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情感障碍・抑郁症和自杀 (1人在浏览)

注册
2006-11-26
帖子
2,431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上电白同乡论坛的人都知道,茂名一个官员因患抑郁症自杀了。近年经常有官员因抑郁症自杀的新闻撞击我们的眼球,我想不久的将来,公务员们肯定又要小题大作,叫嚷自己是弱势群体呢。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个分支专门研究人的心理异常,这个部门叫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中,对心理变态有很多种解释理论,其中有一种理论叫“社会文化理论”。这种理论以社会环境为背景研究人的变态行为,强调文化、性别、社会经济、身份等社会角色对人变态行为的影响。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是社会的不公平给人们造成心理压力,从而导致心理障碍。所以在心理障碍方面,公务员无论如何都不是弱势群体,如果一定要强调他们的弱势因素,客观点说,他们只可能同时是加害者和受害者。心理学家研究结果显示,社会地位低的人比社会地位高的人更容易患各种心理障碍。

  下面我来给你们说说情感障碍和抑郁症。
  如果你已经年满18周岁而没有出现过抑郁发作,那么恭喜你,你得抑郁症的机会少了很多;如果你已经年满30周岁而竟然还没有过抑郁发作的话,说明你已历尽风雨,见到了彩虹,你真幸福,全世界的小朋友都羡慕你,因为你生活在金太阳照耀的土地上。可是,这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人,远不如你那么幸运,他们经历了风雨,却见不到彩虹,他们永远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大多数人会偶尔感受到情绪低落,觉得我们的生活是灰色的,什么都不值得去做。有些人会出现与这些情绪相反的状态,表现为兴奋、冲动、非常积极,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这是正常人的情绪。但如果这样的情绪很极端并且持续时间很长,严重扰乱个人的生活,这种心理状态就是心境障碍 (Mood Disorder),又叫情感障碍 (Affective Disorder)。极端的情绪低落叫抑郁,极端的情绪亢奋叫躁狂。
  在青春期,情感障碍最突出的症状是生闷气、消极、低自尊、退缩、抱怨得不到理解,可能还有反社会行为和吸毒。
  情感障碍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阵发性,例如在几周或几天之内,从非常低落绝望的情绪状态达到躁狂的颠峰。此后又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状态。如果抑郁和躁狂交替出现,就称为双相障碍 (bipolar disorder),国内也有人称为“双向障碍”。bi-polar 就是两个极的意思,沧海一声啸习惯称它为“双相障碍”。
  如果一个人连续经历多个抑郁发作,而没有出现躁狂发作,这就是抑郁障碍。抑郁症在发作时,患者感觉疲惫不堪,除了躺床上,不想去做任何事情,甚至觉得连呼吸的力气都没有。抑郁障碍是美国最大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病率为男性 4%,女性 6%。在美国,一生中经历抑郁发作的人接近 17%,和中国人的乙肝阳性差不多。
  抑郁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生的每一代人出现抑郁的比率都更高。现在,重度抑郁 (Major Depression) 在全世界是导致能力丧失和早逝的第四大原因。据调查,和50年代相比,80年代90年代焦虑和抑郁的比例和程度远远高于前者。有专家称,现在是一个焦虑的年代、抑郁的年代。

  沧海一声啸要告诉你一个有趣而且对你有用的信息,以证明本文开头的“社会文化理论”,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证明沧海一声啸在本文开头的话所言非虚。
  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抑郁症状有不同表现。有的族群抑郁症病率高一点,有的族群抑郁症发病率低一点,而有的族群,根本就不会发生抑郁症,比如生活在澳大利亚的毛利人(也许我记错了,他们好象在新西兰),他们终生都不会得抑郁症。而在中国,抑郁症也很有中国特色(“中国特色”一词自老佛爷提出一百以后,一直富有生命力),上面说的抑郁症的症状其实是美国人普遍的症状,咱中国人不是这样的,有中国特色的抑郁症症状,往往表现为身体不舒服,但无论如何检查,都检查不出任何器质性的病变。这种人往往喜欢找点中草药来吃,通常在一定时间内也非常有效,电白电视台的医药广告长盛不衰,神医层出不穷,可能抑郁症患者群体的支持功不可没。据美国的心理学家试验,其实许多抑郁症患者只吃安慰剂也有效。社会文化环境对心理变态是有重大影响的,再举个有意思的例子,比如 Koro,只在东南亚地区发生。

  重度抑郁症发作时,患者容易出现自杀行为。但自杀并不必然就是抑郁症发作,据调查,在美国有13.5%的人曾经想过自杀,有 4.6%的人曾经实行过自杀。实施自杀的女性是男性的四倍,而自杀成功人数男性是女性的三倍,中国和印度除外。原本想写一个关于自杀的帖的,想不到写成了心理障碍的帖。

  抑郁症确实困扰着很多人的生活,但抑郁症也许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可怕,所以即使你觉得自己有点象患有抑郁症,也别太紧张。据心理学家调查,抑郁症患者和没有抑郁症的人相比,抑郁症患者比没有抑郁症的人对与自身相关的人际关系看得更准确。抑郁症患者认为别人对自己不热情,其实这是事实,而没有抑郁症的人却认为别人对自己很热情。
  所以当我们看电视,看到一个大男人哭哭啼啼,没有抑郁症的人说,他是为我们在哭泣,他在为我们的利益呼号;而一个抑郁症患者却说:他在演戏,哭完之后,他又要喝我们的血来解渴。
  这世界,究竟谁有病,至今还是个迷。


  我承认,写作本文时我翻书了。比原计划写的短了一半以上,相信电白论坛没几个人会认真读我的帖的,写了也白写,干脆去多美丽坐坐。我也抑郁症发作了。
 
跳读了一下
 
跳读了一下
 
2006我年曾经遇到一个白天很更深,到了晚上就无端流泪的。
半个前,我给她打了124分电话,开始我还说两句,到后来,我基本什么都不用说,只要隔几分钟我就“呵”、“哈”、“天啊”、“是吗”等就行了。全是让她宣泄。
抑郁症的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诸多不利。
 
对于抑郁不必人人自危!抑郁不等于抑郁症
抑郁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一种正常情绪。千万不能因为不愉快事件引起的情绪低落就对号入座误认为自己是抑郁症。特别是处于敏感时期的青少年。
抑郁症的诊断是需要多方面的症状表现支持的。就算是抑郁症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病人本身对抑郁的理解。
据知情人反映某跳楼高官近期的活动情况,多位专家分析认为不是抑郁症;就算是有精神心理问题也是非单纯的抑郁症。
 
太长了,用了心机来写的了,顶,我可没那耐心。
精神可嘉。
 
很“先进”的理论。
 
QUOTE(泰森 @ 2010年02月07日 Sunday, 04:30 PM)
对于抑郁不必人人自危!抑郁不等于抑郁症
抑郁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一种正常情绪。千万不能因为不愉快事件引起的情绪低落就对号入座误认为自己是抑郁症。特别是处于敏感时期的青少年。
抑郁症的诊断是需要多方面的症状表现支持的。就算是抑郁症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病人本身对抑郁的理解。
据知情人反映某跳楼高官近期的活动情况,多位专家分析认为不是抑郁症;就算是有精神心理问题也是非单纯的抑郁症。
[snapback]2923808[/snapback]​


非常专业的解释。
我对他跳楼前的情况也非常感兴趣,可惜得不到这种信息。

顺便说一句,青春期博览群书未必是什么好事。我上初中高中时就读过多本专业的医学书,我现在怀疑我当时是不是有疑病症。现在我向孩子推荐的书和音乐都经过我的挑选。


有上面几位网友的顶帖,我很开心。谢谢你们。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