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中国“私人岛主”生态 (1人在浏览)

联想

小学一年级
注册
2006-02-01
帖子
149
反馈评分
0
点数
1
陈明哲在海岛上挣大钱





本刊记者 王大骐 实习记者刘晓旋 发自广东茂名

来自台湾的商人陈明哲是中国无居民海岛开发的先行者之一。早在1999年,他便开始了海南岛西岛的旅游开发,如今他的新项目――茂名的放鸡岛也开始逐渐浮出水面,5小时车程之外的广州的地铁里开始频繁播放着关于它的广告,而在冬天来临前,北方的各个城市也将知道它的存在。

钱和时间砸出来的海岛

陈明哲皮肤黝黑,眉毛浓厚,说话夹杂着很重的台湾口音,如果换一身普通衣服走在人群中根本没人会注意到他,也许只会把他当成一个普通的渔民。第一次见他是在岸上公司的会客室里,四周墙上挂满了大幅的照片,照片里有与马英九的合影,还有胡锦涛接见台商代表的合照。

从公司出去,走路5分钟就到了他自己建造的码头和停车场,这片本身只是一片滩涂的地方如今成为了游客上岛前的第一站,在支付150元门票后就可以乘坐价值200万的游艇开赴面积达1000亩的放鸡岛。

2004年6月8日,陈明哲和茂名市电白县政府在水东镇举行了签约仪式,成立了放鸡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50年为限。

50年是国家在2003年发布的《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中允许的个人或单位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的最长租用期。有人说,50年对一个人来说相当于大半辈子,用大半辈子作为赌注开发一个前途未卜的荒岛,太有风险了。

“如果失败了,别人会说你很大胆;如果成功了,别人就说你有远见。”陈明哲相信自己评估未来的能力,他从来就是一个偏执的人。

海岛开发,特别是无居民海岛的开发,需要很长时间的前期准备才能成熟。曾经在海南开发三亚西岛的陈明哲很清楚这一点,“三亚西岛签下来由我开发的地很小,才100多亩,我用了2年的时间来开发,之后边开发边开业经营。放鸡岛有1000多亩,开发到现在5年了才第一次可以正常开放营业。可是前期的开发估计还需要两年的时间。”

开发四面临海的荒岛的确是改天换地的工程,从最初码头的修建和船只的购买,到公路、水电网系统的搭设,最后还有酒店以及娱乐设施的设计和施工,这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的投入,尤其是岛上的建设,成本往往是陆地上的两到三倍。这样的工程往往实力雄厚的财团甚至是几家公司一起集资才能完成,必须有巨大的资金在短期内注入,这样才能尽早开始开放经营,否则便有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陈明哲似乎没有投资伙伴,也从不向银行贷款,只是在去年,金融海啸来了,各地纷纷出台了救市措施,放鸡岛作为茂名振兴旅游业的标志性企业,建设银行找到陈明哲说要贷给他2000万,而且免他一年一半的利息。5年的时间,陈明哲已投入了3亿的资金,在未来两到三年还将追加2亿,现在他已经把台湾的生意尽数卖掉,准备孤注一掷。

关于海岛的大部分规划和设想都在陈明哲一个人的脑海里,他手下的人都是在执行他脑中的蓝图,只有他的3个儿子有时候会跟他讨论一些关于公司发展和岛屿开发的看法。他的整个家庭甚至家族都和这个岛屿联系在一起了。妻子帮忙负责营销,大儿子负责采购,二儿子负责岛上工程的管理,三儿子还在念大学,而他说:“将来应该也是到岛上来工作。”在岛上可以看到一些说台语的人,那些大部分是他的亲戚和老乡。

陈明哲年轻的时候热爱潜水,还曾担任过台湾嘉义潜水协会的会长,东南亚的各大岛屿几乎都有他的身影,可这几年因为忙于建设海岛,他甚至连海水都没碰过。

采访的第二天他搭乘第一班游船在9点半进了岛,之后却推迟了和记者约好的时间,穿着横条POLO衫,开着轰轰作响的小摩托车穿梭在岛上,说有要事要处理。一个小时后,他终于再次出现,可也是难得轻松,电话不断,因为在这个家族企业里,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他的批准。走在路上,他随时都会发现问题,小木屋前的路还没铺设好,他赶紧叫工人解决,演出场所的座椅有问题他也让找人来服务员重新摆设,甚至连木屋底下在漏水他也要找技术人员来维修。陈明哲就是这样,集老板、工程师、设计师,甚至是工人于一身,对于岛屿的建设有着极强的控制欲。

中午时分,坐在海边的食街上,点上一盘台湾卤肉饭,陈明哲才开始放松地讲起自己的过去。国中毕业之后,他和妻子白手起家开了鸡肉饭店。他说他和他妻子两个人顶得了5个人,店长、厨师、杂工都自己包了,马桶坏了也是自己去修。两年后,因缘巧合,转行开了个汽车修理厂又赚了一小笔。当他的家乡阿里山的公路通了之后,他就回去开了饭店,并创办了“牛会数算术”的表演。当表演的新鲜度没了,人们不再来看的时候,他又转行开了西餐厅,一开就是十几家连锁,覆盖了台中、嘉义、高雄。而这一路走来,都是他自己不断摸索的结果。

与政府之间的双人舞

陈哲明数年前经营的西岛十分红火,当时中国在海上娱乐方面还十分落后,是他从台湾引进了先进的理念和设备,包括最为火爆的海钓项目,还有摩托艇和快艇拖伞。他同时还雇佣了许多当地的渔民,负责他们的医疗和教育,积极地回报社会使得他成为了当地最受老百姓尊重的人物,同时也给他带来了第一桶金,可是2007年最后的惨淡收场却提醒了他在中国经营生意的特殊性。

“西岛可供我开发的只是整个岛的一小部分,岛上后来就有了多个同类公司,竞争就大了。开始打价格战,虽然海南岛旅游的人多,但是旺丁不旺财。”

2002年,三亚市政府入股50%与另一家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组建西岛旅游开发公司,该公司和陈明哲在西岛的一些项目上发生冲突。《海南特区报》的一篇文章《西岛海上游乐世界缘何没落》报道:“三亚市政府有关部门给陈明哲的批文同样可以批了再废:2002年三亚市发展计划局批文(三计投<2002>144号)同意陈明哲的八里海公司投资8000万元在珍珠港西侧兴建西岛旅游码头;而到了2003年6月10日,该局却批复同意西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兴建西岛和肖旗港码头项目,批准同意的同时废止了该局为陈明哲作出的‘三计投(2002)144号文件’……”

肖旗港码头是恶性竞争的开始,也是海南西岛的营业额从2004年底江河日下的重要原因。吃一堑长一智,他现在很圆滑地处理着和当地政府之间的关系。

在放鸡岛签约的50年中,政府出地,陈明哲出资,双方合作开发放鸡岛屿。这种合作方式在当时属于先例,在此之前,大部分商家主要通过出租和出让两种租赁的方式取得海岛的使用权。在这种合作模式下,陈明哲所在公司只需每年上缴政府一定量的管理费,免租金。政府不参与经营,整个放鸡岛只归属一个公司,由陈明哲的公司按照报批时的规划负责独立开发和经营。

陈明哲不时表示对这种合作方式较为满意的态度。面对媒体时,他不时夸奖当地政府是如何帮助他进行开发的。“刚开始合作时,县政府找了旅游局的副局长来帮我们办所有的证,这样效率提高了许多,我们根本不用操心繁琐的办证程序,市里到县里的政府官员都非常地配合我们。茂名的这个地方地处粤西,比较偏僻,如果政府不多做一些服务,就没人来投资了。比如说,建个码头,政府给了我们300亩土地,一亩才一万,我感觉现在的这个政府真正有服务意识了。”

中国目前关于海岛开发的政策和法规都还不完善,于是与政府打好关系成了必要。他坚称在政策上没有担忧,因为政府对他很友好,他相信只要把岛屿开发好了,就不怕没钱赚。

在记者采访的两天晚上,陈明哲都忙于应酬一些政府饭局,电话中不时能听到他在预定房间,这种应酬式的酒局非常频繁,早已代替潜水成了陈明哲的“业余爱好”。

“大陆的游客有钱啊”

“2005年五一假期,首次开放只开发了半年多的放鸡岛,半年中迎来了3万多旅客;2006年再次开放半年,游客数量猛增到11.3万人,期间并没有投放广告搞宣传。我断定这个岛可以做”,陈明哲如此说。他知道自己并不是盲目地乐观,而是这个项目的确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接着2006年11月陈明哲下定决心,开始埋头苦干,关闭海岛全面开发,至2008年5月才重新开放。但是受到物价上涨、奥运、地震等大事件的冲击,预计的17万游客却只来7万多人。

除此之外,去年在茂名电白县登陆的台风“黑格比”给陈明哲造成了几千万损失:刮沉了3艘客船、破坏了沙滩和岛上其他建筑物。而今年的台风又一次破坏了沙滩,还搅浑了海水,陈明哲觉得要请一个专家看看怎样稳定沙滩的质量。

面对如此之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陈明哲依然乐观,在未来几年要把放鸡岛打造成走高端消费者路线的生态休闲度假岛。

“3年后,门票将会从现在的150元直接升到500元,其中可能有300元可以抵现金使用消费。其实现在上岛的人也可能至少要花500元,但是我们3年后要提高门槛,接收高端旅客。因为岛有一定的饱和度,太多人了生态承受不了,我们设定每天3000人,超过3000人就把门槛提高,让低端消费的人进不了,这样给高端消费的人一个很好的环境。”

陈明哲自信满满,不怀疑这个计划。“目前的知名度还没有打响,品牌还没有建立,所以不能一下子玩高端。只要知名度提高了,品牌打响了,游客自然会来的,真金白银和你玩。大陆的游客有钱啊。”

大陆游客有钱了,这是2004年他来考察时最大的收获。只要有这一点,一切都好办。“2000年以前,大陆人拼命赚钱,2000年以后大陆人就懂得享受了。”要吸引有钱人,就一定要“依靠珠三角,依靠白云机场”。

珠三角是放鸡岛顾客市场的大本营。从白云机场到放鸡岛,开5个钟头左右的车就到了。冬天是“北雁南飞”的季节,海南岛一直是北方人过冬的理想之地。陈明哲看中了这群“南飞的雁”,分析了放鸡岛相比于海南岛的劣势后,他信心满满。“北方人到海南过冬和来广东过冬,感觉是差不多的。但是冬天去海南岛机票不打折很贵,房间爆满。飞机来广州就便宜多了,我们有市场。从广州过来,半路上有世界遗产碉楼,回去还可以看到南海一号。这个路线很好。”

目前放鸡岛的顾客主要来自珠三角和广西,10月份准备推广到长沙、成都、重庆,冬天则对准北京、东北市场。

持久战

随着游客人数的增多和岛上建筑规模的扩大,环保也成为了放鸡岛急需考虑的问题之一。面对这个质疑,陈明哲淡定:“岛上的环境保护做得还是蛮好的。生活污水全部不会排到海里去,会抽到岛的顶部去暴晒、沉淀,沉淀下来的固体可以当岛上植物的肥料,澄清的液体可以用来灌溉。岛上有处理固体垃圾的垃圾场,可以回收的垃圾会运出岛外去卖。”

保护好岛上的环境和近海的水质对于开发商的商业利益和海岛其实是双赢的。陈明哲声称要将放鸡岛做成中国最大的钓鱼基地和潜水基地,水下能见度可以达到8米。这两个基地若是打出品牌,获得的利益远远高出环保的支出。

已经有过一次海岛开发经验的陈明哲不会让放鸡岛踏上无序的开发道路。他声称海岛保留了将近80%的原生态环境,开发基本上只在近海区域进行,并且暂时不会在岛上搞房屋销售,只是租给旅客。同时他还从岛外引进了孔雀和梅花鹿等,而岛屿本身的动植物种类比原来还有所增加。





国内购买私人岛屿的程序


根据2003年6月17日起实施的《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单位和个人利用无居民海岛首先需要进行“申请利用无居民海岛的行政审批”,其次要政府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最后确定无居民海岛的利用人。其中,申请的程序如下:

首先,应当向县级以上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申请材料:无居民海岛利用申请书;申请单位的法人资格证明或者申请个人的身份证明、资信证明材料;海岛利用方案;利用海岛的保护方案;其他相关材料。

其次,县级以上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进行审查,并按规定逐级上报有批准权的机关批准。

最后,颁发《无居民海岛利用批准书》,包括无居民海岛利用项目位置、范围、面积、用途、方式和期限等内容。

在项目审批时,根据各地的规划和要求,一般还会对项目的注册资金、环保要求、海岛保护方案、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海岛转让价格等有一定限制和要求。要想成功成为“岛主”,除价格因素外,项目的准备报批也是关键的一步。
 

附件

  • 200908221229595827a.jpg
    200908221229595827a.jpg
    20 KB · 查看: 122
不怎么留意这些东西。
 
台湾的陈老板是个做实事的人,放鸡岛是外资在电白开发最成功的项目.好在当年没给高州那个姓许的骗子开发.
 
我看了我还不是要快点去看看了,现在150,以后500了.
我晕了!!!!!!!!
 
我看了我还不是要快点去看看了,现在150,以后500了.
我晕了!!!!!!!!
 
岛上有什么看的?一直想去,但去了的人都叫我不要去,为什么?
 
不开发好过开发,消费这么贵,搞到外地的朋友提到放鸡岛我就直冒冷汗,你想想,一次过来三四个人门票钱都要不少。
如果是当老板的当然无所谓啦!
 
写得不错。听说该老板初来乍到时,由于不熟悉电白的官场文化,经营上照搬台湾那一套,对有关单位没有给予适当照顾,结果吃了不少苦头,现在看来,似吸取了教训,圆滑了许多。水土会改变人啊、、呵呵。
 
我没有资本啊
 
愿电白能够多点吸引外商来投资。
 
我广州的朋友看了广告,特跑过来放鸡岛玩,回去后大八――――给人骗了砍了!
九成人上了放鸡岛都说上档,放鸡岛电白人的痛!
 
没什么特别的一个岛上乐园,岛上有什么特别让人乐而忘返的东西么?而且门票昂贵,相信绝大部分电白老百姓都不会去...外地朋友估计也不会常来...在支付150元门票后就可以乘坐价值200万的游艇开赴面积达1000亩的放鸡岛这句话也让人别扭...
 
QUOTE(1493 @ 2009年08月23日 Sunday, 11:47 AM)
我广州的朋友看了广告,特跑过来放鸡岛玩,回去后大八――――给人骗了砍了!
九成人上了放鸡岛都说上档,放鸡岛电白人的痛!
[snapback]2835344[/snapback]​


face3.gif
face3.gif
face3.gif
face3.gif
face3.gif


QUOTE(职业特工队 @ 2009年08月23日 Sunday, 02:37 PM)
没什么特别的一个岛上乐园,岛上有什么特别让人乐而忘返的东西么?而且门票昂贵,相信绝大部分电白老百姓都不会去...外地朋友估计也不会常来...在支付150元门票后就可以乘坐价值200万的游艇开赴面积达1000亩的放鸡岛这句话也让人别扭...
[snapback]2835431[/snapback]​




1500元的住房?

150元的门票?
 
没什么特别的一个岛上乐园,岛上有什么特别让人乐而忘返的东西么?而且门票昂贵,相信绝大部分电白老百姓都不会去...外地朋友估计也不会常来...在支付150元门票后就可以乘坐价值200万的游艇开赴面积达1000亩的放鸡岛这句话也让人别扭...
 
上岛前充满憧憬,下岛后充满失望,去过一次的人我估计极少有回头的。
 
开发前后我上岛不少于十次,要说开发前后有什么不同,就是开发后修筑了环岛路,以前一些难以到达的地方现在可以一睹芳容了,但同时也修筑了很多人造景观,这不值得欣赏。还有,一百多元的门票,还有那些昂贵的游乐项目,相对电白的低收入,确是贵了点。
 
QUOTE(电白人是我 @ 2009年08月24日 Monday, 09:55 PM)
上岛前充满憧憬,下岛后充满失望,去过一次的人我估计极少有回头的。
[snapback]2836313[/snapback]​




呵呵,,,不要抱太大希望,,毕竟刚开发``````不过我也想去玩玩```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