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惊人的发现 (2人在浏览)

按楼主所说,似乎基本上每朝第一个皇帝都是好,那么,中国成立帝制,出一皇帝,换一个国号,个个皇帝都是开国皇帝,都是明君,老百姓自然安居乐业了。
这似乎有意思。
 
帝制也并非完全不好。
英国就是女王制,丹麦也有国王,日本的天皇制,国家也发达。
君主立宪的皇帝(国王),好象立个教堂摆个神,虽然有些费事,初一十五要拜,人还是要做人的事情,无大碍。
想想中国古代的皇帝也是不错的。
有冤可以到衙门去击鼓。
《神探狄仁杰3》说唐朝规定:有理越级告状同样可以审理;无理越级告状,重打三十,比被精神病好多了。
 
古代的皇帝制度中,家天下,皇帝必须对自己负责,所有的臣民都是他自己的,因此如果他贤明,臣子的奸邪也有一定的限度。
乾隆皇帝精力还有时,人说满清就老和一个坏蛋,其他臣子还是过得去的。
人说西太后这么坏,垂帘听政,处理杨乃武一案,大刀阔斧,处理几十人,可见她还是为了自己的天下着想的。
这世界,至少总得有个人代表大家考虑下天下。
要不然,臣子个个玩手腕,喊口号,实际上都为了自己,没有魏征,没有于谦,没有岳飞,没有海瑞,百姓就没有活头了。
 
QUOTE(xxayy @ 2011年06月03日 Friday, 07:02 PM)
玄海的徒弟出来了。
[snapback]3154804[/snapback]​


你好!假评论家!
我不是玄海的徒弟,玄海也不收我这徒弟!
我跟玄海吵主要是“舍神割肉论”和“荒唐猫论”,要不我不会跟他吵。
我建议玄海主动合并自己的贴,而我,将首先主动合并自己的水贴,为玄海提供榜样,贴是不强取别人看的。甚至是给自己看的,要有这种敢于孤独的精神。
我不是什么“家”,也不是“史学”,我只是讲我所听所闻。
网络关于杨竹轩的内容,我搜到两篇,一篇是《电白人杂志》,另一篇是在水东湾论坛,在水东湾论坛的是这样写:
<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font color="#6f2bd5">杨竹轩的故事</font></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22pt; mso-bidi-font-size: 12.0pt;"><p></p></span></p><p></p><p></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22pt; mso-bidi-font-size: 12.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nbsp;<p></p></font></span></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cm;"><font size="5"><span style="FONT-SIZE: 1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在下虽然听过一些关于杨竹轩的轶事,想编一个故事,奈何手头材料不充足,考虑也来玩玩大师精熟水东旧事,想让大师作个典故,大师嫌这碎料,不想动手。在下认为这位杨老兄够“精”,值得一编,所以做个出来看看。</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pt; mso-bidi-font-size: 12.0pt;"><p></p></span></font></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cm;"><span style="FONT-SIZE: 1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font size="5">说这位老兄够“精”,主要有如下几点:</font></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pt; mso-bidi-font-size: 12.0pt;"><p></p></span></p><p></p><p></p><p class="MsoBody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cm;"><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font size="5">一、一个平民一跃成为处长,而他这处长相当于广东省税务局长加省财政厅长,如此辉煌成绩,不知算不算电白第一人?</font></span></p><p class="MsoBody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cm;"><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font size="5">二、他在广东省其他地方极尽搜刮盘剥之能事,对家乡却施以一些恩惠,正宗的兔子不吃窝边草。电白人为官者,不知算不算第一人?</font></span></p><p class="MsoBody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cm;"><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font size="5">三、据说他有四个儿子,他虽是国民党官员,却让两个儿子跟国民党走,两个儿子跟共产党走,如此精明,不知算不算电白第一人?</font></span></p><p class="MsoBody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cm;"><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font size="5">基于以上几点,在下认为值得为他篇点“歪传”。</font></span></p><p class="MsoBody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cm;"><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font size="5">好了,言归正传,话说杨竹轩为南海下里一富裕人家子弟,生得形如猴子,人称猴相,(呵呵,因不知他家具体情况,想能供他长期在广州当“清客”,家里没两个闲钱是办不到的,故以富裕名之)。何谓“清客”?就是以平民之身,出入达官贵人交际场所,专陪达官贵人玩耍的人,过去达官贵人间盛行打麻雀,说白了,杨竹轩就是在广州专门陪当官的打麻雀。这位老兄精于雀术,长期打下来,总能保持成绩平平(不是他不能赢,是他不敢赢),所以不用家里使什么大钱,能支持他长期在广州奋斗。</font></span></p><p class="MsoBody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cm;"><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font size="5">有一次,他陪余汉谋打麻雀,他坐上家,余汉谋坐下家,这晚余汉谋真黑,从东风打到北风,没胡过一手,到北风最后一盘,余汉谋火了,发誓说:“这盘若不能胡,以后就不再打牌!”杨竹轩一听,暗暗想:老兄,你以后不打麻雀,我还来这里干什么?心中有了计较,所以在做牌时有意“放水”,他手里有张“三索”不是闲牌,但看出余汉谋要,就打给了他,余汉谋吃了“三索”牌就顺了,不久对家打出一牌,余汉谋一看,高兴极了,大叫一声:“胡!!!”杨竹轩默不作声地把牌一推,这一晚的麻雀就这样完了。回到家,余汉谋得意地对妾庶说:“贵人就是贵人,我对天发誓天都要赏脸。”不料妾庶冷冷地说:“天赏脸?杨竹轩赏脸!”余汉谋一听觉得奇怪,就问此话怎解,原来打牌时妾庶坐在余汉谋与杨竹轩中间,她能看两家牌,知道杨竹轩不但送了张“三索”,就是最后那张牌其实是杨竹轩截胡,由于听到余汉谋叫胡,他就将手中的牌推了。余汉谋想:这老弟够意思,懂得维护领导尊严,是可造之才。所以不久就委任他当了广东省税捐处处长。说到这里,我要插一段:过去香港有首粤语歌,歌词有段内容大概是这样,“你要托大脚,就要识打麻雀,你识打麻雀,还要识打三索”,据说就是出于杨竹轩这个典故。</font></span></p><p class="MsoBody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cm;"><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font size="5">余汉谋主政广东时,小日本已大举侵华,当时广东也受到入侵,时局动荡,领土不断丧失,税源萎缩,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余汉谋换了几任税捐处长也没有起色,正为此事烦恼,妾庶提醒,是否可让杨竹轩试试?余汉谋一想不错,立马派人把杨竹轩找来,对他说:“我想委任你当广东省税捐处处长,这是个苦差,你当不?”杨竹轩想:“苦差?肥差!”当即表态:“省长如此看得起小人,小人当肝脑涂地,报答省长提携之恩!”遂高兴地接受了任命。</font></span></p><p class="MsoBody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cm;"><font size="5"><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杨竹轩上任后,大刀阔斧,增加税种,加重税负,在韶关,人们上公厕都要交捐,被韶关人民怒称为“大便处长”,恨不得剥了他的皮。由于杨竹轩的严盘狠剥,政府的财政状况大大改善,余汉谋高兴,视其为能人,甚为倚重,这时的杨竹轩,实际是余汉谋的大管家,广东省钱银收支都是他一手操办。杨竹轩是个能干的奴才,但不是个忠实的奴才,所以他经常打省长的“斧头”,把贪污得来的钱财带回家来,置买财产。除在下里建了间连日本仔的炮弹都奈何不了的宅子外,还在水东广置物业,前段时间食品公司拆旧建新,听说杨竹轩的后人回来要地</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那里过去有杨竹轩的地。另外水东中学内曾经是杨竹轩的花园</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这点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span></font></p><p class="MsoBody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cm;"><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font size="5">杨竹轩在外面虽然坏事做了不少,但在家乡却会做些好事。如南海出水东为海所隔,他就供了这重义渡,何谓义渡,就是过渡人客不用渡资,这重渡是他出钱维持的;又南海为沙质土地,淡水奇缺,他就出钱维修扩建一口水井,供乡民食用,这就是很有名堂的“霸王井”。由于杨竹轩在家乡有此善举,所以乡里声誉不算差。</font></span></p><p class="MsoBody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cm;"><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font size="5">据说杨竹轩有四个儿子,两个忠于国民党,两个跟共产党走,临解放时,忠于国民党的两个儿子跟随老爸逃跑了,跟共产党走的两个儿子留了下来(怀疑也来玩玩大师典故中提到的两位人士可能是他的儿子),兄长由于够资格,结果小步快跑跑到了北京,小弟当时是跑龙套的角色,资历差些,但也做到湛江市副市长,最后在走私大案中阴沟翻了船,不知是不是杨竹轩作孽太多报应在儿子身上的缘故。</font></span></p>以上是否真实,我并不知,但可以从侧面反映一些情况吧?
杨竹轩是一个乐施、好结友、豪放的人,南海人反映不错,但,并非tinya所言那样“长向空中的花朵”, 《电白人杂志》说杨竹轩毕业于两广高等师范学校,按以下文献,没有这个学校!
国立中山大学 其前身为清光绪三十年创办的两广速成师范馆,地址在文明门旧贡院;它兼办两广学堂管理员练习所,培养中、小学的办学人员。次年改为两广初级师范简易科馆。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改为两广师范学堂,2年后改为两广优级师范学堂,1912年改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孙中山先生建议把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政大学、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合办为国立广东大学,设文、法、农、理、工学院,后将广东公立医科大学并入为医学院。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为纪念他的功绩,改名中山大学,又将广东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并入为工业部,并在石牌五山建筑新校舍。1935年成立研究院,1938年增设师范学院。抗日战争期间内迁。战后迁回石牌旧址。解放后,1952年迁去康乐村。杨竹轩可能在两广速成师范馆或者两广初级师范简易科馆学习过,没有在什么两广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如果真在这个学校毕业,应该有很多同学、校友。
说杨竹轩是教育家,杨竹轩有什么著作你们看过?
tinya所言,都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比如说###,能力虽然也不差,但我见识过,一般一般。
我是对真实负责才跟tinya顶嘴,tinya在论坛是受欢迎的,跟他顶不就是自讨苦吃吗?但基于真实性的要求,所以跟他顶,因为这是一种理念。
潘北全的事,这里的版本是这样的:
潘北全是以“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的罪名枪毙的,据说,潘是独生子,家里教有钱,以下是他的一些事迹:
一. 买下饭店所有的饭,以前饭店非但国营的而且是要凭粮票买,单是钱还不行,潘北全买下所有的饭,对服务员说:等下就来吃,结果,服务员等呀等,凉了就热,最后,倒掉。
二. 买下所有车票,以前的汽车跟现在的火车差不多,要提前买票,潘北全买下48条车票,也不知一次还是分几次,结果,工作人员糊涂了,不是票都卖了?为何无人来搭车,差点以为发生什么事,要报公安局。而潘北全就看热闹。
三. 把大量分币扔到田里,让小孩去抢、、
四. 把农妇召集起来,然后把大量分币扔到塘里,农妇冲下去抢,结果上身全湿了,身体的轮廓显出来、、
这样的事一大萝,笑都笑死你。
如果是潘北齐做材料,骗群众签名,使潘北全死,那么,潘北全案一翻,潘北齐就要坐牢,最少一个什么罪名,潘北齐只是乱花钱,没有杀人伤人,或者大破坏,群众签名不会判死刑。
潘北全被判死刑,是当时的政治气氛,所以,翻案后,没有人负责任。
和潘北全齐名的案,有另一宗,***,一个国家干部,他认为当时对毛的过度崇拜是错误的,所以写了长达30、40拾页纸的材料给中央,说怎样不利民生,不利生产云云,结果,被判死刑,通告都贴了,准备枪毙那天,省检察院人赶来说,这是正当途径向上级反映情况,不是反革命,加强教育就行,判无最,但教育的结果,***写了70、80页纸的材料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次,省里来抓人,判十年。后来,文革结束,平反、、、
 
其实现在就是帝制,大好河山都是党国的天下。
 
QUOTE(xxayy @ 2011年06月13日 Monday, 12:56 PM)
一个卖弄风骚的假史学学。
[snapback]3159658[/snapback]​


呵呵,有点意思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