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正能量】茂名人日记 (4人在浏览)

QUOTE(wdfb @ 2013年05月10日 Friday, 10:02 AM)
生活流水账的琐事,有必要发到论坛吗
[snapback]3540871[/snapback]​


我的目的很明确,既要在此立贴,连载我的日记,说出事实,作为证据,供各级党政和新闻媒体调查核实,也顺便做做广告,希望那些得到过我帮助的广大群众也愿意帮助一下我。
 
2007/3/25

今天在猛烈的阳光炎热的天气下干活,这里的温度比茂名高,据说海南的更高,下午五点干完活准备回去,这里离祖国大陆最南端的海安镇很近了,干脆去附近的徐闻县吃晚饭,于是先到徐闻海安码头,看了看海口过来的客运轮渡风光,真希望有钱有时间的时候去海南玩玩,再去祖国的各个偏远角落里看看当地风土人情,不枉过此一生。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奢望,有奢望也好,有奢望就有希望,在己所能及的范围内实现自己的某些愿望和理想,人生过得有点意义......
 
2007/3/26

今天下午去高水路干活,干到六点多才完,然后去沿江路吃牛肚火锅,在其间,有乞丐来乞讨,很多人都麻木不仁了,对于这些职业乞讨者的乞讨行为,有人觉得他们是可怜,有人觉得似乎给于他们施舍会使他们更依赖于这种不劳而获的行为,我想其实发达国家也有这些人的存在,这是很正常的,麻木不仁是不可取的,但滥施爱心也值得商榷,如果我们变被动的施舍为主动的帮助,那么,就能够更好的体现我们的同情心和爱心,帮助不一定要有钱才敢去做,我们钱少的出点力也是很高尚的,因为爱心无所谓攀比,而贵乎自愿,如果这个社会能形成做好事者不问金钱本事阶级阶层一律平等的行为规范和氛围,相信会有更多更多的人愿意奉献自己一颗可不受世俗势利强奸的纯洁的爱心......
 
2007/3/27

今天没活,整理了一下书籍,有很多书看起来很有用,但是又几乎没有阅读的可能,不是忙,而是没有这个闲情逸致,我觉得古人说的不错,书非借不能读也,因为是别人的东西,总感到没有读是一种浪费和可惜,因为是自己的东西,总感到用不着那么迫切和珍惜。

人是自私的,总喜欢占有,这很正常,人是自私的,总喜欢与利益最密切的亲人朋友互相帮忙,这也很正常,人是自私的,总喜欢与同学同乡同事同好同志打交道相帮忙,这也是很正常。然而,人与人又是追求利益的平等的,当自私的利益交换面对着平等的利益交换,互相对弈时,看哪一方的力量占优势,哪一方就抑制对方的既得或所需求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帝王将相从有种到无种再到消亡的根本原因。

我们总喜欢与自己人分享,可这个社会却迫使我们与其他人分享,难道,这就是未来之趋势?
 
2007/3/28

今天没活,下午自己去了趟化州,吃了当地的特色小吃牛杂,要沾辣的汤料来吃,我不大敢吃辣的,因为容易上火,在广东,即使是北方人也容易上火长痘痘(暗疮),我的个人经验是:只能在广东之外才能放开顾虑吃辣的,有可能是气候和水土的问题。当地的另一个特色的是糖水,我去的爽爽糖水店点了一碗芋头西米露,味道很好,芋泥很香,糖水清甜清甜的,和茂名那些甜得发苦发咸的糖精水迥然不同,估计是真材实料且配的好。其实打响自己的招牌说难很难,说容易也容易,只要有足够吸引顾客的某些特色,就是自己的资本,即使是卖垃圾食品的麦当劳和可口可乐、百十事可乐之类,也到处打广告以时尚的特色得以大卖热卖,可见人无完人,重要的是自己的特色......
 
2007/3/29

今天到光华北路原看守所干活,晚上在边防大厦吃饭,席间有一人大谈饮食心得,说是凡是肥大的鸡鸭鱼肉都不应吃,因为现在都是打激素催肥的多,我觉得有道理,贪贪口福吃不健康的东西偶尔是可以的,常常吃,最后总会出问题,吃东西有选择的吃,做事情有选择地做,人就活得平衡一些。

有很多人因某项事情很成功,就妄自尊大起来,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按照人的自私本性,总是把自己看的很高,把别人看的很低,这种思维是人自然而然产生的,是人的自然反应避免不了,但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看的很低,低到与普通人平等的角度,那么,是不是就显得很低贱了呢?恰恰相反,人们会把他看得很高,真心地尊敬他,相信他,我觉得所谓的领导作风正好是老百姓最反感的作风,这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封建官僚等级特权思维的典型写照,他们把对待下级的态度用到了他们的主人--人民群众身上,难怪得到的是人民的鄙视而不是尊敬,一心想看高自己的,却被别人所看低,这不值得我们这些平凡之辈所深思么?
 
2007/3/30

今天没活,似乎也没有什么可写的,想起以前我是多么的不懂世故,也经历了人生对己而言算是不小的挫折,这几年更是经历了很不可思议的情况,但即便是多么的不可思议,我也由紧张转到了习惯,这就是人的适应性。

也许我的人生是非常波澜起伏的,也许我的人生是平淡如水的,这都无所谓,因为这与人的心态有关,很多东西是随遇而安的,努力过得到的机会多,但多到什么程度,过分追求和努力会不会因此而走火入魔得不偿失,所以人无论在成功失败之际都应懂得反省,这样就可以避免因过度而碰壁,真理往前多一步也可能掉进深渊,人类社会也是这样靠一步一步的进步的,理想可以很伟大,行动却要实事求是,失去了理想就会失去了动力,只知道随波逐流,失去了实事求是就等于蔑视科学,容易失败。我们不能事事都循规导矩,因为人是可以自我选择的,也不能事事都一意孤行,因为人与人之间是有利益相关的,也许道理就在这里。
 
2007/3/31

今天借了一本书,是有关海德格尔生平的,读一点名人的生活历程对我们有学习或借鉴或反省的意义,我们都是普通人,想要不普通一点是需要不普通的付出的,如果选择了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这未尝不幸福,却有可能虚度了自己可以发光发热的一生,人在可能的范围内都可以实现相对较大的目标和理想,只要自己的惰性不总是战胜自己......

我喜欢看一些名人传记或其他杂七杂八的书籍作为娱乐和休闲,正如很多女人喜欢明星八卦一样,把这些看做是一种别人生活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带来欢笑,带来同感,也可带来或轻或重的思考,总的来说,人生愿意多听多闻多见多读,会给我们的非物质生活带来丰富的内涵,使一个人不至于生活得很浅薄,这其实是很容易做到的,有钱的可以享受有钱的非物质生活,少钱的可以选择少花钱的非物质生活,二者得到的益处都是同样的,更不会存在世间庸俗钱财地位的等级之分......
 
更多个人情况请搜索:影响中南海的茂名人
 
2007/4/1

今天去扫墓,从早上八点一直到晚上七点才回到家,累倒不累,就是有点眼困,但无论多困,回来总想写点东西,记录下自己的感情和心境,留下自己的心路历程与真实感受,为了将来给自己作个纪念,纪念一些值得纪念的感情和感受......

人的一生终归要尘归尘,土归土,我们在世上无论得到过什么利益,也无非是一种心情感受,说得诗意一点,可以说是一段爱恨缠绵的旅程,说得更科学更唯物一点,那就是身体时刻因应不同的利益得失而分泌不同的化学激素在起作用。科学只是让我们明白自己的本质,怎样去面对科学所揭示的本质,就有了不同的人生哲学,哲学最终也只是一种利益的选择方法论而已......

我们对各种各样利益,无论是爱情、事业、金钱、地位等林林总总,总是希望能拥有,并且拥有得更多或更牢固,在这个过程中围绕着这些利益的得失,我们时而高兴时而悲伤,时而快乐时而痛苦,甚至于不受我们的控制,顽固地左右着我们的心情,我想我们都跳不出这自然进化出来的化学激素的控制,但至少可以选择不同的人生哲学,为自己顽固的利益得失心情作个平衡,让自己活的更随意一点,更洒脱一点,更诗意一点罢了......
 
呵呵,我算看明白了,楼主是在卖广告。
 
QUOTE(五味子 @ 2013年05月27日 Monday, 10:17 AM)
呵呵,我算看明白了,楼主是在卖广告。
[snapback]3546190[/snapback]​


我的目的很明确,既要在此立贴,连载我的日记,说出事实,作为证据,供各级党政和新闻媒体调查核实,也顺便做做广告,希望那些得到过我帮助的广大群众也愿意帮助一下我。
[attachmentid=313250]
 

附件

  • 俊美―明亮陶瓷店-.jpg
    俊美―明亮陶瓷店-.jpg
    21.8 KB · 查看: 172
2007/4/2

今天只上午去计星路干活,没事干之余,依旧拿起感兴趣的书籍看看,这已成为了习惯,这并不意味着我喜欢做个书呆子,一心死读圣贤书是一种偏颇,把读书当成一种兴趣而不是任务,这样的读书才是读出了自我,当然读工作进修书除外,这是两码事。

读书有时会读到书呆子状态的,有人读圣经,佛经(举例)或其他书籍读到了很深层次的话,就可能读死了,因为读死,凡是与这些书的观点不同的其它书,就有可能被看作异端或敌对,这明显比书呆子还愚蠢愚昧,但对沉迷于此的人来说,反而以此表现其忠诚和得道了。

真正的读书之道,我辈是很难领悟的,因为好象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比如读某权威书,如果你是相信书中的观点,可以说你相信专业人士或专家学者,如果说你不相信书中的观点,也可以说你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面对于此,我们好象无所适从了,不过我想,如果真能读到二者并存的状态,既相信又不相信,那么,很幸运,那就是真正的读进去了,没有把书读死。

正是这样,才有超越的可能,真理是很难穷尽的,我们追求知识和真理,只有否定过去某些“真理”,才有肯定现在某些“真理”,并且期待着这些“真理”能被后人否定,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比起那些一心要维护自己的真理,容不得他人质疑超越的那些所谓学者文人政客权威们,在思想层次上高上那么一点,这一点就足矣,就这一点也很难得啊......
 
2007/4/3

今天没活,闲来读书,借来之书,有紧迫感,不读则失,读之有益,益利之事,人皆向往,不独贩夫走卒,帝王将相,高僧逸道,盖莫能免。

书有读,必有所感,哲学,已由初时集大成之涵括科学,到被科学所屏弃,哲学基本问题,已由科学所回答及探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令人伤感的扬弃过程。但幸而哲学的另一作用,即为人类提供利益选择的方式,还可以长久地发挥其长处,此即如同应用科学,虽被逐出了世界本原的殿堂,却获得了使用殿堂的权利。

有时,做自己有兴趣的事不会给自己带来直接的利益,人的生存离不开经济利益,人的发展却可以高于经济利益,当一个人蝇营狗苟于世上为自己谋求金钱和物质享受的满足时,只能说他乐于满足低层次的利益,也幸好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穷人,为了生存不得不为金钱而奋斗,给了这个人乐于满足的比较资本和心理优势,当一个人在自食其力的基础上不苟且于金钱和物质享受的满足,为自己的兴趣信仰和理想而努力付出,在自愿的前提下为社会奉献,他所得到的是高层次的利益,如人们的称赞和认可。

这就是哲学的功用,哲学给了人类追求不同利益的选择,哲学给了我们如何去寻找、争取、分享各种利益的方法和方式,大至国家社会,小到身边利益,看似没用的东西,有其间接的作用......

我唯一觉得遗憾的是:象马克思这样以前二者不能兼得而不能自食其力的众多乐于思想者,在生产力发达的今天能够自食其力,不再为温饱而忧愁......
 
2007/4/5

今天上午去卫生学校旁干活,下午去茂南开发区干活,天气较冷,是零上十五六度,要是在北方,这已是春意盎然,可是相对于这里几天前三十度的气温来说,是个典型的倒春寒,我觉得很冷的天气,北方人已觉得暖和,人的适应能力是很不同的,所以人的其他能力和环境际遇也会不同,人比人,气死人,人比己,则快乐长伴。
 
2007/4/6

今天下午去人民广场东面干活,这几天阴冷下雨潮湿,让心情也潮湿起来,总觉得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要是万事如意该多好啊,那样会活得更快活;可穷人有穷人的烦恼,富人也有富人的烦恼,谁都抛不掉烦恼,比如这件事满足了,只会快活一阵子,很快又开始为那件事烦恼了,这是人生常态,有人去追究为什么,于是有了科学家哲学家,有人钻进烦恼中出不来,结果人未老心已衰,有人自在看世界,感觉越活越年轻;许多人为了爱情事业金钱烦烦烦,我觉得他们很看不开,烦是必然的,但是烦到走火入魔的地步,就不懂得该快活地好好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了......
 
了解本人特殊经历可以谷歌或百度:影响中南海的茂名人
 
2007/4/7

今早去人民广场东面加班,下午去参加烧烤.在烧烤场打打牌,烤烤鸡翅膀\牛肉串\香肠\鱼丸,喝喝桶装啤酒,吃吃鱼片粥,伴着聊聊天说说笑,又快乐地度过了一天,我们不能够无聊虚度我们的人生,我们也用不着每天都要严肃认真刻板地生活,在努力工作和日常生活之余,敢于乐于结识新朋友,见识新事物,尝试新活动,乃是一种积极的人生......
 
各位朋友,如果您和我一样,也是同情及愿意帮助穷人和弱势群体的,请在需要购买瓷砖的时候有空不妨到我的店铺看一看,挑选比较一下。

在此向关心穷人和弱势群体的各位朋友说声:谢谢。
 
2007/4/8

今天去卫生学校旁加班干活,明天如果不下雨,可能去信宜市钱排一带出差三四天干活,那里是典型的山区,周围除了山还是山,气温比茂名低,估计爬几天的山,要小劳一下我的筋骨了。山区的空气很清新,前几年曾在信宜干过一星期的活,回家后能立马闻得到茂名市区的空气很有点污浊刺鼻,不过人的适应性是很强的,久就不闻其臭了。习惯习惯,真的是习惯成自然,好习惯形成是很难的,不过形成之后就自然了,坏习惯亦如此,我有不少坏习惯,希望多读多思多试多模仿,能改一点是一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希望吧,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2007/4/9

今天没去信宜,到沃尔玛干活了,早上看见沃尔玛的员工排队喊口号,然后列队进商场做购物演习,商场已经摆好了1/4左右的货物,连新鲜的冰冻鱼都有,可能不久真的要开业了,不过难为了商场旁的商铺,白等了好长时间,如果要收租金的话.他们真要亏好大,有的商铺老板说平时营业额连水电费都不够,真是有投资必有风险啊.

人生也是一种风险,每个人生的选择都有可能有得有失,我们的大脑计算机总会对每件事进行利益的模糊计算,这是生物进化的奇迹,但由于科技的发展,我们的基因和大脑已经不能按以往的模式控制我们的行为了,这是一种相互之间的影响,我们的生物本能要求我们做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收益,我们受到的社会影响和各种思想却不一定使我们按生物的本能要求去做事做抉择,加上科技的应用,几乎在未来有可能相当地改变现有的价值观和人类行为模式,因此,我觉得人的一生未必要按现有的价值观去循规导矩,只要不伤害他人的利益,现在被看作是离经叛道惊世骇俗的行为将来却是很正常很普通不值一提的玩意,如果我们确实敢于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这一切的话...

而人类的历史早已用无数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补:
2013/6/23 探寻能够战胜经济危机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无论是经济过热、供需高度失衡,还是某种经济问题、某个突发事件引起的经济连锁反应,都有可能形成或大或小的经济危机,面对经济危机,认识和处理方法各不相同,体现出各国政府和经济组织、经济学家的各自风格。



中国的现状和国情是政府在国家经济活动中拥有很大的掌控权,这是当前中国的一个特点,我并不是说有很大的掌控权就一定好,或者就一定不好,因为政府掌控权的大小会因为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变化的。我仅在此说明:掌控权大的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方法和掌控权小的政府可能有所不同,因为国情不同而导致各自的处理方式会有不同之处,但本质应当是平等的,不存在谁就是必然正确、谁就是必然错误的“绝对真理”。



中国政府当前应对经济危机的方法主要是凯恩斯主义,这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对于掌控权大的国家则更为有效,但是任何方法都有利弊之处,兴利除弊是能够让这个方法有更长远发展而不至被淘汰的良好改革方式。



中国在面对危害程度不大或者处于早期的经济危机之时,用不着惊慌失措乱下猛药,可以通过政府加大投资对国民经济有长期和重要影响的软硬件基础建设,包括投资环境、经营环境、教育、科技、重大经济项目,着眼于长期竞争力的增强和改善。面对危害程度已经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的严重经济危机,可以选择加大改善底层和基层的各种政府公共和民生项目投资,有限度帮助在经济危机中有困难的企业。面对经济危机极其严重,大批劳动者失业和大批企业破产停产、社会出现动荡的严峻时刻,政府可以代行投资和消费,由政府资助和强制人民进行消费活动,以对抗人民自身消费能力不足的状况。



这一切都会产生弊端,那就是财政赤字的增加。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让人民接受和忍受,但是如果要对抗严重经济危机,那么大量的财政赤字必然会令政府信用受损,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双重危机,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弊端呢?有一办法,那就是借鉴“寅吃卯粮”的方式,卯粮可以借,但必须在将来经济复苏和经济景气之时增加税收、减少政府支出来偿还,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这个政府就是一个有诚信和有作为的政府。



应对任何困难都可以有实事求是和灵活应变的处理方式,这是长期生物进化赋予人类和各种生物的能力,我们有限度有节制地使用这种能力,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了环境,也因此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由环境决定人,这是人与自然博弈的科学结果,因为看似高智商的为数数不胜数的人类即使在小小的地球上,也仅仅是附在其表皮上薄薄的一层微生物而已,谁决定着谁,是明摆着的事实。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