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郎咸平:楼市打压成功 (1人在浏览)

经济财经

学前班
注册
2011-10-26
帖子
99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郎咸平称,今天中国绝大部分产能严重过剩,只剩下最后一个产业还有强劲需求,那就是房地产业。房地产业是中国最后一个支柱产业。近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打压楼价。许多人关心这种打压是否有效果。如果换一个角度考虑:要是打压成功了,房价降下来了,会是什么样的情况?那就是中国完了!中国的房地产业现在好比是一座火山,政府的打压即是试图把这个火山压住。如果强制压住了,熔岩不会自动消失,一定会从岩层中更为薄弱的环节漏出来,其后果是:恶性通货膨胀、经济再次探底,甚至引发火山爆发,最后一个支柱产业画上句号。让房价上涨,老百姓住房怎么办?新加坡的做法是一个样板,即政府加强保障房的建设,以一个繁荣的商品房市场来构建保障房的基础。2010年政府土地出让金2.7万亿,拿出10%建保障性住房,2700亿可以建设2亿平方米,10年20亿平方米足足够2亿人居住,如果从土地出让金拿出6000亿可人人看病不要钱,再拿出1000亿可人人上学不要钱,所以从土地出让金拿出1/3,可以解决老百姓住房、看病、上学"三座大山"。企业拥有更大的弹性才能应对危机。


郎咸平指出,要想成功应对危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比其他人更早意识到危机的到来;其二,也是更重要的,是企业要拥有更大的弹性。


比如李嘉诚。他在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之前就清偿了自己的债务,降低负债比例,然后出售了一些股权,让手中保有大量的现金。在金融危机到来后,他又宣布停止所有的投资。这样下来,李嘉诚大概持有220亿美元的现金,那么这220亿美元当中,70%左右是以现金形式所保有,另外30%是以国债方式所保有,所以非常具有流动性。此后,在所有人都无力投资时,李嘉诚抓住机会,在上海做了一笔投资,赚了一大笔钱。郎咸平语录:・只要你在中国看到泡沫,那一定是一个更大危机的先兆。


政府的政策一定是根据表面现象作出的,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解决本质问题。・品牌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够做得到的。那些认为通过几个名人打广告就能够推出一个世界一流品牌,根本是不可能的。


中国是一个最喜欢谈判而又最不会谈判的国家。出口价格往往是越谈越低,进口价格往往是越谈越高。

所有央企国企只上缴了1.2万亿元的税,而所有的个体户 (雇用员工少于5人)的小企业,居然上缴了1.1万亿元的税。

当政府遇到处理不了的情况时,通常的做法是加税。控制股价,提出印花税;控制楼价,提出房产税;汽车多了,提出车船税。

收费已成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来源。广东河源一个收费站的收费期限居然达到756年!如果你觉得走高速公路交费很正常,那就证明你不正常。


北京取消对运菜进城的车辆收费,导致菜价降了一半。

中国有重蹈日本覆辙的危险,而且比日本输得更惨。

浑然不知危机将至,一个民族将为这种自大无知付出代价。
 
不理他说的对与否,有不同声音总比一种声音强。
 
政府会打压楼价吗,岂不是自断财路,叫叫口号而已。
 
把猪肉价提得高高的,把房价提得高高的,把所有的东西卖出的价格都提得高高的,是不是这样就有希望了啊?还是专家呢,说话说得那么空洞。大道理我不会讲,但作为老百姓,我只知道,想要买的东西在价格上能有希望买得起就可以了,不像大城市里的房,去抢银行都不一定能买得上。当然,收购价高卖出就高,收购价低卖出就低,这样才平衡吧,如果只是收购价很低的,卖出却是天价,我相信这才是离灭亡不远了。这所谓的专家所说的话或者是太深奥了,不是我这些平民百姓能理解的吧。又或者这专家又在忽悠人了,这专家说的话的重点应该是:“打压房价成功,中国就完了”。而所说的这个打压房价,是怎样打压?又有什么危害却不说,反而用了长篇大论去说税收问题和高速收费问题,后面所说确是能让大部分人都认同,但:一码事归一码事,打大压房价不能和下面所说的混为一谈,别故意用一些能让人认同的事去引导大家也去认为打压房价中国就完了这样的理论是真理!嗯,再哆嗦一句:不突出标题重点!
 
建房子也一样,除开建房所用的开支,开发商还有得赚,但不是太离普,老百姓都还有希望买得起,我相信这样大多数人都不会有意见吧,嗯,也许想暴富的开发商和炒房商有意见。我相信,老百姓卖出东西的钱拿去买其它的东西也有希望买得起,这才是老百姓想过的日子!嗯,我朋友在旁边说,我卖一粒米的钱要拿去买一楼房子。呵呵,这是不成立的,因为它们的价格不对等。说到价格,又话说回来了,建一栋房子,所需要一百万,而开发商要拿钱出来并担风险,所以要赚五十万,那么这栋房子卖出一百五十万,(这只是简单打个比方),那么这栋房子就值这个价吧,如果开发商想暴富,要卖到二百五十万,那么这样的话国家还不打压那就真的是不成样子了。
 
这些专家,你说他是专家,他就当真自己是专家了,你说可笑不?
法院旁边那个运福花园,据说这房地产老板就盖那10几幢商品楼就赚了亿几,你说是什么概念?
 
不打压也完,怎么都完了……早不改革体制,现在迟了……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