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广州一个朋友晒她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户外活动,除了运动场是水泥地,其他活动场地都是泥土的,我在脑海里搜索了一遍在水东看到的幼儿园,好像所有户外场地都铺了地胶,有谁知道哪个幼儿园的户外是没有铺地胶的么? 我不知道幼儿园管理层是怎么想的,反正为了孩子的健康,我真的宁愿她在泥土里滚得面目全非也不想她虽然衣服干干净净但肺里却天天吸饱了塑料味回家。 如果铺地胶是为了减震避免孩子玩耍时摔伤,那其实泥土地也是有这样的作用的,如果铺地胶是为了孩子们下雨天不用在泥泞地里玩,那下雨时老师也不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啊。 好好的为什么要铺地胶呢?
学校的搬迁是从教方面考虑,还是交通方面考虑,还是综合性考虑?按交通堵塞的话,你的意思是除了机关幼,其他学校都可以搬迁咯!以后所有的学校要搬迁可以参考机关幼的各项标准了,其实像忠良街,解放街,澄波街等老街道是特别适合做学校的,都已不是城市要道了,影响不大,搞不清为什么要把这么多学校搬迁出去,搬迁学校也不只是考虑交通吧!搬老远的方便吗?应该是综合性考虑才对,是为了给下一代更好的教育去考虑才对,机关幼真的可以成为以后学校搬迁或选址的标准吗?
解决交通堵塞应该不是学校唯一要考虑的,但应该考虑呀,至于搬学校,如果原来的地方满足不了教学要求,改造又解决不了问题,是应该搬,至于怎么搬,就要看当权的怎么考虑了。我在这里说个个人认为非常不妥的事:博贺镇里原来有4所小学,现在搞中心小学,关了3所,保留一所作中心小学,在上世纪80年代4所小学都能正常招生,现在人口都不知发展了多少,倒会因为招不到生而要关闭?只能说,是当官的脑残了做的脑残决定,如果说原来的小学满足不了教学要求,愿花钱还是能改善的,小学孩子小,本应该就近入学,当然,如果要把小学搞到清华北大这样的标准,又当别论。
现在机关幼的学位是供不应求,只能是抽签就读,又是大班制,现在不是要发展小班制教育吗?原有的真能满足现在教育的发展吗?对啊,小孩子本应该就近入学,那只能说有些脑残的非要把学校搬老远去,本来部分不用接送的,现在全部都加入接送大军里,新发展区域本可以建新的学校,可非就要弄个学校搬迁过去,有考虑过孩子们一路上的安全吗?难道小学生也要弄得像幼儿园一样拿个接送牌去接送吗?按理说所有的老学校都应该是满足不了现在教学的要求了,一小某程度来说条件要比二三小好点吧,而为什么最先搬迁的是一小呢?难道三小的条件比一小还好?而这些老区老校想扩建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机关幼儿园不是搬不搬的问题,而是当今社会环境下怎样办学的问题。现在普遍生活水平高了,很多人家里都有小车,家长很多都只会开小车,不会骑摩托、自行车,如果孩子小,必须接送,也就只能开小车上路了。如果开小车接送的家长越来越多,你就搞一个飞机场那么大的停车场也解决不了交通堵塞问题,所以,搬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必须从思路上入手,如幼儿园、小学应根据区域居民人口分点布置,必须就近入学,学校就在附近,家长也不必开车去堵了。如果学校学位供不应求,说明这区域学校少了,应该增开学校,如开发商搞新楼盘,必须要配套幼儿园,小学也要预留建设地块,总之,只有解决小孩就近入学,才能解决问题。
现在哪所学校没有造成交通堵塞的?唯有机关幼儿园,在一条小车都不敢进的小街里,小车不走就 塞不了。至于水浸,可能会吧,我小孩也是那里毕业的,几年时间都没遇过,应该比茂名的街道还要浸少。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