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 (1人在浏览)

浊水

博士后
注册
2006-12-20
帖子
1,501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浊水按:日前偶尔淘得今年一月才出版的《季羡林谈写作》,这不是一本教科文或工具书,象散文集多点,里面是季羡林老先生的一些写作体会与人生感悟。其中有篇《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季羡林老先生说在这里指的只是学术上不同的意见,但浊水觉得,无论是对待那一方面的不同意见,该文还是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的。现将该文转载如下,与诸位共赏。


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
作者:季羡林

  端正对待不同意见(我在这里指的只是学术上不同的意见)的态度,是非常不容易办到的一件事。中国古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见此事自古已然。
  我对于学术上不同的观点,最初也不够冷静。仔细检查自己内心的活动,不冷静的原因绝不是什么面子问题,而是觉得别人的思想方法有问题,或者认为别人并不真正全面地实事求是地了解自己的观点,自己心里十分别扭,简直是堵得难受,所以才不能冷静。
  最近若干年来,自己在这方面有了进步。首先,我认为,普天之下的芸芸众生,思想方法就是不一样,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这是正常的现象,正如人与人的面孔也不能完完全全一模一样相同。要求别人的思想方法同自己一样,是一厢情愿、完全不可能的,也是完全不必要的。其次,不管多么离奇的想法,其中也可能有合理之处的。采取其合理之处,扬弃其不合理之处,是唯一正确的办法。至于有人无理攻击,也用不着真正地生气。我有一个怪论: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没有朋友,也不可能没有非朋友。我在这里不用“敌人”这个词,而用“非朋友”,是因为非朋友不一定就是敌人。最后,我还认为,个人的意见不管一时觉得多么正确,其实这还是一个未知数。时过境迁,也许会发现它并不正确
,或者不完全正确。到了此时,必须有勇气公开改正自己的错误意见。梁任公说:“不惜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这是光明磊落的真正学者的态度。最近我编《东西文化议论集》时,首先自己亮相,把我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新解”(请注意“新解”中的“新”字)和盘托出,然后再把反对我的意见的文章,只要能搜集到的,都编入书中,让读者自己去鉴别分析。我对广大的读者是充分相信的,他们能够明辨是非。如果我采用与此相反的方式:打笔墨官司,则对方也必起而应战。最初,双方或者还能克制自己,说话讲礼貌,有分寸。但是笔战越久,理性越少,最后甚至互相谩骂,人身攻击。到了这个地步,谁还能不强词夺理,歪曲事实呢?这样就离开真理越来越远了。中国学术史上这样的
例子颇为不少。我前些时候在上海《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上写过一篇短文:《真理越辨越明吗?》。我的结论是在有些时候,真理越辨(辩)越糊涂。是否真理,要靠实践,兼历史和时间的检验。可能有人认为我是在发怪论,我其实是有感而发的。</span>
 
许多时候在一开始就形成偏见,所以有时候即使心理明白也只能争一番意气了。
 
有时候真的心态决定一切````
 
主席说:实践出真知
 
不过我还是觉得楼主比较阴湿。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道不同~不相为谋~

话不投机~半句多
 
QUOTE(yingxiong @ 2007年03月06日 Tuesday, 06:24 PM)
不过我还是觉得楼主比较阴湿。
[snapback]1691458[/snapback]​




多谢!不过在下最多是比较“阴”而已,“湿”绝对算不上,真的,不骗你。
cx.gif
 
阴的情况下湿很难避免,难道是世外高人。
 
QUOTE(浊水 @ 2007年03月06日 Tuesday, 06:33 PM)
多谢!不过在下最多是比较“阴”而已,“湿”绝对算不上,真的,不骗你。
cx.gif

[snapback]1691476[/snapback]​


你的好脾气是装出来的还是人如其文?如果是真的本人应该给你敬个礼的。
 
QUOTE(B C @ 2007年03月06日 Tuesday, 06:31 PM)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道不同~不相为谋~

话不投机~半句多
[snapback]1691471[/snapback]​


真理!打完架才记起很多名言真理。
 
QUOTE(yingxiong @ 2007年03月06日 Tuesday, 06:54 PM)
你的好脾气是装出来的还是人如其文?如果是真的本人应该给你敬个礼的。
[snapback]1691524[/snapback]​




先生不必拘礼!
cx.gif
 
很多意见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标准,在某个时期是对,在某个时期又是错!
包括法律和道德也是一样!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