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市民1948年存款50万 (1人在浏览)

linke

高中一年级
注册
2008-04-19
帖子
553
反馈评分
0
点数
1
市民1948年存款50万问能否取出 银行:已收归国库
钱江晚报2015年3月19日05:443
原标题:1948年存的50万,现在还能拿出来么
哎,这笔钱当年也就值几只包子
本报记者黄敏
前些日子,大家的微信朋友圈被《大头儿子家到底多有钱?》《依萍母女到底多有钱》《郭靖追黄蓉到底花了多少钱》等帖子刷屏,让我们惊叹这些大家以为不起眼的角色,其实都是深藏不露的土豪哇。
这些可能是玩笑话,那么,如果家里有一张1948年的银行存折,里面存的50万一直没有取出,到现在,是不是也是一笔巨款呢?
78岁的杭州市民谢先生就给钱报96068热线打来电话,想问问父亲当年存进当时民国某银行的50万,现在银行到底能给个怎样的说法?
1948年的存折保存完好,显示当时存入50万
谢先生生于1937年,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家中独子。解放前,他们家在当时的吴山路开了一家卖烟酒副食的小店。别说现在,要放在当时,也算是黄金地段了。
谢先生1955年考入南昌航空工业学校,后来在航空器配件厂做技术员,1989年因为健康原因提前退休。
说起这张存折,也是一个意外发现。“父亲一生小心谨慎,这张存折他生前也没有跟我说过。我估计这张存折他可能早就忘了,是在他1983年去世以后,我整理他留下的物品时发现的。”
这张经历了67年岁月沧桑的存折,保存得还很完整干净,谢先生用透明塑料袋装着,小心地递给钱报记者。
存折与现在的存折大小差不多,竖排,封面为淡黄色,上面印着“活期储蓄存款折”,户名是谢先生父亲的名字,手写繁体字。
打开内页,是两页“**银行储蓄部活期储蓄存款简章”,落款有该储蓄部经办襄理的手写签字和盖章,时间为“民国37年5月1日”,也就是1948年。简章的第一条是“此项存款每次存入至少国币伍佰元”。
再翻,就是存取明细页。只有5月1日当天一笔50万的存入,没有支取,结余也是50万。
谢先生说不差钱,就是要个银行的说法
这笔钱为什么后来没有取出来呢?谢先生说,当时自己还小,家里的很多事情父母也不会告诉他。“当时兵荒马乱的,谁敢把钱取出来带在身上?”
其实,谢先生不是没有联系过银行。“上世纪60年代我曾经去杭州的这家银行问过,我记得当时他们答复我说,说我们已经登报过了,这笔钱已经和他们不搭界了。1989年我去香港探亲3个月,因为那时大陆和台湾还没有通航,信件也不通,但是香港和台湾是可以通信的。在香港期间,我写了一封信给台北的这家银行,询问这件事情,结果也是泥牛入海。”
谢先生表示,自己并不是在乎这笔钱。“我看了你们《钱江晚报》3月12日A23版的《这笔债还了100年》,我想,英国人100年前发行的国债都还了,我这笔钱到现在有没有说法呢?其实我现在家庭条件不错,两个女儿也都过得挺好。我不差钱,就是想要银行的一个态度。”
门牙掉了大半的谢先生拿着存折,笑眯眯地说:“不管这笔钱银行什么说法,至少这张存折是个古董,我会好好保存。”
银行表示:这笔钱没及时支取,已收归国库
钱报记者联系了这家银行,询问他们对于这笔钱的处理意见。
工作人员答复说:“解放以后我们银行就并入了人民银行,这笔存款也转入人民银行。1953年2月20日发布过一个《政务院关于解放前银钱业未清偿存款给付办法》,规定了此类存款的处理办法。其中第十八条规定:办法公布实施后,如存户逾一年期限不支取者,应由银钱业列表移转中国人民银行汇缴国库。”
也就是说,这笔钱没有在办法发布一年内支取,已经收归国库。
 
当时……已发布……规定……和处理办法……
可而存户呢?现在有万个理由也说不楚,谁信?
 
1948年国民党政府发行的纸币50万就和废纸一样,真想要拿回这50万为什么不去台湾找这某银行?
 
1948年的50万法币值不了现在人民币一元,而一元存额是不算利息的。这位先生就是想钱想疯了,50万法币兑换50万人民币,如果算上是50万人民币60年的利息,想想也是醉了。要银行的态度?给你一元你得找零。
 
想出名想疯了。。。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