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步步寻旧迹,感物怀故人 (1人在浏览)

QUOTE(tianya @ 2011年09月03日 Saturday, 02:24 PM)
[attachmentid=271319]

1949年前,图片中的这块地方系水东东阳小学故址,教导主任是朱家凤,水东

解放那年,朱辞去教职,参加了解放军,在随部队进军西藏途中,大家克服种种了艰难险

阻,翻越了云南梅里雪山,胜利抵达目的地。朱家凤告诉

我,翻越雪山时,死了不少战友和大批军马,进入藏区后,藏民族两个男人共讨一个妻

子,一年洗澡一次,烧火用晒干的畜粪,生活条件非常原始


1958年以排长身份转业回电白工作。他在部队期间,家里由于是地主官僚成分,他的

父母遭到残酷斗争,双双在家中悬梁自尽
。1950年12

月,这里成为电白公安局,邵若海

是首任局长

attachmentid=271320]
下面三张图片系朱家凤旧居,位于水东澄波街95号,“威威体育”商店对

面。朱家凤与国民党第三区副区长

朱生龙同一个家族,同一间屋住。朱家凤旧居被政府没

收,其父母就是在旧居上吊死的。


[attachmentid=271321]

[attachmentid=271322]

[attachmentid=271323]
下面图片是云南梅里雪山

[attachmentid=271326]

[attachmentid=271327]

[attachmentid=271328]

[attachmentid=271329]
[snapback]3210571[/snapback]​


请问楼主,朱家凤是不是朱洪父亲?
 
QUOTE(小鸟 @ 2011年09月03日 Saturday, 05:53 PM)
请问楼主,朱家凤是不是朱洪父亲?
[snapback]3210645[/snapback]​




--------------------------------------------------------------------------------------


朱家凤是朱洪父亲. 我和朱洪老师曾经同一所学校教书。
 
QUOTE(匹夫 @ 2011年09月03日 Saturday, 06:07 PM)
天涯老师终于有时间讲故事了
[snapback]3210658[/snapback]​



---------------------------------------------------------------------------------------

谢谢你光临我的故事会。
 
QUOTE(tianya @ 2011年09月03日 Saturday, 05:24 PM)
--------------------------------------------------------------------------------------
朱家凤是朱洪父亲. 我和朱洪老师曾经同一所学校教书。
[snapback]3210676[/snapback]​


好像他还很健朗呀,解放前就当教导主任了?
 
QUOTE(小鸟 @ 2011年09月03日 Saturday, 06:58 PM)
好像他还很健朗呀,解放前就当教导主任了?
[snapback]3210691[/snapback]​



---------------------------------------------------------------------------------------------

没错,朱家凤在1949年前就是东阳小学教导主任了,他和该校校长一起去参

军的。转业后,曾安排在电白文教局工作、又调电白人行工作,最后调电白水利局预制场

工作到退休。朱家凤将近80岁了。
 
我现在的工资还抵不上。。
 
QUOTE(tianya @ 2011年09月03日 Saturday, 07:31 AM)
----------------------------------------------------------------------------------------
这个社会是为富不仁者多,它不像信仰基督教的美国

!“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也说得有道理。

[snapback]3210354[/snapback]​


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从古至今,“破家的县令”也不是凤毛麟角一样难寻
USA?????人家宪法开章第一句话“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952年,邵若海广东高雷专区

公安处
逮捕,即后来的湛江专区公安处前身。当时的

中共电白县委机关报


《电绿报》
曾在第一版面公布邵若海的罪状 :贪污公

款、生活腐化堕落,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根据老一辈水东人的说法和认识邵若海的

电城老教师说,电白县城还没有迁往水东前,邵若海曾在自己的母校电白中学(简称电

中,校长由教育科科长蔡守棠兼任)招收了10个女生进公安局。邵和这些风华正茂刚走出

校门的女性打得火热。一天,邵驾驶一辆《南征北战》中那位张军长乘坐的那种军用吉普

车载着从电中招入公安局当民警的几名女青年招摇过街,向钟鼓楼那边开,人们还听到了

车上的女子唱着歌儿,同时也听到了邵若海父亲对驾车的邵若海的指责声,大意是说邵若

海这种作风不好。邵随县政府迁到水东后,老水东也见过邵驾驶吉普车搭着几个佩戴枪支

的公安女兵在水东路街出现,架势是一副天下滔滔舍我其谁的神态,还见过邵骑马在澄波

街奔跑,当时人们总觉得邵太年轻气盛。再后来,邵若海就出事了,那些与他有男女关系

的从电中招入公安局的女民警被开除了公职。一位在电城教过书的老师告诉我,被开除的

女兵当中有一个是小良的,“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白 之佳人,莫若此女
公安处还在“活活摄影院”搜出一批黄色照片

邵若海是个靓仔,命运结局却不如一个平民百姓。邵被逮捕后,在戒去省公安厅途中,寄

监阳江,监狱里的一些反革命份子了解邵的身份后,痛殴邵。俗话说:“冤家路窄”,

1954年8月,邵在湛江沙湾农场劳改时,与同场劳改犯区炳宪(电城籍,大地主,是邵若

海做局长时捉他去判刑的)相遇,区眼露凶光,恶狠狠地说:“你邵福祥也有今日啊!" 举

起锄头掘中邵的头部,邵倒地鲜血直流,重伤,场部将其送往湛江医院急救。同月30日,

百年一遇的强台风登陆湛江,大风力达到18级,摧毁了大量房屋、渔船、树林、农作物,

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邵住的那间病房做屋梁的大条杉木砸下来,砸死了他。邵离

世时年仅29岁!

老县长蔡智文在《海飞立云吊英魂》一文中高度赞扬邵若海,质疑上级组

织加在邵若海头上的罪名,我个人认为,当时共产党组织处理邵若海,并把他送去劳改是

正确的,符合当时的党纪国法。毛主席

曾对为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求情的人说:你要新中国,

还是要刘青山、张子善?只有从严处理他们,才能挽救更多的领导干部......" 我拾

人牙慧 :“你要新电白还是

要邵若海
?倘使不严肃处理邵若海这类人,那么领导干部都去贪污都去睡女人,电白

就绝对没有五好县的辉煌历史!”

不过,我觉得才华横溢的邵若海是生不逢时,要是现在,邵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不就

是玩几个女人吗?他贪污的公款数量有限,换算回今天的币值顶多也是万把元。近来,互

联网盛传,开封组织部长李森林是阴毛部长,公开的报道,被处决的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

贪污受贿1.98亿元,情侣近百,基于这点,老县长深情地怀念自己的老上级邵若海,我

理解了。

我和邵若海是不同时代的人,我写邵的故事无意戴上有色眼镜。邵留给我印象最深的

那就是东湖游泳池了,那座人工游泳池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是利用海水涨潮规律来解决

水源问题的,搭着木质板块跳水台,还分高级、中级、初级,那是县城广大青少年(包括

电白一中学生)最喜欢去的地方。水上春秋是他(她)们那一代人的美

好回忆








[attachmentid=271407]

水东澄波街(上图)和东阳街(下图)。1951年,邵若海驾驶

吉普车沿着这两条街开,车上载着从电白中学招来的6个公安女兵,女兵戴着苏联式贝字

帽,均全副武装。

[attachmentid=271408]






下面图片系原电白公安局长邵若海修建的东湖游泳池、跳水台原址,过去的

湖水很清澈的,没有垃圾杂物。当时的《电绿报》

还把邵若海建东湖游泳池视为一条罪状

,是为了享受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我觉得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attachmentid=271410]

[attachmentid=271411]

[attachmentid=271412]

[attachmentid=271413]

[attachmentid=271409]

[attachmentid=271414]

跳水台原址



这是邵若海修建的原海滨公园(今东湖公园)淡水塔。当时

水东人到东湖游水,游完需要过身,这座淡水塔是专供泳客使用的。王占鳌主政电白后,对

东湖进行扩建,比邵若海原来的泳池增加了近20倍湖面面积,湖水全换上淡水。于是拆掉

了水塔,把水塔下头地面的建筑物改建栏杆,就成了以后的凉亭


[attachmentid=271415]

淡水塔原址(1)

[attachmentid=271416]

远望淡水塔原址(2)

[attachmentid=271417]

淡水塔原址(3)





电城钟鼓楼,1950年,邵若海驾驶吉普车往钟鼓楼方向疾驰,车上载着从电

白中学招来从警的女生,路人侧目,邵父也对身为公安局长的儿子的作风不以为然
 
[attachmentid=271448]

图为电白粤剧团杨光国同志,曾在电白县罗坑

里联小学教书,我也在罗坑甘坑小学

呆过,夜晚聆听小学附近大型水碓撞击纸浆的声音犹如听一首悦耳的乐曲。他

既是我昔日的同行,又是我的邻居。杨老师会写文章,也会作词作曲。





《电白放歌》歌曲视频

http://player.56.com/v_MjEzNjI1ODA.swf



《电白我为你歌唱》视频歌曲

://player.56.com/v_MjEzNjI1ODA.swf



《琅江河畔》视频歌曲

http://player.56.com/v_MjEzNjA3NTU.swf
 
QUOTE(tianya @ 2011年08月12日 Friday, 02:51 AM)
原国民党 遂溪县长张万程一家的故事
张万程故居位于现在电白粤剧团临街南边,是一座

砖脚泥坯瓦屋,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里面有一块香蕉园。张万程家靠做手工业食,

制作灯笼、走马灯卖。民国时期,陈罗古庙冼太庙大王庙三角

妈祖庙关帝庙和乡下神庙的灯笼、走马灯
均系出自张万程母亲和张万程

胞兄灯笼茂的手工制作。张母写在灯笼的仿宋体毛笔大字跟印刷体没两样。做灯笼坯,先

要破竹,整成条状的薄竹片,然后用彩色厚纸蒙上,再画图案和写上毛笔字,如是陈罗古

庙定制的,庙祝就要求写上“陈罗古庙”四个毛笔仿宋体大字。张母因做工精致、书法

靓,故灯笼经常脱销。至于张家制作的走马灯其工艺水平亦系首屈一指。我家和张家是邻

居。父亲见过张家制作的走马灯“若沙戏影灯

马骑人物
旋转如飞”,印象深,时隔60多年,仍赞赏不

已。我在原电白文化馆副馆长朱振文家也见过一盏做工精美

的走马灯,走马灯内一个戴帽、栩栩如生的小男孩骑着一匹马没完没了

地跑
.....
张万程相貌堂堂,才华横溢.陈济

统治广东时代,张担任国民党遂溪县县长

,在遂溪工作期间,体恤百姓疾苦,兴利除弊,“千里为官只为财”,张万程

却是两袖清风,颇得好评!大家不要以为旧社会的官员个个都贪污受贿,那时的官德总体来

说比现在的公仆好多了,霞洞有个大学毕业生崔阿基在解放前就当过广东阳山县县长,任

期内还卖掉自己家一部分田地才勉强维持生活,这是霞洞老一辈人众所周知的事实。张万

程辞去公职后,转而经商,生意做到南洋,累积不少财富。1944年,张万程和其他商贩的

货物在越南海域被日寇军舰截住,日寇把全部货物抢走后,把张万程等人予以杀害并抛尸

大海!张母爱子心不尽,背灯愁泣到天明。张家与邻里街坊关系融洽,哪儿有红白喜事必

送礼金。30年代,我父亲的祖母去世,张万程曾亲自送来丧礼金,我父亲至今仍然记得!

张万程,娶过一个小妾,小妾会弹琴,唱粤

曲,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在解放初期,小妾被水东东

阳街道办事处推荐去读卫校,做了一名接生员,共产党还给她改名刘再生。“一逝九泉

无处问
又看牛女渡河归”,失去丈夫的刘再生在人生

的寂寞、痛苦旅途中走完了人生,应验了红颜薄命这一古话。

张家有个婢女,风姿绰约小天仙。张家把她当做自己亲人,让她读到高中毕业。解放后,

这名婢女曾由人民政府安排到公办小学教书。

张万程与原配育有两子,其中有个叫张伟。张伟两兄弟均留学美国。


张伟
毕业于美国某名牌大学物理系,4

0年代,回水东时,国民党电白政府极力挽留他在实践中学教书。张伟奈于人情,曾在

践中学
教过一个学期物理。张伟一表人才,身材摸样酷像外国英俊

青年 。他娶的老婆

伍蕴瑜
也系名靓女,伍在50年代曾任

湛江专区人民医院副院长
。那时要当个领导,必须德才兼备。

50年代末,张伟全家移居上海,那个教书的婢女也随主人的儿子走了。

90年代初,我的街坊陈水福公差上海,曾到张伟家做客,受到张伟全家的热情招待。当时

张伟已是上海高级工程师

书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万世耕

”-----我的父亲对这句话领会很深刻。父亲告诉我,张万程最聪明的地方就是

有钱也不买田园、也不修建楼房,而是舍得拿出钱来培养儿子成材,连张家的那个婢女也

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attachmentid=268690]

张万程县长的第二个夫人叫

刘再生
,是共产党替她改名的。

再生长相俏丽,气质脱俗,身材标致,堪比这幅旧照片前面的第一个粤剧女演员

张家制作的走马灯

灯笼在水东颇有市场,还远销外地。

[attachmentid=268691]

[attachmentid=268692]

[attachmentid=268694]

[attachmentid=268693]
[snapback]3196552[/snapback]​




face3.gif
感慨
 
QUOTE(tianya @ 2011年09月02日 Friday, 09:36 PM)


------------------------------------------------------------------------------------------

国家虽然规定一夫一妻 , 但现在有钱娶多少个又有谁去管你呢?除非妻妾互相

揭发,递书告状
[snapback]3210167[/snapback]​




听讲,就现在有人娶了三个亲姐妹,肥水不流别人田啊,呵呵。
 
QUOTE(飘落的黄叶 @ 2011年09月04日 Sunday, 08:51 PM)
face3.gif
感慨
[snapback]3211188[/snapback]​




--------------------------------------------------------------------------------------------

张县长的鹅都是天鹅哟,只只都会飞

飞到远东大上海
。“高山

出鹰鹞
深水藏好鱼

",祝黄叶的儿女展翅高飞


[attachmentid=271511]
 
QUOTE(飘落的黄叶 @ 2011年09月04日 Sunday, 08:57 PM)
听讲,就现在有人娶了三个亲姐妹,肥水不流别人田啊,呵呵。
[snapback]3211193[/snapback]​




--------------------------------------------------------------------------------------



三姐妹同嫁一夫---我头一回听说


[attachmentid=271514]

[attachmentid=271515]
 
QUOTE(tianya @ 2011年09月05日 Monday, 12:03 AM)

--------------------------------------------------------------------------------------------

张县长的鹅都是天鹅哟,只只都会飞

飞到远东大上海
。“高山

出鹰鹞
深水藏好鱼

",祝黄叶的儿女展翅高飞
[attachmentid=271511]
[snapback]3211333[/snapback]​




谢谢,承天涯老师贵言。祝天涯老师心想事成,儿孙个个成栋梁之材。
 
QUOTE(广州卖手机大哥 @ 2011年09月05日 Monday, 01:18 AM)
face3.gif
好贴,好贴,一定要顶
[snapback]3211341[/snapback]​



-----------------------------------------------------------------------------------------------

爱祖国爱人民”---在爱中和被爱中生活的人

是幸福的。赠言 : 和时代并驾齐驱的人,永远年轻。


[attachmentid=271531]
 
QUOTE(tianya @ 2011年09月05日 Monday, 12:22 AM)
--------------------------------------------------------------------------------------
三姐妹同嫁一夫---我头一回听说
[attachmentid=271514]

[attachmentid=271515]
[snapback]3211343[/snapback]​



不知道古代有没有,现代听讲有
 
[attachmentid=271733]

水东海滨路,以前潮水涨到这一带路面。



下图为水东派出所,那里过去是海,许多木船、铁壳船、D家艇都停泊于

此。30年代,今派出所有个渡口名叫妹仔渡,年轻的D家妹用艇仔摆渡挣钱维持生计。老

水东说,D家妹屁股大、手臂粗壮,一年到头摇橹送客,把客人渡到对岸(靠近化肥厂那

座石塔渡),干的是费力气活。小时候,我也站在这一带岸边,见过D家妹摇橹的动作,

屁股不停地扭动,一天下来不知有多累

[attachmentid=271734]
[attachmentid=271734]
[attachmentid=271736]



[attachmentid=271737]

水东湾畔的美式双子塔

。听说,日本人不喜欢买填海造地建起的高楼,担心地质脆弱,发生地震十死九生
 
解放前,水东与南海半岛(今茂名市茂港区)隔着一片海,退潮可一脚泥一

脚吧嫠而过,涨潮时则坐小船过渡 ,赶上台风停渡,对百姓诸多不便 。1935年,陈济

棠在此建成一座拱形跨海大桥,方便了两岸民众的来往。水东澄波街和从良街属于蛇形地

势,这座大桥状似一条蜈蚣,蜈蚣克蛇,水东商家迷信,怕蜈蚣把蛇吃掉了,会行衰运,

故在桥头和从良西街尾分别立一只对准大桥张口的大鸡和一只仰天张口的大青蛙以镇蜈

蚣,这两尊塑像栩栩如生,对老水东来说,“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

建造大桥这与陈济棠对水东有一份无法排除的感情有关。原来当年善解人意的莫秀英初来

乍到水东,认泗益广的令堂为干娘,并得到关照。水东是陈济棠留下重要人生足迹的地

方;“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莫秀

英在尖头壳家与自己相会的情景,没齿难忘,拨款建设跨海大桥

也是为了报答妻子的义母。

泗益是一家驰名远近的专做腊味的

作坊,其产的腊肠、腊肉质量上乘,色味口感佳,畅销港澳、省城、江门。泗益是行业名

称,广是老板名,姓杨。泗益广时任保长,有些人犯了事被官府捉去囚禁,其亲属上门恳

求泗益广保释,对方凭泗益广写的加盖私章条子找警察所,官府看在

陈济棠
的脸上,无一不开释。水东人提起泗益广的往

事,总爱运用设问:水东什么最值钱?泗益广

的私章最值钱!泗益广忠信乐易,中共建政后,他的保长身份没有招来麻烦。

泗益广的儿子杨X,1960秋,从电白一中考上北京农业大

学,后当了华南农学院名教授,继而漂洋过海,与妻儿定居美丽的澳洲悉尼,而其他任伪

职的不是被枪毙就是被判刑,还累及子孙后代。老子说: “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觉得这

位靠做腊味养活家小的老水东已经做到这点了。




[attachmentid=271738]

海滨路与东阳南街的分界线。陈济棠当年修建的跨海大桥从这边开始,比现在我们所见的水东桥长几倍,也壮观。




[attachmentid=271739]

这条路是连接水东桥的,30年代这里是跨海大桥的桥面


[attachmentid=271740]

远望今天的水东桥



近看水东桥

[attachmentid=271742]

[attachmentid=271743]

[attachmentid=271744]


[attachmentid=271745]


[attachmentid=271746]


[attachmentid=271747]


[attachmentid=271748]

[attachmentid=271749]




[attachmentid=271750]

图为水东忠良街西街尾(原从良街),水东人在此安放过一只大青蛙像

[attachmentid=271751]


水东人当年在水东跨海大桥的桥东放置一只大鸡
 
楼主好贴。。。。
 
QUOTE(一丁点肥肉都不敢吃 @ 2011年09月13日 Tuesday, 01:52 AM)
又来看看。
[snapback]3216498[/snapback]​






[attachmentid=272136]

照片中的男子系原国民党上将陈沛,讲黎话。年轻人已很少听说过陈沛的故事

了。陈沛出身贫苦,其父一年四季早出晚归,头顶烈日,冒着寒风雨水,勒紧裤带,靠在

袂花江摆渡挣一些钱来养活全家。后来为了纪念父亲,陈沛在家乡建了一所显臣中学,这

就是今天的袂花中学。陈沛在解放前来过水东多次。据说,国民党电白县政府抓壮丁,只

要被抓者一跑过袂花的田界,就没事。




[attachmentid=272146]

陈沛陆军上将紫红色

牌匾悬挂在袂花陈氏宗祠


[attachmentid=272148]





下图为袂花镇坡仔村陈沛故居

[attachmentid=272139]

[attachmentid=272145]

[attachmentid=272147]



沙琅江江水流到袂花这段叫袂花江

。民国早期,陈沛父亲陈显臣在这里摆渡

[attachmentid=272140]

[attachmentid=272141]

[attachmentid=272142]

[attachmentid=272143]
 
建议楼主出一本故事会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