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摩托车管理难度增大的原因和对策 (1人在浏览)

超乎想象

小学一年级
注册
2010-05-07
帖子
112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随着摩托车的大量普及而出现涉摩事故剧增,涉摩死伤人数在交通事故死伤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升高,摩托车管理难度增大的交通管理难题。据统计,个别地方一年因摩托车违章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了交通事故总数的35%。

在发生的涉摩人员伤亡事故中有不少车辆没有投保,经常会发生由于责任人没有赔偿能力而引发死伤者家属矛盾激化的事情。由于责任人没有赔偿能力导致交警处理事故难度大,伤亡者家属得不到应得的补偿时往往会情绪激动置法律与不顾,采用极端的手段对责任人进行要挟或者把矛盾指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产生很坏的社会影响,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正常交通秩序和工作生活秩序,使社会和谐与稳定面临挑战,涉摩事故已成为危害当前道路交通安全的突出难题。因此,我们必须对摩托车加强管理,摒弃因循守旧的思想,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寻找摩托车管理难度增大的原因,抓重点、攻难点、出重拳、化心思来探索研究摩托车管理的对策,破解摩托车管理难的奥秘。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满足摩托车带给群众实惠的同时向交管部门提出的更高要求。通过观察和思考体会对摩托车管理难度大增的原因和对策,现谈些浅显见解。

一、 摩托车管理难度大增的原因:

(一) 拥有摩托车的数量直线攀升。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群众借助党的富民政策,活路变多了、腰包变鼓了、道路变宽了。“村村通”工程等国家扶持政策惠及群众的方方面面, 交通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进入家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的鼓励下,群众掀起了新一轮的购买、更新摩托车的高潮。当前,车价逐年下降,群众购买力不断增强,一些地区的公共交通尚不发达,非常需要一种灵活、便捷的代步工具,摩托车以方便、快捷、使用消费成本低等优点,倍受广大群众的青睐等原因促使摩托车数量直线攀升。

(二)摩托车相关合法手续的办理率不高。

原因一, 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有不少人认为摩托车驾驶技能无师自通,摩托车只在乡村路上跑跑而已,又不进城,没必要上牌办证。有的群众不知道多长时间什么时候该去检车,不知车辆报废的正常渠道和办理程序。甚至不知道车辆报废规定。

原因二,业务受理规范和程序限制办理率的提高。由于不少群众结伴到发达地区务工,只在春节长假回家,回家呆的时间短,没几天后又要外出务工,没时间或车主怕麻烦、怕花钱不愿意去办理相关合法手续等几年后不在外出务工时,相关手续不合要求或者丢失后不知道如何去办就不去办理开始骑“黑车”。

原因三, 摩托车买卖频繁而且极不规范。在买卖过程中有的车辆几经车主,在转让过程中只图便宜没有意识到办理相关的手续的重要性等明白过来去办理的时候发现已经缺这少那的想办也办不了了。

原因四,受侥幸心理和眼前经济利益的影响。有些车主认为:只要逃避交警的检查不要被处罚不用去办哪些浪费钱的事儿,他们抱着侥幸心理,采取“游击战术”来对付交警检查。误认为只要自己骑车小心就不会出交通事故。交通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不需要浪费钱去办理那些手续,只要躲开交警就省了一大笔钱,来钱不容易啊!。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交强险、年检费等对群众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几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为此一部分车主产生节约成本的想法不去办理或不及时办理相关合法手续。

(三)群众自身的法律意识普遍低。

酒后驾驶、无证驾驶、疲劳驾驶、超速驾驶、驾驶二轮摩托车不戴头盔和超载等严重违法行为比较普遍。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较弱,误以为交警查纠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有些驾车人被交警查获后不但不有所悔改,还振振有辞出言不逊更有甚者暴力抗法。在交警路查时有的驾车人接受检查时,我们让他出示证件,他说:“有”,马上拿出来给我们查。我们一看驾驶证不是他的,问他是谁的。他说:“是他哥(弟、儿子、父亲)、的”。交警向他们解释情况时,有时还会遭到抵触,很难接受交警说的那些道理。从他们的表情和言语上来看根本认识不到自己的违法事实,好像自己很无辜。认为交警管的太宽了,摩托车是自己买的,自己想怎么骑就怎么骑,是自己的自由。一辆摩托车而已,自己骑慢点就不会出事,也不需要什么证件。一时间交警很难得到这些群众的理解,执法时费得口舌很多,做宣传教育工作困难。

(四)涉摩交通事故居高不下,死伤人数不断增加。

摩托车在 的普及使的有不少未成年人开始无证驾驶,未成年人违法现象呈上升趋势。经济实惠、灵活便捷的摩托车成了群众的理想交通运输工具,超载、载超长超宽货物的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有一部分年轻人,认为自己的车技超高爱在道路上表现自己的高潮技术忽视安全。有不少人认为戴不戴头盔不重要,戴了还麻烦、不舒服。这些给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严重隐患,为此发生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一个词叫“肉包铁”用来形容摩托车驾驶人驾驶摩托车很贴切,在发生事故时,由于摩托车本身的机动性能和稳定性较差,巨大的惯性使驾乘者猝不及防的翻身倒地,头部很容易与硬物相撞而受伤,使伤者有生命危险的概率增大导致事故产生的后果加重,。

(五)警力不足制约着 摩托车的管理。

道路路多面广、路况复杂,管理工作鞭长莫及路面失管失控现象比较普遍。交通民警很难达到规定的人口比例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约束了 地区交通管理力度,使违法驾驶者有机可乘,抱侥幸心理骑车上路行驶想着采取躲避检查的方法就可以逃避处罚,看到交警路查就绕道而行或者调头就跑,跑不了的把眼睛一闭闯卡而过。实在躲避不及被查到后再补办手续交点罚款,自认倒霉了事。不查不办、查到在办是由于警力不足而导致驾驶人存在侥幸心理,增大了 摩托车管理的难度。

(六)管理方式单一。

由于长期以来 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主要靠一种模式,即上路设卡。这种单一的工作方式是不定时的、无规律的、被动的、有对抗的管理方式,很难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往往有人被查到或看到交警后就沿路告诉其他驾车人交警所在的位置叫他们躲避交警。有的驾车人为逃避处罚,经常采取冲卡的危险方式逃避检查。一方面对执勤民警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另一方面又极易对路边的行人和车辆以及当事人造成伤害。一些特殊路线上行驶的“三无”车对其违法行为无法纠正消除只有扣车,当事人无法乘到其它车辆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不便,经常引起民警与当事人的对持,当事人辱骂仇恨交警的事情时有发生。

(七)执法环境恶化。

民警在进行路面巡逻、防控时发现违法车辆,在示意其停车接受检查消除违法状态时,其不但不停反而加速甩掉警车或找个小道逃之夭夭。民警上路设点查处违法行为时,有的违法者一看到在进行路查的民警时先减速趁民警不防备时突然加速冲卡而过,有的直接加速冲卡而过,还有的调头就跑。他们抓住民警因有种种规定的约束或为了自己的安全不敢拦截和追击的缝隙侧身而过。民警只能目送违法者逍遥法外,就算民警反应快对其进行了拍照也很难找到车主。好多群众看到以后认为交警无能,冲卡是个好办法,眼睛一闭勇敢点就省下被罚的那些钱了。冲卡者冲卡成功后在自己朋友圈和村子里大力宣扬自己的“英勇”行为,使得很多村民摩托车手都效仿,造成很坏的社会效应,使得交警执法环境更加恶化公信力减低,助长了违法者的气势挫伤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如何有效的遏制摩托车违法行为,提高民警的自信心,提高执法成效,创出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迫在眉睫。

二、加强 摩托车管理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法律意识。

基层交警队要极力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向政府汇报摩托车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和摩托车管理好坏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使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对摩托车进行登记造册,督促指导其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结合实际特点,组织成立交通管理人员深入群众去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让群众学法、懂法,认识到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自觉的配合交警对摩托车的管理工作,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好习惯。

(二)制定特殊的针对 摩托车管理的配套政策。

当前,摩托车价格便宜,因此政府也应在群众办理摩托车的上牌、办证、年检和报废等相关手续时免交、缓缴或者减少相关收费和手续,给予摩托车特殊的合法手续办理政策。合理的开辟“绿色通道”解决部分车辆上牌办证难的特殊问题。只要车辆所有人能够确定就可以给予上牌以提高摩托车的上牌率。结合 群众中有部分人文化水平低的特点,安排人员进行考前集中理论辅导,在考试时使用纸质试卷或采取录音、口语做答试卷,消除 群众的畏考心理,在保证考试质量的前提下提升考试合格率使驾驶证办理率提高。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群众工回家之际,交警部门要派出车管服务站到 进行交通安全宣传,上门给摩托车驾驶人和所有人办理相关手续,给群众讲解办理相关手续的必要性和能给自身带来的好处,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 群众积极主动的办理相关手续。在做好群众工作的同时加大对路面违法摩托车的打击力度,对严重违法典型人员从重处罚并利用媒体予以公开曝光,以营造严管氛围。对该报废的摩托车一律予以强制报废,坚决杜绝安全隐患以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依靠政府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全社会联动管理摩托车的体制。

基层交警队依靠政府的支持,采取以交警为主导,派出所参与县、乡(镇)、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并完善乡镇道路交通管理社会化工作机制,使摩托车管理落实到乡镇、村小组、学校等基层单位和组织,依托基层单位和组织形成“多管齐下”的合力,通过走村串户、上门调查等手段开展排查摸底把办理相关手续所需要的材料和程序等告知车主,督促其办理相关手续提醒准备驾驶摩托车的人去办理驾驶证,拿到证后在驾驶摩托车。积极的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从源头上做好摩托车的管理工作,奠定全社会联动管理摩托车的基石以缓解警力不足的矛盾。

(四)要全面拉开对摩托车违法行为的整治序幕,经常性的在乡村路段搞专项整治。

基层交警队要经常深入各道路进行路查加强巡逻,加大对道路的管控力度,以规范交通秩序的管理预防和减少摩托车交通事故的发生。要经常性的联合派出所采取专项整治和夜间巡查等方式让违法驾驶摩托车的人无机可乘,集中警力对摩托车驾驶人的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整治。要探索和研究怎样提高民警在拦车时的技巧和技能,怎样做好拦车时的安全防护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规范并加以推广。在冲卡严重的路段设卡路查时设置多个岗点选择合适地点,对强行冲卡者各岗点人员相互配合堵截,使冲卡者不能得逞。有条件的要采用摄像等科技手段取得证据处理几个典型加以宣传,对查获的冲卡者要从重处罚。通过提高违法者的违法成本告诫违法者不可蔑视交通法规贸然违法,否则要受到重罚后果得不偿失。营造出严厉打击冲卡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达到敲山震虎的社会效应。

(五)政府应加大对公安经费的投入,以避免公安交警以罚代管的工作现象。
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对公安的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公安机关作为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的专门机关,是政府的主要职能部门。在电白这个治安状况尤为严峻的地区,公安工作所需的办案经费缺口很大。侦查办案、追逃需要经费、警车的燃油养护需要费……各警种各部门的正常运转都需要经费。政府对公安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公安机关尤其是交警部门(交警的执法罚款保障其他警种正常运转的相当部分经费)容易产生以罚代管的工作现象,使群众对公安机关产生对抗心理,严重地破坏了警民关系。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