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教师的腐败触目惊心! (1人在浏览)

如一坊

高中一年级
注册
2010-06-02
帖子
551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在反腐的浪潮中,有的人提出“最不满意的是教育,”教育反腐倡廉也势在必行。在教师中开展师德教育,切实作好创先争优活动是教育倡廉的重要途径。
今天,“教师的腐败我不忍心提起”,又不得不提起,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不应该涉及腐败的,可事实恰恰相反,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教师已由灵魂的锤炼者变成了金钱的崇拜者,进而他们也在想方设法敛财。今天,我谈到这个话题,相信很多人是心知肚明,却不想提起的,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
现在先从一个调动的事例说起:一个小县城,教师要调到县城里,要花的好处费在短短的十年里由三五千元涨到了八九万;要经过的程序由原来的教育局说了算到现在的县常委说了算。大家仔细看一看,好处费涨了将近20倍,难道21世纪初到现在,十年间“货币购买力”上涨了20倍吗?另外为什么这是教育局的“家事”而由县委亲自抓呢?尽管“上调”如此困难,但教师对它赴之若鹜,不惜“血本”。为什么呢,我想中间的奥妙是不言而喻了吧。如果不是有利可图,谁会做这“赔本买卖”呢?
既然花了这么大的代价,就必须要在一定的时间里收回“成本”,这就需要一定的手段了!不论县城里的学校还是大中型学校,有一个人物至关重要,他(她)决定着老师们的命运。他(她)决定着你是否能从默默无名到名声鹊起;他(她)决定着你是否能从只啃工资到工资根本不动。这个人是谁呢?当然是校长了!是否能达到后者就全靠校长对你角色的定位了,如果让你任主科,让你任班主任,那么你的好运会随之而来了。当然,其中的权钱交易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他们又是如何做的呢?
(一)谋取座位费。梁山好汉,108将座位论资排辈;中学学生,教室座位论钱排位。这是部分班主任的特权。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座位费一词开始成为大家的噩梦。一个人数不少的班里,黄金座位是一至三排,四五排次之,那么什么人坐呢?这就说到了座位费,90年代原来是象征性的几十到几百,发展到现在的三五千以致更多。那么如何能让家长乖乖地交费呢?班主任老师运用了“逆推法”,他把那些不懂“人情”的学生坐到最后。一坐最后就面临两种情况:一是你看不清黑板(现在的近视眼可多了);二是后面的学习环境不好,都是些不学习的“小混子”,“近墨者黑”,坐在这里大家说能学习好吗?何况你又不是天才!这时,家长就开始想办法了,他开始变得懂“人情”了。班主任呢,他就根据家长送钱的多少安排座位。这样,该生的座位就开始从后往前推,推到什么程度就决定你的家长“孝敬”钱财的多寡了。班主任为了收取更多的座位费,就在同一排安插更多的座位,以致于学生挤得很厉害,桌与桌之间的空隙小到了极点,学生出入很不方便。当然也有极少的一部分学生不在座位费考虑之内,比如说全班的前三名,当官的子弟等等。并不是你交了一次座位费就一劳永逸了,班主任的收费是学期制,每个学期一次结算,只有你不断地“孝敬”他(她),才能保住“黄金座位”。而那些学习平平,无社会背景,又没钱的学生呢,那就忍受不公平吧,黄金座位是永远不会降临到你的胯下的!这样,大家可以想像这些班主任一年中可以收到多少的座位费!
(二)制作家长花名册,以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像医院一样,新生入学时,班主任开始调查各家长的职业,制作特别花名册,当然了,册中不会有无权无势的家长。花名册做好后,就开始利用他们。比如老师要出门,就给有车的家长打电话,这时家长是没有一个人拒绝的。我亲自见过几起这样的事。一个县城里的高中班主任,他盖瓦房时没有木料就给一个当林业局的局长的家长打电话,结果过了第二天,两车松树木料及时送到。这位老师除了自己用,还卖了不少。一位大城市的班主任,他调查到他的学生家长是一个派出所的所长,于是这位班主任就经所长手办了不少户口,谋取暴利。更绝的是一位老师一旦得知学生家长是富豪后,就开始进行很大的感情投资,对该生嘘寒问暖,开小灶――补课。并且在家长会上单独会见该生家长,指出了学生存在的不少问题和在老师的关怀下取得的进步,富豪的家长不由得感激了,他一感激,钱开始大把地涌向老师的腰包。这样老师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老师和家长都心照不宣。更有甚者,有的老师借家长之权谋取官位。有这样一位老师,他是一个普通的教师,但他的心却不普通,他总想着有朝一日会飞黄腾达。有一年,区委书记的儿子转到了他的班,他觉得机会来了。他就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辅导这位公子,三年如一日,并且不要一分报酬。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公子真的很争气,考上了名牌大学。榜出那天,书记握着这位老师的手,感激地说:“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最后那位老师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一个很大的中学的校长,实现了人生的“龙门跳”。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为了避嫌,我隐去姓名。就这样,老师利用手中的花名表,找学生家长办了不少利家利己的事情。为了回报,他们对这些学生关怀备至,尽心尽力。而那些家长无权无势的孩子们,只能饱含热泪,接受“后娘”的对待。
(三)在节日里大肆收礼。国家规定了一个教师的节日――教师节。这是一个体现社会注视知识、尊重教师的日子,却成了部分老师的“收礼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这一天,家长开始送教师礼物和钱财。这一天,也成了测试家长的日子。谁的钱多,地位高,礼物就重。在节后的日子里,老师根据礼物的多少去分级对待学生,很有“阶级性”啊。后来送礼的日子扩展到不只教师节,又加上了春节、中秋节,并且又加上了教师的生日(这是个别情况)。一年下来,也不知道要过多少个“非凡”的日子啊。
(四)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赚取差价。主科老师与书商暗地沟通,一起向学生推销课外辅导材料。原来是教师自己向学生发放,可现在手段更胜一筹,由学生自己到书店购买,并且指定只有一家书店所独有的教辅书,教师则私下到那家书店领取不菲的差价。大家都知道,买书时店里都要给打折,可是那家书店只是少了名义上的几角钱,相当于没打折,可是明知如此,又能如何呢?这样任课教师做的更加天衣无缝,推去了自己的责任。在一个学期里,各种各科的资料满天飞,一个学生不知要接受多少资料。学期结束时,有不少资料依旧如新,因为太多了,忙不过。学生的心情正是:哥买的不是书,是无奈!
(五)有偿补课。国家三令五申规定任何老师不得有偿补课,可是不少老师们“迎难而上”,因为他们看到了金钱的微笑。于是不少老师利用放学后,节假日去招收补课生。他们为了躲避检查,租上别人隐秘的房子,去赚取外快。租的房子里,学生济济一堂,几乎是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全部。学生们愿不愿意来呢,据调查他们十有八个是不愿意的吧,可迫于老师的多次暗示,多次小鞋穿,只好来吧,配合老师一下吧。为了促使更多的学生补课,教师煞费脑经。他们后来找到一个好办法,就是在平时上课时,像说书一样,讲到紧要关头戛然而止,压了一些“绝技”,并说:“没时间了,大家到我那里再去讲吧。”这样,精彩的部分犹如文学网站的VIP作品,付费去听吧。这样,谁能不去呢?谁能因为一颗芝麻的事情丢了西瓜呢?这样,一年下来,老师是累的够呛,因为是全勤呀,没有休息日,但大把大把的钱来到他手里时,他这点累算什么呢?
得了,我的话也该戛然而止吧。纵蔡伦在世也及时造不出我现在要写字的纸。我只列了主要部分让一些腐化的老师的行为公布于众,让大家看看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上已被部分教师染上了铜板的污垢。我说的是城市的部分老师,而没有说农村老师,主要因为农村的学校是多小的规模,村民的腰包与市民的信用卡无法去比,因此腐败的环境在农村的学校里无法滋生。我说的句句属实,如果没有证据,我也不敢在这里去谈这么多,否则,只能是夸大其辞,诽谤老师了。
究其原因,我看不外乎几点:一、市场经济的影响。在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的影响下,以律己自重的教师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二、社会风气的习染。腐败这个病毒已侵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一些意志薄弱,立场不定的教师已逐渐染上了这个恶疾。三、监督领导不以身作则。现在,教育部门的领导也已经腐败不堪,“己身不正,何以正人”?四、报酬分配存在欠缺。天天讲教师洁身自好,甘于清贫,为什么就让教师甘于清贫?美好的物质文化需求世人皆所求,为何就让教师在猎猎西风下辛苦劳作而报酬极少呢?我们国家有些部门,工作量不大,对社会做的奉献不大,可工资报酬却不小。可教师呢,一天的工作时间最少也有六七个小时,工作量极其繁琐繁重,工作压力逐日上升,一月下来,报酬却不与工作强度成正比,还在提倡“教师要甘于清贫”。为什么有关部门就不去考察一下教师的工作现状和收入现状?为什么不去给教师提高工资水平和社会地位?如果教师的工资水平和社会地位提高了,他就不会向腐败靠近了,他就以更大的精力扑在教学上了。现在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大谈精神,大谈奉献多苍白啊,这一切只能是空谈啊!
大家说,一个腐败的教师可以教出多少个贪官呢
 
你爸妈正是腐败之后才生了你,也要骂骂你爸妈才对。
 
QUOTE(如一坊 @ 2011年10月15日 Saturday, 09:07 AM)
在反腐的浪潮中,有的人提出“最不满意的是教育,”教育反腐倡廉也势在必行。在教师中开展师德教育,切实作好创先争优活动是教育倡廉的重要途径。
今天,“教师的腐败我不忍心提起”,又不得不提起,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不应该涉及腐败的,可事实恰恰相反,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教师已由灵魂的锤炼者变成了金钱的崇拜者,进而他们也在想方设法敛财。今天,我谈到这个话题,相信很多人是心知肚明,却不想提起的,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
现在先从一个调动的事例说起:一个小县城,教师要调到县城里,要花的好处费在短短的十年里由三五千元涨到了八九万;要经过的程序由原来的教育局说了算到现在的县常委说了算。大家仔细看一看,好处费涨了将近20倍,难道21世纪初到现在,十年间“货币购买力”上涨了20倍吗?另外为什么这是教育局的“家事”而由县委亲自抓呢?尽管“上调”如此困难,但教师对它赴之若鹜,不惜“血本”。为什么呢,我想中间的奥妙是不言而喻了吧。如果不是有利可图,谁会做这“赔本买卖”呢?
既然花了这么大的代价,就必须要在一定的时间里收回“成本”,这就需要一定的手段了!不论县城里的学校还是大中型学校,有一个人物至关重要,他(她)决定着老师们的命运。他(她)决定着你是否能从默默无名到名声鹊起;他(她)决定着你是否能从只啃工资到工资根本不动。这个人是谁呢?当然是校长了!是否能达到后者就全靠校长对你角色的定位了,如果让你任主科,让你任班主任,那么你的好运会随之而来了。当然,其中的权钱交易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他们又是如何做的呢?
(一)谋取座位费。梁山好汉,108将座位论资排辈;中学学生,教室座位论钱排位。这是部分班主任的特权。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座位费一词开始成为大家的噩梦。一个人数不少的班里,黄金座位是一至三排,四五排次之,那么什么人坐呢?这就说到了座位费,90年代原来是象征性的几十到几百,发展到现在的三五千以致更多。那么如何能让家长乖乖地交费呢?班主任老师运用了“逆推法”,他把那些不懂“人情”的学生坐到最后。一坐最后就面临两种情况:一是你看不清黑板(现在的近视眼可多了);二是后面的学习环境不好,都是些不学习的“小混子”,“近墨者黑”,坐在这里大家说能学习好吗?何况你又不是天才!这时,家长就开始想办法了,他开始变得懂“人情”了。班主任呢,他就根据家长送钱的多少安排座位。这样,该生的座位就开始从后往前推,推到什么程度就决定你的家长“孝敬”钱财的多寡了。班主任为了收取更多的座位费,就在同一排安插更多的座位,以致于学生挤得很厉害,桌与桌之间的空隙小到了极点,学生出入很不方便。当然也有极少的一部分学生不在座位费考虑之内,比如说全班的前三名,当官的子弟等等。并不是你交了一次座位费就一劳永逸了,班主任的收费是学期制,每个学期一次结算,只有你不断地“孝敬”他(她),才能保住“黄金座位”。而那些学习平平,无社会背景,又没钱的学生呢,那就忍受不公平吧,黄金座位是永远不会降临到你的胯下的!这样,大家可以想像这些班主任一年中可以收到多少的座位费!
(二)制作家长花名册,以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像医院一样,新生入学时,班主任开始调查各家长的职业,制作特别花名册,当然了,册中不会有无权无势的家长。花名册做好后,就开始利用他们。比如老师要出门,就给有车的家长打电话,这时家长是没有一个人拒绝的。我亲自见过几起这样的事。一个县城里的高中班主任,他盖瓦房时没有木料就给一个当林业局的局长的家长打电话,结果过了第二天,两车松树木料及时送到。这位老师除了自己用,还卖了不少。一位大城市的班主任,他调查到他的学生家长是一个派出所的所长,于是这位班主任就经所长手办了不少户口,谋取暴利。更绝的是一位老师一旦得知学生家长是富豪后,就开始进行很大的感情投资,对该生嘘寒问暖,开小灶――补课。并且在家长会上单独会见该生家长,指出了学生存在的不少问题和在老师的关怀下取得的进步,富豪的家长不由得感激了,他一感激,钱开始大把地涌向老师的腰包。这样老师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老师和家长都心照不宣。更有甚者,有的老师借家长之权谋取官位。有这样一位老师,他是一个普通的教师,但他的心却不普通,他总想着有朝一日会飞黄腾达。有一年,区委书记的儿子转到了他的班,他觉得机会来了。他就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辅导这位公子,三年如一日,并且不要一分报酬。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公子真的很争气,考上了名牌大学。榜出那天,书记握着这位老师的手,感激地说:“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最后那位老师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一个很大的中学的校长,实现了人生的“龙门跳”。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为了避嫌,我隐去姓名。就这样,老师利用手中的花名表,找学生家长办了不少利家利己的事情。为了回报,他们对这些学生关怀备至,尽心尽力。而那些家长无权无势的孩子们,只能饱含热泪,接受“后娘”的对待。
(三)在节日里大肆收礼。国家规定了一个教师的节日――教师节。这是一个体现社会注视知识、尊重教师的日子,却成了部分老师的“收礼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这一天,家长开始送教师礼物和钱财。这一天,也成了测试家长的日子。谁的钱多,地位高,礼物就重。在节后的日子里,老师根据礼物的多少去分级对待学生,很有“阶级性”啊。后来送礼的日子扩展到不只教师节,又加上了春节、中秋节,并且又加上了教师的生日(这是个别情况)。一年下来,也不知道要过多少个“非凡”的日子啊。
(四)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赚取差价。主科老师与书商暗地沟通,一起向学生推销课外辅导材料。原来是教师自己向学生发放,可现在手段更胜一筹,由学生自己到书店购买,并且指定只有一家书店所独有的教辅书,教师则私下到那家书店领取不菲的差价。大家都知道,买书时店里都要给打折,可是那家书店只是少了名义上的几角钱,相当于没打折,可是明知如此,又能如何呢?这样任课教师做的更加天衣无缝,推去了自己的责任。在一个学期里,各种各科的资料满天飞,一个学生不知要接受多少资料。学期结束时,有不少资料依旧如新,因为太多了,忙不过。学生的心情正是:哥买的不是书,是无奈!
(五)有偿补课。国家三令五申规定任何老师不得有偿补课,可是不少老师们“迎难而上”,因为他们看到了金钱的微笑。于是不少老师利用放学后,节假日去招收补课生。他们为了躲避检查,租上别人隐秘的房子,去赚取外快。租的房子里,学生济济一堂,几乎是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全部。学生们愿不愿意来呢,据调查他们十有八个是不愿意的吧,可迫于老师的多次暗示,多次小鞋穿,只好来吧,配合老师一下吧。为了促使更多的学生补课,教师煞费脑经。他们后来找到一个好办法,就是在平时上课时,像说书一样,讲到紧要关头戛然而止,压了一些“绝技”,并说:“没时间了,大家到我那里再去讲吧。”这样,精彩的部分犹如文学网站的VIP作品,付费去听吧。这样,谁能不去呢?谁能因为一颗芝麻的事情丢了西瓜呢?这样,一年下来,老师是累的够呛,因为是全勤呀,没有休息日,但大把大把的钱来到他手里时,他这点累算什么呢?
得了,我的话也该戛然而止吧。纵蔡伦在世也及时造不出我现在要写字的纸。我只列了主要部分让一些腐化的老师的行为公布于众,让大家看看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上已被部分教师染上了铜板的污垢。我说的是城市的部分老师,而没有说农村老师,主要因为农村的学校是多小的规模,村民的腰包与市民的信用卡无法去比,因此腐败的环境在农村的学校里无法滋生。我说的句句属实,如果没有证据,我也不敢在这里去谈这么多,否则,只能是夸大其辞,诽谤老师了。
究其原因,我看不外乎几点:一、市场经济的影响。在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的影响下,以律己自重的教师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二、社会风气的习染。腐败这个病毒已侵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一些意志薄弱,立场不定的教师已逐渐染上了这个恶疾。三、监督领导不以身作则。现在,教育部门的领导也已经腐败不堪,“己身不正,何以正人”?四、报酬分配存在欠缺。天天讲教师洁身自好,甘于清贫,为什么就让教师甘于清贫?美好的物质文化需求世人皆所求,为何就让教师在猎猎西风下辛苦劳作而报酬极少呢?我们国家有些部门,工作量不大,对社会做的奉献不大,可工资报酬却不小。可教师呢,一天的工作时间最少也有六七个小时,工作量极其繁琐繁重,工作压力逐日上升,一月下来,报酬却不与工作强度成正比,还在提倡“教师要甘于清贫”。为什么有关部门就不去考察一下教师的工作现状和收入现状?为什么不去给教师提高工资水平和社会地位?如果教师的工资水平和社会地位提高了,他就不会向腐败靠近了,他就以更大的精力扑在教学上了。现在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大谈精神,大谈奉献多苍白啊,这一切只能是空谈啊!
大家说,一个腐败的教师可以教出多少个贪官呢
[snapback]3244644[/snapback]​


-----------------------------------------------------------------------------------------




暗中搞有偿补课的是少数,收了红包再对班里学生搞梁山泊英雄排

座次的教师应该也是少数,因为初中小学学生大部分集中农村面上小学,一般家长不会给

老师送礼的。师德不如毛泽东时代好这是谁都知道的。这个社会几乎人人都

为了钱不顾廉耻而赤膊上阵,抛弃了道德良知,连遁入空门的和尚也如此,像少林寺方丈

释永信有经不念,木鱼不敲,整天都在想办公司,捞大钱,捞了大钱干什么?鬼知道!

毛主席生前批判过邓小平猫论,是批错了?现在的中国教育问题多多,是因为举国上下已

经把教育作为一门生意来搞了,让学生幼稚的心灵留下重重阴影
 
不知楼主是否教育的官员?教育产业化不就是你们提倡的吗?
 
腐败现象是有,应该没有那么严重吧
 
好处费确实存在,座位安排在县城学校应该有。
恰恰因为有教育的腐败才有哭穷的教师,所以楼主不要骂哭穷的老师,因为你痛恨的老师都是不哭穷的!
 
QUOTE(tianya @ 2011年10月15日 Saturday, 10:15 AM)
-----------------------------------------------------------------------------------------
暗中搞有偿补课的是少数,收了红包再对班里学生搞梁山泊英雄排

座次的教师应该也是少数,因为初中小学学生大部分集中农村面上小学,一般家长不会给

老师送礼的。师德不如毛泽东时代好这是谁都知道的。这个社会几乎人人都

为了钱不顾廉耻而赤膊上阵,抛弃了道德良知,连遁入空门的和尚也如此,像少林寺方丈

释永信有经不念,木鱼不敲,整天都在想办公司,捞大钱,捞了大钱干什么?鬼知道!

毛主席生前批判过邓小平猫论,是批错了?现在的中国教育问题多多,是因为举国上下已

经把教育作为一门生意来搞了,让学生幼稚的心灵留下重重阴影

[snapback]3244706[/snapback]​


face3.gif
face3.gif
face3.gif

分析的真好,服
 
老师掘了你家祖坟吗?老和老师过不去,贪官那么多,又不见你说咯。
 
楼主是记者吧?搜集的材料如此详尽!

楼主亦或是小说作家?分析或者是想象如此完美!
 
“究其原因,我看不外乎几点:一、市场经济的影响。在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的影响下,以律己自重的教师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二、社会风气的习染。腐败这个病毒已侵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一些意志薄弱,立场不定的教师已逐渐染上了这个恶疾。三、监督领导不以身作则。现在,教育部门的领导也已经腐败不堪,“己身不正,何以正人”?四、报酬分配存在欠缺。天天讲教师洁身自好,甘于清贫,为什么就让教师甘于清贫?美好的物质文化需求世人皆所求,为何就让教师在猎猎西风下辛苦劳作而报酬极少呢?我们国家有些部门,工作量不大,对社会做的奉献不大,可工资报酬却不小。可教师呢,一天的工作时间最少也有六七个小时,工作量极其繁琐繁重,工作压力逐日上升,一月下来,报酬却不与工作强度成正比,还在提倡“教师要甘于清贫”。为什么有关部门就不去考察一下教师的工作现状和收入现状?为什么不去给教师提高工资水平和社会地位?如果教师的工资水平和社会地位提高了,他就不会向腐败靠近了,他就以更大的精力扑在教学上了。现在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大谈精神,大谈奉献多苍白啊,这一切只能是空谈啊!
大家说,一个腐败的教师可以教出多少个贪官呢
 
江苏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教师罢课请愿书中共中央、国务院、江苏省政府、江苏省教育厅、市县教育局:
  我们都是教师,当年我们怀着对“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的美好憧憬,步上了三尺讲坛,满怀信心要实现自己最大 的人生价值。多少年来,我们拖儿带女、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地工作,总以为可以得到人们的尊重、社会的 认可,但在物欲横流、物价飞涨的今天,我们却不得不为正常的日常开支而担忧劳累。我们都是十年寒窗苦读出来的, 很多人依靠父母的东挪西借支撑着修完学业,至今余债未清。我们都是正常人,也要结婚生子、敬老养小,微薄的收入 只能勉强养家糊口。现实使我们不得不在负债中挣命,在贫穷中苦度。政府有些领导每次检查我们的工作,不是恐吓, 就是叫我们要有奉献精神。我们只能在职业的良知与生活的窘迫中默默奉献。
  《教师法》的出台曾给予我们巨大的惊喜,尤其是第25条更给了我们心灵的安慰。我们曾经是那么坚信,教师有了 法律保障,证明了政府与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将教师与国家公务员等同对待,更让我们感觉到公务员不愧为“人民的公 仆”,能够与教师一样安贫乐道,其精神也算难能可贵。但是,这种惊喜只是过眼云烟。就在我们无法应对物价成倍增 长、最渴望增加薪金得以正常生存的时候,我们却遭到了实现社会主义以来最不公正的待遇:国家公务员增加月收入不 到2000元,而我们增加的只有他们的十五分之一。这种巨大的反差只能让我们看到《教师法》的虚伪性与政府中某些人 的欺骗性。而且,很难有一个充分的理由来解释这种荒唐的事实。试明查暗访一番,我们当地的国家公务员的阳光年薪 有几个不是60000元以上?大权独揽者更是收入斐然。如果再算上他们的灰色收入,所谓“人民的公仆”游戏一年抵得 上人民的教师辛苦五、六年。这让我们所有的教师百思不得其解,凭什么高薪者需要加薪,低薪者则保持低薪?这种荒 谬的逻辑好有一比,即强盗是吃肉的,就一定要给他们更多的肉吃;乞丐是饿着的,则必须让他们继续饿着。
  有官员解释说,公务员的加薪不叫“加薪”,叫增加补贴?那么请问,公务员在哪些方面需要增加补贴?难道他们 的工作比教师辛苦?难道他们的生活比教师困窘?难道他们的生财之道比教师还少?难道他们的社会地位比教师更低? 又有官员说,给公务员加薪是为了高薪养廉。这种解释无异于自暴奇丑,即他们默认了自己是贪污腐化的、是不廉洁的 ,只要一加薪,他们就廉洁了。令人发笑的是,倘若公务员仍然不廉洁,是否还要继续加薪?反之,政府没有给教师贪 污腐化的权利与机会,我们只能在教师这种唯一的职业上辛苦耕耘、固守清贫。因为教师太廉洁了,所以也就成了不加 薪的理由。荒谬啊,荒谬!还有一位是我们的市委领导,他曾语重心长地劝我们教师道:“你们难道就等这几个钱用吗 ?”我们的回答很肯定:“是的!”因为我们每天工作十一二个小时,收入比每天工作八小时的泥瓦匠还低,这种微薄 的薪金已经置我们于生活的最底层。教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而能一生驰骋的,我们的确需要增加收入来维持我们的基本 生活。
  我们不是对国家公务员天生芥蒂,也不是对他们心存诽谤,而是通过比较,让明眼人彻底了解此次调薪的严重不合 理性,希望社会与政府不要将尊师重教置于形式上,更不希望政府成为鄙视教师、漠视教育的罪魁祸首。各级政府应该 牢记这样一句名言:“对待穷人的态度,考验一个社会的良知;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考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教 师既是穷人,又是知识分子,因此,对待教师的态度,既是在考验我们政府的良知,也是在考验我们政府的文明程度。 我们不是常常反思十年文革的错误吗?因为打击迫害知识分子,导致了中国的综合国力落后于发达国家至少20年。我们 不希望我们的政府好了疮疤忘了痛,在文革三十年后再制造一个文革的翻版。
  调薪的极度不合理性已经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我们没有足够的理由要求学生学好知识,因为教师的知识首 先已经严重贬值;我们也没有理由要求学生遵纪守法,因为我们的政府首先在亵渎法律;我们也没有理由继续无私奉献 ,因为我们的奉献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政府的腐败;我们更没有理由支持某些公务员先生的工作,因为我们不想永远成 为愚民政策的受害者。我们唯一要做的是,为自己合理、合法的权益而抗争。我们没有过多的奢望,只是首先通过集体 请愿,希望各级政府体察民情、换位思考、尊重法律、以身作则,给教师以公务员的同等待遇,将尊师重教落实在行动 上。如果我们得不到合情、合理、合法的对待,我们将会不断抗争,并决定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采取游行、罢课等 行动。
  今天,教师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已经显而易见,我们在不放弃教育教学工作的情况下集体请愿,既表明我们良知未 泯,又表明我们可怜之至。但我们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并未完全失望。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有度过 三年困难时期的顽强毅力,有应对四川大地震的拼搏精神,有十年文革的惨痛教训……她们既克服了许多巨大的困难, 也纠正了许多历史性的错误。我们相信,在对待教师待遇的问题上,党、国家和地方政府一定会发扬优良传统,克服具 体困难,迅速给出正确的处理意见,给教师、社会、子孙后代,乃至历史一个完美的交待。
 
老师掘了你家祖坟吗?老和老师过不去,贪官那么多,又不见你说咯。
 
QUOTE(如一坊 @ 2011年10月15日 Saturday, 08:07 AM)
在反腐的浪潮中,有的人提出“最不满意的是教育,”教育反腐倡廉也势在必行。在教师中开展师德教育,切实作好创先争优活动是教育倡廉的重要途径。
今天,“教师的腐败我不忍心提起”,又不得不提起,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不应该涉及腐败的,可事实恰恰相反,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教师已由灵魂的锤炼者变成了金钱的崇拜者,进而他们也在想方设法敛财。今天,我谈到这个话题,相信很多人是心知肚明,却不想提起的,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
现在先从一个调动的事例说起:一个小县城,教师要调到县城里,要花的好处费在短短的十年里由三五千元涨到了八九万;要经过的程序由原来的教育局说了算到现在的县常委说了算。大家仔细看一看,好处费涨了将近20倍,难道21世纪初到现在,十年间“货币购买力”上涨了20倍吗?另外为什么这是教育局的“家事”而由县委亲自抓呢?尽管“上调”如此困难,但教师对它赴之若鹜,不惜“血本”。为什么呢,我想中间的奥妙是不言而喻了吧。如果不是有利可图,谁会做这“赔本买卖”呢?
既然花了这么大的代价,就必须要在一定的时间里收回“成本”,这就需要一定的手段了!不论县城里的学校还是大中型学校,有一个人物至关重要,他(她)决定着老师们的命运。他(她)决定着你是否能从默默无名到名声鹊起;他(她)决定着你是否能从只啃工资到工资根本不动。这个人是谁呢?当然是校长了!是否能达到后者就全靠校长对你角色的定位了,如果让你任主科,让你任班主任,那么你的好运会随之而来了。当然,其中的权钱交易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他们又是如何做的呢?
(一)谋取座位费。梁山好汉,108将座位论资排辈;中学学生,教室座位论钱排位。这是部分班主任的特权。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座位费一词开始成为大家的噩梦。一个人数不少的班里,黄金座位是一至三排,四五排次之,那么什么人坐呢?这就说到了座位费,90年代原来是象征性的几十到几百,发展到现在的三五千以致更多。那么如何能让家长乖乖地交费呢?班主任老师运用了“逆推法”,他把那些不懂“人情”的学生坐到最后。一坐最后就面临两种情况:一是你看不清黑板(现在的近视眼可多了);二是后面的学习环境不好,都是些不学习的“小混子”,“近墨者黑”,坐在这里大家说能学习好吗?何况你又不是天才!这时,家长就开始想办法了,他开始变得懂“人情”了。班主任呢,他就根据家长送钱的多少安排座位。这样,该生的座位就开始从后往前推,推到什么程度就决定你的家长“孝敬”钱财的多寡了。班主任为了收取更多的座位费,就在同一排安插更多的座位,以致于学生挤得很厉害,桌与桌之间的空隙小到了极点,学生出入很不方便。当然也有极少的一部分学生不在座位费考虑之内,比如说全班的前三名,当官的子弟等等。并不是你交了一次座位费就一劳永逸了,班主任的收费是学期制,每个学期一次结算,只有你不断地“孝敬”他(她),才能保住“黄金座位”。而那些学习平平,无社会背景,又没钱的学生呢,那就忍受不公平吧,黄金座位是永远不会降临到你的胯下的!这样,大家可以想像这些班主任一年中可以收到多少的座位费!
(二)制作家长花名册,以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像医院一样,新生入学时,班主任开始调查各家长的职业,制作特别花名册,当然了,册中不会有无权无势的家长。花名册做好后,就开始利用他们。比如老师要出门,就给有车的家长打电话,这时家长是没有一个人拒绝的。我亲自见过几起这样的事。一个县城里的高中班主任,他盖瓦房时没有木料就给一个当林业局的局长的家长打电话,结果过了第二天,两车松树木料及时送到。这位老师除了自己用,还卖了不少。一位大城市的班主任,他调查到他的学生家长是一个派出所的所长,于是这位班主任就经所长手办了不少户口,谋取暴利。更绝的是一位老师一旦得知学生家长是富豪后,就开始进行很大的感情投资,对该生嘘寒问暖,开小灶――补课。并且在家长会上单独会见该生家长,指出了学生存在的不少问题和在老师的关怀下取得的进步,富豪的家长不由得感激了,他一感激,钱开始大把地涌向老师的腰包。这样老师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老师和家长都心照不宣。更有甚者,有的老师借家长之权谋取官位。有这样一位老师,他是一个普通的教师,但他的心却不普通,他总想着有朝一日会飞黄腾达。有一年,区委书记的儿子转到了他的班,他觉得机会来了。他就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辅导这位公子,三年如一日,并且不要一分报酬。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公子真的很争气,考上了名牌大学。榜出那天,书记握着这位老师的手,感激地说:“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最后那位老师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一个很大的中学的校长,实现了人生的“龙门跳”。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为了避嫌,我隐去姓名。就这样,老师利用手中的花名表,找学生家长办了不少利家利己的事情。为了回报,他们对这些学生关怀备至,尽心尽力。而那些家长无权无势的孩子们,只能饱含热泪,接受“后娘”的对待。
(三)在节日里大肆收礼。国家规定了一个教师的节日――教师节。这是一个体现社会注视知识、尊重教师的日子,却成了部分老师的“收礼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这一天,家长开始送教师礼物和钱财。这一天,也成了测试家长的日子。谁的钱多,地位高,礼物就重。在节后的日子里,老师根据礼物的多少去分级对待学生,很有“阶级性”啊。后来送礼的日子扩展到不只教师节,又加上了春节、中秋节,并且又加上了教师的生日(这是个别情况)。一年下来,也不知道要过多少个“非凡”的日子啊。
(四)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赚取差价。主科老师与书商暗地沟通,一起向学生推销课外辅导材料。原来是教师自己向学生发放,可现在手段更胜一筹,由学生自己到书店购买,并且指定只有一家书店所独有的教辅书,教师则私下到那家书店领取不菲的差价。大家都知道,买书时店里都要给打折,可是那家书店只是少了名义上的几角钱,相当于没打折,可是明知如此,又能如何呢?这样任课教师做的更加天衣无缝,推去了自己的责任。在一个学期里,各种各科的资料满天飞,一个学生不知要接受多少资料。学期结束时,有不少资料依旧如新,因为太多了,忙不过。学生的心情正是:哥买的不是书,是无奈!
(五)有偿补课。国家三令五申规定任何老师不得有偿补课,可是不少老师们“迎难而上”,因为他们看到了金钱的微笑。于是不少老师利用放学后,节假日去招收补课生。他们为了躲避检查,租上别人隐秘的房子,去赚取外快。租的房子里,学生济济一堂,几乎是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全部。学生们愿不愿意来呢,据调查他们十有八个是不愿意的吧,可迫于老师的多次暗示,多次小鞋穿,只好来吧,配合老师一下吧。为了促使更多的学生补课,教师煞费脑经。他们后来找到一个好办法,就是在平时上课时,像说书一样,讲到紧要关头戛然而止,压了一些“绝技”,并说:“没时间了,大家到我那里再去讲吧。”这样,精彩的部分犹如文学网站的VIP作品,付费去听吧。这样,谁能不去呢?谁能因为一颗芝麻的事情丢了西瓜呢?这样,一年下来,老师是累的够呛,因为是全勤呀,没有休息日,但大把大把的钱来到他手里时,他这点累算什么呢?
得了,我的话也该戛然而止吧。纵蔡伦在世也及时造不出我现在要写字的纸。我只列了主要部分让一些腐化的老师的行为公布于众,让大家看看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上已被部分教师染上了铜板的污垢。我说的是城市的部分老师,而没有说农村老师,主要因为农村的学校是多小的规模,村民的腰包与市民的信用卡无法去比,因此腐败的环境在农村的学校里无法滋生。我说的句句属实,如果没有证据,我也不敢在这里去谈这么多,否则,只能是夸大其辞,诽谤老师了。
究其原因,我看不外乎几点:一、市场经济的影响。在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的影响下,以律己自重的教师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二、社会风气的习染。腐败这个病毒已侵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一些意志薄弱,立场不定的教师已逐渐染上了这个恶疾。三、监督领导不以身作则。现在,教育部门的领导也已经腐败不堪,“己身不正,何以正人”?四、报酬分配存在欠缺。天天讲教师洁身自好,甘于清贫,为什么就让教师甘于清贫?美好的物质文化需求世人皆所求,为何就让教师在猎猎西风下辛苦劳作而报酬极少呢?我们国家有些部门,工作量不大,对社会做的奉献不大,可工资报酬却不小。可教师呢,一天的工作时间最少也有六七个小时,工作量极其繁琐繁重,工作压力逐日上升,一月下来,报酬却不与工作强度成正比,还在提倡“教师要甘于清贫”。为什么有关部门就不去考察一下教师的工作现状和收入现状?为什么不去给教师提高工资水平和社会地位?如果教师的工资水平和社会地位提高了,他就不会向腐败靠近了,他就以更大的精力扑在教学上了。现在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大谈精神,大谈奉献多苍白啊,这一切只能是空谈啊!
大家说,一个腐败的教师可以教出多少个贪官呢
[snapback]3244644[/snapback]​



腐败,有谁不想的呢?
 
讲的是事实,但是极少数的教师所为。特别是县城的知明小学。农村学校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机会不多。如果有同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在这里公布这样的败类教师。
 
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往事已经慢慢淡化了。可当年老师的谆谆教诲如春风,似瑞雨,永铭我心。
 
QUOTE(如一坊 @ 2011年10月15日 Saturday, 08:07 AM)
在反腐的浪潮中,有的人提出“最不满意的是教育,”教育反腐倡廉也势在必行。在教师中开展师德教育,切实作好创先争优活动是教育倡廉的重要途径。
今天,“教师的腐败我不忍心提起”,又不得不提起,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不应该涉及腐败的,可事实恰恰相反,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教师已由灵魂的锤炼者变成了金钱的崇拜者,进而他们也在想方设法敛财。今天,我谈到这个话题,相信很多人是心知肚明,却不想提起的,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
现在先从一个调动的事例说起:一个小县城,教师要调到县城里,要花的好处费在短短的十年里由三五千元涨到了八九万;要经过的程序由原来的教育局说了算到现在的县常委说了算。大家仔细看一看,好处费涨了将近20倍,难道21世纪初到现在,十年间“货币购买力”上涨了20倍吗?另外为什么这是教育局的“家事”而由县委亲自抓呢?尽管“上调”如此困难,但教师对它赴之若鹜,不惜“血本”。为什么呢,我想中间的奥妙是不言而喻了吧。如果不是有利可图,谁会做这“赔本买卖”呢?
既然花了这么大的代价,就必须要在一定的时间里收回“成本”,这就需要一定的手段了!不论县城里的学校还是大中型学校,有一个人物至关重要,他(她)决定着老师们的命运。他(她)决定着你是否能从默默无名到名声鹊起;他(她)决定着你是否能从只啃工资到工资根本不动。这个人是谁呢?当然是校长了!是否能达到后者就全靠校长对你角色的定位了,如果让你任主科,让你任班主任,那么你的好运会随之而来了。当然,其中的权钱交易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他们又是如何做的呢?
(一)谋取座位费。梁山好汉,108将座位论资排辈;中学学生,教室座位论钱排位。这是部分班主任的特权。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座位费一词开始成为大家的噩梦。一个人数不少的班里,黄金座位是一至三排,四五排次之,那么什么人坐呢?这就说到了座位费,90年代原来是象征性的几十到几百,发展到现在的三五千以致更多。那么如何能让家长乖乖地交费呢?班主任老师运用了“逆推法”,他把那些不懂“人情”的学生坐到最后。一坐最后就面临两种情况:一是你看不清黑板(现在的近视眼可多了);二是后面的学习环境不好,都是些不学习的“小混子”,“近墨者黑”,坐在这里大家说能学习好吗?何况你又不是天才!这时,家长就开始想办法了,他开始变得懂“人情”了。班主任呢,他就根据家长送钱的多少安排座位。这样,该生的座位就开始从后往前推,推到什么程度就决定你的家长“孝敬”钱财的多寡了。班主任为了收取更多的座位费,就在同一排安插更多的座位,以致于学生挤得很厉害,桌与桌之间的空隙小到了极点,学生出入很不方便。当然也有极少的一部分学生不在座位费考虑之内,比如说全班的前三名,当官的子弟等等。并不是你交了一次座位费就一劳永逸了,班主任的收费是学期制,每个学期一次结算,只有你不断地“孝敬”他(她),才能保住“黄金座位”。而那些学习平平,无社会背景,又没钱的学生呢,那就忍受不公平吧,黄金座位是永远不会降临到你的胯下的!这样,大家可以想像这些班主任一年中可以收到多少的座位费!
(二)制作家长花名册,以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像医院一样,新生入学时,班主任开始调查各家长的职业,制作特别花名册,当然了,册中不会有无权无势的家长。花名册做好后,就开始利用他们。比如老师要出门,就给有车的家长打电话,这时家长是没有一个人拒绝的。我亲自见过几起这样的事。一个县城里的高中班主任,他盖瓦房时没有木料就给一个当林业局的局长的家长打电话,结果过了第二天,两车松树木料及时送到。这位老师除了自己用,还卖了不少。一位大城市的班主任,他调查到他的学生家长是一个派出所的所长,于是这位班主任就经所长手办了不少户口,谋取暴利。更绝的是一位老师一旦得知学生家长是富豪后,就开始进行很大的感情投资,对该生嘘寒问暖,开小灶――补课。并且在家长会上单独会见该生家长,指出了学生存在的不少问题和在老师的关怀下取得的进步,富豪的家长不由得感激了,他一感激,钱开始大把地涌向老师的腰包。这样老师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老师和家长都心照不宣。更有甚者,有的老师借家长之权谋取官位。有这样一位老师,他是一个普通的教师,但他的心却不普通,他总想着有朝一日会飞黄腾达。有一年,区委书记的儿子转到了他的班,他觉得机会来了。他就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辅导这位公子,三年如一日,并且不要一分报酬。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公子真的很争气,考上了名牌大学。榜出那天,书记握着这位老师的手,感激地说:“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最后那位老师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一个很大的中学的校长,实现了人生的“龙门跳”。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为了避嫌,我隐去姓名。就这样,老师利用手中的花名表,找学生家长办了不少利家利己的事情。为了回报,他们对这些学生关怀备至,尽心尽力。而那些家长无权无势的孩子们,只能饱含热泪,接受“后娘”的对待。
(三)在节日里大肆收礼。国家规定了一个教师的节日――教师节。这是一个体现社会注视知识、尊重教师的日子,却成了部分老师的“收礼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这一天,家长开始送教师礼物和钱财。这一天,也成了测试家长的日子。谁的钱多,地位高,礼物就重。在节后的日子里,老师根据礼物的多少去分级对待学生,很有“阶级性”啊。后来送礼的日子扩展到不只教师节,又加上了春节、中秋节,并且又加上了教师的生日(这是个别情况)。一年下来,也不知道要过多少个“非凡”的日子啊。
(四)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赚取差价。主科老师与书商暗地沟通,一起向学生推销课外辅导材料。原来是教师自己向学生发放,可现在手段更胜一筹,由学生自己到书店购买,并且指定只有一家书店所独有的教辅书,教师则私下到那家书店领取不菲的差价。大家都知道,买书时店里都要给打折,可是那家书店只是少了名义上的几角钱,相当于没打折,可是明知如此,又能如何呢?这样任课教师做的更加天衣无缝,推去了自己的责任。在一个学期里,各种各科的资料满天飞,一个学生不知要接受多少资料。学期结束时,有不少资料依旧如新,因为太多了,忙不过。学生的心情正是:哥买的不是书,是无奈!
(五)有偿补课。国家三令五申规定任何老师不得有偿补课,可是不少老师们“迎难而上”,因为他们看到了金钱的微笑。于是不少老师利用放学后,节假日去招收补课生。他们为了躲避检查,租上别人隐秘的房子,去赚取外快。租的房子里,学生济济一堂,几乎是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全部。学生们愿不愿意来呢,据调查他们十有八个是不愿意的吧,可迫于老师的多次暗示,多次小鞋穿,只好来吧,配合老师一下吧。为了促使更多的学生补课,教师煞费脑经。他们后来找到一个好办法,就是在平时上课时,像说书一样,讲到紧要关头戛然而止,压了一些“绝技”,并说:“没时间了,大家到我那里再去讲吧。”这样,精彩的部分犹如文学网站的VIP作品,付费去听吧。这样,谁能不去呢?谁能因为一颗芝麻的事情丢了西瓜呢?这样,一年下来,老师是累的够呛,因为是全勤呀,没有休息日,但大把大把的钱来到他手里时,他这点累算什么呢?
得了,我的话也该戛然而止吧。纵蔡伦在世也及时造不出我现在要写字的纸。我只列了主要部分让一些腐化的老师的行为公布于众,让大家看看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上已被部分教师染上了铜板的污垢。我说的是城市的部分老师,而没有说农村老师,主要因为农村的学校是多小的规模,村民的腰包与市民的信用卡无法去比,因此腐败的环境在农村的学校里无法滋生。我说的句句属实,如果没有证据,我也不敢在这里去谈这么多,否则,只能是夸大其辞,诽谤老师了。
究其原因,我看不外乎几点:一、市场经济的影响。在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的影响下,以律己自重的教师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二、社会风气的习染。腐败这个病毒已侵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一些意志薄弱,立场不定的教师已逐渐染上了这个恶疾。三、监督领导不以身作则。现在,教育部门的领导也已经腐败不堪,“己身不正,何以正人”?四、报酬分配存在欠缺。天天讲教师洁身自好,甘于清贫,为什么就让教师甘于清贫?美好的物质文化需求世人皆所求,为何就让教师在猎猎西风下辛苦劳作而报酬极少呢?我们国家有些部门,工作量不大,对社会做的奉献不大,可工资报酬却不小。可教师呢,一天的工作时间最少也有六七个小时,工作量极其繁琐繁重,工作压力逐日上升,一月下来,报酬却不与工作强度成正比,还在提倡“教师要甘于清贫”。为什么有关部门就不去考察一下教师的工作现状和收入现状?为什么不去给教师提高工资水平和社会地位?如果教师的工资水平和社会地位提高了,他就不会向腐败靠近了,他就以更大的精力扑在教学上了。现在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大谈精神,大谈奉献多苍白啊,这一切只能是空谈啊!
大家说,一个腐败的教师可以教出多少个贪官呢
[snapback]3244644[/snapback]​


原来贪官是教师教的产品,那还要教师干嘛,毁灭他吧连同学校
 
QUOTE(如一坊 @ 2011年10月15日 Saturday, 08:07 AM)
在反腐的浪潮中,有的人提出“最不满意的是教育,”教育反腐倡廉也势在必行。在教师中开展师德教育,切实作好创先争优活动是教育倡廉的重要途径。
今天,“教师的腐败我不忍心提起”,又不得不提起,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不应该涉及腐败的,可事实恰恰相反,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教师已由灵魂的锤炼者变成了金钱的崇拜者,进而他们也在想方设法敛财。今天,我谈到这个话题,相信很多人是心知肚明,却不想提起的,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
现在先从一个调动的事例说起:一个小县城,教师要调到县城里,要花的好处费在短短的十年里由三五千元涨到了八九万;要经过的程序由原来的教育局说了算到现在的县常委说了算。大家仔细看一看,好处费涨了将近20倍,难道21世纪初到现在,十年间“货币购买力”上涨了20倍吗?另外为什么这是教育局的“家事”而由县委亲自抓呢?尽管“上调”如此困难,但教师对它赴之若鹜,不惜“血本”。为什么呢,我想中间的奥妙是不言而喻了吧。如果不是有利可图,谁会做这“赔本买卖”呢?
既然花了这么大的代价,就必须要在一定的时间里收回“成本”,这就需要一定的手段了!不论县城里的学校还是大中型学校,有一个人物至关重要,他(她)决定着老师们的命运。他(她)决定着你是否能从默默无名到名声鹊起;他(她)决定着你是否能从只啃工资到工资根本不动。这个人是谁呢?当然是校长了!是否能达到后者就全靠校长对你角色的定位了,如果让你任主科,让你任班主任,那么你的好运会随之而来了。当然,其中的权钱交易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他们又是如何做的呢?
(一)谋取座位费。梁山好汉,108将座位论资排辈;中学学生,教室座位论钱排位。这是部分班主任的特权。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座位费一词开始成为大家的噩梦。一个人数不少的班里,黄金座位是一至三排,四五排次之,那么什么人坐呢?这就说到了座位费,90年代原来是象征性的几十到几百,发展到现在的三五千以致更多。那么如何能让家长乖乖地交费呢?班主任老师运用了“逆推法”,他把那些不懂“人情”的学生坐到最后。一坐最后就面临两种情况:一是你看不清黑板(现在的近视眼可多了);二是后面的学习环境不好,都是些不学习的“小混子”,“近墨者黑”,坐在这里大家说能学习好吗?何况你又不是天才!这时,家长就开始想办法了,他开始变得懂“人情”了。班主任呢,他就根据家长送钱的多少安排座位。这样,该生的座位就开始从后往前推,推到什么程度就决定你的家长“孝敬”钱财的多寡了。班主任为了收取更多的座位费,就在同一排安插更多的座位,以致于学生挤得很厉害,桌与桌之间的空隙小到了极点,学生出入很不方便。当然也有极少的一部分学生不在座位费考虑之内,比如说全班的前三名,当官的子弟等等。并不是你交了一次座位费就一劳永逸了,班主任的收费是学期制,每个学期一次结算,只有你不断地“孝敬”他(她),才能保住“黄金座位”。而那些学习平平,无社会背景,又没钱的学生呢,那就忍受不公平吧,黄金座位是永远不会降临到你的胯下的!这样,大家可以想像这些班主任一年中可以收到多少的座位费!
(二)制作家长花名册,以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像医院一样,新生入学时,班主任开始调查各家长的职业,制作特别花名册,当然了,册中不会有无权无势的家长。花名册做好后,就开始利用他们。比如老师要出门,就给有车的家长打电话,这时家长是没有一个人拒绝的。我亲自见过几起这样的事。一个县城里的高中班主任,他盖瓦房时没有木料就给一个当林业局的局长的家长打电话,结果过了第二天,两车松树木料及时送到。这位老师除了自己用,还卖了不少。一位大城市的班主任,他调查到他的学生家长是一个派出所的所长,于是这位班主任就经所长手办了不少户口,谋取暴利。更绝的是一位老师一旦得知学生家长是富豪后,就开始进行很大的感情投资,对该生嘘寒问暖,开小灶――补课。并且在家长会上单独会见该生家长,指出了学生存在的不少问题和在老师的关怀下取得的进步,富豪的家长不由得感激了,他一感激,钱开始大把地涌向老师的腰包。这样老师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老师和家长都心照不宣。更有甚者,有的老师借家长之权谋取官位。有这样一位老师,他是一个普通的教师,但他的心却不普通,他总想着有朝一日会飞黄腾达。有一年,区委书记的儿子转到了他的班,他觉得机会来了。他就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辅导这位公子,三年如一日,并且不要一分报酬。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公子真的很争气,考上了名牌大学。榜出那天,书记握着这位老师的手,感激地说:“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最后那位老师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一个很大的中学的校长,实现了人生的“龙门跳”。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为了避嫌,我隐去姓名。就这样,老师利用手中的花名表,找学生家长办了不少利家利己的事情。为了回报,他们对这些学生关怀备至,尽心尽力。而那些家长无权无势的孩子们,只能饱含热泪,接受“后娘”的对待。
(三)在节日里大肆收礼。国家规定了一个教师的节日――教师节。这是一个体现社会注视知识、尊重教师的日子,却成了部分老师的“收礼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这一天,家长开始送教师礼物和钱财。这一天,也成了测试家长的日子。谁的钱多,地位高,礼物就重。在节后的日子里,老师根据礼物的多少去分级对待学生,很有“阶级性”啊。后来送礼的日子扩展到不只教师节,又加上了春节、中秋节,并且又加上了教师的生日(这是个别情况)。一年下来,也不知道要过多少个“非凡”的日子啊。
(四)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赚取差价。主科老师与书商暗地沟通,一起向学生推销课外辅导材料。原来是教师自己向学生发放,可现在手段更胜一筹,由学生自己到书店购买,并且指定只有一家书店所独有的教辅书,教师则私下到那家书店领取不菲的差价。大家都知道,买书时店里都要给打折,可是那家书店只是少了名义上的几角钱,相当于没打折,可是明知如此,又能如何呢?这样任课教师做的更加天衣无缝,推去了自己的责任。在一个学期里,各种各科的资料满天飞,一个学生不知要接受多少资料。学期结束时,有不少资料依旧如新,因为太多了,忙不过。学生的心情正是:哥买的不是书,是无奈!
(五)有偿补课。国家三令五申规定任何老师不得有偿补课,可是不少老师们“迎难而上”,因为他们看到了金钱的微笑。于是不少老师利用放学后,节假日去招收补课生。他们为了躲避检查,租上别人隐秘的房子,去赚取外快。租的房子里,学生济济一堂,几乎是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全部。学生们愿不愿意来呢,据调查他们十有八个是不愿意的吧,可迫于老师的多次暗示,多次小鞋穿,只好来吧,配合老师一下吧。为了促使更多的学生补课,教师煞费脑经。他们后来找到一个好办法,就是在平时上课时,像说书一样,讲到紧要关头戛然而止,压了一些“绝技”,并说:“没时间了,大家到我那里再去讲吧。”这样,精彩的部分犹如文学网站的VIP作品,付费去听吧。这样,谁能不去呢?谁能因为一颗芝麻的事情丢了西瓜呢?这样,一年下来,老师是累的够呛,因为是全勤呀,没有休息日,但大把大把的钱来到他手里时,他这点累算什么呢?
得了,我的话也该戛然而止吧。纵蔡伦在世也及时造不出我现在要写字的纸。我只列了主要部分让一些腐化的老师的行为公布于众,让大家看看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上已被部分教师染上了铜板的污垢。我说的是城市的部分老师,而没有说农村老师,主要因为农村的学校是多小的规模,村民的腰包与市民的信用卡无法去比,因此腐败的环境在农村的学校里无法滋生。我说的句句属实,如果没有证据,我也不敢在这里去谈这么多,否则,只能是夸大其辞,诽谤老师了。
究其原因,我看不外乎几点:一、市场经济的影响。在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的影响下,以律己自重的教师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二、社会风气的习染。腐败这个病毒已侵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一些意志薄弱,立场不定的教师已逐渐染上了这个恶疾。三、监督领导不以身作则。现在,教育部门的领导也已经腐败不堪,“己身不正,何以正人”?四、报酬分配存在欠缺。天天讲教师洁身自好,甘于清贫,为什么就让教师甘于清贫?美好的物质文化需求世人皆所求,为何就让教师在猎猎西风下辛苦劳作而报酬极少呢?我们国家有些部门,工作量不大,对社会做的奉献不大,可工资报酬却不小。可教师呢,一天的工作时间最少也有六七个小时,工作量极其繁琐繁重,工作压力逐日上升,一月下来,报酬却不与工作强度成正比,还在提倡“教师要甘于清贫”。为什么有关部门就不去考察一下教师的工作现状和收入现状?为什么不去给教师提高工资水平和社会地位?如果教师的工资水平和社会地位提高了,他就不会向腐败靠近了,他就以更大的精力扑在教学上了。现在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大谈精神,大谈奉献多苍白啊,这一切只能是空谈啊!
大家说,一个腐败的教师可以教出多少个贪官呢
[snapback]3244644[/snapback]​
 
若你是家长 你的儿子很可能是一个红毛子的学生
我曾听过一个当老师的同学说 红毛子的学生很多都是家长少管教的孩子 家长不怎尊重教师的 我想也是有道理的 孩子在家时 作为父母的 难道没有权利去约束一下孩子的装束行为吗 难道不想养子防老吗 难道要等到孩子惹祸了犯罪了 才去则罪老师背所有的责任吗 难怪现在会有那么难教的学生
原来如此 如一坊即是如一坊
 
老师们不要扮清高了!基层老师不好说!但是在水东的老师有那个班主任没收礼,没收红包的!特别是那几个小学!那个说没收过!下雨别出门了!
 
“对待穷人的态度,考验一个社会的良知;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考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教 师既是穷人,又是知识分子,因此,对待教师的态度,既是在考验我们政府的良知,也是在考验我们政府的文明程度。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