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今天,我们为何还要读书? (1人在浏览)

游庠

大学一年级
注册
2014-04-19
帖子
708
反馈评分
37
点数
11
  总理又到书店了。22日,李克强总理考察厦门大学期间,专程到访“厦大时光”书店,勉励学子应该天天读书,“这种好习惯会让我们终身受益”。

  近年来,总理相继与BJ三联书店、杭州晓风书屋等书店结缘,传为佳话。这次在“世界读书日”之际,又专程到访厦大的书店,可见总理对书店与阅读的浓厚情怀。当然,总理关心的不止是三两家书店的命运,而是倡导全民阅读,鼓励人们养成读书习惯。

  读书是个人的事,也是社会的事。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不仅能够从书本中获取知识,而且有助于养成沉静、豁达的气质。一个书香社会,往往是一个不浮躁的社会。读书对减少社会的浮躁、功利化倾向,不无裨益。

  多年来,不少人认为钱等于一切,从而忽视了精神的需求,忽略了文化才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底蕴。当前社会技术不断进步,也需要“手不释卷”、不断汲取新知,才能跟上时代节奏。一个人不读书,很难保持“日日新”的知识储备,而一个不爱读书的社会,也难以通过不断创新赢得发展。倡导全民阅读,鼓励天天读书,可说就是为了让人们对读书更感兴趣,更加重视。

  多读书,也要读好书。正如李克强总理在“厦大时光”书店所说:大家需要读时新的书籍,但要获得最基本的常识,还要更多阅读古典、经典的著作。这是经验之谈,也可谓至理名言。一个人要培养读书兴趣,刚开始可能不知读些什么书,只好跟着阅读时尚走。但如果只在时髦图书里兜兜转转,而不去追求更高的阅读境界,就会像是在阅读迷宫里徘徊,找不到出口。这时候,不妨把目光转向经典,从经典中汲取知识的力量。

  所谓经典,就是人类阅读经验的结晶。套用一句话说,一本书读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经典。有些经典不容易读,但只要静下心阅读,一定能够让人终身受益。在我个人阅读旅程上,经典带来的乐趣以及思想启蒙,让人受益无穷。实际上,许多经典并不像封面介绍那么“面目可憎”,反倒非常活泼有趣。比如《基督山伯爵》,一旦捧起来读,就会让人有种“停不下来”的感觉。顺便说一句,金庸的《笑傲江湖》就是向这部经典致敬之作。

  阅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养成读书习惯,也不是靠一个“世界读书日”就能解决。总理给书店写信、到书店探访,传递的是一个积极信号。特别是经历过“文革”毁书和“读书无用论”的时代,我们对读书的重要性应当有更深切的了解。
face3.gif

http://star.news.sohu.com/20150424/n411799642.shtml
 
犹太人每年平均读45本书,比起来,我是落后了,惭愧啊
 
以前睡觉前都要看一会儿书,现在睡觉前没手机就睡不着。同样惭愧啊。
 
QUOTE(庭院梧桐 @ 2015年04月29日 Wednesday, 01:24 PM)
以前睡觉前都要看一会儿书,现在睡觉前没手机就睡不着。同样惭愧啊。
[snapback]3747307[/snapback]​


ha.gif
ha.gif
ha.gif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更别提犹太人了,中国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这与中国悠久的文明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很不符,因何当前中国国人陷入阅读危机?
 
从传统上说,阅读一直停留在精英层面,没有形成全民阅读的传统。
其次,即时的在线浏览正在取代传统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阅读新趋势。这种阅读方式虽然有较为快速、及时等优点,但也存在容易令人产生思维惰性、缺乏系统思考和判断能力等弊端。
再次,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心变得浮躁。生活压力大,让人们很难静下心来再去思考书中的要义,也很难有兴致去探索哲学的命题。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将阅读当成是获取信息的途径。
国人的“阅读危机”还表现为阅读的功利化。一直以来,升学和就业成了国民教育的主要追求,学生就形成有用的书就读,无用的书不读的功利阅读观。这样把读书当成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不是对读书本身感兴趣。
最后,部分国人阅读量少与个人需求有关。中国当前处在社会转型阶段,忙于各种事情而无暇阅读是一部分人阅读量少的原因。一个人的阅读量还与他对阅读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相关。如果认为阅读与自己的生存状况关系不大,或者阅读反而会影响生存状况的改善,他就没有阅读的需求和积极性。
不久前,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国内掀起了一股“莫言热”,但要拉动国民阅读水平,仅靠莫言一人,那无异于杯水车薪。我们应该抓住当前莫言“阅读热”的契机,想方设法,把这个“短热”转化成为“长热”,把针对一个人的“快热”,转化成针对更多的作家作品、更宽广领域经典之作的“慢热”。
 
阅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但要读好书呵
 
QUOTE(唯用一好心 @ 2015年04月29日 Wednesday, 10:37 AM)
犹太人每年平均读45本书,比起来,我是落后了,惭愧啊
[snapback]3747277[/snapback]​

现代人几乎都一样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