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还有多少教师心忧工资? (1人在浏览)

悲哀的教师

幼儿园
注册
2006-01-02
帖子
6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还有多少教师心忧工资?

  年前,国务院决定从明年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这是国务院为加快西部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国务院这个决定就提到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给予支持,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国家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关于中小学教师的问题在多少年前就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其中拖欠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尤为突出。12月28日我看到《中国教师报》头版的一篇新闻报道《那些心忧工资的教师》。这篇报道让我们全方位的看到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的实际情况。

  这种拖欠不仅是农村的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合山矿务局下属学校至今也没有能按照中央2004九号文件,企业学校“在职教师的工资和退休教师的基本养老金加统筹外项目补助,低于政府办中小学同类人员标准的,由企业按政府办中小学同类人员标准计发。”这些学校教师的工资陷入了三不管的地步。依据有关的规定,这些企业并不缺钱,可是企业不管;当地政府也不管;学校就更管不了教师的工资。广西灵山700多位教师从教四年月薪只有410元,这个工资水平还不及当年新录用教师的当年工资标准就有550元,这真是咄咄怪事。更让人吃惊的是河南安阳从教20年的中专教师的工资却被拖欠了12年的工资。许多地方出现的却是“老账未了,又添新账”。不知道还有多少教师心忧工资?

  读完这个报道,让人感到不安,拖欠教师的工资不仅是农村,而是由于种种情况的差异,出现了各种原因造成对教师工资的拖欠,而且都是公办学校。无论这些学校是谁举办的,保证教师的工资是一个必要的条件,教师也是人,也有妻室儿女,也要过人的生活,如此拖欠简直让人发指。原因就是主管的机关不重视教育,因此也不重视教师工资的问题。

  “教育兴国”在这些地方也就是一种口号,于是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教师的工资不能保证如何保证教育的发展?

  有两个问题值得讨论,一个是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对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乃至搞些花瓶非常有劲。舍得投入也舍得花钱,而且是什么钱都敢花,有的甚至在“烧”钱,独为教师发工资就没有钱了。对于教育的发展就不那么有劲,也就不重视了。许多地方重视的是重点学校,县一中,县实验小学。干部对子女都进了这些学校,其他的学校这些领导干部根本不屑一顾,拖欠教师的工资就是必然的事情。一些地方的领导为什么热衷“教育产业化”,“教育产业化”就可以把原本由政府担负的教育义务转嫁到学生的教长,政府不掏钱或者少掏钱,而教育的负担都转移到家长身上,于是就出现乱收费。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一些企业办学校,教育几乎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因此这里拖欠教师的工资并不为奇。

  另一个是“以县为主”的方针,我曾经和一些网友讨论过教育经费“以县为主”的问题,看来许多人对这个方针是有一些误解。作为一个县的教育经费理应当由县级政府统筹管理,教育经费的管理是不应该推向乡镇,特别是农业税取消之后由县一级政府统筹教育经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以县为主”的教育经费的来源是应当由三个来源,有中央与省级政府转移支付的教育经费,以及当地政府依法筹集的教育经费三个部分组成。如果把中央与省财政转移支付的经费挪用了,那么出现基层教育经费紧张甚至拖欠教师工资也是必然的。

  企业办学依据《义务教育法》第九条的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下,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举办本法规定的各类学校。城市和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必须包括相应的义务教育设施。”因此对于从事企业办学的企业也一定要依照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因此企业在经济并不困难的情况下一定不能忽视教师的待遇,当地政府也不能因为这是企业办学也就撒手不管,督导教育,其中涉及到教师的工资也是政府的职责,这是不容推卸的。

  年前,教育部发言人代表教育部在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在关于“教育资源化”的问题上发言人王旭明指出:“这种现象可能存在。教育部在今年5月份就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这个意见当中,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公正作为教育部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针对教育部这个意见,许多事情必须落实到实处,特别是决不能让普通的教师忧心于自己的工资,不然的话教师无法履行教师的职责,做到这一条其实并不难,关键在各级领导是不是把“教育兴国”的方针落实到实处。

  2006-1-4
 
工资问题就是民生问题
 
国家政策出台了不少,都是有利于教师的,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又奈何得了它吗?
 
别老说教师工资,电白公务员工资题更可怜!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