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讨论 又春华学校招生,想起两年前的一个贴,与网友重温 (1人在浏览)

dbclb

小学三年级
注册
2006-05-25
帖子
243
反馈评分
49
点数
11
转热议电白民办学校-春华学校引发的冷思考


每年招生季对春华学校招生及相关问题的议论,今年毫不例外又成了“炸坛”重弹,年年热议,岁岁讨论,焦点不变,围绕一个学校来议论电白的教育问题,这极不正常。从议论中冷静下来,剔除当中的利益和情绪因素,作为电白人,不论是作为当政者、教育界或普通群众,“春华现象”有三个问题应引起深思。
一、民办公助的“鱼”与“渔”问题。春华借政策东风起步,趁电白一中剥离初中办学之机,通过接纳原一中的初中办学功能,依靠政府支持,在电白教育做出了一定贡献。后又收购广南中学,规模越办越大,但总离不开公助背景。民校发展之初,政府从政策上支持本无可厚非,但事易时移,这种喂奶式公助当前却还在变通方式不断加大,在政府奶妈奶源有限的情况下,其他嗷嗷待哺的学校只能营养不良,如不考虑及时断奶,恐怕最后只能吸血。“抱着的儿子长不大”,公助成就了春华但也会在无形中困住春华,二十多年来春华至目前还没有自己的教师和管理团队,长期靠雇佣军肯定不能造就一支好部队。“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春华首先是一个企业,竞争要靠强练内功,得“鱼”却失“渔”,一朝有变,何以为继?作为政府和春华的老板,这问题是否值得商榷?
二、借用老师的“公”与“私”问题。当前,春华还借用着电白众多在职在编老师,个别还是领导和中层。老师之饷,是春华从收费中划到财政后发放,称为财政节约支出,看似没什么不妥,但春华学校作为私人企业必以营利为目的,这钱实质上还是借用老师劳动付出的结果,在饷之外,借用老师还可得到一些福利,当然,老师的付出也为春华创造了丰厚利润,否则春华不会学雷锋。从中央到地方早已三申五令严禁公职人员到企业任(兼)职和领取报酬,十八大后抓得更紧。借用老师是电白的在职在编人员,理应在岗为公众服务,现占着编制为私人的经营活动服务,得饷外还得福利(这福利有别于其他公职老师),这是否符合政策规定?相关部门对此不应缺位。还有,既然春华学校能为个别人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借用老师当中能否有人鼓起勇气,毅然交上辞呈,既能空出编制给电白另招高人,又能为自己另谋高就,如果有,全区人民都为你鼓掌。
三、学生培养的“点”与“面”问题。每年,春华都会通过各种方式囊括电白小学成绩前200名优质学生,提供免费学位,在挣足眼球的同时也产生了招生效应,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自不用多言。围绕这200人,政府也将其列为教育重点,倾注所有政策和优质资源,无形中成了电白教育的一把尺,因为这把尺所能丈量的长度仅是200人,这长度所限的面积就已基本固定,当全电白的教育都盯着这棵树进行对比的时候,还有多少人用心思去培育更大的森林?这200人在为春华带来经济效益的时候,是否会造成对面上学生培养的不够重视问题?还有,“点”决定“面”,基数不大,量怎样放大?电白高考重点上线的人数年年都围绕着300人线挣扎,一直不能有突破,真希望不是由于这200人引发的效应。
事不说不明,理不辩不清。在议论中引发对问题的思考,是一个屁民的责任,只希望明年不再有此类争论。
 
电白教育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与民众息息相关,谁也避不了
 
春华与电白政府的关系是严重违规,相关人员肯定存在严重违纪的问题。
 
用邓小平一句名言“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来剖析“春华现象”,最合适不过了。
 
总之瓦还是那句:感觉怪怪的?鉴定完毕,
 
分析透彻,以前官商怪胎。
 
转热议电白民办学校-春华学校引发的冷思考


每年招生季对春华学校招生及相关问题的议论,今年毫不例外又成了“炸坛”重弹,年年热议,岁岁讨论,焦点不变,围绕一个学校来议论电白的教育问题,这极不正常。从议论中冷静下来,剔除当中的利益和情绪因素,作为电白人,不论是作为当政者、教育界或普通群众,“春华现象”有三个问题应引起深思。
一、民办公助的“鱼”与“渔”问题。春华借政策东风起步,趁电白一中剥离初中办学之机,通过接纳原一中的初中办学功能,依靠政府支持,在电白教育做出了一定贡献。后又收购广南中学,规模越办越大,但总离不开公助背景。民校发展之初,政府从政策上支持本无可厚非,但事易时移,这种喂奶式公助当前却还在变通方式不断加大,在政府奶妈奶源有限的情况下,其他嗷嗷待哺的学校只能营养不良,如不考虑及时断奶,恐怕最后只能吸血。“抱着的儿子长不大”,公助成就了春华但也会在无形中困住春华,二十多年来春华至目前还没有自己的教师和管理团队,长期靠雇佣军肯定不能造就一支好部队。“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春华首先是一个企业,竞争要靠强练内功,得“鱼”却失“渔”,一朝有变,何以为继?作为政府和春华的老板,这问题是否值得商榷?
二、借用老师的“公”与“私”问题。当前,春华还借用着电白众多在职在编老师,个别还是领导和中层。老师之饷,是春华从收费中划到财政后发放,称为财政节约支出,看似没什么不妥,但春华学校作为私人企业必以营利为目的,这钱实质上还是借用老师劳动付出的结果,在饷之外,借用老师还可得到一些福利,当然,老师的付出也为春华创造了丰厚利润,否则春华不会学雷锋。从中央到地方早已三申五令严禁公职人员到企业任(兼)职和领取报酬,十八大后抓得更紧。借用老师是电白的在职在编人员,理应在岗为公众服务,现占着编制为私人的经营活动服务,得饷外还得福利(这福利有别于其他公职老师),这是否符合政策规定?相关部门对此不应缺位。还有,既然春华学校能为个别人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借用老师当中能否有人鼓起勇气,毅然交上辞呈,既能空出编制给电白另招高人,又能为自己另谋高就,如果有,全区人民都为你鼓掌。
三、学生培养的“点”与“面”问题。每年,春华都会通过各种方式囊括电白小学成绩前200名优质学生,提供免费学位,在挣足眼球的同时也产生了招生效应,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自不用多言。围绕这200人,政府也将其列为教育重点,倾注所有政策和优质资源,无形中成了电白教育的一把尺,因为这把尺所能丈量的长度仅是200人,这长度所限的面积就已基本固定,当全电白的教育都盯着这棵树进行对比的时候,还有多少人用心思去培育更大的森林?这200人在为春华带来经济效益的时候,是否会造成对面上学生培养的不够重视问题?还有,“点”决定“面”,基数不大,量怎样放大?电白高考重点上线的人数年年都围绕着300人线挣扎,一直不能有突破,真希望不是由于这200人引发的效应。
事不说不明,理不辩不清。在议论中引发对问题的思考,是一个屁民的责任,只希望明年不再有此类争论。
每年一到招生,就谈“春华”,这现象茂名不止春华一家,电海附中,实验附中,茂一实验学校,,, ,, , 多的是,他们都是民校,教师也是公办的,怎么不说说???
 
每年一到招生,就谈“春华”,这现象茂名不止春华一家,电海附中,实验附中,茂一实验学校,,, ,, , 多的是,他们都是民校,教师也是公办的,怎么不说说???[/QUOTEl
以上只有春华是纯私校,收入是老板个人的,电海等的收入要上交财政的,挂名民校收高学费的公校,跟春华怎同?
 
国家有关文件已要求民校要分类是盈利性质或是非盈利的,有谁知道春华是那种性质的?

相信直至撒回所有公办教师或公办教师自愿放弃编制,如杨梅寄宿学校一样,有关春华的话题才会消失。
 
IMG_20170427_081151.png
 
为什么有些学校明明是公办的,无论教师还是教学场地、设施等等都是公办的,都是政府财政投入的,怎么喜欢就改成民办的来收费了呢
 
谁说他们的盈利上缴财政?
他们学校明明是公办的,无论教师还是教学场地、设施等等都是公办的,都是政府财政投入的,怎么就改成民办的来收费了呢?
求本贴楼主说一说!
 
被私办学校牵着牛鼻子走的无序的教育 继续完败 无眼睇
 
民办公助的出发点和最大意义,是运用公办编制教师去帮助还落后于当地公办学校整体水平的民校,这是教育由政府投入的体现、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弥补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的合理补充。

但春华的情况是什么呢?是动用政府资源、公办编制教师去服务于一间高价的贵族学校,去为一间高利润的贵族学校追求更大的利润。这种行为导致了教师对春华趋之若鹜,因为除了正常工资,还有企业给予的、公办学校所无法企及的福利。。所以春华拥有了全县最大的教师选择权(无论在编教师还是不在编教师,只要它看中应该都可以“拿下”,毕竟福利摆在那里)。更好的教师就有更好的升学率,更好的教学质量。

看似是一种双赢啊,没问题啊。但是民办公助的初衷是什么?——教育公平! 做到了吗?不单没有做到,还削弱了教育公平。这是打着红旗砍红旗吧?!用公办编制教师去收取高学费(虽然工资由春华支付,但是没做到雪中送炭,却做到了火上浇油的效果),等于住着别墅拿特困补助的感觉,拿着教育公平的配套政策去严重破坏教育公平。这当中无疑春华的老板得利了,进入春华教书的公办编制教师和普通教师也得利了,那损失的难道不是里面的学生和家长?他们支付了高额的学费! 难道不是在其他学校就读的全县学生?难道不是在其他学校教书育人的教师?最重大的是电白教育的损失。。。
 
我认为应该严肃查下才能给电白老百姓一个交代。
 
每年到招生时候,春华话题定会出现在论坛,因人民觉得此现象不公平。
 
各位,观看完人民的名义这部反腐热剧之后,全电白区的民众才觉醒春华学校(包括收编广南学校)是前几届电白官商勾结的赤裸裸产物,教育战线贪腐!还等待?一查到底!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