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主席最后时刻见证人毛远新缘何被保护审查 (1人在浏览)

过江龙

学前班
注册
2006-06-02
帖子
39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主席最后时刻见证人毛远新缘何被保护审查

  时间:2006年04月25日14:48

  【作者:期霞飞】 来源:《党史博览》

  毛泽东的良苦用心

  毛远新的生父是毛泽民,生母是朱丹华。1941年2月,毛远新出生在新疆。1943年9月,毛泽民被盛世才杀害于迪化(今乌鲁木齐),朱丹华带着不足3岁的毛远新继续坐牢。1945年7月,经组织营救,未被盛世才杀害的××党得以出狱。朱丹华与毛远新出狱后到了延安,此时,毛远新才4岁多。毛泽东在延安见到毛远新后,自然想起一直跟随自己干革命的亲弟弟毛泽民,他百感交集,对毛远新也格外钟爱。

  后来,朱丹华改嫁方志纯(方志敏之弟)并到江西南昌工作,毛远新随行。但朱丹华认为,毛远新毕竟是毛家的骨血,因此一直打算把毛远新送到他伯父毛泽东那里。

  1951年,朱丹华到北京开会,也把毛远新带上了。开完会,朱丹华带毛远新进中南海看望毛泽东。毛泽东见到10岁的毛远新很聪明,心情格外高兴。江青也很高兴,把毛远新拉到自己身边,看了又看,还让毛远新在自己身边坐下。朱丹华向毛泽东提出,“小豆子”(毛远新的小名)想在北京上学。毛泽东一听就明白了,他当即同意毛远新到北京来。江青也非常高兴,说,“小豆子”就住在我们这里好了,到育英小学去读书,和他姐姐(李讷)同在一个学校,这不更好吗?毛泽东同意江青的意见,这件事就定了下来。

  在毛岸英牺牲、毛岸青长期生病的情况下,毛泽东实际上是把毛远新看作自己的亲儿子一样关心他、培养他。但毛泽东工作忙,生活上毕竟难以对毛远新照顾得很周到。江青看出了毛泽东的心思,加之她自己无子,所以就把毛远新视同己出,对毛远新在生活上多方关心照顾,时间一长,还真的培养出了类似母子的感情来。毛远新称江青为“妈妈”,江青则总是叫毛远新的小名―――“小豆子”。

  1960年,毛远新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101中学毕业,凭自己的本事,当年考上了清华大学无线电系,之后又想进“哈军工”,在征得毛泽东的同意后,转入了“哈军工”。1964年暑假,毛远新回北京休假,他仍如从前一样,经常在毛泽东身边。7月5日,毛泽东对即将大学毕业的毛远新谈到了大学毕业应该选择什么方向的问题,于是后来有了题为《毛泽东与毛远新谈话纪要》一文。此文件一下发,毛远新的名字和身份,一下子为全国所知晓,也为中央高层所注意。

  1965年,毛远新从“哈军工”毕业。按照毛泽东的意见,毛远新到部队当兵不久,“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对政治十分感兴趣的毛远新,决心在“阶级斗争的大风大浪”中锻炼自己。此后,他响应号召重返“哈军工”,一举成为学校造反派领袖,1968年5月当上辽宁省革委会副主任。不久,他又担任了沈阳军区政委。

  1975年9月27日,毛远新从辽宁赴新疆参加自治区建区20周年庆祝活动,路过北京时去见毛泽东。毛泽东在与毛远新的谈话中感到,毛远新有地方工作“经验”,谈话中对“政治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为此很高兴。毛泽东这时已有一个打算,就是想把毛远新留在北京,留在他身边,当他与中央政治局之间的联络员。

  以当时毛泽东在党内的地位和影响,他的这个意见提出来后,中央很快就同意了。

  由于毛远新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发达”起来的,在思想根子上与“四人帮”是一致的,成了毛泽东的联络员后,与邓小平在政治上格格不入,对邓小平领导的整顿也“看不惯”。他利用毛泽东对他的信任,开始说邓小平的坏话,后来竟成了倒邓的急先锋,尤其在1976年“天安门事件”上蒙蔽躺在病床上的毛泽东,导致邓小平再次下台。

  毛远新引火烧身

  毛泽东逝世后,毛远新作为毛泽东与政治局之间联络员的任务本已经完结,但是,他个人的野心以及他与江青的特殊关系,使他头脑发热。他竟然找到江青,请江青在华国锋面前提出要求,把他留在中央工作。

  9月19日,江青给正在人民大会堂处理事情的华国锋打电话,要求开紧急常委扩大会议。江青还要求,让毛远新也参加常委扩大会议。华国锋不同意开会,江青就一再打电话,非要开不可。最后,江青亲自跑到人民大会堂来,逼着华国锋开会。华国锋和几个政治局委员只好坐下来,听江青说什么。江青提出,要把毛泽东的书籍、文件,交给她与毛远新保管,“因为我是毛泽东的妻子和秘书,毛远新是毛泽东的侄子”。华国锋不同意。张春桥提出,可交给张玉凤保管,由毛远新帮助张玉凤登记、整理。江青就与华国锋争吵起来,一直吵了5个多小时,华国锋也没有让步。后来,华国锋说,这次会议,叶帅、先念没有参加,不是常委会,不算数。江青也只好回去了。之后,江青每天都去找张玉凤,纠缠着要由她和毛远新保管毛泽东的文件,还从张玉凤那里骗走了两份。张玉凤赶紧向汪东兴和华国锋汇报。华国锋和汪东兴一致意见:必须追回这两份文件。江青只好交回这两份文件,但文件已经被她改得乱七八糟。华、汪二人对此很生气。此后,华国锋下令,封存毛泽东的文件。这样,江青让毛远新留在中央整理毛泽东文件的图谋,没有得逞。

  9月28日,毛远新与江青、张春桥在中南海密谋,让毛远新直接给华国锋写一封信,提出他自己怎么办,是留下还是回辽宁的问题,然后他们在第二天的政治局会议上先后发言,逼华国锋把毛远新留在中央工作。9月29日,政治局开会,华国锋主持会议。华国锋首先讲,江青提出要工作的问题,毛主席生前已经说了,她还是研究国内外动态,不变了。接着,华国锋当着与会全体人员的面,念了毛远新写给他的信。念完信后,华国锋率先表态说:我同意毛远新回辽宁工作。“四人帮”一听,气得火冒三丈,急忙围攻华国锋。江青恶狠狠地说:“毛远新应该留下,必须留下!只有他熟悉毛主席临终前说的话。”张春桥、姚文元立即响应说:“毛远新应该留下。”江青又说:“毛远新留下,是要处理毛主席后事的。”华国锋说:“你不是说过,毛主席的后事,你不参加,毛远新也不参加吗?”汪东兴立即出面证明说:“是的,江青同志说这个话时,我在场。”王洪文、张春桥也听江青说过这个话,便不作声了。江青一听,索性撒起泼来,又哭又闹。这时,张春桥提议:“让毛远新暂时留下来,他熟悉情况,主席写的东西,只有他能看懂。”江青立即止住哭闹,响应说:“对,毛主席的文件交给毛远新,我放心。”这时,叶剑英表态说:“我同意华国锋同志的意见,毛远新回辽宁,文件仍由办公厅负责保管。”李先念立即附议说:“我同意华国锋和叶帅的意见。”这样,政治局会议形成了僵局。这时,江青又哭闹起来,并赶叶剑英和李先念等人走。她指着叶剑英和李先念说:“你们无关的人都走。”她的意图是,只留下华国锋一个人,他们好逼迫华国锋把毛远新留在中央。

  华国锋考虑叶剑英、李先念年岁大了,会议已经开了好几个小时了,就劝他们先回去休息。叶、李二人只好走了。汪东兴则坚持不走,保护华国锋。

  会议继续开时,“四人帮”轮番攻击华国锋,让他表态把毛远新留在中央工作。华国锋、汪东兴等干脆不讲话了,任由他们说。等“四人帮”吵嚷累了,说话声音小了一些时,华国锋问江青:“你究竟想干什么?”江青说:“开三中全会,毛远新留下起草政治报告,确定人事问题。”这句话暴露了他们的野心。华国锋明白了他们的用意,是要让他交权。对此,华国锋是绝不让步的。他斩钉截铁地说:会就开到这里,毛远新回辽宁。叶剑英、李先念不在场,开三中全会问题不讨论,开也要由我作报告,由我准备。党中央的人事安排,应由政治局讨论决定。说完他起身就走。

  中央对他实行“保护审查”

  在这次政治局会议上,华国锋与“四人帮”彻底闹僵了。他也认识到了“四人帮”的野心,决心粉碎“四人帮”,办法是团结政治局多数同志,把“四人帮”抓起来。

  1976年10月6日晚,华国锋、叶剑英亲自坐镇指挥,在抓捕“四人帮”的同时,他们没有忘记毛远新。

  当天晚上,毛远新吃过晚饭,给自己在沈阳的妻子全秀凤打了一个长途电话,便在他的房间里看电视。突然,毛泽东生前卫士李连庆走了进来。毛远新见李连庆来了,一愣,但仍然不知就里,急忙打招呼:“老李,有什么事?来,一起看电视。”李连庆对毛远新说:“想给你换个地方。”毛远新还不明白,说:“换到哪里?我得收拾一下。”李连庆说:“不用了,现在就走。”话说到这里,毛远新才听出李连庆话中的意思,双眼盯着李连庆,问道:“你来抓我?”这时,中央警卫团负责人张耀祠率领警卫员走进屋来。张耀祠向毛远新宣布:根据中央的决定,要对你实行“保护审查”(当时为了把毛远新与“四人帮”区分开,特意用了这个名词),你要交出手枪。毛远新大怒,高声叫道:“主席尸骨未寒,你们就……”他拒绝交出手枪。张耀祠一声令下,警卫员上前收缴了毛远新的手枪。毛远新没有反抗,被警卫员押走了。



  毛远新刑满后的生活


  62岁的毛泽东侄子毛远新目前与妻子、女儿在上海过着平静的生活。毛远新是毛泽东弟弟毛泽民之子 ,毕业于著名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75年毛泽东病重时出任毛泽东的 “联络员”,向中共中央政治局传达毛泽东的 “最高指示”。1976年入狱,1993年刑满出狱到上海工作,2001年退休。
  请看本刊摘自《一个女革命者的历史见证》(马社香/著,中国党史出版社出版)一书的文章。毛邓矛盾的政治祸根1975年9月,毛远新路过北京去见毛泽东。当毛泽东问,社会上有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风吗?毛远新回答说,有。毛泽东问,这股风来自哪里?毛远新回答说,我认为来自中央。我很注意小平同志的讲话,我感到一个问题,他很少讲“文化大革命”的成绩,很少提批判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毛泽东认为,毛远新工作在基层,了解实际情况,而且毛远新与邓小平没有任何历史恩怨关系,因此他的话是可信的。
  这个时候,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冰通过邓小平向毛泽东写信反映问题。毛泽东认为,刘冰的信中有对“文化大革命”不满的情绪,是代表对“文化大革命”不满意的那些人的,而邓小平转刘冰的信,就表明他也对“文化大革命”不满。联系毛远新对他说的话,他认定邓小平确实是那些否定 “文化大革命”的人在中央内部的代表。
  毛远新留在北京后,再次向毛泽东讲邓小平的坏话。毛泽东决定,让毛远新在小范围“帮助”邓小平。
  11月2日,毛远新再次向毛泽东谈到,邓小平从不谈“文化大革命”,实际上是对“文化大革命”不满意,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的路线不对。毛泽东听后,决心把他和邓小平之间的分歧挑开,让毛远新出面“帮助”邓小平。毛泽东在这次谈话中又一次说到刘冰的来信,说信中的矛头是冲着他的。在当时,反对毛泽东是个重大政治问题。毛泽东还说,这是当前两条路线斗争的反映。把事情上升到路线问题,就意味着要搞一场大运动。毛泽东还对毛远新说:“你找小平、东兴、锡联谈一下,把你的意见全讲出来。你要帮助他提高。”
  在毛远新主持的 “帮助”邓小平的小范围会议上,邓小平与毛远新顶了起来。
  11月4日,毛远新召集八人开会。会上,大多数人的发言根本不涉及争论的焦点问题,即肯定还是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问题,而邓小平更是不谈“文化大革命”,他只是强调现在搞生产、实现安定团结是正确的。毛远新见很少有人响应他的话,便停止了开会,并向毛泽东汇报。
  毛泽东听了汇报后,注意到不但邓小平不承认“文化大革命”正确,参加会议的其他人也不谈“文化大革命”。他对此十分不满。毛泽东说,会议还要开,要逐步扩大几个人,开会就是帮助邓小平及大家,互相帮助,搞好团结,搞好工作。
  八人会议的情况使毛泽东对邓小平不满意,他决定再扩大会议,继续“帮助”邓小平,并让邓小平写检查。
  毛泽东此时还是希望邓小平能承认 “文化大革命”正确,在认识上和他保持一致,这样,既可肯定“文化大革命”,又能发挥邓小平的才干,让他继续领导国务院工作,把经济搞上去。因此,他不采取开政治局会议的办法,而是采取指定几个人开会,以及逐步扩大几个人开会的办法,“帮助”邓小平。
  毛远新马上又扩大了“帮助”会议的规模。但是,邓小平在会上仍然坚决不承认“文化大革命”正确,在路线上是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的。会后,邓小平写出书面检查,但也只检讨具体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不谈“文化大革命”问题。
  毛泽东决定把事情拿到政治局会议上去解决,由政治局来“帮助”邓小平,但政治局会议开得不理想。听取了“扩大”的“帮助”会议的汇报和邓小平的书面检查后,毛泽东非常生气。毛泽东说,他(指邓小平)的问题是自己属于小资产阶级,思想容易右,却说阶级矛盾看不清楚。他(指邓小平)做了大官,要保护大官们的利益。他们有了好房子,有汽车,薪水高,还有服务员,比资本家还厉害。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
  但是毛泽东又说,对邓小平批是要批的,但“还是人民内部矛盾,引导得好,可以不走到对抗方面去”。
  毛泽东指示毛远新,要把问题拿到政治局会议上去解决,政治局会议由邓小平主持。但是,政治局会议依然没有达到毛泽东的期望。会上大多数人不发言,邓小平更是不谈“文化大革命”正确。邓小平又写了一篇书面检查,但仍然同上次的差不多。毛泽东非常不满,决定发动一场“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同时在发动运动之前开一次“打招呼”会议,向那些对“文化大革命”有抵触、有“右倾翻案”问题的领导干部“打招呼”。
  11月24日,中央召开针对邓小平的“打招呼”会议,但会议仍未达到毛泽东期望的效果。
  1975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在全国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文件,一场新的政治运动又开展起来。“四人帮”趁机制造舆论,要重新打倒一大批老干部,并且把攻击的矛头指向了周恩来和邓小平。但是,“四人帮”的所作所为不得人心。终于,在1976年4月5日,爆发了以悼念周恩来,拥护邓小平,反对“四人帮”为主题的群众运动。“四五运动”发生后,毛泽东听信了毛远新的汇报,认为这是邓小平从1974年至1975年长期准备的结果,于是作出决定: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
  但是历史是公正的。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决定对毛远新实行隔离审查。1977年中共中央做出决定,恢复邓小平党内外职务。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已经成为党中央的领导核心,领导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毛远新17年刑满后的生活

  1993年10月,毛远新17年刑满后,被安排到上海汽车工业质量检测研究所工作。他使用的是 “李实”的名字。这个名字是1965年夏天毛远新下乡搞“四清”前毛泽东给他起的。毛远新从哈军工毕业时,正式向学院提出申请改名为“李实”。经批准,他的毕业证书及在空军部队工作时都用此名。在上海汽车工业质量检测研究所,李实的真实身份很长时间只有所长和书记两个人知道。
  “李实同志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的高材生,毕业后一直在空军工作,1989年转业到江西省公安厅工作,考虑到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现在调到上海,来我们所工作。”报到时,所长的介绍可谓虚虚实实。
  毛远新被安排在总工程师办公室,职务是“办事员”。他埋下头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快熟悉了业务,不久便成为所内技术管理的骨干。两年后,主管技术的副所长发现李实是个难得的管理人才,向所长建议提升他担任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所长一时不知如何向副所长解释才好,就向毛远新征求意见。“你就说我身体不好,本人不想再承担更重的担子。”毛远新说。
  所长舍不得“浪费”人才,便把制订、实施全所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交给毛远新负责。那两年,毛远新拖着两条病腿,蹬着一辆旧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常常加班加点,成为全所下班最晚的人,终于全所顺利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多次评审。毛远新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得到全所上下的一致称赞。
  进所不久,一次全所党员开会,毛远新坐在办公室“岿然不动”,一位同事奇怪地问:“你怎么不去开会?”
  毛远新坦然地说:“我又不是党员。”
  “你怎么不是党员?”这位同事觉得不可理解。一个在空军工作了十几年,又转业到省级公安机关工作了多年的人,居然会不是党员?他满目狐疑。
  毛远新笑着说:“过去想入党,但条件不够。现在年纪大了,也不想入了,反正入不入党一样能为国家干事。”
  “是不是因为家庭成分?”
  “也许吧。”毛远新似是而非地微笑了一下。
  由于刑满后还要剥夺政治权利4年,毛远新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到了基层普选的日子,全所职工都要排队参加投票,一个人也不能缺席,怎么办?所长就提前安排他到外地 “出差”,顺便去检查治疗腿病。
  毛远新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在全所有口皆碑,加上待人处事质朴谦和,他几乎年年被大家推选为研究所的先进工作者,放大的照片挂在大门口。
  1997年,上海某报透露了毛远新在上海汽车工业质量检测研究所工作的消息。“李高工就是毛远新”在研究所已成心照不宣的事实。好在一起共事多年,大家早已熟悉了毛远新的处事为人,不仅没有另眼相看,反而更加敬重,只是没有主动去捅破这层窗户纸,许多人已成了他的好朋友。
  毛远新和女儿李莉也经历了由完全陌生到父女情深的过程。
  女儿李莉1977年1月出生时,毛远新刚刚被关押3个月,妻子全秀凤也正在隔离审查。女儿10个月时高烧不退,因长时间大量使用青链霉素,导致双耳失聪。
  1982年毛远新第一次见到随妻子探监的女儿,又惊又喜,他多么想把5岁的女儿紧紧抱在怀里,莉莉却瞪着一双充满恐惧的大眼睛,迅速躲到母亲身后,说什么也不让这个陌生人碰自己一下。
  后来,一家3口虽然住进了上海一间13平方米的房间,莉莉却总是躲到舅舅房间里,毛远新想摸一下她的手,她都赶紧缩回去。加上语言交流困难,父女之间难以沟通。“是我连累了她……”自责使毛远新难以入眠。
  从帮助女儿学习入手,毛远新父女关系开始起变化。考虑到聋哑人将来的生活自立,毛远新引导女儿课余时间学习美术,手把手地教她素描、水粉、透视学。初中毕业后,莉莉考上了上海聋哑青年技校美术班。毕业后,莉莉走上工作岗位,毛远新又引导女儿工余时间学习电脑。莉莉后来考上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聋哑人成人教育大专班,2000年拿到了毕业证书。现在,毛远新正帮助女儿学习英语,准备参加升本的考试。
  随着女儿学业和工作的进步,父女之间的情感越来越深。现在已是李莉处处主动关心照顾年老的父亲了。
  1996年毛远新全家迁入上海市政府分配的新居。毛远新的工资从1993年的600元逐渐涨到了
  2001年的1600元。2001年2月,毛远新退休,按高级技术职称标准,每月领取1080元的养老金,并享受烈属待遇。


埋头苦干甘为孺子牛 毛远新刑满后的新生活


  1993年10月,毛远新17年刑满后,被安排到上海汽车工业质量检测研究所工作。他使用的是“李实”的名字。名字是1965年夏天毛泽东给他起的。毛远新从哈军工毕业的毕业证书及在空军部队工作时都用此名。在上海汽车工业质量检测研究所,李实的真实身份很长时间只有所长和书记两个人知道。
  “李实同志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的高才生,毕业后一直在空军工作,1989年转业到江西省公安厅工作,考虑到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现在调到上海,来我们所工作。”报到时,所长的介绍可谓虚虚实实。
  毛远新被安排在总工程师办公室,职务是“办事员”。他埋下头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快熟悉了业务,不久便成为所内技术管理的骨干。所长舍不得“浪费”人才,便把制订、实施全所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交给毛远新负责。那两年,毛远新拖着两条病腿,蹬着一辆旧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常常加班加点,成为全所下班最晚的人,终于全所顺利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多次评审。毛远新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得到全所上下的一致称赞。
  由于刑满后还要剥夺政治权利4年,毛远新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到了基层普选的日子,所长就提前安排他到外地“出差”,顺便去检查治疗腿病。
  1997年,上海某报透露了毛远新在上海汽车工业质量研究所工作的消息。“李高工就是毛远新”在研究所已成心照不宣的事实。好在一起共事多年,大家早已熟悉了毛远新的处事为人,不仅没有另眼相看,反而更加敬重,只是没有主动去捅破这层窗户纸,许多人已成了他的好朋友。
  毛远新和女儿李莉也经历了由完全陌生到父女情深的过程。
  女儿李莉1977年1月出生时,毛远新刚刚被关押3个月,妻子全秀凤也正在隔离审查。女儿10个月时高烧不退,因长时间大量使用青链霉素,导致双耳失聪。
  1982年毛远新第一次见到随妻子探监的女儿,又惊又喜,莉莉却瞪着一双充满恐惧的大眼睛,迅速躲到母亲身后,说什么也不让这个陌生人碰自己一下。
  从帮助女儿学习入手,毛远新父女关系开始起变化。考虑到聋哑人将来的生活自立,毛远新引导女儿课余时间学习美术,手把手地教她素描、水粉、透视学。莉莉后来考上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聋哑人成人教育大专班,2000年拿到了毕业证书。现在,毛远新正帮助女儿学习英语,准备参加升本的考试。
  1996年毛远新全家迁入上海市政府分配的新居。毛远新的工资从1993年的600元逐渐长到了2001年的1600元。2001年2月,毛远新退休,按高级技术职称标准,每月领取1080元的养老金,并享受烈属待遇。(据中华文摘)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