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终生阅读 (1人在浏览)

湖海山人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注册
2006-09-25
帖子
25,094
反馈评分
766
点数
191
春节前,我搭火车从广东湛江去湖南永州,又从永州回广东,一路观察,一个车厢,男女老少,没有几个人看书的,除了看电影玩微信的,就是闲坐、漫聊、瞌睡的,连看杂志的都没有了。
现在火车上连杂志都没有卖了!
这就是中国人的普遍现象!
这是非常可怕的现实!

中国人丧失了阅读的习惯,还是从未有培养过这种习惯?
在十年前,火车上还有人卖杂志,也有许多人阅读杂志什么的,但现在都在看新闻微信了。
老实说,我也在看时事评论上浪费了太多时间。

我听说,中国人一到外国酒店就问WIFI,如果没有日子就过不下去了,而外国老板也知道这点,必须给中国人提供它。
但洋人旅客不一样,没有WIFI就打开随身的书籍静心阅读。

外国人在地铁上都读书。
中国人在地铁上有读书的吗?

我们的学生读书太苦了,拼完高考就烧书了。我也是,考完高考正遇到暴雨,洪水漫田野,我将基础教育有关的书籍一本地去丢到田间河里!
小学生被父母要求读课外书,那也是间接为了考试的目的。
大学毕业后,我看到几个人还买书的?
你看几个人家里有藏书?
我今年的春联写的是:
门前有树春常在;
家里藏书喜庆多。
这是一副不算工整的对联,"春常"不能对"喜庆",但如果要用俚话(海话)读的话可以借对。
我自诩家里有藏书,也希望学生能多读些书,家里有些藏书。
不读书也可以,据说藏书也能熏陶人。

回过头来说吧,中国人跟书有仇似的,为什么?
读书的功利性太强了!
你看多少学校写着这样标语:
富不读书,富不久长;穷不读书,穷不断根。
读书就是为了赚钱?
中小学生读书是为了考试,因此,一考完高考,不读书了;大学期间拼命找工作,读书就随便啦,只要能混文凭就够了。
大生毕业后谁还写作读书,那他就是外星人了!

欧美的外国人读书据说是终生的。
这个方面出过国的人的更清楚,我没有到过外国。
2003年有个瑞士女郎来我家,她一空就读书。
几年前我问别人,她的书读得怎样了。
他说不知道,因为瑞士人从大学开始,时工时读,读完大学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在这个大学修了一半,转到另一个大学继续读另一半,学分全国大学承认。

据说他们的管理人员,也要自觉学习的。我们中国的管理人员有几个读MBA的?对他们来说,读书更书知识既既是为了工作,但也不完全是为了功利。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读书是人生的必修课。

我们的成人读书情况如何?
教育局要广大教师提高学历,许多人说是那是读假书,是没有用的。
没有办法,助读的机构也只能适应中国人放凭大家混函授文凭读假书。
其实,函授也好,脱产也好,能不能读到书全在于你自己。
借函授的机会,同样可以学到很多知识的。
你认真读完一本好书,听完一本好书是一定有收获的。
不能轻视教育或说阅读的作用,但不能要求一本能让你成仙成佛。
我的本科是自考的,听中山大学潘智彪讲几个小时的美学,真让人脱胎换骨!
在读研时,听教授上课,那真是受益终生!

一种特殊的因缘,我学习国际海洋法,天啊!视野被打开了!海洋意识被打开!
海洋意识,其实是全球意识。
我就明白毛将白龙尾岛送给越南,犯多大的错误!那真是遗害千秋啊!
因为毛读了许多古书,但也许不懂国际海洋法,他没有意识到送出一个岛屿意味着还连带送出12海里的领海、24海里的毗邻区、最远至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后两者有重叠)。这个岛引发中越争议,现在让我们渔民受苦了!

我们现在不读书了,我们把时间浪费在网游的麻将上了!
在火车上,如果我们都拿一本好书来慢慢看,那是多么享受的事情啊!
此时此刻,窗外雨声淅沥,我们静心来读读书,那是多爽的事情。
南怀瑾说深夜读《易》得其趣,不知不觉中天就亮了。

读书并不仅是为了赚钱的。
读书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种黄金与美不见得是功利性的,而可以完全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要从传承文化、提高修养的动机去培养阅读的习惯,而不仅是为了稻粱谋。
读书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美好。
希望我们多读好书。
 
阅读也多样化了,不仅仅停留在纸质上,我有空也会上网阅读的,毕竟有些书籍,文章在国内的正常渠道是无法获取的。。
 
半夜写的,未认真检查,修改下.

春节前,我搭火车从广东湛江去湖南永州,又从永州回广东,一路观察,一个车厢,男女老少,没有几个人看书的,除了看电影玩微信的,就是闲坐、漫聊、瞌睡的,连看杂志的都没有了。
现在火车上连杂志都没有卖了!
这就是中国人的普遍现象!
这是非常可怕的现实!

中国人丧失了阅读的习惯,还是从未有培养过这种习惯?
在十年前,火车上还有人卖杂志,也有许多人阅读杂志什么的,但现在都在看新闻微信了。
老实说,我也在看时事评论上浪费了太多时间。

我听说,中国人一到外国酒店就问WIFI,如果没有日子就过不下去了,而外国老板也知道这点,必须给中国人提供它。
但洋人旅客不一样,没有WIFI就打开随身的书籍静心阅读。

外国人在地铁上都读书。
中国人在地铁上有读书的吗?

我们的学生读书太苦了,拼完高考就烧书了。我也是,考完高考正遇到暴雨,洪水漫田野,我将基础教育有关的书籍一本一本地丢进田间河里任水流去!
小学生被父母要求读课外书,那也是间接为了应试。
大学毕业后,你能看到几个人还买书的?
你看几个人家里有藏书?
我今年的春联写的是:
门前有树春常在;
家里藏书喜庆多。
这是一副不算工整的对联,"春常"不能对"喜庆",但如果要用俚话(海话)读的话可以借对。
我自诩家里有藏书,也希望学生能多读些书,家里有些藏书。
不读书也可以,据说藏书也能熏陶人。

回过头来说吧,中国人跟书有仇似的,为什么?
读书的功利性太强了!
你看多少学校写着这样标语:
富不读书,富不久长;穷不读书,穷不断根。
读书就是为了赚钱?
中小学生读书是为了考试,因此,一考完高考,不读书了;大学期间拼命找工作,读书就随便啦,只要能混文凭就够了。
大学生毕业后谁还写作(有人写博文)、读书,那他就是外星人了!

欧美的外国人读书据说是终生的。
这个方面出过国的人的更清楚,我没有到过外国。
2003年有个瑞士女郎来我家,她一空就读书。
几年前我问别人,她的书读得怎样了。
他说不知道,因为瑞士人从大学开始,时工时读,读完大学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在这个大学修了一半,转到另一个大学继续读另一半,学分全国大学承认。

据说他们的管理人员,也要自觉学习的。我们中国的管理人员有几个读MBA的?对他们来说,读书更书知识既既是为了工作,但也不完全是为了功利。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读书是人生的必修课。

我们的成人读书情况如何?
教育局要广大教师提高学历,许多人说是那是读假书,是没有用的。
没有办法,助读的机构也只能适应中国人,放任大家混函授文凭读假书。
其实,函授也好,脱产也好,能不能读到书全在于你自己。
借函授的机会,同样可以学到很多知识的。
你认真读完一本好书,听完一本好书就一定有收获的。
不能轻视教育或说阅读的作用,但不能要求读完一本书能让你成仙成佛。
我的本科是自考的,听中山大学潘智彪教授讲几个小时的美学,真让人脱胎换骨!
在读研时,听教授上课,那真是受益终生!

一种特殊的因缘,我学习国际海洋法,天啊!视野被打开了!海洋意识被打开!
海洋意识,其实是全球意识。
我就明白毛将白龙尾岛送给越南,犯多大的错误!那真是遗害千秋啊!
因为毛读了许多古书,但也许不懂国际海洋法,他没有意识到送出一个岛屿意味着还连带送出12海里的领海、24海里的毗邻区、最远至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后两者有重叠)。这个岛引发中越争议,现在让我们渔民受苦了!

我们现在不读书了,我们把时间浪费在网游的麻将上了!
在火车上,如果我们都拿一本好书来慢慢看,那是多么享受的事情啊!
此时此刻,窗外雨声淅沥,我们静心来读读书,那是多爽的事情。
南怀瑾说深夜读《易》得其趣,不知不觉中天就亮了。

读书并不仅是为了赚钱的。
读书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种黄金与美不见得是功利性的,而可以完全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要从传承文化、提高修养的动机去培养阅读的习惯,而不仅是为了稻粱谋。
读书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美好。
希望我们多读好书。
[snapback]3790561[/snapback]​
[/quote]
 
我从不读除了周先生之外的其他任何书籍。
 
QUOTE(凉雪 @ 2016年02月19日 Friday, 11:28 AM)
我从不读除了周先生之外的其他任何书籍。
[snapback]3790582[/snapback]​


周树人?
 
我喜欢不断地学习,但不是学校的知识。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