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骑墙看金发美女 (1人在浏览)

QUOTE(二马先生 @ 2012年12月11日 Tuesday, 03:32 PM)
传不上来,我放到网盘吧
解压密码是论坛最新网址
http://0668.es/20133.jpg(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snapback]3461626[/snapback]​
 
好象挺复杂啊,我这电脑盲搞不了...
 
解压密码 2013.gd
 
听说看av不错
 
随便你咯, 部署的是最新版的goagent
 
听说B哥脑干出血,在11月中已经住进首都的301总医院治疗,暂时没有生命的危险。

哎呀,真唏嘘!
 
青春期的性爱:荷兰与美国之比较
荷兰在线 @ 2012-12-11 21:29 分类: Love Matters

大部分荷兰家长允许他们的青春期孩子与异性伴侣在家过夜,而大部分美国家长则会对此勒令禁止,并给泼冷水降低他们的热度。社会学家艾米・夏洛特(Amy Schalet)在她的《别在我的屋檐下:家长、青少年、性文化》一书中探讨了荷兰与美国家庭对青少年性行为截然相反的态度。

teaser-book.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艾米・夏洛特出生于一个美国家庭,但从两岁起便在荷兰生活,直到21岁去美国读书才离开荷兰。在荷兰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期,现在又有个正值青春的女儿,艾米`夏洛特切身体会到两种文化对青少年性欲所持的不同态度。她花了9年时间先后访问了两个国家里72名15至18岁的中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这些受访者均来自中产阶级白人家庭,无宗教信仰或信仰淡薄,可以说背景极其相似。

正常的荷兰人
荷兰语中有个常用词,叫做“平常”或“正常”(gewoon)――凡事只要不违悖人性,你就不用大惊小怪。这种开明的平常心体现在荷兰对毒品、妓女和安乐死的政策上,也同样体现在对青少年的性事上。虽然当孩子(尤其是女孩)第一次提出要带异性伴侣回家过夜时,做父母的未免有些尴尬,但在协商过后他们一般总会开绿灯。有的家长甚至鼓励孩子把异性朋友带回家,因为既然性是免不了的,不如在自家屋檐下进行,做父母的至少知道孩子在哪里干什么。因此与其说这是纵容,不如说是变相监管。

荷兰家长会向孩子强调,尝试性爱的前提是你觉得自己准备好了,并且认定你的伴侣是你真正喜欢的人。荷兰家长也会对孩子强调性安全,教他们如何采取避孕措施。当然,孩子们早就在学校里学习过这些了。荷兰学校为12岁的孩子普及性教育,为他们详细讲解性事,教他们如何避孕,防止性疾病,保证身心的安全和健康。这门性课程的题目是“爱永垂不朽”(Long Live Love)――与荷兰家长强调的“做好准备”和“真正喜欢的人”可以说是相映成趣。

戏剧化的美国人
听到“爱永垂不朽”,艾米・夏洛特说,美国中学生都笑破了肚子――性就是性,把性教育叫做“爱永垂不朽”也太酸了吧。美国男生流行把性和爱分开,他们愿意追求性,却不愿意承认爱。一个受访者说自己为了爱去性交而与众不同。他幻想和可以女友相拥一夜而不发生任何关系,因为自己深爱着她。相对于荷兰人把性爱看成件屋檐下的平常事,这个美国男孩的陈述好似电影里的情节。

美国人的戏剧感也体现在家庭里。当女孩向父母提出要带男友回家过夜时,父母会立刻反对。他们的理由很简单,男生在青春期荷尔蒙的导致下会做出冲动之举,女生的心理和生理构造不一样,所以千万不要因一时糊涂而自讨苦果。无论男女生家长都最怕孩子怀孕,因为传出去了会给孩子和家庭都带来污名,万一堕胎不当而变成青少年父母还会背负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他们坚持要等到孩子搬出去独住,最好有经济来源后才开始性交:只有那时他们才算真正准备好。然而,美国中学生并没有因父母的反对而停止性交。他们偷偷摸摸得来,在朋友家、派对舞会上、车厢后座、电话亭里……因为避孕不当,美国的女中学生的怀孕比例比荷兰要高出很多。

成长的乐与痛
在荷兰青少年眼中,性是光明、甜蜜、亲昵、值得享受的。荷兰家长不担心孩子性交,只担心他们乱性。在美国青少年眼中,性是有些神秘的,刺激的,反抗家长集权的事。美国家长担心性,如果性一旦发生,他们希望不要发生在自己的屋檐下――眼不见为净;既然孩子18岁总要离家成人,不如让他们在自己的臂膀下多当一会儿纯洁的孩子。

荷兰人的开明制造了青少年低怀孕率和良好的家庭关系。而美国人青少年不仅怀孕率高,家庭关系也常因性而产生冲突。提起荷兰性文化的长处,美国孩子却不以为然:“连性都变得平常了还有什么刺激?”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享受“乖孩子”和“浪荡儿”的双重身份,并在黑暗里乐此不疲地向着成熟摸索――或许这就叫成长吧!


© © RNW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荷兰在线
 
QUOTE
140字的空间,却极大改变了公众参与社会讨论的方式及影响力。但微博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作为严格受控的舆论平台,微博在政治上巩固了中国人的“青天情结”。

“在微博上言论不自由才是正常的,如果出现自由,那就是一种政治策略,其背后都有一定的政治目的。”举例说,在今年2-4月份,原本高度敏感的薄熙来事件,在微博上却被“去敏感化”处理。换句话说,就是放宽公众有关薄熙来的猜测与评论。这样的“无为”,恰恰体现了当时中央处理薄熙来事件的态度。

自由的假象
微博上这种“失常式的自由”,是利用人民舆论达到政治目的,是延安模式新闻宣传的延续。简单地说,延安模式即一手全盘控制信息,一手利用舆论来实施政治打击。发动人民群众来声讨敌人,在文革期间曾达到了高峰。“当网络上各个话题都被封锁,突然有一个窗口时,谁都想来表现正义感。”。

微博上表现出的自由是一种假象。“微博存在至今,是因为当局允许其存在。”与其他媒介相似,微博这个平台,在不同个体的使用和体验中,产生了多层次、多样化的政治与效果。但归根结底,微博的服务器处于当局的完全监控之中。国外的社交媒体基本上已经被拦在了中国的防火墙之外,因为当局很难对其实施控制。“微博是受到严重审查的。审查本身就有各种弊端,但微博上的这种自由的假象,可能更危险。”

青天情结
在微博的舆论收放中,中枪最深的莫过于地方政府。“中国社会有一种青天情结,即中央是好的,地方政府是腐败的。”微博上通过检举吐槽地方腐败,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中央集权。“当然这也推动了地方政府的透明化。”

.....

当然,也有人希望通过法律手段来争取微博上的言论自由。帐号为“人民警察申勇”的微博用户写道:“全国被删帖被禁言被封号朋友能不能联合起来?怎样维护宪法保障的言论自由?互联网管理办公室以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到底是个什么组织和机构?从业人员哪里来?具备合法主体资格吗?执法标准是什么?。。。”

市民自主空间
网络强化了中国民众的对抗性公共领域。网络使得中国网民在政治上的顺从性减弱,网民对当前状况的不满也加深。

微博上的讨论确实也是对言论自由的一种实践,对公民素质的培养。“但真正来说,自主的自由萎缩了。”

市民社会中最重要的自组织的功能,被微博所钳制了。“在08、09年,网络论坛上还有许多非政府组织,政府并不真正知道这些组织有多少人,如何运作。“但微博控制了网民自组织功能后,剩下的几乎都是慈善机构。这些机构是中央可以控制的,也几乎都是由中央的名人主导的。这导致了市民社会的萎缩。”
 
吓人呢。
 
二马,我刚刚测试了,使用后显示IP地址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市谷歌公司,但是比较慢,twitter可以上.
 
标题党,,,,
 
QUOTE(byronroy @ 2012年12月12日 Wednesday, 10:45 AM)
酒圣老板,谁吓你啊
[snapback]3462379[/snapback]​


围脖吓人呢
 
墙外虽有美女看
但墙外的不一定是真实的
 
QUOTE(byronroy @ 2012年12月12日 Wednesday, 02:09 PM)
二马,我刚刚测试了,使用后显示IP地址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市谷歌公司,但是比较慢,twitter可以上.
[snapback]3462502[/snapback]​


看看youtube还是可以的,我喜欢用来看tvb的新闻,还有一些轮子的说法
 
能用就好,唉 huawei的链接又失效了
 
QUOTE(byronroy @ 2012年12月12日 Wednesday, 08:56 AM)
听说B哥脑干出血,在11月中已经住进首都的301总医院治疗,暂时没有生命的危险。

哎呀,真唏嘘!
[snapback]3462293[/snapback]​


可怜一场君王梦化水。
 
这是平板哦

要nexus 4吧
 
苹果迷,不如选ipad mini吧
 
i5-3317U
4G
128G固态硬盘
摄像头
蓝牙
指纹
3G网卡
Win7HP64bit
黑色
 
嗯, youtube很畅顺.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