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2008年春节期间回电白老家过年时拍的无聊照片 (3人在浏览)

。。。。。。。。。。。。。
 
QUOTE(微言 @ 2008年02月20日 Wednesday, 09:01 PM)
深圳下沙村的"盆菜宴"风俗与粤西的年例风俗不同吧,感觉他们注重的是"盆菜",及用强大的财力延伸"盆菜文化"的影响,而粤西年例注重的是乡亲联谊,保留的还比较传统,两者没有多大可比性.论财力,更没可比性.
[snapback]2125359[/snapback]​


每年庆元宵,下沙都有宴客吃大盆菜的传统习俗。据考证,这种独特的民俗源自宋代,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大盆菜共15种菜,包括煎蚝、鸡、鸭、猪肉、炸鱼、油豆腐、支竹、鳝干、肉皮、云茸、冬菇、芹菜、萝卜等。

十几道菜一层层放入盆中,象征百鸟归巢,团圆富贵,祈求来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据介绍,大盆菜的吃法十分讲究:食客持筷必须在盆中不停翻找,越是里面的菜,味道越鲜美,有“寻宝”一喻,寓意美好。

下沙是一个典型的客家社区,居民全部都姓黄。目前,下沙宗亲遍布港澳、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10几个国家和地区,他们每年元宵节都要回乡祭祖省亲,共叙爱乡同胞情。大盆菜则连接了黄氏客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成为海内外宗亲及各方友人沟通的载体。
 

附件

  • post-20064-1203336517.jpg
    post-20064-1203336517.jpg
    83.9 KB · 查看: 192
现在已经是正月十五了,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盘菜做的好,非常好吃。
 
引自他网 顺德均安豸浦村的入祠堂就在每年正月十五举行,所有祖宗传下来一代一代的男丁姓名都入在里面吧,上了60岁的男人都要举行一种重大的仪式,入祠堂!
入祠堂,摆寿宴 2008-02-22 00:16


Tag: 美食


人们常说“顺德祠堂南海庙”,可见祠堂在顺德遍布之广,每条村都有一个或以上的祠堂。

顺德均安豸浦村的入祠堂就在每年正月十五举行,所有祖宗传下来一代一代的男丁姓名都入在里面吧,上了60岁的男人都要举行一种重大的仪式,入祠堂!

入祠堂者即向村人宣布自己步入老年,到宗祠进行谒祖仪式。备烧猪,果饼到大祠堂拜祖先。是日族中好友备礼饼送给入祠堂者以示祝贺。

经济条件较好的入祠堂者当晚大排筵席,遍请亲友。

入祠堂后,即成为乡中父老,可参与族中议事。更可在每年的正月初七穿长衫马挂、手持刀枪参加一年一度的太公出巡。

今年乡中有两位男丁入祠堂宴客。


[attachmentid=164418]


英联兄在这边厢摆入祠堂宴。


[attachmentid=164419]

[attachmentid=164420]
遍请亲朋戚友。
 

附件

  • 20082220632515.jpg
    20082220632515.jpg
    180.6 KB · 查看: 180
  • 20082220755622.jpg
    20082220755622.jpg
    188.6 KB · 查看: 168
  • 20082220715924.jpg
    20082220715924.jpg
    184.4 KB · 查看: 192
也来无聊一下

相比起来,这个文明得多
 

附件

  • 照片 024.jpg
    照片 024.jpg
    279.7 KB · 查看: 194
  • post-20064-1203135977_thumb.jpg
    post-20064-1203135977_thumb.jpg
    32.2 KB · 查看: 185
QUOTE(四中乐叔 @ 2008年02月17日 Sunday, 09:58 PM)
年初五的下午3时左右,我去电城东街口的益昌炒米饼家购买家乡特产,先付款100元给老板买两箱炒米饼,因炒米饼未包装好,和东街口不能停车太久,便告知老板让在帮忙打工的工仔送到东门的这个凉亭前(离饼店距离几十米),我在车上等他们送来。
当时,一部珠海牌的蓝灰色瑞风7座面包车也停在电城东门的这个凉亭前我的车后面等人。
我在车上等了很久,都没有见人送饼来,而且我发现该珠海牌的蓝灰色瑞风7座面包车已开走,我发现后知道大事不好,猜测肯定是益昌炒米饼家送饼人把饼错送给了珠海牌的蓝灰色瑞风7座面包车,回来一问益昌炒米饼家老板,果然如此。
真想不到这部珠海牌的蓝灰色瑞风7座面包车也如此。。。。。。。
希望在电城的老乡网友和在珠海的老乡网友留意一下,是谁在过年期间开这样的珠海牌的蓝灰色瑞风7座面包车回电城,如果是过后得知是别人送错了,也应回头多谢一下益昌炒米饼家的杨标老板。
[snapback]2122013[/snapback]​


face3.gif
共建和谐电白社区.
 
乐叔的照片的确是非一般的“无聊”,反映了电白乡亲、有钱人、行政部门的真实情况和心态,希望电白广大网友能够上传多些象乐叔这样反映社会现实情况的相片。
 
QUOTE(蛙子 @ 2008年02月23日 Saturday, 10:28 AM)
也来无聊一下

相比起来,这个文明得多
[snapback]2128090[/snapback]​


呵。。。我也觉得你的文明一点好。。。
 
QUOTE(DBLOVER @ 2008年02月23日 Saturday, 01:59 PM)
乐叔的照片的确是非一般的“无聊”,反映了电白乡亲、有钱人、行政部门的真实情况和心态,希望电白广大网友能够上传多些象乐叔这样反映社会现实情况的相片。
[snapback]2128609[/snapback]​


se.gif
se.gif
se.gif
 
QUOTE(DBLOVER @ 2008年02月23日 Saturday, 01:59 PM)
乐叔的照片的确是非一般的“无聊”,反映了电白乡亲、有钱人、行政部门的真实情况和心态,希望电白广大网友能够上传多些象乐叔这样反映社会现实情况的相片。
[snapback]2128609[/snapback]​


face3.gif
face3.gif
 
乐叔有可能是观珠人.
 
QUOTE(mmboy @ 2008年02月24日 Sunday, 08:53 AM)
乐叔是哪里人?
[snapback]2130898[/snapback]​


呵呵,我生是电白人,死也是电白鬼,我的根是在电城庄垌,祖辈移居马踏。
 
QUOTE(DBLOVER @ 2008年02月23日 Saturday, 01:59 PM)
乐叔的照片的确是非一般的“无聊”,反映了电白乡亲、有钱人、行政部门的真实情况和心态,希望电白广大网友能够上传多些象乐叔这样反映社会现实情况的相片。
[snapback]2128609[/snapback]​



face3.gif
face3.gif
face3.gif
face3.gif
face3.gif
 
摘自水东湾论坛的几张和谐电白照片:
 

附件

  • 200828254145537.jpg
    200828254145537.jpg
    180.5 KB · 查看: 186
  • 200828217234611.jpg
    200828217234611.jpg
    160.6 KB · 查看: 224
  • 2008282303988432.jpg
    2008282303988432.jpg
    134.5 KB · 查看: 190
  • 2008282311246265.jpg
    2008282311246265.jpg
    142.5 KB · 查看: 187
  • 2008282312353955.jpg
    2008282312353955.jpg
    151.8 KB · 查看: 190
  • 2008282362013835.jpg
    2008282362013835.jpg
    139.5 KB · 查看: 195
  • 2008282553940282.jpg
    2008282553940282.jpg
    121.7 KB · 查看: 195
和谐电白
 

附件

  • 2008282545483374.jpg
    2008282545483374.jpg
    135.7 KB · 查看: 208
  • 2008282572743447.jpg
    2008282572743447.jpg
    132.9 KB · 查看: 215
  • 2008282563532214.jpg
    2008282563532214.jpg
    126.7 KB · 查看: 203
  • 2008282585087067.jpg
    2008282585087067.jpg
    141.8 KB · 查看: 211
和谐电白
 

附件

  • 2008282594136728.jpg
    2008282594136728.jpg
    148 KB · 查看: 178
  • 2008282585087067.jpg
    2008282585087067.jpg
    141.8 KB · 查看: 184
和谐电白
 

附件

  • 200828012745952.jpg
    200828012745952.jpg
    95.8 KB · 查看: 179
  • 200828085152430.jpg
    200828085152430.jpg
    90.4 KB · 查看: 188
  • 2008280104610386.jpg
    2008280104610386.jpg
    91 KB · 查看: 182
  • 2008280104610386.jpg
    2008280104610386.jpg
    91 KB · 查看: 176
  • 200828092568974.jpg
    200828092568974.jpg
    111.6 KB · 查看: 203
  • 39355595200802040032492421945373005_000.jpg
    39355595200802040032492421945373005_000.jpg
    221.5 KB · 查看: 209
  • 200828254145537.jpg
    200828254145537.jpg
    180.5 KB · 查看: 186
  • 39355595200802071624532249466779271_009.jpg
    39355595200802071624532249466779271_009.jpg
    139.5 KB · 查看: 193
  • 39355595200802040032492421945373005_003.jpg
    39355595200802040032492421945373005_003.jpg
    109.8 KB · 查看: 207
  • 39355595200802071624532249466779271_001.jpg
    39355595200802071624532249466779271_001.jpg
    131.6 KB · 查看: 213
  • 2008282132784776.jpg
    2008282132784776.jpg
    145.5 KB · 查看: 228
  • 39355595200802071624532249466779271_001.jpg
    39355595200802071624532249466779271_001.jpg
    131.6 KB · 查看: 200
喂,我来燥钟家拜个晚年哇!

祝大家08年大发!
 
有意思、下





多多W肥迥欠N槊窬神…
 
独门“高脚狮”舞出新花样(图)



--------------------------------------------------------------------------------

www.dbtxw.com 发布时间:2008年02月26日 10时00分 来源:金羊网



突破传统,大胆创新,使一种具有360多年历史的民间艺术形式不但没有萎缩,反而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电白的‘高脚狮’始创于明末清初,但它真正得到发展,却是最近这几年的事。”本月18日上午,电白县文广新局局长潘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高脚狮舞”,广东仅电白有,电白仅电城镇有,电城镇仅楼阁村有。长期以来,它只是当地村民在喜庆、年例等活动的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形式,文革时期更一度遭禁演,直至1980年才恢复演出。而近年来经过县文化部门的挖掘、保护、扶持,高脚狮的名声打响了、还被批准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东仅电白有电白仅电城镇有电城镇仅楼阁村有,外国人称其为“中国的高脚波斯猫”……

  南狮脚下加竹竿 新奇狮舞一炮红

  18日下午,电白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育平、县文广新副局长刘海宏亲自带着记者找到了楼阁村,见到了电城高脚狮舞的“掌门人”―――镇文化站长邵淑铿、楼阁村“高狮演出队”的队长谢景文。

  “狮舞为什么要用高脚,它的发端有什么掌故?”记者问邵站长。

  据邵淑铿说,明末清初,作为电白县城的电城镇武馆林立,民皆尚武,其中有一间“健园”武馆比较有名。城内共有四条大街,分别称为北街、东街、西街、南街。有一年,瘟疫流行,还死了不少人。待瘟疫结束后,人们为了庆祝灾难消除及“神诞”,主管部门决定分别由四街各出一个自创的节目,同台演出,一较高低。“当时,东街演‘凤凰’,因其面向东方,取‘丹凤朝阳’之意;南街靠海,于是决定演出‘鳌鱼舞’;而西街因地处平原,便报上了‘人龙舞’的节目。北街呢,最初报了狮舞,因北街靠近大公岭,而狮为山中之王,但狮舞太普通了,缺少特色,这可急坏了‘健园’武馆的当家人。”邵站长说,演出日期逼近,“健园”馆主某日来到街上,冥思苦想。无意中他忽然看见街边一处官庙的屋顶上,立着两个琉璃瓦制成的小狮子,馆主灵机一动:“如果在南狮的脚下加上一根竹竿,不用人撑持,而改为手拿竹竿来舞动,是不是更有意思?”他急急回到馆里,找来扎狮艺人,制作起来。

  演出当天,这令人耳目一新的“高脚狮舞”果然一炮而红,并从此流行开来。

  两头狮子变六头 改动背后有故事

  “最初的高脚狮舞只有‘两头(只)’,每只两个人,共四人,加一个狮引;那时的狮头比较大个,也比较重,一般有10来公斤,舞起来比较吃力。现在我们把它改了,也发展了它的内容,变为‘六头’,人数增加到36人,狮头也轻了,大约只有5公斤左右,这样舞起来就没有那么费力了。”邵淑铿说。每次出场都要30多人,邵站长说,这是很有必要的:“六头狮子,每头要两个人舞动,就是12人;因为体力消耗太大,中途要换人,于是要有12个‘替补队员’;每队有八个旗手,1-2个狮引,2-4个锣鼓手。算起来,36个队员是必不可少的。”

  这种改动的背后也有“故事”。邵淑铿说―――

  “1986年,省里在广州东方乐园举办‘首届民间欢乐节’,规定每队只演10分钟,且中途不得换人。”邵站长当时作为电白县“高狮演出队”的编导,知道如果不把狮头的重量减轻,队员恐怕吃不消,“我们通过改进竹片的制法和选用现代的纸品,还有狮竿的物料,把狮头的重量减下来了。”

  “此外,当时我看到其他的民间艺术队人数多,场面很热闹,而我们的高狮队只有两头,就显得比较冷清,心想如果增加高狮的头数,演出效果可能会更好些。于是1987年便改为四头,这一年还新增加了一种角色―――旗手;2006年,增加到六头;今年我们还打算再增加两头,变成八头。”

  旗手布阵放烟幕 舞狮如同木偶戏

  不仅阵容扩大了,演出的内涵也变化了。“我们现在的演出,不但有烟幕、有造型,而且越来越带有舞台演出的形式,开始呈现木偶戏的效果。”邵淑铿得意地告诉记者。

  他说,作为南狮的分支,高脚狮舞以往的演出跟传统的南狮“差不多”,都是模仿狮子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比如从醒狮出洞、觅食、采青、休憩等等,借助鼓乐的渲染,带给观众喜庆的感官享受。“现在我们改进了许多。演出开始,先施放烟幕,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然后是旗手出场,八个旗手从两边走将出来,八面旗帜垂放连接,刚好组成一个前台,遮住观众的视线,最后是六头高脚狮分两边腾空而出,这时观众只看到狮子,却看不到舞狮者,跟看木偶戏差不多。整个演出大概只需10分钟,这时,旗手散开,观众才看清狮子头下面的演员!这些,都是传统的高脚狮舞所没有的!”

  在电城,高脚狮舞演出一般都是在逢年过节、年例、政府邀请、企业庆典等时候。“靠高脚狮是赚不了钱的,我们的目的也只是为了不让这项祖宗传下来的民间艺术形式失传!”演出队的负责人谢景文坦率地对记者说。

  女孩也舞高脚狮 不怕失传忧经费

  “楼阁高脚狮不会失传!”谢景文很有把握地说,“演出队虽然只有30多个人,但发烧友却很多,特别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也爱玩这个,以前甚至也有女孩子舞高脚狮。”

  据悉,按照规划,今年该县将成立高脚狮舞活动专项基金会,计划筹集不少于3万元作为固定资金,准备在社会上和学校里举办高脚狮培训班,存储后备力量;明年还计划在学校里教学生跳高脚狮舞,在小学就组建高脚狮舞舞蹈队。

  既然如此受欢迎,为何全广东只在楼阁村才有一支高脚狮队?谢景文承认:“这可能跟我的观念有关系。我一直都觉得高脚狮舞应该先教给村子里的孩子们,以期后继有人。现在我的观念变了,只要有人肯来学,我都会教他们,包括外国人。外国人很喜欢我们的高脚狮舞,称为‘中国的高脚波斯猫’。”

  谢景文仍有隐忧:“现在高脚狮舞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资金,第二是没有活动场地。”

  采访是在村主任家里进行的,高狮演出队的所有道具都存放在这栋3层私人楼房的一个房间里,平时的排练也都必须借助楼前一小块空地,有时还要占用旁边的小学操场。

  “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在今年内建设一栋楼阁村文化大楼”,老谢说。
记者 林福益 通讯员 李华斌 摄影报道

(责编:杨子章)
 

附件

  • 1203993098.jpg
    1203993098.jpg
    34.1 KB · 查看: 182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