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7-11-29
- 帖子
- 365
- 反馈评分
- 0
- 点数
- 1
原文在 http://news.qq.com/a/20080327/001536_1.htm
太长,略作修改,方便诸位阅读
按:珠三角,这个热闹、辉煌的“世界工厂”,“灭门之痛”似乎在所难免:上千家鞋厂破产,万余台资、港资工厂关门,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正计划迁离,同时,由此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致使集群链条上的20万家小厂受到影响。河南遂平,一个安静的中原小县城。全国最大塑料厂的猝死,让这个小县城陷入进退两难,7000工人不得不重新寻找工作。企业的倒闭犹如公交车,半天不来一辆,然后三辆一块儿来。山东青岛,2007年,上百家韩资企业卷款裸逃,撂下一地的债务白条和成千上万不知所措的中国工人。在新《劳动合同法》压垮企业的说法喧嚣中,企业破产潮正从南往北袭来:新《劳动合同法》是不是最致命的那把刀?
....
一个鞋商的破产阴影
记者 叶伟民 实习生 古松柏 广东东莞、江门、广州报道
踌躇再三,再踌躇再三。
在一堆凌乱的账单前,王启华最后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工厂最近三个月财务状况严重入不敷出。
3月14日,全厂26名工人被召集到只有两张大圆桌的食堂里,王在他们面前直言工厂随时停产的可能性。
36岁的广东江门鞋商王启华平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把自己一手创立的“宏发鞋厂”保住并代代相传,但这个朴素的心愿看来是无法延续了。闹哄哄的会场因为这个糟糕的消息而安静下来,人们开始沉默、抽烟、摸头发。
一向率直的王启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吞吞吐吐,他实在不好意思告诉他的员工们,自己现在除了勉强凑足当月的水电费和设备维护费外,已无力支付工人工资和厂房租金。
结果多少让人沮丧,但王启华别无他法,他甚至想好了该以何种方式告别13年的商海生涯――喝一瓶酒,或唱几首歌,总之要尽量忘记这个倒霉的春天。
当然,这个倒霉的春天并不止属于他一人,在他所在的珠江三角洲,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主正遭受着一轮来势凶猛的产业震荡。千家鞋企倒闭、15%玩具厂关门、万余家外资撤离、恶性裁员……珠三角这个声名显赫的“世界工厂”,在2008年春天,来了一次产业自身积弊和内忧外患共同作用的总爆发。
随之而来的,还有众多淘金者梦碎的声音。
这个黯淡的春天
走过凌乱的缝纫机车间,空荡荡的仓库以及弥满着机油、皮革气味的主生产区,如果不与无所事事的工人打招呼,王启华不用半分钟就可以穿越这个只有1000平方米的私营小厂,进入办公室。
一张来自香港破产管理处的公函平铺在王启华凌乱的办公桌上,上面整齐规范的繁体字告诉他,他要找的经销商已经破产。这意味着,对方欠王启华的28万元货款已彻底失去追回的可能。
心有不甘的王启华还是给对方打了个电话。那个香港商人一听是债主,马上语锋一转,大骂王是个不懂规矩的穷鬼。
王启华在苦笑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但所谓工作,不过是巡查一下那几台安静的机器,或者到处联络经销商招揽订单。春节前后一段时间,工厂每个月只生产了500多对鞋,还不到正常产量的两成。连续多月高达万元的赤字让这个小厂不堪重负,徘徊在倒闭的边缘。
“真是场灾难。”58岁的前江门纸品商张永安神情复杂地站在他那座5层高的厂房前――如果它现在还能叫做厂房的话。
就在一个多星期前,他把这里分租给一个餐厅、一个网吧和一个旅馆,已没有人记得那里曾是他苦心经营30年的商业王国了。2008年1月,张永安因流动资金严重衰竭而关闭了原来400人的纸品厂。“用这种方式退休让我感到羞耻。”
而在这个倔强的男人身后,是一片新兴的工业区,已停转的吊机和冷清巨大的厂房不难让人想象往日的繁忙。
灾难其实在2007年就已经显现。去年佛山玩具商张树鸿自杀事件,给了珠三角玩具业带来压力和恐慌,随后各种出口等限制政策接踵而来。
“广东地区五六千家鞋厂中,已经有一千多家倒闭。”去年11月,亚洲鞋业协会一项调研数据将珠三角制造业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此项数据还称,有超过75%企业正考虑前往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和中国内地。
像碰倒了多米诺骨牌,由鞋业发轫的“倒闭潮”弥漫了珠三角玩具、纺织服装、家具等多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引发整个产业“倒闭链条”――从原料供应商、生产商、服务商、物流,到那些为外地来的人开的菜馆、街边士多的关门。
“新劳动法、纳税负担、环保法规和人民币升值等都在挤占劳动密集型行业本已微薄的成本空间。”全球知名财经类媒体《华尔街日报》分析这次珠三角产业震荡时,引用了瑞士银行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的话――今年可能是中国制造厂商盈利能力终遭重创的开端。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王启华说。
变化似乎是一夜之间,但事实上,这是一场潜伏已久的爆发,一些长期积弊积弱的中小企业,长期以来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劳工荒等不利因素夹击下的一次总爆发。
一个私企成长范本
16岁那年,初中毕业的王启华离开了老家广东电白县,到东莞一家台资鞋企打工。
此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第10个年头,依靠大量引入外资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珠三角一跃成为南中国最大的经济体,也逐渐奠定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进厂不到一年,王启华就跟一位性格投缘的老师傅学会了一手拉线的绝活。这得到了老板和一个年轻女工的青睐,前者把他提拔为车间班长,后者则在1991年嫁给了他。
1995年,已升至厂长助理的王启华自觉有足够的信心和经验独立门户。那年夏天,他和妻子来到江门农村,租了一个旧祠堂,请了两个小工,办起了第一个小工厂。
没有企业管理,没有企业文化,也没有营销推广,和广州大多数早期本土企业主一样,一心想着勤劳致富的王启华包揽了从厂长到送货员的所有职务,进行家庭作坊式的运作。
“那时候做一双鞋能赚30多元,上家还排着队请你做。”供不应求的鞋业市场让王启华积累了第一桶金,小厂也很快从祠堂搬到了正规厂房。
在王启华的小工厂稳步发展的时候,世界制鞋业此时也已经初步完成了向中国转移的进程,“中国鞋”逐渐步入黄金时期。一双双物美价廉的皮鞋源源不断地从中国工厂运出,然后摆上世界各地的货架,相当程度上承载了“made in china”的国际形象。
而这段黄金时期也最终促成中国成为日后世界最大的鞋类生产和出口国。现在,世界上每10双鞋里,将近有7双产自中国。
1999年盛夏,一次自费参加的行业协会考察活动,王启华在东莞一个大型厂房面前陷入沉思:这里有终日轰鸣的机器,有条不紊的流水线和衣着统一的工人,仿佛整个工厂就是一个浑然一体的大机器。相比之下,他的小工厂简直处于原始社会。
他要扩大工厂规模,他七拼八凑地借来50万,买下一整套二手台湾鞋机,使工厂基本实现了生产自动化。
2001年前后,当王启华开始分不清工人们的名字时,他知道自己的工厂正在加速膨胀,他需要人来帮他管理。几乎不用思考,他就选择了家族经营的方式。“自己人信得过”。
厂长是妹夫,财务是小舅,姐夫也拉来管采购……这个平均学历只有初中的大家庭开始主持工厂的运转。由于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工厂长期处于人浮于事、奖罚不明、效率低下的状态。
纵然如此,王启华的工厂还是在2002年达到了顶峰,人数过百,年产鞋量逼近20万双,固定资产将近两百万元。
但新工人数量的膨胀和摊子的变大,还是分散了王启华精力。他曾经非常重视的上岗培训最终也变成了走过场般的程序。一些新手只学习了半天,就被推上了流水线。这终于酿成大祸:一个对操作规程还一知半解的四川姑娘的右手截断在注塑机里。这一次,王启华赔偿了3万多元。
亲戚们各自为政,拉帮结派很快就让王启华的工厂变成了是非场。一次偶然查账,王启华发现,这些“自己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揩工厂的油。
这其实也是早期中国私营企业的真实写照,管理保守、高度人治。据当时有关资料统计,中国私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7年左右,和这种与生俱来的局限性有相当大的关系。
内忧外患
虽然只是一个行政村,但亚洲最大的鞋企聚集地――东莞厚街白濠也拥有6车道的宽阔水泥路和窗明几净的高尚住宅,这是这个城市高度工业化的象征。但如今,这些东西都冷清得像一堆摆设。
3月7日,19岁的鞋厂招工代表陈二妹已经在一个榕树下的招工点坐了一个下午。她几乎翻烂了手中的《知音》――在刚过去的6个小时里,一共才只有2个人向她咨询过,其中一个还是问路的。
“厂里快没人开机器了。”陈二妹说,如果明天还招不到人,就到隔壁村试试。
上世纪最后20年珠三角经济的迅猛发展,引发了中国历史上最大一次的人口迁徙――南下打工潮。但2004年,随着投资持续过热,农民工待遇过低及维权意识觉醒等,用工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悄然改变,导致以珠三角为重灾区的全国性“民工荒”爆发。当年,珠三角工人缺口高达200万人。
王启华的工厂也在那年因缺工而产能缩水,为按时完成订单,他只好出高价到附近农村请些妇女来当兼职工人,但最终仍因迟交货而支付了10万元的违约金。
此后,他的工厂人数持续下滑,有些人跳槽到大厂了,有些过完年就不来了。2008年春节过后,他的工厂人数滑至近年来最低的26人,这个尴尬的局面让他小单不想接,大单又接不了,一小撮人终日无所事事地守着空荡荡的厂房。
“民工荒”成为制约珠三角制造业持续增长的瓶颈。“现在用2000多元月薪招一个熟手工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厚街逸豪玩具厂人资部经理邓志强说。
困扰王启华的还有日益上涨的原材料价格。
从2007年到现在,一年间,制鞋行业原材料涨幅达30%,这使鞋厂利润值骤降至5%,这意味着,做一双较平常的40元皮鞋,厂家只赚2元钱,几乎触及利润底线。此外,油荒、电荒,人民币升值,欧盟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银行银根缩紧等措施陆续出台。王启华感到眼前是一个接一个的紧箍咒,把本已微薄的利润榨了又榨。
“首当其冲的是一些经营不善,积弊积弱的中小企业,它们会因经不起冲击而率先倒闭。”东莞皮革鞋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梁蔚然说,而有自主开发和自主品牌的大厂,处于产业链的较高端,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一部击溃他的法律
3月12日,江门台山一间咖啡厅。
王启华和他的律师朋友对着一本红色小册子神色凝重。他甚至拿出了计算机,但此时再精明也无法帮他摆脱对眼前小册子的恐惧。
这就是从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它在劳动者薪酬、工作时间、福利保障等方面都对用工单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旨在保护劳动者利益。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几乎成了这段时间用来形容新《劳动合同法》最常用的谚语。
为此,就连华为、沃尔玛这样的知名公司,也不得不出非常规手段,发生有规避嫌疑的裁员事件。而在东莞智力人才大市场咨询员赵伟伦看来,一些企业属于假倒闭而规避新法。
现在的王启华,已经被连月的财政赤字耗尽积蓄,连同此前买机器借下的钱,他已成了负资产。如果再加上新《劳动合同法》,将让他增加近一成的成本,即使在全盛时期,也是这个利润只有5%左右的小企业无法自行消化的。
“这将是灭顶之灾。”王启华预见了他和他的工厂的未来。
然而,众多像王启华这些小企业主的呼声,并没有动摇执法者们的决心。劳动部在今年1月称新法未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而广东省劳动保障部门也认为,该法对守法企业一点都没影响。
出路在哪?
王启华一直难以忘记去年与朋友到广州观看的一场名贵品展览。
那天,在意大利名牌服饰专柜前,王启华惊叹于那些在射灯下熠熠生辉的女装皮鞋,仿佛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当厂家代表得知他也是一名鞋商时,如遇知音般向他介绍这些鞋的设计理念和灵感。王启华尴尬地发现他一点也听不懂。一直以来,他只以为鞋只是一个底加一个面的行走工具而已。
王启华只好在一脸不懂装懂的微笑中附庸风雅了一个下午。临走前,他才发现,就这么一双鞋的价格,等于他厂里上百对鞋的价格总和。
王启华的费解也代表了中国制鞋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
“产业升级和自主品牌才是出路。”东莞皮革鞋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梁蔚然更愿意把当前的企业“倒闭潮”看作是一次企业的优胜劣汰,“不能永远靠低附加值的贴牌或加工等方式生存。”
2007年11月,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于东莞举办的“世界鞋业发展论坛”上谈到,未来东莞要成为打造中国的世界名牌鞋的基地。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世界鞋业的话语权。
一同来参加论坛的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也表示,不仅是鞋业,对于珠三角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只有技术研发才是出路。
王启华也在继续他的挣扎求存。为了开源节流,他主动向房东提出把厂房租赁面积减半,同时准备处理一些闲置机器。几个胆子大点的工人试探性地问王启华:“您是否准备炒掉我们了?”王启华稍作沉默,然后颇有江湖意气般地在每个人的肩膀上轻捶了一拳:“不,只要你们想留下。”
但谁都明白,这只是这个末路企业主最后仅存的一点自我安慰罢了。
(应采访者要求,王启华、张永安为化名)
太长,略作修改,方便诸位阅读
按:珠三角,这个热闹、辉煌的“世界工厂”,“灭门之痛”似乎在所难免:上千家鞋厂破产,万余台资、港资工厂关门,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正计划迁离,同时,由此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致使集群链条上的20万家小厂受到影响。河南遂平,一个安静的中原小县城。全国最大塑料厂的猝死,让这个小县城陷入进退两难,7000工人不得不重新寻找工作。企业的倒闭犹如公交车,半天不来一辆,然后三辆一块儿来。山东青岛,2007年,上百家韩资企业卷款裸逃,撂下一地的债务白条和成千上万不知所措的中国工人。在新《劳动合同法》压垮企业的说法喧嚣中,企业破产潮正从南往北袭来:新《劳动合同法》是不是最致命的那把刀?
....
一个鞋商的破产阴影
记者 叶伟民 实习生 古松柏 广东东莞、江门、广州报道
踌躇再三,再踌躇再三。
在一堆凌乱的账单前,王启华最后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工厂最近三个月财务状况严重入不敷出。
3月14日,全厂26名工人被召集到只有两张大圆桌的食堂里,王在他们面前直言工厂随时停产的可能性。
36岁的广东江门鞋商王启华平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把自己一手创立的“宏发鞋厂”保住并代代相传,但这个朴素的心愿看来是无法延续了。闹哄哄的会场因为这个糟糕的消息而安静下来,人们开始沉默、抽烟、摸头发。
一向率直的王启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吞吞吐吐,他实在不好意思告诉他的员工们,自己现在除了勉强凑足当月的水电费和设备维护费外,已无力支付工人工资和厂房租金。
结果多少让人沮丧,但王启华别无他法,他甚至想好了该以何种方式告别13年的商海生涯――喝一瓶酒,或唱几首歌,总之要尽量忘记这个倒霉的春天。
当然,这个倒霉的春天并不止属于他一人,在他所在的珠江三角洲,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主正遭受着一轮来势凶猛的产业震荡。千家鞋企倒闭、15%玩具厂关门、万余家外资撤离、恶性裁员……珠三角这个声名显赫的“世界工厂”,在2008年春天,来了一次产业自身积弊和内忧外患共同作用的总爆发。
随之而来的,还有众多淘金者梦碎的声音。
这个黯淡的春天
走过凌乱的缝纫机车间,空荡荡的仓库以及弥满着机油、皮革气味的主生产区,如果不与无所事事的工人打招呼,王启华不用半分钟就可以穿越这个只有1000平方米的私营小厂,进入办公室。
一张来自香港破产管理处的公函平铺在王启华凌乱的办公桌上,上面整齐规范的繁体字告诉他,他要找的经销商已经破产。这意味着,对方欠王启华的28万元货款已彻底失去追回的可能。
心有不甘的王启华还是给对方打了个电话。那个香港商人一听是债主,马上语锋一转,大骂王是个不懂规矩的穷鬼。
王启华在苦笑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但所谓工作,不过是巡查一下那几台安静的机器,或者到处联络经销商招揽订单。春节前后一段时间,工厂每个月只生产了500多对鞋,还不到正常产量的两成。连续多月高达万元的赤字让这个小厂不堪重负,徘徊在倒闭的边缘。
“真是场灾难。”58岁的前江门纸品商张永安神情复杂地站在他那座5层高的厂房前――如果它现在还能叫做厂房的话。
就在一个多星期前,他把这里分租给一个餐厅、一个网吧和一个旅馆,已没有人记得那里曾是他苦心经营30年的商业王国了。2008年1月,张永安因流动资金严重衰竭而关闭了原来400人的纸品厂。“用这种方式退休让我感到羞耻。”
而在这个倔强的男人身后,是一片新兴的工业区,已停转的吊机和冷清巨大的厂房不难让人想象往日的繁忙。
灾难其实在2007年就已经显现。去年佛山玩具商张树鸿自杀事件,给了珠三角玩具业带来压力和恐慌,随后各种出口等限制政策接踵而来。
“广东地区五六千家鞋厂中,已经有一千多家倒闭。”去年11月,亚洲鞋业协会一项调研数据将珠三角制造业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此项数据还称,有超过75%企业正考虑前往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和中国内地。
像碰倒了多米诺骨牌,由鞋业发轫的“倒闭潮”弥漫了珠三角玩具、纺织服装、家具等多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引发整个产业“倒闭链条”――从原料供应商、生产商、服务商、物流,到那些为外地来的人开的菜馆、街边士多的关门。
“新劳动法、纳税负担、环保法规和人民币升值等都在挤占劳动密集型行业本已微薄的成本空间。”全球知名财经类媒体《华尔街日报》分析这次珠三角产业震荡时,引用了瑞士银行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的话――今年可能是中国制造厂商盈利能力终遭重创的开端。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王启华说。
变化似乎是一夜之间,但事实上,这是一场潜伏已久的爆发,一些长期积弊积弱的中小企业,长期以来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劳工荒等不利因素夹击下的一次总爆发。
一个私企成长范本
16岁那年,初中毕业的王启华离开了老家广东电白县,到东莞一家台资鞋企打工。
此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第10个年头,依靠大量引入外资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珠三角一跃成为南中国最大的经济体,也逐渐奠定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进厂不到一年,王启华就跟一位性格投缘的老师傅学会了一手拉线的绝活。这得到了老板和一个年轻女工的青睐,前者把他提拔为车间班长,后者则在1991年嫁给了他。
1995年,已升至厂长助理的王启华自觉有足够的信心和经验独立门户。那年夏天,他和妻子来到江门农村,租了一个旧祠堂,请了两个小工,办起了第一个小工厂。
没有企业管理,没有企业文化,也没有营销推广,和广州大多数早期本土企业主一样,一心想着勤劳致富的王启华包揽了从厂长到送货员的所有职务,进行家庭作坊式的运作。
“那时候做一双鞋能赚30多元,上家还排着队请你做。”供不应求的鞋业市场让王启华积累了第一桶金,小厂也很快从祠堂搬到了正规厂房。
在王启华的小工厂稳步发展的时候,世界制鞋业此时也已经初步完成了向中国转移的进程,“中国鞋”逐渐步入黄金时期。一双双物美价廉的皮鞋源源不断地从中国工厂运出,然后摆上世界各地的货架,相当程度上承载了“made in china”的国际形象。
而这段黄金时期也最终促成中国成为日后世界最大的鞋类生产和出口国。现在,世界上每10双鞋里,将近有7双产自中国。
1999年盛夏,一次自费参加的行业协会考察活动,王启华在东莞一个大型厂房面前陷入沉思:这里有终日轰鸣的机器,有条不紊的流水线和衣着统一的工人,仿佛整个工厂就是一个浑然一体的大机器。相比之下,他的小工厂简直处于原始社会。
他要扩大工厂规模,他七拼八凑地借来50万,买下一整套二手台湾鞋机,使工厂基本实现了生产自动化。
2001年前后,当王启华开始分不清工人们的名字时,他知道自己的工厂正在加速膨胀,他需要人来帮他管理。几乎不用思考,他就选择了家族经营的方式。“自己人信得过”。
厂长是妹夫,财务是小舅,姐夫也拉来管采购……这个平均学历只有初中的大家庭开始主持工厂的运转。由于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工厂长期处于人浮于事、奖罚不明、效率低下的状态。
纵然如此,王启华的工厂还是在2002年达到了顶峰,人数过百,年产鞋量逼近20万双,固定资产将近两百万元。
但新工人数量的膨胀和摊子的变大,还是分散了王启华精力。他曾经非常重视的上岗培训最终也变成了走过场般的程序。一些新手只学习了半天,就被推上了流水线。这终于酿成大祸:一个对操作规程还一知半解的四川姑娘的右手截断在注塑机里。这一次,王启华赔偿了3万多元。
亲戚们各自为政,拉帮结派很快就让王启华的工厂变成了是非场。一次偶然查账,王启华发现,这些“自己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揩工厂的油。
这其实也是早期中国私营企业的真实写照,管理保守、高度人治。据当时有关资料统计,中国私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7年左右,和这种与生俱来的局限性有相当大的关系。
内忧外患
虽然只是一个行政村,但亚洲最大的鞋企聚集地――东莞厚街白濠也拥有6车道的宽阔水泥路和窗明几净的高尚住宅,这是这个城市高度工业化的象征。但如今,这些东西都冷清得像一堆摆设。
3月7日,19岁的鞋厂招工代表陈二妹已经在一个榕树下的招工点坐了一个下午。她几乎翻烂了手中的《知音》――在刚过去的6个小时里,一共才只有2个人向她咨询过,其中一个还是问路的。
“厂里快没人开机器了。”陈二妹说,如果明天还招不到人,就到隔壁村试试。
上世纪最后20年珠三角经济的迅猛发展,引发了中国历史上最大一次的人口迁徙――南下打工潮。但2004年,随着投资持续过热,农民工待遇过低及维权意识觉醒等,用工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悄然改变,导致以珠三角为重灾区的全国性“民工荒”爆发。当年,珠三角工人缺口高达200万人。
王启华的工厂也在那年因缺工而产能缩水,为按时完成订单,他只好出高价到附近农村请些妇女来当兼职工人,但最终仍因迟交货而支付了10万元的违约金。
此后,他的工厂人数持续下滑,有些人跳槽到大厂了,有些过完年就不来了。2008年春节过后,他的工厂人数滑至近年来最低的26人,这个尴尬的局面让他小单不想接,大单又接不了,一小撮人终日无所事事地守着空荡荡的厂房。
“民工荒”成为制约珠三角制造业持续增长的瓶颈。“现在用2000多元月薪招一个熟手工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厚街逸豪玩具厂人资部经理邓志强说。
困扰王启华的还有日益上涨的原材料价格。
从2007年到现在,一年间,制鞋行业原材料涨幅达30%,这使鞋厂利润值骤降至5%,这意味着,做一双较平常的40元皮鞋,厂家只赚2元钱,几乎触及利润底线。此外,油荒、电荒,人民币升值,欧盟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银行银根缩紧等措施陆续出台。王启华感到眼前是一个接一个的紧箍咒,把本已微薄的利润榨了又榨。
“首当其冲的是一些经营不善,积弊积弱的中小企业,它们会因经不起冲击而率先倒闭。”东莞皮革鞋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梁蔚然说,而有自主开发和自主品牌的大厂,处于产业链的较高端,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一部击溃他的法律
3月12日,江门台山一间咖啡厅。
王启华和他的律师朋友对着一本红色小册子神色凝重。他甚至拿出了计算机,但此时再精明也无法帮他摆脱对眼前小册子的恐惧。
这就是从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它在劳动者薪酬、工作时间、福利保障等方面都对用工单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旨在保护劳动者利益。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几乎成了这段时间用来形容新《劳动合同法》最常用的谚语。
为此,就连华为、沃尔玛这样的知名公司,也不得不出非常规手段,发生有规避嫌疑的裁员事件。而在东莞智力人才大市场咨询员赵伟伦看来,一些企业属于假倒闭而规避新法。
现在的王启华,已经被连月的财政赤字耗尽积蓄,连同此前买机器借下的钱,他已成了负资产。如果再加上新《劳动合同法》,将让他增加近一成的成本,即使在全盛时期,也是这个利润只有5%左右的小企业无法自行消化的。
“这将是灭顶之灾。”王启华预见了他和他的工厂的未来。
然而,众多像王启华这些小企业主的呼声,并没有动摇执法者们的决心。劳动部在今年1月称新法未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而广东省劳动保障部门也认为,该法对守法企业一点都没影响。
出路在哪?
王启华一直难以忘记去年与朋友到广州观看的一场名贵品展览。
那天,在意大利名牌服饰专柜前,王启华惊叹于那些在射灯下熠熠生辉的女装皮鞋,仿佛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当厂家代表得知他也是一名鞋商时,如遇知音般向他介绍这些鞋的设计理念和灵感。王启华尴尬地发现他一点也听不懂。一直以来,他只以为鞋只是一个底加一个面的行走工具而已。
王启华只好在一脸不懂装懂的微笑中附庸风雅了一个下午。临走前,他才发现,就这么一双鞋的价格,等于他厂里上百对鞋的价格总和。
王启华的费解也代表了中国制鞋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
“产业升级和自主品牌才是出路。”东莞皮革鞋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梁蔚然更愿意把当前的企业“倒闭潮”看作是一次企业的优胜劣汰,“不能永远靠低附加值的贴牌或加工等方式生存。”
2007年11月,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于东莞举办的“世界鞋业发展论坛”上谈到,未来东莞要成为打造中国的世界名牌鞋的基地。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世界鞋业的话语权。
一同来参加论坛的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也表示,不仅是鞋业,对于珠三角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只有技术研发才是出路。
王启华也在继续他的挣扎求存。为了开源节流,他主动向房东提出把厂房租赁面积减半,同时准备处理一些闲置机器。几个胆子大点的工人试探性地问王启华:“您是否准备炒掉我们了?”王启华稍作沉默,然后颇有江湖意气般地在每个人的肩膀上轻捶了一拳:“不,只要你们想留下。”
但谁都明白,这只是这个末路企业主最后仅存的一点自我安慰罢了。
(应采访者要求,王启华、张永安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