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邵福祥人物记 (1人在浏览)

徐长卿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注册
2006-05-12
帖子
5,746
反馈评分
6
点数
61
邵福祥
姓邵,名福祥,又名若海,人称"邵铁胆",民国十五年,生于电白旧县城南街棺木店.自幼聪慧,胆识过人,年少习武,身子骄健.其时,战事连连,兵荒马乱,投身革命,志同道合,英勇善战,升任粤桂边纵团官,常于电.茂.阳三地神出鬼没,持星星火种,传"真理",打"游战",遂横扫国军,清剿匪贼,战功显赫,粤西名扬.乃电县解放,立汗马功.受任中共电县总警长,强权治乱,引身祸害,蒙冤入狱,解放五年,狱中遇天灾不幸,英年早逝.三十年后,拨乱反正,得以平冤招雪,还英雄正义,告慰英灵.





(注:以上描述有不妥之处,请知情人士,斧正! 致谢!)
 
感觉这版很少故里名人,希望往后会多些这方面资料及内容!
 
树仔也有个邵铁胆,一年四季不洗热水。
 
QUOTE(徐长卿 @ 2007年09月22日 Saturday, 08:57 PM)
邵福祥
姓邵,名福祥,又名若海,人称"邵铁胆",民国十五年,生于电白旧县城南街棺木店.自幼聪慧,胆识过人,年少习武,身子骄健.其时,战事连连,兵荒马乱,投身革命,志同道合,英勇善战,升任粤桂边纵团官,常于电.茂.阳三地神出鬼没,持星星火种,传"真理",打"游战",遂横扫国军,清剿匪贼,战功显赫,粤西名扬.乃电县解放,立汗马功.受任中共电县总警长,强权治乱,引身祸害,蒙冤入狱,解放五年,狱中遇天灾不幸,英年早逝.三十年后,拨乱反正,得以平冤招雪,还英雄正义,告慰英灵.
(注:以上描述有不妥之处,请知情人士,斧正! 致谢!)
[snapback]1939184[/snapback]​


是啊,希望各位将家乡人物故事多多推荐介绍.
 
英雄呀
 
QUOTE(范特西王 @ 2007年09月23日 Sunday, 09:59 AM)
英雄呀
[snapback]1939361[/snapback]​


face3.gif
face3.gif
 
QUOTE(徐长卿 @ 2007年09月23日 Sunday, 06:19 PM)
face3.gif
face3.gif

[snapback]1940073[/snapback]​


在此我引用“水东湾论坛”的“也来玩玩”大师的作品“正史的邵福祥”来凑凑热闹:
1949年`暮春的一个黑夜,我地下联络站
突遭100余敌人包围,他单枪胜群敌,孤胆突
重围,名震四方,敌人胆寒。他临危不惧,机
智勇敢的英雄事迹,到处传颂。1949年`夏,他
身为“粤桂边区纵队第五支队第十三团”团长
兼政委,带领第一连(前身是“独立连”)活动
于阳江、电白、茂名三县的山区。我刚从粤桂
边区调回该连当政工队员,又在他的直接领导
下经历了一段艰苦的战斗历程和严峻的战斗考
验。当时部队常与数倍于我的敌人作战,但在
他的领导和指挥下,总是以少胜多,转危为安,
还多次与粤中区兄弟部队联合袭击一些地方反
动武装据点,使部队不断充实和壮大,表现了
多谋善断的军事才能。1949年秋,一次,我们
四人两枪在茂名云潭山区被几十敌人穷追,情
况非常危急,他沉着应战,率领我们撤向大山,
在岭顶上,面对山下敌人略施小计,虚张声势,
终于智退敌人,化险为夷。解放前夕,他多次
只身怀别双枪,深入虎穴,进行策反工作,瓦
解敌阵,振我党威。解放初,任中共电白县委
常委、县公安局局长,坚决镇压了一批反革命
份子,剿歼了国民党反动派潜伏下来及派遣进
来的几股凶残武装土匪,为保卫和巩固新生的
人民政权,安定社会秩序,做出显著成绩,多
次受到上级表扬和中南军区的通令嘉奖。
凯歌未唱唱悲歌!1952年被无辜扣押,冤
屈入狱。但他始终对共产主义信仰坚定,对党
忠诚,身临囹圄,仍以一个××党员标准严律
自已,在“劳改”中表现积极。可悲的是命途
多舛,竞被安排与一个曾被他逮捕处理过的匪
徒一起劳动。该匪徒对他刻骨仇恨。在一次劳
动中,因他批评那匪徒违纪偷懒,引起争吵,
匪徒竞用锄头将他头部打至重伤,鲜血直流,
不省人事,又遇1954年秋台风袭击,监狱倒
塌,被压死亡,终年仅28岁。
 
还有(也是水东湾论坛的“也来玩玩”大师的原创作品“电白县的第一任公安局长-----邵福昌(实为邵福祥):
电白第一任公安局长
――――邵福昌
一,消灭害人虫
1945年日本仔投降后,电白的游击战又开始活跃了,
应该讲在南路游击区中,电白是最强烈的。国民党坐立
不安,国民党的区署(后曾是电三小、县二小、现在的
“富华商场”)已无能为力了。故此专署派南路剿共司
令(不知名),佯任“博茂盐场场长“,手下带二百兵,
名曰:盐警,实用来擒制电白的游击活动。盐场场部设
在现在的“电白中医院”位置。内还为其职工及场外人
员所办的小学叫“盐场小学”。1947年我就就读这间学
校。当时与我在一起的有:郭秋光(在广州)、何基
(机械厂)、梁廷烈(粮局)、李钦、黄冠球、黄冠贤、
陈英……。(记错或同姓同名者,难免。然者可回味无
碍)。各位看官如识上述人者可告之,是否然也。
不久后的某日一早,我们不能入校,很多兵把守
门口。我当时穿的是“童子军服”,我不理守兵,守兵
以为我是内部子弟也不介意给我入到左边的大厅门口
后就真是不准入了。厅内中间放着一付很大的棺材,
……,噢!“死人了”。我回了家。
回家后外面就有人传说了:盐场场长今早放屎一出





来就被人行刺了。





哈哈!厕所就在学校的后头,一栋矮平房一字排开
有四个小间厕所,都是面向围墙的后门,距离不到五米
。(围墙外是现在的粑组,豆腐组)。当时外面隔一条小
路就是蔗园。后门是很烂的了,有很大的缝看穿透的。
在外的人要用枪在门缝中 向内打死人是很容易的事,
而且内面的人还看不准外边的人哩
出葬那天,很多人哟!前面有很多旗,后面跟着两
挺重机,再跟很多挺轻机,再步兵扛“七九公”四行百
几护在棺材两边,后跟很多纸公仔(有男有女),再来
是喇叭队及“孝子”。真是好不威风。看来是出到大路
后用车运走,不在电白下葬。
此后,水东人叫他为“行刺场长”、“打耙场长”均
遭到训斥,讲应称之为“走火场长”。哈哈!行刺……
,打耙……,走火……。走火好听些。
这个场长不会是走火的,他很肥哟!每天早上大便
都是穿睡衣服的,他不带“火”,那里有走“火”呢?!
此事过了三十年后的1977年,我忘记是那个场合了,
听说打死那个场长的是:
邵福昌?!
二, 大闹“大东旅店”
邵福昌是什么职务的游击队员,我不知。但他的确
是智勇双全,有“双枪大侠”之称,双枪是合仔枪,
也叫“驳壳”。非常厉害,双枪一齐都可以百发百中,
厉害哩!
当然,我们当时不知是邵福昌除掉“场长”的,但国
民党的内部是知的,但只知其名,未见其人。
1948年的一晚,突然水东警察所(即现在半岛酒店)
接旨派兵去包围“大东旅店”(解放后是水东冰室,又
是东阳商场)捉邵福昌。警察兵无料的,只能包围不敢
逮捕,待天亮的大部队来方敢动手。到凌晨四点,邵福
昌掩住肚,要出后门讲肚痛要大便,守兵不让,当时双
驳壳的邵福昌当即结束两个哨兵,逃出后门经灰窑沼铁
潭坝边准备入正山,半路遇见一位担尿桶入水东收尿的
农民,邵福昌用两个大银向农民买了尿桶和换一套衣服
后,邵福昌当即按原路返回水东。追兵问及时,邵福
昌讲:见倒,向正山去了。……。






三,1950年尾邵福昌任
电白第一任公安局长
当时的公局长比县长陈光华的权还要大的。
1951年局长调出全部在押犯人,担平罗屋村的后背
岭的坭来填起现在的水东桥。
1952年局长调出全部在押犯人,在“镇东庙”前
面海边挖成具有省一流水平的游泳池,(即现东湖公园)
好靓哟!大约有2500平方米,中间有杉桥隔开,右边
是高级池,左边是初级池,各有高低跳水台,中间桥
及四周都有电灯,夜间发电专供照明用,起岸后有专
门淡水水塔 ,给人们淋浴。全部免费入场,当时游
人如鲫,娱乐升平。
电白解放后的平和生活与邵福昌有很大的关系。因
为电白的“肃反工作”(即是肃清反革命份子,解放后
国民党留下的土匪特务是很多的)作得非常出色。请
看如下的:
四,邵福昌的特别行动
水东一解放,特务、反革命分子非常猖狂,邵福昌
得知敌特将会对水东地区的井放毒,便通知水东镇政
府派人护井,每一口都有专人看守(有工资发的)。
当时真是“我中有敌,敌中有我”。就任电白第一任
局长的邵福昌当然明白,他取得特务的的番号和暗语后
,在正街(那时还未叫澄波街)开两间影相铺,一间叫
“活活”、另一间叫“动动”。工作人员全部是由邵福昌
派出的便衣卧底,用暗语与匪特联系并为他们“组织编队
,进行活动”,事后,续个续个不留,全部逮捕归案。为
稳定电白的社会环境起不可估量的贡献。
1953年尾,当时省公安厅也有特务潜伏,得知电
白屡屡失手,后来得悉是电白局长邵福昌的计谋,省厅
的特务就来一个“将计就计”,在省厅直下把“活活”
与“动动”当作“敌特”逮捕,全部证据充分,邵福昌
为头目,“秉公办事”捉了,关在电白水东监仓。连湛
江专署也无能为力,因为这次部署是邵福昌一个人所
为,未曾向专署和省厅备案。
1954年,水东打很大很大的台风,监仓也打崩了,
压死了邵福昌。但是又有人传说讲是犯人打死邵福昌。
究竟是怎样死要问问邵福昌的妹妹――邵雪玉才知
道了。
很多年后邵福昌也平反了,邵福昌的事默
默地,记在我的心中
 
QUOTE(txn @ 2007年09月23日 Sunday, 09:54 AM)
是啊,希望各位将家乡人物故事多多推荐介绍.
[snapback]1939351[/snapback]​


蔡智文写的《电海怒潮》有他的事迹。
face3.gif
face3.gif
se.gif
se.gif
 
QUOTE(电白狼 @ 2007年09月24日 Monday, 07:56 PM)
在此我引用“水东湾论坛”的“也来玩玩”大师的作品“正史的邵福祥”来凑凑热闹:
1949年`暮春的一个黑夜,我地下联络站
突遭100余敌人包围,他单枪胜群敌,孤胆突
重围,名震四方,敌人胆寒。他临危不惧,机
智勇敢的英雄事迹,到处传颂。1949年`夏,他
身为“粤桂边区纵队第五支队第十三团”团长
兼政委,带领第一连(前身是“独立连”)活动
于阳江、电白、茂名三县的山区。我刚从粤桂
边区调回该连当政工队员,又在他的直接领导
下经历了一段艰苦的战斗历程和严峻的战斗考
验。当时部队常与数倍于我的敌人作战,但在
他的领导和指挥下,总是以少胜多,转危为安,
还多次与粤中区兄弟部队联合袭击一些地方反
动武装据点,使部队不断充实和壮大,表现了
多谋善断的军事才能。1949年秋,一次,我们
四人两枪在茂名云潭山区被几十敌人穷追,情
况非常危急,他沉着应战,率领我们撤向大山,
在岭顶上,面对山下敌人略施小计,虚张声势,
终于智退敌人,化险为夷。解放前夕,他多次
只身怀别双枪,深入虎穴,进行策反工作,瓦
解敌阵,振我党威。解放初,任中共电白县委
常委、县公安局局长,坚决镇压了一批反革命
份子,剿歼了国民党反动派潜伏下来及派遣进
来的几股凶残武装土匪,为保卫和巩固新生的
人民政权,安定社会秩序,做出显著成绩,多
次受到上级表扬和中南军区的通令嘉奖。
凯歌未唱唱悲歌!1952年被无辜扣押,冤
屈入狱。但他始终对共产主义信仰坚定,对党
忠诚,身临囹圄,仍以一个××党员标准严律
自已,在“劳改”中表现积极。可悲的是命途
多舛,竞被安排与一个曾被他逮捕处理过的匪
徒一起劳动。该匪徒对他刻骨仇恨。在一次劳
动中,因他批评那匪徒违纪偷懒,引起争吵,
匪徒竞用锄头将他头部打至重伤,鲜血直流,
不省人事,又遇1954年秋台风袭击,监狱倒
塌,被压死亡,终年仅28岁。
[snapback]1941549[/snapback]​



很不厚道的"狼",未经作者同意就转帖..
 
QUOTE(电白狼 @ 2007年09月24日 Monday, 08:05 PM)
还有(也是水东湾论坛的“也来玩玩”大师的原创作品“电白县的第一任公安局长-----邵福昌(实为邵福祥):
电白第一任公安局长
――――邵福昌
一,消灭害人虫
1945年日本仔投降后,电白的游击战又开始活跃了,
应该讲在南路游击区中,电白是最强烈的。国民党坐立
不安,国民党的区署(后曾是电三小、县二小、现在的
“富华商场”)已无能为力了。故此专署派南路剿共司
令(不知名),佯任“博茂盐场场长“,手下带二百兵,
名曰:盐警,实用来擒制电白的游击活动。盐场场部设
在现在的“电白中医院”位置。内还为其职工及场外人
员所办的小学叫“盐场小学”。1947年我就就读这间学
校。当时与我在一起的有:郭秋光(在广州)、何基
(机械厂)、梁廷烈(粮局)、李钦、黄冠球、黄冠贤、
陈英……。(记错或同姓同名者,难免。然者可回味无
碍)。各位看官如识上述人者可告之,是否然也。
不久后的某日一早,我们不能入校,很多兵把守
门口。我当时穿的是“童子军服”,我不理守兵,守兵
以为我是内部子弟也不介意给我入到左边的大厅门口
后就真是不准入了。厅内中间放着一付很大的棺材,
……,噢!“死人了”。我回了家。
回家后外面就有人传说了:盐场场长今早放屎一出
来就被人行刺了。
哈哈!厕所就在学校的后头,一栋矮平房一字排开
有四个小间厕所,都是面向围墙的后门,距离不到五米
。(围墙外是现在的粑组,豆腐组)。当时外面隔一条小
路就是蔗园。后门是很烂的了,有很大的缝看穿透的。
在外的人要用枪在门缝中 向内打死人是很容易的事,
而且内面的人还看不准外边的人哩
出葬那天,很多人哟!前面有很多旗,后面跟着两
挺重机,再跟很多挺轻机,再步兵扛“七九公”四行百
几护在棺材两边,后跟很多纸公仔(有男有女),再来
是喇叭队及“孝子”。真是好不威风。看来是出到大路
后用车运走,不在电白下葬。
此后,水东人叫他为“行刺场长”、“打耙场长”均
遭到训斥,讲应称之为“走火场长”。哈哈!行刺……
,打耙……,走火……。走火好听些。
这个场长不会是走火的,他很肥哟!每天早上大便
都是穿睡衣服的,他不带“火”,那里有走“火”呢?!
此事过了三十年后的1977年,我忘记是那个场合了,
听说打死那个场长的是:
邵福昌?!
二, 大闹“大东旅店”
邵福昌是什么职务的游击队员,我不知。但他的确
是智勇双全,有“双枪大侠”之称,双枪是合仔枪,
也叫“驳壳”。非常厉害,双枪一齐都可以百发百中,
厉害哩!
当然,我们当时不知是邵福昌除掉“场长”的,但国
民党的内部是知的,但只知其名,未见其人。
1948年的一晚,突然水东警察所(即现在半岛酒店)
接旨派兵去包围“大东旅店”(解放后是水东冰室,又
是东阳商场)捉邵福昌。警察兵无料的,只能包围不敢
逮捕,待天亮的大部队来方敢动手。到凌晨四点,邵福
昌掩住肚,要出后门讲肚痛要大便,守兵不让,当时双
驳壳的邵福昌当即结束两个哨兵,逃出后门经灰窑沼铁
潭坝边准备入正山,半路遇见一位担尿桶入水东收尿的
农民,邵福昌用两个大银向农民买了尿桶和换一套衣服
后,邵福昌当即按原路返回水东。追兵问及时,邵福
昌讲:见倒,向正山去了。……。
三,1950年尾邵福昌任
电白第一任公安局长
当时的公局长比县长陈光华的权还要大的。
1951年局长调出全部在押犯人,担平罗屋村的后背
岭的坭来填起现在的水东桥。
1952年局长调出全部在押犯人,在“镇东庙”前
面海边挖成具有省一流水平的游泳池,(即现东湖公园)
好靓哟!大约有2500平方米,中间有杉桥隔开,右边
是高级池,左边是初级池,各有高低跳水台,中间桥
及四周都有电灯,夜间发电专供照明用,起岸后有专
门淡水水塔 ,给人们淋浴。全部免费入场,当时游
人如鲫,娱乐升平。
电白解放后的平和生活与邵福昌有很大的关系。因
为电白的“肃反工作”(即是肃清反革命份子,解放后
国民党留下的土匪特务是很多的)作得非常出色。请
看如下的:
四,邵福昌的特别行动
水东一解放,特务、反革命分子非常猖狂,邵福昌
得知敌特将会对水东地区的井放毒,便通知水东镇政
府派人护井,每一口都有专人看守(有工资发的)。
当时真是“我中有敌,敌中有我”。就任电白第一任
局长的邵福昌当然明白,他取得特务的的番号和暗语后
,在正街(那时还未叫澄波街)开两间影相铺,一间叫
“活活”、另一间叫“动动”。工作人员全部是由邵福昌
派出的便衣卧底,用暗语与匪特联系并为他们“组织编队
,进行活动”,事后,续个续个不留,全部逮捕归案。为
稳定电白的社会环境起不可估量的贡献。
1953年尾,当时省公安厅也有特务潜伏,得知电
白屡屡失手,后来得悉是电白局长邵福昌的计谋,省厅
的特务就来一个“将计就计”,在省厅直下把“活活”
与“动动”当作“敌特”逮捕,全部证据充分,邵福昌
为头目,“秉公办事”捉了,关在电白水东监仓。连湛
江专署也无能为力,因为这次部署是邵福昌一个人所
为,未曾向专署和省厅备案。
1954年,水东打很大很大的台风,监仓也打崩了,
压死了邵福昌。但是又有人传说讲是犯人打死邵福昌。
究竟是怎样死要问问邵福昌的妹妹――邵雪玉才知
道了。
很多年后邵福昌也平反了,邵福昌的事默
默地,记在我的心中
[snapback]1941551[/snapback]​



原帖地址:http://www.shuidongwan.com/dispbbs.asp?boardID=37&ID=19649&page=2
 
QUOTE(城市猎人 @ 2007年09月24日 Monday, 09:03 PM)
很不厚道的"狼",未经作者同意就转帖..
[snapback]1941610[/snapback]​





已经注明出处,是沿用惯例了!
历史记录,应是资源共享吧!
也希望你多发些上来,丰富历史文化,致谢!
face3.gif
face3.gif
 
QUOTE(徐长卿 @ 2007年09月24日 Monday, 09:16 PM)
已经注明出处,是沿用惯例了!
历史记录,应是资源共享吧!
也希望你多发些上来,丰富历史文化,致谢!
face3.gif
face3.gif

[snapback]1941622[/snapback]​



世界上很多穷人,也未见你去扶贫..
 
QUOTE(城市猎人 @ 2007年09月24日 Monday, 09:22 PM)
世界上很多穷人,也未见你去扶贫..
[snapback]1941632[/snapback]​





你先扶持我,发达了,再去扶持人!
 
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
cx.gif
义!
 
QUOTE(徐长卿 @ 2007年09月24日 Monday, 10:48 PM)
你先扶持我,发达了,再去扶持人!
[snapback]1941743[/snapback]​



别人笑我太疯癫,可笑有人更疯癫..
 
QUOTE(城市猎人 @ 2007年09月24日 Monday, 09:22 PM)
世界上很多穷人,也未见你去扶贫..
[snapback]1941632[/snapback]​


徐兄悬壶济世,解人世间疾苦,也算是扶贫吧!!!
 
在这里我补充一些关于邵福祥的一点家事和阴暗事吧,邵福祥唯一的女儿叫邵海光,是四中的退休教师,当年邵福祥平反后,政府照顾其女儿就保送读了个大学,然后安排回四中教书.我可以说也是她的学生.家乡老一辈的电城人对邵福祥并不陌生,我去世的爷爷,对他非常熟悉,我爸爸也北他,邵福祥什么不好,什么阴暗我告诉你们吧.他好嫖舍,街人皆知.解放时电白县公安局有个女博克队,好像是十几二十几人这样吧,除了那个队长没被他上过外,其它全被他上了.后来也是因为这件事倒台.县城从电城迁到水东,也是此君的杰作.听我爷爷说有二隐秘:.第一,解放时到处捉人,一捉就打,当时他在南门棺材铺的家,就经常都有人找上门找他麻烦,搅得他无情无愿,第二,他好嫖.在家乡总是不方便的.无可否认,他对革命的是有一定贡献,但评价一个人要综合评价,县城迁到水东是电城人民永远的痛,造成了电城今天这种景况.家乡人对他绝没有好感!!!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