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择校全凭权和钱 教育公平何在 (1人在浏览)

消戈

学前班
注册
2006-07-01
帖子
54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http://www.sina.com.cn 2005/09/04 13:43 新华网

  尽管各级教育部门都明令遏制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可是每年的择校热从没真正冷下来过。择校成功者无不是凭借关系和金钱得遂心愿,在他们的孩子成功挤进“名校”、重点学校时,无疑剥夺了其他学生本该享有的权利。损害教育公平的择校现象,实质是社会问题的综合反映,在建设和谐

  社会的进程中亟待引起各级部门的高度关注。








  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上个好小学、好中学,每年开学前家长们就各显神通,托路子、找关系,费尽心思进名校,读重点。长沙市开福区一位赵女士今年为了让儿子进一所当地有名气的小学,通过各种关系最后终于拿到了“条子”。“有了条子还是第一步,择校费是免不了的,只要能进名校,花这点钱家长都心甘情愿。”赵女士说,“孩子上不了好小学,就难上重点中学,紧接着也就难上名牌大学,上不了名牌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这是做家长的普遍心理。如今社会竞争太激烈,总不能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就输给人家。”

  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说,义务教育是一种公益事业,按理说,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义务教育阶段,要保证教育公平,毕竟这不同于市场上去买汽车、彩电,有钱就买好的,没钱就买差的。“择校”实际上是对教育公平的拷问,现在要求择校的人非常多,热点学校门槛挤破,薄弱学校门可罗雀。

  一位教育界人士分析,由于教育投入不足,好学校与差学校差距大。设施不均衡导致队伍不均衡,接着导致教育质量不均衡,于是自然导致“择校”出现。择校上个世纪80年代实际就有,那时不靠钱,靠谁有关系。现在是人人有念头,只看自己有没有能力。一位小学校长说,好多下岗家庭都想择校,因为家里只一个孩子,希望都在孩子身上。

  教育公平涉及到千家万户,这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现为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特级教师的王沛清接受记者采访说,受教育权从道理上来说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基本均等的义务教育。然而,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是我们国家的现状。老百姓想读书,要批条子、送票子,权、钱成了择校的筹码。择校带来了教育不公,这对建设和谐社会不利。

  王沛清认为,择校风盛行,根子在于多年来对教育投入不足。有限的投入造就了少数几个名校,要解决的话,可以借鉴国外一些经验,首先加强投入,在各学校硬件建设投入上实现均衡,其次是各校教师实行轮换,让教育资源的分配实现基本均衡。(记者:禹志明)
 
江南时报:从穷人经济学解读择校风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14:31 人民网-江南时报

  作者:方虹

  9月3日,新华社播发了题为《择校全凭“权”和“钱”教育公平何在?》的文章。文章说,尽管各级教育部门都明令遏制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可是每年的择校热从没真正冷下来过,择校成功者无不是凭借关系和金钱得遂心愿。








  笔者想起曾经提起过的“穷人的经济学”,有人以为温总理提起“穷人经济学”是针对所谓“富人经济学”而来,这其实是一种误读。舒尔茨的“穷人经济学”的精髓在于通过教育以提升穷人的“人口质量”和“人力资本”,从而帮助穷人摆脱贫困。因此,“穷人经济学”指示了一条经由教育引导穷人翻身的通途。

  可是,正是在教育这个关键问题上,我们出现了严重偏差。虽然政府垄断着几乎所有的教育资源,但事实上地方和部门在利益博弈中一再获胜。尽管许多人都痛斥择校风,可是面对好学校与差学校存在明显差距的现实,家长们仍然凭借关系或者金钱千方百计地把孩子送进名校。孩子上不了好小学,就难上重点中学,紧接着也就难上名牌大学,上不了名牌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这是家长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中得出的结论。为了不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就输给人家,家长不管是花钱还是找关系都心甘情愿。于是,“择校”就像市场上去买汽车、彩电一样,有钱就买好的,没钱就买差的。

  当那些有权力背景和有金钱实力的孩子成功挤进“名校”、重点学校时,就意味那些家庭贫寒的孩子被剥夺了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缺乏权力和金钱实力的普通人家的孩子得不到良好教育,终究难以走出贫困的阴影。教育本来应该缩小社会阶层差距,可是现在却成为保持乃至扩大社会阶层差距的可怕的筛选机。

  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是我们国家的现状。由此造成的择校不但加剧了教育不公,更加深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既存的鸿沟,岂可等闲视之?教育公平涉及到千家万户,“穷人经济学”呼吁保障穷人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政府必须改革并重组带有典型官僚化色彩的教育条块利益实体,维护教育公正,促进教育这一公共产品为最广大的人民所享用。如何使教育资源向穷人倾斜,如何实现教育公正,不但事关社会公平,也考验着各级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智慧。
 
评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权力择校践踏教育公平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00:26 华夏时报

  尽管教育部门明令遏制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可是各地每年的择校热从没真正冷下来过,择校成功者无不是凭借关系和金钱得遂心愿。

  这种以金钱或者权力为基础的“择校”,直接践踏了教育公平。受教育权从道理上来说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基本均等的义务教育。更重要的是,教育还是教育引导穷人翻身的通途。








  可是,正是在教育这个关键问题上,我们出现了严重偏差。虽然政府垄断着几乎所有的教育资源,但事实上地方和部门在利益博弈中一再获胜。结果,一方面对教育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有限的投入仅仅造就了城市里的少数几个名校,教育资源和成果主要被城市和相对富裕的社会阶层占有。教育资源配置上日渐生成“富裕集聚效应”。

  尽管许多人都痛斥择校风,可是面对好学校与差学校存在明显差距的现实,家长们仍然凭借关系或者金钱千方百计地把孩子送进名校。教育本来应该缩小社会阶层差距,可是现在却成为保持乃至扩大社会阶层差距的可怕的筛选机。

  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是我们国家的现状。教育公平涉及到千家万户。应该改革并重组带有典型官僚化色彩的教育条块利益实体,维护教育公正,促进教育这一公共产品为最广大的人民所享用。如何实现教育公正,不但事关社会公平,也考验着各级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智慧。
 
听说是可以不用择校的,自愿性质.教育在电白是可以赚最多钱的行业.
我劝你还是好好读书,考一个不就行了吗.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