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评论:警惕网络时代的群众暴力倾向 (1人在浏览)

浊水

博士后
注册
2006-12-20
帖子
1,501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评论:警惕网络时代的群众暴力倾向

这样的暴力,无论它在哪一种情形下展现,终归还是暴力,是与善良、友爱的人性不相干的,也是与民主、法治的精神相悖离的

不久前有两件事在网上给人印象很深,一个是海淀职业艺术学校学生辱打老师事件,另一个就是发生在深圳的钱军撞人、打人、逼人下跪这件事。这两件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黑暗的一面。人们痛心疾首,群情激愤,一种深深的疑问困扰着心地善良的人们:他们的良心何在?他们的人性何在?他们所挑战的,不正是我们社会的道德良知和精神底线吗?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近乎疯狂的行为,在现实中,似乎很少有人出面制止和谴责,看客们或畏于暴力,或囿于私心,总是采取视而不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逃避态度,甚至负有责任的治安管理者,有时竟也冷漠得近乎麻木。似乎只有在互联网上,人们才能自由表达内心的感受,发出代表社会正义的呼声。事实上,这些年,有很多次,都是网民的见义勇为和仗义执言,才使得作恶者受到惩罚,受害者得到公正地对待,公众了解到事情的真相,是非善恶有了分晓,我们也因此感觉到人性尚存的尊严和道义的力量。

然而,事情也还有另外一面。就像我们在以往一些类似事件中看到的那样,网民们在表达自己正义声音的同时,非理性的情绪也开始蔓延和滋长,仿佛太湖水域的蓝藻一般,迅速发展成轰轰烈烈的“网络讨伐”和人身攻击,并且表现出强烈的暴力倾向。“网络捕头们”将所查获的施暴者资料一股脑地在网络上披露出来。他们的所在单位、学校、家庭住址、手机号码、住宅电话、身份证号码等,都被公诸于众,甚至连亲属与朋友的信息都不能幸免。在海淀艺校学生辱打老师事件中,一些网民还自发地聚集到学校门口,威胁要教训这些身分已被公布的学生,也有网民对钱军发出了死亡威胁,有人发短信给钱军的妻子,让她“等着收尸”,还有网民提出,要到钱军家贴标语抗议示威,更有人要到学校堵劫钱军的女儿。

在这里,我看到一些似曾相识的恐怖景象,唤起我对许多遥远往事的追思。很显然,这样的情景对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刻骨铭心。历史告诉我们,这种民众权力像一切个人权力一样,如果缺少理性和法律的制约,很容易转化为它的反面,成为一种暴虐的权力。这种丧失理性的民众权力,往往刻意夸大自己“符合公众正义”的“合理性”,借以抹去自己参与暴行的罪恶感。这是现代心理学研究所证实过的,只是,很多年来,我们很少对它进行反思和清理,它才得以长久地扎根在我们内心的某个角落,并在气候合适的时候滋长出来,毒化我们的社会和人的心灵。而且,长久以来对“群众暴力”的沉默和放纵,也助长了一种很不健康的“暴民意识”。如果我们认为钱军和海艺几个学生的“暴行”是人性之恶的话,那么,大规模的语言暴力、电话骚扰、“株连九族”似的“以暴易暴”,殃及无辜,难道不是非人性的行为吗?难道因为它的群体性,它的人多势众,就能改变它的无知、愚昧和偏狭吗?这样的暴力,无论它在哪一种情形下展现,终归还是暴力,是与善良、友爱的人性不相干的,也是与民主、法治的精神相悖离的。它所带来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人性的迷失和堕落。

其实,直到现在,对于我们所说的“群众暴力”这种社会现象,仍然很少有人愿意真实地面对。在很多人看来,既然谈论群众是危险的,那么大家宁肯选择回避。因为,群众常常被赋予某种神圣性,群众的选择,群众的意见,有一种不容置疑的性质,尤其当群众手握“正义之剑”的时候,更容易自恃为“正义的化身”,任何个体都很难与之对抗。在这种情形之下,个体被“群众暴力”所伤害,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当下的“群众暴力”在表现方式上又与历史上的“群众暴力”有所不同。它首先还是一种网络暴力,一种通过网络语言所表达的“民意”或“民愤”。这种力量是无形的、虚拟的,却又是实实在在的,足以造成一些个体的“遍体鳞伤”。在这里,网络更像一柄双刃剑。

随着网络的普及,公众依赖于网络表达其意见和意志,网上言论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很重要的舆论形式。因此,应该警惕网络时代可能出现的“大众意见的暴政”。虽然它的意见有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一边倒”的舆论氛围,仍然有可能遏制其他不同观点的表达,特别是少数人观点的表达,从而容易使社会陷入“少数人的自由”被多数人所践踏的悲剧。我们的目的,是消除暴力和暴力文化;“以暴治暴”不仅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反而会成为“暴力文化”的响应者。

民主固然是个好东西,但是,假如没有人性的反省和追求,假如人道主义得不到高扬,假如不在追求个人自由的同时,也依法尊重他人的自由,那么,民主之树是无法健康生长的。(文/解玺璋)
http://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945/2...2/14193543.html
 
"民主固然是个好东西,但是,假如没有人性的反省和追求,假如人道主义得不到高扬,假如不在追求个人自由的同时,也依法尊重他人的自由,那么,民主之树是无法健康生长的。"

---------------------------------------
精华........
 
QUOTE(浊水 @ 2007年07月03日 Tuesday, 12:44 AM)
评论:警惕网络时代的群众暴力倾向

这样的暴力,无论它在哪一种情形下展现,终归还是暴力,是与善良、友爱的人性不相干的,也是与民主、法治的精神相悖离的

不久前有两件事在网上给人印象很深,一个是海淀职业艺术学校学生辱打老师事件,另一个就是发生在深圳的钱军撞人、打人、逼人下跪这件事。这两件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黑暗的一面。人们痛心疾首,群情激愤,一种深深的疑问困扰着心地善良的人们:他们的良心何在?他们的人性何在?他们所挑战的,不正是我们社会的道德良知和精神底线吗?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近乎疯狂的行为,在现实中,似乎很少有人出面制止和谴责,看客们或畏于暴力,或囿于私心,总是采取视而不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逃避态度,甚至负有责任的治安管理者,有时竟也冷漠得近乎麻木。似乎只有在互联网上,人们才能自由表达内心的感受,发出代表社会正义的呼声。事实上,这些年,有很多次,都是网民的见义勇为和仗义执言,才使得作恶者受到惩罚,受害者得到公正地对待,公众了解到事情的真相,是非善恶有了分晓,我们也因此感觉到人性尚存的尊严和道义的力量。

然而,事情也还有另外一面。就像我们在以往一些类似事件中看到的那样,网民们在表达自己正义声音的同时,非理性的情绪也开始蔓延和滋长,仿佛太湖水域的蓝藻一般,迅速发展成轰轰烈烈的“网络讨伐”和人身攻击,并且表现出强烈的暴力倾向。“网络捕头们”将所查获的施暴者资料一股脑地在网络上披露出来。他们的所在单位、学校、家庭住址、手机号码、住宅电话、身份证号码等,都被公诸于众,甚至连亲属与朋友的信息都不能幸免。在海淀艺校学生辱打老师事件中,一些网民还自发地聚集到学校门口,威胁要教训这些身分已被公布的学生,也有网民对钱军发出了死亡威胁,有人发短信给钱军的妻子,让她“等着收尸”,还有网民提出,要到钱军家贴标语抗议示威,更有人要到学校堵劫钱军的女儿。

在这里,我看到一些似曾相识的恐怖景象,唤起我对许多遥远往事的追思。很显然,这样的情景对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刻骨铭心。历史告诉我们,这种民众权力像一切个人权力一样,如果缺少理性和法律的制约,很容易转化为它的反面,成为一种暴虐的权力。这种丧失理性的民众权力,往往刻意夸大自己“符合公众正义”的“合理性”,借以抹去自己参与暴行的罪恶感。这是现代心理学研究所证实过的,只是,很多年来,我们很少对它进行反思和清理,它才得以长久地扎根在我们内心的某个角落,并在气候合适的时候滋长出来,毒化我们的社会和人的心灵。而且,长久以来对“群众暴力”的沉默和放纵,也助长了一种很不健康的“暴民意识”。如果我们认为钱军和海艺几个学生的“暴行”是人性之恶的话,那么,大规模的语言暴力、电话骚扰、“株连九族”似的“以暴易暴”,殃及无辜,难道不是非人性的行为吗?难道因为它的群体性,它的人多势众,就能改变它的无知、愚昧和偏狭吗?这样的暴力,无论它在哪一种情形下展现,终归还是暴力,是与善良、友爱的人性不相干的,也是与民主、法治的精神相悖离的。它所带来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人性的迷失和堕落。

其实,直到现在,对于我们所说的“群众暴力”这种社会现象,仍然很少有人愿意真实地面对。在很多人看来,既然谈论群众是危险的,那么大家宁肯选择回避。因为,群众常常被赋予某种神圣性,群众的选择,群众的意见,有一种不容置疑的性质,尤其当群众手握“正义之剑”的时候,更容易自恃为“正义的化身”,任何个体都很难与之对抗。在这种情形之下,个体被“群众暴力”所伤害,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当下的“群众暴力”在表现方式上又与历史上的“群众暴力”有所不同。它首先还是一种网络暴力,一种通过网络语言所表达的“民意”或“民愤”。这种力量是无形的、虚拟的,却又是实实在在的,足以造成一些个体的“遍体鳞伤”。在这里,网络更像一柄双刃剑。

随着网络的普及,公众依赖于网络表达其意见和意志,网上言论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很重要的舆论形式。因此,应该警惕网络时代可能出现的“大众意见的暴政”。虽然它的意见有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一边倒”的舆论氛围,仍然有可能遏制其他不同观点的表达,特别是少数人观点的表达,从而容易使社会陷入“少数人的自由”被多数人所践踏的悲剧。我们的目的,是消除暴力和暴力文化;“以暴治暴”不仅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反而会成为“暴力文化”的响应者。

民主固然是个好东西,但是,假如没有人性的反省和追求,假如人道主义得不到高扬,假如不在追求个人自由的同时,也依法尊重他人的自由,那么,民主之树是无法健康生长的。(文/解玺璋)
http://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945/2...2/14193543.html
[snapback]1817155[/snapback]​



然而,我们也应该回看网络现象背后的现实原因:是什么导致了人们的"人格精神分裂"呢?为何不能网上网下一个样呢?
 
QUOTE(byronroy @ 2007年07月03日 Tuesday, 08:06 AM)
然而,我们也应该回看网络现象背后的现实原因:是什么导致了人们的"人格精神分裂"呢?为何不能网上网下一个样呢?
[snapback]1817248[/snapback]​



这个我还没往深里想,阿B把你的观点说来听听。
 
也还没深想,只是觉得不应只关注网络而忽视现实,不管是看现象还是寻原因.
 
网络暴力?
在一个存在正义的论坛里,暴力会给人砸死。
谁敢在电白论坛显暴力看看。
楼主也太不了解互联网了。
暴力最多的是在左倾的论坛,如凯迪猫眼和天涯杂谈,但是这又怎么样呢?
因噎废食,楼主是不是要这样呢?
当一个社会给予人们充分的自由时,人们会逐渐认识自己的言论的重要性,会自重、自律。
电白论坛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人们愿意说出真心话,会说出负责任的话了。
过激的言论只是一发泄,来源于社会的压抑。
树仔人不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最后就砸!
不能做什么,只好来点网络暴力。
正是因为缺少一些东西,暴力才会存在。
楼主,不要颠倒因果。
 
我称你为御用文人还是抬举你了。哈哈,道貌岸然的说客,真下作!!!
 
网络时代的来临使舆论监督的力量愈发强大起来,超越了人类有史以来的任何一个时期。但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东西,网络暴民也随之出现。究其原因:
其一、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以暴制暴的历史沿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其二、近代暴力革命的宣泄性教育也是其中的一大原因,这种狼奶教育不是教导人去做君子,而是教导人去做潜在的暴民。
其三、当今中国社会环境的不和X、不宽容和不完美是最重要的原因,国人生存处境不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各种不平事、不快事,各种愤懑当然长期不能郁积在心,自然要通过其它渠道来宣泄出来。
网络比之于现实,不过是翻版而已。当网络暴力伤害到别人,威胁到别人生活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慎重的来对待,坦诚的表达自己,相互尊重。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但网络的出现,对打破新闻封锁,还公众一个知情权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QUOTE(湖海山人 @ 2007年07月03日 Tuesday, 09:42 AM)
网络暴力?
在一个存在正义的论坛里,暴力会给人砸死。
谁敢在电白论坛显暴力看看。

不见得!你在这里上纲上线,谁也动不了你半根汗毛,更别说“砸死”了。

楼主也太不了解互联网了。

可能吧。

暴力最多的是在左倾的论坛,如凯迪猫眼和天涯杂谈,但是这又怎么样呢?

是啊,这又能怎么样呢?

因噎废食,楼主是不是要这样呢?

虽然你噎住了,但我没叫你废食!

当一个社会给予人们充分的自由时,人们会逐渐认识自己的言论的重要性,会自重、自律。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当社会给予人们充分的自由时,是制度(包括法制和道德)的制约使人们自重、自律。从逻辑上讲,自由同自重自律是背道而驰的。这点希望你不要搞错了!


电白论坛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人们愿意说出真心话,会说出负责任的话了。

希望如此!

过激的言论只是一发泄,来源于社会的压抑。

有一部分是。

树仔人不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最后就砸!

主题贴并非针对树仔群众,你不要神经过敏!

不能做什么,只好来点网络暴力。

“来点”二字,说明了你的色厉内茬。

正是因为缺少一些东西,暴力才会存在。

似是而非:正是因为缺少一些东西贩毒才会存在、正是因为缺少一些东西抢劫才会存在、正是因为缺少一些东西卖淫才会存在、正是因为缺少一些东西杀人放火才会存在......贩毒抢劫卖淫杀人放火“合理”吗?

楼主,不要颠倒因果。

颠倒了什么因果?
[snapback]1817323[/snapback]​
 
QUOTE(思想者 @ 2007年07月03日 Tuesday, 11:05 AM)
我称你为御用文人还是抬举你了。哈哈,道貌岸然的说客,真下作!!!
[snapback]1817381[/snapback]​



  谢谢你的抬举!当一个御用文人要有一定的写作水平,在下还差远了。至于“道貌岸然”,本人道浅貌丑,不敢妄自“岸然”。“下作”嘛,不瞒你说,见到美女时,有点!
  本贴转自“中华网” ,并非本人原创,既然我转发这篇文章,说明本人是认可文章的观点的。当然,转发之前没有事先征得你的批准,这是我的错!
  帖子提倡人性、理性,提倡善良、友爱,提倡民主、法治,这些都说错了吗?帖子还指出:“事实上,这些年,有很多次,都是网民的见义勇为和仗义执言,才使得作恶者受到惩罚,受害者得到公正地对待,公众了解到事情的真相,是非善恶有了分晓,我们也因此感觉到人性尚存的尊严和道义的力量”,充分肯定了网络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帖子只是就一些现象提出看法而已,但非常遗憾,有人神经质地牵强附会地把它同什么“御前御后”挂上了钩。看到这种帖子,他们就象堂吉柯德看到了风车!  
  
    
 
QUOTE(浊水 @ 2007年07月03日 Tuesday, 02:20 PM)

[snapback]1817565[/snapback]​


此物够赖皮。
 
QUOTE(浊水 @ 2007年07月03日 Tuesday, 03:40 PM)
  谢谢你的抬举!当一个御用文人要有一定的写作水平,在下还差远了。至于“道貌岸然”,本人道浅貌丑,不敢妄自“岸然”。“下作”嘛,不瞒你说,见到美女时,有点!
  本贴转自“中华网” ,并非本人原创,既然我转发这篇文章,说明本人是认可文章的观点的。当然,转发之前没有事先征得你的批准,这是我的错!
  帖子提倡人性、理性,提倡善良、友爱,提倡民主、法治,这些都说错了吗?帖子还指出:“事实上,这些年,有很多次,都是网民的见义勇为和仗义执言,才使得作恶者受到惩罚,受害者得到公正地对待,公众了解到事情的真相,是非善恶有了分晓,我们也因此感觉到人性尚存的尊严和道义的力量”,充分肯定了网络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帖子只是就一些现象提出看法而已,但非常遗憾,有人神经质地牵强附会地把它同什么“御前御后”挂上了钩。看到这种帖子,他们就象堂吉柯德看到了风车!  
  
    
[snapback]1817668[/snapback]​


别人这样说你,原因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QUOTE(佰→仔√简单爱 @ 2007年07月03日 Tuesday, 01:50 PM)
网络是毫无保留突现人性的地方`
[snapback]1817528[/snapback]​


在电白论坛上就可看到各式各样毫无保留的人性了。
hei.gif
 
QUOTE(莫名 @ 2007年07月03日 Tuesday, 03:54 PM)
此物够赖皮。
[snapback]1817692[/snapback]​



你同我儿子一样,说不过了就哭鼻子说人家赖皮!
 
QUOTE(莫名 @ 2007年07月03日 Tuesday, 04:00 PM)
别人这样说你,原因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snapback]1817696[/snapback]​




别着急,有话慢慢说!
 
貌似个个都有暴力倾向 或多或少地“合理”存在着......有人反对吗?
 
不需要担心,君不知道魔兽铜须门的男主角面对网络群众的暴力活得多潇洒。

已暴制暴是走投无路的做法,对于厚颜无耻的人,舆论是无效的,必须要严重影响到它的生活和美好前程的时候,它才会稍微的作出一些死不认错、貌似委曲求全的姿态,危机处理的好说不定还可以平步青云呢。

现实中施行暴力是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网络环境却可以使风险降低一些,如果正义和道德真是可以在生活中发挥较大的作用,我想没有那么多人无聊着去凑热闹的。

民主不是自律和妥协出来的,民主是经过一步步的斗争争取过来的,在没有自我完善机能的民主体制下,对于破坏民主的行为必须作出抗争,否则民主进程不进反退。
 
QUOTE(kapokiss @ 2007年07月03日 Tuesday, 05:46 PM)
不需要担心,君不知道魔兽铜须门的男主角面对网络群众的暴力活得多潇洒。

已暴制暴是走投无路的做法,对于厚颜无耻的人,舆论是无效的,必须要严重影响到它的生活和美好前程的时候,它才会稍微的作出一些死不认错、貌似委曲求全的姿态,危机处理的好说不定还可以平步青云呢。

现实中施行暴力是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网络环境却可以使风险降低一些,如果正义和道德真是可以在生活中发挥较大的作用,我想没有那么多人无聊着去凑热闹的。

民主不是自律和妥协出来的,民主是经过一步步的斗争争取过来的,在没有自我完善机能的民主体制下,对于破坏民主的行为必须作出抗争,否则民主进程不进反退。
[snapback]1817812[/snapback]​



face3.gif
 
QUOTE(kapokiss @ 2007年07月03日 Tuesday, 05:46 PM)
不需要担心,君不知道魔兽铜须门的男主角面对网络群众的暴力活得多潇洒。

已暴制暴是走投无路的做法,对于厚颜无耻的人,舆论是无效的,必须要严重影响到它的生活和美好前程的时候,它才会稍微的作出一些死不认错、貌似委曲求全的姿态,危机处理的好说不定还可以平步青云呢。

现实中施行暴力是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网络环境却可以使风险降低一些,如果正义和道德真是可以在生活中发挥较大的作用,我想没有那么多人无聊着去凑热闹的。

民主不是自律和妥协出来的,民主是经过一步步的斗争争取过来的,在没有自我完善机能的民主体制下,对于破坏民主的行为必须作出抗争,否则民主进程不进反退。
[snapback]1817812[/snapback]​




从根本上说,以暴制暴同你们所“推崇”的法制社会是南辕北辙的!
 
以暴制暴实在是不得已的做法而已。
可以坐下来喝杯茶、吃个包,再慢慢谈到妥的事情,估计没有几个人会傻乎乎的一股子蛮劲去给政府添乱子。
 
看了“两个小偷被打死”的视频后DDD郁闷! (转自铁血)

  本来到铁血想写点什么和军事有关的东西,可心里就像堵了东西似的,感到郁闷!刚才几个部下到我家里来看望我(我右手在训练中不小心骨折,打着石膏在家修养),闲谈中有人说道现在网上疯传着《两个小偷被打死》的视频,我和其它几个一听,赶紧把家里的电脑打开,在百度输入“两个小偷被打死”,一下子出来很多视频链接,就随便打开一个网页看看。
  我们也都恨小偷,来人当中有个曾经到香港驻军四年的张参谋前两天还被人偷去300多块钱,我们几个还说笑着正好给张参谋解解恨,YY一把!可随着画面的进行我们惊呆了••••••
  只见两个身穿白衬衣沾满血迹的小偷被捉后,倒在地上痛苦翻滚,被他们打得像杀猪一样的叫着,已经完全失去反抗能力,施暴者雨点般的拳脚、落在他们的头部、腿上、腰间,并不断的撕扯扭开小偷护着的手臂,对其要害部位狠狠猛击,后来还用建筑用的水泥砖砸向小偷的头、背、腿脚,甚至将手指生生砸断,直到水泥砖裂成碎块,场面之血腥,令毛骨悚然••••••,围观的人群人人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就是没有一个人报警,直到数分钟后,小偷躺在血泊中一动不动,行凶者则扬长而去……据说两个小偷被打死了。
  看完后我们几个心情都不好受,一致对这种“以暴制暴”的行为表示强烈反感――
  “小偷却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那也得有个限度!”。
  “也许施暴者曾经也被偷过,对小偷恨之入骨,可抓贼只要把他制服就行了,实在忍不住可以出出气,略施惩戒也未尝不可,对毫无还手之力的人还这么狠,已经有点灭绝人性了”。
  “是人都有犯错的时候,见别人犯了错就一棍子打死,这是暴民的做法”。
  “小偷虽然可恶,应该人人喊打,可是打也得有个度,毕竟他也罪不至死,而且难说他去偷东西背后是有苦衷的。对于去打小偷的那两个,当然其中的一个原因或许是他们有正义感,或是以前深受小偷之害,深恶痛觉,可是这样因一时的冲动而把小偷打死,除了一时痛快之外又有什么好处呢,小偷不会因为一个小偷被打死了从此全行业金盘洗手,而施暴者自己也面临着坐牢的恶运”。
  “小偷固然可恨,但是我们没有对别人施暴的权利。特别是在一个法制的社会,杀人就要偿命,对小偷施暴的相关人一定要受到重处!”。
  ••••••
  我们正说着热闹,张参谋突然提高了声音说:“垃圾,TMD全是垃圾,小偷是垃圾、施暴者是垃圾、围观的也是垃圾!这是典型的民族劣根性。幸好老百姓不都这样,要不然我们流血流汗的保护这么些东西,这兵当的真是窝囊!”
  我无语••••••
  张参谋说的是有些偏激,可也是对国民的冷漠、残暴和麻木不仁感到愤怒!
  送走了他们,我又从链接里看到2004年有百名大学生群殴小偷,致使一名小偷当场死亡。与此同时,网上还看到一个截然相反的事件:成都市营门口立交桥下五里墩菜市发生一起惊心动魄的命案:一中年男子买菜时遭遇小偷,当他逮住小偷不放时,不料对方突然抽出匕首凶狠地将他刺倒,中年男子当场气绝身亡。小偷在众人冷漠的目光中逃之夭夭……“当时没有一个人上前帮忙制止和拦截该小偷,凶手边跑边脱血衣,在众目睽睽下转眼不见了踪影!”••••••
  敢于把一个小偷活活打死,是够勇敢的,但看上去,这种勇敢也只有在他们有一大帮子人并且对方手无寸铁的时候才会出现。视频里面的两个小偷如果真是那种敢于杀人的人,我想绝不会躺在地下等死,那肯定是鱼死网破。我想那个时候,视屏中的两个打人的人也未必还敢像现在这样英勇。
  战争到来的时候,把他俩送到前线,面对凶恶的敌人和随时的死亡时,我想他俩也未必像视频里那么勇猛顽强。
  小偷看到这个视频,未必全都会认为以后不敢当小偷了,要改邪归正了,而想着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下,应该使用什么工具,怎么对付。我想任何一个小偷的想法恐怕都是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先下手为强,杀死几个人再跑,反正横竖都是个死。
  我国虽然还不是一个法制完善国家,经过近20多年的法制建设,法制观念已经逐步深入人心,“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等口号的流行已经足以证明我们的群众已经不再是“目中无法”的“法盲”了。但是为什么还会发生上述残忍的一幕呢?
  这不禁认为想起鲁迅就曾经对这样的勇敢做过很好的论述:“……这种蹲在影子里张目摇舌的人,数目极多,只须用mob的长技,一阵乱噪,便可制胜。胜了,我是一群中的人,自然也胜了;若败了时,一群中有许多人,未必是我受亏:大凡聚众滋事时,多具这种心理,也就是他们的心理。他们举动,看似猛烈,其实却很卑怯。  “1900年庚子事变,闹义和团。到处闹着杀洋鬼子和教民。这些被打死的人,无一例外,都是手无寸铁的人,有些甚至还是一些妇女和孩子。只要有人一起哄,说某某人是二毛子,大家就一拥而上,乱刀把对方砍成了肉酱。有的时候砍死的确实是信教的,有的时候根本就是无辜群众,只是因为有人喊了一嗓子,说他是教民,结果也被砍死了。至于对那些有武装的真鬼子,我们的勇士就没那么多的勇敢了,有时候几千人面对只有十来个拿火枪的真鬼子,围攻了一个多月,也没能打下来。如果大家抱定了宁可死上几个人,也要消灭侵略者的决心,一拥而上,十几分钟就可以解决问题了。但是实际上没一个人敢上前。
  文革时候,在北京一所中学,一个初中的女生,十四五岁吧,拿了一张报纸垫在屁股下,没想到这张报纸上有一张毛主席的照片,就为这事,我们的“革命小将”们一拥而上,你一拳我一脚,残酷殴打她,一直打了好几个小时,多次把这个小女孩打得昏死过去,为了试试她到底死没死,还把玻璃砸碎,揉进她的眼睛里。看到她还会动,就继续打,一直到把她打死为止。
  从义和团,到文革,到今天打死小偷,表面上这些事件的起因都各有不同,这些事件的时间跨度也很大,但这里面所包含的人性劣根性的精神实质其实却是一样的。自私、卑怯、下流、凶残,势单力薄的时候,胆小如鼠,可是一旦结成团伙,成了强势力量,一个个马上就变成了恶魔。文明和野蛮的区别也在这儿。很多人遭遇了小偷很气,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不遵守社会规则,最后必然是天下大乱,吃亏还不是老百姓自己。
  谁来唤醒我们的“心”!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