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三鹿 (1人在浏览)

78966

学前班
注册
2008-09-12
帖子
36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河北的假货,以前白沟最多,现在石家庄最多;不过以前是一些假皮鞋,假皮包,顶多骗钱、谋财,害不了命,可现在的石家庄,却是"三鹿"毒奶粉的故乡,上千吨的毒奶粉,比脚穿肩背的假货危害更大,其横行中国城乡,甚至港台也有贸易,不仅谋财,而且害命,尤其针对下一代人――婴幼儿。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理",以及"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要命政策,使中国经济从来就没有走上以自由贸易和法治为准则的市场经济轨道。从以前的假皮鞋、假戒指,到今天的大肆造假奶粉、毒奶粉,用"假得祖国各地处处触目惊心"来形容并不夸张。无良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大肆造假、造毒食品,使一些政府财政充足了,使一些官员和老板早早地发财了,于是不幸的悲剧也多发了。

  三鹿事件使我们看到,一直有被蒙蔽的受害者一一站出来投诉,有河北本地的,有甘肃宁夏的,有河南广东的,以及全国各地都有受害者。可见,骗子是随着市场经济深入而深入的,与时俱骗的,他们若不把别人口袋里的钱都骗光,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可谓"三鹿是骗子中的高级骗子"。

  对于三鹿毒奶粉,我看到有网友改编了一个成语,把"鹿死谁手"改为"谁死鹿手",鹿者"三鹿也",是毒奶粉的代名词,已经有上万"三鹿婴幼儿"到医院检查身体,数百病例,还有多名已导致死亡。我认为三鹿集团生产毒奶粉,应该不排除两个原因,一是贪婪,唯利是图,利益驱动,利益至上,二是心黑,胆大,不择手段,不放过任何一次可以获得巨大利益的机会,心黑是因为他们谁的钱都赚,无论采取什么方式赚来的钱他们都要赚。曾在安徽阜阳市场被划上"黑名单"的"大头娃娃"假奶粉,就有三鹿――其奶粉的营养还不如米汤,他们照样以合法正常的形式进行生产,进行销售,进行"免检",进行"公然杀人",

  吃死人不要紧,只要不留下"现场杀人"的证据,他们就敢于干。无论黑猫还是白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对于骗子来说,无论是活人的钱,还是死人的钱,只要收进来的不是假币,照样可以鼓腰包,照样可以贯彻落实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三鹿是这方面的"负面典范":9月11日,三鹿奶粉有毒被媒体曝光后,有民众自发到石家庄三鹿总部示威,有人还用红漆在三鹿大门墙上喷下这么一行字:"杀人企业,害命奶粉",而三鹿以前挂出来的横幅"质量在我手中,用户在我心中"也悄然取下,不知放到何处。

  在网上,大众更是对三鹿的恶评如潮,新主流作家韩寒在博客上写道:"我们抵制某国货,因为他伤了我们的自尊。我们抵制某国货,因为他伤了我们的感情。我们抵制某国货,因为他伤了我们的面子。我们支持中国货,结果他伤了我们的身体。"是的,欺骗消费者的是老板,以牟取暴利为目的,而我们的政府,为什么放弃监管权,不出人命不作为呢?我想起来了,政府也要利益,那些老板不都是政府的座上宾嘛,企业不出事政府也就不作为,而出了事,也不过先找替罪羊再说。政府,只要不是民众一人一票授权,官员们会谦卑地接受民众的批评吗?而且现在的政府不少都是负债经营,靠圈地卖地发展,吃子孙饭,他们根本就不是有限政府,而是"无限政府",石家庄政府不是在三鹿出事后第一时间说向奶里投毒的是奶农吗?问题还没有最后查清投毒原因,政府就慌忙推出替罪羊,政府为什么不检讨自身的问题和责任呢?

  无良企业骗人,无良老板谋财害命,政府若不作为,也就实际充当了"无良政府"角色。可我们知道,公义总不能被金钱收买,再聪明的骗子,其实只能骗一时,不能骗一世。看那些既得利益者,官商勾结,官骗勾结,骗得人越多,暴露得越快,现在三鹿就出事了,不久将看到会有不少官员洗不掉身上的腥味,摆脱不料干系。

  透过三鹿毒奶粉事件看到,我们经常听到的"坚持科学发展观",不过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口号中,而没有真正落实在实践行动中,比如三鹿这个政府支持下的国有行业老大企业,在源源不断地创造巨额利润的时候,恰恰又被国家冠以"国家免检产品"名誉,可现在出事了,国家蒙羞,那些工商、质检、食品监管、卫生部门的老大是不是"应该跳河死了算了"?三鹿事件涉及的各级官员,各大老板,几乎都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都是敷衍市场,敷衍消费者,所谓各大明星代言的"三鹿名牌,值得信赖"广告,也不过是再次表演其高明或拙劣的骗术而已。对于三鹿这个不良企业,以及当地失职的政府,我们实在不应该相信他们,而且应该永远揭露他们,永远谴责他们。

  昝爱宗
 
支持中国货,结果他伤了我们的身体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