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i3721pp (微博:事情正在起变化), 信区: NewExpress
顾准之子:没有毛泽东的恩德 有中国今天吗?
核心提示:他当即翻脸,“我说改革开放摧毁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行不行?对历
史谦虚点,不要动不动什么坏事都怪毛泽东。他是国家的领袖,这个国家是他缔造
的,缔造容易吗?没有毛泽东的恩德,有中国的今天吗?我们家可以说是文革的直
接受害者。但这一条,我从来都是坚定不移的。”
顾准名言:地上不可能建立天国,天国是彻底的幻想,矛盾永远存在,所以,没有
什么终极目的,有的,只是进步。(摘自人民网)
本文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27期,作者:彭淑,原题:《父与子:两代人
的家国》
顾准被认为是“49年至文革结束中国大陆惟一一个思想家”,为自由思想众叛亲离
,死于贫病,是自由主义学者的精神航标;而他的儿子高梁,现在却被贴上了“国
家主义者”的标签
1948年,他生于山东的北大门--滨州。他的父亲33岁,先后任中共中央华东财委委
员、山东省工商总局副局长、财政厅厅长。
依照北方的传统,为了好养活,他跟上面的一兄一姊一样,乳名也是一种粮食:高
粱。
1982年,他33岁,考入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成为父亲的学生、经济学家吴敬琏
门下的研究生,专攻比较经济制度。
当时,一批风起云涌的经济学人都记得,他的名字叫“高梁”,并且沿用至今。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四卷一套的《顾准文存》内,编者一栏,赫然印着他的本名
:顾南九。
三个名字,无意间泄露了高梁的人生:著名学者、思想家、经济学家顾准的次子;
一个自称“永远不想成为风云人物”的经济学者。
近年来,学界时有质疑,伴随这些质疑的是粗线条的标签--他的父亲是“中国最早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第一人”,“49年到文革结束中国大陆惟一一个思想
家”,“文革”中,两次戴上高帽的“右派”;而他却是“非主流经济学家”、“
反思改革者”中的一员,一个“左派”。
他的“盟友”,中国政法大学经济学教授杨帆则说,他是“自由派经济学家们的一
块心病”--“他们认为他应该跟他们站在一边。但他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主义者”。
“我从来不是谁的心病,也不参加任何派别,我是独立的。”7月11日上午,北京
昌平家中,高梁颧骨深陷,逐字逐句地说。
寄给父亲的两封信
高梁稍一侧身,身上的半旧汗衫3便露出个窟窿。一旦触及家中往事,他停顿,尔
后沉闷,“说好了,不要问我们家的事情。”
他的好友,专栏作家柳红说过:“作为顾准的儿女这一生都是扭曲的。在那个特殊
年代,因为父亲被打倒,导致伦常亲情要被扭曲。等到父亲被树为‘中国一代知识
分子的良心’后,他们又要活在不被理解、深受责难的阴影里。”
90年代,为写《顾准全传》,上海作家高建国采访了与顾准相关的六十多人,其中
就有高梁。顾家5个子女:
长女顾淑林,1942年生,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长子顾逸东,
1946年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设计师;高梁之妹顾秀林,1950年生,现
任云南财经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小弟顾重之,据传在美国,是
一名会计师。
书里,高梁是一个“交流比较彻底”的回忆者,一个见证父亲自述的儿子。
“1965年9月17日,秦柳方代表经济所党组织找我谈话,宣布给我重新戴上右派帽
子的决定。”
顾准自述,两天后,“跟随四清队伍前往周口店劳动改造”。“经济所”即中科院
经济研究所(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前身),他在那里从事会计研究。
春节假期,一方面幻想回家度假,能够得到一点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也有最终离
开这个家庭的思想准备。到家在下午,汪璧(顾准之妻,曾任财政部商务司司长)
还未回来,在家的孩子没有一个理我的。晚上,汪璧提出离婚,想到1957年以来我
欠下这个家庭这么多债,此后不应该再害亲人,忍受感情上的牵累,痛快地同意了
。
“1966年春节,表面上看还是融洽和平的。春节过后,父亲离家去周口店。出门的
时候,我弟弟、妹妹正在拌嘴。父亲回过头,大吼一声:还吵什么?你们没爹啦!
”高梁说。
“1967年4月,高梁去四川大串联。他与一位年长的烈士子弟崔红军(解放初期曾
在顾准家生活过一段时间,自称是顾准的干儿子)邂逅。崔红军拉着高梁的手,对
他悄悄说了几句犯禁的心里话:‘其实,中国不少右派都是有思想的人。你父亲就
是个很有思想的人啊……’,他深受震动,也勾起对父亲的无尽思念。……便和崔
红军一起,给顾准各写了一封问候的信,从四川寄往经济所。”
这会儿,面对高建国文中的描述,高梁从沙发上坐起,“时间太久了,我想不起信
里的内容。”
然而,父亲收到他的来信后,勾起对家人的强烈思念。一个月后,借故回到家中
--……汪璧回来,一进门就严词责问我:“你害人害得还不够,还要来害人?”非
要我马上离开不可,我原想等长女回家见见她再走,汪璧火气愈来愈大,看她因重
装假牙,满口无牙,面容极度憔悴,实在不忍,……就这么又匆匆离开了这个“家
”。……不过事情还没有完。一个月后(1967年12月),寄来了二儿以下四个孩子
和我断绝父子父女关系的文据。1968年4月,(他们)把我的户口和粮食关系转来
所里,从此以后,就连每月他们寄粮食的字迹也看不见了,我想念他们。
“恩断义绝,一致于此”,在自述中字字千钧。
“大姐顾淑林当时不在北京,没有加入签名。事隔多年,顾逸东提起这件事,全身
颤抖,泣不成声。他最终请求世人,要责怪就责怪他一人,因为他是长子。但这件
事一定是四人一起商议的结果。”
高建国思忖,那时,顾准尚且不知,儿女们为他“转户”也因汪璧已死。
“1965年秋天,母亲曾经很难过地对我说,你们都大了,要学会独立谋生……,我
后来一再回想,母亲那时已经想要去死,她实在是没有一条好路可以走啊!”高梁
对他诉说这段时,强抑内心的痛楚。
1968年4月8日,被宣布开除党籍、泯灭心头一线希望的汪璧,在孩子们走后,吞服
大量“来沙尔”消毒水。桌上留下她颤抖的笔迹:帮助反革命分子销毁材料罪该万
死。
据说剧毒发作,她倒地的模样极其悲惨。当天傍晚,“敲不开门,从邻居家的窗户
爬进自己家”,第一个目睹者,正是高梁。
“我们是中国最大的不孝之子”
母亲“走”后,高梁结束了人大附中的高中生活。
“如果没有文革,让我报大学志愿,也许会报文科。但应当时号召,党的需要就是
我们的志愿。”他分到内蒙古东部寒冷的兴安盟,“春天播种,秋天打场。一晃就
是5年”。
其后,他又在乌兰浩特柴油机厂当工人6年,“所有的车间都干过”,却没有守在
父亲渴求他们的弥留之际。
1974年12月3日零时,顾准因患肺癌去世。
临终前,单位来人提出,只要他肯在“认错书”上签名,就能“马上摘帽,回到人
民中间”。顾准断然拒绝。
“他是很骄傲的,”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老所长赵人伟说。
1950年,赵在中科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经济研究》任编辑,他缅怀道:“……顾
准并没有上过大学,甚至连高中也没有上过。他在中华职业学校旧制商科初中毕业
以后,就进入上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任练习生,时年仅12岁。但他刻苦自学,在
19岁时就写成了一部会计学专著《银行会计》。……可见,顾准学术生涯的一个重
要特点是自学成才。
“我认为顾准学术生涯的另一个特点是博大精深。有一次他对我说:‘我可以得3
个博士’。我问他:‘哪3个?’他回答说:‘经济学、历史学和数学。’……最
使我好奇的是他的数学功底。他知道我的疑点所在,接着说道:‘从50年代以来,
我把数学系统地学了一遍--从初中代数、平面几何到高等数学,而且经常演算习题
’。……顾准治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古今中外,纵横比较。他不仅如前所说进行
多学科的研究,而且从西方和中国历史的研究开始,再对未来进行考察。……‘文
革’以前他就翻译了熊彼得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等著作……”
“骄傲”既来自顾准对自身才华的笃信,也是命运多舛的肇因之一。
“他以一个上海市财政局局长的身份,对抗中央财政部的财政命令。”赵人伟一语
道破。
1949年年底,上方指令,上海税制要以“民主评议”进行,即按口头协定各家企业
的应缴税款,因为“资产阶级的账簿不可信,属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注册会计师
也不可信”。
顾准并没惟命是从。为避免稽查干部查账的不专业,他挑选过去立信会计事务所的
20位会计师,聘为“特约查账员”;他指示直接税局公告全市,按照当时人民币币
值与物价,重新评估所有企业的财产实际价值,作为税收依据。实际账面资本出来
后,企业利润的应交税率自然合理降低。
在对纳税大户实行“自报实交,轻税重罚”等措施后,顾准继而采用“专户专管”
、“查账,店员协税”等颇现代化的税收方式。
“他认为,上海原本具有优良的财会制度,税制可以用查账解决。”赵人伟说。但
在全国统一执行财政方针下,顾准的策略在党内遭致部分力量的反对。
自同年10月起,中央有关部门对他一再提出申斥,令其恢复“民评”,他却据理力
争,“出言不逊”。
1952年,全国发起“三反”运动。这年3月4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称:市委财
政经济委员会委员顾准,一贯地存在着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自以为是,目无组织
,……决定予以撤职处分,并令其深刻反省。至于其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副部长
、上海市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财政局局长和税务局局长等职,建议有
关方面一并撤除。
1955年8月,顾准在中央党校学习。对于中国现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深思,结合毛泽
东的《论十大关系》,他在学习体会中,明确抨击计划经济体制,主张要以市场价
格的涨落,来调整生产和流通。
学员讨论会上,他的发言被一位厅局级干部直接打断:你不要再读下去了吧。
《体会》经他修改,定稿为《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与价值规律》,于
1957年第二期《经济研究》上刊登,后来却被批在社会上“放毒”,是修正主义。
赵人伟日后称,“在被称为第一个改革浪潮的1956年,我国经济学界出现了两篇最
有代表性的经济理论文章,一篇是孙冶方(已故经济学家)的《把计划和统计放在
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另一篇是上面已提到的顾准的文章。如所周知,孙冶方撰写
这篇文章时,曾经得到过顾准的启发。可见,在这个改革浪潮中,顾准毫无疑问是
站在中国经济学界的前沿的。”
1957年11月,顾准被打为中科院系统最大的“反党反社会主义右派分子”,并开除
党籍。
有朋友劝顾准,如果摘帽,孩子们就会来看你了。他听后翻江倒海,终于落泪妥协
。
病床上,他对吴敬琏、骆耕漠(已故中科院院士、著名经济学家)说,“在认错书
上签字,真是奇耻大辱。我这样做,既是为了能见到我的孩子们,也想这样做,或
许能改善他们的处境。”
为让兄长如愿,顾准的胞弟陈敏之(生前曾任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给侄
儿侄女们去信苦劝。
他曾撰文,“和五哥(顾准)见面之初,他就曾对我说,他希望重之能回来照顾他
,并且沟通感情与思想,……11月24日收到了重之来信,信中表示他不会回来,而
且是坚定的。还说:‘对党的事业的热爱和对顾准的憎恨之间是不可能存在一般的
父子感情的’,‘我是要跟党跟毛主席走的,我是决不能跟着顾准走的……’”
顾准与儿女们至死未见,他们一句“怕受爸爸的影响”,无疑加速了他的离去。
顾准第一次打成“右派”时,曾与妻子商定,为了孩子们的前途不受牵连,他同意
他们与自己“划清界限”。
“有人与家人在政治上划清,生活上却没划清”,对于顾准亲子关系的“划清干净
”,高建国含蓄指出,“当年,个人抱负就是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不被淘汰出
来,这是第一位的。”
《顾准全传》中,顾准第二次“戴帽”一经传出,顾重之在就读的101中学,被同
学们扯去红领巾。陈敏之的夫人曾含泪道,孩子们压力也很大,在外面受歧视,被
骂作“狗崽子”。
顾准的妹夫施义之,“文革”中曾任公安部常务副部长。汪璧死后,他与妻子、顾
准的胞妹陈枫,毫不犹豫对顾家子女施予关怀。他对高建国坦言,是他阻止岳母与
孩子们去见顾准,“那个年代就是这样,我当个公安部长并不安全,朝不保夕。”
“母爱”也横亘在父子中间。1960年冬,顾准从河南商城下放回京。亲历大饥荒的
重灾区,他在日记里记有“哀鸿遍野,人相食”的可怖实况。
家中,他当着儿女面,痛批“人民公社”、“大跃进”。高梁回忆,父亲说农村应
该鼓励单干,允许两极分化。现在的中国是匮乏经济,政府供应什么,群众就只得
买什么,没有一点选择。还有一次,一位亲戚来看父亲,他却大谈“大炼钢铁”
--“就是泥地里挖个坑坑炼铁渣渣,泥土导热,怎么炼铁?”他典型的“右派”言
论,把亲戚吓跑了,母亲因此不快。
“母亲作为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在如何对待父亲的政治问题上,整个人处于极大
矛盾中。她虽然爱我父亲,却并不能理解他的深邃思想。母亲在孩子们面前,只能
按照党的要求‘正面’说话,譬如:‘党早已说明,‘三年自然灾害’饿死人是少
数,你们的父亲嘴不好。你们要和父亲划清界限。”顾逸东对高建国说。
顾准去世后,陈敏之愤恨其儿女的无情。他用一台老式打字机,将事情原委打出,
印制若干,散发到顾准的朋友中去。
“他交给我时,还特别叮嘱,你要小心别让别人看到,我怕会给你造成不利。”顾
准的干女儿,中科院同事张纯音之女徐方回忆道,那是“文革”后期,陈的行为十
分危险。
打印本在早年,还是小范围散布。90年代中期,陈敏之不断将沉痛往事撰稿翻出,
致使顾家儿女成为众矢之的。
那时,徐方偶遇高梁,他苦笑,“我们现在是全中国最大的不孝之子了。”
“经济学家要爱人民”
1978年,高梁返城,在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办的一家杂志社工作。吴敬琏为他介
绍赵人伟,“这是你父亲生前的好友。”
老成持重的高梁一时不能自已,“狠哭了一鼻子。可见他爱他的爸爸。”赵人伟说
。
“1980年,我和二哥都在准备以同等学力报考硕士研究生。有一次在一起讨论经济
学时,他忽然说了这么一句话:当经济学家必须爱人民。”顾秀林听到高梁这么说
,为之一震。
“这和他的家庭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有莫大关系。”高梁读研时的同届同学,当
年财贸所的研究生,现任北师大珠海分校校长华生说。
他,还有高梁同寝室室友张学军在电话中,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了高梁日复一日坚持
跑步、苦练体质的身影。
高梁所在的831寝室,原是一间空荡的教室。在那里,每周末都会开办读书会。
读书会围绕两个主题:研读与专业无关的经典著作,比如黑格尔的名著《小逻辑》
;对于中国改革的现实问题,作理论化深层探讨。其间,不同专业、年级的同学,
包括社会中人纷纷加入。
张学军怀念当年他们“怀有强烈的责任感想为中国的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一群
意气书生中,年长的高梁一惯“思考严谨,火花碰撞不多”。
高梁也坦承,在当时北京自由组合的学术圈子:诸如杜润生、王岐山、周其仁组成
的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和金融所的“五道口学术圈”里,他仅是一介参与者,绝非
活跃人士。
一次讨论会上,众人为国企改革,兵分三路,“激进派提倡,干脆卖掉国企。中间
派认为可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保守派则连这也反对。”张学军模糊记得,高梁是
“趋于保守的”。
“他默默地沿着一条路走下去。我有时觉得,这条路较窄,会限制他的发展。”张
学军的看法,对应了高梁的另一好友、莫干山会议的发起者之一、时任国务院技术
经济中心经济师朱嘉明所说:“高梁与他父亲最大区别就在于他的思考相对局限在
经济方面,其他领域不像他父亲深广。”
1984年9月,浙江德清县莫干山,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
。与会者不乏今天公众耳熟能详的一些人物--王歧山、马凯、张维迎……
华生后来回忆,这时正值农村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取得了空前成功,城市经济改
革已拉开序幕,势不可挡。会议中心是讨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与
现实问题,其中尤以价格改革为重中之重。
一批经济学子将以优质独见的学术论文被选入参会。高梁上山,缘于他在《中国社
会科学》做过编辑。
开会、征文的消息发出后,“入选者限定120人左右,可投稿就有上千份。那年7月
,筹会阶段,我被王小鲁(现任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拉去帮忙
。”他说道。
“高梁也是会上提出‘放调结合双轨制’的五人之一。”华生说,当年与会者认定
,改革的市场轨道已开始铺设,价格改革迫在眉睫。他、高梁、何家成(现任国家
行政学院副院长)、张少杰(已故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研究员)、蒋跃(现任
陕西省工信厅厅长)在会上经过数日争论达成一致,“用先放的办法促进市场价平
稳下浮,然后上调计划牌价,有些产品可以外放内调。同时,特别强调组织生产资
料市场和物资部门主动进入市场,……我们把这套‘改、调、放、导’思路简括为
‘放调结合双轨制’。”
一干经济学者在改革方向上统一,“破除僵化、阻碍经济活力的‘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初衷都为“国富民强”--这是高梁眷顾的80年代。
“但改革将会改到什么地方去,我们心里是模糊的。有人认为,我们应该完全学美
国,搞自由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彻底实现私有化,和政府彻底脱离是最容易
、摩擦最小的一种制度;也有人认为,我们要保持社会主义的壳子,中国毕竟是在
计划经济基础之上建立的一套供应体系,应该稳妥地、公私兼顾地改革。这些未明
晰的不同倾向,在后来改革实践中,一步步确为分歧。市场成功都会经历这个过程
。”
而高粱表示,“大家公认私有制最有活力,但我对它在中国的实际运行感到疑惑。
”
“人心坏了”
1985年,高梁毕业,进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
在这家由国家体改委衍生出来的青年才俊云集的研究机构里,高梁低调如故,文章
发表不算多,官至正处级。
“80年代末,就是这个正处,让我没能通过政治审查杠杆,失去赴牛津留学的机会
。”他寒心的是,1990年,体改所并入经济管理研究所,原成员各奔东西,“眼看
一个炙手可热的单位打入冷宫,有些人却在边上看笑话。里面就有当年一起奋斗搞
改革的同仁。”
90年代初,张学军在海南,两次见到高梁。
令他理解又诧异,“那会儿,很多人比较灰心,无心学术,改行做生意。高梁也自
称‘半下海’,居然炒起了期货。”
高梁的期货终是全军覆没。郭熙权在电话中笑道,“他适合宏观经济研究,实际操
作能力不强。”
1992年,郭任海南洋浦工商管理中心主任。高梁任洋浦国有资产管理中心主任,主
管经济开发区政府所属的七八家小型国企。两年后,他离开洋浦。
他曾对媒体吐露,“我原想,根据自己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解,制定新的管理方法
,按照资产管理的方式管理”,“手下有一个管开发区拆迁的公司,有一大笔钱来
运作。我自任总经理。后来上面不让我干了,换了一个人。虽然许多人都知道这个
人有问题,可是上头压下来了,限期完成移交,让这个人管。管了不到半年,那人
就出了很多问题。查出来以后就撤了。这时,我也站不住脚了。”
“我就是‘那个有问题的人’,”郭熙权直言,“高梁曾兼任洋浦物业总公司法人
。上面让我接任他的职位,他成了我的下属。”
郭熙权说,在职期间,他曾向管委会递交一“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方案,欲将这家
物业总公司推上市。按其计划,在公司管辖的土地上招商,让商家建房,建写字楼
,形成商业一条街。政府采用土地出租方式,定下各个商家的土地使用期限。到期
时,钱、房子都属于洋浦物业总公司。
前来投资的两家股份公司提出,“投资方要占51%的股权,摆脱国有资产管理委员
会的直控。”方案被否。
“委员会中传出,我想把公司的总经理位置固定化,使国有资产永久掌控在我手中
。高梁是委员会委员之一,却没与我及时沟通。我估计,他在心里不支持我。今天
回头再看,国有资产收购早在中国大行其事。”他不以为然道。
此刻,高梁也大发感慨:“90年代,大量国企垮台,有人说体制不行。我看有外因
与内因。外因是私企与外企的大量出现,对国企形成很强的竞争关系。国企过去长
在温室里,环境太好,缺乏野心。内因就是企业者的责任心越来越少了,自私地想
从中牟取私利的人越来越多了。这与我在80年代,到国企搞调查的体会有很大区别
。人的良心坏了。为什么坏了?肯定有社会、文化的因素。但有一条,谁也不能否
定,就是80年代开始所谓的‘产权理论’--难逃其咎。”
“左”“右”碰撞
1998年,高梁回京。因离开单位过久,他失去了公职。
那时,他一边为《经济管理文摘》写稿,一边主持产业论坛,“体改所以前强调,
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际中建立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原所一同事,后来成为民
企人士,托我们办论坛,目的就是把中国整个产业实况梳理一遍。论坛上,请来矿
业、石油、船业、汽车、电子等各行领导、专家。”
其间,“非主流经济学家”的主要人物杨帆,因为“一些问题上观点相近”,与他
相熟起来。
2001年,杨帆帮助高梁出版《挺起中国的脊梁:全球化的冲击和中国的战略产业》
。在他与《中国不高兴》作者之一王小东引见下,高梁担任过《中国产经新闻报》
副总编。
2004年8月,经济学家郎咸平公开指出,“MBO(管理层收购)是一个掠夺国有资产
的最好办法”,他的论调与高梁的观点不谋而合。
在郎咸平与企业家顾雏军的MBO争端引发的“第三次改革大争论”中,高梁站出来
表态,支持郎咸平。
顾雏军一方,有他过去体改所的同僚,“主流经济学家”。“他们对他有些失望与
奇怪,”杨帆说。
高梁昔日“一个战壕的战友”认为,为了推动国企私有化可以不择手段,“为了吃
到这锅饭,你可以先往里面吐一口口水”。高梁对此极为不满,搜集了国企改制过
程中许多违法操作的案例。
中国(北京)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卢周来在Email里写道,一次,在社科
院法学所,讨论某国企改制侵吞国有资产的具体个案,“有人仍在挺MBO,高梁历
数国企改革中的黑暗面不时被打断,他非常愤怒地起身离开。”
“还有一次,在国务院某部讨论科技发展战略。我提出我们国家这些年来,过于依
赖外资和外来技术,冲淡了自主创新、自力更生的精神。立刻有一位经济学家跳出
来,你是义和团、红卫兵、冲锋队……”高梁仍记得那种咄咄逼人的火药味。
举办产业论坛5年,他自认为,有一层收获就是“逐渐明确了一些想法”--“今天
的改革肯定有悖于1980年代中国经济学人提出改革的初衷。一些主流经济学家在体
制改革中,对市场功能不切实际地夸大,实际是在鼓吹‘纯市场化’理论,它是导
致现在社会上道德指数低下、贫富差距拉大、腐败日益增多的主因”。
“他们以‘新自由主义’理念在指导改革,认为政府管得越少越好,最好什么也不
管,干脆退出竞争领域。中国作为一个后进国家,在工业化发展中间,没有国家主
义进入,它发展不上去,永远是三流、四流的。
“我反对国有企业私有化,反对国企改制进程中,国有资产被侵吞,工人权益被漠
视。一些主流经济学家对既得利益者的不法行为‘视而不见,反助其力’。
“要发展民族工业创新,防止外资侵入,使国家失去开发核心技术的能力。现在很
多问题出现是人们观念变了,失去了道德底线,这不是市场化的改革能解决的。需
要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来团结社会,‘这是个应该强调社会利益的时候,是个应该弘
扬正气的时代’。”
他自信,被主流经济学家斥为“国家主义者”--“绝不是一个贬义词”。
毫无疑问,高梁的论点论据,在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这些他父亲思想的传人眼中是
典型的“左八股”,他们对类似观点的批判,也是那么的典型。
经济学家姚洋说:“说要防止外资侵入,但我们的主要技术进口都是外资搞的。这
样来看,外资不也贡献很大?不能说人家来了,就是白给中国送技术吧?这也是一
种生意。”
赵人伟说:“目前贫富差距拉大,对这一事实,似乎都没有分歧。但究其原因,解
决办法,分歧就大了。有人认为是市场取向的改革造成的。我认为,关键不是市场
取向改革搞错了,而是政治体制改革没有跟上。”
被高梁等人视为“自由派经济学家”代表的茅于轼就高梁的某些观点发表了自己的
看法:“纯市场化肯定不对。但说因为市场化使得道德败坏,毫无道理。正气在哪
个社会都要讲,但是不是社会主义就是正气,资本主义就是邪气?是不是投机就不
创造财富,只有生产劳动创造财富?我认为,一定的投机是好的,投机过度就变了
。”
“不管是国家垄断还是私人垄断都是坏事,垄断的问题是降低效率。选人机制上也
一样,不好的产权选不出好人来。我们国企领导人都是委派的,不是选拔竞争出来
的。政府还是要起作用的。并不是主张政府干预越少越好,是该干预的就干预,不
该干预的就不要干预。”
“我们当前改革的大问题是市场化的方向没有坚持,现在倒退了--国进民退。”末
了,他指出,“发表那些观点的人,有一种可能是在改革中受到伤害。现在左的思
潮抬头,他们与这股思潮之间,至少感情上是呼应的。”
对于高梁的观点,他的导师、“吴市场”吴敬琏从未作公开评价。
据徐方无意中透露,今年4月,她从日本回国,曾与吴敬琏相聚,“吃饭时,他谈
到顾准的孩子不知为什么,现在思想变得有点‘左’。他心里不太好受。”
娜拉出走后怎么样?
2001年,编辑《顾准日记》的丁东与中国青年出版社责编李丕光合力将陈敏之与高
梁约到一起。
“顾准的遗作中,除《希腊城邦制度》交给吴敬琏。一部分日记,还有他与陈敏之
的信件往来、文稿在陈敏之处;至于另一部分日记、顾准的学术笔记、卡片放入档
案袋,由社科院交给了高梁。”丁东介绍道。
明知叔侄间有隔阂,但出版社想将他们各持部分组合出版《顾准文存》,“大家都
有一个共同愿望,把顾准的精神财富流传下来。”李丕光说。
《文存》正式出版后,陈敏之考虑自己年事已高,将手持的文稿著作权交给了高梁
。
李丕光在编《文存》时,竭力不删改原稿,“编到后来,我们连广告都没想做,只
想将它平静地引入市场。”
80年代末,陈敏之即想出版《顾准文集》,特请王元化先生作序。因作序延误,错
失出版时机,直到1994年,王元化向陈敏之推荐了贵州人民出版社。对方原以为只
是已故学者的一般性著作,还让陈敏之自掏一万多元。陈敏之对顾准的思想,视若
珍宝,为出版一口应允。“出版后,分量相当重。出版社受到上级‘压力’,出版
过程遭到伤害。但书的效应终于发散出去。”丁东、李丕光纷纷说。
吴敬琏曾就《文存》中的精华--《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作撰文分析:“从理想
主义出发,许诺一个地上天国。因为自以为许诺的是一个地上天国,所以就以为有
权运用一切手段,包括(用)专制、杀戮的手段来建立这个天国,一切反对这种做
法的人都应灭绝,于是这个理想主义就会转化为反动的专制主义。他(顾准)说他
自己也是相信过可以有地上天国的。他投身于这个运动。结果循着这条路……走到
他去世前,文革那种法西斯专政的状态,他说他现在认识清楚了,他坚决地站在经
验主义的立场和专制主义做斗争。”
“当年父亲想得已经很深了,我们这些小孩哪里能懂?他偶尔冒出的观点中,有两
点记忆鲜明:第一,辩证法是不是宇宙普适真理?他认为不是,只是部分适应。第
二,中国历史与欧洲历史的区别。他指出,马克思在著作里说过,中国没有封建主
义。这两样和我们的教科书不一样。
“80年代,我开始读他的原稿。以前我们受马列主义教育长大,对他写的一切感到
振聋发聩。这是我读后切实的感受。什么叫解放思想,这就叫解放思想。”
“直到今天,我认为他在治学处事的态度上,仍是值得推崇的。还有他的哲学思考
里--不要把马克思哲学思想作为不可移动的教条,我是同意的。这是我对我先父的
态度。”高梁说。
“希望他们长大以后,还能像鲁迅说的那样,敢想,敢说,敢怒,敢骂……”
1957年至1962年,顾准在自述中无限寄望于生机勃勃的儿女们。
如今,高梁确实“敢怒”。一次聚会中,有人说,谁发动了“文革”,谁摧毁了中
国传统优秀文化。
他当即翻脸,“毛泽东提倡学雷锋。现在提倡MBO,贪污腐败盛行,这是谁的账?
我说改革开放摧毁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行不行?对历史谦虚点,不要动不动什么
坏事都怪毛泽东。他是国家的领袖,这个国家是他缔造的,缔造容易吗?没有毛泽
东的恩德,有中国的今天吗?我们家可以说是文革的直接受害者。但这一条,我从
来都是坚定不移的。”
另一次,有人质疑,所持观的点是否有违他父亲的理路,他忿然回答,“如果我父
亲活着,他也会像我这样。”
“他是在做秀么?他是最应该对文革有深刻反思的人。如果不是,他这一生就太可
悲了。”他的反对者里,有人这么说。
“我经历过毛时代,身上会有时代的烙印。但并不妨碍我作理性思考。我的兄弟姐
妹们应该跟我差不多,否则我们不会走到今天。”高梁的语气与其说理性,不如说
是对于某种信仰的执守。
当初,在这份“信仰”与深爱的父亲之间,他选择前者。现在改革进程中,“不管
有多少人已经漠视,不再相信马列思想”,他的信仰仍在指引他的方向。
在《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中,顾准始终追问--“娜拉出走以后怎么样?”即新
中国成立以后,社会将要如何发展?
这一追问依然继续。一个年轻的来自高梁学术观点对立派中的一员追问高梁:“改
革至今,市场化是我们目前发现社会资源配置最优的制度。市场化固然造成贫富不
均,但你告诉我,应该怎么办?不可能回到计划经济吧?”
“他的提法有问题!好像不走市场经济,就是走计划经济。现在不就是既有市场化
,又有政府在管?改革30年,不要以为我们一动未动,应该说改革已取得伟大成就
。再说我并不反对市场,我是反对腐败地将国有资产私有化!”
高梁振振有词,“学者有两条根本:一是方法,二是立场。方法就是实事求是,立
场是为国家负责,为人民负责,为弱势群体负责。这点我和我父亲一样。”
“高梁与他父亲看似观点有别。但仔细想来,顾准的思想在他那个年代不容于主流
,高梁的思想在当下也不容于主流。”
就连他的外表都是那么不合时宜--脚上长年不变的一双军用黄胶鞋,步入任何场合
,那让他的朋友与对手都一致形容,“像个农民工。”
“莫干山会议上,我印象深刻的是齐永贵等人联名写的《金融发展战略》。他开了
一家金融公司,一见到我就说,你来做什么?你这人发不了财。”
“当官、从商,都要当孙子。”他好像早已了然。真要那样了,他又怎会是顾准的
儿子?
(参考资料:《拆下肋骨当火把--顾准全传》高建国著;《从一些片断看顾准的学
术生涯和感情世界》赵人伟著)
顾准之子:没有毛泽东的恩德 有中国今天吗?
核心提示:他当即翻脸,“我说改革开放摧毁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行不行?对历
史谦虚点,不要动不动什么坏事都怪毛泽东。他是国家的领袖,这个国家是他缔造
的,缔造容易吗?没有毛泽东的恩德,有中国的今天吗?我们家可以说是文革的直
接受害者。但这一条,我从来都是坚定不移的。”
顾准名言:地上不可能建立天国,天国是彻底的幻想,矛盾永远存在,所以,没有
什么终极目的,有的,只是进步。(摘自人民网)
本文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27期,作者:彭淑,原题:《父与子:两代人
的家国》
顾准被认为是“49年至文革结束中国大陆惟一一个思想家”,为自由思想众叛亲离
,死于贫病,是自由主义学者的精神航标;而他的儿子高梁,现在却被贴上了“国
家主义者”的标签
1948年,他生于山东的北大门--滨州。他的父亲33岁,先后任中共中央华东财委委
员、山东省工商总局副局长、财政厅厅长。
依照北方的传统,为了好养活,他跟上面的一兄一姊一样,乳名也是一种粮食:高
粱。
1982年,他33岁,考入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成为父亲的学生、经济学家吴敬琏
门下的研究生,专攻比较经济制度。
当时,一批风起云涌的经济学人都记得,他的名字叫“高梁”,并且沿用至今。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四卷一套的《顾准文存》内,编者一栏,赫然印着他的本名
:顾南九。
三个名字,无意间泄露了高梁的人生:著名学者、思想家、经济学家顾准的次子;
一个自称“永远不想成为风云人物”的经济学者。
近年来,学界时有质疑,伴随这些质疑的是粗线条的标签--他的父亲是“中国最早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第一人”,“49年到文革结束中国大陆惟一一个思想
家”,“文革”中,两次戴上高帽的“右派”;而他却是“非主流经济学家”、“
反思改革者”中的一员,一个“左派”。
他的“盟友”,中国政法大学经济学教授杨帆则说,他是“自由派经济学家们的一
块心病”--“他们认为他应该跟他们站在一边。但他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主义者”。
“我从来不是谁的心病,也不参加任何派别,我是独立的。”7月11日上午,北京
昌平家中,高梁颧骨深陷,逐字逐句地说。
寄给父亲的两封信
高梁稍一侧身,身上的半旧汗衫3便露出个窟窿。一旦触及家中往事,他停顿,尔
后沉闷,“说好了,不要问我们家的事情。”
他的好友,专栏作家柳红说过:“作为顾准的儿女这一生都是扭曲的。在那个特殊
年代,因为父亲被打倒,导致伦常亲情要被扭曲。等到父亲被树为‘中国一代知识
分子的良心’后,他们又要活在不被理解、深受责难的阴影里。”
90年代,为写《顾准全传》,上海作家高建国采访了与顾准相关的六十多人,其中
就有高梁。顾家5个子女:
长女顾淑林,1942年生,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长子顾逸东,
1946年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设计师;高梁之妹顾秀林,1950年生,现
任云南财经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小弟顾重之,据传在美国,是
一名会计师。
书里,高梁是一个“交流比较彻底”的回忆者,一个见证父亲自述的儿子。
“1965年9月17日,秦柳方代表经济所党组织找我谈话,宣布给我重新戴上右派帽
子的决定。”
顾准自述,两天后,“跟随四清队伍前往周口店劳动改造”。“经济所”即中科院
经济研究所(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前身),他在那里从事会计研究。
春节假期,一方面幻想回家度假,能够得到一点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也有最终离
开这个家庭的思想准备。到家在下午,汪璧(顾准之妻,曾任财政部商务司司长)
还未回来,在家的孩子没有一个理我的。晚上,汪璧提出离婚,想到1957年以来我
欠下这个家庭这么多债,此后不应该再害亲人,忍受感情上的牵累,痛快地同意了
。
“1966年春节,表面上看还是融洽和平的。春节过后,父亲离家去周口店。出门的
时候,我弟弟、妹妹正在拌嘴。父亲回过头,大吼一声:还吵什么?你们没爹啦!
”高梁说。
“1967年4月,高梁去四川大串联。他与一位年长的烈士子弟崔红军(解放初期曾
在顾准家生活过一段时间,自称是顾准的干儿子)邂逅。崔红军拉着高梁的手,对
他悄悄说了几句犯禁的心里话:‘其实,中国不少右派都是有思想的人。你父亲就
是个很有思想的人啊……’,他深受震动,也勾起对父亲的无尽思念。……便和崔
红军一起,给顾准各写了一封问候的信,从四川寄往经济所。”
这会儿,面对高建国文中的描述,高梁从沙发上坐起,“时间太久了,我想不起信
里的内容。”
然而,父亲收到他的来信后,勾起对家人的强烈思念。一个月后,借故回到家中
--……汪璧回来,一进门就严词责问我:“你害人害得还不够,还要来害人?”非
要我马上离开不可,我原想等长女回家见见她再走,汪璧火气愈来愈大,看她因重
装假牙,满口无牙,面容极度憔悴,实在不忍,……就这么又匆匆离开了这个“家
”。……不过事情还没有完。一个月后(1967年12月),寄来了二儿以下四个孩子
和我断绝父子父女关系的文据。1968年4月,(他们)把我的户口和粮食关系转来
所里,从此以后,就连每月他们寄粮食的字迹也看不见了,我想念他们。
“恩断义绝,一致于此”,在自述中字字千钧。
“大姐顾淑林当时不在北京,没有加入签名。事隔多年,顾逸东提起这件事,全身
颤抖,泣不成声。他最终请求世人,要责怪就责怪他一人,因为他是长子。但这件
事一定是四人一起商议的结果。”
高建国思忖,那时,顾准尚且不知,儿女们为他“转户”也因汪璧已死。
“1965年秋天,母亲曾经很难过地对我说,你们都大了,要学会独立谋生……,我
后来一再回想,母亲那时已经想要去死,她实在是没有一条好路可以走啊!”高梁
对他诉说这段时,强抑内心的痛楚。
1968年4月8日,被宣布开除党籍、泯灭心头一线希望的汪璧,在孩子们走后,吞服
大量“来沙尔”消毒水。桌上留下她颤抖的笔迹:帮助反革命分子销毁材料罪该万
死。
据说剧毒发作,她倒地的模样极其悲惨。当天傍晚,“敲不开门,从邻居家的窗户
爬进自己家”,第一个目睹者,正是高梁。
“我们是中国最大的不孝之子”
母亲“走”后,高梁结束了人大附中的高中生活。
“如果没有文革,让我报大学志愿,也许会报文科。但应当时号召,党的需要就是
我们的志愿。”他分到内蒙古东部寒冷的兴安盟,“春天播种,秋天打场。一晃就
是5年”。
其后,他又在乌兰浩特柴油机厂当工人6年,“所有的车间都干过”,却没有守在
父亲渴求他们的弥留之际。
1974年12月3日零时,顾准因患肺癌去世。
临终前,单位来人提出,只要他肯在“认错书”上签名,就能“马上摘帽,回到人
民中间”。顾准断然拒绝。
“他是很骄傲的,”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老所长赵人伟说。
1950年,赵在中科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经济研究》任编辑,他缅怀道:“……顾
准并没有上过大学,甚至连高中也没有上过。他在中华职业学校旧制商科初中毕业
以后,就进入上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任练习生,时年仅12岁。但他刻苦自学,在
19岁时就写成了一部会计学专著《银行会计》。……可见,顾准学术生涯的一个重
要特点是自学成才。
“我认为顾准学术生涯的另一个特点是博大精深。有一次他对我说:‘我可以得3
个博士’。我问他:‘哪3个?’他回答说:‘经济学、历史学和数学。’……最
使我好奇的是他的数学功底。他知道我的疑点所在,接着说道:‘从50年代以来,
我把数学系统地学了一遍--从初中代数、平面几何到高等数学,而且经常演算习题
’。……顾准治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古今中外,纵横比较。他不仅如前所说进行
多学科的研究,而且从西方和中国历史的研究开始,再对未来进行考察。……‘文
革’以前他就翻译了熊彼得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等著作……”
“骄傲”既来自顾准对自身才华的笃信,也是命运多舛的肇因之一。
“他以一个上海市财政局局长的身份,对抗中央财政部的财政命令。”赵人伟一语
道破。
1949年年底,上方指令,上海税制要以“民主评议”进行,即按口头协定各家企业
的应缴税款,因为“资产阶级的账簿不可信,属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注册会计师
也不可信”。
顾准并没惟命是从。为避免稽查干部查账的不专业,他挑选过去立信会计事务所的
20位会计师,聘为“特约查账员”;他指示直接税局公告全市,按照当时人民币币
值与物价,重新评估所有企业的财产实际价值,作为税收依据。实际账面资本出来
后,企业利润的应交税率自然合理降低。
在对纳税大户实行“自报实交,轻税重罚”等措施后,顾准继而采用“专户专管”
、“查账,店员协税”等颇现代化的税收方式。
“他认为,上海原本具有优良的财会制度,税制可以用查账解决。”赵人伟说。但
在全国统一执行财政方针下,顾准的策略在党内遭致部分力量的反对。
自同年10月起,中央有关部门对他一再提出申斥,令其恢复“民评”,他却据理力
争,“出言不逊”。
1952年,全国发起“三反”运动。这年3月4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称:市委财
政经济委员会委员顾准,一贯地存在着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自以为是,目无组织
,……决定予以撤职处分,并令其深刻反省。至于其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副部长
、上海市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财政局局长和税务局局长等职,建议有
关方面一并撤除。
1955年8月,顾准在中央党校学习。对于中国现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深思,结合毛泽
东的《论十大关系》,他在学习体会中,明确抨击计划经济体制,主张要以市场价
格的涨落,来调整生产和流通。
学员讨论会上,他的发言被一位厅局级干部直接打断:你不要再读下去了吧。
《体会》经他修改,定稿为《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与价值规律》,于
1957年第二期《经济研究》上刊登,后来却被批在社会上“放毒”,是修正主义。
赵人伟日后称,“在被称为第一个改革浪潮的1956年,我国经济学界出现了两篇最
有代表性的经济理论文章,一篇是孙冶方(已故经济学家)的《把计划和统计放在
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另一篇是上面已提到的顾准的文章。如所周知,孙冶方撰写
这篇文章时,曾经得到过顾准的启发。可见,在这个改革浪潮中,顾准毫无疑问是
站在中国经济学界的前沿的。”
1957年11月,顾准被打为中科院系统最大的“反党反社会主义右派分子”,并开除
党籍。
有朋友劝顾准,如果摘帽,孩子们就会来看你了。他听后翻江倒海,终于落泪妥协
。
病床上,他对吴敬琏、骆耕漠(已故中科院院士、著名经济学家)说,“在认错书
上签字,真是奇耻大辱。我这样做,既是为了能见到我的孩子们,也想这样做,或
许能改善他们的处境。”
为让兄长如愿,顾准的胞弟陈敏之(生前曾任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给侄
儿侄女们去信苦劝。
他曾撰文,“和五哥(顾准)见面之初,他就曾对我说,他希望重之能回来照顾他
,并且沟通感情与思想,……11月24日收到了重之来信,信中表示他不会回来,而
且是坚定的。还说:‘对党的事业的热爱和对顾准的憎恨之间是不可能存在一般的
父子感情的’,‘我是要跟党跟毛主席走的,我是决不能跟着顾准走的……’”
顾准与儿女们至死未见,他们一句“怕受爸爸的影响”,无疑加速了他的离去。
顾准第一次打成“右派”时,曾与妻子商定,为了孩子们的前途不受牵连,他同意
他们与自己“划清界限”。
“有人与家人在政治上划清,生活上却没划清”,对于顾准亲子关系的“划清干净
”,高建国含蓄指出,“当年,个人抱负就是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不被淘汰出
来,这是第一位的。”
《顾准全传》中,顾准第二次“戴帽”一经传出,顾重之在就读的101中学,被同
学们扯去红领巾。陈敏之的夫人曾含泪道,孩子们压力也很大,在外面受歧视,被
骂作“狗崽子”。
顾准的妹夫施义之,“文革”中曾任公安部常务副部长。汪璧死后,他与妻子、顾
准的胞妹陈枫,毫不犹豫对顾家子女施予关怀。他对高建国坦言,是他阻止岳母与
孩子们去见顾准,“那个年代就是这样,我当个公安部长并不安全,朝不保夕。”
“母爱”也横亘在父子中间。1960年冬,顾准从河南商城下放回京。亲历大饥荒的
重灾区,他在日记里记有“哀鸿遍野,人相食”的可怖实况。
家中,他当着儿女面,痛批“人民公社”、“大跃进”。高梁回忆,父亲说农村应
该鼓励单干,允许两极分化。现在的中国是匮乏经济,政府供应什么,群众就只得
买什么,没有一点选择。还有一次,一位亲戚来看父亲,他却大谈“大炼钢铁”
--“就是泥地里挖个坑坑炼铁渣渣,泥土导热,怎么炼铁?”他典型的“右派”言
论,把亲戚吓跑了,母亲因此不快。
“母亲作为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在如何对待父亲的政治问题上,整个人处于极大
矛盾中。她虽然爱我父亲,却并不能理解他的深邃思想。母亲在孩子们面前,只能
按照党的要求‘正面’说话,譬如:‘党早已说明,‘三年自然灾害’饿死人是少
数,你们的父亲嘴不好。你们要和父亲划清界限。”顾逸东对高建国说。
顾准去世后,陈敏之愤恨其儿女的无情。他用一台老式打字机,将事情原委打出,
印制若干,散发到顾准的朋友中去。
“他交给我时,还特别叮嘱,你要小心别让别人看到,我怕会给你造成不利。”顾
准的干女儿,中科院同事张纯音之女徐方回忆道,那是“文革”后期,陈的行为十
分危险。
打印本在早年,还是小范围散布。90年代中期,陈敏之不断将沉痛往事撰稿翻出,
致使顾家儿女成为众矢之的。
那时,徐方偶遇高梁,他苦笑,“我们现在是全中国最大的不孝之子了。”
“经济学家要爱人民”
1978年,高梁返城,在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办的一家杂志社工作。吴敬琏为他介
绍赵人伟,“这是你父亲生前的好友。”
老成持重的高梁一时不能自已,“狠哭了一鼻子。可见他爱他的爸爸。”赵人伟说
。
“1980年,我和二哥都在准备以同等学力报考硕士研究生。有一次在一起讨论经济
学时,他忽然说了这么一句话:当经济学家必须爱人民。”顾秀林听到高梁这么说
,为之一震。
“这和他的家庭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有莫大关系。”高梁读研时的同届同学,当
年财贸所的研究生,现任北师大珠海分校校长华生说。
他,还有高梁同寝室室友张学军在电话中,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了高梁日复一日坚持
跑步、苦练体质的身影。
高梁所在的831寝室,原是一间空荡的教室。在那里,每周末都会开办读书会。
读书会围绕两个主题:研读与专业无关的经典著作,比如黑格尔的名著《小逻辑》
;对于中国改革的现实问题,作理论化深层探讨。其间,不同专业、年级的同学,
包括社会中人纷纷加入。
张学军怀念当年他们“怀有强烈的责任感想为中国的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一群
意气书生中,年长的高梁一惯“思考严谨,火花碰撞不多”。
高梁也坦承,在当时北京自由组合的学术圈子:诸如杜润生、王岐山、周其仁组成
的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和金融所的“五道口学术圈”里,他仅是一介参与者,绝非
活跃人士。
一次讨论会上,众人为国企改革,兵分三路,“激进派提倡,干脆卖掉国企。中间
派认为可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保守派则连这也反对。”张学军模糊记得,高梁是
“趋于保守的”。
“他默默地沿着一条路走下去。我有时觉得,这条路较窄,会限制他的发展。”张
学军的看法,对应了高梁的另一好友、莫干山会议的发起者之一、时任国务院技术
经济中心经济师朱嘉明所说:“高梁与他父亲最大区别就在于他的思考相对局限在
经济方面,其他领域不像他父亲深广。”
1984年9月,浙江德清县莫干山,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
。与会者不乏今天公众耳熟能详的一些人物--王歧山、马凯、张维迎……
华生后来回忆,这时正值农村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取得了空前成功,城市经济改
革已拉开序幕,势不可挡。会议中心是讨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与
现实问题,其中尤以价格改革为重中之重。
一批经济学子将以优质独见的学术论文被选入参会。高梁上山,缘于他在《中国社
会科学》做过编辑。
开会、征文的消息发出后,“入选者限定120人左右,可投稿就有上千份。那年7月
,筹会阶段,我被王小鲁(现任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拉去帮忙
。”他说道。
“高梁也是会上提出‘放调结合双轨制’的五人之一。”华生说,当年与会者认定
,改革的市场轨道已开始铺设,价格改革迫在眉睫。他、高梁、何家成(现任国家
行政学院副院长)、张少杰(已故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研究员)、蒋跃(现任
陕西省工信厅厅长)在会上经过数日争论达成一致,“用先放的办法促进市场价平
稳下浮,然后上调计划牌价,有些产品可以外放内调。同时,特别强调组织生产资
料市场和物资部门主动进入市场,……我们把这套‘改、调、放、导’思路简括为
‘放调结合双轨制’。”
一干经济学者在改革方向上统一,“破除僵化、阻碍经济活力的‘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初衷都为“国富民强”--这是高梁眷顾的80年代。
“但改革将会改到什么地方去,我们心里是模糊的。有人认为,我们应该完全学美
国,搞自由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彻底实现私有化,和政府彻底脱离是最容易
、摩擦最小的一种制度;也有人认为,我们要保持社会主义的壳子,中国毕竟是在
计划经济基础之上建立的一套供应体系,应该稳妥地、公私兼顾地改革。这些未明
晰的不同倾向,在后来改革实践中,一步步确为分歧。市场成功都会经历这个过程
。”
而高粱表示,“大家公认私有制最有活力,但我对它在中国的实际运行感到疑惑。
”
“人心坏了”
1985年,高梁毕业,进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
在这家由国家体改委衍生出来的青年才俊云集的研究机构里,高梁低调如故,文章
发表不算多,官至正处级。
“80年代末,就是这个正处,让我没能通过政治审查杠杆,失去赴牛津留学的机会
。”他寒心的是,1990年,体改所并入经济管理研究所,原成员各奔东西,“眼看
一个炙手可热的单位打入冷宫,有些人却在边上看笑话。里面就有当年一起奋斗搞
改革的同仁。”
90年代初,张学军在海南,两次见到高梁。
令他理解又诧异,“那会儿,很多人比较灰心,无心学术,改行做生意。高梁也自
称‘半下海’,居然炒起了期货。”
高梁的期货终是全军覆没。郭熙权在电话中笑道,“他适合宏观经济研究,实际操
作能力不强。”
1992年,郭任海南洋浦工商管理中心主任。高梁任洋浦国有资产管理中心主任,主
管经济开发区政府所属的七八家小型国企。两年后,他离开洋浦。
他曾对媒体吐露,“我原想,根据自己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解,制定新的管理方法
,按照资产管理的方式管理”,“手下有一个管开发区拆迁的公司,有一大笔钱来
运作。我自任总经理。后来上面不让我干了,换了一个人。虽然许多人都知道这个
人有问题,可是上头压下来了,限期完成移交,让这个人管。管了不到半年,那人
就出了很多问题。查出来以后就撤了。这时,我也站不住脚了。”
“我就是‘那个有问题的人’,”郭熙权直言,“高梁曾兼任洋浦物业总公司法人
。上面让我接任他的职位,他成了我的下属。”
郭熙权说,在职期间,他曾向管委会递交一“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方案,欲将这家
物业总公司推上市。按其计划,在公司管辖的土地上招商,让商家建房,建写字楼
,形成商业一条街。政府采用土地出租方式,定下各个商家的土地使用期限。到期
时,钱、房子都属于洋浦物业总公司。
前来投资的两家股份公司提出,“投资方要占51%的股权,摆脱国有资产管理委员
会的直控。”方案被否。
“委员会中传出,我想把公司的总经理位置固定化,使国有资产永久掌控在我手中
。高梁是委员会委员之一,却没与我及时沟通。我估计,他在心里不支持我。今天
回头再看,国有资产收购早在中国大行其事。”他不以为然道。
此刻,高梁也大发感慨:“90年代,大量国企垮台,有人说体制不行。我看有外因
与内因。外因是私企与外企的大量出现,对国企形成很强的竞争关系。国企过去长
在温室里,环境太好,缺乏野心。内因就是企业者的责任心越来越少了,自私地想
从中牟取私利的人越来越多了。这与我在80年代,到国企搞调查的体会有很大区别
。人的良心坏了。为什么坏了?肯定有社会、文化的因素。但有一条,谁也不能否
定,就是80年代开始所谓的‘产权理论’--难逃其咎。”
“左”“右”碰撞
1998年,高梁回京。因离开单位过久,他失去了公职。
那时,他一边为《经济管理文摘》写稿,一边主持产业论坛,“体改所以前强调,
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际中建立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原所一同事,后来成为民
企人士,托我们办论坛,目的就是把中国整个产业实况梳理一遍。论坛上,请来矿
业、石油、船业、汽车、电子等各行领导、专家。”
其间,“非主流经济学家”的主要人物杨帆,因为“一些问题上观点相近”,与他
相熟起来。
2001年,杨帆帮助高梁出版《挺起中国的脊梁:全球化的冲击和中国的战略产业》
。在他与《中国不高兴》作者之一王小东引见下,高梁担任过《中国产经新闻报》
副总编。
2004年8月,经济学家郎咸平公开指出,“MBO(管理层收购)是一个掠夺国有资产
的最好办法”,他的论调与高梁的观点不谋而合。
在郎咸平与企业家顾雏军的MBO争端引发的“第三次改革大争论”中,高梁站出来
表态,支持郎咸平。
顾雏军一方,有他过去体改所的同僚,“主流经济学家”。“他们对他有些失望与
奇怪,”杨帆说。
高梁昔日“一个战壕的战友”认为,为了推动国企私有化可以不择手段,“为了吃
到这锅饭,你可以先往里面吐一口口水”。高梁对此极为不满,搜集了国企改制过
程中许多违法操作的案例。
中国(北京)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卢周来在Email里写道,一次,在社科
院法学所,讨论某国企改制侵吞国有资产的具体个案,“有人仍在挺MBO,高梁历
数国企改革中的黑暗面不时被打断,他非常愤怒地起身离开。”
“还有一次,在国务院某部讨论科技发展战略。我提出我们国家这些年来,过于依
赖外资和外来技术,冲淡了自主创新、自力更生的精神。立刻有一位经济学家跳出
来,你是义和团、红卫兵、冲锋队……”高梁仍记得那种咄咄逼人的火药味。
举办产业论坛5年,他自认为,有一层收获就是“逐渐明确了一些想法”--“今天
的改革肯定有悖于1980年代中国经济学人提出改革的初衷。一些主流经济学家在体
制改革中,对市场功能不切实际地夸大,实际是在鼓吹‘纯市场化’理论,它是导
致现在社会上道德指数低下、贫富差距拉大、腐败日益增多的主因”。
“他们以‘新自由主义’理念在指导改革,认为政府管得越少越好,最好什么也不
管,干脆退出竞争领域。中国作为一个后进国家,在工业化发展中间,没有国家主
义进入,它发展不上去,永远是三流、四流的。
“我反对国有企业私有化,反对国企改制进程中,国有资产被侵吞,工人权益被漠
视。一些主流经济学家对既得利益者的不法行为‘视而不见,反助其力’。
“要发展民族工业创新,防止外资侵入,使国家失去开发核心技术的能力。现在很
多问题出现是人们观念变了,失去了道德底线,这不是市场化的改革能解决的。需
要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来团结社会,‘这是个应该强调社会利益的时候,是个应该弘
扬正气的时代’。”
他自信,被主流经济学家斥为“国家主义者”--“绝不是一个贬义词”。
毫无疑问,高梁的论点论据,在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这些他父亲思想的传人眼中是
典型的“左八股”,他们对类似观点的批判,也是那么的典型。
经济学家姚洋说:“说要防止外资侵入,但我们的主要技术进口都是外资搞的。这
样来看,外资不也贡献很大?不能说人家来了,就是白给中国送技术吧?这也是一
种生意。”
赵人伟说:“目前贫富差距拉大,对这一事实,似乎都没有分歧。但究其原因,解
决办法,分歧就大了。有人认为是市场取向的改革造成的。我认为,关键不是市场
取向改革搞错了,而是政治体制改革没有跟上。”
被高梁等人视为“自由派经济学家”代表的茅于轼就高梁的某些观点发表了自己的
看法:“纯市场化肯定不对。但说因为市场化使得道德败坏,毫无道理。正气在哪
个社会都要讲,但是不是社会主义就是正气,资本主义就是邪气?是不是投机就不
创造财富,只有生产劳动创造财富?我认为,一定的投机是好的,投机过度就变了
。”
“不管是国家垄断还是私人垄断都是坏事,垄断的问题是降低效率。选人机制上也
一样,不好的产权选不出好人来。我们国企领导人都是委派的,不是选拔竞争出来
的。政府还是要起作用的。并不是主张政府干预越少越好,是该干预的就干预,不
该干预的就不要干预。”
“我们当前改革的大问题是市场化的方向没有坚持,现在倒退了--国进民退。”末
了,他指出,“发表那些观点的人,有一种可能是在改革中受到伤害。现在左的思
潮抬头,他们与这股思潮之间,至少感情上是呼应的。”
对于高梁的观点,他的导师、“吴市场”吴敬琏从未作公开评价。
据徐方无意中透露,今年4月,她从日本回国,曾与吴敬琏相聚,“吃饭时,他谈
到顾准的孩子不知为什么,现在思想变得有点‘左’。他心里不太好受。”
娜拉出走后怎么样?
2001年,编辑《顾准日记》的丁东与中国青年出版社责编李丕光合力将陈敏之与高
梁约到一起。
“顾准的遗作中,除《希腊城邦制度》交给吴敬琏。一部分日记,还有他与陈敏之
的信件往来、文稿在陈敏之处;至于另一部分日记、顾准的学术笔记、卡片放入档
案袋,由社科院交给了高梁。”丁东介绍道。
明知叔侄间有隔阂,但出版社想将他们各持部分组合出版《顾准文存》,“大家都
有一个共同愿望,把顾准的精神财富流传下来。”李丕光说。
《文存》正式出版后,陈敏之考虑自己年事已高,将手持的文稿著作权交给了高梁
。
李丕光在编《文存》时,竭力不删改原稿,“编到后来,我们连广告都没想做,只
想将它平静地引入市场。”
80年代末,陈敏之即想出版《顾准文集》,特请王元化先生作序。因作序延误,错
失出版时机,直到1994年,王元化向陈敏之推荐了贵州人民出版社。对方原以为只
是已故学者的一般性著作,还让陈敏之自掏一万多元。陈敏之对顾准的思想,视若
珍宝,为出版一口应允。“出版后,分量相当重。出版社受到上级‘压力’,出版
过程遭到伤害。但书的效应终于发散出去。”丁东、李丕光纷纷说。
吴敬琏曾就《文存》中的精华--《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作撰文分析:“从理想
主义出发,许诺一个地上天国。因为自以为许诺的是一个地上天国,所以就以为有
权运用一切手段,包括(用)专制、杀戮的手段来建立这个天国,一切反对这种做
法的人都应灭绝,于是这个理想主义就会转化为反动的专制主义。他(顾准)说他
自己也是相信过可以有地上天国的。他投身于这个运动。结果循着这条路……走到
他去世前,文革那种法西斯专政的状态,他说他现在认识清楚了,他坚决地站在经
验主义的立场和专制主义做斗争。”
“当年父亲想得已经很深了,我们这些小孩哪里能懂?他偶尔冒出的观点中,有两
点记忆鲜明:第一,辩证法是不是宇宙普适真理?他认为不是,只是部分适应。第
二,中国历史与欧洲历史的区别。他指出,马克思在著作里说过,中国没有封建主
义。这两样和我们的教科书不一样。
“80年代,我开始读他的原稿。以前我们受马列主义教育长大,对他写的一切感到
振聋发聩。这是我读后切实的感受。什么叫解放思想,这就叫解放思想。”
“直到今天,我认为他在治学处事的态度上,仍是值得推崇的。还有他的哲学思考
里--不要把马克思哲学思想作为不可移动的教条,我是同意的。这是我对我先父的
态度。”高梁说。
“希望他们长大以后,还能像鲁迅说的那样,敢想,敢说,敢怒,敢骂……”
1957年至1962年,顾准在自述中无限寄望于生机勃勃的儿女们。
如今,高梁确实“敢怒”。一次聚会中,有人说,谁发动了“文革”,谁摧毁了中
国传统优秀文化。
他当即翻脸,“毛泽东提倡学雷锋。现在提倡MBO,贪污腐败盛行,这是谁的账?
我说改革开放摧毁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行不行?对历史谦虚点,不要动不动什么
坏事都怪毛泽东。他是国家的领袖,这个国家是他缔造的,缔造容易吗?没有毛泽
东的恩德,有中国的今天吗?我们家可以说是文革的直接受害者。但这一条,我从
来都是坚定不移的。”
另一次,有人质疑,所持观的点是否有违他父亲的理路,他忿然回答,“如果我父
亲活着,他也会像我这样。”
“他是在做秀么?他是最应该对文革有深刻反思的人。如果不是,他这一生就太可
悲了。”他的反对者里,有人这么说。
“我经历过毛时代,身上会有时代的烙印。但并不妨碍我作理性思考。我的兄弟姐
妹们应该跟我差不多,否则我们不会走到今天。”高梁的语气与其说理性,不如说
是对于某种信仰的执守。
当初,在这份“信仰”与深爱的父亲之间,他选择前者。现在改革进程中,“不管
有多少人已经漠视,不再相信马列思想”,他的信仰仍在指引他的方向。
在《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中,顾准始终追问--“娜拉出走以后怎么样?”即新
中国成立以后,社会将要如何发展?
这一追问依然继续。一个年轻的来自高梁学术观点对立派中的一员追问高梁:“改
革至今,市场化是我们目前发现社会资源配置最优的制度。市场化固然造成贫富不
均,但你告诉我,应该怎么办?不可能回到计划经济吧?”
“他的提法有问题!好像不走市场经济,就是走计划经济。现在不就是既有市场化
,又有政府在管?改革30年,不要以为我们一动未动,应该说改革已取得伟大成就
。再说我并不反对市场,我是反对腐败地将国有资产私有化!”
高梁振振有词,“学者有两条根本:一是方法,二是立场。方法就是实事求是,立
场是为国家负责,为人民负责,为弱势群体负责。这点我和我父亲一样。”
“高梁与他父亲看似观点有别。但仔细想来,顾准的思想在他那个年代不容于主流
,高梁的思想在当下也不容于主流。”
就连他的外表都是那么不合时宜--脚上长年不变的一双军用黄胶鞋,步入任何场合
,那让他的朋友与对手都一致形容,“像个农民工。”
“莫干山会议上,我印象深刻的是齐永贵等人联名写的《金融发展战略》。他开了
一家金融公司,一见到我就说,你来做什么?你这人发不了财。”
“当官、从商,都要当孙子。”他好像早已了然。真要那样了,他又怎会是顾准的
儿子?
(参考资料:《拆下肋骨当火把--顾准全传》高建国著;《从一些片断看顾准的学
术生涯和感情世界》赵人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