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话里一句“ 猜猜我是谁”轻易就骗走15万 (1人在浏览)

娃哈哈

大学三年级
注册
2006-04-11
帖子
810
反馈评分
77
点数
11
2007年 07月 09日 09:39 深圳新闻网

深圳新闻网讯 “苏主任,好久不见啊。没听出我是谁吗?”就从这样一句开场白开始,苏主任竟被诈骗团伙骗走了15万元。福田八卦岭派出所在侦破一起诈骗案时发现,一种新型诈骗手法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悄然出现。

今年4月中旬,福田八卦岭派出所接到了苏先生的报警。苏先生是一家公司办公室主任,两天前有一个陌生的电话打进他的手机。“苏主任,好久不见啊!”对方听起来是一名广东口音的中年男子。苏先生一时没听出来对方是谁,但那男子的口气让他感觉应该是很熟悉的朋友。他不好意思地问:“请问哪位?”一听苏先


生这么问,对方好像不高兴了:“怎么,没听出来我是谁!”苏先生觉得声音像是某局的某位处长,于是小心翼翼地问:“是不是某处长啊?”“就是我啊!”对方高兴起来接着说:“我在广州开会,手机没电了,这是我朋友的电话。”就在苏先生庆幸及时辨认出处长的声音时,那位处长开始向苏先生求助。据他说,他在广州出了车祸,撞伤了人,现在对方进了医院,急需15万元现金垫付医药费,希望苏主任能汇款到广州帮他解燃眉之急。“处长”口口声声说:“我明天就回深圳,回了马上把钱还给你。”解急要紧,苏先生不好意思拒绝“处长”的求助,于是慷慨地答应了,并根据“处长”提供的账号,分三次把15万元汇款给了“处长”。等他汇完钱准备打电话告诉“处长”时,那个号码却始终关机。他找出通讯录打通“处长”的电话,没想到,对方全然不知这件事情,也不在广州。
意识到受骗后,苏先生连忙报警。八卦岭派出所立即成立专案组,立案侦查。经查,苏先生提供的号码是广州的,银行账号却是在广西玉林开户。经过大量调查工作后,专案组发现一个诈骗团伙的存在。这个诈骗团伙的“总部”在广东电白,有着严密的分工组织,第一级是“总指挥”,也是团伙主犯,通过各种渠道,购买全国各大城市某些个人信息,甚至包括姓名、手机号码、家庭电话、工作单位、职务等等私人信息,并从中物色有一定社会地位或经济基础的人为诈骗目标。手中有了这些资料,“总指挥”将信息分发给团伙第二级―――“业务员”, 这些业务员有数百人,每天负责打上百个电话,在电话里让对方揣测自己是谁,然后顺水推舟开始行骗。以出差在外,发生交通事故急需钱等等各种理由,骗取对方汇款到指定银行账号。行骗得手后,“总指挥”会通知“第三级”―――取款人前往取款。取款人是“总指挥”的亲信,他不直接与“业务员”联系,只单线联系“总指挥”。

经过近两个月侦查,近日,八卦岭派出所专案组在广东电白抓获该团伙一重要成员。在进一步侦查中,专案组发现,这种“猜猜我是谁”的诈骗手法已经形成规模,估计有多个犯罪团伙以同样的手法在全国各大城市撒网,有时一天进账高达百万元。专案组查获了几大本个人资料,其中包括北京、上海、沈阳、武汉等多个大城市居民信息,有的信息甚至详细到家庭住址、家庭人员情况,令人咋舌。

在破案中,福田警方陆续接到同样手法的诈骗案件,可见这一诈骗手法在深圳悄然出现。福田警方通过本报警示广大市民,在接到此类“猜猜我是谁”来电中,一旦对方提出求助汇款,一定要多方核实,不可贸然解囊。(记者沈小妮通讯员任冠元温现青)


(来源: 深圳新闻网) 编辑: 戴维
 
电白人不愧是中国的尤太人,聪明绝顶,只是用途不正当。
 
我有个朋友说:中国的骗子中电白人是教授,福建人是博士生,河南人是研究生,湖北江西人是本科生,全国各省人是专科生,中国就是一所骗子大学,姓共的当校长.
 
唉~如果把这些头脑放在做生意肯定可以赚钱..
 
唉~悲哀....无言
 
不是吧
电白的悲哀!
 
手机诈骗流行"你猜我是谁" 电话猜一猜骗走五千块
2007年03月19日 15:15:14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诈骗又出了新变种。这回骗子们的目标更加明确,多数受害者都是使用以1390、1380开头或者以888、666、5858等吉祥号码结尾的手机用户。今天上午,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再度发布预警:近期市民如果接到电话,对方第一句就是“你猜我是谁”,一定要多加小心,你可能已经被骗子盯上了。

“如果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电话,让你猜他是谁,你就真去猜,很可能至少被骗走5000元,所以我们现在都管这个骗术叫‘猜一猜五千块。’”刑侦总队副总队长马曦初说。从1月至今,这种新型电话诈骗已经从120名北京市民手中骗走了200多万元,受害最惨的一名市民被骗33万。

根据办案民警的描述,记者记录下骗局的全过程。

电话铃响。是一个陌生号码。

“喂,请问是哪位?”

“你猜,猜猜我是谁?”

“……(犹豫中)你是张总经理吧?”

“就是我,你还真想起我来了。我换新号码了。过两天我到北京,到时候去看你。”

一两天后……

电话又响,是上次的号码。“我是老张,我上北京的路上出车祸了,现在在天津,马上就要动手术了,钱带得不够,能不能赶快帮忙汇点钱过来。”

事主一听朋友出车祸,慌乱中立即按照对方要求汇款,于是骗局完成。

刑侦总队三支队民警李刚说,被骗事主基本都是收入较高的白领或企业老板,而且使用的手机多数都是吉祥号码或比较老的号码。“一般人接到电话,听到对方让‘猜’他的身份,本能地会认为这是自己比较亲近但并不经常来往的外地朋友。为了不得罪朋友或者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很少会不理睬对方。只要事主试探着猜对方是某位朋友,骗子都会‘顺杆爬’。”

在第一个电话里,骗子只是“套瓷”,并表示很快来北京出差,不会有一句话涉及到钱。但此后一两天内,事主就会接到第二个电话,或是在来京路上出车祸、或是家人突然得了急病,甚至是在外地嫖娼被当地警察罚款,总之是有急事要用钱。

民警介绍,事主听说“朋友”出事,头脑一热,心理防线放松,通常立即就去汇款。很多人在钱汇走之后,冷静下来,立即意识到可能是被骗了。打电话向对方核实,而这时对方的电话往往已经关机。但在个别案件中,事主还中了对方“连环计”,连续汇款五六次才意识到被骗。

马曦初说,这种电话骗子有几个特点:一是多数使用神州行电话,二是南方口音,三是一旦被问起为什么声音变了,都会以“感冒了”、“嗓子坏了”应付。“最简单的应付办法是,反问对方:你想找谁。如果他说得出事主的名字,多数情况下就不是骗子。”马曦初强调,目前部分骗子通过网上的校友录获取事主电话,因此即使对方能说出自己的姓名,也不能完全丧失警惕。“如果事主通过种种迹象,怀疑对方是骗子,请立即报警,我们将通过技术手段调查对方,将骗子绳之以法。”马曦初说。 (记者安然)
 
"好友"来电"猜猜我是谁" 今年来骗七人 35万元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网上海频道 编辑: 时间:2006-4-4 13:27:00 点击:6728



近日,一伙专门以“老同学”、“老朋友”之名,通过电话和短信“叙旧”获取他人信任后骗取钱财的诈骗犯罪团伙成员落入法网,黄伟腾等4名福建籍犯罪嫌疑人被虹口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经查,该诈骗团伙自今年以来已先后作案7起,共诈骗人民币35万余元。

5年未见“好友”来电

2月底,陈小姐接到一个电话,她询问对方是谁,而对方却一个劲地让她猜,陈小姐想了想,便猜道:“你是丫丫吧?”不想竟“猜对”了。陈小姐怎么也没料到这个曾和自己一起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好朋友竟然在分别五年后又给她打来电话,对于“丫丫”的声音,陈小姐已经有些陌生,可是对方言语中的点点滴滴却让陈小姐回忆起当初那段难忘的时光。

此后连续几天,陈小姐和“丫丫”互发短信,昔日友情不断升温。3月9日,陈小姐又接到了“丫丫”的电话,闲聊之中,陈小姐感觉“丫丫”似乎有心事,便问她是不是碰到了什么难事,“丫丫”支支吾吾,在陈小姐的一再追问下,“丫丫”才吐露“实情”:原来其男友的妹妹也要去澳大利亚留学,可拼拼凑凑还是差了6万元钱,男友为此一直闷闷不乐,“丫丫”的情绪也受到了影响。

陈小姐想起了自己当初赴澳留学的艰辛,又想起了“丫丫”在澳大利亚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感念当初的那份友情,陈小姐当即决定伸手相助。“丫丫”对此千恩万谢,让陈小姐把钱分别汇入两个银行账户,并承诺日后有了钱,一定连本带息一并奉还。

第二天上午,陈小姐按照“丫丫”的意思分别将2万元和4万元汇入两个银行账户。几天过去了,“丫丫”如人间蒸发,再无音讯。3月15日,陈小姐拨打“丫丫”的手机,却猛然发现对方的手机已停机。陈小姐越想越糟糕,当即向虹口警方报了案。

受骗上当不止一人

虹口警方接到报案后,迅即成立专案组对此案展开侦查。根据陈小姐所持的汇款凭证,警方获悉这两个银行账户所属地均在福建厦门,在查询这两个账户内的资金流向时,侦查员发现,其中一笔15000元的款项数小时前刚从上海打入便被人从异地提走。

根据这一线索,侦查员迅速找到了从上海汇出钱款的金先生。调查发现,金先生也同样是因为接到“老同学”的来电而汇款的。金先生称,自己的确有这么一位高中时代的老同学,但是双方已有多年没有联系了。前不久,这位“老同学”刚和他电话联系上,后来又一直短信联络,由于身处两地,双方至今还没来得及见一面。就在几小时前,“老同学”突然来电,说儿子住院急用钱,希望金先生能够借15000元给她。金先生和这位“老同学”高中时代非常要好,于是当即给她汇了钱。

两起案件如出一辙,又使用同一银行账户,侦查员判断对方极有可能以非法手段获取了他人信息,所谓的“老同学”、“老朋友”都是犯罪分子精心设下的骗局。

作案7起骗得35万

侦查员迅速赶赴福建厦门,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逐步缩小了嫌疑圈,最终将目标定格于犯罪嫌疑人黄伟腾。经过几天的守候伏击,侦查员发现黄伟腾租住的公寓内住着两男两女,黄伟腾和两名女子深居简出,另一名男子则经常驾驶一辆皇冠轿车来往于银行和住地间,这一反常情况坚定了侦查员对案情判断的自信心。

在掌握了大量确凿的证据后,3月20日上午10时,虹口警方果断出击,将黄伟腾、王晓霞、张艳芳及郑雄文四名犯罪嫌疑人当场抓获,并从其住处缴获各类银行卡50余张、作案手机6部、手机SIM卡10余张、电脑2台及专门用于提款的皇冠轿车一辆。

经查,该诈骗团伙自今年以来已先后作案7起,共诈骗人民币35万余元。

目标

锁定老总、经理

经查,这伙诈骗犯罪嫌疑人惯用一种“猜一猜”的诈骗伎俩。据犯罪嫌疑人黄伟腾交代,该诈骗团伙专门出资向他人购买个人资料或雇用网络黑客从互联网窃取个人信息,经过筛选后,从中选择一些老总、经理等有钱人作为作案目标。目标选准后,由团伙成员以打电话的方式开始初步接触,诈骗犯一般先让对方“猜猜我是谁”,受害人又往往误将骗子当成自己的“老朋友”或“老同学”,名字脱口而出,此时骗子便会迎合而上。

有了第一步,之后的骗术也愈演愈精。他们往往会以短信的方式继续和受害人交往,一来二往,感情加深,受害人越加对“老朋友”或“老同学”的身份深信不疑。尔后,骗子会在适当的时机向受害人提出借钱的要求,受害人往往念及旧情不忍拒绝。一旦受害人汇出钱款,骗子迅速注销手机号码,并将银行汇款提走,从此销声匿迹。

提示

慎填个人信息

据该团伙成员交代,他们手中握有的个人信息主要来自于互联网,诸如校友录、俱乐部等公开信息,而这些信息上不仅有姓名、电话之类的常规项目,甚至还有个人的一些社会生活经历,为骗子行骗大开方便之门。

在此警方提醒市民,一定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如非必要,不要在网上填写过于真实的个人信息,只要时时都有防范之心,个人隐私才能得到较好保障。骗术往往既聪明、又愚蠢,只要多长个心眼,总有办法识破它。
 
猜猜我是谁?"老同学"神秘来电套走他7万多
--------------------------------------------------------------------------------

http://www.scol.com.cn 四川在线 (2007-07-02 07:54:5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消息  电话那头,“猜猜我是谁”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口吻似乎是朋友间的恶作剧,可就是这样一个听起来有些娱乐化的询问方式,也许就是一个骗局。成都某公司经理肖先生,前几日对这样的“恶作剧”信以为真,在自认为是“老同学”前提下,大度地向对方借出了7.6万元,结果中了骗子设下的圈套。

  神秘来电一猜猜到“老同学”

  说起自己遇上的荒唐事,肖先生有些哭笑不得。6月22日,他在云南昆明出差感冒发烧,当他在医院输液时,电话铃响了,一位操着广东口音的男子一上来便热情地招呼他:“喂,肖总吗……”有些头晕的他觉得对方似乎叫出了自己的名字,不过,打电话的人是谁,却有些神秘。“真是贵人多忘事啊!猜猜我是谁?”热情的问候让肖先生被问蒙了,他想了半天也想不起来这个声音,寒暄了半天,对方还是不说自己的名字,这弄得本来已生病的肖先生更加不舒服,头也越发的昏沉起来。

  “我给你发了短信,说我换号码了,你没收到吗?”听对方这么说,肖先生突然想起自己在念E M B A 班时的一个同学,也是广东口音。“难道是李哥?”想到自己的老同学广东人“李哥”混得不错,今后没准会有生意往来,他一下来了精神:“你是李X X ,李哥嗦?”电话那头迅速回应道:“是我啊,换号了,我刚到重庆,你在成都还是……”原来是“老同学”!

  “同学”有难拍胸脯帮忙

  “喂,肖总啊,我是李哥!”第二天上午,正在医院输液的肖先生再次接到老同学来电,这次老同学没有让他“猜”,却是焦急地向他求助。原来,“老同学”称自己在重庆娱乐场所玩时出了点事,被警察给抓住了,他和4个朋友每人要被罚8000元:“还差1.6万元!”毕业后,在事业上有了一些成绩的肖先生为了在同学面前显示自己的大方,立刻打电话让公司出纳将钱打到李提供的户头上。随后,老同学又来了两次电话,以自己卡上的钱取不出等情况为由,先后又向他借了6万元,想到“帮忙就要帮到底”,正在输液的肖先生二话不说,拿起电话便帮老同学“搞定”,两个多小时内,肖让公司出纳一共向对方的户头上存了7.6万元。

  走出医院,想到在同学面前十分有面子的肖先生有些得意,他拨通了老同学电话,这时老同学却关了机。“事情怎么样也应该通知我啊?”觉得有些不对的肖先生找到老同学原来的号码拨了过去,正坐在公司上班的“李哥”却称自己没换号……

  民警提醒别和陌生人“猜”

  昨日,回到成都的肖先生到成都火车南站派出所报了案。“当市民接到‘猜猜我是谁’这样的陌生电话,十有八九是个‘套’!”从民警那里,肖先生才得知,“猜猜我是谁”是一种新的电话诈骗方式,,一般是犯罪嫌疑人装老朋友向事主打电话,当事主猜出自己某个朋友的名字时,犯罪嫌疑人便热情地说自己便是那个人,第二天便会以各种方式向其求助。“别和陌生人猜,只要对方提到汇款,必须马上核实其身份。”民警称,遇到类似情况,只要及时核实了情况,骗术便会不攻自破。
 
“猜猜我是谁”骗惨大连人 时间集中在去年12月
http://www.sdnews.com.cn 2006-5-19 13:15:51 来源:半岛晨报





  沈阳警方称已接到多名大连被骗者咨询,被骗时间集中在2005年12月

  “猜猜我是谁?”猜对就开骗!这个“老友记”圈套在去年12月份接连令数名大连的生意人中招。近日,陆续有读者与本报联系,讲述自己被骗经过。骗子行骗手法不仅套路完全相同,甚至行骗金额、谎言中的地点、事件都一般无二。

  作案套路

  身份:持南方口音的男子

  路线:到沈阳出差,不日来连

  意外:营口遇车祸,急需抵押金

  金额:5000元“打底”

  “故交”探友途遇车祸

  “你猜我是谁啦?”2005年12月27日左右,在大连开发区做生意的赵宏到北京出差,突然接到一个南方口音的电话,他的第一反应是一名久未联系的香港合伙人刘总。“答对了!”“刘总”说自己现在人在沈阳,正准备去大连找赵宏谈些业务。

  12月30日,“刘总”又给赵宏打来电话,称自己已经开车前往大连。几小时之后,“不幸”消息传来――“刘总”开车肇事。

  两个小时之后,“刘总”又打来电话:“基本摆平了,人正在医院。得交押金,兄弟能借我5000元吗?”

  “把你卡号告诉我,我汇给你。”

  “现在找不着卡,要不然我告诉你银行账号,你汇过来吧。”

  “求援”钱数越涨越高

  两三个小时之后,“刘总”说已经收到钱了,但伤者比较严重,还需要2万元。

  此时的赵宏开始觉得不对劲了,于是用别人的手机又拨打了“刘总”的电话,“你找谁呀?”接电话者突然用凶巴巴的普通话问。

  找出香港朋友的电话核对之后赵宏得知,刘总就在香港。

  和朋友聊天时赵宏得知,另一名大连的朋友也被该骗术骗了钱。同样的招术,同样的5000元,山东来连做生意的张强在10天前刚刚被骗。和赵宏一样,张强也是在对方再次开口要钱时才想起核对电话的。

  2005年的最后一天,大连人周立也被“猜猜我是谁”骗走1.5万元。

  沈阳警方

  接到多名大连人报案

  5月15日,沈阳市皇姑刑警大队破获一起同类案件:4名犯罪嫌疑人从今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作案60至70起,涉案金额高达100多万,被害人均是沈阳人。目前,警方核实的11起涉案金额就有50万。

  昨天,沈阳皇姑刑警大队负责此案的戴姓警官说,自破案消息传出之后,已有多名大连人与他联系,核对是否是被同一伙人所骗。但就目前掌握情况看,可能性不大。“从警方掌握的该团伙存款记录看,全部是2006年2月份之后的存款。”戴警官说,该团伙利用互联网等工具获取企业负责人的电话资料,因此被骗者都是有钱、或有身份的人,至少去过广东或在广东有朋友。

  戴警官说,犯罪嫌疑人交代“他们平均每打10个电话能骗到一个人。”

  警方提醒,市民如接到类似电话,千万不要理睬,如果对方屡次拨打,可以拨打110报警。记者苏琳

  (应被采访者要求,文中赵宏、张强、周立系化名)

责任编辑:宋宪霞
 
鼓鼓瓦是眯人咧````
 
是被骗的人太笨而已。
 
在还没有充分证实身份的情况下及简单的一个电话就给人存入巨款,不是大笨蛋是什么?
 
这事说来也巧,昨天才看了报道,昨晚就接到一位电白口音普通话的自称是我台湾朋友的人的电话,让我猜他是谁,我说猜不到,他就说姓张,就问张什么呢?他就说:"你那么多姓张的台湾朋友吗?",是啊.有好几个.他又说现在在珠海,明天来看我.我说去接他,他说不用了.到后面,又说他姓陈.晕倒.可能是新手.

不过,还等他电话.不行下午就打电话找他.看到底何方高手.
 
QUOTE(半个人 @ 2007年07月10日 Tuesday, 09:33 AM)
是被骗的人太笨而已。
[snapback]1827050[/snapback]​


人笨,会甘有钱,还是挣来的?你好聪明?
 
QUOTE(娃哈哈 @ 2007年07月10日 Tuesday, 12:25 AM)
我有个朋友说:中国的骗子中电白人是教授,福建人是博士生,河南人是研究生,湖北江西人是本科生,全国各省人是专科生,中国就是一所骗子大学,姓共的当校长.
[snapback]1826957[/snapback]​




太''看得起''咱们电白人了吧


QUOTE(剃头组新闻中心 @ 2007年07月10日 Tuesday, 10:07 AM)
这事说来也巧,昨天才看了报道,昨晚就接到一位电白口音普通话的自称是我台湾朋友的人的电话,让我猜他是谁,我说猜不到,他就说姓张,就问张什么呢?他就说:"你那么多姓张的台湾朋友吗?",是啊.有好几个.他又说现在在珠海,明天来看我.我说去接他,他说不用了.到后面,又说他姓陈.晕倒.可能是新手.

不过,还等他电话.不行下午就打电话找他.看到底何方高手.
[snapback]1827059[/snapback]​




别等,赶快去报警,

让警察把他们抓光光,不要让他们逍遥法外.

以免让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骗子手段并不是很高明,只是事主太善良吧!
 
水东近日发生多起凌晨入室盗窃案.

究竟是如何进门的?是否有万能钥匙?

请知情人帮忙解答一下好吗>
 
前段时间我已在这里边提醒过大家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条大"水鱼"出来了!真的是......?前段时间就有人这样打过电话给我!我当他是有病!在电白真的是多这种人啊!我也最讨厌这种人!如果我知道他是谁?我就用6000元叫人放了他们!作为电白人真丢脸!
 
这种事情我在去年已领教过了,好在我没有上当,还玩了他一回,说钱已汇给他了,叫他自己去查,他查来查去也查不到,猛打电话给我,我接通了不作声,让他费话费.
 
太牛B了
 
今天险遭贼人骗财 提醒大家对你猜我是谁来电留个心眼 来源:羽柴秀辉 发表:osakawin 时间:05月26日 10:20
http://scoiety.joohe.com/2007/0526/102059.shtml
为了进一步核实,我又回电了13686764394,问他:“知道我是谁吗?”那人愣了一下,但马上又说:“我当然知道,你是XXX嘛!”(用粤语说的)我心里一惊:这个骗子竟然知道我的名字?!然后那人又提起借钱的事情了。这时,我冷笑着对他说:“很厉害嘛,居然知道我的名字和手机。但你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啊!”那人故作不高兴的样子:“你说什么?快拿钱来,我这里等着救命!”我不理他的话又说:“你不知道燕大哥根本不会说广东话的吗?你究竟是谁?!要钱可以,你到佛山市公安局正门来拿吧,你有种来拿我给双倍给你!”那人知道事情败露了,马上挂断了电话。之后我再打13686764394这个电话,对方手机一直在通话中,没有再接听。

好险啊!如果不是我警觉性高,凡事多留一个心眼,很可能就上当受骗了!现在的诈骗犯真的很厉害,不但知道你的手机,还知道你的真是姓名,一不小心就会掉进他的圈套!可惜,他栽在秀辉的手里了。

总结这次险遭行骗的经历,秀辉要提醒大家几点:

1、我们的个人资料很不安全,泄漏个人资料的途径太多了。不信?你购买汽车时候给车行登记的资料、你去办理优惠卡和贵宾卡时留下的个人资料、网络安全导致的个人隐私泄漏、某些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买卖个人资料牟利……这些途径都很有可能泄漏你的个人资料,让不法分子很容易就会得到你的真实姓名、手机以及其他资料,这些人就会利用手头上的资料让你感觉到――他应该是你认识的朋友!

2、遇到陌生人来电不要顺着他的思路去回答。这时秀辉这次犯的一个严重错误,也是很多人的惯性思维。行骗者往往会让你去猜他是谁,然后利用你不敢轻易得罪朋友的心理进一步套取他想要的资料。个案中我开始时就是顺着他的思路,让他套用了燕大哥的身份。现在回想起来,当初我说他是不是猪大哥、牛大哥,他也会认是的。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不要抱着会得罪朋友(尤其是一些久违见面或者不熟悉的朋友)的心态,一定要决绝一点。要么你自报家门,要么我马上挂你的线!让他无法轻易套用你某位朋友的身份,千万不要说一些自己千辛万苦才想起来的名字给他听,否则就会落入圈套!

3、一定要报警!绝不姑息!现实中敢于报警的人不多,有的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有的怕单位领导怀疑自己不知道结交了什么坏人从而降低对自己的评价,还有的会害怕犯罪分子的报复。――无论是什么理由,不报警都是错误的!不报警的话就会姑息纵容了行骗者,让他继续逍遥法外,让更多人有机会受骗。作为一个有责任、有正义感的中国人,我们都应该大胆报案,将这些行骗者绳之于法。一个连鼠窃狗偷也害怕的人还会指望他是一个敢于面对世界列强的爱国者吗?拿出你的勇气和责任,勇敢举报这些罪犯!

4、凡事多留心眼,不要轻信。多问几句,多问几个人不会吃亏的,很多谎言和骗局会在“多问几句,多问几个人”之下露出狐狸的尾巴!

目前,我已向公安机关报了案,提供了行骗者的相关线索。大家看到一些135、136等等有可能是神州行、大众卡等无实名登记的电话号码时,就要多留几个心眼了!尤其是那个13686764394的号码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