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刘毅,用知识和务实铺开事业之路 (1人在浏览)

国光

小学三年级
注册
2009-06-28
帖子
236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陈毅艺

“天生我材必有用”。机遇之门
常常是为有准备的人打开……
冥顽少年的刘毅可能没读过唐代李白的《将进酒》,但“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其身上是得到灵验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出生于电白那霍清洋坑河浦村的刘毅,虽家境贫穷,但在父母的教导有方下,四兄弟咬着菜根发奋读书。尤其自小聪明过人的小刘毅,每天揣着蕃薯,光着光板上学,从小学到高中成绩都是名列前茅。高中毕业后,因脚下三个弟弟的学费都不容易凑够,他不想加重家里的负担,毅然走向社会,被当地小学招为民办教师。
年龄与个头跟班里的学生差不多的刘毅,十分享受他人生第一份职业,敬岗乐教。一年后,他被定向招生,考上广东省建筑学校“工业与民用专业班”学习。从山村小学来到初初改革开放的广州,他没有被这五光十色的花花大都市所迷惑,保持他的纯朴,潜心学习。2年寒窗的最大变化,是他从此告别贫瘠的故乡,开始迈向他人生最初的阶梯――刘毅被分配回电白县第三建筑公司做一名施工员,也完成了他从一名民办教师到建筑工程施工员的角色转换。但也从此与一群农民工形影不离,每天起早摸黑,风吹日晒雨淋,从这个工地转场到那个工地。身为工程第一线的施工员,他的苦与累并不亚于那些吃苦耐劳的工人,他不仅要付出体力、脑力,还要承担质量安全的压力。每一幢高楼大厦的胜利峻工,人们知道的是嵌刻在大厦一角的设计师、工程师、施工单位的名字,施工员则和那些建设者一样,永远成为大楼下那默默无闻的基石。
遥望万丈高楼平地起,刘毅并不甘心自己永远做个施工员,他不满足现状,更加如饥似渴学习业务,谦虚向能者求教,刻苦学习技术知识,从工作中积累经验,等待机遇之门再次开启……
“日出江花红胜火”。他不追求职务的高低,
但大平台能抒展他的大抱负……
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刘毅,开始品味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里的“日出江花红胜火”。同样,他也只是用了2年光景后的1983年3月,他从尘土飞扬、泥浆四溅的建筑工地,带着一身的汗水,风尘仆仆向电白县水利局建安公司报到工作,真正成为一名技术员;又是2年多时间,他在县政府征地办领导小组抽调到征地办工作;1990年底调县劳动局建安公司(原劳动建筑公司)当副经理,1994年因工作出色升任经理,开始他独挡一面、展示领导才能的岁月。回首在“建安”的七个年头,他问心无愧――把一个排名落后、效益差的公司,改变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仅经济发展稳定,也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质量事故,让公司一跃为国家二级企业。这皆因他忠诚履行了一位共产党员、一个主管领导的职责,带领公司全体员工破茧拼出了新局面,备受上级系统的好评。其个人业务职称也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到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2002年,作为我县为数不多的高级工程师、业务拔尖人材,刘毅得到县组织部门的赏识,将他从建安公司调进电白县建设局任业务副局长,分管规划、施工、技术、管理等工作。从当年负责一家公司的经理,到协助负责全县建设业务的副局长,刘毅清醒地意识到工作环境变了,肩上担子重了。随着时代发展,知识越来越新,他为了跟上知识更新,在百忙中也要抽时间钻研业务,继续进修学习,不断补充新知识,把别人花在无谓应酬、娱乐的时间一点点抢回来用于学习。如在1998年至2005年间,他同时报读了广东电视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及“中央党校行政管理本科班”。他说:“用了五年半时间修读两专业的知识后,我感到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补充新知识,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完成上级交予的使命。”
是的,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能自觉地埋头拉车的“牛”,刘毅那不停竭的学习进取精神,清廉自律的品格,真挚待人的态度与务实的作风,成为他跃向人生另一高度的推进器。2007年的金秋10月,他奉命调进天地更广阔,更任重道远的电白县交通局任局长、党组书记。
“古来青史谁不见”。在这个崭新的领域,
务实的他同样挥洒自然……
人正壮年的刘毅,深谙唐朝岑参的《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中那劝喻人们应立大志,造福人群,流芳万世的“古来青史谁不见”。但他贪图的并非青史留名,而只想脚踏实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想身后留骂名。
刘毅走马上任电白县交通局后,在这外人看来表面风光无限的单位,他心里明白“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的确,交通局是我认为所有局中人员最庞杂,管理面最广,条块最多,责任最重,线路最长,经济并非最好的单位。正因为该局点多面广,甚至涉及性命悠关,身为一局之长、第一责任人,每天面对的问题可谓“星罗棋布”。谈公路――新开公路的规划与建设;道路养护;公路桥梁与涵洞的建设与危桥改造;公路通山区乡村的的规划;公路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公路安全性与抗灾能力的预防;公路管养与公路畅通服务功能等。谈客运――有县内与县外长短途客运;有省内外长途客运;发展农村客运服务;春运力的评估;客运站点的设置;对“蓝牌车”和客运车辆“四乱一超”乱班、乱线、乱牌、乱价及超载的整治;谈货运――运输市场旺淡季情况分析;运输安全事故的预防;货车超载;车辆运输沙石泥土对路面的污损破坏;货运物流网布局;运输市场监管等。还有运输清洁、维修业务、燃油问题,督促客货车辆报废更新……等等。无论哪一项的责任终端最后还是要回到他和他的同事身上,要厘清这千头万绪的条条块块,“技术、才华、胆识”缺一不可。但刘毅揽下这金刚活,从最初阶段他深入点面摸情况,熟悉业务,团结班子,并争取到省交通厅对电白农村公路网建设的专款支持,到最后全情忘我投入交通事业。正因他能团结同志,带领全局努力推动乡镇公路农村工作成绩突出,上任一年多该局就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问到目前我县的交通情况,他说:“我县交通发展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交通工作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变局,适应建设创新型、适应资源节约与环境环保型新路子。以改革开放初期‘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坚持改革创新,通过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交通业大发展。”对今年该局的工作,他又娓娓道来:“今年重点抓好水林路建好通车,以及我县五座危桥的改造任务,分别是霞洞甘村桥,坡仔桥、木院大桥、马踏龙湾一桥二桥。加快推进完成乡道硬底化建设,延伸村道硬底化建设。关心群众出行,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桥通路畅就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如黄岭至那霍的河琅浦桥,未建成之前,当地百姓几十年隔江相望,要兜很大的弯,走很长的路才能过河。现在建桥通了路,两镇群众都说:是政府帮我们圆了几十年的过河梦!”刘毅开口是“公路”,闭口是“交通”,可见他干一行熟悉一行。如果没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之心,如果他不深入现场,不作调查研究,不亲力亲为,不热爱、不牵挂自己的工作,他如何能做到全局一盘棋,对工作如数家珍?又如何能在规划建设与管理上谈得头头是道?

“人面桃花相映红”。知识是照亮心灵的灯盏,
他用学习的汗水夯实事业之路……
我们非常需要提倡一种学习精神。电白不缺老板,缺的是学习型、务实型的领导干部。可以说象刘毅这样身居此位仍能念念不忘学习,不松懈思想修养,这在笔者所认识和采访过的官员中是不多见的。刘毅不善于讲述自己的故事,也不善于描写自己的“七彩人生”,倒是反复叮嘱记者要多写局里的工作,算是对他本职工作的支持。在整个采访中,正因他强调及多次谈到学习与务实的重要性,故笔者临时改变主意,把采访思路转向他的学习与务实四个字上。事实也是这样,从昔日年未弱冠的苦孩子,通过知识当作阶梯,把务实作为勇闯未来的动力,一步一个脚印,终找到自己人生的座标,打拼出事业的精彩――用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诗中的“人面桃花相映红”来形容渐入佳境的刘毅,是再也恰当不过。
的确,刘毅的人生发展出奇的顺,他每次的升迁都归功他的学习――坚实的业务知识;归功于他的务实――坚毅的实干精神。这也与他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能表现出平易近人,关心下属,同情弱者的开朗心境有关。对拥有今天的“成就”,他依然强调“是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关爱支持,是得益于学习、学习,再学习!当年考大学,有人是无心向学,我是有心读书,家里却没条件供我上学。只好靠日后自学成材,工作后靠不断报读接受再教育。”在他刻苦读书影响下,三个弟弟都先后考上大学或中专,毕业后都又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刘毅的儿子读的是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电力自动化专业,人还未毕业就让深圳一大企业招用。
业余最大爱好是看书的刘毅,喜欢看历史、经济、工程、文艺类书籍,知识结构丰富,更有利他事业的发展。他说:“我是很珍惜学习机会的。上班不敢说日理万机,但忙是肯定的。白天没时间看书看报,晚上睡觉前都要抽时间看看书才能入睡,这种习惯一直不改。年轻人就应多学习。我无论去到什么单位,我都要求同事们多学习,多吸收知识,以求增进竞争力,才能更好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问到他上任以来有什么感悟,他仍是很谦虚:“在交通局眨眼就是三个年头,如果说有贡献的话,那就是为全局干部职工办妥社保,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为全县农村修建乡村公路硬底化370多公里,桥梁17座,务实为人民群众办了一点事。另就是,低调做人,积极做事,关心同志,爱护下属――最终目的就是兢兢业业把工作做得更好!”他带领的团队多次荣获市县的科学技术进步将以及个人奖、论文与设计等奖。水涨船高,其个人也拥有愈来愈大的发展平台,有了更广阔的舒展抱负的空间。
与他交谈对话,主题鲜明却不单调乏味,有如热风扑面,暖流润心。
那天采访结束,我们一同走出交通局大楼已是下午五时十分。他抬头看到东面飘来一乌沉沉的云团,说:“我要去水林路转转,那里的工程还未完工。”于是我们也开车跟他去离工业园不远的水林路工地。
刘毅他就是这样的人,默默的工作,没有豪言壮语,心里装着的是电白的交通线。
 
这是在电白人发表的文字吧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