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三十年 再谈华国锋
时间: 2007-08-24 23:24:44 | [<<] [>>]
--------------------------------------------------------------------------------
刘凯生
自古有云:胜者王侯败者寇,虽不尽然,但大抵如此。历史,总以成败论英雄。
时势造英雄。从古至今,走上历史舞台的英雄固然可敬,但没有走上历史舞台,以至于在历史舞台昙花一现的英雄同样可敬。
时光倒流三十年,叱咤风云的华国锋在中国政坛,甚至世界各国是何等名声显赫。然而三十年后,华国锋的名字在国人中却沉寂无闻,想必当今已经没有多少人能记起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一代君王。没有人再记得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紧紧握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你办事,我放心”……
每年的毛泽东诞辰日或忌日,全国各地数万名群众来到位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的毛主席纪念堂,瞻仰遗容。人群中总有一位不同寻常的客人,他就是前中共领导人华国锋。华国锋的从政经历很短,但是给世人的震撼却十分弥远。在此让我们看一下他的简历:
据史料记载,华国锋:原名苏铸,1921年出生于山西省交城县,受过中等教育。1938年,年仅17岁的华国锋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同年 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华国锋任山西交城县工、农、青、妇、武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后任中共山西交城县委书记。1945年抗战胜利后,任中共山西阳曲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委。解放战争期间,华国锋随军南下。1949年8月,任湖南省湘阴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委,1952年,调任毛泽东的家乡湘潭县县委书记。1954年,任中共湘潭地委书记。
1955年夏,毛泽东第一次注意到了华国锋的名字。1955年7月,毛泽东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华国锋在学习了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后,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写出了《克服右倾思想,积极迎接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充分研究农村各阶层的动态》、《在合作化运动中必须坚决依靠贫农》等三篇文章,这些带有浓郁湘潭乡土气息的文章引起了毛泽东的兴趣,并记下了华国锋这个名字。1955年秋,毛泽东回到湖南视察,在长沙第一次接见了担任湘潭地委书记的华国锋。面相忠厚的华国锋给毛泽东留下了老实厚道、忠诚可信的印象。1955年10月,毛泽东破例邀请华国锋列席中共七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并让华国锋在全会上介绍了湘潭地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经验。
1959年6月下旬,毛泽东回到湖南,在长沙约见了已经担任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长兼省委文教办主任的华国锋,并提出要回韶山家乡看看。华国锋立即作出安排并陪同毛泽东到韶山。华国锋在向毛泽东汇报农村形势时,没有唱高调,而是实事求是地说:“田瘦了,牛瘦了,人瘦了。产量不可能那么高了。”那时,华国锋主管的工作已经和农业问题没有关系了,但他还是讲了自己的观点。同年7月,在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问题牵连到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中央迅速调湖北省委书记张平化接任周小舟,毛泽东亲自提名华国锋担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
1964年7月1日,韶山毛泽东陈列馆也破土动工。华国锋主持奠基,尔后,他调动全省一切力量支援这项工程建设。10月1日,韶山毛泽东陈列馆落成开馆,从动工到落成,仅用一百天。陈列馆开馆后,收集到了毛泽东弟弟毛泽覃、堂妹毛泽建的照片。华国锋马上将照片亲自送到北京,请毛泽东过目。毛泽东仔细地辨认,认为很可靠,他还询问了照片的来历。显然,毛泽东很高兴,他在照片的背面批了两句话:原件退还,洗一套送我。华国锋回到湖南后,对韶山毛泽东陈列馆馆长马玉卿说:这是无价之宝。你们赶快将照片洗出来,送一套给毛主席。不久,华国锋带着冲洗出来的照片再上北京,将照片亲自交到毛泽东手中。
1965年,中共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决定华国锋担任工程总指挥,为毛泽东的故乡湘潭,修建干渠长达240公里的韶山灌区工程。华国锋调集十万民工,引涟水灌溉一百多万亩农田,新造农田六千八百亩。
1968年4月8日,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华国锋担任了革委会副主任。1969年4月,华国锋在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70年2月,新的湖南省委成立,华国锋任省委第一书记。8月23日,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毛泽东亲自提名调华国锋到中央工作,同时继续兼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政治委员和湖南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2月18日,毛泽东在北京接见斯诺,讲话中谈到了华国锋。毛泽东说:湖南省的人物也出来几个了。第一个是湖南省委现在的第一书记华国锋,是老班子里人。斯诺回去以后,写了一篇记述在北京与毛泽东谈话情况的文章,发表在美国《生活》杂志上,其中也提到了华国锋的名字。华国锋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国际上。
1975年任国务院副总理,1976年4月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同年10月任中共中央主席、军委主席。1980年9月辞去国务院总理职务,1981年6月又辞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职务。
华国锋从1976到2002年,一直是中共中央委员。由于年事过高,他没有作为十六大中委候选人,但仍是十六大代表。华国锋没有进入十六大中央委员会,引起了西方舆论的关注。路透社评论:“毛泽东亲定他接班,邓小平让他退位,即将离任的党总书记和他的同事,安排他平静地结束了政治生涯,这个传奇人物就是前中共主席华国锋。”一名驻北京的外国外交官说:“这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如果中国共产党决定第三代领导都必须退,那么华国锋也应该离开。”华国锋1976年被毛泽东指定为接班人。他利用毛泽东给他的“你办事,我放心”六字批示,控制住了复杂的政治局势,和叶剑英、李先念等领导人一起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与其他在政治变迁中退位的中共领导人相比,华国锋的经历要平稳得多。虽然他因为“两个凡是”而被批评犯了“极左路线错误”,但自十二大以来的四次党代表大会他都被选进中央委员会。中共最新的党史定论,对他的评价也是客观的。
华国锋的晚年生活深居简出,言行十分严谨,虽然他仍然享受国家领导人的政治待遇,可以到全国一些地方走访,但他很少离开北京,从不议论时政。华国锋身边的人和友人,现在习惯称他为“华老”,他对这个称呼感到很自然。深居简出的华国锋,每年有两天必定外出,就是在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日和9月9日毛泽东忌日,带着家眷和随从去毛主席纪念堂。每次瞻仰毛泽东遗容,华国锋都亲自喊行礼令:“向伟大领袖毛主席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诚挚之情,令人动容。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对于华国锋的评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的认识。
很多人都曾怀疑:华国锋是毛主席理想的接班人吗?我想这点不容置疑。毛主席曾经先后将刘少奇、林彪、王洪文选为自己的接班人,由于种种原因,最后都“废”掉了。华国锋是他76年在病重中仓促决定的。至于,毛主席为什么会看中华国锋这个没有一点历史背景的“新人”来作他的接班人呢?难道是“病急乱投医”?其实,毛主席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选的接班人,一定要能坚定不移的贯彻他的路线,就是要“党不变修,国不变色,无产阶级江山万万代”,毛主席生前多次公开评价华国锋,“厚重少文”、“他是个老实人”、“是我的父母官”。华国锋解放后长期在湖南担任地方官,73年突然奉调进京,毛主席是有所打算的。虽然毛主席很欣赏王洪文年轻气盛的闯劲,但始终信他不过,把华国锋调到身边,就是准备培养他,以便随时“废立太子”,避免以前林彪自我爆炸后,心中没有合适人选的局面。如果单从继承毛主席路线方面来看,他老人家并没有选错人。但华国锋毕竟是地方官进京,当时也才50多岁,以前没有立下过显赫战功,作为最高领导人,他既缺乏支持的高层干部,又没有私人交情可以用来处理与众多老帅之间的关系。所以在与邓小平的交锋中,他始终占不到优势。
毛主席对华国锋是恩重如山,华国锋对毛主席也是知恩图报,忠心耿耿,一生都不曾改变。为了维护毛主席的权威,保全毛主席的名节,在政治上失势后,仍然在政治局会议上独自为毛主席而抗争,不为名,不为利,不为一己官位,不考虑个人得失,有时甚至泪洒会场,何等悲壮!要知道在文革中吃过毛主席亏的人一旦得势,那个决心是可想而知的,这种抗争除了给自己招祸之外,没有任何好处,到最后是两个主席一起批。后来的批斗会是不许华国锋辩解的,某在文革最早的“打倒阎王店”中挨整的老干部甚至指着华国锋的鼻子骂,最后徐向前等人实在看不下去,说了句“不要欺人太甚”才算解围。但华国锋后来用沉默的抗争,招来的仍是“从未积极检讨自己的错误”,历史的灵活写法真令人唏嘘。
现在每年9月9日,毛主席祭日,华国锋都是一大早就率家人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祭拜, 每次瞻仰毛主席遗容,华国锋都亲自喊行礼令:“向伟大领袖毛主席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他一辈子都是忠于毛主席的,从这一点上看,我们不得不佩服他老人家的眼光,应该说他没有选错。华国锋用自己的仕途,用下台挨批的代价实践了对毛主席的忠诚。也许有人说是愚忠,但宁折不弯,知恩图报,总比见风转舵,忘恩负义的人要高尚的多,也许他并不适合官场。
那么华国锋到底有没有担任最高领导人的能力和风范?这需要我们详细地了解华国锋这个人。华国锋1921年生于山西交城,比毛主席小28岁,可以说是整整两代人。身材高大魁梧,典型的山西汉子。原名叫苏铸,华国锋这个名字是抗日战争时改的,取的是“中华抗日救国先锋队”的意思。1936年入党,抗战时担任交城武工队的政委,1977年后风靡全国一时的“交城的山,交城的水,交城有个华政委”就来源于此。解放后,先后担任湘潭县和湖南省的第一书记,在“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当官,自然有他引人注目的优势。 1973年,华国锋奉调进京,任国务院副总理,1975年中共十大上,进入政治局。1976年,毛主席对王洪文彻底失去了信心,为他特设了党中央第一副主席,并兼任国务院总理,成立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并且亲笔给他写下了“不要着急,慢慢来;你办事,我放心;按过去方针办”的便条,这便成了日后华国锋作为英明领袖的直接依据。
那么,华国锋到底有没有领军治国的能力呢?我认为,他有这个能力,只是他无法背弃将他推上宝座的毛主席,无法走出毛主席的影子,跳出他的框框,而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79 年,华国锋访问西德时,前西德总理施密特的回忆录中这样评价华国锋:“看得出,他是个思路清晰,有判断力,很精明能干的领导人,而且,他比他的前任毛更务实,更理性。”虽然我们不能通过这些话就断定华国锋是个有能力的领导人,毕竟他们两人并没有深交,但政治家的目光总是敏锐的,无论如何,我们也无法认为华国锋只是一个无能的庸才。华国锋的“抓纲治国”经常为后人所诟病,但统计数字清楚表明了其结果:经过两年“抓纲治国”后的一九七八年,我国不少地区遇到了严重干旱,但粮食生产还是大幅度增长,为建国以来所没有,超额完成计划百分之二点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8.9%,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三百五十五亿元,比上年增长32.3%。一九七八年全国基本建设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达三百五十六亿元,比上年增长37%,“抓纲治国”到底是大治还是大乱,数字最有说服力。(以上资料引自国家统计局《197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当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后,庆贺他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群众大会上,身着绿军装,健步走上天安门城楼的时候,中外嘉宾首先感受的就是他英气逼人的领袖风范。当时,人们都认为他会顺利的掌握一切原来只有毛主席才能拥有的权力,没有人怀疑。他身材高大魁梧,说话声音洪亮,对群众、战士讲话时经常不用扩音器,满脸笑容,春风满面。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成为“英明领袖”,“毛主席的好学生、好接班人”后,他仍能保持平民本色。据中央警卫部队的退役战士会回忆,华国锋在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时,事务繁忙,可他仍经常自己洗衣服,亲自带领战士们大扫除。他对下级从不乱发脾气,总是和蔼可亲乐于帮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对于工作人员签字、合影的要求都是有求必应,这些都是华国锋下台以后的工作人员的回忆资料,我认为可信度还是相当高的。
华国锋亲笔题写的“毛主席纪念堂”
关于“决议”中评价的华国锋同志的功过是非。“决议”中承认了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起的作用。事实上,当时,“四人帮”与华国锋并无直接矛盾,华国锋要是不下定决心,站到人民一边,恐怕问题没有这么容易解决。因为当时,汪东兴的8341部队和张耀祠的中央警卫部队既不会听命于“四人帮”,也不会服从叶剑英、李先念的调遣,唯一动得了他们的,只有华国锋。华国锋是无限忠于毛主席的,毛主席“尸骨未寒”(江青语),要他下命令逮捕毛主席的遗孀,确实他是作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站到了叶帅这一边,使得 “四人帮”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在这个问题上,华国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功不可没。认为别的人起了决定作用是不符合事实的。
“决议”中,批评了华国锋继续进行“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阻挠干部平反,维护旧的个人崇拜,制造“两个凡是”,这都是由于他执行毛主席路线的结果,前面已经讲得很多,这里不再赘述了。“决议”中批评他“接受和制造对他的新的个人崇拜”,这个问题,我认为与华国锋同志关系不大,是那个时代的产物。76 年,毛主席在华国锋出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时候,作了这样的指示,“要造这个舆论,要宣传华国锋同志,让全国人民逐步认识华国锋同志。”所以,在此后中宣部根据这个指示,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介绍,宣传华国锋的文章,毛主席逝世后,还出了很多《华主席是我们党当之无愧的好领袖》之类的书籍。加上当时的习惯,人们都模仿对毛主席的称谓、做法来对待华国锋。在当时的情况下,“文革”才刚刚结束,巨大的历史惯性使人们习惯于进行个人崇拜。“英明领袖”的专用称谓和挂像的做法就是自然而然的,没人认为有什么不妥。后来,在80年11月,华国锋主动给中共中央写信,要求以后在公开场合不在悬挂他的画像和题词。虽说他当时大势已去,再这么做也没什么意思了,但他毕竟主动的提了出来,起码说明了他对这些东西并没有特别大的兴趣。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他是被动的。
“决议”中还指出,“他的字写的不好,却喜欢到处题词。”我认为这个评价不公正。华国锋的字虽说不象当时宣传的“银钩铁划,华氏颜体字”,也绝对比不上毛主席的草书笔走龙蛇,但起码在当代颜体书法家中还算有较高造诣。这从现在全国仅存的一处的公开华国锋 “墨宝”的毛主席纪念堂的堂名可以看得出来。其实,这是个成王败寇的观点。这样的话写进党的历史决议里,我觉得不太妥当。
你办事,我放心
下面让我们来看2007年1月某网站一些网友对华国锋的评价:
大红大紫:我们心中只有毛主席、华主席,有人自称第2代,不知谁会承认哦,真是可笑,公道自在人心。
童心:华主席是个好人、老实人,平易近人,气宇轩昂,高大英武,也是一代伟人……华主席的功过是非,历史自会评说……。
平平: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中是立了大功的,但是,他始终摆脱不掉特定历史下的局限性,尤其是毛主席的思想和做法,他难以也不可能去突破,这就注定了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悲情人物……
中国老百姓:只要邓小平一解放出来,华国锋下台是必然的,因为华国锋是毛泽东选定的……说点实话:华主席是个好人,是个好领导,人民是感谢他的。
123567:我觉得,他为国家和人民做了不少的好事,所以说没有他,中国的路可能更艰辛、更漫长,他应该是当之无愧的第二代领导人。
河南人:伟大领袖万岁!其实,他和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不适合搞政治这样肮脏的游戏!
大家风范:有人就是这样的,他们将华主席的宽洪大量当成了软弱可欺。华国锋下台的主要原因就是自己太善良了。
风:没有华国锋就没有邓小平。
目睹:华国锋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首先,在粉碎四人帮上,在当时动乱时代能平稳的粉碎四人帮,国家没有乱实在了不起。第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为党史上是一件大事,他是党的主席、总理能说他反对吗?难道说不是他要做的吗?第三,说他“凡是”他有这种思想不可否认(当时在台上的人都有,包括一般老百姓),但在实际工作中他并没有完全“凡是”最好的例子就是先对彭德怀的平反、然后对刘少奇的平反。要知道华国锋是在刘少奇平反后才辞去党主席的。想想如果一粉碎四人帮就平反可能吗?在华国锋领导的几年间国家稳定经济发展。现在再来看华国锋会觉的很了不起,很伟大!!
很多人认为,华国锋辞职缘由是:阻挠邓小平复出。实际并非如此,实际上华国锋的本意是让邓小平出来工作要“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而且9个月后,他在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的工作。因此在此问题上,可以看出华国锋是有长远考虑的。
华国锋和毛泽东重孙毛新宇在一起
华国锋,这是一个在中共党史上永远抹不掉的名字,他是结束文革灾难,承前启后,最终导致中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的关键历史人物。许多党史专家把华国锋称为“过渡人物”,有意无意地忽视华国锋的历史作用,他们似乎不愿意正视这样一个事实:1976 年,中国仍处于对毛泽东有着巨大个人迷信的年代,毛泽东刚刚去世之后,没有人敢轻言把毛泽东的夫人江青抓起来。最终,还是当时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下定了决心,才有了粉碎“四人帮”。以后,许多有关中共党史的文章和书籍把叶剑英说成是粉碎“四人帮”的第一功臣,这大概有失偏颇。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当时的党中央第一把手华国锋首肯,没有当时只听华国锋话的8341部队总管汪东兴的配合,叶剑英要想一下子把“四人帮”都抓起来,连五成的胜算都没有,以叶剑英的谨慎,他是不会贸然行动的。时间拖下来,党内各种政治力量此消彼长,很难讲江青等人就没有机会进一步控制党政大权,加之军队也并不是叶剑英能够“一手遮天”的,已经投靠“四人帮”的军队高级干部的和准备投靠“四人帮”的军队干部也是大有人在,此种形势下,鹿死谁手,孰是难料。如果我们以这样一个角度去看待粉碎“四人帮”,华国锋应是第一功臣。然而,笔者要谈的是另一个历史真相:华国锋实在是让江青给“逼反”的。对于这一点,不知为何,鲜为中共党史专家提起。
华国锋出席十七大(十七排左一)
最后,也是许多人曾关心的问题,就是华国锋的身世,这一直是个谜,有人传言其是华国锋是毛泽东的长子,自70、80年代以来,流传的版本不少,真真假假。某杂志的文章说,毛主席临终前,咽喉已经麻木,完全不能吞咽食物和液体,必须下胃管才能保证有必要的营养和水份。但毛本人不同意下胃管。为了说服毛,当时决定由张春桥、王洪文、汪东兴、华国锋四人先试一下。当时,华国锋不假思索马上表态愿先试。文章说,“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毛病危时,动了真感情的只有华国锋一人。”毛逝世后,华国锋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天安门前建立毛泽东纪念堂,文章说,这恐怕也是父子情深的缘故吧!2002年12月26日,华国锋曾和毛泽东的女儿李敏、李讷,以及毛生前的机要秘书张玉凤,一同到毛泽东纪念堂,为毛泽东做冥寿。华国锋在所献花圈的挽带上,还写上了“忠实的儿子国锋敬挽”的字样。但当日下午,这个花圈就被纪念堂的工作人员撤走了。在历史学家看来,政治人物不过是其政治理念、业绩的符号和标记。政治人物在位时,人们对他的评价和关注往往是由人及事;而在他离任后,人们的议论则往往是由事及人。华国锋作为毛泽东时代的最后一个政治音符,已在中国政治旋律中消声,他集喜剧和悲剧于一身的经历却给后人留下了无尽遐想……
三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历史从来都是一面镜子,华国锋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
二○○七年九月二日于吉林长春
国锋辞世 万民同悲
时间: 2007-08-24 23:24:44 | [<<] [>>]
--------------------------------------------------------------------------------
刘凯生
自古有云:胜者王侯败者寇,虽不尽然,但大抵如此。历史,总以成败论英雄。
时势造英雄。从古至今,走上历史舞台的英雄固然可敬,但没有走上历史舞台,以至于在历史舞台昙花一现的英雄同样可敬。
时光倒流三十年,叱咤风云的华国锋在中国政坛,甚至世界各国是何等名声显赫。然而三十年后,华国锋的名字在国人中却沉寂无闻,想必当今已经没有多少人能记起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一代君王。没有人再记得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紧紧握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你办事,我放心”……
每年的毛泽东诞辰日或忌日,全国各地数万名群众来到位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的毛主席纪念堂,瞻仰遗容。人群中总有一位不同寻常的客人,他就是前中共领导人华国锋。华国锋的从政经历很短,但是给世人的震撼却十分弥远。在此让我们看一下他的简历:
据史料记载,华国锋:原名苏铸,1921年出生于山西省交城县,受过中等教育。1938年,年仅17岁的华国锋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同年 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华国锋任山西交城县工、农、青、妇、武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后任中共山西交城县委书记。1945年抗战胜利后,任中共山西阳曲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委。解放战争期间,华国锋随军南下。1949年8月,任湖南省湘阴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委,1952年,调任毛泽东的家乡湘潭县县委书记。1954年,任中共湘潭地委书记。
1955年夏,毛泽东第一次注意到了华国锋的名字。1955年7月,毛泽东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华国锋在学习了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后,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写出了《克服右倾思想,积极迎接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充分研究农村各阶层的动态》、《在合作化运动中必须坚决依靠贫农》等三篇文章,这些带有浓郁湘潭乡土气息的文章引起了毛泽东的兴趣,并记下了华国锋这个名字。1955年秋,毛泽东回到湖南视察,在长沙第一次接见了担任湘潭地委书记的华国锋。面相忠厚的华国锋给毛泽东留下了老实厚道、忠诚可信的印象。1955年10月,毛泽东破例邀请华国锋列席中共七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并让华国锋在全会上介绍了湘潭地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经验。
1959年6月下旬,毛泽东回到湖南,在长沙约见了已经担任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长兼省委文教办主任的华国锋,并提出要回韶山家乡看看。华国锋立即作出安排并陪同毛泽东到韶山。华国锋在向毛泽东汇报农村形势时,没有唱高调,而是实事求是地说:“田瘦了,牛瘦了,人瘦了。产量不可能那么高了。”那时,华国锋主管的工作已经和农业问题没有关系了,但他还是讲了自己的观点。同年7月,在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问题牵连到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中央迅速调湖北省委书记张平化接任周小舟,毛泽东亲自提名华国锋担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
1964年7月1日,韶山毛泽东陈列馆也破土动工。华国锋主持奠基,尔后,他调动全省一切力量支援这项工程建设。10月1日,韶山毛泽东陈列馆落成开馆,从动工到落成,仅用一百天。陈列馆开馆后,收集到了毛泽东弟弟毛泽覃、堂妹毛泽建的照片。华国锋马上将照片亲自送到北京,请毛泽东过目。毛泽东仔细地辨认,认为很可靠,他还询问了照片的来历。显然,毛泽东很高兴,他在照片的背面批了两句话:原件退还,洗一套送我。华国锋回到湖南后,对韶山毛泽东陈列馆馆长马玉卿说:这是无价之宝。你们赶快将照片洗出来,送一套给毛主席。不久,华国锋带着冲洗出来的照片再上北京,将照片亲自交到毛泽东手中。
1965年,中共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决定华国锋担任工程总指挥,为毛泽东的故乡湘潭,修建干渠长达240公里的韶山灌区工程。华国锋调集十万民工,引涟水灌溉一百多万亩农田,新造农田六千八百亩。
1968年4月8日,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华国锋担任了革委会副主任。1969年4月,华国锋在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70年2月,新的湖南省委成立,华国锋任省委第一书记。8月23日,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毛泽东亲自提名调华国锋到中央工作,同时继续兼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政治委员和湖南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2月18日,毛泽东在北京接见斯诺,讲话中谈到了华国锋。毛泽东说:湖南省的人物也出来几个了。第一个是湖南省委现在的第一书记华国锋,是老班子里人。斯诺回去以后,写了一篇记述在北京与毛泽东谈话情况的文章,发表在美国《生活》杂志上,其中也提到了华国锋的名字。华国锋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国际上。
1975年任国务院副总理,1976年4月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同年10月任中共中央主席、军委主席。1980年9月辞去国务院总理职务,1981年6月又辞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职务。
华国锋从1976到2002年,一直是中共中央委员。由于年事过高,他没有作为十六大中委候选人,但仍是十六大代表。华国锋没有进入十六大中央委员会,引起了西方舆论的关注。路透社评论:“毛泽东亲定他接班,邓小平让他退位,即将离任的党总书记和他的同事,安排他平静地结束了政治生涯,这个传奇人物就是前中共主席华国锋。”一名驻北京的外国外交官说:“这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如果中国共产党决定第三代领导都必须退,那么华国锋也应该离开。”华国锋1976年被毛泽东指定为接班人。他利用毛泽东给他的“你办事,我放心”六字批示,控制住了复杂的政治局势,和叶剑英、李先念等领导人一起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与其他在政治变迁中退位的中共领导人相比,华国锋的经历要平稳得多。虽然他因为“两个凡是”而被批评犯了“极左路线错误”,但自十二大以来的四次党代表大会他都被选进中央委员会。中共最新的党史定论,对他的评价也是客观的。
华国锋的晚年生活深居简出,言行十分严谨,虽然他仍然享受国家领导人的政治待遇,可以到全国一些地方走访,但他很少离开北京,从不议论时政。华国锋身边的人和友人,现在习惯称他为“华老”,他对这个称呼感到很自然。深居简出的华国锋,每年有两天必定外出,就是在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日和9月9日毛泽东忌日,带着家眷和随从去毛主席纪念堂。每次瞻仰毛泽东遗容,华国锋都亲自喊行礼令:“向伟大领袖毛主席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诚挚之情,令人动容。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对于华国锋的评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的认识。
很多人都曾怀疑:华国锋是毛主席理想的接班人吗?我想这点不容置疑。毛主席曾经先后将刘少奇、林彪、王洪文选为自己的接班人,由于种种原因,最后都“废”掉了。华国锋是他76年在病重中仓促决定的。至于,毛主席为什么会看中华国锋这个没有一点历史背景的“新人”来作他的接班人呢?难道是“病急乱投医”?其实,毛主席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选的接班人,一定要能坚定不移的贯彻他的路线,就是要“党不变修,国不变色,无产阶级江山万万代”,毛主席生前多次公开评价华国锋,“厚重少文”、“他是个老实人”、“是我的父母官”。华国锋解放后长期在湖南担任地方官,73年突然奉调进京,毛主席是有所打算的。虽然毛主席很欣赏王洪文年轻气盛的闯劲,但始终信他不过,把华国锋调到身边,就是准备培养他,以便随时“废立太子”,避免以前林彪自我爆炸后,心中没有合适人选的局面。如果单从继承毛主席路线方面来看,他老人家并没有选错人。但华国锋毕竟是地方官进京,当时也才50多岁,以前没有立下过显赫战功,作为最高领导人,他既缺乏支持的高层干部,又没有私人交情可以用来处理与众多老帅之间的关系。所以在与邓小平的交锋中,他始终占不到优势。
毛主席对华国锋是恩重如山,华国锋对毛主席也是知恩图报,忠心耿耿,一生都不曾改变。为了维护毛主席的权威,保全毛主席的名节,在政治上失势后,仍然在政治局会议上独自为毛主席而抗争,不为名,不为利,不为一己官位,不考虑个人得失,有时甚至泪洒会场,何等悲壮!要知道在文革中吃过毛主席亏的人一旦得势,那个决心是可想而知的,这种抗争除了给自己招祸之外,没有任何好处,到最后是两个主席一起批。后来的批斗会是不许华国锋辩解的,某在文革最早的“打倒阎王店”中挨整的老干部甚至指着华国锋的鼻子骂,最后徐向前等人实在看不下去,说了句“不要欺人太甚”才算解围。但华国锋后来用沉默的抗争,招来的仍是“从未积极检讨自己的错误”,历史的灵活写法真令人唏嘘。
现在每年9月9日,毛主席祭日,华国锋都是一大早就率家人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祭拜, 每次瞻仰毛主席遗容,华国锋都亲自喊行礼令:“向伟大领袖毛主席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他一辈子都是忠于毛主席的,从这一点上看,我们不得不佩服他老人家的眼光,应该说他没有选错。华国锋用自己的仕途,用下台挨批的代价实践了对毛主席的忠诚。也许有人说是愚忠,但宁折不弯,知恩图报,总比见风转舵,忘恩负义的人要高尚的多,也许他并不适合官场。
那么华国锋到底有没有担任最高领导人的能力和风范?这需要我们详细地了解华国锋这个人。华国锋1921年生于山西交城,比毛主席小28岁,可以说是整整两代人。身材高大魁梧,典型的山西汉子。原名叫苏铸,华国锋这个名字是抗日战争时改的,取的是“中华抗日救国先锋队”的意思。1936年入党,抗战时担任交城武工队的政委,1977年后风靡全国一时的“交城的山,交城的水,交城有个华政委”就来源于此。解放后,先后担任湘潭县和湖南省的第一书记,在“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当官,自然有他引人注目的优势。 1973年,华国锋奉调进京,任国务院副总理,1975年中共十大上,进入政治局。1976年,毛主席对王洪文彻底失去了信心,为他特设了党中央第一副主席,并兼任国务院总理,成立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并且亲笔给他写下了“不要着急,慢慢来;你办事,我放心;按过去方针办”的便条,这便成了日后华国锋作为英明领袖的直接依据。
那么,华国锋到底有没有领军治国的能力呢?我认为,他有这个能力,只是他无法背弃将他推上宝座的毛主席,无法走出毛主席的影子,跳出他的框框,而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79 年,华国锋访问西德时,前西德总理施密特的回忆录中这样评价华国锋:“看得出,他是个思路清晰,有判断力,很精明能干的领导人,而且,他比他的前任毛更务实,更理性。”虽然我们不能通过这些话就断定华国锋是个有能力的领导人,毕竟他们两人并没有深交,但政治家的目光总是敏锐的,无论如何,我们也无法认为华国锋只是一个无能的庸才。华国锋的“抓纲治国”经常为后人所诟病,但统计数字清楚表明了其结果:经过两年“抓纲治国”后的一九七八年,我国不少地区遇到了严重干旱,但粮食生产还是大幅度增长,为建国以来所没有,超额完成计划百分之二点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8.9%,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三百五十五亿元,比上年增长32.3%。一九七八年全国基本建设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达三百五十六亿元,比上年增长37%,“抓纲治国”到底是大治还是大乱,数字最有说服力。(以上资料引自国家统计局《197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当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后,庆贺他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群众大会上,身着绿军装,健步走上天安门城楼的时候,中外嘉宾首先感受的就是他英气逼人的领袖风范。当时,人们都认为他会顺利的掌握一切原来只有毛主席才能拥有的权力,没有人怀疑。他身材高大魁梧,说话声音洪亮,对群众、战士讲话时经常不用扩音器,满脸笑容,春风满面。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成为“英明领袖”,“毛主席的好学生、好接班人”后,他仍能保持平民本色。据中央警卫部队的退役战士会回忆,华国锋在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时,事务繁忙,可他仍经常自己洗衣服,亲自带领战士们大扫除。他对下级从不乱发脾气,总是和蔼可亲乐于帮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对于工作人员签字、合影的要求都是有求必应,这些都是华国锋下台以后的工作人员的回忆资料,我认为可信度还是相当高的。
华国锋亲笔题写的“毛主席纪念堂”
关于“决议”中评价的华国锋同志的功过是非。“决议”中承认了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起的作用。事实上,当时,“四人帮”与华国锋并无直接矛盾,华国锋要是不下定决心,站到人民一边,恐怕问题没有这么容易解决。因为当时,汪东兴的8341部队和张耀祠的中央警卫部队既不会听命于“四人帮”,也不会服从叶剑英、李先念的调遣,唯一动得了他们的,只有华国锋。华国锋是无限忠于毛主席的,毛主席“尸骨未寒”(江青语),要他下命令逮捕毛主席的遗孀,确实他是作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站到了叶帅这一边,使得 “四人帮”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在这个问题上,华国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功不可没。认为别的人起了决定作用是不符合事实的。
“决议”中,批评了华国锋继续进行“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阻挠干部平反,维护旧的个人崇拜,制造“两个凡是”,这都是由于他执行毛主席路线的结果,前面已经讲得很多,这里不再赘述了。“决议”中批评他“接受和制造对他的新的个人崇拜”,这个问题,我认为与华国锋同志关系不大,是那个时代的产物。76 年,毛主席在华国锋出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时候,作了这样的指示,“要造这个舆论,要宣传华国锋同志,让全国人民逐步认识华国锋同志。”所以,在此后中宣部根据这个指示,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介绍,宣传华国锋的文章,毛主席逝世后,还出了很多《华主席是我们党当之无愧的好领袖》之类的书籍。加上当时的习惯,人们都模仿对毛主席的称谓、做法来对待华国锋。在当时的情况下,“文革”才刚刚结束,巨大的历史惯性使人们习惯于进行个人崇拜。“英明领袖”的专用称谓和挂像的做法就是自然而然的,没人认为有什么不妥。后来,在80年11月,华国锋主动给中共中央写信,要求以后在公开场合不在悬挂他的画像和题词。虽说他当时大势已去,再这么做也没什么意思了,但他毕竟主动的提了出来,起码说明了他对这些东西并没有特别大的兴趣。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他是被动的。
“决议”中还指出,“他的字写的不好,却喜欢到处题词。”我认为这个评价不公正。华国锋的字虽说不象当时宣传的“银钩铁划,华氏颜体字”,也绝对比不上毛主席的草书笔走龙蛇,但起码在当代颜体书法家中还算有较高造诣。这从现在全国仅存的一处的公开华国锋 “墨宝”的毛主席纪念堂的堂名可以看得出来。其实,这是个成王败寇的观点。这样的话写进党的历史决议里,我觉得不太妥当。
你办事,我放心
下面让我们来看2007年1月某网站一些网友对华国锋的评价:
大红大紫:我们心中只有毛主席、华主席,有人自称第2代,不知谁会承认哦,真是可笑,公道自在人心。
童心:华主席是个好人、老实人,平易近人,气宇轩昂,高大英武,也是一代伟人……华主席的功过是非,历史自会评说……。
平平: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中是立了大功的,但是,他始终摆脱不掉特定历史下的局限性,尤其是毛主席的思想和做法,他难以也不可能去突破,这就注定了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悲情人物……
中国老百姓:只要邓小平一解放出来,华国锋下台是必然的,因为华国锋是毛泽东选定的……说点实话:华主席是个好人,是个好领导,人民是感谢他的。
123567:我觉得,他为国家和人民做了不少的好事,所以说没有他,中国的路可能更艰辛、更漫长,他应该是当之无愧的第二代领导人。
河南人:伟大领袖万岁!其实,他和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不适合搞政治这样肮脏的游戏!
大家风范:有人就是这样的,他们将华主席的宽洪大量当成了软弱可欺。华国锋下台的主要原因就是自己太善良了。
风:没有华国锋就没有邓小平。
目睹:华国锋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首先,在粉碎四人帮上,在当时动乱时代能平稳的粉碎四人帮,国家没有乱实在了不起。第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为党史上是一件大事,他是党的主席、总理能说他反对吗?难道说不是他要做的吗?第三,说他“凡是”他有这种思想不可否认(当时在台上的人都有,包括一般老百姓),但在实际工作中他并没有完全“凡是”最好的例子就是先对彭德怀的平反、然后对刘少奇的平反。要知道华国锋是在刘少奇平反后才辞去党主席的。想想如果一粉碎四人帮就平反可能吗?在华国锋领导的几年间国家稳定经济发展。现在再来看华国锋会觉的很了不起,很伟大!!
很多人认为,华国锋辞职缘由是:阻挠邓小平复出。实际并非如此,实际上华国锋的本意是让邓小平出来工作要“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而且9个月后,他在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的工作。因此在此问题上,可以看出华国锋是有长远考虑的。
华国锋和毛泽东重孙毛新宇在一起
华国锋,这是一个在中共党史上永远抹不掉的名字,他是结束文革灾难,承前启后,最终导致中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的关键历史人物。许多党史专家把华国锋称为“过渡人物”,有意无意地忽视华国锋的历史作用,他们似乎不愿意正视这样一个事实:1976 年,中国仍处于对毛泽东有着巨大个人迷信的年代,毛泽东刚刚去世之后,没有人敢轻言把毛泽东的夫人江青抓起来。最终,还是当时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下定了决心,才有了粉碎“四人帮”。以后,许多有关中共党史的文章和书籍把叶剑英说成是粉碎“四人帮”的第一功臣,这大概有失偏颇。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当时的党中央第一把手华国锋首肯,没有当时只听华国锋话的8341部队总管汪东兴的配合,叶剑英要想一下子把“四人帮”都抓起来,连五成的胜算都没有,以叶剑英的谨慎,他是不会贸然行动的。时间拖下来,党内各种政治力量此消彼长,很难讲江青等人就没有机会进一步控制党政大权,加之军队也并不是叶剑英能够“一手遮天”的,已经投靠“四人帮”的军队高级干部的和准备投靠“四人帮”的军队干部也是大有人在,此种形势下,鹿死谁手,孰是难料。如果我们以这样一个角度去看待粉碎“四人帮”,华国锋应是第一功臣。然而,笔者要谈的是另一个历史真相:华国锋实在是让江青给“逼反”的。对于这一点,不知为何,鲜为中共党史专家提起。
华国锋出席十七大(十七排左一)
最后,也是许多人曾关心的问题,就是华国锋的身世,这一直是个谜,有人传言其是华国锋是毛泽东的长子,自70、80年代以来,流传的版本不少,真真假假。某杂志的文章说,毛主席临终前,咽喉已经麻木,完全不能吞咽食物和液体,必须下胃管才能保证有必要的营养和水份。但毛本人不同意下胃管。为了说服毛,当时决定由张春桥、王洪文、汪东兴、华国锋四人先试一下。当时,华国锋不假思索马上表态愿先试。文章说,“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毛病危时,动了真感情的只有华国锋一人。”毛逝世后,华国锋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天安门前建立毛泽东纪念堂,文章说,这恐怕也是父子情深的缘故吧!2002年12月26日,华国锋曾和毛泽东的女儿李敏、李讷,以及毛生前的机要秘书张玉凤,一同到毛泽东纪念堂,为毛泽东做冥寿。华国锋在所献花圈的挽带上,还写上了“忠实的儿子国锋敬挽”的字样。但当日下午,这个花圈就被纪念堂的工作人员撤走了。在历史学家看来,政治人物不过是其政治理念、业绩的符号和标记。政治人物在位时,人们对他的评价和关注往往是由人及事;而在他离任后,人们的议论则往往是由事及人。华国锋作为毛泽东时代的最后一个政治音符,已在中国政治旋律中消声,他集喜剧和悲剧于一身的经历却给后人留下了无尽遐想……
三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历史从来都是一面镜子,华国锋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
二○○七年九月二日于吉林长春
国锋辞世 万民同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