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池氏宗亲开篇语 (1人在浏览)

四中乐叔

版主
版主
注册
2006-05-06
帖子
6,725
反馈评分
3
点数
61
池氏宗亲开篇语

现代社会,家庭观念尚且渐趋式微,何况家族观念?

如果说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组织和经济细胞,是一个稳固的社会大厦的基石,那么,宗族制度只是在家庭之上增加了一个稳压器、防震器。

原始公社时期还只有氏族没有家庭,那是因为个人独立生存的能力有限;社会组织向更细微的形态分化,家庭作为生产和人类再生产的基本单位而诞生,这既是社会的进步,也是个人能力的进步,是人之上升。

中国传统社会强化了家庭的观念,也强化了宗族制度,由此造就了几千年一统不变的社会结构和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家与国等量齐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理想正体现了家与国的关系,各个封建王朝中“家天下”的集权观念也就不足为奇了。

强化了的家庭观念,特别是作为“帮凶”的宗族制度,虽然成就了社会稳定性和种族的延续性,却是以牺牲个人的自由创造和发展为代价的。文艺作品中对宗法制度的批判已屡见不鲜;现代文明则是建立在尊重人及其价值的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组织的创新和嬗变日新月异,提升人的价值、发挥个人的创造性是根本。

文明的演进却勾起演化中的个人及人群的无限怀旧,一种对稳定和简朴的怀念之情化作寻根的浪潮。于是乎,美国黑人到非洲大陆去寻根,海外华人也要寻宗问祖。怀旧仅仅是一丝现代生活的幽怨之情,文明人并非要返祖,已经走出故园的游子也并非要回到从前,过从前的生活。

一个从偏远的山坳里走出来的农娃,曾经觉得光宗耀祖的寄望是如此的不堪重负,如今却要在网络世界中,开辟一块同宗同族者交流的园地,并不是为了发挥宗族制度的传统作用,而是为了融合同宗之易亲与网络之便捷,发扬光大亲和力,张扬人性与自由。



说明: 本站纯属非商业性的个人交流网站,欢迎光临,并发信至hackchi@hackchi.com
 
池氏考源

池传T 作


  诸姓出自轩辕。池姓,黄帝之胄,殷商之后人也。黄帝,少典氏子,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曰轩辕氏;长于姬水,又姓姬;立国于有熊,曰有熊氏。以土得王,土色黄,故称黄帝。初神农氏(炎帝)八传至榆罔,榆罔暴虐无道,诸侯离心,其臣蚩尤作乱,均败于阪泉。轩辕修德治兵,抚万民,众诸侯尊为天子。黄帝卒于宁州罗宁县(今陕西省黄陵县)。
  黄帝生玄嚣,嚣生岙(峤)极,极生帝喾,喾生契,契佐大禹治水有功,赐子姓,封于商(今黄河中下游地方),为商族之大始祖。契传十五世汤,夏桀无道,汤起兵灭夏,遂有天下,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国号商。汤传十世即商之二十王盆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以西),国号殷,也叫殷商。至十七世即商之三十一王帝纣为周所灭。汤自公元前1711年建立商朝,至公元前1066年殷商灭,历时六百余年。后商族后裔散居各地,以殷为姓。
  黄土高原之东,黄河中下游有洛水,水之北有熊耳山,山之际多池泽,此地故名曰池。池泽中水生渑,亦曰渑池。渑池现是三门陕市通往洛阳铁道必经路站。历史资料有载,渑池是战国时秦昭王与赵惠王会盟(于公元前306-298年癸亥)盟台之旧址。
  公元前十世纪中叶,黄帝四十一世胄、汤殷二十三世之裔,殷姓,讳民,佐周穆王(西周第五王)有功,周穆王封民食采于池(渑池),后遂以池为姓。“民”是池姓的大始祖,他肇姓至今有二千九多年的历史,渑池乃吾池姓起源之旧家祖地。
  公元前六百五十五年丙寅,周惠王阆末,周襄王初年,先祖居渑池约有三百多年,后迁徙西河(今山西临汾河以西,即渑池至离石一带)。池氏居西河开始繁盛。据《元和姓篡》,池姓郡望西河。后又从西河分枝居西平(今河南西平县)。《百家姓》有载,望族居西平郡。建安年间(公元196-219)曾将汉代京城分置西平郡(今河南西平县一带)。据《通志,民族略以封地为氏》记载,池氏,所居为氏也,望出西平。
  公元220(东汉延康元年),汉之循吏、吾池姓四十世之祖瑗受中牟县令。瑗公传二十三世(池姓六十二世)鲤腾公,居河南光州固始县,其家人随王入闽。唐中和元年辛丑(即公元881年)黄巢倡乱,起义军陷入长安,僖宗西走入蜀,时天下大乱,群雄割据。中和二年唐蔡州节度使发兵攻打王绪,安徽寿州王绪起义军,攻入光州,后举光、寿二州兵五千,渡江南下入闽,分居七邑。那时入闽先祖随王潮、王审邹、王审知,经江西、广东,进入福建,连下汀州、漳州。王绪生性猜忌,滥杀将士;军攻南安,兵变囚王绪。众推王审知为帅,审知恭让长兄王潮帅其众。光启二年(公元886年),王潮军所过秋毫无犯,深得人心。时泉州刺史廖彦若为政贪暴,王潮为民请命,攻下泉州捕杀之。王潮奉唐为正塑,唐授王潮为泉州刺史,王审知为副史。唐昭宗景福元年(即公元892年),范晖在福州僭称留后(鲤腾为福建留后王部将),王潮发兵攻打,于景福二年五月占领福州(即公元893年),唐封王潮为福州观察使,王审知为副使。朝宁三年(即公元896年)唐授王审知为福建观察使、威武节度使,后加平章事琅琊王。天佑四年(公元907年)唐亡。后梁太祖开平元年,王审知奉梁为正塑。开平三年梁授王审知为中书令、福州大都督府长史。开平四年(公元910年)封王审知为闽王,王封我祖鲤腾公为长史参谋。同光元年癸未(即公元923年),审知奉后梁为正塑。同光四年(公元925年)王审知病卒,王延翰继立闽王,王封鲤腾公为福州刺史参谋。
  腾公传三子:晋献居厦门,子孙繁衍分泉州;晋超居延平(今南平),子孙昌盛分龙岩州;晋益居福州候官,转迁闽清白鹤汀(约在公元930年间)。益公传池(阳),公传兴业,业公传孝锡。孝锡公,讳天降,名雨钱,生四子:长子文托,旧居白鹤汀,于明成化八年后子孙移迁闽清六都下杭;次子文弼(拟南平支系);三子文霭,字应天,于公元1000-1020年之间迁尤溪邹宦,有诗云:“鹤群雁阵散分飞,翔集高岗带日晖,瑞霭古枝生万叶,祥麟彩凤恋崔巍”;四子文季(拟顺天)约在公元990-1010之间迁长乐县十三都官列。
  池姓又一流别,黄帝之胄,嬴秦之后人也。黄帝生昌意,意生颛顼,顼之后裔皋陶,生伯益,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舜赐伯益嬴姓。伯益长子大廉,其后裔中衍,佐殷商有功,列为诸候。中衍后裔蜚廉,生季胜,胜生孟增,增生衡父,父生造父,造父善驾车,幸于周穆王,王以赵城封造父,遂姓赵,为晋赵氏之祖;蜚廉又有子恶来,恶来生女防,防生旁皋,皋生大机,机生大骆,骆生非子,子蒙造父之宠,居赵城同为赵姓。非子善养马,得幸于周孝王,周孝王封秦地,使非子复续嬴氏祀,建立秦国,号为嬴秦。至战国时,嬴秦公族有大司马公子池,子孙繁衍,其后世支庶子孙以王父字为池姓,发源于河南东部的陈留地方(现为开封市辖下的一个乡镇)。
  另有春秋左传载:晋公以婿池为质于郑,而池之为姓。
  原邹宦池氏族谱也有载:先肇自周程伯休父之后,抵汉瑗公官池州,望重中牟循吏,奉命忠征,凯还之日,上嘉其功,以城池赐姓,遂改程为池。
 
再谈池氏起源及其始祖

 

近日见到一些关于池氏起源及其历史名人的电脑资料,内容丰富,不可多得,真佩服浙江池云亮、(山西)池如亮对池氏了解那么多。但资料略显“凌乱”,现特补充整理如下,供参考。

一、池氏约二千九百多年前即已出现

抛开过去诸如古代有人生活在池塘旁边即姓池及池氏系从管理护城池之人而来等简单说法外,原来池氏“氏”出有因。

大约公元前900多年(即前十世纪中叶),有个黄帝之第四十一代也是商朝建立者天乙(汤)的第二十三世之裔叫“殷民”的,他辅佐西周共十二个王中的第五个周穆王有功,周穆王就封“渑(mian)池”给他做“食邑”(亦叫采邑,世袭享有该封地的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等权利)。后这渑池人遂以池为姓。

这样,池氏的出现一下子被拉到二千九百多年前,即西周中期。

渑池当时在哪儿?就在今河南西北部渑池县西,今地图上一目可见(上边还有仰韵文化遗址)。渑池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变动。(又一说在今三门峡市东部,但二者近在只咫,不必较真。)

至公元前655年,也许是渑池西边北虢(音郭)小国为晋所灭之故,已经在渑池生活了约三百年的池氏人开始迁移到西河,这时池氏才繁盛起来,所以很多书籍和族谱说池氏望出西河;后西河池氏人有些又迁居河南西平,所以又说池氏望出西平(历史上“西平”位置多,但要看什么时期)。

那么当初西河又在哪儿?这要从时间上分析:西周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不算周文王等为打天下奠定基础,至公元前1025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才彻底灭商。经二百多年,西周毁在了周幽王手上(幽王执政为前781-前771年)。后来虽还有周平王勉强撑着,但王室已非常衰微,至公元前770年,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实际上已开始,先后有一百多个诸侯国涌现出来(后互相夺霸至战国出现七强)。既然公元前655年渑池池氏才迁至西河,说明此时春秋已经历一百多年了,而那时的西河已属“春秋卫国”(见《辞海》――对各时期西河位置解释不一)。春秋时卫国甚小,其地盘西境就是今河南北部之浚县、滑县及其延伸南北一带。这种解释也给池氏后人如汉河南尹池循彻及其子汉中牟令池瑗乃至南宋广东连州司户池溥皆出自河南西平更符合逻辑(注:电脑资料认为当初西河在今河南西北渑池至山西中西部之离石一带,可能有误,与离石沾边的只有东汉时的西河,且在内蒙南至山西离石地带)。

看了赣州方言岛的由来,便可理解池溥后代为何要迁居福建上杭、武平等地。可是池氏为何又从西河(决不是全部)迁居西平?望有心者共解此谜。

二、“嬴秦”与“司马”有何关系

池氏与西周真有点缘份。

首先,“嬴”姓怎么来的?相传上古时有个叫皋陶的人,是“五帝”颛(zhuan)顼(xu)帝的曾孙,他是我国刑律创始人。他儿子伯益(或伯翳或又叫大费)因助大禹治水立大功而被功赐姓嬴。伯益有子二:若木和大廉;大廉后代蜚廉又生子二:恶来和季胜。蜚廉与恶来父子当时是有名的飞毛腿和大力士,被周武王所杀,只季胜逃了出来;季胜后代又有个叫“造父”的,他因善御车而被封于赵地(今山西洪洞北);而“造父”子孙中又有个叫“非子”的,他极善养马,西周第八王周孝王便把“秦地”封给了他(秦地故址一说在今甘肃清水一带,一说在今陕西宝鸡境内,但查看地图,两者相距很近,亦不必较真,总之就那块小地方),并让他承继先祖伯益的嬴姓,这就是史称的“嬴秦”,给后人颇深印象(注:后因非子第五代秦庄公破西戎,收复西犬丘即今甘肃天水西南,其儿子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又有功,被平王封为诸侯,至公元前777年秦才得以立国,即诸侯国之一)。

其次,再看看“司马”姓是怎么来的?西周第十一王周宣王时(公元前827年-前782年执政),又是颛顼帝的一个后裔叫“程伯休父”的,他掌管王朝军权,在征伐“徐夷”(古族名,在今江苏西北和安徽东北部)战斗中,他驾着马战车,冲锋陷阵,大胜而归,周宣王就命他为“司马”官,这样司马始祖程伯休父的后代就以官名为复姓了(此段主要摘自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范又其编著《百家姓》关于“司马”姓来由)。

这是公元前700多年的事。自此“司马”姓不知喊了多久,名字也千千万万,但至公元前475年进入战国时代的秦终于出了个司马池(王公贵族),其后代干脆去掉“司马”二字,以祖先名为姓,所以说池子华又是秦大司马公子池的后裔。

从上看,“嬴秦”与“司马”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池子华只是后来在秦国任丞相,但不等于在泰国工作就姓秦,因此众多族谱和书籍提到我祖“系出秦嬴姓”似乎没有根据,甚至可能是想像的(从秦始皇叫嬴政或“嬴秦”等猜来的),以至互相抄来抄去,达成“共识”,但至目前尚见不到有什么论证,难于使人把“嬴”、“秦”、“池”三姓真正联系起来。

这是我目前浅识,是否大胆了些,仅供参考、争鸣。

三、战国秦丞相池子华

都说池子华系秦丞相(宰相),但关于他的史料几乎为零。福建“建宁池氏族谱”当初(清时)为其画像时,除赞美词外,说了个“发迹长溪”,又说“史书鉴传无不详载”。详在哪里?连半句话也没有。这次真得感谢浙江平阳县池云亮、(山西定襄)池如亮提供的电脑资料:提到“公元前318年张仪离秦相,魏秦惠王以子华为相”。虽其中有点含糊不清,但有了张仪这位名人,顺藤摸瓜,话就有了。

原来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中后期,出现了张仪和苏秦两位知名“纵横家”(外交家),他们摇唇鼓舌,尽是去动员或威吓敌国,以归已方之国。《东周列国故事新编》说苏秦在先,专门动员其它六国灭秦,而张仪则专门去拆散六国联盟以便秦灭六国。其实有误,随着考古铜兵器的发展以及考证深入,应张仪在先,苏秦在后(连伟大的司马迁也有误,把苏秦提前了三十年),也不是一个在“联”,一个在“破”,而是各取所需,交替使用。

张仪出生年份不详,但逝世于公元前310年。他是魏国人,生前“跳来跳去”,但有好运,到处为相。他于魏惠王时进入秦,秦惠文王把他作为客卿(战国时爵位的称谓)。公元前328年(即惠文王十年),“秦使张仪、公子华伐魏,魏割上郡(今陕西东部)于秦”(《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原话)。当年张仪任秦丞相。但公元前323年,张仪与齐、楚、魏之行政大臣又在啮(nie)桑相会,他随即被免去职务,次年他又跑回魏国去当丞相了。这时秦相位缺,曾与张仪一起征伐魏之上郡的池子华继任秦丞相,因此,池子华当丞相应在公元前323年或次年,而不是前318年。池子华任相有多久?从公元前317年张仪又从魏回到秦任相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池子华任相当有五、六年之久(注:公元前313年张仪又跑到楚去任相,同年又回秦,但未涉及当丞相,公元前310年在魏逝世――这是根据“中国历史纪年表”及“中国历史”介绍张仪而排出来的)。

从上可知,历史上确有池子华此人,且与张仪一道去攻打过上郡,也曾官升丞相(秦从公元前310年开始执政的武王才设左、右丞相)。

上述“公子华”的“公”为何意?它不是公子的“公”,而是古时爵位名,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中的第一等。池子华为第一等可能与大司马公子池为秦一王族世袭有关。

“发迹长溪”?“长溪”就是“包罗万象”的《辞海》也找不到。但查福建霞浦县时,它确曾名为“长溪”,但那是“唐为长溪县地,元、明……”,离战国不可同日而语。不过唯“堂溪”解释道:“古地名,堂一作‘裳’,在今河南西平西,春秋楚地,吴夫概奔楚,为堂溪氏。战国属韩。出金,铸剑戟甚精利”(西平剑就当初技术而言,居然能在含铁成分很多的陨石上刻“始皇帝死而天下分”,那是相当了不得的――这是后事)。战国韩自公元前424年起至前230年止,“疆域有今山西东南角至河南中部”,由此看来,池子华又是河南西平人了,只是先辈把“堂”误写为“长”罢了。

至此,池子华此人似乎已明朗化。当然,随着考古学发展和史料不断丰富,要讲或要纠正上述问题会更多。但至今,池子华无疑系池氏“第一人”,是池氏太始祖。

 

四、池姓的分布

池氏渊远流长,也不比别姓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华姓氏共有3000多个,中科院公布,池姓排在第211位。

池氏虽不算大姓,但当代分布较广:除汉族外,在蒙古、满、朝鲜等少数民族中也有以池为姓的。朝鲜族聚居在延边地区,黑龙江省池姓也不少。

更有甚者,池氏在韩国、朝鲜排序为第48位。它的始祖是中国“池镜”,他于高丽第四代王光宗十一年(公元960年)作为太学士到高丽,其后定居下来,官至金字光禄大夫。其第五代池宗海任门下侍郎平章事。他们的后代均以韩国忠州为本籍,后又分支出丹阳池氏、光忠池氏,但今天基本上统一为忠州池氏。池氏在高丽时代,在政界出了不少人物,如池龙水、池大然、池勇奇等在史上皆有名。近代人物中,池石英突出,他是第一个在朝鲜普及牛痘法的医学家(以上据93年出版《朝鲜民族的姓氏和根》)。

池氏除山西、河北、湖北(主要在安陆、仙桃市)等地仍有较多聚居外,在福建及广东揭阳较为集中(后者也是从福建迁入的)。据《通志・民族略以封地为氏》记载???:“鲤腾公,居河南光州(今淮河以南竹竿河以东)的固始县。唐朝中和年间,其家人随王潮、王审知,经江西、广东入福建”,他是福建众多池氏鼻祖之一;浙江池氏也主要源自福建霞浦赤岸;至南宋,河南西平县人池溥,因任广东连州“司户”(掌管户籍、土地、税赋等),解组归田,路经章贡(今赣州),因爱其山川之胜,风俗之淳,故“择地赣之东镇而家”。其孙梦鲤公还中南宋末特科状元。溥公系赣南池姓之鼻祖之一,传下几十代,分布江西、福建、广东(如梅州)、湖南等省;现今山西怀仁池氏是明代从安徽戍边传下的;贵州池氏始祖乃明朝洪武年间江南省凤阳府城外毛斗山人氏,“调北征南”,当初他在贵州都匀任指挥使;四川池氏祖先为明代宫廷高官,因清兵入关,流落至此,另一说法是“湖广填四川”而到了四川……

总之,池氏渊远流长,枝枝叉叉,无法一一说清楚,但我想大部分都是从西河这个发源地而衍生派出的。

2004年9月 上舆于武汉
 
池如亮先生提供:

池姓在中华姓氏中排序: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华姓氏共3000多个。中科院公布,池姓排序为211位。
池氏在韩国、朝鲜排序第48位:池氏的祖籍是韩国忠州池氏。此外,有丹阳池氏、光州池氏,都是忠州池氏的分支。今天基本上统一为忠州池氏。
池氏的始祖是来自中国的池镜。他于高丽第四代王光宗十一年(公元960年)作为太学士来到高丽,其后定居于高丽,官至金字光禄大夫。其后第五代孙池宗海任门下侍郎平藏史。其子孙以忠州为本籍。
池氏在高丽时代,在政界出现不少人物。其中池龙水、池大然、池勇奇等历史人物有名。近代人物中,池石英突出。他是第一个在朝鲜普及牛痘法的医学家。
――以上摘自《朝鲜民族的姓氏和根》1993年,延边出版社,池如亮译。

池姓源流:
《当代百家姓》王大良编著称:
池姓是一个由居住地所在位置而来的姓氏。因居住在城池附近而姓池。
另外,池姓的一支来源于国名。是由上古时期的池国而来的姓氏。
池姓在历史上形成了西河、西平(今河南西平一带)等郡望。并有秦朝丞相池子华、宋人池鄂等知名于世。当代,池姓是一个分布较广的姓氏。除汉族池姓外,在蒙古、满、朝鲜等少数民族中也有以池为姓的。
《百家姓考略》琅琊王相晋升笺注:
【池】徵音,西河郡,系出赢姓,秦司马公子池之后。汉有池仲鱼。
站长注:

中原乃池姓发源地和早期聚居地。据《池氏考源》记:“公元前十世纪中叶,黄帝四十一世胄、汤殷二十三世之裔,殷姓,讳民,佐周穆王有功,周穆王封民食采于池(渑池),后遂以池为姓。公元前六百五十五年,先祖居渑池约有三百多年,后迁徙西河(今山西临汾河以西,即渑池至离石一带)。池氏居西河开始繁盛。据《元和姓篡》,池姓郡望西河。后又从西河分枝居西平(今河南西平县)。《百家姓》有载,望族居西平郡。建安年间(公元196-219)曾将汉代京城分置西平郡。据《通志,民族略以封地为氏》记载,池氏,所居为氏也,望出西平。”“鲤腾公,居河南光州固始县,唐中和年间其家人随王潮、王审知,经江西、广东,进入福建。”由此可见,池氏的发源和播迁均与河南、山西、陕西等中原地区密切相关。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山西、河北、湖北等地仍有较多的池氏聚居地。
有介绍中华姓氏的网站说:池氏早期望出西平,现在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云南等南方地区。此话可能有误,但池氏在福建及广东揭阳(后者也是入闽池氏一分支)较为集中却是不争的事实。
浙江池氏主要源自福建霞浦赤岸。
山西怀仁池氏是明代从安徽迁来戍边的。贵州池氏始祖乃明朝洪午年间江南省凤阳府城外毛斗山人氏,“调北征南”在贵州省都匀任指挥吏。
四川池氏先祖原为明代宫廷高官,因清兵入关,流落至此;另一说,是“湖广填四川”到四川。
国内朝鲜族池氏聚居在延边地区,黑龙江省也不少。
 



阿池草于2004.2.19
 
化仇为友池与郑

自从郑虎臣于福建漳州木棉庵击杀奸相贾似道,避祸入潮州定居创祖之后,潮州郑氏发展很快。从宋末至明代,二三百年间已是潮州人口较多的姓氏之一。但潮州郑氏主要居住在潮阳、饶平和澄海三地,而揭阳郑氏人口则较少。

池这个从地名得来的姓氏,直到秦汉之间才在史籍中出现,但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池姓迁徙入潮,是在明朝中期,据樟林池氏族老口碑流传,明宣德年间,他们的先祖来揭阳为官,任满后没有携眷回福建泉州原籍,而是定居揭阳县。后随着人口增多,便在揭阳榕江河畔择地创乡。因为地处渡口要冲,村称池厝乡,渡称池厝渡。后来乡与渡便相混了,池姓人开口称自己是“池厝渡人”。

潮汕池姓人口虽然也在总人口中只占很小比例,但因大部分集中居住在池厝渡。到了清朝嘉庆年间,才有人到当时的樟林南社古港从事商业活动,便在那里建家立业。揭阳池厝渡因为扼守榕江渡口要地,池姓人便萌生优越感,更有一些好惹事的村中小伙子,在与外村外姓人的交往中常要强人一筹,和外村外姓的关系搞得很是紧张,特别是与池厝渡相邻的郑厝村(又名山尾村)。因为共同拥有一个渡口,而利益却全让池厝人占了,连渡名也姓了池,故常发生矛盾。但郑厝村小人少,自然力量薄弱,每次争端总敌不过池厝人,池厝人更认为郑厝软弱可欺。郑厝人忍气吞声了好些日子。到了清代,郑厝出了个贤士郑大进。他少时便十分聪慧,有“神童”之称,但未得志时也曾受池厝人欺负。当时他曾发誓:“我得志之后定报此仇!”后来,他于清雍正十三年得中举人,乾隆元年中进士。历任大名府、河间府同知、正定府知府、两淮盐运使、浙江按察使、贵州布政使、河南、湖北巡抚,官至直隶总督。可以说是潮州入历代为官做到最高位者。因为有政声,很得乾隆皇帝赏识,致仕时加赠太子少傅。郑厝一下子出了个如此显赫的人物,个个扬眉吐气,心想现在可以出一口怨气了。等有朝一日郑大进荣归故里,定把池厝渡踏平。池厝人也捏着一把汗,心想这下可糟了,郑大人只要伸个小指头,我们全村人就不得安生。当年曾欺负过郑大进的人,更是惶惶不可终日。有的不敢留在乡里,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郑大进还未归故里,已先到外地避难了。

郑厝人天天盼郑大进荣归故里,郑大进总推说政务繁忙、无暇脱身。其实,此时的郑大进,已不是少年气盛的农家小子了。他知书明理,凡事总往大处权衡利弊,再也不去斤斤计较个人的恩怨了。他明白乡人催他回乡的真实意图,无非是拿他作虎皮,去威胁外村外姓,以提高郑厝村在四乡八里的地位,所以借故推托。众乡亲三催四请,不见郑大进身影。很多人纳闷,怪呀,别人中了进士,就回乡祭祖,大肆炫耀一番。

郑大人官居高位,却迟迟不肯回乡?惹得郑大进的族叔生气了,他修书一封,责问郑大进,说:古人云,富贵不回乡,如锦衣夜行。你多年不回乡,是何道理?难道连先人坟墓也不回来祭扫了?你到底是不是郑氏子孙?郑大进接书,见族叔提到祖先坟墓一事,知道如不回去祭祖扫墓,是有违五伦常理,决定回潮州省亲扫墓。

郑大进不事铺张,悄悄回到家乡。过池厝渡口时还与摆渡的池厝人闲谈了解民情。这位老头儿正是当年欺负过他的少年之一,可是他哪里知道眼前这位身穿平民服装的老人就是堂堂总督大人,还以为是位教蒙馆的老先生呢。

一听说郑大进已回到乡里,全乡老小欢腾起来了。祭祖、扫墓、拜会亲友师长,这些事自不必说。村中那一班好事者,腰杆一下子直起来了。只等郑大进做个暗示,便要去雪当年耻辱,把池姓人打个落花流水,可是见郑大进一直不开口,谁也不敢先出声,但已各自磨拳擦掌,主动向池厝人挑衅。这回,池厝人自认倒霉,骂不敢还口,打不敢还手。忍气吞声。心里却是不服,说:“郑大进能一辈子留下来做你们的后台?哼,仗势欺人!”

郑厝人反过来欺负池厝人的事,郑大进渐有所闻。一日,他召见村中各位族长,说:“我还有一事未了,有待了结后即回任所。”

众人问:“是何事?”

郑大进说:“是池厝人与郑厝人的百年恩怨,诸位看如何了结?”

一提起和池厝人的恩怨,众人无不忿忿然,说:“他们依仗人多势众,欺负我们近百年。今日幸有郑大人你,他们才有所收敛。我们要报仇雪恨。”有的甚至说:“大人,你官大权大,潮州知府见你也要下拜,他们尾巴夹起来了。有大人在,就是骑在他们头上拉屎拉尿,他们也不敢吭声。大人你说,当年欺负你的是谁,我们马上去抓来任你责罚。”

郑大进听了呵呵大笑,说:“诸位错了,我召诸位来是想劝告大家,今后应和池厝人和睦相处。”

众人一听,愣住了,有的还以为听错了,张着嘴巴说不出话,眼瞪瞪地看着郑大进。过了好一会儿,郑大进的族叔才开口:“贤侄大人,你难道忘记当年在渡头被他们推下水。在榕树下被他们往脸上扔牛屎的耻辱了吗?”

郑大进答:“没有忘记。”

族叔又问:“那么,忘记当年立下的要报仇雪恨的誓言了吗?”

“也没有。”郑大进又答。

“既然都没忘记,贤侄大人呀,为何反要我们与池厝人和睦相处呢,岂不是有违誓言吗?”

“少年无知,信口雌黄岂可当真。大进今日乃朝廷命宫,怎能以权势欺压百姓。”郑大进认真地回答。

众族长满脸失望,朝也盼,晚也盼,好不容易盼出了个大官,能为乡亲出头撑腰。今日回来了,却是来当“和事佬”。那位族叔叹了一口气,说:“罢罢,人说官心易变,官面也易变,没假,贤侄大人呀,你今日做了大官,就把乡亲忘了,一点儿也不为乡亲着想。恕我说句越礼的活,你只想着头上那顶官帽。”

“诸位乡亲此言差矣!说句夸口的活,我就是真的要雪小时的耻辱,捉他几个究办,也与前程无碍,区区小事耳。我这样做,完全是为众乡亲着想,为子孙后代着想。”

“你是为我们着想?就该让我们把百年冤仇了结了!”

“池厝人欺侮我们,反过来我们再去欺负人家,就能把冤仇了结吗?”

“有你在,有什么不能。”

“众乡亲,你们一定知道我郑大进今年几岁吧。”

族叔扳着指头算了一下,说:“贤侄大人五十有八。”

“是五十有八了,诸位看我还能活多久?”

众人自然不敢随便猜说总督大人还有多少寿限。还是郑大进自己开口,说了句意味深氏的话:

“人生难过百呵。无百年郑大进,却有千年池厝渡呵!”

众人不言语,各自在心里琢磨着郑大进这句话。是的,郑大人目前虽权势显赫,可是百年之后呢?而池厝渡却长在,池厝村也长在,池厝人更世世代代长在。那时怎么办?还是郑大人高见。冤冤相报何时了,两村人应该和睦相处,“化干戈为玉帛”才是长久之策。众村人无不叹服郑大人的高见。

第二天,郑大进又请两姓族长到堤顶渡口相会。池厝族长原以为大祸将临头,正在商量对策。忽报郑大进来请,喜出望外,身穿长衫马甲,一早来到渡口,见了郑大进就要下跪。郑大进说,都是乡邻乡亲,就免礼了吧。主动跟他们寒暄,池厝人对过去的行为赔礼道歉。郑大进说:“过去恩怨从今日起一笔勾销,愿两乡今后睦邻相处才是上策。”又把道理重讲了一遍,众人无不悦服。当场设酒盟誓,从今后不再打冤家,有事相助,有难相帮。

从此,郑厝和池厝两村了结了百年仇隙,一直和睦至今。池厝人偶尔出现个把不安分的,村中老人就责备:“不准欺负人家,你们忘记郑大人的教示了?”

“有千年池厝渡,无百年郑大进”这句话,就成了家喻户晓的潮汕俗语,在潮汕各地流传开了。它不单比喻人生短暂,江山永在。更主要的意思还是劝戒人们不可逞一时之权势,而与他人结下世仇。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