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教师中级技能培训是不是离谱了点? (1人在浏览)

冬天的雨

小学二年级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73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教师中级技能培训是不是离谱了点?200块不说,连快退休的也要培训!试问,老人家有多少人会用电脑?要培训之前不妨先花上些时间培训下电脑操作知识啊!教育部门什么都想得出,不就是为了那200块嘛,直说照给就是啦。别为难老人家了。求求你们了!
 
是为了普及电脑知识的。其实不能说完全为了钱。使用多媒体是一个发展趋势。你敢说3年内,5年内,10年内电白所有学校都不能配置多媒体吗?一些老教师,其实我也认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的,但现在太急了,什么都不懂,一下子要培训通过,确实为难了部分老教师。
 
退休的学电脑也是好的。老人家能在家里上网聊天。
 
我敢保证,这样绝对培训不了电脑知识。不会电脑的老师绝对不会因此而学会电脑,只会因此而欠了别人一个人情而已!
 
200块是小事。关健是哪些模块。看好了。是中级的。不是初级的打几个字就行的那种。想取得合格?请人吃饭给钱都未必有人肯给你接来做呀。
 
据说前一些日子教师提工资历了,于是相关部门就开始关心了吧?

施之于教师,取之于教师.

看开些吧.

饿狼喜欢肥羊,培训围着教师.
 
QUOTE(无奈中的无奈 @ 2011年11月20日 Sunday, 11:42 AM)
200块是小事。关健是哪些模块。看好了。是中级的。不是初级的打几个字就行的那种。想取得合格?请人吃饭给钱都未必有人肯给你接来做呀。
[snapback]3275276[/snapback]​



中级培训,不容易!要比较熟练办公软件(office)才能完成。
我已经给钱请人帮我去完成。我是完成不了的。250元不贵!
 
QUOTE(老和尚 @ 2011年11月20日 Sunday, 07:08 PM)
中级培训,不容易!要比较熟练办公软件(office)才能完成。
我已经给钱请人帮我去完成。我是完成不了的。250元不贵!
[snapback]3275645[/snapback]​


和尚还要施舍给施主?
 
根据电白论坛就可以得知,电白的教师精通电脑的人太多了,很多人的电脑水平已经远超中级了,还要去“陪睡”中级?老教师连开机也不会,中级有机会毕业吗?
 
QUOTE(人民教师不爱人民 @ 2011年11月19日 Saturday, 11:42 PM)
是为了普及电脑知识的。其实不能说完全为了钱。使用多媒体是一个发展趋势。你敢说3年内,5年内,10年内电白所有学校都不能配置多媒体吗?一些老教师,其实我也认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的,但现在太急了,什么都不懂,一下子要培训通过,确实为难了部分老教师。
[snapback]3275020[/snapback]​


是为了普及电脑知识?请问各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也要培训是为什么呢?
 
QUOTE(最后更新 @ 2011年11月21日 Monday, 07:03 AM)
是为了普及电脑知识?请问各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也要培训是为什么呢?
[snapback]3276208[/snapback]​


那是复习费。
 
学了都是浪费。现在有哪几个学校普及到了用电脑上课的。请举手。
 
中级培训确实不大必要,最多会做点课件就可以了。每人发台电脑,或者每个课室装一部倒很快能学会。那些理论的东西让我学也学不会。
 
恭喜你,你又为国家的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很多学校都有电脑室,要普及,学校可以组织信息技术老师给其他老师讲课、练习。
 
我认为在企业管理中做为一种职业培训,应该是公司对员工的一种常规义务,公司给员工的一种福利,是公司发展的一种成本支出,而不能使培训费用转寄在员工身上,更不能直接在员工的工资中扣除。同理,教师培训应是上级教育部门或国家对教师素质提高的应尽的一种义务,培训费用不能由教师个人来承担,应归入国家教育发展的成本费用中,在财政中进行支出!可惜国家教育投入并不能做到这点,各种教师培训、职称培训费用大部分由教师个人工资来为国家承担教育投入费用。包括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也并非是电白所特有,是国家规定的培训。

楼主对中级培训只是一知半解,这个培训名称应是“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它不是电脑技术,不是信息技术,是教育技术,不是懂电脑就会教育,不是精通电脑技术就精通教育技术,更不能以老教师倚老卖老而用老教育观和方法去教育新时代的学生。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实质就是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其实很多电脑教师懂技术,却不懂教学,更惨的是很多学校领导把电脑老师排除在教育技术培训名单之外。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很多是通过教学案例分析进行培训的,如果能彻底解决培训费用不向教师收取,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是很值得广大教师参与的,也较有效的培训,下面是培训的其中一个案例,看看电脑老师是不是比语文、数学老师更懂:

==================================

在阅读案例之前,先浏览一遍下面的五个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案例:

1.许老师在哪些地方的提问较好的启发了学生?
2.许老师的教案在哪些地方创设了情境?通过什么方式创设情境的?
3.许老师的教案中在课文讲解部分,共安排了几种方式进行课文的阅读?安排多种形式有什么好处?
4.你认为许老师的教案设计的如何,你有没有什么改进建议?
5.尽可能地找出这份教案所采用的全部教学策略。
6.请找出许老师的教案中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设计。

要求:
•发起一个主帖,分享你对本案例5个 阅读思考问题的回答,你发帖的内容可以选择直接回答这五个问题,也可以选择这五个问题中感兴趣的2-3个问题,加上自己的其它的一些思考;
•看看小组内其他成员对本案例这5个阅读思考问题的回答,以回帖的方式交流你的想法;
•如果学有余力,试着从其他角度对案例中触及你的问题进行讨论;
•要求每个学员至少发一个主帖,回一次别的学员的帖。


“艰难破壳”的丑小鸭

许老师是小学三年级的一名语文教师,在设计《丑小鸭》第二课时的教学时,许老师想起了去年的这个时候,她用这堂课做公开课,有很多专家前来指导,专家们对她精心设计的教案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但同时也提出了不少建议,尤其是在教学策略上的建议令她受益匪浅。《丑小鸭》的故事中蕴藏着多种情感和寓意,如果有效地引导,对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道德感都有很大帮助,于是她马上找出来去年的资料,决定好好根据专家的建议改进今年的教学。

她在仔细研读去年的教案基础上,设计出来了今年的授课教案。其中蓝色的文字标明了教案的改进之处,而且加入了对每个教学活动所采用的教学策略的思考,下面是对教学过程的具体设计。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和《丑小鸭》里的生字和生词交了朋友,今天我们就来和丑小鸭交交朋友。看完下面的动画,请同学们回答这两个问题:丑小鸭是小鸭子么?为什么大家都叫它丑小鸭?

2.播放伴随着标准普通话朗读课文的《丑小鸭》精美flash,让同学们认真观看。

3.大家看完以后,可以和同桌讨论一下,看谁最快回答老师的问题。(半分钟讨论后,请2-4个学生回答问题)

课程的导入部分是新添加进来的,原来的教案直接就进入了课文第一段的学习。在导入部分让学生观看flash,回顾整个故事,生动的画面、感人的音乐、符合课文结构的情节,能吸引三年级的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情节,并且先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看flash,这样更有目的性。

二、课文学习:

(一)第一部分学习

1.下面大家一边看大屏幕(PPT 展示第一段中“丑小鸭那么丑,大家都讨厌他,哥哥姐姐欺侮他,小伙伴们嘲笑他,连妈妈也不太喜欢他。丑小鸭伤心极了。有一天,他悄悄地离开了家。”)一边开动小脑筋想一想,丑小鸭为什么那么伤心?它当时会怎么想呢?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这里用PPT展示课文的重点句,原来的教案中只安排了学生看自己的课本,这样不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一起。展示了课文中的句子后,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接下来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这里用的是默读的方式,虽然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但也不能忽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2.现在谁最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半分钟后,请2-4个学生回答问题)

这里要注意对学生回答的反馈,尽量让同学们发挥,而不限制他们的思想。

3.他们都回答得很好!那么大家想想以前自己最伤心的时候是什么?或者最孤单的时候是什么?大家默想一下,一会儿看谁愿意给大家伙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半分钟后,老师请3个学生回答问题)

原来教案要求学生不断的读课文,体会其中丑小鸭“孤独”的感觉。现在,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相当于把同学们带到一个真实情境中,这样,就能更深地体会课文第一部分的情感基调――“孤独”。

4.大家都伤心和孤单过,写这部童话的的作者安徒生爷爷也不例外,请大家拿出刚刚老师给的几份资料,取出第一份,看一下安徒生爷爷小时候是怎么生活的。

在原来的教案中,我把关于作者的介绍放在了结尾处,将大篇文字性内容呈现给三年级学生,不太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现在我想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作者的经历介绍,体会自传体童话的特点,帮助学生更深的理解作者。

5.大家看,安徒生爷爷当年只身前往哥本哈根,人生地不熟,爸爸妈妈也不管他,朋友也没多少,又孤独又伤心,多像丑小鸭啊!请大家再体会一下,带着自己的理解和着音乐齐声朗读。现在大家先酝酿一下(把音乐打开),好,老师来起个头:“丑小鸭那么丑……”

这里让学生伴着音乐齐读,用音乐创设了情境,这样更有感染力。

(二) 第二部分学习

1. 下面大家一边看大屏幕(PPT展示第二段中“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他只好白天躲起来,晚上才出来找吃的。 ”)一边开动小脑筋想一想,丑小鸭为什么白天躲起来,晚上才出来找吃的呢?你能体验他的感受么?

提问的时候注意启发策略的运用,要慢慢地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支架。

2. (停顿10秒钟,点一名学生,等待他回答后)大家看看大屏幕上的图片(附加展现黑森林里丑小鸭觅食的图片)是的,丑小鸭那么小,却要被大猎狗追赶,吓得只能在黑黑的夜晚找吃的,丑小鸭多害怕啊。下面请你带着自己的刚才的理解,为大家朗读这一段。(一共请3个学生)

呈现黑森林里丑小鸭觅食的图片,也是为了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体会丑小鸭的“害怕”,这也是这一部分课文的情感基调,创设了情境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课文,这里采用的让学生单独朗读的方式,并且要在学生朗读之后给予反馈和强化,其实这种小的经常性的鼓励比大的但极少的奖励更有价值,在对某个学生进行鼓励的同时,实际上是对其它同学的替代性强化。

3. 同学们,安徒生爷爷也有过类似害怕的经历。在他刚刚开始写作,并且小有成就的时候,却遭到了丹麦其他权威评论家的嘲笑,他们说他写的文章满是乡下人的语言,下等,粗俗,而安徒生柔软的心害怕遭到伤害,因此常跑出哥本哈根,到法国和英国去度假,顺便在那里进行更进一步的创作。你们想想,当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却长期不被那里的人接受,并遭到他们的排斥时,你们会害怕么?会担心么?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再齐声朗读这一段。好好体会一下。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加深理解,并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处境,理解安徒生童话的特点,再用齐读的方式读课文,这样避免学生盲目地不加理解地阅读。

(三)第三部分学习

1.有一天,丑小鸭看到了一些天鹅,大家看(附加图片“一群天鹅飞过”),天鹅雪白的翅膀,长长的脖子,多美丽啊!我们的丑小鸭是怎么想的呢?下面大家一边看大屏幕(PPT展示第三段中:“一天傍晚,一群天鹅从空中飞过。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又惊奇又羡慕。”)一边开动小脑筋想一想,你能体验他的感受么?

这里该转换到课文的第三种情感基调――“羡慕”,首先呈现美丽的天鹅的图片,让学生从害怕也转换到惊奇艳羡的心理状态,与课文情感保持一致,学生自然而然的会将自己置于这样的情境中,想象如果自己是丑小鸭,会怎么想,自然也就能体验丑小鸭的感受。

2. (等待半分钟后,分别请三个同学回答感受)好,请你带着你的感受和理解为大家读屏幕上的这一句。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尽量引导他们掌握“羡慕”这个词的含义。

3. 冬天到了,天气渐渐转寒了,湖水都结成冰了,湖面上一阵阵的寒风,而丑小鸭却还在这个湖上。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的朗读(播放寒风呼啸的声音,老师单独领读PPT上的内容)

这里由教师领读,让学生闭上眼睛用耳朵听,用大脑想,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由老师单独读可以较好地配合音响效果,播放寒风呼啸的声音,创设逼真的情境。

4.请大家睁开眼睛,刚刚有什么感觉?想一想, 如果你当时在场,你感觉丑小鸭可怜么?你会怎么做呢?

问题的提出也是逐渐深入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 更要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和促进作用,这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加深领悟。

5.安徒生爷爷也像丑小鸭这样挨过饿受过冻。阅读我给你们的第二份资料(同学阅读安徒生在哥本哈根求学时没有钱买吃的,经常饿得拿凉水充饥,喝水后倒床便睡以忍受饥饿的文字介绍)(2分钟)

继续在课文讲解的同时穿插作者的经历介绍,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与“自传体”童话的特点。

6.现在每个人自己的来朗读这一段,出声的读,老师来听谁理解得最好!(请全班同学带着自己的理解自由朗读这一段)

这里采用每个学生出声朗读的方式,又变换了一种阅读的形式。

(四)第四部分学习

1.丑小鸭因为这个好心的农夫而幸免于难,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坚强地生活,怀着对美好的白天鹅的深情向往,最终成为了一只合格的白天鹅。他多高兴啊,他高兴得说了些什么呢?(PPT展示第四段中“丑小鸭太高兴了,他扬起翅膀,伸长脖子,从心底里发出快乐的呼喊:“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幸福的一天!”)请大家齐声朗读大屏幕上面的话。

最后一段为转折段,整体感情比较高昂兴奋,齐读的形式更能体现气氛。

2.读完了,请同学们告诉我,丑小鸭为什么感到幸福?(分别请3个同学起来回答问题)请你根据你刚才的理解单独朗读“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幸福的一天!”

引导学生回顾对比,更深体会“幸福”的原因。用学生个别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

3.丑小鸭多幸福啊,你看他最终变成了这些美丽的白天鹅中的一员。(伴着优美的音乐,老师带着学生观看一些美丽的白天鹅图片)

视听结合,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丑小鸭看到自己湖中倩影时的“惊喜”之情。

4.大家都知道,安徒生爷爷最后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话作家之一,整个丹麦都因为他的的诞生而自豪。相信大家都看过安徒生爷爷创作的很多童话吧,(幻灯片展示《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作品插画)这些童话你们是不是都读过呢?或者听爸爸妈妈讲过?安徒生爷爷一生创作了那么多大家都爱读的童话,收获了多少果实啊,安徒生也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而不是土气的丑小鸭了。

又一次提到作者,这里是能力目标的拓展,丰富学生对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惊喜的感受,作者的亲身经历也仿佛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这就将文章的中心思想升华到了更高的层次。通过提供给学生安徒生的生平材料,让学生了解作者艰难的一生,模范人物起到了间接强化作用。

5. 让我们不看书,齐声朗诵最后一句,体味丑小鸭高兴、幸福、愉快、激动的心情。老师看谁读得最好。

这里采用背诵朗读的方式,学生可以不受文字的束缚充分推进情感与文字的统一。

三、分角色写作讨论活动

现在请同学们四个人组成一组,分别扮演丑小鸭的小伙伴、野鸭、农夫和天鹅四个角色,给变成天鹅后的丑小鸭写一段话。然后和小组的伙伴分享你写作的内容。

这个活动是新加进来的,一方面让学生进入到人物的情境中体会感受,一方面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许老师写完教案之后自己感觉很满意,这样反复的琢磨,根据初稿细细的修改,最终形成一份比较完美的教案,这不也正似艰难破壳的“丑小鸭”吗?这样的教案设计在教学中真正实施会是什么效果呢?许老师充满了期待。
 
QUOTE(无奈中的无奈 @ 2011年11月20日 Sunday, 07:37 PM)
250块有人接都不错了。上学期的别人给到3百多。
[snapback]3275670[/snapback]​


搞不掂早找我咯!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