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清澈河水是农村最宝贵财富 (1人在浏览)

王七

小学一年级
注册
2009-04-05
帖子
108
反馈评分
4
点数
1
农村最大财富是村民楼房更漂亮一些?是多出一个老板?
农村河水污染没关系?土地污染没关系?农村可以乱扔垃圾?镇和村卫生全靠几个环卫工?



有人说,因为农村没有工厂工业,所以农村的环境比城市的好。这是真的吗?

先看看什么是环境。广义的环境包括人生活的一切有关的东西。比如噪音、扬尘、绿色、土地等等。狭义的定义应该是指自然环境吧。自然环境主要指应该包括大气、土地、水体。

城市的污染主要是大气问题、水体污染问题、街道市容卫生问题。珠三角个别城市河流污染也很严重。不同地方、不同级别、不同气候环流的城市污染并不一样,华北的大气雾霾指数就经常爆表,那里重工业污染严重,钢铁、水泥、化工工业发达,听说各种污染严重。而南方这边就好很多。青藏高原几乎没有工业,青山绿水,特别圣洁,简直世外桃源。从城市级别看,特大城市的各种污染明显比中小城市严重得多。从时候环流上看,有些地方的污染很容易扩散,有些地方不容易。
乡村早非净土
总的来说,城市的市容会好一些,街道干净,公园多,管理规范整齐,这是优点。城市的不足为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因此,很多人觉得城市环境比乡村差。

确实,总体上乡村的空气好很多,但是也不能得出乡村的环境好的结论。空气是好,但是我们农村家门前河流、小溪中全部都是各种垃圾,能称得上环境好吗?空气是好,但是我们家乡很多屋前屋后的土地都堆满了垃圾,能称得上环境好吗?况且农村不少地方到处胡乱焚烧垃圾,有个别地方空气也不好。

农村虽然没有工厂,但是农民消费了大量的工业产品,产生大量垃圾,污染了土地与河水;农村虽然没有工厂,但是农村的垃圾没有更好的处理,没有统筹的安排资金。城市虽然有工厂,但是市区更有大规模的保洁人员,大规模的环境资金投入。城乡环境保护的投入非常不平等,又岂能单单怪某些农民环保意识不够。

农村的环境包括空气、水体、土地,哪一个破坏了,都不能说得上环境好,一个都不能少!

土地是农民之母
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门口的土地是农村农民的母亲,她是我们的另一个衣食之母,这片土地养活了一代又一代人,多少村民在这片土地繁衍,多少村民从这片土地走出外面打拼,多少人看惯了外面的精彩后又回到这片土地。但是,一些村民却忘记这个土地母亲,随意把垃圾扔到土地母亲的身上,到处都是垃圾堆。土地只是默默无闻的忍受着!

河流是生命之源
有些人觉得乡村河水污染了没关系,还有井水;有些人觉得垃圾扔到河流里,眼睛看不到了,就干净了;有些人觉得把垃圾扔到河里,发大洪水的时候,水会把垃圾冲走;有些人把垃圾扔到别的村的河流,这样就不会污染自己村了;很多乡镇里工业化式养猪,几千头猪粪水排进鱼塘、小溪,渗入地下水,虾蟹绝迹。就这样,曾经欢快的跳进河流的光着屁股的小孩游泳的画面不见了,谁会跳进垃圾河、墨水河游泳呢?小鱼小虾在垂死挣扎,河流在哭泣。

家门口、各乡镇里河流、小溪就是我们的血管,河流小溪流淌的河水就是我们的血液。地下水是和井水、河流联系在一起的,互联互通,是一个整体。家门口、各个镇里面的河流污染了,也就意味着我们的井水污染了,自己喝自己污染的井水。村里、镇上河流、小溪污染了,我们要用这些污染的水来浇灌蔬菜、庄稼,然后自己吃。新闻常报道,粤东某镇,因为当地河流小溪全部污染,河水发黑发臭,导致井水严重污染,很多人得了严重疾病。土地堆满垃圾,种出来的水稻、蔬菜都有毒,不能吃。有钱的举家外迁,远离故乡;没钱的村民,每天从外地高价买水喝,买粮食。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

我们是要开始保护农村的河水,还是要继续污染20年,继续喝污染的水?这已经是一个十字路口。

新时代要新文明
这怪谁呢?要怪就怪时代发展太快了!过去两千多年,都是农耕社会,生产条件低下,几乎没有工业产品,顶多是一些瓶瓶罐罐瓷器。农村几乎没有什么垃圾,就算是那一点少量的垃圾扔到家门口,也很多被大自然愉快的消化,无影无踪。人类工业化以后,特别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经济超音速发展,我们农村物质文明生活水平得到了几何倍数的提高。我们突然间从贫困的农耕社会跳进了高达发达的工业社会。在工业高度发达的时代,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天量的垃圾。

农村进步巨大物质文明生活呼唤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生态文明,这种呼唤刻不容缓。干净的河水,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享受时没有觉察,但失去了却会连生存都很困难。干净的河水是全市人民的最宝贵的财富,是农民与市民共同的责任。农村的水源地污染,意味市区的自来水也污染了。
最大的问题,不是农村已经严重污染了,而是没有认识环境已经是严重破坏。
最大的问题,不是已经认识环境破坏了,而是知道环境差了还继续破坏环境。
最大的问题,不是还一样继续破坏环境,而是即使很想保护环境也无从下手。

新时代要新行动
在过去两千年,海边外出打鱼的渔民信仰妈祖,希望他带来保佑;在西藏山南,当地人相信那措湖的湖水圣洁,因此周围村民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湖水;在乡村,很多农民信仰观音,因为她会带来福气,佛庙鼎盛;很多人地方供奉财神,相信他会带来财运。我们很多人从小就有年例快乐的记忆与信仰,因此很多乡贤每年几万、几十万地捐助年例大会。有些村民每年花三分之一的收入举办年例大会,有些人节衣缩食也要把年例办得隆重,留住节日的气氛。很多乡贤、村民都会捐资助学、助困、建设道路、建庙修观等,都是为了更好地改善家乡农村的生活。

捐资建设道路重要,捐巨资搞年例大会也开心,相比之下,乡贤、村民率先带动捐资搞好环境不是更重要吗?干净的土地、干净的水不是一个村子、乡镇最宝贵的财富吗?村头村尾垃圾成堆,各个乡镇河流里垃圾发臭,河水发黑发紫。这样的环境,农村再多的高楼也会黯然失色,再宽的乡村水泥路也会失去光彩。环境污染了,再多的钱也买不来健康与宜居。某种程度上,各镇乡贤能带动群众观念更新,带头捐资带动搞好乡村环境保护、水体保护、乡村规划,这不是比捐资建设道路、捐巨资办年例晚会更重要、更有意义吗?乡贤榜样的力量无穷大的,新生态观念的力量也是很大的。


千百年来,村民用家门口的河水煮饭、洗菜,清澈的河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河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就像搭乘了“生态文明”号巨船在大海中向远方前进,如果“生态文明”船出了问题,也就意味着我们出了问题!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起保卫生命之船吧!不是珠三角个别城市河流严重污染都没根治,所以自己家乡河流土地污染也无所谓;不是每个人交了几十块钱,就可以把垃圾一劳永逸地解决,不是交了钱就万事大吉;也不是单单靠一个镇的十来个保洁员,就能把一个镇的几万人产生的垃圾全部搞干净环境。环境问题已经不单单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部门、某一个镇的责任了。这需要全市各方的共同努力,关键是提高意识,根本垃圾要分类,重要的是要自觉。
 
最后编辑:
或许世间有很多无奈的无奈,或许每种事物的转变有利毙,或许瓦们生活的环境有所改善确滋生后遗症,或许、、、为何我的眼里总含着泪水,因为我深爱着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或许也只能从自身做起,
 
最后编辑:
环境破坏了就很难恢复了。

一声长叹
 
我们老是喜欢骂日本人,日本人在处理卫生,保护环境方面却比我们好很多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