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广东高州县级医院创造平价奇迹引起关注 (1人在浏览)

DBLOVER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注册
2005-01-20
帖子
1,918
反馈评分
4
点数
61
广东高州县级医院创造平价奇迹引起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2日15:14 大洋网-广州日报

  要为老百姓提供“平价”医疗服务,却因政府投入不够而难以维持;想依赖“市场”调节,却难甩“看病贵看病难”的责难。面对两难处境,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举步维艰,矛盾重重。

  位于广东粤西山区的高州市,却横空冒出一所创造奇迹的县级医院――高州市人民医院,它无需政府投入,却能向群众提供比同类三甲医院至少便宜一半的医疗费。去年一年间,该院住院人数达到3.76万人,而同时期,广东省人民医院的住院人数是5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住院人数仅仅是2万。

  当记者前往调查之时,这所不用向国家贷一分钱的医院正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全新的心脏大楼。其“当家人”放言:办既“平价”又高速发展的医院,“秘诀”不在于政府投入,而在于内部管理。“只要政府支持,我在广州一样有信心办这样的医院!”这位“当家人”信心满满。

  或许,在当下政府官员都坦言医疗改革难题让人伤脑筋的形势下,这所县级医院的默默崛起值得整个医疗界为之深思。广东省卫生厅有关领导表示,这个“奇迹”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刚进入高州境内,一个大大的指示牌显示这个医院在当地的“地标”地位。问起这所被称为当地“三宝”之一的高州市人民医院,当地无人不晓。走到门前,17层高的全新外科大楼蔚为壮观。在一楼挂号处,病人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医护人员脚步忙碌。电梯旁的电子屏幕上,滚动显示着医院新进的医疗设备,处处都显示着这是一家非常现代化的医院,其舒适干净环境甚至优于不少省级三甲医院。

  进入医院,记者最先找的就是病人。无论如何,作为一个深藏粤西山区的县级医院,却能吸引全国18个省市及港澳地区的病人前来就诊,甚至印尼、美国等国家的病人不远万里前来,一年的住院病人数量多达3.76万人,这是一个让人费解的现象。

  在16楼的心血管外一科,走廊两侧的墙上红色锦旗挂得密密匝匝,有来自内蒙古、广西地区的,也有来自印尼和美国的。

  外地病人为何远道而来?

  ――价格是同类医院1/2~1/3

  来到这所山区医院的求诊者,八成都是经过对医疗费用一番精心比较后决定前来就医的。记者在病房里随机询问了近10位病人,他们都说这里的医疗费用大概是省城大医院的1/2~1/3左右。

  在16楼的心血管外一科,正在病房看动画片的左丹看起来很精神,先天性室间膈缺损的她刚接受完心脏手术。来自湖南永州的父母看着她很是欣慰,因为家里经济状况一般,这个女儿虽然一生下来知道有先天性心脏病,但是却一直拖到现在才下决心做手术。

  “这个手术4岁就该做了,但我们都是打工的,钱不够。在湖南某医院问过,要3万左右。后来到广州问,说如果开刀就大概3万,如果用导管介入封堵就要5万。不过后来听广州的朋友介绍说这所医院便宜也做得好,就坐火车来了。一问,1.5万就行了,我们赶紧让女儿住下做手术。”上个周六,小左丹进了手术室,做的是开刀,费用是15000元。他的父母扳着指头算算,除去路费的几百元,这个手术总算能把钱付清了。

  在心外一科病房里随处是小左丹这样的小病号,旁边陪伴着的父母大部分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

  “我从贵州千里迢迢带弟弟来这里治病,这里为我省了一栋楼房钱。”老家在贵州石川的伍胜银告诉记者,她的弟弟伍金锁一直有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家贫一直拖延至16岁病情越来越重,她到北京一家医院检查时被告知因为弟弟动脉导管未闭,心脏巨大,手术治疗费用需要10万元。后来在茂名的另一个妹妹告诉她有这个山区医院,他们赶紧来了。经过导管介入封堵手术,总费用仅为2万元。

  小医院技术是否过关?

  ――高难度手术成常规手术

  目前,大医院的儿童心脏病手术费一般都要数万元。据统计,每年约有三分之一患儿因为家庭的经济问题而失去救治机会。在一些经济拮据的打工者家庭里,这动辄数万元的手术费,往往就是孩子的救命钱。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属于临床上的高难度手术,这所山区医院一直稳稳当当地挑了过来,并使之成了自己的一张“王牌”。

  从1998年起,这所县级医院就每年有计划地选派医疗骨干到国内有领先水平大医院进修学习,并不断巩固技术基础,率先在华南地区完成第一例微创(心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在广东首创胸腔镜微创冠脉搭桥术。让人惊叹的是,这种滚雪球的发展使2005年该院的心脏手术接近1000例,居全省第二、全国前十位,一大批高难度手术成为“常规手术”。

  在技术过关的前提下,手术价格却能比其他大医院大幅降低1/2~1/3,特别是高难度手术的费用。

  根据记者调查,不仅手术费用,这所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普遍“平价”――大型高档设备检查费用低廉。“我们的各种检查收费标准,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收费标准。”院长钟焕清笑着透露。

  如此低收费不影响成本吗?如此低收费医院还能盈利吗?这里面的“奥秘”实在让人费解。

  在这位“当家人”的眼里,似乎已经习惯了一系列的诘问。“我们是处于经济不发达山区的一个县级医院,但是每年吸引那么多病人,收费比别人低,还能把高科技人才留住,滚雪球般地发展,这也许真的是一个谜。”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正在动工的心脏大楼,出任院长仅4年就使医院收入翻一番的钟焕清笑得十分爽朗。

  真能避免“以药养医”吗?

  ――药物收入只占35%左右

  在高州土生土长的钟焕清深知山区经济落后之痛。“我们在山区,对于山区的人来说看病做手术意味着什么?他们往往是要把家里的一头牛卖掉来看病的。如果我们的医疗让他们卖了一头牛都还是付不起这个看病的钱,我们就没有一个来就诊的病人了。”

  “我们必须让利,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让利不意味着我们必须依靠政府扶持,让利不意味着自己就不能发展。让利以后,利从何来?来自管理。”他认为,效益的“奥秘”来自一套管理严格、成本低廉、收费便宜的运作机制。

  “以药养医”是时下医疗机构的顽疾,这所山区医院先由此“开刀”。每个周六,院长都亲自带领医务、药剂、财务等相关职能科室主任和专家,随机抽查临床科室的用药状况。每个处方都要详细写明用药理由,如无写清就属违规,如使用不合理也属违规,严肃查处。

  据调查,近4年来,该院的药物收入都维持至只占医院总收入的35%左右,这是一个广东乃至全国医院中都难以找到的数字,一般大医院的比例为60%左右。“我们不把药品当作赢利手段。”

  “不过战略可能大家都有,关键是执行。”钟焕清认为,这得益于严苛的执行。“原则是能用简单的药,就不用复杂的药,能用国产的药,就不用进口的药。”在每周六的例行检查中,检查小组重点突击三个关口――一是病历,由查药组药剂科人员严查每一个病人的情况;二是查处方,由临床经验丰富的老主任核查;三是查各项大检查,确保每个科室开出的检查单要有70%的阳性检出率,也就是说医生要能判断出自己给病人开出10张检查单中,有7张是确实能检出病理性问题的。

  真能堵住商业贿赂吗?

  ――随机抽取药品采购人员

  在进入医院前,药品购销渠道中的层层商业贿赂,是造成目前药价虚高的一大源头因素。该院敏感地注意到这一点,并制定了精密的“回避”措施。

  据查,该院对药品实行了三个公开招标,即公开药品招标、公开医疗设备招标、公开耗材招标。药品全部参加茂名地区医疗机构集中公开采购,由医院40多名临床科室主任组成的“药事委员会”负责,院长等医院领导班子不与药品采购沾边。

  “回避”的策略十分精妙――采购前一天,临时在院内找三个群众代表,随机从“药事委员会”抽取9名人员,组成临时小组负责采购,并马上收缴各人手机。这9人当场选定相关药品生产厂家,采购完毕后小组立刻解散。

  到了下次再有采购时,又随机组成新的临时小组。由于是随机抽取,具体采购前药品供应商根本无法预知谁是药品采购人员,自然无法“下手”行贿。“院领导一概不参加,找我们谁都没用,如果要贿赂就意味着要把整个委员会都贿赂个遍,这样显然成本太高,无人愿做。”钟焕清笑说。

  如何监督和投诉?

  ――所有医务人员手机公开

  医疗行业中的“红包”问题,敏感又棘手。钟焕清却对此相当有信心:“经过这几年,我对自己医院职工的思想基础已经很有信心。”

  在各个科室,一道标语都十分醒目:“看病手术医生天职,收受红包严肃查处,投诉电话6666066。”在院领导所在的楼层,每个办公室门外都清楚写着院长、副院长的职务和具体名字,这是在给病人投诉建立最方便的渠道。

  更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个医院,几乎随处都可见一串串长长的手机号码――每个病房门前是主管医师、责任护士的手机,在科主任门前是主任的手机,到了专家栏上,就是院长本人的手机号码了。不管是哪个病人,想投诉或咨询,这个通道随时是开放的。

  如何留住技术骨干?

  ――工资不低于珠三角大医院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全透明”的渠道,带来的及时反馈给予钟焕清足够的信心。“我们的收费低廉,但是我们的管理却很有效益,我们这么大的门诊量和住院量,医护人员的数量却仅是省城大医院的1/3左右,所以我们的员工待遇水平一点都不比珠三角发达地区大医院的医护人员低,尤其是各个科的主任,年薪不比在广州大医院拿得少。”

  1998年,该院向政府提出建设一栋新门诊内科住院大楼的要求,当时政府还一时下不了决心,因为对这所医院的效益缺乏足够信心。后来经过一再坚持,政府终于同意拨款1亿元,兴建这栋如今成为“茂名第一高楼”的内科住院大楼。

  自此之后,该院就依靠自身管理连年像滚雪球般发展,近年来已基本上无须依靠政府投入,去年的年收入高达2.4亿元。如今在无须向国家贷款的前提下,该院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准备筹备建设集心脏中心、眼科中心和肿瘤中心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

  作为粤西地区建设最好的一家山区医院,该院成了当地基层医院的“龙头班长”,担负着培训高州基层卫生院的任务,带动着当地医疗卫生工作的发展。

  高州市副市长李强表示:“在高州,凡是到镇卫生院工作的医务人员都要到高州市人民医院免费进修一年,每年该院都为高州乡镇培养800~1000名医务人员,很好地提高了乡镇医疗水平,现在一般手术都能在镇卫生院做了。”

  高州模式是否能推广?

  ――在大医院“克隆”并不容易

  对于这家医院创造的奇迹,亲自参与调研的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张寿生表示:“高州市人民医院是县级医院中做得最好的。”

  张寿生认为,这所医院在如何降低医疗成本方面的实践确实很有价值,其有效的运行模式也值得在广东医疗机构推广。但要在省城大医院进行“克隆”恐怕并不容易,“高州市人民医院毕竟是处于山区的县级医院,不像省级三甲大医院那样有庞大的门诊压力,其模式如何在省级医院推广,还需要进行研究。”

  (评论)高州“奇迹”能否复制?

  先说说我们为什么会出这样一篇报道。

  我最早听说高州市人民医院的事,是在今年北京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当时,医疗问题炒得正热,我们约请全国人大代表、江门台山市人民医院医生黄洁贞来谈医疗改革问题,黄代表当时就说:“看病难、看病贵在全国是一个普遍问题,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高州市人民医院,他们解决得很好,你们应该去那里采访,我自己是去过的,真的是不错。”

  黄代表的评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北京回来后,我就尝试进一步了解该医院的情况,想确认高州人民医院是否真的创造了中国医疗界的一个奇迹。我留意到,6月份,省卫生厅认定该医院为保持先进性教育典型,7月份,省纠风办又把该院塑为全省卫生系统重大先进典型,8月初,我们报社驻粤西的记者关家玉回报社本部,他是亲自到该医院采访过的,关家玉对我说,“这家医院做得确实好,绝对不是瞎吹的。”一系列的信号显示,高州人民医院值得我们去调查去采访。

  高州地处广东西部山区,距离广州有400多公里的路程,即使有了高速公路,我们的采访车还是跑了接近5个小时。两天的采访结束,完全可以得出“高州市人民医院创造奇迹”的论断。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重点关注三个问题,第一,奇迹是否真的存在?第二,奇迹是怎样创造的?第三,奇迹是否具有可复制性?前两个问题,读者看过我们的报道就可以有一个清晰的答案。但对于第三个问题,答案却显得有些模糊。

  钟焕清院长说,“假如让我去珠三角做一个医院的院长,我相信一样可以做得像高州市人民医院一样既平价又赚钱。”但高州市主管医疗工作的副市长李强说,“我认为高州市人民医院的模式至少在茂名地区很难进一步推广。”

  两人的说法都有自己的理由,钟焕清认为“平价又赚钱”的原因在于管理,像什么“大处方”、“收红包”、“以药养医”等问题都是因为管理不到位引起的,事实证明,通过严格的管理,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化解的。李强的着眼点在于医疗也是一个市场,市场的需求量基本是固定的,在茂名地区,已经有高州市人民医院办得这么出色,吸引了附近县市的很多病人过来,再办一家这样的医院很难和它竞争,估计亏损的可能性比较大。

  事实的确如此,之所以说高州市人民医院创造了奇迹,一个主要理由在于,在政府基本没有直接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它既维持了相对低得多的价格,又赢得了相对丰厚的利润,用他们自己的话讲,就是“薄利多销”,用市场化的手段解决了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但是,市场毕竟不是万能的,医疗市场更加有其特殊性,在这个意义上,要想复制“高州奇迹”不仅需要严格的管理,更需要政府的投入,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缺一不可。
 
高州人民医院好样的.
 
http://0668.cc/index.php?showtopic=26977&hl=高州市人民医院
QUOTE(钟爱民 @ 2005年08月16日 Tuesday, 06:43 PM)
高州市人民医院实在是好,
不但服务好而且技术也不错!
好就好在其管理上。钟焕清话过“谁敢收受病人一块钱就要罚他五百块!”
他说到真做到。
高州市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年薪是10万元,普通医师也有7万元!
而在电白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年薪是2万元,普通医师也有1.5万元!
而在电白县中医院就更少了,主治医师年薪是1.3万元,普通医师也只有0.8万元!
没有住房,也没有住房补贴,还要交房租。
他们靠什么吃饭,靠什么养育子女呢?
唯有靠收红包,靠收药品回扣。
病人不多的医生,那就只能省点用。
难怪一位姓戴的医生是这样说的:别人也是医生,我也医生,别人能年收入十几万,为何我连自己也养不饱呢?你看当官的手中有权力可以捞得不清不楚,为何我就不可以呢?
有的医院只发七成工资,待遇不好,院长还骂医生“你做得就做,吾做得你可以走人”。
这样的环境,你想这些医务人员会有心思做好工作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是不可能的!
虽然电白县人民医院在这几年在环境等硬件上有所改变,但服务态度还是不尽人意!
电白卫生系统就是这个样,比教育系统还差得多,很多医生想转行。
这几年电白卫生系统流失的人才就不少!
这就我们为什么到高州市人民医院看病的原因!!
[snapback]601560[/snapback]​
 
留着晚上再看........
 
医疗,教育,住房,压在我头上的三座大山......
电白医疗系统那里还有清白的医生?
有也只是刚进来上班的,做久了,也差不多了........现代人活得真他妈的累!!!!!
靠!!!!!
 
我对医生的要求是不开假药就行了
 
高州医院收费不贵倒是不少人说过的...
电白的?真的只能叹口气....
 
值得学习~~~~那些可贵的管理经验和方法~~~~`
 
电白要想有这样的医院简直是做梦!
 
QUOTE(小号 @ 2006年08月25日 Friday, 11:57 AM)
电白要想有这样的医院简直是做梦!
[snapback]1454012[/snapback]​




说得没错。水东人民医院,中医院,都是一个样,只会“吃”钱。假得不得了。就算没什么病也要住几天院,要不就吊几瓶针,总之进去不花几百块你就别想出来。那些医生动不动就说有多严重,总之花多少钱说治好了回去两天又复发了。态度又差。茂名中医院态度就很好,茂名人民医院就差。高州人民医院我不是很了解咯,不过听很多人说都不是很差。其实我觉得一个医院最主要是态度咯,一个病人本身有病才去看的,你态度差,吼他两句或者不理他那他不是更死快点呀。
 
最好平时强身健体,千万不要病,那里的医院都一样,广州的也不例外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