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论坛有集邮爱好者吗? (1人在浏览)

这个档都是你整我,我整你。
如果不明,那就看看今天的朝鲜。
 
face3.gif
face3.gif
face3.gif
 
QUOTE(一碌蔗 @ 2013年12月13日 Friday, 06:46 PM)
好像上了一节精彩的历史课,书生辛苦了。
[snapback]3603055[/snapback]​



希望书生继续发贴和解说他所有的珍藏....很喜欢它历史意义!
face3.gif

tongue.gif
 
QUOTE(蜜蜂 @ 2013年12月14日 Saturday, 06:32 AM)
希望书生继续发贴和解说他所有的珍藏....很喜欢它历史意义!
face3.gif

tongue.gif

[snapback]3603166[/snapback]​





谢谢你的关注。

周末这二天去了湛江,妻之外家。

看看今晚可否能发贴?
 
QUOTE(书生一个 @ 2013年12月14日 Saturday, 04:29 PM)
谢谢你的关注。

周末这二天去了湛江,妻之外家。

看看今晚可否能发贴?
[snapback]3603285[/snapback]​



幸亏随身带了U盘,因此还可以发贴。
 
我国没有单独发行林彪个人的邮票(他与毛泽东在一起的画面的邮票倒是有的),看来这个搞个人崇拜的人,倒是很注意隐藏自己的。
因此在集邮中,所谓十大元帅邮票中的林彪一般以其的题词为代表。
林在十大元帅中居第三,林是湖北人。
ZG的将军群中,湖北人有着极大的比例,据说湖北的红安县,所出的ZG将军就有二百余人,人称将军县。能当上元帅的,似乎只有林彪一人。
林彪善于用兵,少年即得志。有资料称:作为毛嫡系的红一军团,就是其在24岁左右就成为军团长。
网上总是有拥林派与拥粟派之争,但林粟二人还是英雄重英雄的感觉。
 

附件

  • 照片 129.jpg
    照片 129.jpg
    34.5 KB · 查看: 94
上面都不知是什么意思的洋文,继续发贴。
 
林彪毕业于黄埔四期,在壮汉如林的军队中,极不显眼,据说,后来蒋介石也后悔看走了眼。当然,也有分析,国军重于讲资金历,即使林在国军,也不一定会出人头地,林如果在国军中,大不了也会成为发张灵甫之类的军长之类的,而不能象在共军阵营中独任东北军的首领。
当然,林彪与聂荣臻均是毛之嫡系红一军事团的领导者。
林曾自称欣赏粟的指挥能力,称之为“神仙仗”。
当然,林也有自己的苦衷,他常是中央首脑的御林军领导角色,因此,打仗不能尽力一搏,这是不允许的。
林彪的成功之处是在解放战争之中,独霸东北,比如辽沈战役,当此役胜利后,其之四野甚至有呼声:仅凭我们四野就能与蒋介石一争天下。
其言并不过份,四野自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纵横天下,尤其是海南岛一役,确实有着战略意义。毕竟数月后,美国第七舰队就横亘台海,如果不能收复海南,中国必然出现第二个“台湾”。

四野打完解放战争后,拥兵一百五十万左右,海空军司令均是四野的人选出任。


家父也在林彪系列的部队服役,我曾问道:如果文革时,林彪南逃到广州,你们会听他的命令吗?答曰:会的,毕竟当时林总的威信是极高的。
我有一个老同事,也在林彪的部队服役过,极会背林彪语录: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
其去年5月左右退休,6月1日在博贺运记酒店吃了分手宴---
 
刘伯承,在十大元帅中居第四。
刘是四川人,曾是川中名将,以善战闻名于四川军阀。
据说,刘任团长时,曾击败朱德这个混成旅旅长,其带兵水平,可见一斑。
刘又有外号称“独眼龙”,其中一眼在作战时被打瞎,在做切除手术时,刘坚持不用麻醉(怕影响大脑),德国军医在做手术时,刘一声不吭,让这个外国医生极为佩服。刘后来告诉其,一共受了七十二刀,德国佬夸其为“军神”。
(我本人也与德国人呆过好长一段时间,一般觉得他们较为傲慢,看不起中国人,能让德国人佩服你,真不容易)。
刘伯承在红军时,已任红军参谋长,红一方面军长征时曾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刘与朱德曾分到张国焘一路,后来红军分裂时,当张国焘那路的部份红一方面军领导知道张曾想扣押毛泽东时,极是愤恨,曾秘密开会,刘亦到会,准备将张国焘抓起来,然后再去追随毛北上,这想法被朱德否决。
到了抗战时,任129师师长(129师是红四方面军为基底的组建的),原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即是刘伯承当时手下的一个小参谋。因此有人也亦刘为“老师长”,电视剧《亮剑》李云龙在南京军事学院被他训斥时也是这样称谓刘伯承。
解放战争初,国共和谈,毛去重庆之前曾交代:一定要打赢,只有如此,在重庆才安全。刘坚决执行,其在上党战役时,打得阎锡山落花流水,毛随即发电报命令:不许放走史泽波---是役,刘歼敌3。5万人,生擒敌总指挥史泽波。
很快,刘又发起邯郸战役,是役,国民党部队高树勋起义,国军大败----
刘伯承在国民党中享有胜誉,被对方称为军事家之一。
胡琏也称:“盖刘伯承、陈毅之下”的粟裕、叶飞、许世友----“非杰出之才”-----
(当然,这里胡琏看走了眼,其实粟裕也是能战之将,可惜胡是到了他晚年进修历史才知道的。胡琏之子近几年返大陆曾说,其父晚年不敢提及“双堆集”与“粟裕”,临终叹道“土木不及一粟”。当然,粟裕也不会忘记胡琏,毕竟金门一役,粟部摔了一大跟头,70年代末,粟至福建前线视察,对诸将说:可惜胡琏死了,宁古滩头之恨难消。胡死后,遗言:将骨灰洒于金门与大陆的海中,要“魂护台澎”。粟死后遗言,将骨灰洒于孟良崮----,看来粟至死不能忘记与其同生死共患难的手下战友。)
刘在1947军曾率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反攻的序幕。
刘伯承解放后,不再带兵,专办军校,军校中请了不少国民党战俘任教官,不少我军将官对此举不满,引来非议颇多,家父曾告知我当时的顺口溜是“真革命不如假革命,假革命不如反革命”---
有资料称,刘伯承在全国解放后,进行了反思,他说:我常梦到不少国民党的家属向我要丈夫,要儿子,要知道国民党部队的主体也是农民子弟-----
中国有一句古话:自古知兵非好战。
然也。
(其实中外也如此,以色列原总理拉宾曾任以军参谋长,以色列的开疆拓土,其居功至伟,毕竟诸多战役均是其策划,但后来,其也知道仅靠战争并非最终手段,于是走和平之路,没想到却被以色列自己人刺杀)
刘伯承曾有一小女儿,极乖巧,名“华北”,有一晚在延安幼儿园过夜时,年纪尚幼的华北就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据当时在场的某个小朋友称,当晚一人进幼儿园休息室叫醒华北,华北见之则称“叔叔”,后来则没知发生什么情况了。
据此线索,保卫部门怀疑是内部有人做案,但始终破不了案。
刘伯承后感叹地说:破不了此案,我死不瞑目。
时至今天,此案仍是悬案,刘帅虽死亦有余恨。
 

附件

  • 照片 135.jpg
    照片 135.jpg
    1.4 MB · 查看: 150
QUOTE(一丁点肥肉都不敢吃 @ 2013年12月18日 Wednesday, 01:06 AM)
给个精华啦,管理员!
[snapback]3604117[/snapback]​




书生一个 昨天, 11:32 PM 发表于: #96


教授


用户组: 用户
发表总数: 2359
精华主题数: -1
现金: 9442 元
存款: 1000 元
注册日期: 2004-12-16
用户编号: 1757


是呀。
整个论坛还是我最冤,现还显示:“精华主题数: -1 ”。
 
QUOTE(书生一个 @ 2013年12月18日 Wednesday, 01:05 PM)
书生一个 昨天, 11:32 PM 发表于: #96
教授
用户组: 用户
发表总数: 2359
精华主题数: -1
现金: 9442 元
存款: 1000 元
注册日期: 2004-12-16
用户编号: 1757


是呀。
整个论坛还是我最冤,现还显示:“精华主题数: -1 ”。
[snapback]3604188[/snapback]​


cx.gif
cx.gif
cx.gif
 
QUOTE(小云和小吉 @ 2013年12月18日 Wednesday, 01:07 PM)
cx.gif
cx.gif
cx.gif

[snapback]3604190[/snapback]​




发贴可真是一件很累的工作,尤其是单位工作较多的时候。

你是小屁孩。
一边玩去
cx.gif
 
QUOTE(书生一个 @ 2013年12月18日 Wednesday, 02:05 PM)
书生一个 昨天, 11:32 PM 发表于: #96
教授
用户组: 用户
发表总数: 2359
精华主题数: -1
现金: 9442 元
存款: 1000 元
注册日期: 2004-12-16
用户编号: 1757


是呀。
整个论坛还是我最冤,现还显示:“精华主题数: -1 ”。
[snapback]3604188[/snapback]​


哎呀~!悲剧呐。这帖要是精华了。也不是你的。你有点像红人汪峰了。
ha.gif
ha.gif
ha.gif
 
QUOTE(一丁点肥肉都不敢吃 @ 2013年12月18日 Wednesday, 11:10 PM)
哎呀~!悲剧呐。这帖要是精华了。也不是你的。你有点像红人汪峰了。
ha.gif
ha.gif
ha.gif

[snapback]3604312[/snapback]​








小汪比我性福,起码与小獐走近了。


我呀,躺着也中枪呀 。


邮票的贴还没有发完,要耐心等候一下。
争取把十大元帅的内容先发完。
 
此贴非常不错,图文并茂啊。
陈寅恪是作《柳如是别传》以诗证史,兄台这是以邮说史啊。别致。倘若进一步,以邮证史就更妙,只是此工夫要艰苦多了。
 
QUOTE(山野闲人 @ 2013年12月18日 Wednesday, 11:46 PM)
此贴非常不错,图文并茂啊。
陈寅恪是作《柳如是别传》以诗证史,兄台这是以邮说史啊。别致。倘若进一步,以邮证史就更妙,只是此工夫要艰苦多了。
[snapback]3604320[/snapback]​




谢谢你的抬爱。
我较随意写之,随意发之。
估计还有不少错误之处,还烦君帮忙改正一下。


137.

陈毅,四川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毕业,是一个黄埔军校的“杂牌学生”,而非黄埔军校的正牌生
陈曾参加南昌起义,起义部众仅余800多人时,陈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团级军官。
陈在红军长征时,与项英留守根据地,与国民党周旋长达八年,出生入死这四言敝之亦不为过。
陈曾被围于梅岭,敌围之搜之,陈却是福大命大,保全性命,事后曾做诗《梅岭三章》,诗中感慨良多。
即使如此,陈也对部下笑言:以后国民党会打着锣敲着鼓,列队欢迎我们下山的。
其部众听之哄笑,未几,此言即成事实,因为,日寇打进来了,国共又开始新的合作了。
陈在皖南事变后,出任新四军军长。
解放战争开始,陈接替罗荣桓,出任山东军区司令,辖有许世友、叶飞、陶勇、宋江时轮等悍将。山东解放区是国民党的眼中钉、肉中刺(蒋介石曾言:解决了山东共匪,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六成),陈所辖的三野解放军也是关内最有实力的,倍受国民党部队攻击,在粟裕的协助之下,陈先后击败薛岳、汤恩伯、陈诚等国民党主将,陈曾赋词道:--堪爱堪爱,蒋军必败。其在莱芜战役歼敌众多,生擒桂系大将李品仙,国民党王耀武曾笑称:就是五六万头猪,也要几天才能抓完呀。(也有人称这言是蒋介石说的,也有人说这是李品仙说的);其发动的孟良崮战役,大敢割歼国民党头号王牌七十四整编师(相当于军),上至师长,下至马夫,三万二千余人,尽皆被歼----
但是役当中,陈打得也是惊心动魄,其早已没有“血雨飘来湿战袍”的诗兴了,亲自来到粟裕的指挥部督战。战毕,陈对粟言道:我们的下一代再不能参军打仗了,太惊险了。观其后代,确实没有带兵打仗的。
七十四整编师的俘虏曾对共军坦承:连我们都打赢了,你们打到南京应没有问题了。
解放后,曾任外交部长,在公众场合,常有惊人话语。
当被记者追问如何击落U2间谍飞机时,陈答:是用竹竿捅下来的---
在中印边界问题的记者会上,陈怒言:不是不到,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
-----

陈与毛泽东主席有私交,一次,毛递烟给陈,陈不吸,谎称已戒。毛连称陈“真了不起”。如此以来,陈骑虎难下,称:连毛主席都说我了不起,我岂能再吸。于是尝试戒烟。
林彪未出事之前,陈曾言,如此抬高毛泽东根本用不着,后怒曰:此人不叛变,我不姓陈---
然也。
----
陈死后,毛出席了他的追悼会,称:陈毅是个好同志。
 

附件

  • 照片 137.jpg
    照片 137.jpg
    28.8 KB · 查看: 110
136.贺龙,湖南人。

贺龙也是一个传奇人物,仅凭着二把菜刀闹革命,就拉起了一支队伍。
南昌起义中,起义部队的主体基本是贺之部队。
在红军时代,贺是红二方面军的领头人。
在长征时,贺之红军到达陕北时,其部众人数不降反增,确实让人意外。据说,贺曾入过哥老会,其辈份极高,早在南昌起义时,贺之警卫员就是江湖的龙头大爷。因此,贺部在长征时,贺本人每到一村,即可有召之即来的本领。
抗战时,贺任120师师长,不知是地域所限,还是其它原因,贺战功不多,所辖部众也是一个兵团左右。
解放战争时,贺部基本是起牵制作用,因此三大战役时,也没有见贺部的战绩。
解放后,贺龙曾任体委主任等职,贺后来被林彪所陷害。
贺龙之子,贺鹏飞曾任海军副司令。
 

附件

  • 照片 136.jpg
    照片 136.jpg
    26.8 KB · 查看: 126
徐向前,山西人(十大元帅中,北方人确实不多。)

徐向前样子老实厚重,黄埔军校毕业,据资料称:蒋介石也曾接见过徐,觉得其才貌一般,没予重视。
看来这位校长的眼光确实有问题,徐的军事才能极为超凡,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在徐的指挥下,迅速强大,即使到了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时,已达八万左右。
徐向前的妻子程训宣就是被张国焘以肃反名义杀掉,徐一直不知道,后来周纯全才秘密告诉他:整掉徐妻的目的就是为了整徐本人。
估计徐就是因为才能过人,张国焘才没有对徐下毒手。
徐向前在红一、四方面几乎内斗之际,对陈昌浩说:天下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
陈昌浩采纳了徐的建议。客观来说,陈昌浩当时有拍板权,陈理智的听取了徐的意见,避免了红军内斗,居功至伟。但后来,陈浩昌的下场不好。
否则,红一方面军估计不是红四方面军的对手。

徐的战斗历程不是一帆风顺,西路军的全军覆灭真是让人为之扼腕,二万一千多人的部队在河西走廊被斩杀殆尽的事实,让人瞠目。

徐在解放战争时发动的太原战役十分精彩,打得他的老乡阎锡山一筹莫展。

徐解放后也受重用,曾任过参谋长、国防部长等职,其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前夕逝世.
 

附件

  • 照片 139.jpg
    照片 139.jpg
    1.4 MB · 查看: 149
罗荣桓,湖南人。

罗是本科学历是十大元帅中最高的,所学的是理工科。
罗被称为政工元帅,但罗军事才能绝对超群,否则其在去东北之前,绝不会是山东军区司令兼政委。
张义隆曾称:罗与林的合作是很默契的。
李作鹏也有类似的说法。
罗死后,毛曾作诗悼“国有疑难可问谁?”
 
罗荣桓,湖南人。

罗是本科学历是十大元帅中最高的,所学的是理工科。
罗被称为政工元帅,但罗军事才能绝对超群,否则其在去东北之前,绝不会是山东军区司令兼政委。
张义隆曾称:罗与林的合作是很默契的。
李作鹏也有类似的说法。
罗死后,毛曾作诗悼“国有疑难可问谁?”
 

附件

  • 照片 138.jpg
    照片 138.jpg
    1.4 MB · 查看: 133
140.聂荣臻,四川人。

聂曾任红一军团政委,做过林彪的拍档。
估计聂与林彪的合作不完美,据说:聂与林曾在长征时就出现过吵架。
但一般都认为,无论如何,林聂二人均是毛的嫡系。

聂在解放战争初,曾与傅作义对垒,据载:聂在人多的优势下,被傅打得落花流水,连重地张家口都丢了。
看来聂的军事指挥能力不算突出。

聂在解放后曾任参谋长等职,其主管军工,对二弹一星的研制成功贡献较大。
聂的女儿聂力、女婿丁衡高均属将军之列。
 

附件

  • 照片 140.jpg
    照片 140.jpg
    1.4 MB · 查看: 147
141.叶剑英,广东梅县客家人,是广东人的骄傲。

叶剑英以“告密”出名,在南昌起义之前,汪精卫曾指示张发奎拘捕贺龙、叶挺等,叶剑英密告之,贺龙避之,遂后有南昌起义。
红军长征时,红四方面军张国焘曾发电报密令陈昌浩展开党内斗争,解决毛泽东,叶见之,迅速告毛,毛于是当晚率兵北上,离开红四方面军,建国后,毛还赞叶,称:没有叶,就没有脑袋了。

这就是较出名的“密电事件”,现在此事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徐向前曾说过:毛泽东在延安时说起此事时,较生气,我也不好意思问。
徐帅还称:没有见过这电报。
不仅徐帅,红四方面军管电报工作的负责人也坚称没有见过这个电报。

朱德的原秘书曾就此事问过叶帅,叶则以此事让后人评说为由,拒绝回答。

据推测,如果是叶将此电报告知毛泽东,但据载,毛当晚还是去与陈昌浩会谈了,当时毛对于陈坚决南下的要求用了缓兵之计,称:这需要得到中央大多数的同意才行。
毛既知张的阴谋,还敢去与陈昌浩会谈?
这本身就令人可疑。
但这只是怀疑,随着当事人的纷纷离世,这事情越来越成为历史谜。

叶剑英本人受毛的宠信,这是无须置疑的。
叶本人在文革时,任军委副主席,在除四人帮过程中,叶有功劳。
叶自称毛常讲周勃安刘的故事,故叶总以周勃为榜样,专心辅助华国锋,叶后来自我批评“封建残余思想重”。
叶在文革后,任全国人大委员长,位高权虚。
叶帅之子叶选平,曾是广东省长,后升任政协副主席。
叶帅女婿邹家华,是邹韬奋之子,曾任副总理。

叶有文才,熟读不少诗词,在开高层会议时,有时毛喜欢辛弃疾的某些词,叶能当场背诵,被毛赞曰:有点文化。
犬子学校教学楼上面贴着一诗: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此诗正是叶帅作品。
当时我在该小学读书时,自己小小笔记本的首页也正是写着这首诗。
 

附件

  • 照片 141.jpg
    照片 141.jpg
    1.5 MB · 查看: 127
楼主有生活情趣!
face3.gif
face3.gif
face3.gif

也曾集邮过2本,后来不知道谁偷走了!从此以后不沾边了。
向苏联老大哥学习,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这句我爱听
ha.gif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