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今天是我地震归来庆生的日子 (1人在浏览)

QUOTE(南极辉 @ 2009年05月21日 Thursday, 10:57 PM)
《绝境逃生――“5.12”汶川大地震亲历记》请问楼主能否赠阅我一本?qq:7135994
[snapback]2768186[/snapback]​




http://www.mm111.net/bbs/viewthread.php?tid=3044
我送你一本,请到这里领取。
 
QUOTE(BBDBQR123 @ 2009年05月21日 Thursday, 11:07 PM)
我被楼主的热心肠感动!但我立刻知道,LZ利用了人类的原始感觉!其实,LZ本身也不知自己说了些什么!只是在背台词!如果不是中央有此口调,LZ肯定也无此口调。
真有这份热心吗?如果有,做相应的事!
我爱说真实的话:去年第一次捐款,有公布数额,第二次,第三、四次连公布都没有,不知用哪去了。而且捐款的数额是硬性的!是不是真的捐到灾区?LZ去查实,这就对了!
[snapback]2768192[/snapback]​



经过各级审计等有关部门的多次联合审核,一分不少!楼主可以放心睡觉了吧.
 
QUOTE(老牛大炮 @ 2009年05月21日 Thursday, 11:28 PM)
http://www.maomingdaily.com.cn/Culture/spe...special_51.html
[snapback]2768240[/snapback]​




看了星哥部分文章,真是个固执的人.
p2.gif
 
QUOTE(中国淫民 @ 2009年05月22日 Friday, 01:35 AM)
看了星哥部分文章,真是个固执的人.
p2.gif

[snapback]2768299[/snapback]​


追求真理,至死不逾――这是做人的原则!
 
ha.gif
QUOTE(wuwangx @ 2009年05月22日 Friday, 12:55 AM)
兄弟凭的是实力,倒是一分钱也不用啊,这个回答你满意不?
cx.gif

[snapback]2768284[/snapback]​


我真满意,现实就是这样.你和我真的是垃圾中的垃圾.后台不用说.
 
QUOTE(wuwangx @ 2009年05月22日 Friday, 12:36 PM)
追求真理,至死不逾――这是做人的原则!
[snapback]2768495[/snapback]​


只是有点可惜,一生追求真理,竟甘为专制鹰犬。
 
QUOTE(wuwangx @ 2009年05月21日 Thursday, 11:20 PM)
你要是需要就到我的办分室取吧。
[snapback]2768233[/snapback]​


打假办
 
我呸!!!!!!!!!!!很认同“阻击手”网友的话!,楼主是老师培养出的人才--可惜心术不正
 
QUOTE(liang2004 @ 2009年05月22日 Friday, 04:31 PM)
只是有点可惜,一生追求真理,竟甘为专制鹰犬。
[snapback]2768602[/snapback]​


face3.gif
face3.gif
face3.gif
face3.gif
face3.gif
face3.gif
face3.gif
 
QUOTE(wuwangx @ 2009年05月22日 Friday, 12:36 PM)
追求真理,至死不逾――这是做人的原则!
[snapback]2768495[/snapback]​




好,哥们够爽快,今晚海景湾叫10个小姐,办公室报销.
se.gif
se.gif
 
ha.gif

我真满意,现实就是这样.你和我真的是垃圾中的垃圾.后台不用说.
[snapback]2768600[/snapback]​
[/quote
即使是垃圾,也要发挥垃圾的作用!]
 
QUOTE(wuwangx @ 2009年05月21日 Thursday, 08:01 PM)
今天是我地震归来庆生的日子
――亲历“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祭

一年前的今天――2008年5月21日,是我从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平安回到电白庆生的日子。
2008年5月12日,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汶川大地震巨大灾难面前,我作为亲历者和幸存者,每每回想起当时那天昏地暗、地动山摇、山崩地裂的惊险场面;那飞沙走石、尘烟滚滚、哀鸿遍野的恐怖场景;那一堆堆摧残得惨不忍睹的废墟,那在震区被困五天四夜的艰险历程和绝处逢生、惊心动魄的一幕幕……无不让我心里打冷战!
啊,汶川8.0级大地震,近十万人的死亡、失踪;数十万人的受伤和上千万人的受灾……整个巴蜀大地,在短短几分钟里,多少高楼大厦和曾经温馨的家园变成了废墟;多少无辜家庭痛失家园和心爱的亲人;多少不幸学童和走在半路上的旅人瞬间遁世…… “5.12”这一天已经定格为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无法抹灭的伤痛记忆。鲜艳的国旗,曾为之哀伤地落下;美丽的山河,曾为之痛苦地呜咽;举国上下,曾为之汽笛长鸣,肃立哀悼!
我清楚地记得,我们不幸的旅游大巴在下午2时28分途经汶川相邻的茂县飞虹乡时,无情的大地震发生了!在距离飞虹乡政府1500多米的山间公路上,大地在剧烈地颤抖;山涧上、岷江内到处黑尘纷飞;海拔近4000米的高山冒出了缕缕白烟,山体被巨大的力量摇来晃去,轰然裂开的一条条巨大的鸿沟很快又轰然合拢,大大小小的石头不断往下滚落……
当时, 我们都以为世界末日来临了
看着山上不断狂飞的巨石,看着脚下激流滚滚的岷江――逃无处逃、躲无处躲,当时手机信号已经中断,大家当时都以为,这个地方成了我们这个39名旅人的葬身之地!
但算我们幸运啊!要不是我们当时停车的地方,公路上方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山体,为我们挡住了飞滚的石块,否则我们有可能就成了埋进废墟的野鬼孤魂;要不是我们被困震区一众难友的互助自救和飞虹乡党委、政府和当地羌、藏同胞的无私帮助,为我们冒险送来粮食的“敢死队员 ”,在没有电、没有水、没有米、没有肉、没有油、没有菜、没有柴、没有餐具的艰难情况下,我们可能就会饿死在这70多个小时无法与外界联系的“孤岛”里;还有,要不是茂县、黑水、金川等几个县委、政府的领导、人民子弟兵以及众多民警的热心帮助,为我们长达5天4夜的避难和解决一路逃生的平安、食宿和汽车的油料,要想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实现平安顺利的千里逃生,这一切都是不可想像的!
我们曾经感动:日理万机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第一时间赶来灾区指挥救灾;数十万人民子弟兵、消防官兵、公安民警、医务工作者、志愿者那不顾顾自己生命安危抢险救人、救灾的情景;我们曾经流泪:总书记胡锦涛在多个灾区废墟留下的感人足迹;最美女警蒋敏、“喂奶女警”蒋晓娟,身背亡妻的大爱男子吴家方……还有那双在废墟的缝隙里紧紧相连的父子牵手,它不仅牵起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最深沉的爱、最真挚的渴望,它更牵起了生命之昂扬的希望;那个被埋在废墟下与尸体相伴104个小时的女孩晨曦,因为爱情的守护,她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顽强地坚挺着。是爱情,是意志,更是祖国人民救了她!她曾经一度危险的身体状况,也因为爱情的鼓励和她乐观的精神,数次化险为夷,成为健康复原的神话。他们的故事,真让天地动容!
我清楚地记得,我身陷灾区亲朋好友的牵挂,还有单位领导、同事的惦念。当我于5月18日那天从四川灾区安然回到广东老家时,那心情是何等的激动啊!
5月19日,我参加了人民共和国首次为普通百姓举办时间最长的地震哀悼日。啊!那一声凄怆的汽笛,为数万大地震的亡灵而鸣;那一杆杆低垂的国旗,为所有普通的共和国亡灵而降――全球动容、举国哀伤!
在那举国沉痛的日子里,面对“向四川大地震遇难同胞志哀”那白底黑字的横幅,回想自己几天前那不堪回首的凄惨经历,我一次又一次禁不住潸然泪下……
5月21日,我回到老家庆祝平安生还。一家人举杯相庆,任由幸福的泪水长流……
死者已矣,生者尊严!
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人类还要繁衍,生活还要继续。
中国人将永远铭记这个不幸的时刻和伤心之地――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
面对四川,我们每一个人都从心里真诚地呼唤――
四川加油!
中国加油!
面对汶川,我们每一个人都从心里虔诚地祈祷――
愿生者在神州大地上永远坚强!
愿逝者在九泉之下超度和安息!、
于是,从灾区归来我仅用二个月的时间,完成并出版了众多难友的承诺:记录这次亲历大地震劫难的长篇报告文学《绝境逃生――“5.12”汶川大地震亲历记》由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我觉得,大凡经历过八级大地震的人,对人世间的好多事情,都看得很淡了。什么官职、什么金钱地位…… 一切的一切都如过眼去烟!试想?一个连死亡的威胁、死亡的恐惧都亲身经历和亲身体验过的人,对人世间还有什么东西比这更可怕的、更值得担心的呢?!
从地震灾区归来,我一直这样觉得:人性的脆弱常令我欲哭无泪;太多的生离死别更让我倍感伤怀;历经这次死里逃生,我最大最深的感受和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珍惜你身边的人和你所拥有的一切!”
回想“5.12”,我觉得生命在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面前是那样的脆弱与渺小、那样的勇猛与强悍,而且还能激发起全民族如此崇高与伟大的力量。汶川大地震让我们看到了太多难以想象的惨痛,也让我们见证了太多难得一遇的感动。从“5.12”一路走来,我看到了人类与死神抢夺生命的悲壮,看到了参与抗灾救灾前线子弟兵的英雄壮举;看到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众志成城”的凝聚力;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捐款捐物的感人场面――单是家乡电白人民,就捐款超过一千多万元!同时,我感受到了在灾区一线党中央的殷切关怀,感受到了灾区群众的不屈抗争与顽强意志,也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与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我记得,我还记得,记得无数个这样令人感动落泪的场面。伤痛,因为灾难张狂而无助;哭泣,因为生离死别而无奈。但是,因为有着全国人民强有力的呼唤和捐款捐物援手,伤痛节节败退;因为有着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哭泣声声减弱……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在13亿坚强不屈的中国人面前,我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连西方媒体都在感叹:中国人民和灾区人民共同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抗震救灾奇迹!
一年的痛苦已经过去了,曾经一起共患难的四川灾区人民,你们过得还好吗?当我看到那残垣断壁的废墟上,迎风摇曳的青草与野花,我们知道春天来了;当我看到延绵哀思的香烛青烟里,闪过一张张悲戚却坚毅的脸庞,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灾后重建,新的家园正在崛起。我们相信:生活,不会因为灾难而改变;日子,不会因为创伤而停止!在人民共和国与13亿中国人面前,幸福和希望,将永远生生不息!
(2009年5月20日凌晨记于广东电白)
[snapback]2768118[/snapback]​


我想知道你回来后为灾区人民都做了哪些实事,不会就几句话表示一下吧.
 
QUOTE(airmac @ 2009年05月23日 Saturday, 07:26 AM)
我想知道你回来后为灾区人民都做了哪些实事,不会就几句话表示一下吧.
[snapback]2768874[/snapback]​


捐款、捐物、出书、赠书等等,能做的、该做的都做了,你想知道详情请私下问我好了!
 
差点为放纵付出了血的代价(自己应该心知肚明),记忆犹新且刻骨铭心!
奉劝一句话:茂县的一块大石头,应当神石来奠拜。就看你的啦!
 
QUOTE(wuwangx @ 2009年05月21日 Thursday, 08:01 PM)
今天是我地震归来庆生的日子
――亲历“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祭

一年前的今天――2008年5月21日,是我从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平安回到电白庆生的日子。
2008年5月12日,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汶川大地震巨大灾难面前,我作为亲历者和幸存者,每每回想起当时那天昏地暗、地动山摇、山崩地裂的惊险场面;那飞沙走石、尘烟滚滚、哀鸿遍野的恐怖场景;那一堆堆摧残得惨不忍睹的废墟,那在震区被困五天四夜的艰险历程和绝处逢生、惊心动魄的一幕幕……无不让我心里打冷战!
啊,汶川8.0级大地震,近十万人的死亡、失踪;数十万人的受伤和上千万人的受灾……整个巴蜀大地,在短短几分钟里,多少高楼大厦和曾经温馨的家园变成了废墟;多少无辜家庭痛失家园和心爱的亲人;多少不幸学童和走在半路上的旅人瞬间遁世…… “5.12”这一天已经定格为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无法抹灭的伤痛记忆。鲜艳的国旗,曾为之哀伤地落下;美丽的山河,曾为之痛苦地呜咽;举国上下,曾为之汽笛长鸣,肃立哀悼!
我清楚地记得,我们不幸的旅游大巴在下午2时28分途经汶川相邻的茂县飞虹乡时,无情的大地震发生了!在距离飞虹乡政府1500多米的山间公路上,大地在剧烈地颤抖;山涧上、岷江内到处黑尘纷飞;海拔近4000米的高山冒出了缕缕白烟,山体被巨大的力量摇来晃去,轰然裂开的一条条巨大的鸿沟很快又轰然合拢,大大小小的石头不断往下滚落……
当时, 我们都以为世界末日来临了
看着山上不断狂飞的巨石,看着脚下激流滚滚的岷江――逃无处逃、躲无处躲,当时手机信号已经中断,大家当时都以为,这个地方成了我们这个39名旅人的葬身之地!
但算我们幸运啊!要不是我们当时停车的地方,公路上方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山体,为我们挡住了飞滚的石块,否则我们有可能就成了埋进废墟的野鬼孤魂;要不是我们被困震区一众难友的互助自救和飞虹乡党委、政府和当地羌、藏同胞的无私帮助,为我们冒险送来粮食的“敢死队员 ”,在没有电、没有水、没有米、没有肉、没有油、没有菜、没有柴、没有餐具的艰难情况下,我们可能就会饿死在这70多个小时无法与外界联系的“孤岛”里;还有,要不是茂县、黑水、金川等几个县委、政府的领导、人民子弟兵以及众多民警的热心帮助,为我们长达5天4夜的避难和解决一路逃生的平安、食宿和汽车的油料,要想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实现平安顺利的千里逃生,这一切都是不可想像的!
我们曾经感动:日理万机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第一时间赶来灾区指挥救灾;数十万人民子弟兵、消防官兵、公安民警、医务工作者、志愿者那不顾顾自己生命安危抢险救人、救灾的情景;我们曾经流泪:总书记胡锦涛在多个灾区废墟留下的感人足迹;最美女警蒋敏、“喂奶女警”蒋晓娟,身背亡妻的大爱男子吴家方……还有那双在废墟的缝隙里紧紧相连的父子牵手,它不仅牵起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最深沉的爱、最真挚的渴望,它更牵起了生命之昂扬的希望;那个被埋在废墟下与尸体相伴104个小时的女孩晨曦,因为爱情的守护,她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顽强地坚挺着。是爱情,是意志,更是祖国人民救了她!她曾经一度危险的身体状况,也因为爱情的鼓励和她乐观的精神,数次化险为夷,成为健康复原的神话。他们的故事,真让天地动容!
我清楚地记得,我身陷灾区亲朋好友的牵挂,还有单位领导、同事的惦念。当我于5月18日那天从四川灾区安然回到广东老家时,那心情是何等的激动啊!
5月19日,我参加了人民共和国首次为普通百姓举办时间最长的地震哀悼日。啊!那一声凄怆的汽笛,为数万大地震的亡灵而鸣;那一杆杆低垂的国旗,为所有普通的共和国亡灵而降――全球动容、举国哀伤!
在那举国沉痛的日子里,面对“向四川大地震遇难同胞志哀”那白底黑字的横幅,回想自己几天前那不堪回首的凄惨经历,我一次又一次禁不住潸然泪下……
5月21日,我回到老家庆祝平安生还。一家人举杯相庆,任由幸福的泪水长流……
死者已矣,生者尊严!
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人类还要繁衍,生活还要继续。
中国人将永远铭记这个不幸的时刻和伤心之地――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
面对四川,我们每一个人都从心里真诚地呼唤――
四川加油!
中国加油!
面对汶川,我们每一个人都从心里虔诚地祈祷――
愿生者在神州大地上永远坚强!
愿逝者在九泉之下超度和安息!、
于是,从灾区归来我仅用二个月的时间,完成并出版了众多难友的承诺:记录这次亲历大地震劫难的长篇报告文学《绝境逃生――“5.12”汶川大地震亲历记》由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我觉得,大凡经历过八级大地震的人,对人世间的好多事情,都看得很淡了。什么官职、什么金钱地位…… 一切的一切都如过眼去烟!试想?一个连死亡的威胁、死亡的恐惧都亲身经历和亲身体验过的人,对人世间还有什么东西比这更可怕的、更值得担心的呢?!
从地震灾区归来,我一直这样觉得:人性的脆弱常令我欲哭无泪;太多的生离死别更让我倍感伤怀;历经这次死里逃生,我最大最深的感受和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珍惜你身边的人和你所拥有的一切!”
回想“5.12”,我觉得生命在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面前是那样的脆弱与渺小、那样的勇猛与强悍,而且还能激发起全民族如此崇高与伟大的力量。汶川大地震让我们看到了太多难以想象的惨痛,也让我们见证了太多难得一遇的感动。从“5.12”一路走来,我看到了人类与死神抢夺生命的悲壮,看到了参与抗灾救灾前线子弟兵的英雄壮举;看到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众志成城”的凝聚力;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捐款捐物的感人场面――单是家乡电白人民,就捐款超过一千多万元!同时,我感受到了在灾区一线党中央的殷切关怀,感受到了灾区群众的不屈抗争与顽强意志,也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与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我记得,我还记得,记得无数个这样令人感动落泪的场面。伤痛,因为灾难张狂而无助;哭泣,因为生离死别而无奈。但是,因为有着全国人民强有力的呼唤和捐款捐物援手,伤痛节节败退;因为有着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哭泣声声减弱……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在13亿坚强不屈的中国人面前,我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连西方媒体都在感叹:中国人民和灾区人民共同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抗震救灾奇迹!
一年的痛苦已经过去了,曾经一起共患难的四川灾区人民,你们过得还好吗?当我看到那残垣断壁的废墟上,迎风摇曳的青草与野花,我们知道春天来了;当我看到延绵哀思的香烛青烟里,闪过一张张悲戚却坚毅的脸庞,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灾后重建,新的家园正在崛起。我们相信:生活,不会因为灾难而改变;日子,不会因为创伤而停止!在人民共和国与13亿中国人面前,幸福和希望,将永远生生不息!
(2009年5月20日凌晨记于广东电白)
[snapback]2768118[/snapback]​


吴望星。电白报记者
se.gif
se.gif
se.gif
sj.gif
sj.gif
sq2.gif
sq2.gif
 
QUOTE(夏哥兄弟 @ 2009年05月24日 Sunday, 11:20 AM)
吴望星。电白报记者
se.gif
se.gif
se.gif
sj.gif
sj.gif
sq2.gif
sq2.gif

[snapback]2769587[/snapback]​




中国著名记者,久经考验的共产党人,人民的好兄弟星哥辛苦了...
face3.gif
face3.gif
 
QUOTE(夏哥兄弟 @ 2009年05月24日 Sunday, 11:20 AM)
吴望星。电白报记者
se.gif
se.gif
se.gif
sj.gif
sj.gif
sq2.gif
sq2.gif

[snapback]2769587[/snapback]​


电白报好哩,免费的,单位大把没人看,这几天吃完荔枝正好用来包荔枝壳。
cx.gif
 
生命难能可贵 愿逝者安息 生者奋发
 
QUOTE(夏哥兄弟 @ 2009年05月24日 Sunday, 11:20 AM)
吴望星。电白报记者
se.gif
se.gif
se.gif
sj.gif
sj.gif
sq2.gif
sq2.gif

[snapback]2769587[/snapback]​


原名吴兴旺,吴望星系其笔名。出生于动荡的文革初年,电白县望夫镇人,大专文化,1984年参加工作。曾分别在本县的望夫、岭门、水东等基层镇政府摸爬滚打了18年。1984年起利用业余时间开始文学创作,现系市县作协会员。20多年来,作者已分别在中央、省、市、县各级报刊杂志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各类文学作品达500多篇100多万字,有十多部(篇)作品被收录到多家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文学丛书或专辑中。作者2003年11月从县城水东镇调到电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现任电白县政府办综合信息科科长、电白县民间文艺协会副会长、电白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电白县文秘工作协会秘书长。・ 时装王国的传奇兄妹(报告文学) ・ 识大体的父亲(散文)
・ 一次没有完结的面试(散文) ・ 望夫山背纪行(散文)
・ 母亲啊,母亲!(散文) ・ 坚定选择走自己的路
・ 我的妻子(小说) ・ 梦断传销路(纪实小说)
・ 望夫山的传说 ・ 拐卖少女大案侦破记
・ 七绝二首 ・ 电白颂
・ 想你(之一) ・ 想你(之二)
・ 纪实文学《绝境逃生―“5.12”汶川大地震亲历记》1 ・ 纪实文学《绝境逃生―“5.12”汶川大地震亲历记》4
・ 纪实文学《绝境逃生―“5.12”汶川大地震亲历记》5 ・ 纪实文学《绝境逃生―“5.12”汶川大地震亲历记》6
・ 纪实文学《绝境逃生―“5.12”汶川大地震亲历记》8 ・ 七彩人生-序一:阅读吴望星
来一篇《一个为中国山村教育事业奉献了40多年的人民教师用生命换来的抚恤金如何给无良贪官克扣》???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