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交流 没什么有趣的 (4人在浏览)

Bebetter

幼儿园
注册
2025-04-14
帖子
2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性别
保密
    Windows 10 Chrome 135.0.0.0
  • #1
好无聊,感觉做什么都没有劲头,继续努力吧
 
    Windows 10 Chrome 115.0.0.0
  • #4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恬淡虚无”也可以作为自我保护和修复的一个重要概念,尤其是与“内静”或“静养”的自我恢复能力相关。它反映了一种通过内心平和、外界活动减少来实现身心自我调节的智慧。虽然“恬淡虚无”这个词语并不常出现在《黄帝内经》直接的表述中,但它的精神和理念确实可以在《黄帝内经》的许多段落中找到相似的思想,特别是对于情志、内静和养生的讨论。

《黄帝内经》中的“恬淡虚无”概念
  1. 恬淡虚无与养生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大论》中提到:

“故善养生者,必先守神,虚心寡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气自生。”

这里提到的“虚心寡欲,恬淡虚无”正是养生的一种重要策略,强调的是内心的宁静和对外部欲望的减少。通过放下过多的外部欲望,减少对外界刺激的依赖,保持内心的平静,身体可以进入一种“自我修复”的状态。这个状态不仅可以让情志保持平和,还能够帮助气血恢复,促进身体和精神的自我调节。

“恬淡虚无”代表了一种不争、不急、不强求的生活态度,它能够使人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过多的干扰,减少身体和精神的消耗,从而达到修养生息的效果。在这种状态下,身体的“懒散”和“不想动”反而是有益的,是让身体从外界的压力和过度劳累中恢复的关键。

  1. 气血与情志的平衡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有云:

“喜则气缓,怒则气急,思则气结,忧则气滞,恐则气乱。”

这段话讲述了情绪对气血流动的影响。当情绪过度时,气血的运行受阻,导致身体失衡。而“恬淡虚无”正是通过消除过度情绪的影响,恢复气血的平衡,进而促进身体的修复。保持内心的平静,减少情绪的波动,实际上是在通过内静来保护身体、减缓气血的消耗,从而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
  1. “无为而治”与修复
《黄帝内经》强调了“无为而治”的理念,尤其是在养生方面:

“夫治人事天,莫若恬淡。”

这句话强调了顺应自然、不强求、无为而治的养生之道。通过顺应自然的节奏,不强迫自己进行过多的外部活动,不急于改变身体状态,反而能够让身体在自然的放松中进行自我修复。当身体表现出不想动、不愿活动时,正是需要这种“恬淡虚无”状态的体现,不去强迫自己行动,而是通过适当的静养,让气血恢复、情志平和。

4. 恬淡虚无对自我修复的影响


“恬淡虚无”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放松,它实际上是在精神和心理层面上促使身体进入一种自我修复的模式。当你能够做到内心的平和、减少外界的干扰时,身体能够减少无谓的能量消耗,气血和精气的恢复变得更加容易。这种状态有助于缓解由于过度疲劳、压力过大、情志失调等因素引起的身体不适,从而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Windows 10 Firefox 137.0
  • #5
惨,快破产了
 
    Windows 10 Chrome 114.0.0.0
  • #6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