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过身蛇不用愁 (1人在浏览)

聚福楼主

大学三年级
注册
2010-10-29
帖子
868
反馈评分
0
点数
1
过身蛇,医名带状泡疹,大家都知道,但是治起来却不一样。
这个病在医院治疗的效果往往不好,有的医院甚至要求留医,但打针之后几个小后再发,效果较差。
农村的方法非常简单,但一定要经过火炙后再用)草药水洗,然后用何济公(头痛什么粉)撒在患处,一般也要几天。
农村的偏方有时见效也慢。

前几天和一同事聊天,他才说带状泡疹治疗非常容易,笑出来不值得一分钱,简单得让人笑话。
他说自己得过泡疹,身上某些至今甚至还留有痕迹。
当时,他到医院去打针,效果不好。
用本地某人的秘方,花六十多元,没有什么效果。
他这才打电话给一个已当医学教授的学生,这个教授叫他这病千万别到医院去打针。
只要用炉甘石(药剂)点患处,有兴趣的再吃点抗病毒口服液就可以了。
他信然,到药店去买两块元炉甘石,一点,半小时见效,几个小时作品小收缩了。再点两三次,搞定!
两块钱炉甘石治带状泡疹(过身蛇),这就是医学教授的药方,不用打针,不用火灸!快速见效!

本人非专家,内容仅供参考,药方使用者风险自负。
 
[药品名称]   通用名:炉甘石洗剂   
英文名:Calamine Lotion   
汉语拼音:Lu Gan Shi Xi ji   [成份]每1000毫升含炉甘石150克、氧化锌50克、甘油50毫升,辅料为纯化水。   
[性状]淡粉色的混悬液,放置后能沉淀,但经振摇后,应成为均匀的混悬液。   
[作用类别]本品为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   
[药理作用]本品所含炉甘石和氧化锌具有收敛、保护作用,也有较弱的防腐作用。   
[适应症]用于急性瘙痒性皮肤病,如荨麻疹和痱子。   
[规格]复方   [用法用量]局部外用,用时摇匀,取适量涂于患处,每日2-3次。   
[禁忌症]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2.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3.本品不宜用于有渗出液的皮肤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用时摇匀。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药物相互作用]如正在使用其它药物时,使用本品前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不良反应]未见不良反应。

编辑本段药品信息
  【性状】本品为淡粉红色的混悬液,放置后能沉淀,但经振摇后,仍应成为均匀的混悬液。   
【药理作用】本品所含炉甘石和氧化锌具有收敛,保护作用,也有较弱的防腐作用。   【适应证】用于各种皮疹,如荨麻疹、痱子、湿疹。   
【用法用量】局部外用,用时摇匀,取适量涂于患处,每天3~4次。   
【不良反应】未见不良反应。一般来说,本药对完整皮肤的刺激性不大,用药后可能引起短暂的轻微疼痛,一般不会引起剧痛,如果患处皮肤有破损或渗液,就有可能会引起明显的疼痛,此时应慎用。用药后1~2天,可能出现患处皮肤“脱皮”,这属于正常现象,家长无需担心。   
【注意事项】1、本品为外用药,不能口服。2、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3、本品不宜用于有渗液的皮肤。4、使用前要摇匀。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6、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7. 对本品过敏者慎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5. 规格:炉甘石15% 氧化锌5% 甘油5%
编辑本段鉴别
  取本品,照炉甘石项下的鉴别法试验,显相同的反应。
编辑本段含量测定
  取本品,摇匀后,精密量取5ml,置100量瓶中,加稀硫酸至恰溶解,加甲基橙指示液1滴,用氢氧化钠试液中和至显黄色,再滴加稀硫酸至显淡红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加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0)10ml与铬黑T指示剂少许,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显蓝色。每1ml的乙二胺四醋酸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4.069mg的ZnO。
开放分类:
药物,非处方药,皮肤科用药,外用洗剂 http://baike.baidu.com/view/721989.htm

非处方药,相信不过敏者即可使用。
 
红糖加水点上不用1小时见效
 
确实,许多皮肤病都适用炉甘石
 
QUOTE(东澳夕照 @ 2011年08月23日 Tuesday, 10:40 AM)
医院为什么不开这样的药方?
[snapback]3203531[/snapback]​


一、不懂。
二、没有钱赚。

如擦伤皮肤,用红药水或紫药水(其一听说已经禁用)就可以搞定,有的医生偏偏用早已经近乎淘汰的磺胺结晶害人(会留伤疤),也是水平问题
 
顶上,为了这个在医院花了几百块。
 
顶上,为了这个在医院花了几百块。
 
LZ一派胡言!!
据我所知,类似的皮肤病医院的医生都会开此药治疗的。
带状泡疹(具极强的传染性)或类似皮肤病,其损破后流出的水如处理不好,粘别处皮肤也会被感染到的,所以比较难治好都是因为处理不当所造成。带状泡疹的处理方法就是先用硼砂水清洗,再用炉甘石合剂涂于患处,要注意清洁,别让其流出的水粘到别的好的皮肤。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皮肤出现呈带状分布集蔟性水疱,同时伴的神经炎表现,如疼痛、感觉异常,本病有自限性,一般在2周左右痊愈。但有部分患者,遗留下严重神经疼痛等症状,中老年人越明显,有的老年人神经炎表现会持续较长时间,长达数月或数年,难以治疗,给身心带来严重影响。
该病是常见皮肤病,治疗的关键在于减少神经纤维化,尤其是中老年人,早发病早治疗,是预防后遗症最好时期,我们共识是发病后24小时~72小时内,防范神经痛最好时候,越往后效果越差。
还一部分患者发病部位在脑神经(三叉神经),也是比较严重的,同时会引起眼角膜、耳鼓膜发病,愈后会留下严重损害。
如果是体质虚弱者或有消耗性疾病患者,病情都会比较严重,也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每个人的病情都不同,严重程度也不同,不要一概而论。在这特别提醒下,尤其是中老年患者一定要及时找专科医生诊治,不要遗留下神经炎表现,那时就麻烦了。
 
QUOTE(外来人 @ 2011年08月23日 Tuesday, 01:00 PM)
顶上,为了这个在医院花了几百块。
[snapback]3203568[/snapback]​


看看徐长卿说的。每个人的病情都不同,严重程度也不同,不要一概而论
he.gif
he.gif




QUOTE(徐长卿 @ 2011年08月23日 Tuesday, 02:15 PM)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皮肤出现呈带状分布集蔟性水疱,同时伴的神经炎表现,如疼痛、感觉异常,本病有自限性,一般在2周左右痊愈。但有部分患者,遗留下严重神经疼痛等症状,中老年人越明显,有的老年人神经炎表现会持续较长时间,长达数月或数年,难以治疗,给身心带来严重影响。
该病是常见皮肤病,治疗的关键在于减少神经纤维化,尤其是中老年人,早发病早治疗,是预防后遗症最好时期,我们共识是发病后24小时~72小时内,防范神经痛最好时候,越往后效果越差。
还一部分患者发病部位在脑神经(三叉神经),也是比较严重的,同时会引起眼角膜、耳鼓膜发病,愈后会留下严重损害。
如果是体质虚弱者或有消耗性疾病患者,病情都会比较严重,也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每个人的病情都不同,严重程度也不同,不要一概而论。在这特别提醒下,尤其是中老年患者一定要及时找专科医生诊治,不要遗留下神经炎表现,那时就麻烦了。
[snapback]3203621[/snapback]​


face3.gif
face3.gif
face3.gif
 
好,
 
QUOTE(东澳夕照 @ 2011年08月23日 Tuesday, 10:40 AM)
医院为什么不开这样的药方?
[snapback]3203531[/snapback]​




没有钱赚的事情不做!
 
QUOTE(徐长卿 @ 2011年08月23日 Tuesday, 01:15 PM)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皮肤出现呈带状分布集蔟性水疱,同时伴的神经炎表现,如疼痛、感觉异常,本病有自限性,一般在2周左右痊愈。但有部分患者,遗留下严重神经疼痛等症状,中老年人越明显,有的老年人神经炎表现会持续较长时间,长达数月或数年,难以治疗,给身心带来严重影响。
该病是常见皮肤病,治疗的关键在于减少神经纤维化,尤其是中老年人,早发病早治疗,是预防后遗症最好时期,我们共识是发病后24小时~72小时内,防范神经痛最好时候,越往后效果越差。
还一部分患者发病部位在脑神经(三叉神经),也是比较严重的,同时会引起眼角膜、耳鼓膜发病,愈后会留下严重损害。
如果是体质虚弱者或有消耗性疾病患者,病情都会比较严重,也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每个人的病情都不同,严重程度也不同,不要一概而论。在这特别提醒下,尤其是中老年患者一定要及时找专科医生诊治,不要遗留下神经炎表现,那时就麻烦了。
[snapback]3203621[/snapback]​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病毒引起:不是吧、这是两种不同的病毒.
 
QUOTE(老人头 @ 2011年08月23日 Tuesday, 07:38 PM)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病毒引起:不是吧、这是两种不同的病毒.
[snapback]3203787[/snapback]​




是一种病毒,一般情况是首次感染发病为水痘,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候,再次发病为带状疱疹!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