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讨论 阿Q是奴隶还是奴才? (2人在浏览)

游侠索罗

小学六年级
注册
2018-06-07
帖子
355
反馈评分
58
点数
11
阿Q是奴隶还是奴才?
奴隶和奴才都是被压迫被奴役者,但奴才和奴隶有区别。
奴隶知道自己很苦,但奴才从被奴役的生活找到乐趣,不过这不够,还要有一个条件:害人!
被人压迫是奴隶,在被压迫中找到快乐并压迫同类或更弱的人,能做到吗?恭喜过关,你升级成奴才了。
家奴是奴隶,被人奴役,但家奴又跟着主子害人,所以家奴是奴才。
阿Q不准姓赵,他是处在奴隶的地位,同时又欺凌生癞的秃头佬王胡和尼姑,所以阿Q有奴才的精神。
阿Q外传中说赵老爷不准阿Q说话,阿Q也不准尼姑说话。尼姑一开口念经,显然不是歌颂赵老爷的话,阿Q马上打尼姑的嘴!
阿Q虽然不拿赵家一份钱,但帮助赵家驱除倒霉星尼姑是义不容辞的。
阿Q跟王胡打架,也很卖力的,赵老爷钱老爷虽然开心,但甚至也没把阿Q当成不供饭的家奴,赵爷钱爷更不屑阿Q。你比家奴不如,你跳什么跳?
吃了赵老爷、钱老爷的饭,老爷要打谁家奴就打谁,天公地道。赵老爷不给饭吃,不给住,阿Q吃自己的,睡的是土谷祠的,阿Q照打跟他差不多的癞子王胡和比他弱的尼姑。
遇到吴妈,哼!要不是怕她告诉赵老爷,早睡她了!
无事无非打王胡,为了什么?图个乐子呗!
赵老爷我欺不得,尼姑我还欺不得?!
再说了,谁知哪天赵老爷大院里就招人呢!阿Q的骨髓里早就具备家奴的素质,可随时上岗!
 
最后编辑:
鲁迅说:恶心别人的人早晚也会被别人恶心
 
卖号卖号,新剧集已出,奴隶变奴才的故事。
 
今天看到微信视频,有人分析,鲁迅对当中的,奴隶和奴才的区别。我觉得很有道理。
我本来想直接把它记录下来,但是不方便,所以就加上自己感受发给大家看看。
 
这个文字实际上基本上是盗版的,他举的例子就是阿Q的例子。跟我说的差不多,我加了几句话而已。不说清楚,人家腾讯要我向我要版权费。
 
最后编辑:
袁隆平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让大家吃太饱了。。。
我早就是说了,生存第一义,是物理上的需求,温饱后才进一步到精神需求,可是那帮民煮人士满嘴猪狗的,无法沟通啊。。。
 
但问题是奴才知道他自己是奴才吗?所以应该叫做,狗奴才。
 
upload_2019-7-3_18-28-57.png


那么爱用5开头开小号,是不是下意识里暗示自己就是五毛啊。。。。呵呵
 
我早就是说了,生存第一义,是物理上的需求,温饱后才进一步到精神需求,可是那帮民煮人士满嘴猪狗的,无法沟通啊。。。
可能人家是饱暖思淫欲了吧!不叫嚣民主如何彰显人家多么高尚?
 
这帮龟孙子,做英狗已经做得乐在其中,一脸奴才嘴脸还不自知,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哎。。。
 
猪飞狗跳不要紧,阿Q对号入座了,果然被楼主说中是,奴才。
 
我只看评论内容,至于你全裸!三点式半裸或穿棉袄!我无眼睇!
 
发到微信帮你整理一下。
 
百度 阿Q 奴隶 奴才

成为奴隶,本来就是人生的一种可悲。在奴隶的生活中,人的自尊、骄傲、独立、尊严,甚至是精神,都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被奴化,到最后——奴化成性。而在这般赧然的境地与生活中,一个可悲的奴隶,竟还从中要寻出美来?!如此这般,只会让自身让灵魂永远地屈居于奴隶,甘心情愿地去做奴隶,成为一个万劫不复,永远也无法走出奴性的奴隶。这样的奴隶,才是真正的奴隶,再没有任何人格与独立的高贵。即使想去解救他,解放他,也仍旧无济于事——解救一个奴才灵魂的奴隶,解开了枷锁,却永远解不开禁锢和腐蚀他们灵魂的藤蔓。从这个意义上说,解救一个“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的奴才,只会把他们推向另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
 
最后编辑:
转一篇文章

22中小学教育

阿Q的奴才人格

一、等级观念和主奴人格中国封建社会时代是一个金字塔型的等级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像一张网将每个人都编织在其中,只有天子君王高高在上,其他人则处于某一阶段、阶层之中。在这种等级关系里,每个人都具有双重身份,对上层而言,是下层,居于被支配地位;对于下层而言,又是上层,占据了支配地位。这种双重身份形成了人们的双重人格,作为支配者的主人人格和作为被支配者的奴才人格。在 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鲁迅塑造的阿 Q无疑是经典的文学形象。鲁迅对传统等级制度及其在这种等级制度下形成的主奴心态有深刻的揭露。他在《灯下漫笔》中写到“做主人的时候,以一切别人为奴为才;有了主人,也必然以奴才自命。”由此可见,每个人都是奴才,同时也可以支配、宰割。“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即奴性十足。”这种等级观念及其主奴心态在阿Q身上有典型的表现,处于封建等级制度最底层的阿Q思想上有着牢固的等级观念,他始终把上下、大小、贵贱作为衡量人的价值标准,在他心目中,未庄人有着分明的等级,对待不同等级的人,他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二、虚伪的两性道德与畸形的性心理中国封建社会是典型的礼教社会,道德至上是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这种维护宗法制度目标的道德礼教有两大缺陷:一是不平等,二是压抑人性。这在男女两性道德规范上尤为突出,中国自古就有“男女授受不亲,男女七岁不同席”之明训,这种严酷礼教法网,不仅禁锢了广大妇女的身心,剥夺了她们的幸福,而且也压抑扭曲了男人的性心理,造就了一批伪君子、伪道学,阿 Q便是一个典型。阿 Q虽然过三十还是孤身一个的浮浪雇工,却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笃信“男女之大防”,“女人不是好东西”之类的教条,常常摆出一副正人君子和卫道者的嘴脸。在阿 Q观念里,“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勾当了。”为了惩治这些人,他往往怒目而视,或者说几句诛心的话,或藏在冷僻处在后面扔石头。阿Q的这些心理和行为与其说是传统道德观念作用下的理性自觉,倒不如说是长期在礼教道德戒律下形成的畸形性心理的下意思流露。三、狭隘的革命观与投机心理传统社会总体上说是封闭保守的社会,中国历史上的农民造反和近代革命并不是要使人改变自己的奴隶地位,不过是争夺一把椅子,即争夺谁做“主人”,奴才做了主子,是绝不肯去老爷的称呼的,他的目的就是当老爷。鲁迅说:农民是根本不可能改变政权性质的,他们是想把皇帝推倒,自己去过皇帝瘾去,这一传统也影响支配了阿Q的革命观。阿Q本来是一个封闭保守的人,甚至以未庄的标准嘲笑城里人的新异。对于革命,开始是盲目排斥,认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于是看到革命党被杀,他还幸灾乐祸。随后发现有机可乘,便也想“投降革命党”。阿Q投降革命党的目标与钱太爷、赵太爷的“革命便是发财”毫无区别。“我想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他想要什么呢?一是权势,想杀谁就杀谁,“第一个该死的是小 D和赵太爷,还有赵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王胡本来还可留,但也不要了”。二是“玉帛”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叫小 D来搬,要搬得快,搬 得 不 快 打 嘴 巴 ”。 三 是 “ 女人”,赵司晨的妹子真丑,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可见阿Q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权势,女人和钱财。所以,阿Q革命根本不是追求整个阶级的解放,建设新的平等社会,而是想爬上可以压制欺侮别人的主人的位子。这种革命观最多导致中国历史上反复上演的改朝换代,无法带来中国社会的根本变化。四、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是阿 Q形象最突出的性格特征,阿Q和人口角时,“借祖宗以欺人,述先代而自大”。他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你算什么东西!”他忌讳头上癞疮疤,可是别人偏偏拿他的癞疮疤开心,他便回敬说:“你还不配,于是就觉得自己头上的癞疮疤非同寻常,成了一种高尚光荣的标志。被人打了,满心委屈,悲愤不已,但在骂了一句“儿子打老子”后,痛苦与不平便烟消云散了。阿Q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吗,于是他在精神上又胜利了。可见精神胜利法是阿Q逃避一切失败的避难所。阿Q的这种精神胜利法自然是其怯懦虚骄性格所驱使的,这种奴性心理和奴性性格并非阿Q所独有,而是封建时代国民的普遍性格。奴隶人格在阿Q身上的表现

文/付 蕊
 
最后编辑:
干嘛非得帮别人定性!我也是醉了!然而我没喝酒!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