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祭伯父文 (1人在浏览)

QUOTE(孔子老婆 @ 2014年05月10日 Saturday, 11:20 AM)
淳淳教导还是谆谆教导?
[snapback]3639526[/snapback]​


感谢更正。
实际上只有“谆谆教导”,没有“淳淳教导”的说法。
 
QUOTE(凉雪 @ 2014年05月10日 Saturday, 11:31 AM)
我认为此文语言属性独特,文字精练,所述内容涉及到人的原始爱怨,情感自然渲泻。也许过悲,人不太闻名,却别忘记红尘之中,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非一定要名人才能传记才能成文。

正如作者所说,同是电白人,既然题材不限,祭文入选,未尝不可。
文风属性,古有不限,悲歌赞歌,自然可以兼容。
[snapback]3639529[/snapback]​


镇干部好大气量!
 
QUOTE(湖海山人 @ 2014年05月10日 Saturday, 08:54 AM)
我希望多写几篇。
[snapback]3639478[/snapback]​


给山人个建议,你可再写篇祭文,可祭活着但已死去之人或消逝之精神或物(例如猪肉)
这样的构思这样的文体必定出彩的很
 
蛙子不说我的祭文是范文吗?
随着梦仙先生的离去,能写出他那水平的祭文的人也难得了.
因此我担心传统文化中的这条脉要断了.
这也要发这篇东西的原因所在..

我有想法,尽吾所长十周庆,肯定不要再发祭文,梦仙与邓维基先生都是电白稀有的人才,他们却走了,我写什么祭文给电白人看?
 
QUOTE(湖海山人 @ 2014年05月11日 Sunday, 07:03 AM)
蛙子不说我的祭文是范文吗?
随着梦仙先生的离去,能写出他那水平的祭文的人也难得了.
因此我担心传统文化中的这条脉要断了.
这也要发这篇东西的原因所在..

我有想法,尽吾所长十周庆,肯定不要再发祭文,梦仙与邓维基先生都是电白稀有的人才,他们却走了,我写什么祭文给电白人看?
[snapback]3639833[/snapback]​


寻常祭文写得再好,无非是歌颂下仙人之德行,表达下生者之哀思。无甚内涵。
脉断这些就无谓忧天了
你不觉得用祭文的方式来表达思想很妙吗?
 
突然觉得死蛙的回复有无尽的内涵啊
 
QUOTE(湖海山人 @ 2014年05月11日 Sunday, 07:03 AM)
蛙子不说我的祭文是范文吗?
随着梦仙先生的离去,能写出他那水平的祭文的人也难得了.
因此我担心传统文化中的这条脉要断了.
这也要发这篇东西的原因所在..

我有想法,尽吾所长十周庆,肯定不要再发祭文,梦仙与邓维基先生都是电白稀有的人才,他们却走了,我写什么祭文给电白人看?
[snapback]3639833[/snapback]​


ha.gif
 
学习了,知道有这么一位传统学问家哈,老人家已享天年,主任无需过于惋惜,节哀!记得电白有专门写骈文体(四六文)祭文的专业人士,好象也要拜师学习才能从业。
 
说到传统,我是赞成小学语文课在二三年就开始学习文言文的 ,朗读背诵为主,不求甚解。而要复古写文言文,古体诗,则没必要作为教学大纲来抓,凭个人兴趣,喜欢做文言文古体诗的,不妨做做,不喜欢的不勉强。朗读和背诵,是让孩子感受并熟记文言文,到有一定阅历和知识积累,自然而然就理解了。文言文相对英语对中国人来说应该更容易学习的,这样一来主任也无需惜乎惜乎了,主任伯父也后续有人了哈。
 
拿一篇范本文稍为改一改便是也,跟抄袭没多大区别。
 
QUOTE(宇宙细胞 @ 2014年05月23日 Friday, 06:14 PM)
拿一篇范本文稍为改一改便是也,跟抄袭没多大区别。
[snapback]3645028[/snapback]​


百度一篇范文,完后略作修改,不叫抄袭也叫山寨。
 
QUOTE(电白论弹 @ 2014年05月23日 Friday, 11:29 PM)
百度一篇范文,完后略作修改,不叫抄袭也叫山寨。
[snapback]3645165[/snapback]​



评委带头拿山寨货来参赛,这还有意义吗?
 
QUOTE(宇宙细胞 @ 2014年05月24日 Saturday, 12:42 AM)
评委带头拿山寨货来参赛,这还有意义吗?
[snapback]3645190[/snapback]​


ha.gif
 
QUOTE(宇宙细胞 @ 2014年05月24日 Saturday, 12:42 AM)
评委带头拿山寨货来参赛,这还有意义吗?
[snapback]3645190[/snapback]​


有证据吗?如果有证据可以弹劾他
 
QUOTE(电白论弹 @ 2014年05月23日 Friday, 11:29 PM)
百度一篇范文,完后略作修改,不叫抄袭也叫山寨。
[snapback]3645165[/snapback]​


你找出原文来,我哪句略作修改了?
像我,这种内容你能百度的出来呢?
写作这个东西之前,曾经看过伯父遗下的一些祭文,可是没有任何一篇可供模仿,除了基本的格式。
这份东西,动笔的时间不过一个小时。
这种内容就只有我才能写得出来,我还没看到有其他的人写进祭文: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不为万世开太平开,也为圣继绝学。上昭天地,不负鬼神。
 
电白的祭文传统上,是四言为主的,我听说历史上还有一篇很有名的46体,但是我没有看过,我之所以用四六体,因为我不喜欢四言的太死板了。
伯父曾经为一个死去的渔民写祭文,他居然很认真地用了一些工整的对偶句。所以我说他德行文善上昭天地,不负鬼神。
在祭文中,用对偶句,这是伯父的真传。
 
你给我找一下我的那一句是山寨的?
 
QUOTE(蛙子 @ 2014年05月11日 Sunday, 07:08 AM)
寻常祭文写得再好,无非是歌颂下仙人之德行,表达下生者之哀思。无甚内涵。
脉断这些就无谓忧天了
你不觉得用祭文的方式来表达思想很妙吗?
[snapback]3639836[/snapback]​


老实说像娃仔这种人他根本就不了解我伯父的文化价值。
他以为,写祭文就像是写gCd的文章一样的,胡吹,歌功颂德就可以了。
 
我之所以主动写这篇祭文,我了解这个人身上所承载的文化价值。
 
QUOTE(山里人家 @ 2014年05月10日 Saturday, 10:03 AM)
不是很有名人物,此文自个收藏好就行了,外人没多少个认得他是谁,再说人出名也不是什么好事。
[snapback]3639482[/snapback]​


看了廖主任的祭文,我也想写一篇,纪念自己的父亲,听你一说,我不敢写了。
 
电白有的人写祭文喜欢抄袭,因此出现“死错人”的现象,听说连老手都偶尔犯这种错误。
 
山人好文采呀!
比毛泽东的《祭母文》还出色呀。
 
QUOTE(湖海山人 @ 2014年05月09日 Friday, 09:13 PM)

伯父廖万山(1932―2014年2年28日)先生,号梦仙,晚号村夫,茂名市电白区博贺镇瑚塘边坡人,中医师,精通诗联文,毕业于林彪为校长的某速成大学(在湛江),青年时在徐闻县当文书(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后辞官归田。著有《初蒙稿集》(以诗为主)和《家礼精华》。
1985年,先生在瑚塘出句“莲出湖塘尘不染”征联,引起我县老一辈文人关注。
伯父在日,对小侄多在指点,受益良多。奈何晚辈心路自塞,不思进取,不能尽得伯父真传,此为伯父之憾!伯父仙后,吾方悟贤人不可再遇,慨叹已无补于事,
4月1日化服,我宣读此文以吊其德。今发于论坛,以教电白人知道电白曾有此贤人。
祭伯父文

呜呼!寒春飞霜,长夜苦雨!天有暗日,夜有尽处,泪无休时!可恨苍天无情,谁怜伯父难留!伯父生前,施恩非唯及侄,而怜侄为甚!伯父大去,是小侄之不幸,亦系吾族之痛,更乃吾乡之哀!伯父此逝,族折栋梁;仙人一别,乡陨文星。今对灵前,深忆伯父德容,泪难成文,言难表哀!伯父少有折桂之才,早立青云之志。熟读经典,博览诗书,出口成章,倚马千言。年方十九,仕于徐闻。少年得志,锦绣前程无限;弱冠逞才,峥嵘岁月难量。谁知世态智昏不明,难忍官场黑白颠倒。义愤乃归田园,睿智当隐杏林。未为万世开太平;也为往圣继绝学。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精通脉理,断疾中的;熟读医经,下药回春。救人无数,起死为常。
伯父一生,光明磊落,高洁如莲,浊尘不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之也厉。

修身既严,齐家有智。身为长房长男,继承祖志。振兴廖氏,思虑良多;光大家族,智谋过三。一思迁移祖骸,归葬吉穴;二思择得吉地,迁建祠堂;三拟后世十代辈字。可恨时不我予,未能施行。伯父之志,惜未能酬。

伯父博学多才,医易诗文,无所不通,无所不精。继承贤圣文脉,远近闻名求文。建庙作序,殚精竭虑;祝神吊哀,辞尽其才。虽为渔父农夫,无论鸿儒白丁,从不苟且。懿哉其德,可昭天地;美哉其文,不负鬼神!伯父虽终百年,美文流芳万古。

精研《董公择日》,甚得精髓,复印多本,传与亲友。又著《家礼精华》,囊括礼仪精华,继承礼教,功德难量。小楷为文,俊秀可人。伯父暮年,顽疾磨身,深知天年不远,抱病著书,呕心沥血,于大去前半年,竟成《初蒙稿集》,尽集一生诗词,珠玑满目,锦绣为篇。印成数本,以流后世。以上三书,皆传小侄。伯父逝前三天,命在呼吸之间,见侄到来,竟拔气筒欲与语!爱侄之至,重于性命!伯父视侄,是侄是生;侄敬伯父,亦伯亦师。

伯父在日,淳淳教导,知无不言,问无不答,答无不喻。起承转收,四字启发,侄乃为诗。诗词入门,功自伯父,鸿恩大德,灭齿难忘!可惜小侄愚笨,未能尽承伯父之学。贤人在旁而不惜,大德有心而难传。呜呼!族中无贤不幸,有贤不贤,小侄不幸更甚!
缅怀伯父一生,仁义礼智,正表儒门风范;嘉行懿德,确为家族荣光。
伯父大去,侄失良师,族失栋梁。于是阴阳两隔,天人永绝!大贤仙去,文脉待续,德风空怀。今陈酒醴,具以牺牲,列于灵前,以表众哀!哀哉尚
飨注:发表于论坛时有所改动。
[snapback]3639326[/snapback]​




QUOTE(湖海山人 @ 2014年05月24日 Saturday, 10:41 AM)
你给我找一下我的那一句是山寨的?
[snapback]3645278[/snapback]​


jk.gif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