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交流 [转贴]尼康D40(D40x)及8种可用镜头使用经验交流 (1人在浏览)

kennylee

半成年亢奋社。万岁。
荣誉会员
注册
2004-09-06
帖子
65,791
反馈评分
0
点数
61
希望大家能在这里交流一下自己在购买、比较以及使用方面的经验与心得体会,鉴于网上已有各种针对D40的评测,相同的内容就无需在这里重复了,鼓励原创,欢迎大家热烈讨论。
先说说我自己的亲身使用经验吧,权当抛砖引玉。
一、网上的有关评测
根据我的习惯,我在购买D40之前,喜欢先从网上搜索并浏览有关该机的相关报道、对比、评测等,读了下面一些文章(可能还有更多更好的):

写在国内发布之前,尼康D40超详细评测



平民级单反 尼康低价单反D40详尽评测用


比DC还便宜!尼康最新单反相机D40评测



入门单反的新标杆:尼康D40超详细评测



高端DC毁灭者:尼康D40套机完全评测

我认为以上几篇文章的内容已经足够,提供了我所需要的基本情况。后来,又找到了说明书看了一下,下载地址为:

D40简体中文说明书下载

这些文章给了我两个最深刻的印象:(一)由于D40和D50在价格、定位以及外观等方面都比较接近,所以很多人都将两者进行对比,同时指出D40在哪些方面缩水。(二)由于D40套机的价格接近高端DC,比如佳能G7、理光DRG、松下FZ50、三星Pro815等,甚至比其中的一些还便宜,所以有“DC终结者”一说。
总体来说,这些文章都是好文章,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对我了解D40的具体情况帮助很大。将D40和D50相比无疑也是正确的,但“缩水”的提法从咬文嚼字方面看值得推敲,因为从价格定位上看,D50应该在D40之上,如果说D40是高于D50的机器,那么“缩水”一词就恰如其分了。另外,将D40说成是DC的终结者也比较片面,只能说明D40在价格和成像质量上对那些高档DC形成了很大威胁。用户要选择一款适合自己使用的相机时的动机和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对于那些以轻便原则为上人(比如卡片机的用户)来说,尽管目前D40在单反数码中的体积是最小的,但还是不能和其他小DC相提并论。所以存在必有道理,不同的机种有不同的用户群体。这两点无关宏旨,因此不做过多的讨论。
另外,网上还有一篇言辞尖利的帖子,坚决反对大家购买D40,共罗列了10大理由,也找来看了看,但没有因此让我打消购买D40的念头:

千万冷静 拒绝购买尼康D40十大理由

二、我为什么买D40
其实,我对于这种小型数码单反的好感还不是来自这些评测文章,而是从佳能350D获得的。
2006年8月,朋友的一台佳能350D偶然放在我这里使用了两个星期,并且出差时还带到了外地。350D的轻巧和不错的成像质量,尤其是在高ISO下的表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向来不太看重相机的“亮骚”功能,对什么“塑料味”等评价也不是很在意(因为金属机身和镜头意味着坚固,但重量沉,塑料重量轻、价格低也不能算坏处)。因此,当时萌发了想拥有一款轻便小型单反的想法。鉴于我在去年年初已经加入了N家的行列,进了一台D200,后来又买了很多N口镜头(但愿有一天世界上的所有单反都使用统一卡口!),我的米还没有让我能够做到“尼佳双修”的地步,所以也就打消了再买一台佳能轻便数码单反的念头。几个月后D40出现了,因此我开始关注D40。
佳能350D也是一台好机器,这是用其拍摄的花卉:
788_697839601975387.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我想买D40的目的就是为了轻便,因此别人对此大加诋毁的塑料机身和镜头对我来说,反倒成为了优点和我的购买目的。因为永远拿着D200有时候是很不方便的。但是用口袋机拍摄,回家之后一旦看到拍出了好照片,高兴之余,反倒十分后悔当时没有带着单反。比如06年的最后一天,我随身带了一个松下LX2上班,可由于下午没事,回家的路上到北海拍了一些雪景。后来发现很多照片拍得都非常不错(相对小机器而言),所有心里一直觉得非常遗憾,因为近年来北京下一场雪不容易,就算下了雪,也很难碰巧能够有时间出去拍摄,所以一直后悔:如果当时能有一台单反在身边就会拍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了。
用口袋机松下LX2拍摄的野鸭
788_261492426906974.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我看网上的评测文章时,比较注重原尺寸图的效果。对D40研究了一番之后发现,在我这双已经习惯D200所拍照片的眼睛的观察下,D40的样片并没有使我感到不适。相反,在白天的清晰度、夜景的干净程度上都使我满意。由于D40比D200的CCD象素数少,因此在分辨率上肯定有不小差距(根据《数码摄影》上的评测,用同样的牛头在1000万象素的D200和600万象素的D50或者D70进行分辨率测试,两者相差500线左右)。但我用肉眼观察,除了尺寸小一些外,好像看不出太明显的差别,也就是说,用于普通摄影(包括我自己喜欢的风光摄影),应该不成问题。
鉴于这些考虑,我终于到北京锐意现代城店用4500元的价格买了一台套机(由于犹豫不定,动手晚了,没有赶上锐意推出的3980的特价)。没有买SD卡,因为SD卡和我的松下LX2通用,所以想等到以后大容量的SDHC便宜了之后再说。另外,鉴于机身和套头的档次,所以也没有买什么UV镜,只花了450元买了一块原装备用电池(也是中国制造的),总共不到5000元。
三、D40的套头
效果图之一:尼康D40+18-55套头(用松下口袋机LX2拍摄)
275120_1171545629.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注:本贴为所有提到的与D40搭配使用的镜头提供了效果图,由于D40和D40x两者机身完全一样,故没有必要专为D40x再重新上图了。另外,下面关于D40套头以及各种可用镜头的观点同样适用于D40x。)
我对套头的主观感觉一向是不错的。因为,我认为,套头除了是非金属用料之外,其成像质量不会太差,主要是厂家不敢将其做得太差。套头主要是配合新机型(主要指低档机)同时推出的,如果套头出的片子太差,岂不连累了机身?因为人们的评测往往是针对套机进行的。套头质量太差,势必影响总体的评测结果,从而对机身带来负面的影响。
以上纯属自己的主观推断,但《数码摄影》2006年10月号有一篇题为“19款广角变焦镜头测试”的文章对佳能的18-55套头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其“套头评测的意外惊喜”的结论中说它从此次的评测结果来说“表现很不错,各焦段分辨率表现都很出色,除了四角失光度略为逊色之外,没有明显缺点”(见第58页,旁边还有非常详细评测数据加予佐证)。虽然我经常对评测结果持一定的怀疑态度,但由于自己使用过这款镜头(套机),所以也就认同了。
这款和D40一起推出的AF-S DX 18-55/F3.5-5.6ED II型套头,焦段和佳能的那款完全一样,外形也非常相似,因此我想成像质量也应该差不多。根据网站提供的信息和对实物进行比较,这款II型头和那个与D50同时推出的I型套头只有一些微小的区别,例如重量轻了几克,镜头前面多了一个银圈,漂亮了许多等。另外,关于尼康的这两款套头,无忌上也有专门评论,其结论是:“在尼康镜头中不算坚固,但这款镜头表现出极佳的光学质量(除18mm处的桶型畸变外),特别轻巧,自动对焦快速安静,总体上讨人喜欢,其价格非常超值”。通过我亲身的使用感受来说,我基本同意这一结论。具体内容请参看:

Nikon AF-S DX 18-55/F3.5-5.6ED I/II 贴图站
 
首先看看18-55套头在室内的表现:
人物肖像(手持,使用室内摄影灯,套头拍出的人像效果非常好)
788_915814183990243.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俄罗斯套娃(焦点在第二个娃娃上,焦外成像虚化效果柔和,手持)
788_725554511340052.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静物蔬菜(55mm 端的效果还不错,手持,好像有一定的微距能力)
788_786805412362781.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后来我重新查了一下这个镜头的详细参数,其最近对焦距离为0.28m,最大放大倍率1:3.2,确实有一定近拍能力。后来我特意买了一套三片的52mm近摄镜,放在套头上,对着花草,基本能够实现微拍,即使55mm焦距下的最大光圈只有f5.6,但焦外成像也非常不错。
常州生产的“名流”牌近摄镜,一组三片,120元,购于北京五棵松摄影器材城:
275120_1177422923.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这里借用网友“天空行者”的两张用套头+近摄镜拍的佳作,说明一下近摄镜的效果:
346594_11776987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346594_1177869248.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再看看18-55套头在室外的表现:河畔
788_258945518271136.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以上这张风景照片使用的是该头最佳光圈和焦段,效果非常出色,层次清晰,色彩油润,非常自然,大有胶片的风格。有人说,尼康D40和D80在成像方面吸收了佳能的一些优点,指的是否就是这种风格?
D40套头:新鲜的草莓(55mm端,手持,室内摄影灯,后期提高了对比度)
788_230483340549476.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四、将D40套头用于D200机身
后来,我想看看D40套头的性能到底如何,了解一下在别的机器上的表现,因此将18-55安装在了俺在一年以前买的

D200

身上,并在室内试拍了几张。
效果图之二:尼康D200+D40套头(用松下口袋机LX2拍摄)
275120_1171730432.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先看看套头的彩色表现:蝴蝶兰(D200+D40套头)
788_452302392261453.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从这张花卉可以看出,套头的色彩鲜艳,焦内成像清晰,焦外成像美丽,整个画面极其细腻。
山核桃(D200+D40套头)

点击此处查看原图

788_062733248626985.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尽管18-55和D200搭配起来看上去不太匹配,但拍摄效果并没有让人失望。D40套头把山核桃的花纹和桃仁上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拍摄时将聚焦点放在了中间的那个剥开壳的核桃上,因此主题非常清晰,而其他地方则虚化得极其自然而柔和,具体请查看原图。
花生(D200+D40套头,原图)
788_945052892633259.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花生(D200+D40套头,局部剪裁)
788_166630847027305.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花生一图的局部说明,D40套头的分辨率也很不错。另外,很多人说象素太高没有什么用,但我认为非常有用,至少便于剪裁。
五、配合适马30/f1.4镜头使用
效果图之三:尼康D40+适马30mm/f1.4镜头(用松下口袋机LX2拍摄)
275120_1171545786.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套头的最大光圈比较小,只有3.5,室外应用足够,表现也应该说比较优秀。在室内暗光下,如果和大光圈的镜头搭配在一起,D40能发挥出更好的功能。在这方面,已经有人这样做了,请看评测:

春卷的尼康D40+适马HSM镜头组合试用

我的手中也有一款适马30/14镜头,所以试用完套头后,立刻换上这个镜头试拍,主要是看看暗光下的表现。
D40试拍:米酒(适马30/14头,白炽灯,手持,ISO 800)
788_986287479254094.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D40试拍:盐罐和牙签桶(适马30/14头,白炽灯,手持,ISO 250)
788_754346311197917.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另外,后来想到人家都说标准定焦镜头比较适合拍人像,所以干脆拍两张人体,看看效果:
人体试拍
788_85137373745949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最后,我们看看适马30/14头在室外的拍摄效果:
788_182741644318134.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从拍摄结果来看,这款镜头用在D40上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另外,从外观上看,两者配在一起也很搭配,镜头不长,使用内置闪光灯的时候不会出现阴影。可以说,这款镜头和D40搭配在一其时,极其适合扫街、以及到博物馆、寺院等暗光处拍摄。
不过要这里提醒一句的是,适马镜头的质量不太可靠,不太敢过分恭维。当然如果您走运,能遇到好的,还是很超值的。例如,这款镜头曾经给我带来很多麻烦,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看一下我的另一个专门探讨这一问题的帖子:

我与适马30/F1.4镜头不愉快插曲的前前后后

这里罗嗦一句,我指出适马头质量不好,绝对不是像某些人说的那样“这年头以砸适马为时髦,显得自己更专业”。在无忌上反映器材质量不好或有缺陷者一般属于弱势群体。因为大多数帖子都津津乐道于自己的器材如何好、如何称心、拍出来的照片如何得意等,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并且我也是如此。因此,放毒的帖子一般比解毒的帖子受欢迎。当你一旦发生了不幸遭遇,尤其是涉及到那些受到很多人吹捧的器材时,有人总是半信半疑,甚至怀疑你说的是否属实。但是,只有当你不走运,自己的器材真的出现了问题之后,那种郁闷、伤心的感觉只有自己门儿清了,这时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切肤之痛。所以,建议大家在选择器材时,保持一点清醒是必要的,好好看看那些投诉产品或服务不好的帖子,尽管不多,但却很有意义,应该引起重视。
六、配合适马10-20/f4-5.6镜头使用
效果图之四:尼康D40+适马10-20/f4镜头(用松下口袋机LX2拍摄)
275120_1170765493.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适马10-20/f4也是D40支持的副厂镜头之一,所以肯定在试拍之列。超广角镜头往往会通过变形效果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这款镜头在我的D200上取得了不俗的效果,如今放在放在D40上又会怎么样呢?
白河
788_890654498150283.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788_077417673812623.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从拍摄结果看,效果令人鼓舞,测光准确,色彩鲜艳,除了照片尺寸比D200小之外,没有太大的差别。以后带上双机拍照的时候,D40上可以经常使用这个镜头。
 
未睇完```先顶起```
 
多少钱```
 
套机四千多
 
七、与18-200mm VR配合使用
效果图之五:尼康D40+尼克尔18-200 VR镜头(用松下口袋机LX2拍摄)
7BF3B2179124C8C70177C385DA52CEF2.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D40可以使用尼康所有AF卡口的镜头,但我觉得这里需要说明的是,D40只是一台600多万象素的相机,从我以往阅读过的各种测试结果来说,有这么一条规律,即用分辨率很高的牛头在1000万象素和600万象素的机器上得出的分辨率相差很多。例如,同样的牛头,在D50上的分辨率最高为1500线左右,而在D200上则可达到2200线左右。我认为这种结论是正确的,道理不言而喻。因此,我们尽管可以在D40上使用所有AF卡口的AFS镜头,但要专门为了D40买更高级的牛头就没有太大现实意义了。因此,尽管我手头有17-55这样比较高级的镜头,但看了看还是觉得,那只18-200mm VR用于D40才是比较合适的,因为我从有关这只镜头的测试结果得知,这只镜头的各个焦段最高分辨率几乎也都在1500线左右。
以下是我用18-200mm VR的试拍:
漂亮的MM(用D40+尼克尔18-200mm VR 镜头拍摄)

点击此处查看原图


235432_448398526_iuzgxkke.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说明:上图是今年大年三十下午公司放假,因天气很好,故特意到北海公园拍照,回家途径王府井时看到几个姑娘小伙儿在拍照片,我趁机用18-200在远处顺手抢拍了一张。鉴于有些“偷拍”的性质,所以使用了该镜头最长的200mm焦距,同时启用防抖功能,结果非常满意,这款高级镜头的优异成像素质在这张照片上得到了充分表现,请打开原图查看细节。
东方广场大酒店(用D40+尼克尔18-200 VR 镜头拍摄)

点击此处查看原图


000220_518414935_gdfjuofg.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根据我的亲身使用经验和各种评测数据表明,这是一款目前成像质量最好的全能镜头。从画质来看,这款镜头和D40一起使用能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从感觉上看,尽管18-200mm VR放在D40机身上显得稍微大一些,但整体上还是比较般配的。大家如果单买D40机身,然后另行考虑配镜头,那么这款18-200VR则是最佳选择。
这里我再重复一下我在本贴回复中已经说过的话,以免大家被某些人不客观的评论所误导:
“很多对18-200颇有微辞,更有人将其贬低得一塌糊涂,其实主要都是因为价格原因,有些人在自己根本没有使用过此头的情况下,总是单纯从价格上与腾龙和适马相同焦段的镜头比较,对18-200一通攻击,主要还是心里觉得不太平衡罢了。但我认为是该头绝对是轻便大变焦头中的佼佼者,从我的使用经验看,不能强求它达到17-55这种三倍顶级变焦头的水平,但总体来说令人满意,主要是成像质量比较均匀,基本上在任何焦段和任何光圈下都能得到相当满意的结果,对于11倍的大变焦头来说实属不易。记得有人说过,单从该镜头那个长长的名字AF-S DX VR Zoom-Nikkor 18-200mm f/3.5-5.6G IF-ED就知道,它的技术含量非常高,使用了尼康目前为止的所有最新技术。所以尽管价格贵一些,而且还脱销,并且价格还在上涨。我一年前买这个镜头的时候花了7500元,但现在已经8300元左右了。”
八、与105mm VR 微距镜头一起使用
效果图之六:尼康D40+尼克尔105VR 微距镜头(用松下口袋机LX2拍摄)
275120_1171628056.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这个镜头在微距拍摄的时候,经常不能使用f2.8的最大光圈,但这不是机身的问题,这个微距头就是这个特性。效果没有什么可说的,用图说话啦:
院子里的桃花
788_692293166227291.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九、和不支持自动对焦的AF头的使用情况
我手里有两只非AF-S镜头,一个是60mm微距,另外一个是10.5mm的鱼眼。
首先安装上60微,可以通过手动聚焦进行拍照,但由于本人以前没有使用手动头的经验,所以感觉还是很不方便。尽管取景器里面有合焦显示,也就是说合焦后会有一个小绿点出现,但非AF-S不一样的地方是,合焦之后同时发出的“嘀”的一声没有了。如果有这个声音提示,使用手动头就应该方便了许多。
我的另外一只AF头是10.5mm鱼眼。但这个鱼眼安装在D40上却给了我意外惊喜。虽然也是手动对焦,但由于鱼眼的景深极大,所以我使用的时候,只要将对焦环放到无限远的地方就行了,根本不用你操心!
效果图之七:尼康D40+尼克尔10.5mm鱼眼镜头(用松下口袋机LX2拍摄)
275120_117154493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俺家的客厅用鱼眼一照,显得宽大了许多:
788_805443460509144.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十、尼克尔17-55mm/f2.8镜头一起使用
17-55mm/f2.8属于万元级的高级镜头,按说大家不会在购买D40时同时购买,因为大家不太可能为三千多元的机身,配一个一万三千元的镜头,但有的网友想看看它们和D40搭配在一起时的效果,故而拍了几张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效果图之八:尼康D40+尼克尔17-55mm/f2.8镜头(用松下口袋机LX2拍摄)
275120_1171548064.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小公主(用D40+尼克尔17-55mm/f2.8镜头拍摄)

点击此处查看原图,原图更出色!

大年三十上午,几个同事把小孩带到了公司,办公室里响起了欢快的笑声。我很少给小孩拍照,因为自己的孩子已经大了,况且还是儿子,所以也没有机会拍自己的小孩了。这次看到小姑娘都很可爱,因此用下午准备到北海拍照的17-55为她们照了几张。 牛头真不快不愧是牛头啊!尽管放在了D40身上,也有非凡的表现!色彩还原、细腻程度以及背景虚化等,均很完美。
095426_453380698_abjjhjrm.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国际艺苑(用D40+尼克尔17-55mm/f2.8镜头拍摄)

点击此处查看原图


234909_2081708623_inumnczz.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说明:以上这张照片实际上是在2.8的光圈下挑战了D40的最快速度,也就是说,如果光圈再大一些,就会过曝了。因为D40的最快速度也就是1/4000s。另一方面,该图说明17-55在最大光圈下的分辨率非常好,大家可以打开原图查看,小网格等细节历历在目。
东单地铁站(用D40+尼克尔17-55mm/f2.8镜头拍摄)

点击此处查看原图


234910_686563577_wubbdgrf.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这可是难得的景象啊,但愿北京的地铁里的人天天都这么少就好了。
 
十一、尼克尔70-200mm/f2.8镜头一起使用
这款昵称“小竹炮”的镜头,和17-55mm/f2.8VR一样,也是万元级镜头,放在D40上会显得十分庞大,但绝不会影响使用。
效果图之九:尼康D40+尼克尔70-200mm/f2.8VR镜头(用松下口袋机LX2拍摄)
275120_1171547464.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2月14日情人节那天晚上,我到北京锐意买储存卡,卡没有买到,店长倒送了我两支玫瑰,今天发现已经成了干花了:
788_46696604100318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大年初三到动物园对D40+70-200mm/f2.8VR的组合进行室外试拍,结果非常满意:
天鹅之一(95mm 焦距)

点击此处查看原图


788_628460592292026.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天鹅之二(200mm 焦距)

点击此处查看原图


788_816383296848601.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鸵鸟之一(200mm 焦距)

点击此处查看原图


788_731016985089407.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鸵鸟之二(160mm 焦距)
788_608781329940433.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上面的实际拍摄证明,D40不仅是一台好的机器,和原厂的牛头搭配起来使用也非常默契,一点也没有降低高级镜头的身份。因此,对于像我这样已经有了D200和很多镜头的朋友来说,再买一台D40作为备机,也不是什么没有道理的事情了。
十二、D40的优点
1. 毕竟是单反相机
不论有人说D40多么简陋、多么缩水。但尼康D40毕竟是一台数码单反相机,而且还是一台性能不错的APS-C画幅的单反。和D70(s)以及D50一样,不仅象素都是600万,而且CCD的面积也相同,从这一点来说,可以说属于同一档次(使用D70和D50的朋友们千万别拍砖!)。但最主要的是,D40是一台地地道道的单反,这就是说,相对那些不可更换镜头的类单反以及高档小DC来说,我们不但可以更换镜头,而且可以得到远远超过这两种数码相机的优异的图象质量,因为CCD的面积比它们都大。
类单反以及高档小DC一般使用下面几种规格的CCD:
比例为4:3、规格为 1/2.5" 的CCD的尺寸是:5.760×4.290mm
比例为4:3、规格为 1/1.8" 的CCD的尺寸是:7.17×5.32mm
比例为16:9、规格为 1/1.65" 的CCD的尺寸是:9.81×8.55mm
而D40用的APS-C规格的CCD的面积是23.7×15.6mm。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23.7×15.6mm 的面积,比上述三种规格的CCD大了不是一星半点。尽管CCD的面积不是决定画质(比如细腻程度和噪点程度)的唯一因素,但绝对是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说这是D40能够取得优秀画质的基础保障。
另外,单反能给人一种很专业的感觉。也许,第一次玩数码单反的人可能就是因为D40而对摄影产生兴趣,以后会买更高级的单反,甚至中画幅呢。
2. 体积小
它的体积只有126×64×94mm,重量只有475g,比D50还小,是尼康目前所有数码单反相机中最轻便的一款。有人说这是它的缺点,我却认为是优点,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我现在可以整天将其连同套头一起装在大衣外面的口袋里。另外,如果喜欢使用定焦,将30/14安装在上面用于扫街等也很合适。我以后的打算是,出去的时候,将适马的超广角10-20安在D40上,D200装上17-55,这样可以减少一些更换镜头的麻烦。
3. 直接出JPG片的质量优越
这一点和D80有异曲同工之妙,尽管我没有用过D80,而是听别人这样说的,但我觉得D40直接出片时的效果确实非常好!看了一下里面的有关色彩设置,和D50一样,里面有三种色彩模式,Ⅰa,Ⅱ和Ⅲa,但默认值为Ⅲa。所以,这可能就是D40直接出JPG鲜艳和讨人喜欢的原因。如果我用D200直接出JPG,由于其默认设定比较保守,要设定到鲜艳一档才行,而用D40使用标准设定就可以取得很亮丽的结果了。
山东东营所拍:
黄河入海口防波堤:河水和海水交融在一起,其中的淡水冻成冰块,色彩斑斓,宛如画中的油彩(用D40套头拍摄)。
788_524857597438793.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黄河入海口湿地:水中的盐分逐渐加大,芦苇也慢慢消失(用D40套头拍摄)。
788_008439515112095.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黄河入海口湿地:湿地中浸泡的基本都是海水了,一般植物无法生长了(用D40套头拍摄)。
788_879332457017992.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北京密云所拍:
原野上的小屋(用D40套头拍摄,应付高光溢出的能力还不错!)
788_952694649540755.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冰河(用D40套头拍摄,已是冬天下午四点半左右,光线已经很暗)
788_050930861511277.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4. D40可以使用与D50使用相同的无线遥控器
D200那个快门线用起来感觉就是不方便,所以能使用遥控可以说D40的一大优点。后来我在北京五颗松摄影器材城花了70元买了一个遥控器,用起来很满意。
5. 高ISO表现极佳
我觉得D40在噪音方面表现得非常好,和D200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曝光合适的情况下,ISO400几乎没有噪点,ISO800看不出明显噪点。
为了做到心中有数,分别用D40和D200拍了两张对比照片,大家可以下载原图进行比较:

D40原图下载



D200原图下载


摄条件:室内日光灯、ISO800、相机直接出JPG片、f5.6光圈、自动白平衡、均使用D40的18-55套头。
结论:D40在噪声控制方面做得很出色,至少不要亚于D200,
说明:两张原图的颜色不太一样,因为D40的使用的是IIIa色彩模式,D200使用的是I色彩模式。IIIa的色彩模式明显讨人喜欢。另外,这种对比也是不平等的,因为两者的图片大小不一样。D200的是3872×2592,而D40的是3008×2000,如果将D200的照片缩小成D40的尺寸,可能会有另外的结论。
高ISO试拍:小区停车场(套头,手持,ISO400)
788_279417958819425.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高ISO试拍:书(套头,室内普通光线,使用脚架,ISO800)
顺便说一句,赵嘉的《顶级摄影器材》和《兵书十二卷》两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788_039335648610213.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高ISO试拍:女厨师(适马30/14头,室内普通光线,手持,ISO800)

鉴于小图不足以说明问题,可点击此处下载原图


788_596071299343592.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6. 电池的续航能力优秀
说明书上说,D40的电池在单拍和连拍方式下,分别可以提供470和2200张照片的拍摄能力,根据我使用D200的经验,我对此不抱太大希望,要以自己的使用情况为准。通过试拍,结果居然有些意外,尽管D40的电池体积和容量都变小了,但其续航能力非常不错,大大超出我的期望值。
第一次到郊外试拍的那天,阳光不是很好,北京市区内白天的最高气温只有零上5度,郊区的气温可能还要低。而我那块充满电的电池在冬天寒冷的室外拍了一天,照了320多张照片,可电池显示还是满格。也许,主要原因在于我在电池使用方面可能比较省。我的大致情况是,不使用闪光,打开照相机之后,一般都是保持开机状态,更换镜头的时候也不关机,所以液晶屏打开的次数就很少;另外,我很少使用回放查看功能;虽然经常使用光圈先决,但因为已经习惯用取景器查看光圈数据,所以从不打开LCD查看光圈的设定值。尽管如此,我认为D40的电池续航能力还是不错的,至少能够满足我的拍摄需求。另外,我昨天还用18-200 VR镜头拍了20多张,凡是使用过VR头的人都知道,VR功能是相当耗电的。
7. SD卡的读取速度快
由于我已经有了D200,所以买D40的时候犹豫了一下。两种机器除了电池不一样外,另外的因素就是D40使用了SD卡。如果电池和卡都一样的话,我出去外拍时就会更方便,可以做到资源共用,互为补充。但想了想之后,还是买了D40,因为我还有一台松下LX2,也使用SD卡。另外D40因为机身小,电池和储存卡的体积小也是必然的。
和我用惯了的CF卡相比,SD的读取速度更快,这在将图像下载到电脑上时非常明显。另外,最近SD的价格一直在下降,所以D40淘汰了CF而改用SD卡也可以算是一项优点。
十三、一个明显感觉不爽的地方
我在拍照时有一个基本不变的原则,就是永远使用RAW格式。各种数码单反和高档相机都有RAW格式,但每个品牌的具体格式都不同,互不兼容。厂家之间的这种现象我觉得很正常,我买松下LX之后,由于不能使用尼康的RAW处理软件NC,所以被迫将SILKYPIX Developer Studio搞得基本熟练了。但尼康的NEF格式也随这机型的不同而不同,我就觉得很别扭了。由于我的第一台数码单反是D200,已经将Caputure NC的使用得非常顺手了,后来NX出来了,由于本人比较懒惰或者习惯在作怪,则很少使用。据说D80的NEF已经不能通过NC来处理了,我这次买了D40之后,发现也是如此。看来我又要被迫掌握一下NX的各种功能和不熟悉的界面了。我认为这是一个很令人不爽的地方,或者说是整个尼康系列的某种缺点吧(当然其他品牌也有类系问题,所以Adobe才大力提倡一种DNG的统一格式)。
尼康的NX肯定比NC高级,但并非所有人都特别愿意放弃使用已经十分熟悉的软件,不断追求新版本和新功能的,至少我本人就是这样。NX的突出特点是增加了“控制点”这一高级功能,但俺不太喜欢对照片大动干戈,只是用RAW处理软件在导出JPG时,调整一下相关参数(尤其是白平衡)罢了。
现在,我用D40拍出的照片现在只能使用三个软件打开,一是尼康自己的NX,二是高版本的SILKYPIX Developer Studio,三是光影魔术手。D40的NEF文件ACDSee9.0不认,想简单浏览一下NEF格式的照片的优势也就没有了。
另外,在使用NX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不便的地方,就是在NX里面调整色彩的时候,其色彩、对比度等总是和实际对不上,也就是说,在NX里面非常好看,可是用ACDSee打开看,或者用IE看,色彩就变得很暗淡了。研究了半天,后来听从网友的建议,将NX、显示器以及ACDSee都设定成一个相同的色彩管理文件,可效果还是不太一样。
十四、一些说不上优点的优点
1. 图形式和人性化菜单
因为使用D200使用惯了,或者说我不太喜欢花了呼哨的(比如壁纸一类的)东西,所以我个人仅使用经典菜单。另外,使用了图形菜单之后,那种稍稍的滞后感,对于我这个急性子的人也有些受不了。
2. 润饰功能
具体如何,还是留给那些对此有兴趣的网友试用并发表评论吧。我本人是不会使用的,也没有任何兴趣试用这些功能。俺拍片从来都是使用RAW格式,然后在NX里面调整,所以觉得该功能可有可无,但那些习惯小DC的人可能有一些用处。
3. 拍摄模式
理由同上,但有些模式可能利于抓拍。顺便说一句,我本人拍照时,90%常和使用的都是光圈先决(即A挡),其余情况下使用P挡,其他模式从来没有使用过。
用室内摄影灯照明拍摄的静物
788_768222186196347.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十五、一些不成为缺点的缺点
通过各种认真对比和评测,有人罗列出D40的一些缺点,其中有些结论我很赞同,这里不再赘述,但有一些,我认为不能算是缺点。例如:
1、机身缩水,取消了机顶上的小液晶屏。
这个小液晶屏D200是有的,D50也是有的,但D50尽管有,但却没有背光照明,晚上光线不足时看不见怎么办?所以D40直接使用大LCD的做法更好。另外,通过我几天来的试用发现,虽然没有了机顶的小LCD,但由于设计得比较科学,没有让我感到有什么不便。
2、没有景深预览功能
如果从功能上说,这是个缺点,如果考虑到D40的入门级价位,肯定不会有这个功能,所以就不能称其为缺点了。另外,D200上有这个功能,可我很少使用,因为当我打开景深预览功能、光圈缩小之后,取景器里经常是黑乎乎,很难看出什么景深效果。所以,如果在非要查看景深不可时,索性试拍一下,然后用大液晶屏看一看背景虚化的效果到底如何。因此,这个景深预览功能,即使有,对我来说也形同虚设。所以,这个也不能算是D40的缺点。
3、只能使用镜身驱动的镜头自动对焦
我想目前买D40的人,尤其是将其作为入门的第一架数码单反的人来说,他们手里未必会有老式的AF镜头。另外,这可能是尼康镜头生产方向发生转变的信号,AF-S镜头对焦速度快,宁静,是今后尼康镜头生产的主流,尼康公司已经大批停产老式AF头就是证明。另外,正如有的网友指出,当初佳能公司一咬牙,直接废除了FD卡口,改用镜身驱动的EF卡口,佳能数码单反一面世,就是如此,没有任何人指责说佳能数码单反不支持FD卡口老式镜头是一种缺陷。佳能并没有因此而失去用户,反而后来居上,在技术和市场上均超过了尼康。因此可以说,尼康大力推广AF-S镜头是一种进步,同时也是一种需要。
4、关于更换裂像对焦屏之我见
由于D40及其后续机型D40x不支持非镜身驱动镜头,所以很多网友就想取景器内的对焦屏更换成传统式的换裂像,对此,我的观点如下:
(1) 我本人肯定不会给D40或者D40x更换裂像对焦屏的,因为觉得没必要。我不认为在取景和对焦时用眼睛仔细盯着两个影像重合,比用眼睛看着合焦的绿点出现更轻松。
(2) 我不想重新回到传统胶片机的取景时代。如果您一上来就是用数码单反的,以前从来没有使用过裂屏胶片机,那就建议你在更换之前,先找一台老式裂像相机玩玩,如果您能忍受取景器中裂像屏构图时给你提供的那种模糊图象(尤其是在暗光时),那就更换吧。
(3) 机器的保修问题。我的D40或D40x能享受三年免费质保:尼康公司提供一年的免费保修,由于我的机器是在锐意买的,又能享受额外两年的店内免费保修。如果您擅自对机身进行硬件拆卸和更改,这些免费保修条款还会有效吗?
5、套头在广角端成像畸变较大
任何一个广角镜头都会有畸变,我的18-200是这样,我的17-55也是这样。畸变的幅度大小要和价格挂钩。对于廉价的套头来说,不能奢求。另外,轻微的畸变对于我这样只拍风景的人来说(哪怕是拍人像)根本感觉不到,只要你不几何合图案很强的题材(比如楼盘、样板间等),有些畸变根本不是问题。更何况,对于数字照片来说,畸变几乎不成为问题,很多软件都能在无损图象质量的条件下,几分钟就可轻松地将各种畸变纠正过来。
6、没有LCD屏保护盖
我压根就觉得那玩艺太土,我的D200没用几天,就将其取了下来,贴上了一个保护膜。D40没有这个劳什子,更好。
7、关于压缩的RAW格式
和D200一样,D40也同样支持RAW格式,不同的只是D200对于RAW有两个选项,一是压缩,另一是不压缩。通过使用发现,RAW压缩和不压缩似乎似乎没有太大不同,至少用肉眼看不出来,如果仔细比较,没有经过压缩的在图象的层次和通透感方面会更好。因此我认为这也不能算是缺点,相反,由于尺寸小了,下载时更快,存储刻盘所用的空间也少了,也许更好呢。
十六、使用中感觉不太满意的地方
1. 三点聚焦锁定问题
有人根据对比得出结论说,D40从D50的五个对焦点缩水到了三个,因此是D40的一个明显缺陷。根据我亲身的使用经验,我发现这种说法至少对我来说不太准确。
我不知道大家都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具有自动聚焦功能的(胶片)单反相机的,但我是94年开始使用的,包括佳能的EOS50和美能达500si。当时这些相机都是取景器中间只有一个聚焦点,因此从那时起就养成并习惯了先用中间的聚焦点对拍摄主体进行聚焦,然后半按快门构图,最后彻底释放快门拍照这一整套做法。
D40可以让用户在自动对最近物体聚焦(默认设定)和根据聚焦点聚焦之间进行选择。为了适应我长期使用单反养成的习惯,马上将默认的聚焦方式改成了通过聚焦点进行聚焦。因为,我买了D200之后,也是这样设置的。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D40的三点聚焦确实有些问题,但问题不是出在三点还是五点乃至更多聚焦点上(因为我只使用一点),而是每当我将聚焦点调整为中央那个时,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又碰到了那个和万向轮一样的多重选择器,无意中将聚焦点改成了左边的或者右边的那个。D200也有这种功能,可以手动选择五个聚焦点中的一个,但是选择后可以锁定。但D40选择之后没有锁定功能,而那个万向轮又有些松松垮垮的,很容易改变已经选定的聚焦点。因此,这个问题有时候感觉不太满意。
2. 文件格式问题
在文件存储格式上,D40保留了可以仅存为RAW格式、仅存为JPG格式,和RAW+JPG两种格式的良好传统。但在RAW+JPG上,仅有RAW+Basic JPG一种选择。其中的JPG文件大约只有700多k,空间是节省了,但细看之下,Basic JPG的图象由于压缩过度,细节有些模糊。如果能想D200那样,还有一种RAW+Normal JPG的选择就好了(嘿嘿,有点苛求了)。因为我使用RAW+Basic JPG的目的就是,如果JPG出图很好,就直接使用了,如果不好就从RAW中再导出一个JPG来,但当JPG的图象质量很好时,我就会省一些事。无所谓啦,这一点不能算作是缺点,只能说是有点遗憾罢了。
上述体会应该说是比较初步和粗浅的。随着进一步的使用,我会随时将心得感想发表出来。同时也希望各位网友将自己的经验交流一下,多发图,在文字叙述的同时,用自己的片子说话也许是更好的做法。
3. D40的色彩模式
准确的说,这个问题不能算是缺点,只能算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D40和D50一样只有Ia、II和IIa可选。其默认的是IIIa,这个色彩模式出到JPG片在一般情况下都比较讨人喜欢,但在天气晴好的蓝天白云下可能会使片子过艳,蓝天甚至变得有些绿,红色也过分鲜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NX下,通过RAW重新导出JPG。我自己的做法是,什么都不用改变,只要将色彩模式改成I(注意,不是Ia)即可,这时可以得到色彩非常自然的照片。
北海公园(这张就是将色彩模式改为I的,否则太过鲜艳,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192201_1628416012_clxjrlni.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十七、D40及镜头总结
发这个的帖子的初衷本来是想介绍一下自己在使用D40上的一些心得体会,但写到后来竟有些像实拍测试报告的意味了。既然如此,索性就这里就在这里总结一下吧。
1. D40套头
以前,我没有买过和使用过任何被网友成为“狗头”的镜头,特别是套头。但通过大家拍的片子来看,我认为“狗头”的称呼似乎有些冤枉。因为用这些镜头拍出的作品中不乏精品。我买D40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套机重量轻,体积小,因此买来之后用套机拍的也机会最多。在使用过程中,我对这款套头的印象极佳,相对于几百元的价格,绝对物有所值。但要说明一下的是,世界上没有又便宜有好的东西,一分钱一分货是绝对真理,所谓好不好都是相对价格而言的,这一点用在照相器材上尤其正确。我看到无忌上个别网友对该套头的评价说“在某些方面居然超过17-55”,这种评价是极不恰当的。
记得有一次同时带着D40套机和D200+17-55到野外进行风景试拍,回家之后把所有图片都下载到电脑上进行对比查看时,立刻发现了两者的差别。那一天的薄雾漫漫,用D40拍的片子灰蒙蒙的,失去了层次,由于对比度不够,在NX中将比度提高,不但不行,图象还变得粗糙起来了。相比之下,用D200拍的片子不用任何加工就已非常漂亮,画面细腻自然,山峦隐现在雾霭之中,颇有些山水画的意境。
2. D40机身
其实,D40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机身的素质。有人说尼康经常“以下犯上”、“自己打自己”或者“比较厚道”等。这些评论的意思无外忽都是说尼康公司的新产品经常比以前的高规格的老产品更先进、价格更便宜。我认为这种评价有一定道理,而这一点又在D40上充分体现了出来。
我本人有D200,也玩过D70s,但发现D70s和D200之间的差距简直太大了,就说那种“全国都阴天”的色彩就无法忍受。而对于D40来说,与D200的距离就没有那么遥远,由于象素少和算法先进,高ISO下的表现还略略超过了D200。和D70s相比,D40除了机身较小,“亮骚”功能稍差外,性能上或者说成像质量上已经全面超过了D70s。有人担心D40的机身太小,和其他镜头不匹配等,但大家可以看看本贴发的那些效果图,这些镜头虽然比套头大了不少,但安装在D40身上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看。
3. 在D40上用其他镜头
对于D40的套头,我的观点是买了不冤枉,不买也不遗憾。对于只买D40机身的人来说,我认为他们的选择依然很多。
18-200VR用在D40上的成像质量,我已经在上面通过图片展示过了,这里再强调一下的是,镜头还是以有防抖功能者为佳。至少VR功能提高了我很多片子的成功率,没有用过VR镜头的人可能对此印象不深,但相信那些有VR镜头的网友一定会同意我的这种观点。尼康镜头的防抖功能和小DC的防抖不可同日而语,效果非常明显,因此强烈推荐。
尽管D40是一台最抵挡的入门单反,但也不能完全说用好镜头就是暴殄天物,没有任何意义。好镜头的效果就是不一样,大家可以看看上面用17-55拍的原图就会立刻明白。有位网友出于好心把本贴中的效果图转发到了橡树摄影网。那里的网友看了之后,有人说“小马拉大车啊”;有人说“可惜了这几颗头!”;有人说“真的感觉可惜了,平民房装了全豪华门”;还有人说“D40机身有些功能功可能于镜头不匹配”;等等。但转发者terryywt回答说“看到用D40配合这些头出的片子就会说不可惜了”,我认为事实确实如此。网上或者说论坛上有很多人都有一种平空臆断的习惯,人云亦云,但有的时候世界就是这么可笑。比如说,前些日子我在一个手机论坛上看到很多人对那种透明翻盖的摩托罗拉手机品头论足,有些人将其骂得一钱不值,但一看他们发言就知道他们根本没有用过这款手机。但事实上,很多买过和真正用过这款手机的人对它都相当满意,我本人也看过用它拍的照片,在光线好的室外条件下,成像质量几乎可以和一般小DC相媲美,它的名片拍摄+OCR功能简直太先进了......
言归正传,大家都说低档机身用好镜头没有必要,但到底有没有必要为D40配其他镜头或者配一些高级镜头呢?我的观点是,如果您仅仅是把D40作为一款高级DC使用,不特别爱好摄影,那就买套机吧,绝对值。如果您是摄影爱好者,以后可能还要上更高级的机身,那么在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况下,买一些高级头绝对是正确的。因为大家都会注意到,最近几年,数码单反的性能一直在提高,价格一直在降,但镜头的价格确一直在上升。我的那个70-200前两年时售价不到一万元,但等到我买时候却花了一万二,我的那个17-55半年前买时不到一万二,现在却涨到了一万三。因此,有条件的现在买一些好镜头并不吃亏,一是可以立刻提升D40的成像质量,另外也可以保值。有人说“好机身+狗头=狗头画质,破机身+牛头=牛头画质”,这句话从我那些用D40配合17-55和70-200得到的实拍效果来看,证明是很有道理的。
有的网友可能已经发现,我手中多数都是变焦镜头,并且有人已经在我的那个D200的帖子上提出来了。但由于习惯所致,定焦头在我手里用起来就是不顺手,实在难以习惯那种腿动变焦过程。另外,由于我的最大乐趣就是带着器材爬山涉水,钻山沟子,很少有机会拍人像,因此也不太会拍人像,所以也没有很多人都有的85/1.4或者50/1.4等人像定焦头。这方面的搭配效果只好等以后有机会再说了。
最后,上一张逆光中的故宫角楼作为本贴正文的结束吧,这张照片也同时说明,D40的测光的准确度是令人满意的。
788_718631023509434.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十八、后记
本贴评论的这些镜头都是我自己有的,本来也不是为D40买的,而是为了用在我的D200上的,所以开始没有将其全部列出,但后来很多网友提出这种要求,也就将帖子内容逐渐丰富起来了。这样也好,买D40的人不太可能现在就为D40配很多高级镜头,但又想看看它们在D40上的表现,以便根据需要买一些其他镜头,而将来升级机身时又会物有所值,所以这正是本贴的价值。其实,我的观点是只要使用得好,所谓的“狗头”一样出好作品。因此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挑选有用的内容来看吧。希望本贴能为大家购机和挑选镜头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这样我也就心满意足了,没有白白浪费这么多的笔墨和时间。

D40x相关内容:

我的D40拍摄了5511张之后,和好友协商,将D40连同佳能S50供其使用。4月30日,俺又从北京锐意现代城店购进了一台D40x。故本贴也随之增加与D40x相关的内容,标题也作了相应改动。
D40和D40x是姊妹机型,改动不大,外观一摸一样,所以拿到手里之后没有任何新鲜感。
一、基本改动
在功能方面,仅有以下变动:
1. 象素上升到1000万,D40为600万
2. 最低ISO降低到100,D40为200
3. 连拍速度升级到每秒3张,D40为每秒2.5张
4. 重量增加到495克,D40为475克
5. 根据说明书提供的信息,两种机型使用相同的电池,但D40x更省电,能多拍几十张。
其他区别目前还没有发现。
二、我的评价:
1. 象素提高了,图象尺寸也大了,便于剪裁,尽管我的照片很少剪裁。
2. 最低ISO降低到100对使用1.4的大光圈镜头有利,因为在强烈的光线下,如果全开光圈,有时候1/4000s的速度是不行的,必须使用灰镜,否则就会过曝。因此ISO降低一挡,在这方面有好处。
3. 因为我从来不用连拍功能,所以连拍速度提高0.5张对我来说感觉没有什么太大意义。
4. 重量变化,微乎其微啦,属于旁支末节。
5. 本来我就觉得D40很省电,D40x能多拍几张,当然更好啦。
三、躁点问题:
根据CCD的工作原理,CCD的面积没有增加,但象素增加了400万,所以担心D40x会丧失D40在高ISO下所表现的细腻画质这一突出优点。回家之后,马上在暗光线下试拍了几张,感觉确实不如D40,ISO刚刚提高到350,噪点似乎就明显了。下面分别放上几张D40x在不同ISO下拍的照片原图,供大家参考:
D40x在ISO350时的表现:购机时在店内所拍。

点击此处查看原图

D40x在ISO800时的表现:连云港九龙国际大酒店。

点击此处查看原图

D40x在ISO1600时的表现:音737飞机。

点击此处查看原图

补充说明一句,我感觉D40x的躁点控制不如D40只是感觉而已,没有亲自进行过认真的对比测试,好在有网友提醒,看了蜂鸟上的一个专门针对尼康几种机型躁点控制的对比,我认真观察了一下每张原图,结果发现D40x的躁点控制水平最好,有兴趣的网友可以亲自看一下:

噪点对比大全:10款尼康数码单反噪点PK


四、尼康四种机型的主要亮点比较
1. D40的象素数为600万,高ISO时的噪点表现极佳。不支持AF镜头自动聚焦,不支持纯手动头自动测光。
2. D40x的象素数提高到1000万,高ISO时的噪点表现与D80相同,但不如D40。不支持AF镜头自动聚焦,不支持纯手动头自动测光。
3. D80的象素数为1000万,高ISO时的噪点表现不如D40,但直接出片的表现好于D200。支持AF镜头自动聚焦,但不支持纯手动头自动测光。
4. D200的象素数为1000万,高ISO时的噪点表现不如D40,直接出片的表现不如D80。但由于使用了不同于D80、D40X和D40的四通道CCD,而且在RAW格式存储上可以选择非压缩方式,因此用RAW拍照然后导出JPG图象时,照片看上去非常舒服,画质细腻、色彩还原准确、层次丰富、过渡自然,总体上远远好于D40和D40x。D200不但支持AF镜头自动聚焦,更重要的是支持纯手动头自动测光(可以使用蔡司ZF镜头!)以及很多其他专业功能。此外,值得一提的地方还有,D200支持最短1/8000s的快门,对于我这样经常爱在阳光下使用f1.4大光圈的人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基本不必使用灰度镜了。
五、购机建议
1. 如果只买一台机器,低端的首选D40,其次是D40x;如果是高端的,则选择D200
2. 如果购买两台机器,则D200+D40
3. 不论是以上哪种情况,D40和D40x随机所配套头非常超值,还是不舍弃为好

可能是最好的入门单反:尼康D40X评测

六、一点说明
本贴开始仅涉及D40,但后来俺又进了一台D40x,鉴于两款机型的差别甚小,功能基本相同、外观一摸一样,所配的套头也是一个,所以全贴内容仍以D40为主,未作过大改动,仅增加了一些D40x相关内容和一两张图片,欲了解更多D40x的拍片效果,可见俺在回帖中陆续发的照片。
尼康D40x+适马1.4镜头拍摄的静物,室内摄影灯,曝光补偿-1.2
275120_1179058176.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补充内容之一:

如何客观评价和比较不同机型的画质?
鉴于尼康D40、D40x、D80和D200都是最近两年推出的产品,所以很多网友在购买之前难免要对这几个机型进行一番比较。由于机器的功能区别在说明书和技术资料上一目了然,所以比较最多的便是画质好坏的问题了。但问题是,在无忌或者其他论坛上随便搜索一下,会得到很多不同的结果。有的网友也对我在本贴中说的D200的画质总体上比其他三种机型好的结论提出质疑。
其实,比较画质好坏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而网上的很多发言或者结论都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他们本人手里并没有这些机器,或者退一步说,他们甚至根本没用过这几种不同机器拍过任何片子。没有逐一用过,又如何能告诉别人哪一种机型的画质更好或更坏呢?仅凭观看别人在不同贴图区所贴的图,就得出某某机型画质好或画质不好的结论既是轻率的,也是不足信的。
在几种机型之间进行画质比较时,必须至少满足以下这些条件,其结果才有一定的可信性:
1. 同时拥有几种不同机型不太可能,但至少要找到这几种机型,亲自试拍。
2. 试拍时必须使用同一个镜头和焦距;使用相同的感光度、光圈和速度;在相同的环境和光线下;使用相同的三脚架对相同的物体进行拍摄。
3. 要考虑相机的象素数量的区别,比如,D40是600万象素,而D40x、D80和D200则是1000万象素。
4. 要考虑相机的CCD的型号问题,D40用的是一种型号,D200用的是一种型号,而其他两种机器的CCD型号相同。
5. 如果要对相机直接出的JPG片子进行比较,必须在相机设置上保持一致,比如,色彩空间、对比度、亮度、锐度、JPG压缩比率等必须相同。
6. 如果要对在RAW格式的基础上对导出的JPG进行比较,首先要注意RAW是否压缩,导出JPG时,必须使用相同的软件和相同的设定。
7. 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专用测试卡对不同机型进行测试。
由于我本人自己有D40、D40x和D200三种机器,同时还使用过朋友的D80,因此俺觉得还有资格评说几句。当然,由于我的对比条件也不满足上面提出的所有条件,所以也不敢担保其结论是否完全可信,说出来仅供网友参考。
 
我对这几种机型的感觉(只能说是感觉)如下:
1. 由于D40的CCD象素少,而面积基本一样,所以在高ISO时的噪点控制效果最好。
2. 如果用相机直接出片,几种机型都用其默认设置,D40、D40x和D80的JPG好于D200。
3. 如果用相机直接出片,几种机型都使用相同的设置,例如将4种机型的色彩空间、对比度、饱和度、锐度等都设置成同样的数值,这4种机器出的JPG片的画质则比较接近。D200的JPG效果稍差,但相差不多。
3. 如果在RAW格式的基础上对导出的JPG进行画质比较(都选择RAW压缩),导出JPG时使用相同的软件和相同的设定,那么D200的画质在细腻度、层次、通透感和自然感等方面胜出。

补充内容之二:

关于噪点问题
本贴发表之后,大家对噪声问题讨论得比较热烈,所以把我对此的意见也补充在这里吧。
我认为,任何一款数码相机,不论是不是D40,其噪声控制是不是好过其他机型,恐怕要在相同的场景、相同的光线、相同的镜头、相同的焦距,以及相同的曝光等条件下,用不同的机型拍摄一些对比照片才能得到客观的结论。通过全黑图和测试软件恐怕没有什么用,因为噪声是伴随图象出现的,并且随着曝光的不同而不同,而全黑图几乎等于没有曝光。
大家提到的测试软件估计就是这一种:

点击此处下载

这个软件我试了试,对通过全黑图进行测试检查有没有CCD坏点(即亮点)可能还有点儿用(其实CCD坏点通过当场拍一张全黑图,然后放大回放,仔细观察照片有无亮点就能知道,根本用不着什么测试软件),但检查噪声恐怕就没有用处了。我用大家一直认为噪声严重的松下LX2拍了一张曝光时间为8秒的全黑图。首先用ACDSee打开所拍照片用肉眼查看,漆黑一片,均匀之极,和关闭了显示器一样,看不到任何噪点。然后用这个软件测试,结果是:0个坏点/0个噪声点。
D40的噪声控制是否真的好过D50和D70,因为手头没有这两款相机,因此无法测试。如果通过实拍测试,D40在噪声控制方面确实比D50和D70,或者比Pentax K100D强,那么就是因为D40是最新的产品,使用了最新固件或者说使用了更先进的算法所致了。
根据后来我在D40和D200之间进行的对比拍摄证实,D200在噪声控制上确实不如D40。我想,除了固件或算法原因之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D40使用了和D200面积基本相同、但象素少了400万的CCD。所谓象素数,也就是感光元件的数量。感光元件的密度低了,什么CCD暗流啊、相互干扰啊、发热量啊,等等都少,所以噪声也就少了。

补充内容之三:

为刚入门的朋友补充一个小窍门:如何了解更多的作品拍摄信息?
每张数字照片都有一个隐藏在画面之外的Exif信息,目前使用的最新版本是2.2 版,这也是数码相机经常在规格中所说的支持Exif2.2意思。并不是所有图象格式都能保存Exif信息的,比如BMP的图片就不行。但RAW文件、JPG文件和TIF文件都支持。网页上的照片一般都是JPG格式的,所以,除非在后期处理中操作失误或有意将里面的Exif信息删除,否则都可以通过特定工具查看。
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我自己必装的一个名叫Exifshow的小工具

点击此处下载

。注意,解压密码是:xiangshu.com
这是一个汉化版本,安装之后,重新启动你的浏览器就可以使用了。当你想查看某张照片的Exif信息时,不必将其另存到硬盘,可直接用右键点击想查看的照片,然后就会弹出一个窗口。如果提示“该图片没有EXIF信息”,就没有办法了,说明上图的人没有保留该信息。否则会出现类似下面这样的窗口:
图1:
788_946589690227574.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图2:
788_219829004418498.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我的贴子中的照片都在下面的标有机型、镜头、光圈、快门、ISO、拍摄日期等信息。但如何知道是相机直接出片,还是NX后期调整导出的JPG片呢?通过这个工具也可大致判断出来。
我们仔细看看图1和图2中的前三行:相机厂商、相机型号、软件。我们来比较一下第三行“软件”后面的内容。
如果这行的内容为“Ver.1.00”,如图1所示,则意味着是相机直接出的JPG片,这里的1.00实际上是相机的固件版本编号。如果这行的内容为“Capture NX 1.0.1 W”,如图2所示,则意味着是后期通过NX软件对RAW格式文件进行调整之后导出的JPG片。
再举两个例子:
如果显示的是“Nikon Capture Editor 4.4.0 W”则说明该图片是通过NC调整之后导出的JPG,比如我的一些用D200拍摄的片子。
如果显示的是“SILKYPIX® Developer Studio Version 3”则说明该图片是通过Silkypix 软件调整之后导出的JPG,比如我的一些用LX2拍摄的片子。

友情提示:

尽管首贴已经尽可能详细地叙述了我对D40和D40x的使用情况,但很多细节还是不能全部放到首贴中去。所以很多网友经常就各种问题提问,比如:近摄镜在哪里买的?后期处理用什么软件?能介绍一下你用的静物台吗?室内摄影灯是什么牌子的?在什么地方买的?多少钱?用不用数码伴侣?等等。这些问题我或者其他网友已经在回帖中一一回答,有的还不止解答了一次。所以,建议大家在提问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首贴全文(因为有人提出的问题在首贴中已经有明确答案),然后用“主题内检索”功能查找一下,如果有时间,请尽量翻翻以前的回复,这样既能节省您发贴的时间,迅速找到答案,同时也免得我和其他网友重复回答,占用无忌的宝贵资源。另外,如果您提出的问题没有得到答复,说明您的问题以前有人提出并已经回答了,往前翻翻帖子即可。
谢谢大家!
==== 欢迎阅读我的其他几个帖子 ====
关于数码单反的:

我摄影,我快乐!D200及所配8种镜头发烧总结


我与适马30/F1.4镜头不愉快插曲的前前后后


12款尼克尔镜头及尼康卡口镜头实用指要

关于小数码的:

谈谈如何选择口袋机


松下LX2使用经验交流区


佳能G7使用经验交流区


索尼卡片机使用经验交流区


漫谈三星S500和NV3两款小数码

由于原帖已经超过了2,500个回复,被系统自动关闭并重新建立新贴。新贴取名为“第二章”,原贴中的很多回复非常宝贵,涉及大量与机身和有关的技术问题,特保留原地址以供大家查看: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