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举报,想清楚了吗? (1人在浏览)

媒体如是说

学前班
注册
2008-01-07
帖子
45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http://news.oeeee.com/a/20080507/577759.html

安徽有关部门调查阜阳“白宫”举报人死亡事件

核心提示:《阜阳“白宫”举报人蹊跷死亡调查》报道后,引起安徽省有关方面重视,有关部门已派员赴阜阳进行调查。死者家人称,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调查组成员与他们或代理律师接触。

huanghua_08042118.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安徽阜阳市颍泉区政府办公楼,被当地群众称为“白宫”。以上图片取自TIEXUE.NET,版权人为LEOMK58

中国青年报5月7日报道本报4月22日刊发《阜阳“白宫”举报人蹊跷死亡调查》报道后,引起安徽省有关方面重视,有关部门已派员赴阜阳进行调查。

4月28日,《安徽日报》发表了《安徽省有关部门派员赴阜阳调查举报人死亡事件》的报道,这篇包括标点符号不到100字的报道说:4月22日,有关媒体发表《阜阳“白宫”举报人蹊跷死亡调查》的文章后,引起了我省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近日有关部门已派员赴阜阳进行调查。

记者今天从李国福的家人处了解到,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调查组成员与他们或代理律师接触。一周前,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颍泉区法院、检察院时,对方声称安徽省高院、省检察院已经介入案件调查,他们不方便接受采访。

今天下午,李国福的妻子袁爱平从颍泉区法院拿到了一份《刑事裁定书》,裁定书称:在诉讼过程中,公诉机关以事实证据有变化为由,决定撤回对张俊豪、袁爱平犯帮助毁灭证据罪的指控,本院认为,公诉机关撤回对张俊豪、袁爱平犯毁灭证据罪的指控,符合法律的规定,应予准许。

2007年8月26日,阜阳“白宫”举报人李国福及其妻子袁爱平、女婿张俊豪被颍泉区检察院带走,袁爱平在关押37天后被放回家,张俊豪被批捕,至今仍在看守所中,李国福于3月13日在监狱医院身亡。

3月5日,袁爱平与其女婿张俊豪在颍泉区法院受审。检方指控,张俊豪涉嫌贪污、帮助毁灭证据罪、窝藏罪三项罪名,袁爱平涉嫌帮助毁灭证据罪。

袁爱平对这份《刑事裁定书》颇为疑惑,裁定书显示,裁定日期为4月11日,为什么在20多天后才交给当事人?事实上,本报记者4月21在颍泉区检察院采访时,检察长汪诚仍然认为袁爱平有罪,声称袁爱平仍被监视居住。

检察机关虽然撤销了对袁爱平的指控,但其女婿张俊豪案件却要再次审理。张俊豪家属日前接到通知,5月9日,张俊豪案件将由颍泉区法院再次开庭审理。

自上次受审后,张俊豪案件迟迟没有宣判,法院一直找他的家属协商,要求张俊豪认罪。4月21日,颖泉区法院在与张俊豪家属谈判中突然得知了记者采访的消息,法院院长当即表示,张俊豪案件需要重新审理。

本报关于阜阳白宫举报人蹊跷死亡的报道见报后,引起了多家媒体的关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媒体记者前往阜阳调查采访。

该事件也引起了阜阳当地媒体的强烈反应。由阜阳市委宣传部主管的《颖州晚报》在5月2日刊发了一篇评论,称“某报”妖魔化阜阳。该报在第三版上刊发了题为《记者的良知和媒体的责任》的评论员文章,在这个大标题下方,刊发了一篇题为《妖魔化阜阳的背后》的评论,署名为网友“可灵可利”。

评论说:最近,一家报纸22天时间内用了2个专版6篇报道1篇评论1篇跟踪报道对准了安徽阜阳……在这些报道中,无论是题目还是内容,它的导向性一目了然。如果是真实的,那么它的偏向是让人尊重信服的,可如果是道听途说,再加上个人的臆猜,不能不让人怀疑背后的动机。

本报阜阳5月6日电(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hefan_20080422p7.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安徽阜阳花费3000万元建造的政府办公楼酷似美国白宫,引发争议。

安徽阜阳豪华办公楼举报人蹊跷死于监狱

2008年3月13日凌晨4时55分,阜阳市颍泉区豪华办公楼“白宫”举报人李国福在安徽省第一监狱医院死亡。

2007年8月26日,李国福返回阜阳市当天被颍泉区检察院带走,随后被拘留、逮捕。此前李国福曾多次到北京举报颍泉区委书记张治安违法占用耕地、修建豪华办公楼“白宫”等问题。

李国福是张治安的下属,曾任阜阳市泉北贸易区经贸发展局局长兼安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死亡前3个月,被捕入狱的李国福曾写信给张治安忏悔,说是受人唆使举报他,请求张治安原谅。

检察机关出具的调查结果显示,李国福属于自缢身亡,但其家属不认可李国福自杀的结论,认为死亡原因蹊跷。

举报人李国福在见律师前几个小时死在了监狱医院

3月13日14时许,李国福的老伴袁爱平、长子李登辉突然接到阜阳市颍泉区伍明镇夏小行政村村支书李彦的电话,得知李国福死亡的消息。

15时许,袁爱平带其子女赶到了安徽省第一监狱(坐落在阜阳市)。此时,颍泉区检察院、公安分局相关人员已经到达,告诉他们,李国福于凌晨4时55分在安徽省第一监狱医院(位于监狱内部)上吊死了。

无法进入监狱大门,看不到现场,也见不到李国福的遗体,李登辉等人情绪激动。

当天下午,在家属的强烈要求下,李登辉和李国福的四女婿靳峰在监狱工作人员带领下来到了死亡现常

靳峰说,录像显示,双目失明的李国福凌晨4时许起床,摸索着撕了手纸,拿了钥匙,神态安静地走出二楼病房。据同室汪姓犯人介绍,半夜醒来后不见李国福,以为他去上卫生间,十多分钟后不见回来,就下楼寻找。

据汪姓犯人介绍,当时一楼通向厕所的铁门仍然锁着,他看见楼梯后的铁栅栏前模模糊糊站着一个人,就问,“老李,你在那里干啥?”对方没有回音,他走到跟前发现李国福上吊了,身体还有温热。

监狱工作人员告诉靳峰,李国福是用一条布带上吊死的。

3月14日,在公检法部门多人陪同下,袁爱平及其子女在殡仪馆见到了李国福的遗体。

家属发现,李国福“脖子两侧有很深的勒痕,正前方颜色很浅,双目紧闭,嘴巴紧闭,锁骨附近、后颈部和背部有大片青紫”。

2007年8月26日,李国福被颍泉区检察院带走,10月12日被批捕。李国福患有糖尿并冠心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多种并发症,左目失明多年,12月18日,右目失明,家属曾多次要求保外就医。2008年1月11日,李国福被转移到安徽省第一监狱医院接受治疗。

3月4日,颍泉区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

3月11日,代理律师获准3月13日上午会见李国福。3月13日凌晨4时55分,李国福死亡。

3月17日下午,李登辉拿到了死亡鉴定书,结论是自缢身亡。

为什么李国福在会见律师前几个小时突然死亡呢?

袁爱平及其子女对李国福的死产生了一系列疑问,李国福生前性格开朗,从未流露过死的念头,管教和同室人均表示,李国福情绪正常,没想到他会死,怎么会突然自杀?

靳峰仔细察看了死亡现场,上吊的铁栅门横栏与李国福身高相当,怎么能吊死人呢?上吊的布条是从哪里来的呢?而死亡鉴定书上说是用绳索上吊的,两者说法为何不同?监狱有两道安全岗,李国福上吊的铁栅栏后就是一条路,对面还有值班的人,怎么没人发现他上吊、听到他挣扎的呻吟?他锁骨附近、后颈部和背部有大片青紫怎来得?上吊死的人怎么会紧闭着嘴巴?

自从被检察院带走后,其家属再没有见过李国福,家属怀疑是有人怕他向律师说什么。

李国福死前曾写信给张治安忏悔

李国福死亡当天下午,案件主办人――颍泉区检察院反贪局局长郑涛也出现在监狱门口。李登辉等人发现郑涛手里拿着一部录像机,以为会有李国福死亡的现场录像,双方发生抢夺。李登辉最后发现录像机存储卡已被拿走,但却意外地在郑涛的公文包内发现了李国福写给颍泉区委书记张治安的一封亲笔信,写信日期为2007年12月16日。

在台头写着张治安张书记的这封信中,李国福说,“我错了一回没听你的话,我悔恨不已,彻夜难眠”、“是我的错,我万分惭愧,我对不起你”、“我在看守所里重病缠身,后悔、惭愧、痛心折磨着我,我拖着流血的心,没脸和没机会见你”。该信先后四次提到被人利用、听了别人的离间计和教唆。

“请你原谅我一回”、“你放过他们吧,我做的事情他们都不知道”、“请你原谅,高抬贵手,放我一马,网开一面,我没齿难忘,终生报答”。

“我对不起你,但是有一条我无论什么时候决不会反对你,就是现在我死了,我也没有任何理由埋怨你”。

“我给你写的一封信和别的检举你的信还没来得及给你我就进了看守所”;“检举信现被反贪局搜去了,11月30日汪检察长来问和挂号信的回执一块都带来问我了,你放心,张书记,我什么都没证明,都没讲什么。”

信的末尾,李国福说,“我保证,我如实交代我所犯的错误和领导提出的各种问题,一定痛改前非,跟上你,听你的话,争取你的宽大处理,我来世报答,无怨无悔。全家人叩拜谢你了,代罪人李国福”(以上为原文)。

尽管在这封信中提到了死,但其家属认为,这封信是李国福为了向张治安表忠心,并非真的想死。

据李登辉说,当天晚上,在一番搜身之后,他在办公室把信交给了张治安,“他看也没看就扔在一边”,张治安问,“原件呢?”

李国福多次进京举报张治安

近两年,阜阳市许多干部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李国富一直在告张治安的状。然而,其家人却称不知内情。

袁爱平说:“俺没听说他告张书记的事,老头出去过好几趟,不知道是干啥。”

2007年1月,颍泉区政府修建豪华办公楼“白宫”被《农村农业农民》杂志曝光。

袁爱平说,去年春节过后,李国福回家发牢骚,说张书记要算他的账。

此后,李国福以出门买药为名,多次出门,去了北京。

2007年8月中旬,颍泉区检察院检察长汪诚告诉李登辉,限期10日,打电话让他父亲回来,有什么事回来再说。县委办公室也专门给李国福打电话,让他回来解决问题。

8月26日一大早,李国福从外地回来,袁爱平和其女婿张俊豪开车去接他。在路上,李国福说,他还要出去几天,已经给张书记写了信,在外面把信发了,中秋节就可以回来了。

正在说话间,一辆轿车突然横在前面,颍泉区检察院反贪局局长郑涛下车过来。

“李国福,你犯错误了,不要跑。”

“俺不是跑,俺又没贪污,跑啥跑。”

随后,李国福被带走,袁爱平、张俊豪也被带到了一家宾馆,被隔离审问。

袁爱平说,检察院5天5夜不让她睡觉,轮番审问,但她不知道任何情况。

被关了34天之后,袁爱平被释放,但被公安部门监视居住至今。

其间,检察院到李国福和张俊豪家中搜查,扣押了大量物品,其中包括李国福孙女的一个11万元存折,检察院曾多次要求李登辉将11万元存款取出,其母才能回家,但被拒绝。

查扣清单显示,检察院在李国福随身带的密码箱中查出了7份检举信,“举报区委书记张治安利用职权受贿等,数千农民在流泪,万亩良田被糟蹋”,还有许多照片,大宗邮件交寄清单一份。

据李国福在北京亲戚处存留的一份举报信显示,这份题目为《数千农民在流泪,万亩良田被糟蹋》的举报信,列举了张治安的六项罪名,一、欺上压下,无任何审批手续强行征地万余亩;二,藐视法纪、顶风作案,拆除一个小学建成美国白宫样式的新大楼,耗资巨大,而且是“三无”违章建筑;三、滥用土地,以土地换黑金,用耕地建别墅群;四、挪用资金,2005年至2006年,张在生态园内建了一个高尔夫球尝跑马场和吃住游乐为一体的别墅区供玩乐,所用资金基本为他挪用水利资金和教育资金2000万元……

女婿张俊豪被捕,逮捕证上没有公安局长的签名

在李国福被带走的当天,张俊豪也被检察机关带走,2007年9月29日,其家属拿到了拘留通知书,10月12日,张俊豪被批捕。2008年3月5日,颍泉区法院开庭审理,检察院以贪污罪、帮助毁灭证据罪、窝赃罪对张俊豪提起公诉。

检方认为,张俊豪在受伍明镇指派帮助该镇社会事务办公室从事会计工作期间,贪污公款22239元。

张俊豪的律师为他做了无罪辩护。辩护人认为,张俊豪到社会事务办公室从事会计是因为身为会计的妻子怀孕在家,是帮忙,不是正式工作,他的正式职务是镇团委书记。

所谓贪污的22239元钱是单位的小金库,张俊豪向法庭提供了账目清单。

对于毁灭证据罪、窝藏罪,律师说,8月24日,张俊豪接到其岳父安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国福电话,将两万元退还给购房人许军,许军此前一直找不到安曙公司的收据,后许军找到收据,两万元在许军打收条后退还,该罪名不成立。

时隔45天,张俊豪案件一直没有宣判。4月18日下午,法院约见张俊豪的家属,在颍泉区法院的会议室,院长杜奎和刑庭庭长王亚莉与张俊豪的哥哥进行了一次聊天式的“谈判”。这次约见被院长称为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谈判”的主旨是希望家属做通张俊豪的工作,说服其在判决书下达之前能够认罪,法院会酌情判其缓期。

让其家人不解的是,张俊豪被关押37天,后来出具的拘留证上办案人名字被涂掉,逮捕证上居然没有公安局长的签名。

颍泉区检察院检察长汪诚对记者表示,张俊豪案件与李国福案件无关,张俊豪案件是纪委交办的。

而颍泉区纪委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该案件是他们2007年9月下旬交办的,但对具体办案程序没有正面回答。

李国福曾被指控四项罪名

起诉书显示,李国福案牵连的人数多达41人,包括张俊豪在内另案处理4人。

检方指控李国福犯贪污罪、受贿罪、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罪、伪造公司印章罪四项罪名,李国福贪污公款94万元,受贿11万元,在对李国福的指控中,其中贪污房屋转租差价、转卖差价共61万元。

袁爱平说,皖西北商贸城建设初期,没人买房,区政府发动干部们买房,李国福作为项目负责人,贷款订购了10套,后来将几套房屋转租转卖。

检察长汪诚称,李国福买断10套房屋却再次以安曙房地产公司名义转卖,实际上已经构成了贪污。

李登辉说,其父死后,伍明镇党委书记张筱琳等3人曾找其家人做工作,要求他们在两会期间不要上访,还以开除公职相威胁,并答应他们的一系列要求,查明李国福死因,恢复名誉,不再追究其他人责任,扣押车辆钱物全部返还。并转达了张治安书记的原话:“张俊豪的案子不再追究,无罪释放”。

3天后,因为有关部门出具了李国福自缢身亡的结论,并强行要求他们火化尸体,双方产生分歧,李国福遗体至今仍在殡仪馆存放。

自李国福被检察机关带走后,袁爱平及其子女先后4人因精神出现问题被送进精神病院治疗。

本报阜阳4月21日电
 
问你怕未
 
惹不起
闭只眼睁只眼好好活
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事
有意义事就是好好活
 
怕什么,怕死是共青团员吗?
如果有那么多证据在手,还有相片各方面的资料,那就去告。
反正悠闲过后总是需要活动做下事的。
 
到了这个份上,坚决的告下去,大不了大家同归于尽!
 
有很多事感到很不明白.
 
3000.。。小意思。。。
 
电白也有白宫啦。
真的不知吃了多少原告和被告才盖起来的。
 
花了钱盖起来是好事,最怕的是国家的钱花去了,工程搞不上来.
 
有点象交通局的楼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