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电白历史地理位置概况 (1人在浏览)

消戈

学前班
注册
2006-07-01
帖子
54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FONT=黑体]

电白县位于广东省西部,东南濒监南海,东和东北毗邻阳西、阳春,西北接壤高州,西南连接吴川,西依茂名全县境辖20个镇,总人口1208722人,土地面积1840平方公里。
在距今7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电白县境已有人类活动,“电白”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南北朝,当时是郡名,叫电白县自建县(郡)至今,已有1460多年的历史了,是茂名地区建置最早的一个县。电白地秦为南海郡地,汉为合浦,吴属高凉郡地,晋为高兴郡地。南朝梁时境内置连江县,唐改名为保宁县,属高州。宁开宝五年并入电白县,直至明年成化四年(1468)始迁至本县电城。解放后仍没电白县。1951年县城迁至今水东镇。县名电白是因多雷电得名。
本县背山面海,台地广布,地势东北高而西南低。东部及北部多山地、丘陵鹅凰嶂海拔1337米为本县最高峰。在沙琅江两岸及沿海部分多平原。全县山地、丘陵面积约占40%,台地约占40%,平原约占20%。
隋、唐时期,电白县是一个山区县。县的地哉南至今电白县的观珠、望夫镇,北至今高州水库。宋朝时,保宁县、良德县等两县和南巴县一部分地哉并入电白县。电白县境域东至南恩州界,西至茂名县,宽约75公里;南至南海,北至今信宜界,长约110公里,土地面积约5200平方公里,是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时期。至明朝,电白县城常常遭受山贼劫掠,人民无法安居,县城才从高州城(今高州长坡镇旧村)迁至神电卫城,即今电城镇所在地。为了管理方便,原电白县所辖的城厢、朗韶、朗肆、地安、怀德等6个乡划附茂名县。此疆域一直延至1949年,没有多大的变动。
电白县地处南海海滨,依山面海,境内平原、丘陵、低山相间,大小河流纵横。地形地貌。
我县地势扑克东北向西南倾斜,北、东北部高,南、西部低,南部南海环绕,港湾迁回。地貌主要有三处,一是山地,丘陵地貌,主要分布在望夫、罗坑、那霍、黄岭等镇境内和沙琅、观珠两镇的东北部,以及霞洞镇西北部浮山岭地区。二是台地地貌,主要分布在岭门、爵山、电城、麻岗、树仔、博贺、旦场、陈村、水东等镇的部分地区。三是平原地貌,主要是沿江两岸和沿海的冲积层。沿江还平原分布在沙琅两岸的林头等镇和霞洞、观珠、大衙等镇的部分地区,儒洞河两岸的马踏镇和望夫镇、岭门等镇的部分地区山脉河流。
位于罗坑镇东面的鹅凰嶂岭是我县最高山岭,海拔1337米,其次是双髻岭、刺戾岭、浮山岭、石床岭、青鹅顶岭、鹅婆沟岭。海拔高度在700米以上的还有白云岭、塔石项岭、大娘岭、望夫岭、企岭、籁薮岭等。
境内较大的河流有沙琅江、儒洞河、龙珠河、马店河、大桥河、旦场河、塞头河等。
沙琅江是电白县最大河流,位于县境北部,发源于那霍镇青鹅顶岭南谷,流经那霍、罗坑、沙琅、霞洞、林头、及茂港区的羊角、坡心、七迳、小良等镇,汇入鉴江后入海,干流长112公里。沙琅江支流多,流域面积广,主要支流有黄岭河、石坦河、庙背水、华垌河、龙记河、郁头鹅河等。沙琅江沿岸多是冲积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谷,是电白粮食的主要产地之一。
儒洞河在县境东部,发源于鹅凰嶂岭东南面,流经望夫、马踏、岭门等镇,汇入沙扒港,是电白县与阳西县的界河。干流长54公里。主要支流有望夫河、龙湾河等。
海域海港
电白县海洋调域,北起海岸线,南抵放鸡洋,总面积75平方公里。有5个洋面,它们是:小直洲洋、竹洲洋、小放鸡洋、南海洋。
大、小港口有2个。电白港,明朝正德年间外国商人曾在此“互市”贸易;水东港是清朝以来电白县主要商港,今与炮台港连片建设成可停靠3000-10000万吨巨舰的对外开放口岸;博贺港是天然的优良渔港,是电白县鱼、盐集散地。其它还有莲头港、陈村港、那行港、山前港、岛屿海涂。
县境南部海岸线220公里,大多是溺谷港湾海岸。岸前岛有大放鸡岛、小放岛、横洲岛、峙仔岛、大竹洲岛、三洲岛、水东岛等,其中最大的是大放鸡岛,位于莲头港西南3公里的海上,全岛1.9平方公里。
我县开放海岸线81公里,多为沙滩,是渔业主要产区,屏蔽式海岸线长139公里,主要为水东、博贺、鸡打、莲头、沙扒等港湾的沿岸。湾内泥质或生物积均很旺盛。潮间滩涂面积达1.06万公顷,是盐业和海养殖业的主要场所。




作者: www.dblt.com 来源: 广东电白流通网 发表: 2003-1-17 浏览: 623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