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电白行政区域变化问题 (1人在浏览)

zl_wu

城市漂浮者!
注册
2005-03-01
帖子
656
反馈评分
1
点数
1
听说国家将启动行政区划改革,拟建省县两级政府体制。拟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适时启动行政区划试点改革。不知道电白被分割的命运是否会改变?电白铁定要分割了吗?也许该取消的是茂名市。

附有关报道择要:中国实行4级政府架构,已比国际通行的3级惯例多了一层。但是,过去战争年代为了方便辖区管理,当时临时增设了地区一级,延至现在则变成了地级市。这一层级使得我国实际政府架构变成了5级,极大地影响了上级意志的准确快速传达。不仅如此,地级市架构位居5级政府架构中第3层级,级别不低且机构庞大,需要高额成本维持,有些地级市还被人讥为“财政漏斗”和“效率漏斗”,长此以往易变为发展阻碍。因此,从实际出发,把裁撤地级市作为推进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先声,将使这一重要改革的失败几率大大减少。
 
是就好了,不用做茂名人!
 
支持!!
本来就是违法的!
 
我觉得不论怎样分都好,关键是政府有能力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就好。

如果我现在问你,你想做深圳人吗?你肯定会答:Yes! I do!

换作25年前,我用同一句话问你,你肯定会答:NO!
 
我国将启动行政区划改革 拟建省县两级政府体制
http://news.163.com 2005-09-01 01:01:36 来源: 华夏时报   网友评论 782 条
  在中国8大经济区划更明晰地布局之时,中国行政区划改革也再度热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勇日前透露:“十一五”期间,中国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适时启动行政区划试点改革。
  
  行政区划是一项重要的宪法制度,试点改革不仅涉及中国的法典基石,而且涉及中国的国家治理结构,因此这项改革将是全局性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成败与否将关乎中国未来的发展走向。



  
  “中央与地方”及“地方与地方”

  行政区划是将国土按不同区域和层级进行划分,以便于治理的制度。对于疆域广大的中国来说,行政区划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大多数时期也颇为有效。但是,这个有效常常以阻滞社会发展为代价。
  
  现行的行政区划是在计划经济年代逐步建立起来的,改革开放以后也未有大的调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带有旧体制特征的行政区划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不足。说到底,问题在于“中央与地方”及“地方与地方”的关系,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从“中央与地方”的角度看,中央怎样平衡集权和放权?如何保持高度一致的同时也保持地方的发展活力?这些都值得研究。黄仁宇研究中国历史后得出结论:兴衰的关键就是中央能否对地方实行有效的“数目字”管理。这个结论起码给我们以启示。
  
  从“地方与地方”的角度看,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解决中国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问题,区域和区域之间的差距也没有有效缩校过去的“全国一盘棋”思路固然不行,但也必须防止“全国几盘棋”局面的出现。
  
  合乎法度的突破是明智之举

  行政区划改革涉及很多方面和很多层次,但是,应从保护现行宪法制度而不是挑战的思维出发设计改革,合乎法度的突破是明智之举。
  
  据刘勇透露,目前的改革思路包括:适当调整行政区划,建立省县两级地方政府体制,相应地取消城镇的行政级别,仅按人口规模划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除首都、省会城市及若干中心城市外,所有的城市原则上都归县政府行政管辖等。
  
  中国实行4级政府架构,已比国际通行的3级惯例多了一层。但是,过去战争年代为了方便辖区管理,当时临时增设了地区一级,延至现在则变成了地级市。这一层级使得我国实际政府架构变成了5级,极大地影响了上级意志的准确快速传达。不仅如此,地级市架构位居5级政府架构中第3层级,级别不低且机构庞大,需要高额成本维持,有些地级市还被人讥为“财政漏斗”和“效率漏斗”,长此以往易变为发展阻碍。因此,从实际出发,把裁撤地级市作为推进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先声,将使这一重要改革的失败几率大大减少。
  
  划小省份和升格直辖市宜慎重

  一直以来都有分省或缩省的传闻。但与其说是行政区划改革的突破要点,倒不如说是人们的兴趣点。从过去“地转市”的历程来看,不少地方变“市”后,不但没有减少冗员机构,反而官越来越多,官称越来越大,无形中加大了行政管理成本。分省或缩省能否避免类似情况出现?此外,升格直辖市的诱惑也易使一些城市跃跃欲试,而将工作思路转到与行政区划改革初衷不相符的方面。还要考虑的是,改革能否避免陷入“一刀切”的旧有惯性中去。四川和山西不同,华中与东北迥异。中国复杂的区域文化、资源、地理特征和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如何作为一个参量在改革中有所体现?
  
  分省缩省和增设直辖市可能是必要之举,但只能是改革后期的举措。现有阶段条件并不成熟。只有充分考虑了不同的政经文化等因素后,让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行政管理成本不升反降,行政区域改革才能叫初步成功。因此,“十一五”可能开始的试点,任重而道远。(徐立凡)
 
地、市一级应该立即撤掉,县乡两级对他们是怨声皆道。理由有三:1、从作用上看,她宏观上起不到指导作用,宏观指导有中央和省;微观上,这一级人员没有什么具体事情可做,她不直接面对基层。2、从节约财政看,这一级机构庞大,人员臃肿,会议多、检查多(有的市级部门一年召开全市大型会议20次、垂直会议40次,各处室下基层“调研”上百次),撤掉这一级,可以为国家节省一大笔行政、办公、会议、检查等财政支出,还可以端掉很多小金库。3、从作风上看,这一级不能为基层解决什么具体的、实际的问题,机关的存在不能不作为,但工作又不出效益,不出生产力,有些单位制定的政策、出台的文件,名为指导,实为利益;下基层,名为调研,实是添乱;有些人喜欢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材料基层代笔,临走还有实惠,真是名利双收啊!


  我国是个中央集权制国家,不管怎么改革,都应着眼于是否能够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为标准,不然最好别乱动,改革区划多了财政供养多,区划少了地方大了,中央就不好控制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人民可受不了。
  当然,改革区划多了,有些领导同志高兴,自己可以提升了,可以当大官了,以前自己没有官,这回可轮到我了,唉,好爽哟,以前自己官不大,这回可轮到我又提升了,唉,不知是我那个辈人修的福让我享受了,我可要好好感谢他,我又提升了,功劳嘛,没有,都托改革带来的福,改革好哇!可大家要好好思考一下:当官的是不是一天在为人民谋福利,为生产力水平提高创造条件?
  改革区划少了,有些领导同志可高兴了,自己不用那们动,就提高了一大截,管辖范围大多了,手中权力大多了,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发生了,那我敢想的事还不会发生吗?对着干,自己也能做个大大的王者风范出来,想来也是,我没有什么本领呀,不就是因为改革吗,历史的责任把我托上宝座的,改革好哇!历史上的事可多了,可大家更要好好思考一下:当官的是不是一天在想自己的事,还是在想大家的事,还是打着想大家的事实实在在地想自己的事呢?
  不管怎样,改革区划是多是少,都有一小部分人受益,这可是千古历史不变的真理: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是少数决策者。而与广大老百姓无关的,你们还是要好好听党的政策、路线等,干好自己的事就幸福的。所以,改革还得看能不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提高生产力水平,二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富裕起来。
  历史告诉我们:一切改革都必须先着眼于稳定,没有稳定,是不可能谈论改革,谈论发展的。如果改革将带来不稳定,那最好也不要改革!

转自网易
 
中国的行政区改革势在必行了。
 
区域调整必须着眼于:加强中央政策的上传下达,利用最少的资源,加快发展地方经济。
区域调整后政府机构越改革越臃肿,财政负担越来越大,那就失去了改革的意义。
所以中央如果出台撤销地级市,建设省县两级政府将对县域经济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也减少了地级市一些地头蛇把县级城市建设的一团糟还互相推诿。
 
如果现在茂名将电白县改为区,还不是一样属他们管,有用吗?
 
茂名要把电白改区必须经过国务院审批的。
不知道现在情况怎样?是否已审批茂名的方案?
 
转自中国军政在线

中国50行政区建议方案
具体方案是设立1都,5郡、37省、5自治区、2特别行政区。
即在原有34个省级行政区的基础上,增设16个省级行政区,使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总数达到50个
建议方案的调整原则是:1、力求使重新划分后的省级行政区面积、人口相对均衡,区域版图完整紧凑。
现行行政区划的四川、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辽宁、陕西等省区,人口较多,有几个大省的人口甚至超过了英、法等国,现将其进行拆分。按此方案调整后,各省份除山东、河南外人口都保持在5000万人以下(河南5358万人,山东约5084万人)。现行行政区划中,新疆的面积达160余万平方公里,世界上仅有17个国家的面积大于现在的新疆,且由于天山的阻隔,南北交通极为不便;从民族构成上来说,南疆与北疆也有较大差异,南疆以维吾尔族为主,仍以设立自治区为佳,北疆则为汉、回、哈萨克、维吾尔等民族杂居共处,建议在北疆设省。现行行政区划中的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则由于区域版图过于狭长,东西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建议对内蒙古、甘肃两省区也进行拆分。现行行政区划中的河北省,环绕京、津,其中北京以东、以北地区,基本在省会石家庄市的辐射范围之外,建议将这一地区划归北京直辖市,并改称为北京都。按此方案进行调整后,各个省级行政区的区域版图更加完整紧凑,各省级行政区域的长宽比例均不超过3∶1。
从行政区划组合结构上来说,我认为各行政区如果能够呈蜂窝状排列,那么就能更加充分地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也使行政区内各市县到省会之间的距离都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这样就可以大大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从我的地图中可以看到,中原地区各省(黄河长江下游及南部沿海地区)基本呈蜂窝状排列,而且都能以一个较大城市形成一个高度结合的综合经济地域。

2、力求使新的行政区划能够适应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此建议方案可使一个省级行政区以省会(首府)城市为中心、以其他中型城市为辅助、以现有铁路、公路及水运交通网络为框架形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区域。原有的省会城市均能较好地发挥地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全部保留作为新区划的省会。在原有的省会城市的基础上,将齐齐哈尔、通辽、青岛、新沂(或连云港)、阜阳、襄樊、宜昌、桂林、梅州、湛江、达州、宜宾、张掖、阿克苏等城市确定为省会城市,建立新省,重点培植以这些城市为中心的综合经济区域,使这些中心城市与原有省会城市一起构成中国的地域中心城市网络,以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兼顾中型城市即二级城市对周边市县的辐射作用。在新省会选址问题上,重点考虑新省会城市的水源、交通、人口和经济规模等方面因素,以能够在较大区域内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的中型城市作为首选。比如将新沂、梅州、宜宾、张掖、阿克苏等城市确定为省会城市,而未将与之邻近且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徐州、汕头、西昌、酒泉、库尔勒等城市确定为省会城市,则主要是从水源、交通等方面进行考虑,以期为新省会城市的长远发展带来有利的影响。从交通线路平衡的角度考虑,原来京沪线上省会级城市有5个,京广线上省会级城市有6个,而京九线上省会城市只有北京和南昌,现在选择阜阳作为省会,将深圳升为直辖市,使这一线上的省会级城市达到4个,使原来三线不平衡的局面多少有些改善。
此建议方案希望能够通过对省级行政区划的调整,达到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上述新确定为省会的城市除青岛外,其所辐射的地区,与其邻近地区相比,均为相对贫困落后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独立建省,定将带动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此建议方案关注了地域文化方面的因素。对于客家人及客家方言的主要分布地区粤东、赣南、闽西地区,建议单独组建一省(初定名为梅汕省),既可利于这一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可利于保护以客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民俗文化遗存。对内蒙古、甘肃、新疆、陕西等省区的拆分,也在相当程度上考虑了地域文化差异的因素。

3、从经济独立性方面考虑,有限度地增设直辖市。
对于具有一定地域经济独立性的大连、深圳2市,建议设立直辖市(改称为“郡”)。
对于有人建议将沈阳、武汉、广州、青岛、西安、南京等较大的城市改设为直辖市的想法,我不赞同,理由如下:
①这几个城市与周边地域结合的过于紧密,如果改设直辖市,会使这几个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受到限制。
②如果把这几个城市设为直辖市,其辖区范围若与天津、上海相当,则无法在城市外围地域重新确定省会级中心城市,也无法把这些城市的外围地域划入别省;若设立的直辖市的辖区范围与重庆市相当,则又与省的辖区范围没有什么区别,故建议仍以沈阳、广州、武汉、青岛、南京、西安等城市为中心设省。
③对于有些人所持的设立直辖市可以刺激经济发展的理论,我认为是错误的,如果说设立直辖市确实刺激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加快发展的话,那么这种发展也是以其邻近地区经济的减缓发展为代价的。另外,原有行政区划中重庆直辖市有些不伦不类,建置是直辖市,而所辖区域却与省无异,建议将重庆市辖区范围缩小。


4、力求通过最小的调整辐度达到最佳的调整效果。
此建议方案尽量保留原有的省级行政区划界线和原有省名,只对个别边缘县市进行调整。大家从图上可以看到,我的方案中,保留的省界占省界总长度的三分之二以上。对于上海市、山西省、吉林省、浙江省、海南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以及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10个一级行政区,分别从地域独立性和政治、历史等方面考虑,都保持原有区划不变。

5、希望利用区划调整的机会对行政区划称谓进行规范。
省级行政区划称谓保留原有的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三种称谓,对于“直辖市”,建议采取旧名新用的办法,将其改称为“郡”或“都”,其辖区范围内如果有较大居民点,仍可设“市”,避免了原来行政区划中央直辖市、省直辖市和地级市、县级市难以区分的尴尬,也解决了直辖市辖区内较大居民点不能再设市的问题。
现属民族自治区的民族自治州、盟、县划归省管辖后仍保留民族自治制度,保留自治州、盟、自治县的称谓。

调整后省级行政区划情况一览

北京都(京) 北京 面积116360平方公里, 人口3046万,
辖区范围:北京市;河北省北部唐山,秦皇岛,承德,张家口四市,廊坊市的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天津蓟县。

天津郡(津) 天津 面积9945平方公里, 人口838万,
辖区范围为除蓟县以外的天津市。

大连郡(大)◆ 大连 面积13160平方公里, 人口552万,
辖区范围:辽宁省大连市。

上海郡(沪) 上海 面积5800平方公里, 人口1674万,
辖区范围不变。

深圳郡(深)◆ 深圳 面积约11700平方公里, 人口约424万,
辖区范围:广东省深圳市,惠州市(龙门除外),将东莞东部划入设立樟木头区。

重庆郡(渝) 重庆 面积56957平方公里, 人口2423万,
辖区范围:除城口、巫山、奉节、巫溪、云阳、开县、万州以外的重庆市。

河北省(冀) 省会:石家庄 面积89676平方公里, 人口4796万,
辖区范围:除秦皇岛市,唐山市,承德市,张家口市和三河、大厂、香河三县以外的河北省。

山西省(晋) 省会:太原 面积155149平方公里, 人口3187万,
辖区范围不变。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首府:呼和浩特 面积464599平方公里, 人口1079万,
辖区范围: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

辽北省(科)◆ 省会:通辽 面积170665平方公里, 人口796万,
辖区范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的突泉县、科右中旗。

兴安省(兴)◆ 省会:齐齐哈尔 面积464665平方公里, 人口1201万,
辖区范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除突泉县、科右中旗以外的兴安盟;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大庆市的林甸、杜尔伯特。

黑龙江省(黑) 省会:哈尔滨 面积278314平方公里, 人口2860万,
辖区范围:除大兴安岭地区,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大庆市的林甸、杜尔伯特以外的黑龙江省。

吉林省(吉) 省会:长春 面积192105平方公里, 人口2626万,
辖区范围不变。

辽宁省(辽) 省会:沈阳 面积134625平方公里, 人口3583万,
辖区范围:除大连市以外的辽宁省。

山东省(鲁) 省会:济南 面积86724平方公里, 人口5084万,
辖区范围:山东省的济南市,德州市,聊城市,荷泽市,济宁市(微山除外),泰安市,莱芜市,淄博市,滨州市,东营市,潍坊市的青州、临朐;河南省的台前、范县。



胶东省(胶)◆ 省会:青岛 面积43819平方公里, 人口2318万,
辖区范围:山东省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日照市的五莲,潍坊市(青州、临朐除外)。

沂河省(沂)◆ 省会:新沂或连云港 面积67921平方公里, 人口4378万,
辖区范围:江苏省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淮安市(盱眙、金湖除外),盐城市的响水、滨海、阜宁;安徽省宿州市的灵璧、泗县;山东省枣庄市,临沂市,济宁市的微山,日照市(五莲除外)。

淮阳省(淮)◆ 省会:阜阳 面积75396平方公里, 人口4936万,
辖区范围:安徽省宿州市(灵璧、泗县除外),淮北市,亳州市,阜阳市,淮南市的凤台;河南省商丘市(民权、睢县除外),周口市(太康、扶沟除外),驻马店市(泌阳除外),信阳市。

江苏省(苏) 省会:南京 面积61147平方公里, 人口4592万,
辖区范围:江苏省的南京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盐城市(响水、滨海、阜宁除外),淮阴市的盱眙,金湖安徽省天长、来安。

安徽省(皖) 省会:合肥 面积105465平方公里, 人口3966万,
辖区范围:安徽省的合肥市,六安市,淮南市(凤台除外),蚌埠市,滁州市(天长除外),巢湖市,安庆市,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贵池市,黄山市,宣州市。

浙江省(浙) 省会:杭州 面积103856平方公里, 人口4498万,
辖区范围不变。

福建省(闽) 省会:福州 面积112897平方公里, 人口3123万,
辖区范围:除龙岩市的长汀、武平、上杭、永定以外的福建省。

江西省(赣) 省会:南昌 面积128384平方公里, 人口3359万,
辖区范围:除赣州市以外的江西省。
河南省(豫) 省会:郑州 面积86912平方公里, 人口5358万,
辖区范围:河南省郑州市,许昌市,漯河市,平顶山市,洛阳市,三门峡市,焦作市,新乡市,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台前、范县除外),开封市,商丘市的民权、睢县,周口市的太康、扶沟。

汉江省(楚)◆ 省会:襄樊 面积82626平方公里, 人口2251万,
辖区范围:湖北省襄樊市,十堰市,随州市(广水除外),神农架林区;河南省南阳市,驻马店市的泌阳。

湖北省(鄂) 省会:武汉 面积78119平方公里, 人口3663万,
辖区范围:湖北省武汉市,孝感市,随州市的广水,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荆门市,荆州市的监利、洪湖,省直辖的仙桃、天门、潜江。

三峡省(荆)◆ 省会:宜昌 面积113954平方公里, 人口2543万,
辖区范围:湖北省宜昌市,荆州市(监利、洪湖除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常德市的石门、临澧、澧县、津市、怀化市的沅陵;重庆市的巫山、奉节、巫溪、云阳、开县、万州区。

湖南省(湘) 省会:长沙 面积117243平方公里, 人口4562万,
辖区范围:湖南省长沙市,岳阳市,益阳市,常德市(石门、临澧、澧县、津市除外),娄底市,邵阳市(洞口、绥宁、城步、武冈、新宁除外),湘潭市,株州市,衡阳市,郴州市。

桂林省(桂)◆ 省会:桂林 面积118411平方公里, 人口2201万,
辖区范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贺州市,梧州市的蒙山,柳州地区的三江、融安、融水;湖南省永州市,怀化市(沅陵除外),邵阳市的洞口、绥宁、城步、武冈、新宁;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天柱、锦屏、黎平、从江。

梅汕省(梅)◆ 省会:梅州 面积96741平方公里, 人口3358万,
辖区范围:广东省梅州市,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汕尾市,河源市;江西省赣州市;福建省龙岩市的长汀、武平、上杭、永定。

广东省(粤) 省会:广州 面积86689平方公里, 人口3072万,
辖区范围:广东省广州市,东莞市(东部樟木头一带除外),惠州市的龙门,韶关市,清远市,佛山市,江门市,中山市,珠海市,肇庆市,云浮市(罗定除外)。

广西壮族自治区(邕) 首府:南宁 面积149389平方公里, 人口2558万,
辖区范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崇左市,防城港市,钦州市(浦北除外),百色地区,河池地区,柳州市(三江、融安、融水除外),来宾市,贵港市(桂平、平南除外)。

广南省(雷)◆ 省会:湛江 面积71156平方公里, 人口3043万,
辖区范围:广东省阳江市,茂名市,湛江市,云浮市的罗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玉林市,钦州市的浦北,贵港市的平南、桂平,梧州市(蒙山除外)。

海南省(琼) 省会:海口 面积34000平方公里, 人口787万,
辖区范围不变。

北川省(剑)◆ 省会:达州 面积113012平方公里,人口3091万,
辖区范围:四川省达州市,巴中市,广元市,南充市,广安市;陕西省汉中市(佛坪除外),安康市(宁陕除外);重庆市的城口。

西川省(蜀) 省会:成都 面积296953平方公里, 人口3379万,
辖区范围:四川省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遂宁市,资阳市,眉山市,雅安市(石棉、汉源除外),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除外)。

南川省(隽)◆ 省会:宜宾 面积150274平方公里, 人口3099万,
辖区范围:四川省宜宾市,泸州市,自贡市,内江市,乐山市,攀枝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雅安市的石棉、汉源,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云南省昭通市。

贵州省(黔) 省会:贵阳 面积165023平方公里, 人口3536万,
辖区范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天柱、锦屏、黎平、从江除外)。

云南省(滇) 省会:昆明 面积371226平方公里, 人口3580万,
辖区范围:云南省(昭通市除外)。

西藏自治区(藏) 首府:拉萨 面积1268561平方公里, 人口250万,
辖区范围不变。

陕西省(陕) 省会:西安 面积194709平方公里, 人口3292万,
辖区范围:陕西省西安市,商洛地区,渭南市,铜川市,咸阳市,宝鸡市,延安市,榆林市,安康市的宁陕,汉中市的佛坪;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地区的平凉、华亭、崇信、泾川、灵台。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 首府:银川 面积137326平方公里, 人口608万,
辖区范围: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阿拉善左旗。

陇西省(陇)◆ 省会:兰州 面积162539平方公里, 人口1752万,
辖区范围: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地区,陇南地区,天水市,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平凉地区的庄浪、静宁,武威地区的天祝、古浪。

甘肃省(甘) 省会:张掖 面积457062平方公里, 人口404万,
辖区范围:甘肃省张掖地区,金昌市,武威地区(天祝、古浪除外),嘉峪关市,酒泉地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

青海省(青) 省会:格尔木 面积714694平方公里, 人口478万,
辖区范围不变。

北疆省(准)◆ 省会:乌鲁木齐 面积610283平方公里, 人口941.7万,
辖区范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

南疆维吾尔自治区(塔) 首府:阿克苏 面积1072301平方公里, 人口881.18万,
辖区范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香港特别行政区(港) 香港 面积2754平方公里, 人口681万(2003年数字),
辖区范围不变。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澳门 面积25.4平方公里, 人口44.89万(2003年数字),
辖区范围不变。

台湾省(台) 省会:台北 面积36000平方公里, 人口约2260万(2003年数字),
辖区范围不变。

注:1、标有◆的为建议增设的省级行政区。
2、辖区范围按现行行政区划列入,其中的“市”均为地级市,包括其原所属的县和县级市、区。
3、面积、人口数据除特别注明外,均依据行政区划网站的2002年数据进行计算,仅供参考。
 

附件

  • 20053814597706.gif
    20053814597706.gif
    259.1 KB · 查看: 194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