么?“他们大都毕业于某某名牌高校”说小部分还能够让人相信,说大都就难以让人相信了,中国还达不到这样的条件,七十年代时大学生数量极为有限,更别说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了。众所周知七十年代时全国的文盲数量要比现在多得多。
 
1968年1月11日 《人民日报》发表《“自由市场”是杀人不见血的屠刀》,历史已经证明,这样的言论是多么的荒谬。二十一世纪的教科书则指出: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市场经济体制才是真正的出路。
 
都是你在批判这批判那,学着文革口气吹毛求疵。别人也不说市场经济不好,也不说计划经济很坏,市场经济也有计划,计划经济也有市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两者互补兼得更为科学发展。“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我们不是做批判,也不是讨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好与坏,而是在讲尊重我们民族、我们前辈艰苦创业的历史,也即讲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时代不同各有传奇业绩。毛时代是“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的时代,大庆是毛主席亲手树起的我国工业经济战线的一面旗帜!大庆经济迅速发展又是什么经济模式呢 ?
 
QUOTE(b654032 @ 2014年07月16日 Wednesday, 09:14 PM)
都是你在批判这批判那,学着文革口气吹毛求疵。别人也不说市场经济不好,也不说计划经济很坏,市场经济也有计划,计划经济也有市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两者互补兼得更为科学发展。“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我们不是做批判,也不是讨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好与坏,而是在讲尊重我们民族、我们前辈艰苦创业的历史,也即讲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时代不同各有传奇业绩。毛时代是“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的时代,大庆是毛主席亲手树起的我国工业经济战线的一面旗帜!大庆经济迅速发展又是什么经济模式呢 ?
[snapback]3670804[/snapback]​



毛泽东发动“工业学大庆”,大庆走出了一条同资本主义(利益机制)不同的工业发展的道路。这是一份珍贵珍历史遗产 ,在毛看来,工业学大庆既能促进工业生产高速发展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又能保证这种发展永远不会偏离社会主义的轨道。近半个世纪以来,大庆油田这面工业战线的旗帜始终高高飘扬,据统计,50年来,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20亿吨,占全国同期陆上原油总产量的40%以上,上缴利税等1.7万亿元,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 献。
 
[attachmentid=330051][attachmentid=330052]
[attachmentid=330053][attachmentid=330054]
[attachmentid=330055][attachmentid=330056]
[attachmentid=330057][attachmentid=330058]
 

附件

  • 历史的诉说--毛泽东时代伟大的经济建设成就 10.jpg
    历史的诉说--毛泽东时代伟大的经济建设成就 10.jpg
    18.4 KB · 查看: 137
  • 历史的诉说--毛泽东时代伟大的经济建设成就.jpg
    历史的诉说--毛泽东时代伟大的经济建设成就.jpg
    13.9 KB · 查看: 129
  • 历史的诉说--毛泽东时代伟大的经济建设成就 6.jpg
    历史的诉说--毛泽东时代伟大的经济建设成就 6.jpg
    28.5 KB · 查看: 129
  • 历史的诉说--毛泽东时代伟大的经济建设成就 12.jpg
    历史的诉说--毛泽东时代伟大的经济建设成就 12.jpg
    17.6 KB · 查看: 127
  • 历史的诉说--毛泽东时代伟大的经济建设成就 36.jpg
    历史的诉说--毛泽东时代伟大的经济建设成就 36.jpg
    6.8 KB · 查看: 119
  • 历史的诉说--毛泽东时代伟大的经济建设成就 41.jpg
    历史的诉说--毛泽东时代伟大的经济建设成就 41.jpg
    21.5 KB · 查看: 129
  • 历史的诉说--毛泽东时代伟大的经济建设成就 9.jpg
    历史的诉说--毛泽东时代伟大的经济建设成就 9.jpg
    14.9 KB · 查看: 140
  • 历史的诉说--毛泽东时代伟大的经济建设成就 24.jpg
    历史的诉说--毛泽东时代伟大的经济建设成就 24.jpg
    28.9 KB · 查看: 133
建国后,我国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解是完完全全的空白,基本上是全盘照搬苏联模式。在抗美援朝和国民经济初步恢复后,毛泽东提出了“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即“社会主义工业化”、“改造农业”、“改造手工业”、“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到1957年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基本建立起了公有制占绝对统治地位的100%计划经济体制。

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的左倾思想逐渐占了上风,并先后发动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国经济陷入彻底的混乱与倒退,但从本质上说,仍是一种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和陈云在1979年首次提到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不矛盾的概念。

1984年确立了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3年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5年提出:实现奋斗目标的关键之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自此,“计划经济体制”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深入人心,国家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调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大优点:
1、所有的人都有工作。
2、不象市场经济那样严重消耗自然资源的,是一种环保经济。
3、贫富差距不象市场经济那样严重,身份等级差别也较小。

计划经济体制要想获得成功的条件:
1、要有全面、准确、快速和及时的信息收集、加工和传达系统。
2、劳动者和管理人员要有劳动和工作的积极性。
3、生产经营者要有决策权。
4、不允许无偿侵占他人的劳动成果。
(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实践证明,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应证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
实行公有制就要强制地剥夺一切人的生产资料;实行计划经济,就要求人们有高度的纪律性和螺丝钉精神,服从分配按计划完成工作;基本人群要终其一生在一个单位工作和生活,以便于安排工作计划和生活物资的供应计划。生产单位和科研单位要按照五年计划所规定的项目进行生产和科学研究,必须按计划使用资金。在前后两个五年计划中间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发现和新发明,要在制订下一个五年计划时考虑是否纳入计划安排资金。

适应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国家,必须是中央高度集权的、有庞大官僚机构来制定和执行经济计划、有强大的武装力量来镇压一切反抗言行的国家。这样的政治体制与人类追求自由和人权的本性相矛盾,就要求人们长期进行思想改造,要求人们做党的‘驯服工具’,‘一生交给党安排’。这样就使人们长期生活在极端压抑之中;国家机构越庞大,关系越复杂,办事效率越低。关系人民的事情长年累月得不到解决。这样就使人们生活在层层累积的不满之中。生活在压抑和不满中的人们的积极性是可想而知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官吏必然是选拔的,因此结党营私贪污腐败越演越烈在所难免。权力的高度集中极易产生刚愎自用、昏庸无道、为所欲为、乱杀无辜的独裁者。这些都在这些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了。
 
计划经济被当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这种观点的逻辑推理是:社会化大生产把国民经济各部门连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客观上要求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中国在建国初期高层里传统的经济观为:社会主义就应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通过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的研究发现,原来计划经济是一种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带有自然经济色彩的、落后的经济体制。

直到七十年代末,邓小平一语惊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它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除具有市场经济体制共性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征。其主要表现是: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经济共同发展。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企业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兼顾效率与公平。

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有条件,有可能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得更好。(当然,这是比较理想的情况下,现实中必然会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果这些问题没解决好,那么就谈不上比资本主义市场运行得好)
 
QUOTE(南海之光 @ 2014年07月17日 Thursday, 12:23 AM)
计划经济被当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这种观点的逻辑推理是:社会化大生产把国民经济各部门连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客观上要求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中国在建国初期高层里传统的经济观为:社会主义就应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通过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的研究发现,原来计划经济是一种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带有自然经济色彩的、落后的经济体制。

直到七十年代末,邓小平一语惊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snapback]3670874[/snapback]​


说明共#产#主#义运动是一场闹剧,那些牺牲的裆员听到这句话觉得白死了。
 
70年代中期私人卖粮是“投机倒把”,抓住一律罚没还要开批斗会,所以市场上没有光明正大的粮食可买。家里养多一个母鸡也不行。在这种经济制度下,经济要想真正获得可持续发展,真可谓天方夜谭。

市场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即“买方”和“卖方”

“买方”代表了市场需求。这是市场经济之所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根源和理论根源。没有买方就没有任何市场,没有买方需求就没有市场经济发展的源头动力,没有买方需求价值的提升和需求范围的扩大就没有市场容量的扩展,也就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卖方”代表适应市场需求的供给主体。它是与商品产能或产量紧密结合的。卖方所提供的商品产能与产量是否与买方需求保持均衡,可以从基本方面决定市场价格起伏和波动,也从基本方面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和能否可持续运行。
 
QUOTE(南海之光 @ 2014年07月17日 Thursday, 12:54 AM)
70年代中期私人卖粮是“投机倒把”,抓住一律罚没还要开批斗会,所以市场上没有光明正大的粮食可买。家里养多一个母鸡也不行。在这种经济制度下,经济要想真正获得可持续发展,真可谓天方夜谭。

市场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即“买方”和“卖方”

“买方”代表了市场需求。这是市场经济之所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根源和理论根源。没有买方就没有任何市场,没有买方需求就没有市场经济发展的源头动力,没有买方需求价值的提升和需求范围的扩大就没有市场容量的扩展,也就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卖方”代表适应市场需求的供给主体。它是与商品产能或产量紧密结合的。卖方所提供的商品产能与产量是否与买方需求保持均衡,可以从基本方面决定市场价格起伏和波动,也从基本方面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和能否可持续运行。
[snapback]3670884[/snapback]​


这些已经成为历史上的伤疤,没必要再提起。现在已经变成权贵经济了。
 
QUOTE(b654032 @ 2014年07月16日 Wednesday, 09:14 PM)
都是你在批判这批判那,学着文革口气吹毛求疵。别人也不说市场经济不好,也不说计划经济很坏,市场经济也有计划,计划经济也有市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两者互补兼得更为科学发展。“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我们不是做批判,也不是讨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好与坏,而是在讲尊重我们民族、我们前辈艰苦创业的历史,也即讲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时代不同各有传奇业绩。毛时代是“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的时代,大庆是毛主席亲手树起的我国工业经济战线的一面旗帜!大庆经济迅速发展又是什么经济模式呢 ?
[snapback]3670804[/snapback]​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只有首先承认历史,才能够尊重历史。尊重历史有很多表现:承认历史的真相,承认曾经的错误、承认先人的功业和成果、承担应有的历史责任、享受应有的历史权益等等。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暂时只能走现行的道路,如果走四五十年前的不切实际的道路,那么中国势必碰得头破血流。
毛时代的几十年里当然也有一些值得肯定的成绩,比如电白绿色长城,农业水利等,至于国有企业工业方面,尽管也算有某种程度上的建树,但因陷进了路线上的误区,导致中国人民承受了极深的苦难,这也是事实。中国大陆错过了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大发展的宝贵黄金期,本来可以更早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也就不至于同世界脱节。事实上直到70年代末才急起直追。如果是蒋主政下,中国不至于落后成这般。现在的社会,脱离了世界,必然要吃大亏。朝鲜事实上已经远远被世界抛离了。只是他们的人民还蒙在鼓里而已。
 
QUOTE(自由世界 @ 2014年07月17日 Thursday, 01:14 AM)
这些已经成为历史上的伤疤,没必要再提起。现在已经变成权贵经济了。
[snapback]3670891[/snapback]​


权贵经济可理解为不可避免,有鱼跟熊掌不可兼得之意味。换一种思维,其他人再权贵也好,其他官员再贪也罢,关键是现在的人普遍生活水平确实是进了一大步,以前的农民是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才吃一顿肉,现在的农民普遍每顿吃肉吃到撑,想吃点素菜开开胃。
 
一百年前孙中山就有论断: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现阶段,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疑引领着世界发展潮流,如果中国不融入这个大潮流,而选择孤立,就像朝鲜的路线,只有死路一条。
 
我想说的是楼主发的文基本上没人看,看了也不相信,也有个别相信的,那些个别的到时流放到朝鲜就行了。楼主发贴也是为了5毛钱而已,迷惑不了人,,南海之光不必给他挣5毛钱的机会,浪费囗舌。
 
呵呵,还是热闹。

也来忽悠一下哈。

当今世界还有社会主义国家存在有,瑞典还是瑞士忘记了哈,他们是民选总统,总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公务用车,没有保镖警卫,后来有一任总统遇刺了(不是政治谋杀,偶发的治安事件),才决定配车和警卫,而普通公众临街的住宅为了隔音,装有四层玻璃门窗,费用从公共开支来出……苏联解体,宣示着世界上最大的集权国家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失败。英国现在工党执政,政策又向社会主义倾斜,美国也有不少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我不做价值判断,做些事实陈述哈。
 
毛时代的中国是做了很多事情的,这个不可否认,但是这些事情的价值没有想象中远大。关键是选择的路线有问题,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致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这个也不可否认。这其中的过程远远没有楼主描绘得这么神奇,这么美妙。毛犹如一位船长,他非常希望带领一整船人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在狂风骤雨中航行,不小心迷失了航行的方向,结果可想而知。永远记住,走的路程越多,未必就离目的地越近,和南辕北辙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应证了那一句: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
 
QUOTE(东澳夕照 @ 2014年07月10日 Thursday, 06:12 PM)
看到楼主的标题我就懒得看内容,有病就去治,治不好找毛泽东去。
标题要改为“没中国人民的支持,毛泽东取不到革命的胜利”,可能我会看看。
看命题,直接就骂楼主,我还是第一次。我不能把我的时间用在看精神病人打点滴。
[snapback]3668376[/snapback]​


同感
 
再说说水库吧,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水库于中国农村包括小城市,并不是可有可无且破坏环境有害的,上面朋友说这话时,我真有种关公战秦琼的错觉。水库对自然灾害(旱、涝)防治,农业生产(灌溉)的提高,公众饮用水的供应……用开天辟地前所未有来形容,是一点不过分的。
当时没通电,没抽水机,没工业机械,农业是社会命脉,这些都有客观认识的话,就知所言不虚了
 
我们有过许多的真理在握,同盟会员真理在握,GCD员真理在握,文革造反有理真理在握,电白武斗双方真理在握,马踏鸭塘糊事件制造者和执行者不知是否真理在握?估计至少有部分真理在握的吧,否则我不知道他们如何过心理那一关。当下否定毛时代也是真理在握。

假如能穿越,今天的真理在握者,服了孟婆汤忘记自己的前世今生,然后穿越回去GCD举事时,是否会真理在握地参加共产主义革命?回到文革时期,会否真理在握地造反?然后真理在握地参加司派或者核派武斗?甚至机缘巧合又真理在握地制造鸭塘湖事件……?再一碗孟婆汤穿越回来当下,又真理在握地否定那个时代的一切……?
 
沧海桑田,几乎所有东西都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真理在握。
 
再次忽悠下

1、二战时期的日本,食品等生活用品,供给制。裕仁带头,全日本跟进节衣缩食,制造大和零战,制造航母。衣衫褴褛的日本渔民看到航母出海,发自内心的欢呼,这一普通社会映像被再现在电影《海军》中,当然我们可以批判日本民众军国主义,这个是价值判断问题。而欢呼航母出海,是历史真实
2、45年战败后,日本还是供给制,全民勒紧裤带,一心一意搞经常建设,初期成人每天基本吃一餐(多了也可以勉强供应),可是吃的却是民族的未来,从嘴巴里省下的钱,全部用来还债及搞经济建设,如果有人讲求享受,会成为全民族的公敌,这种现象直到七十年代经济逐渐起飞才慢慢改善,九十年代后期日本经济不景,战后建设者上国家电视台忆苦思甜,白发苍苍的建设者讲述那段奋斗和奉献的日子,动情处声泪俱下,其中有丰田汽车的总设计师……他们象普通设
设者,没有也没要求特别的待遇……
这些信息我都不知是第几手,不能保证其正确性,信不信都个人的事。
 
QUOTE(飘落的黄叶 @ 2014年07月17日 Thursday, 03:41 PM)
再说说水库吧,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水库于中国农村包括小城市,并不是可有可无且破坏环境有害的,上面朋友说这话时,我真有种关公战秦琼的错觉。水库对自然灾害(旱、涝)防治,农业生产(灌溉)的提高,公众饮用水的供应……用开天辟地前所未有来形容,是一点不过分的。
当时没通电,没抽水机,没工业机械,农业是社会命脉,这些都有客观认识的话,就知所言不虚了
[snapback]3671083[/snapback]​


目的并不是在反对修建水库,只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一下水库方面的利弊而已,是提醒一下大家,水库也并非没有负面影响,让大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你强调的是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水库的积极意义极大。这些观点我并没有反对。

好比现在许多地方发展工业,但污染了环境,是类似的道理。
 
QUOTE(b654032 @ 2014年07月14日 Monday, 02:45 PM)
转载评论文章:
改革成就不是孤立、从空而降取得的,而是长期建设实践的产物。革命和建设,本身就带有解放生产力的性质,两者不是对立,延安斗争激烈时期,同样发起了“大生产运动”。建国后经济建设,兴利除弊,仍是国家主流,因而百孔千疮的烂摊子才得以迅速恢复,通货膨胀、工厂停产、人民失业、治安混乱现象才得到整治。在建国到改革前的20多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波澜壮阔的工业化运动,正是那个时代的工业化运动,完成了中国工业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造,为中国经济继续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很难想象,毛时代以前中国农业完全是“靠天吃饭”,产量极低,生产靠肩挑手推,人拉犁子状况,江河水患频发,旱、涝、蝗灾害每年不断,各地农民讨荒相当普遍。毛时代发展到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田间跑,大部分农田实现了水利化灌溉,水稻优良品种广泛推广,化肥普遍使用,农业上基本完成了对大江大河的治理,兴修了许许多多大型工程,变水患为水利,这是中国农业发展最为发达阶段,中国农民水利千年梦想变为现实。工业方面,建国前重工业少得可怜,除了东部城市一点轻工业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工业,人们使用的许多轻工业品都带“洋”字。到七十年代末,中国却拥有了大型石油、钢铁、煤炭、电力、化学、电子、重型机械制造、航天航空、原子能和核工业,轻纺工业等,门类齐比较全。实现了动力机车和电气自动化,还能够发射运载火箭、两弹一星,制造核潜艇、驱逐舰和水上飞机等,国防和科技许多领域进人世界先进行列。如此巨大的发展变化,“频临崩溃”岂不是幼稚可笑谎言?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经过研究得出结论说:“曾经长期被轻蔑为‘东亚病夫’的中国,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小于比利时工业规模的工业开始,在毛泽东时代结束时,却以世界上六个最大工业国之一的姿态出现了。”“无论人们将毛泽东时代作何种评价,正是这个现代工业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基础,使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①



近日驱车高州罗坑水库,观光水利风景名胜旅游区,站在宏大而高险的大堤,俯望大水闸口奔腾而出的清流,多少农田工业区居民在等待?这是万物生命之源呵!我无不感慨那个年代肩挑手推、餐风宿露的博大,我们的民族就是这样走过来!看看大坝雕塑和碑志,我学会了感恩。今天,物在人何在?睹物思人万顷波。
[snapback]3669881[/snapback]​




[attachmentid=330085][attachmentid=330086]
 

附件

  • 缀满忠诚和功勋的决死贯彻的100多天--清川江阶梯电站建设工地9.jpg
    缀满忠诚和功勋的决死贯彻的100多天--清川江阶梯电站建设工地9.jpg
    32.5 KB · 查看: 112
  • 缀满忠诚和功勋的决死贯彻的100多天--清川江阶梯电站建设工地10.jpg
    缀满忠诚和功勋的决死贯彻的100多天--清川江阶梯电站建设工地10.jpg
    38.3 KB · 查看: 124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