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许巍 不在别处 (1人在浏览)

beny

小学四年级
注册
2006-08-12
帖子
256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昨天,许巍唱着“依然是,这样的夜/我还在路上”,那就让我们继续上路吧!当然谁都可以因为累了停下来,什么时候再继续跑时,依旧可以唱“在出生的那一天我们已经注定要走上这条永远不归的路”。

  《在别处》的时候还不是中国朋克时代的时候,所以那些既对时髦的音乐有偏爱而又挑剔的专业及其相关人士们终于找到了其津津乐道的源头――由于是某个精彩的细节,他们会常时间研究、推理和掐算。还有一部分遇到的麻烦是无从定义其音乐风格,想象力萎缩得根本想不到一个不歇斯底里舞爪张牙的歌唱表演,不在其作品里是扬言“嬉皮士万岁”的竟然也是摇滚乐!可《在别处》时期许巍的胜利是原于他独有的气质――在94年踢飞点球的巴乔眼中;在吟唱着“向一切道歉”的不插电现场的科本眼中;在狰狞着发出“一块红布”的崔健眼中,当然还有许巍,那时他似乎不会笑。与今天不同。

  《我的秋天》起,展示、放大、强调自我世界精神领域的孤独、彷徨、等待与无助的时代之门就已经被开启,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于商业上较为成功的卖点,尤其是在中国,这个自古以来视伤感为唯美的民族,更多被传诵下来的非官方默许民间段子里充斥着的便是这样一种情绪――斩钉截铁的伤怀。这种茫然的人文关怀在很大程度上承接了崔健的“死去后从头再来”。后者是对前途的不自信,但依旧希望迎接;而前者表现更多的则是无望与厌世。实际上对我而言许巍通过歌词所传达的信息才是我最为感到共鸣的,同时相当多的人喜欢上了他,这说明了什么,难道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都集体患上了抑郁症么?

  仅从《在别处》这十首作品来看,完全是一个演示,是过程,也是一种意义的结果。正所谓“一部中国现代青年的心灵史”,这期间所涉及到了各种与青春有关的话题,理想和现实,美好的现实,爱情和现实,思念和现实,未来与现实,绝望与现实,在路上与现实……“现实”已经成为了许巍音乐作品中不折不扣的地狱与魔鬼代名词,而与之相对应的过去时间的一切总是美好的,起码也是纯洁的吧。

  《在别处》拥有许巍、刘效松、李延亮、赵牧阳、峦树、张亚东、金少刚、岳浩昆……你怎能对这样一个阵容失望!我从没有对《在别处》时代的任何人失望过,而在今天当我试探着问自己别处是何处时,我竟然哑然了。

  谁能告诉我……
《在别处》也许是早期许巍别无选择的处境。可是很多人一直都以为他们活得很潇洒、很风光,头脑中根本不会有“在别处”的想法。他的表达是直白的(不象张楚般晦涩),并且以这首为代表的早期作品里焦躁不安的心态一直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许巍的创作情绪。这也是我那时侯喜欢听许巍的原因。

因为青春岁月里那种焦躁不安是最刻骨铭心的一段经历。这在王朔的《动物凶猛》、贾樟柯的《任逍遥》里则是另一种表现,但是也只是形式不同。而这首作品的开头一段,是那种经过技术处理的奇异的声音,那是人在癫狂状态下在声音上的反映的模拟。这种声音在后来的作品中悄悄消隐。然而,这首作品带给我们的启示――身体和灵魂是各自生活在不同世界的――却深深种在心里。

《我思念的城市》是一首挥之不去的怨曲。
我思念的城市已是黄昏
为何你总对我一往情深
总在遥远的城市
陌生的人群
感觉你那遥远的忧伤
你的幻想象我的绝望
那样漫长

是不敢接受,还是无法承担?总之,这首歌给人一种缠绵悱恻无法排遣的歉疚感,伴随着的,是那与生俱来的孤单的绝望。许巍缺少的,始终是张楚的坚韧;或者可以这样说,许巍发展了少年张楚的脆弱和敏感。这使得许巍的善感更加多情。

然而许巍显然是痛苦却潇洒的,因为,心灵可以随风起舞。透明的灵性之光可以照见许多细节,演化更多幻觉。

这冬天充满阳光
可我依然迷茫
我听到你的歌声随风飘荡
你站在水的中央
让我充满幻想
你让我进入水底
长发会永远不脏
无所谓什么坚强
无所谓什么悲伤
我从来都是这样
没有方向

《水妖》、《树》,都好象是许巍一不留神错愕间流淌出来的,细致但琐碎,不加思索却意味深长,在涓涓的忧伤和汹涌的绝望下面,是歌者无法遏止的汩汩的软弱欲望。当时的许巍宿命地认为,这一切无法改变。

而当《那一年》,许巍将长发剪短出现在你面前,你会感到,他变了。当然,温柔如玫瑰花雨,一直是柔弱的许巍真情流露的最好外现。可是,你发现,歌词与木吉他的旋律都比从前更美了,可是更加漫无边际,《今夜》、《简单》、《九月》、《温暖》,只有一个个细腻的体验和细节的温柔,让人无法分类和归纳。我之所以选择《故乡》,是因为一个个人原因。

天边夕阳再次映上我的脸庞
再次映着我那不安的心
这是什么地方
依然如此的荒凉
那无尽的旅程如此漫长
总是在梦里看到自己走在归乡路上
你站在夕阳下面容颜娇艳
那是你衣裙漫飞
那是你温柔如水

总是在不经意间,不知哪根神经被许巍瘙痒的手无意撩拨了一下,于是,我便颤抖。要在许巍的歌里找到温柔,比张楚容易多了。但这首作品的确很优美,虽然也还是忧伤。(一直以为许巍和我一样是单身浪子,最近才知道,原来这首那么早的歌就是为他的妻子而写。)这应该得益于他有意无意加进了有形有色的刻画。《方向》同样如此,而且更加明显:

天空中孤单的飞鸟
墙壁上昏暗的夕阳
你坐在朝西的阳台
让寂寞随黑夜袭来
我是为你盛开的夕阳
越过遥远的千山万水
来到你寂寞的阳台
温暖你疼痛的心

《浮躁》是许巍的打榜歌曲,不知去年他抽的什么筋,想起来跟流行叫劲了。(同样是3年前文字,现在想来,是唱片公司的 商业行为,也无可厚非。至少说明,那时的许巍已经具备了流行的潜质。)可是我最讨厌他在首体唱这首歌旁边小妹妹铆足了劲的欢呼的感觉。那不是许巍。 原本这首歌也名副其实。

堪称罗可可风格的意味在许巍的作品中有着越来越明显的痕迹。《闪亮的瞬间》里这样唱到:

你温柔如水的双眼 是我整晚沉醉的世界
飞扬的琴声如玫瑰花 雨午夜星空中漫舞
你那柔软的双唇是我 清洗忧伤的源泉
你的每次亲吻让我轻盈 给我眩晕的夜晚
修长的腿 迷离的双眼 你阳光般的笑嫣

这哪里还有一点摇滚精神?忽然忘了来时的路,倒是还有一点感觉,但在张楚“和大伙去乘凉”的时候,许巍已经身不由己纸醉金迷了。软弱的灵魂更容易受到试探和诱惑。(3年前是这么看法,现在纠正一下,只是就歌而论,不涉及个人生活。或者说歌者表达的是心灵深处的浪漫。)

当然,原因也不是没有,在《那一年》里,他说:眼看着明天依然虚无飘渺,在生存面前那纯洁的理想,原来是那么脆弱不堪。

最喜欢许巍的作品是《情人》,只有几句歌词,有很长的吉他伴奏,但意境很美,如八大的画,疏疏朗朗,寥寥几笔,但令人百听不厌。包括那沉沉欲睡的鼻音。

像丛林深处静静流淌的溪水
蓝色夜空轻轻闪动的星辰
恩。。。你的双眼
你曾经给我春天般的温暖
你依然在我无边的梦里穿行
恩。。。。。。
90年代中期,许巍在北京成了一个浪人。这时候,恰好是小资们兴起背包走天涯的岁月,许巍的生活轨迹无形当中已经与小资们开始接轨。与当时的西藏热、丽江热相比,许巍算不上热门,但他不断在路上的行走却契合了小资们的生活时尚。这一步虽然走得苦痛绝望,但之后,它却再度被审美化,成为小资们爱屋及乌并津津乐道的对象。
2002年,许巍再度回到北京,年底《时光漫步》的发表正式意味着许巍成为小资们的新偶像。在小资圣地阳朔西街充斥着《时光》的盗版碟,这意味着他已被正式接纳和追捧。
小资到底喜欢什么?看看阳朔和丽江就明白:小资喜欢边缘,但又不能太边缘;喜欢非主流,但又不能太非主流;喜欢痛苦,但不能极端;喜欢柔情,但不能太直接。许巍的态度和歌唱都恰好吻合小资的喜好,他半嘶哑半压抑的喉音、半怀恋半舍弃的意象、半痛楚半遗忘的情绪,注定了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小资们毫不留情地揪出来。至此,许巍彻底完成了从愤青到小资的蜕变步骤。你不得不承认,蝴蝶总是比毛虫漂亮,尽管,毛虫的挣扎里也许有着生命更本真的疼痛。
2005年初,许巍《每一刻都是崭新的》发行,使得他的名字更多地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频繁地被提及。当许巍渐渐成为一个时尚与品位的符号时,他仿佛离最初人们印象中那个摇滚青年渐行渐远;而当聆听与追捧许巍成为一种风尚,一个群体为之趋之若鹜,许巍成为小资的代表,也便成了顺理成章。
在许巍距今最近的一张创作专辑《每一刻都是崭新的》(2006年2月出版的《在路上》属于翻唱专辑,姑且不论)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成熟而平静的许巍的自然与淡定的心态。没有了愤怒的嘶喊,许巍开始吟唱松涛、风铃、山林、云彩、蝴蝶、晚钟这种风平浪静的画面,仿佛一个“在路上”的智者,对路过的人、沿途的风景、走过的生命的体味与解读,平静并且自然。这其实正是众多与许巍一样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人的集体情绪:经历了年少的粗糙,他们成熟了、从容了、宽厚了、淡定了,而青春,也将渐渐离他们远去了……于是,他们选择小资式生活:没有愤怒,没有痛苦,没有欢乐,只有平淡与平静。――而这,或许才正是生命的终极意义。
当小资们爱许巍的时候,也帮助他结束了孤独颠沛的生活。前几日,偶然在电视上又见许巍,俨然已经有了专业的“镜头感”。想起他刚开始频繁出镜时,木讷寡言,甚至有点不知所措。关于新专辑,他说,非常自然的状态,没有压力,没有严肃的东西,只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相信这也是此刻真实的许巍,只是他已经走在了充满幸福与满足感的道路上,用轻松愉快的方式行走。恰好,许巍身上那份淡定消灭了苦涩的“在路上”的感觉,对上了喜欢安逸地享受流浪情怀的小资们的胃口,成了别处午后阳光中,咖啡香里那不可少的精神甜品。
我坦白,我这半生终于有两次痛哭,一次是看《断背山》的生死恋,一次就是听许巍的《曾经的你》。可谓真正的嚎啕,然后我对自己说,青春已死,接下来驰骋的将是真正剽悍的人生。记得2005年正值热季,当所有的小资、中产、资深老家伙集体冲到“北平工体”追悼似水年华,那场“绝版青春”我终于还是没有赶到北京的现场,我晃悠在广州的大街上,买了现场CD,我觉得CD有更深的意义,因为最初听许巍受到感动就是来自这种怀旧的东西。然后听他的歌声正好诠释我彼时彼刻的心情。
 
[WMV]http://so.vvpo.com/song/mp3/许巍%20-%20蓝莲花.mp3[/WMV]
 
我喜欢许巍啊,可惜他现在的歌不够以前好听了
 
我也喜欢许巍! 支持你~~~~
 
[FONT=楷体_GB2312][FONT=楷体_GB2312]喜欢许巍的歌
支持你

Y
 
楼主写的?>>>>支持
 
<在别处>和 <永恒>很好听
 
他的歌不好唱,但是好听。
去KTV一般都不会唱
 
2006年11月20日 Monday, 09:54 AM 发表于: #8
楼主写的?>>>>支持

也不全是吧!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