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人在浏览)

疯狂小子.

KVB昆???H金融服?
注册
2006-09-29
帖子
1,559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年龄
44
编者按:“要致富,先修路”这一蕴涵深刻道理的口号,响彻华夏大地数十载。毋庸置疑,中华全面复兴之路,将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是“村村通公路”建设。早在2001年,电白县就确立了争取在“十五”期间实现村村通硬底化道路的目标。而今,电白已经形成了以国道、省道、县道为骨架,与众多乡镇公路、村级公路相连,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依托这与时俱进、逶迤壮观的交通网络,电白的两栖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就。在拉开“十一五”建设序幕,吹响电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嘹亮号角的同时,其富有成效的“村村通公路”建设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各县市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小康示范样板,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利国利民,意义重大!

  截至记者采访,电白地方公路通车里程900多公里,2003年至2005年,完成地方公路建设里程700多公里水泥硬底化道路,计划2006年完成200公里水泥硬底化道路,乡道硬底化建设工程已基本完成,“十一五”计划开局之年,电白“村村通公路”工程以其昂扬的姿态继续前行。

  政府搭台,农民唱戏,倡导以“农”为本,齐心共奏“村村通公路”进行曲,吹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嘹亮号角

  新中国的成立,有赖于发动农民的力量;新时期的改革,始于农民最先的创造;新农村的建设,更要确立农民的中心地位。

  电白县政府及交通局等领导班子在广东省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解放思想,突破观念窠臼,开创性地倡导以“农”为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指导思想,在如火如荼的村村通公路“十五”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效。

  “我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在农村还能走上水泥路。”这是电白霞洞镇霞洞大村一位年愈古稀的老伯站在自家门口,一边看着紧张施工、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的话。是啊,在淳朴的农民心中,还有什么比走上水泥路还高兴的事呢。

  筹集资金是公路建设的关键环节,在采访电白县交通局局长廖秀权时,记者了解到,自2003年税费改革后,由于取消了乡镇统筹粮及农业特产税,电白县多数乡镇的财政收入大大降低,甚至于正常的运转都难以维持。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如何保持“村村通公路”建设的连续性,把这一民心工程进行到底,成为摆在指挥部成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只要有迎难而上的态度,有甘为人民公仆的决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公路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为了提高群众修路建桥的积极性,交通指挥部主要领导摒弃“等、靠、要”的官僚思想,深入一线调研,通过召开镇班子会、村支部书记、驻队工作组会、“两委”会、党员村长会、村民代表会及村民座谈会等,广泛听取干部群众对修路建桥的呼声,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积极引导,努力转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变“要我修路”为“我要修路”。同时,通过拉横幅、贴标语、出墙报、广播、电视、文艺晚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营造强大的宣传声势,使“路通财通,众人受用”,“捐资修路、造福家乡”和“人民公路人民建,建好公路为人民”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从而增强了群众自我建路的公益意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极大地推动了“村村通公路”建设。

  粤西人,民风朴,民情淳,居山乐水,奉献无私,真诚感人!

  2004年10月29日,电白县沙琅镇在新城广场举行的“建设观青桥,奉献我爱心”捐助动员大会,现场就捐得款项20多万元。随后,通过其他方式,电城籍的杨秋先生捐出了200多万元,林头籍的企业家梁亮先生、李琼兴先生先后认捐了80多万元、30多万元不等。

  在记者所乘汽车不断向偏远村庄深入的路上,我们不时可以看到一条条彩幅迎空飘舞,骄傲地向路人诉说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某某先生捐款500元”,“某某先生捐款1000元”,一条条横幅是这样写的。可别小看500元,1000元这些数字,据记者了解,这些热心的捐款人其中有的是双腿残疾的老人,也许一辈子不能在即将修建的公路上走走;有些是清贫的学子,为了支持修路而缩衣节食省下的生活费……

  不惟统一,不惟全能,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交通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稳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

  “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设统一标准,新农村建设项目不设全能标准。”电白县人民政府的这一举措显得前瞻、冷静、务实,令人眼前一亮。

  “要把‘通’写在广度上,把‘小康’描出深度来,把‘实’绘出力度来;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交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廖秀权局长如是说,令记者感到亲切和鼓舞!

  电白地处粤西,属典型的半山区半沿海,如何更好地凸显两栖经济的纵横发展优势,不断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的公路网络至关重要。按照“一条好路托起一条经济带”的思路,电白县开辟了乡村便民线路,建立三级站,发展便民车,依托方便的交通条件,全县又建起一个个乡镇集贸市场,发展起农村大集,带动了城乡市场商品流通,城乡贸易日趋繁荣。电白地方公路的建设,切实解决了农民兄弟的出行难问题,也解决了电白80万亩荔枝基地的出路问题。

  广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力发展农村客运。电白县加快农村客运站场建设,推广安全、经济、实用车型,合理安排线路,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实现了“乡乡有车站,村村通班车”的格局,做到路通车通,路、站、运同步发展。

  劳动力向交通行业转移就业。电白县通过各种措施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到公路建设、养护和客货运输,结合行业特点,指导交通企业和单位对参与建设和养护的农民工、养路工,以及从事交通运输业的驾驶员、船员、车船维修工进行交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了从业能力。

  有效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保障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电白县不断完善养护管理机制,实现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正常化和规范化。

  继续依托交通事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电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了依法征地拆迁,确保农民获得合理补偿;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劳动保护制度;农村公路建设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前提下,尽可能使用当地农民工和运输工具,使农村公路建设的过程成为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民实实在在受益的过程。

  回顾“十五”,小康堪示范;展望“十一五”,任重而道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广东省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其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把“通”写在广度上,把“小康”描出深度来,把“求实”绘出力度来,“十一五”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而村村通公路则是实现这一战略任务的关键战役,只有三“度”能真正地体现出来,农民才能满意,才能真正得到实惠,才能信心百倍地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

  2006年,由电白县政府直接投资1.1亿多元修建的“水林路”一级公路,计划年底可建成通车,解决了县城通高速公路的问题。

中国建设报 记者 刘一心 陈思梅
 
 粤西人,民风朴,民情淳,居山乐水,奉献无私,真诚感人!

  2004年10月29日,电白县沙琅镇在新城广场举行的“建设观青桥,奉献我爱心”捐助动员大会,现场就捐得款项20多万元。随后,通过其他方式,电城籍的杨秋先生捐出了200多万元,林头籍的企业家梁亮先生、李琼兴先生先后认捐了80多万元、30多万元不等。

  在记者所乘汽车不断向偏远村庄深入的路上,我们不时可以看到一条条彩幅迎空飘舞,骄傲地向路人诉说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某某先生捐款500元”,“某某先生捐款1000元”,一条条横幅是这样写的。可别小看500元,1000元这些数字,据记者了解,这些热心的捐款人其中有的是双腿残疾的老人,也许一辈子不能在即将修建的公路上走走;有些是清贫的学子,为了支持修路而缩衣节食省下的生活费……

  不惟统一,不惟全能,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交通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稳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

  “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设统一标准,新农村建设项目不设全能标准。”电白县人民政府的这一举措显得前瞻、冷静、务实,令人眼前一亮。
 

附件

  • IMG_6428 拷贝.jpg
    IMG_6428 拷贝.jpg
    48.4 KB · 查看: 60
  • IMG_6769.jpg
    IMG_6769.jpg
    43.5 KB · 查看: 90
  • IMG_6835.jpg
    IMG_6835.jpg
    53.3 KB · 查看: 84
  • 2006-02-18照片 121.jpg
    2006-02-18照片 121.jpg
    51.3 KB · 查看: 65
  • 2006-02-18照片 123.jpg
    2006-02-18照片 123.jpg
    53.8 KB · 查看: 69
  • IMG_6423.jpg
    IMG_6423.jpg
    29.8 KB · 查看: 52
QUOTE(四中乐叔 @ 2006年11月04日 Saturday, 01:05 AM)
 粤西人,民风朴,民情淳,居山乐水,奉献无私,真诚感人!

  2004年10月29日,电白县沙琅镇在新城广场举行的“建设观青桥,奉献我爱心”捐助动员大会,现场就捐得款项20多万元。随后,通过其他方式,电城籍的杨秋先生捐出了200多万元,林头籍的企业家梁亮先生、李琼兴先生先后认捐了80多万元、30多万元不等。

  在记者所乘汽车不断向偏远村庄深入的路上,我们不时可以看到一条条彩幅迎空飘舞,骄傲地向路人诉说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某某先生捐款500元”,“某某先生捐款1000元”,一条条横幅是这样写的。可别小看500元,1000元这些数字,据记者了解,这些热心的捐款人其中有的是双腿残疾的老人,也许一辈子不能在即将修建的公路上走走;有些是清贫的学子,为了支持修路而缩衣节食省下的生活费……

  不惟统一,不惟全能,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交通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稳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

  “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设统一标准,新农村建设项目不设全能标准。”电白县人民政府的这一举措显得前瞻、冷静、务实,令人眼前一亮。
[snapback]1535907[/snapback]​
 

附件

  • IMG_0110.jpg
    IMG_0110.jpg
    49.2 KB · 查看: 53
  • 01IMG_6765.jpg
    01IMG_6765.jpg
    56 KB · 查看: 83
  • IMG_6743.jpg
    IMG_6743.jpg
    17.1 KB · 查看: 53
  • IMG_0077.jpg
    IMG_0077.jpg
    16.5 KB · 查看: 54
  • IMG_6759.jpg
    IMG_6759.jpg
    64.9 KB · 查看: 75
QUOTE(四中乐叔 @ 2006年11月04日 Saturday, 01:07 AM)

[snapback]1535911[/snapback]​
 

附件

  • 67.jpg
    67.jpg
    39.4 KB · 查看: 48
  • 65.jpg
    65.jpg
    32.8 KB · 查看: 72
  • 69.jpg
    69.jpg
    39.6 KB · 查看: 68
  • 73.jpg
    73.jpg
    33.5 KB · 查看: 67
  • 2006-02-18照片 126.jpg
    2006-02-18照片 126.jpg
    34.9 KB · 查看: 58
  • 2006-02-18照片 111.jpg
    2006-02-18照片 111.jpg
    47.1 KB · 查看: 60
清除己,清除垃圾,清h境,只hT,不做D,保oh境,人人有!
 
以上的图片,反映的是我家乡去年和今年发生的变化,是家乡人一起捐款修建的路,我亲身的经历。
 
就电白境内有全中国最烂的省道七那线,而开工之日遥遥无期。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