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的社会正在加速走向溃败 (1人在浏览)

k3503906

教授
注册
2006-10-30
帖子
2,868
反馈评分
1
点数
61
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中国的社会正在加速走向溃败

转自http://www.junshijia.com/article/0818/74135.html

孙立平,男,1955年5月出生。现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由于对不稳定因素、对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估计过高,使得我们形成了一种稳定压倒一切的思维定势。在这种思维定势中,稳定似乎成了一种终极性的否定因素,一切都要为稳定让路。结果是许多该做的事情无法去做。其实,一年365天,不是有这样的事情就是有那样的事情;一个国家13亿人口,大灾小难也总是免不了的。

  如果总是刻意寻找不稳定因素,当然会找得到的。更何况失控的权力还会不断制造出“群体性事件”(如最近贵州铜仁地区德江县的所谓群体性事件就是由政府异想天开的制止群众性娱乐活动引起的)。

  关键是用什么样的心态看待这些问题。世界上哪个国家像我们这样刻意地去寻找不稳定因素,都是找得出来的。但只有我们有稳定压倒一切,有“维稳办”这样的机构。

 其中最核心的是权力的失控。在过去30年改革的过程中,尽管建立起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但权力仍然是我们社会的中枢。因此社会的溃败首先表现在权力的失控,腐败不过是其外在的表现。

  我这里所说的权力失控是指,权力成为不但外部无法约束而且内部也无法约束的力量,而在此之前,尽管外部约束是缺乏的,但内部约束是相对有效的;权威基础削弱,前几年就有所谓政令不出中 南 海一说,地方性权力、部门性权力已经成为既无上面约束,又无下面监督,同时还缺少左右制衡的力量,这意味着国家权力的碎片化;官员不能负责任地进行工作,为保官升官不惜牺牲体制利益(不要说社会利益了)。在此背景之下,腐败已经处于失控和“不可治理状态”。


  潜规则盛行于社会,甚至成为基本的为官为人之道,对此吴思先生有很好的分析;社会底线失守,道德沦丧;强势利益集团已经肆无忌惮,社会生活西西里化趋势出现;利益集团的肆无忌惮,对社会公平正义造成严重侵蚀;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的丧失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整个社会的信息系统已经高度失真,统计数据的弄虚作假代表了体制性的对信息的扭曲。

  “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几乎可以说是比官方统计数据还可靠的现实。

 
  正月元宵节央视一场大火,损失达几十个亿。然而,网络上一片幸灾乐祸之声。没有悲伤,没有痛心。幸灾乐祸中透露的是某种难以言表的快意。

  有人说,这表明了人们的冷漠;有人说,我们这个民族没救了;还有人问,那些幸灾乐祸的人就没想想烧掉的几十亿当中也有你的一份啊(央视毕竟是国有资产啊)?这让我想起大约是80年代沈阳的一场大火,当时许多人站在大街上痛哭失声。用国民性来解释说不过去吧?!

  问题在哪里?在对我们这个社会还认同不认同上。在沈阳大火中的痛哭失声,是他们感觉被烧掉的是“我们的”;而在这场央视大火中,有人这样说,几十个亿烧掉就烧掉吧,不被烧掉也会被吃掉。这里的吃喝当然是指公款吃喝。

多年来的反腐败,基本停留在表演性和杀鸡儆猴的层面,而对于实质性的反腐败措施,尽管从上到下心知肚明,但一直没有根本性的推进,特别是将反腐败的措施诉诸社会,更是噤若寒蝉。
为了维护既得利益,不得不压制言论自由。可以想想,为了压制那些言论,我们用了多少的精力和资源?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就不得不千方百计想绕过民主这个坎儿。

  可以想想,为了不民主我们费了多大的劲儿,编造了多少理由和理论。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我们就不得不压制民众正当的利益表达,于是酿出了多少群体性事件,为了解决群体性事件就花费了多大的精力?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很多在其他国家行之有效的反腐败措施我们都不敢采用,为此我们不得不使用那些笨拙而无效的运动型办法,为此又浪费了多少的资源和精力?
社会动荡是可以用“维护稳定”去对付的,而社会溃败却更难办。记得在菲律宾前总统埃斯特拉达因腐败而倒台的时候,美国的一家媒体评论道,这个国家的腐败所造成的内伤,可能需要这个社会的人用100年的时间为之付出代价。

  当腐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当腐败成为一种无可厚非的价值,当腐败成为一种人人欲诛之又人人欲得之的东西的时候,整个社会生活开始进入变态的状态。历史将会证明,“稳定”不仅不会压倒一切,很可能会毁灭一切。因为这种僵硬的稳定压倒一切的思路,会将那些使我们这个国家健康起来的努力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道德沦丧,价值观颠倒,社会公信力丧失,这样的社会能走多远?
 
道德沦丧,价值观颠倒,社会公信力丧失,这样的社会能走多远?
 
道德沦丧,价值观颠倒,社会公信力丧失,这样的社会能走多远?
 
中国没有一个明确的进展目标!总是摸着石头过河!!永远也长不大!更不要说反腐倡廉了!计划没有变化快!这就是中国的一大特点!可怜中国的十几忆老百姓!!
 
多看CCTV会幸福很多。

我不愿看到社会的动荡,但也不害怕动荡的到来。
 
围观
 
这是一个信仰缺失的国度,不畏鬼神,不敬神明,不信因果,走向崩溃是迟早的事。
 
QUOTE(黄双全 @ 2011年08月21日 Sunday, 01:42 PM)
说实话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snapback]3202329[/snapback]​


大禹治水的方法是疏导,而不是千方百计地去堵,堵住的河堤一旦崩塌,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应正确处理群众的上访问题,并不是所有的上访都是为了闹事,是制造动乱,很多上访都是群众有冤在当在无处诉才迫不得已才上访的,应有地方让群众反映他们的诉求,如果为了维稳而一味地堵,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完了,完了,其实每一个有意识的中国人都明白。但我等屁民无能为力,只能痛苦地看着这块热土慢慢沦陷。
 
在‘稳定压倒一切’之中又制造了多少不稳定因素?
 
这是迟早的事。此为因果之定律。只是偏那部分人不信因果,胡作非为,累民害国。。。。
 
QUOTE(东澳夕照 @ 2011年08月21日 Sunday, 06:54 PM)
完了,完了,其实每一个有意识的中国人都明白。但我等屁民无能为力,只能痛苦地看着这块热土慢慢沦陷。
[snapback]3202428[/snapback]​

不要说你孙教授,普通民众也知道的。黑猫白猫、搁置争议、稳定。。。伟大的灵魂怎么可能栖息在猥琐的矮小的躯壳里呢?
 
社会的溃败首先表现在权力的失控,腐败不过是其外在的表现。
权威基础削弱,前几年就有所谓政令不出中 南 海一说地方性权力、部门性权力已经成为既无上面约束,又无下面监督,同时还缺少左右制衡的力量,这意味着国家权力的碎片化;官员不能负责任地进行工作,为保官升官不惜牺牲体制利益(不要说社会利益了)。在此背景之下,腐败已经处于失控和“不可治理状态”。

这文章说出了我近来太想说的话了。
中南海管不了那么多,为什么不想想让民众监督人民的政府?我们虽有人大,但那人大是人人都想去踏它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基本上是告诫当权力者,为何不说民众的权利:民众要真正监督政府呢?
如今的维稳让我想到了如今民情的汹涌,也想到了政府对古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勿视。这让我想起今年头看过的一位中国当今重要学者(可惜不记得名字了)写的一篇论文(应是一本书吧,我只是看过简介,曾百度,无法查阅,怀疑被禁),说匈牙利自社会主义改革后实行民主后,民众虽穷,但他们至少可以自由表达政治诉求了,所以社会还是稳定的。真不知,那一日人民会在沉默中爆发。
 
QUOTE(小云和小吉 @ 2011年08月21日 Sunday, 12:02 PM)
所谓的自觉,该如何诠释?
[snapback]3202284[/snapback]​


空腹莫谈政治。。。
 
围观
 
上下官僚享受着现有体制的带来的丰硕成果,已欲罢不能了吧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